胃癌风险的分层研究及其在早期胃癌筛查的应用

合集下载

血清学筛检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作用

血清学筛检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作用
PGI
反映胃体萎缩
Fock KM.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8;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
血清PG筛查价值
PGI、 PGI/PGII(PGR) 法
病例对照研究:日本,纳入5113例 结果:PGI<70ng/ml且PGR<3(cutoff值)
SE:73.9%
前瞻性研究:纳入2446病例,随访14年
曹勤,等,胃肠病学2006,7:388
胃癌高发区采用直接胃镜筛查方案对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 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效果明显优于血清PG初筛加高危 人群胃镜检查方案。
游伟程,等。中华肿瘤杂志2013,5:394
血清学活检指标:PGI, PGII, PGR, H. pylori抗体,G-17
Am J Gastroenterol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1 March 2017; doi: 10.1038/ajg.2017.55
PG、G-17均正常
(A组)
PG 和/或 G-17异常 (BC组) 胃镜检查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
年龄30-79周岁 性别不限
排除标准:
有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者 (心肝肾功能不全)
自然体检人群或诊 断为消化不良者 . 胃癌高危人群 HP感染,癌前疾病, 胃癌家族史,其他 胃癌高危因素
两周内服用制酸剂者,需停 药两周方可进入筛查流程
李兆申,等。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1:19
新ABC法
可以全面评估胃粘膜萎缩情况
可以提高胃癌诊断与筛查的准确性
反映胃体萎缩 反映胃窦萎缩
PGI
GI7 Väänänen.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3; Shiotani A. Int J Cancer 2005

胃癌早诊早治专家最新共识完整版

胃癌早诊早治专家最新共识完整版

胃癌早诊早治专家最新共识完整版我国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虽然早期胃癌治愈率远高于进展期胃癌,但由于早期胃癌症状不典型,诊断率偏低,进展后极大影响胃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情况。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制订《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 版)》(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提高胃癌早期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情况。

早期筛查与早期诊断方法胃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X 线钡剂造影检查、内镜检查、血清学检查及HP 感染检测。

1. X 线钡剂造影检查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X 线钡剂造影检查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病死率,胃癌检查中应行X线钡剂造影检查。

但与内镜检查比较,由于上消化道X 线钡剂造影检查有放射性且阳性率较低,因此,胃癌筛查时需谨慎应用。

2. 内镜筛查胃镜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被视为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其费用相对较高、受限于设备和医师技术造成患者不适,因此,该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

3. 血清学筛查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可分为PG Ⅰ和PGⅡ2 种亚型,可反映胃体和胃窦黏膜的外分泌功能。

当胃黏膜出现萎缩时,血清PGⅠ的水平及PGⅠ与PGⅡ比值(PGR)可能会降低,可用于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

4. HP 感染检测人类胃癌第Ⅰ类致癌因素被认定是HP 感染,尤其对于肠型胃癌的发生。

(1)血清HP 抗体检测胃黏膜严重萎缩患者,可能存在胃黏膜HP 菌量减少等干扰因素,可使其他方法检测假阴性率较高,血清学检测不受该因素影响。

(2)尿素呼气试验(UBT)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包括13C-UBT 和14C-UBT,具有较高准确性、操作便捷及不受HP 在胃内分布影响等优势。

(3)粪便抗原检测HP 随着胃黏膜上皮每3 d 更新1 次,其代谢产物及死菌体等作为非特异性抗原,随着粪便被排出体外。

HP 粪便抗原检测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酶免疫分析法和免疫色谱法。

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对胃癌筛查的指导价值

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对胃癌筛查的指导价值
胃肠病学2222年第25卷第12期
-758 -
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对胃癌筛查的指导价值**
张观坡3 叶显宗2江传U7曾德华2郑锦7柳冈U7王蓉7李达周7王雯依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 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1 (350025)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病理科2
关键词 胃镜检查;胃炎,萎缩性;胃肿瘤;筛查
Value of Endoscopic Atrophic Gastritis Grading for Screening of Gastric Cancer ZHANG Guanpo1, YE Xianzong2,
JIANG Chuanshen1 , ZENG Dehun2 , ZHENG Jin , LIU Gang1 , WANG Rong1, LI DazOou1 , WANG Wen1. 1 Departmept of GastroePerology, thn 900th Hospital of Joist Logishch Suppof Force, PLA ; Oriental Hospital Afftliateh to Xiamen University ; FuzOon Genrai CUnicei Mehicai Collepr, Fujan Mehical Unwershy, FuzOon (350025) ; 2 Department eg Pathology ; ho 900th Hospitai g Joint Agishes Support Force, PLA, FuzOon

5/0 mgqd),治疗结束1个月后
行2C尿素 试
Hy是否根除,或是在第二
次胃镜检查时取活检行Warthin-Starry染色确认Hp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体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体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体系的相关研究进展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胃癌的发病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其仍然位居全球常见恶性肿瘤和肿瘤所致死亡的第五位和第三位,而相较于非洲和北美地区,东亚地区有着最高的胃癌发病率,在我国胃癌位居肿瘤致死亡的第二位。

作为一个多因素致病疾病,胃癌目前相对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男性性别、一级亲属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等。

持续的HP感染可致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而导致异型增生和肠型胃癌的发生、发展。

许多学者通过对胃黏膜胃镜下表现、组织病理学结果以及血清学标记物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用于预测胃癌发生风险的评估体系。

本文旨在归纳目前已有的相关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现有体系对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风险的评估效果。

一、基于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的评估体系一些血清学标记物,如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Ⅰ)、PGⅡ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均由胃黏膜所分泌,因此其水平的变化也提示了胃黏膜状态的改变,PGⅠ低水平以及PG Ⅰ/PGⅡ比值(PGR)低水平与胃体部黏膜萎缩改变有较好的相关性,G-17则被认为是胃窦部黏膜萎缩的一个预测因素,但这些指标单独用于预测胃癌风险的准确率都偏低。

因此,多项危险因素联合血清学指标所构建的评估体系被尝试用于预测胃癌的风险。

Miki于2011年联合HP血清学抗体结果和PG水平,提出了ABC 方法用以预估胃癌发生风险,该方法界定PGⅠ≤70 µg/L且PGR ≤3为PG阳性,血清HP抗体滴度≥30 U/mL为HP阳性,根据血清学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HP-、PG-)、B组(HP+、PG-)、C组(HP+、PG+)、D组(HP-、PG+)四组,胃癌风险依次升高。

Kishino等的研究中,分组为A、B、C和D组的胃癌检出率分别为0.07%(4/6 105)、0.5%(8/1 739)、0.8%(16/2 010)和1.1%(3/281)。

胃癌早知道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胃癌早知道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胃癌早知道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与防治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胃癌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胃癌。

一、胃癌的高危人群胃癌的发病率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遗传背景等有一定关系。

以下是一些胃癌高危人群的特征:1. 胃炎患者:长期胃炎患者,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患胃癌的风险较高。

2. 食用腌制、熏制食品者:腌制、熏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3. 大量饮酒和吸烟者:酒精和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对胃黏膜有直接损伤作用,增加了胃癌的发生几率。

4. 有胃病家族史者:胃癌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家族中有胃癌患者的个体更容易患病。

二、早期诊断与筛查方法为了更早地发现胃癌的早期病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早期胃癌筛查方法:1.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方法,可观察到胃黏膜变化,取活检样本进一步判断是否恶性。

2. X线钡餐检查:通过口服含钡的溶液,使胃肠道显示较清晰,可以观察到胃部异常情况。

3. 呼气法幽门螺杆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一定关联,通过检测呼气中的幽门螺杆菌,可以初步评估个体的胃癌风险。

4.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G-17)等,可以进行胃癌的初步筛查。

三、胃癌的早期防治措施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对于胃癌的患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胃癌早期防治措施:1. 合理饮食:减少摄入腌制、熏制等致癌食品,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2. 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的频次和量,避免烟草和酒精对胃黏膜的直接损伤。

3. 幽门螺杆菌的处理:如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时进行治疗,避免慢性胃炎的发展。

4. 定期体检: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等,以及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5. 寻求专业医生建议:如果有胃癌症状的疑似,应及时咨询和寻求专业胃肠科医生的帮助,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方案。

胃癌的风险评估工具

胃癌的风险评估工具

胃癌的风险评估工具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了解和评估胃癌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胃癌风险评估的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患胃癌的可能性。

I. 胃癌的概述胃癌是由于细胞在胃内恶性增生而导致的一种恶性肿瘤。

它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习惯、感染因素等密切相关。

早期胃癌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难以被及早发现,因此评估胃癌的风险可以帮助人们采取预防和早期筛查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II. 胃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胃癌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对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判断一个人患胃癌的潜在风险。

这有助于人们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定期进行胃癌筛查,提早发现问题并予以干预治疗。

III. 胃癌风险评估工具的使用胃癌风险评估工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指标:1. 个人病史:包括个人是否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及其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史。

2. 家族史:了解家族中是否有发生胃癌的情况,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

3. 饮食习惯:评估一个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是否偏好高盐、高脂、高糖和腌制食物,是否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等。

4. 生活方式:考虑一个人是否持续烟草使用、酗酒以及是否有规律参加体育活动等。

5. 年龄性别:了解评估对象的年龄和性别,作为判断风险的基础参考。

根据以上指标,一般可以将胃癌风险评估工具分为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帮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自身患病风险。

IV. 胃癌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前景胃癌风险评估工具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对大量胃癌患者的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建立更加准确的胃癌风险评估模型,进一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胃癌风险评估工具可以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为不同人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评估结果和预防建议。

总结:胃癌的风险评估工具对于预防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

早期胃癌筛查ppt课件

早期胃癌筛查ppt课件

01
02
胃蛋白酶原检测人数: 101,892 实际接受内镜检查人 数:13,789
1991
建议进行后续 内镜检查:20%
03
04
检出罹患胃癌患者: 125
80%处于胃癌
早期
20
Hp和日本血吸虫共感染对Hp所致萎缩 (胃蛋白酶原比值)的影响
20
p < 0.001 S. j 感染
Ratio of Pepsinogen I/II
Wang.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0, 118(1) 31
二、胃泌素 -17 与胃癌
转基因鼠试验:阻断胃泌素受体 INS-GAS转基因鼠
YF476
无CAG、GC
用YF476阻断CCK-2受体,可以抑制INS-GAS转基因鼠胃粘膜发生 萎缩、癌变,进一步证明了胃泌素及其受体在胃粘膜萎缩和癌变 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
15
血清学检查
高效、低廉、依从性好、简便易行 适合大规模胃癌筛查
Leung WK. Lancet Oncol 2008; Yuan Y. Cancer Biol Med 2013 16
一、胃蛋白酶原与胃癌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


餐后S-G17prand:服用蛋白饮品(将20g或10g蛋白质 粉溶解于150ml开水中)20min后的测定值,反映G-
17进食刺激后分泌水平
27
二、胃泌素 -17 与胃癌
胃泌素在胃粘膜的癌变机制中起关键作用,涉及肿瘤细胞 增殖、调节凋亡、血管形成和浸润侵袭等方面
Watson. Nat Rev Cancer ,2006,6(12) 28

胃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解析

胃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解析

【摘要】胃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广泛应用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已逐渐难以适应临床个体化诊疗的需求。

随着基因芯片、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对于胃癌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

研究者从基因突变、染色体不稳定、转录组改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等方面阐释胃癌发生发展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胃癌进行亚型分类。

Tan分型、Lei分型以及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型和亚洲癌症研究组织(ACRG)分型是目前较为完善的分型系统。

其中TCGA分型和ACRG分型具有较大的样本量和丰富的检测数据,能够更为准确且全面地描述胃癌的基因特征,但两者具有较大差异,无法互相取代。

目前仍无明确且公认的胃癌分子分型。

对于中国的胃癌患者来说,样本来源于亚洲人群的ACRG分型相较于TCGA分型获得了更好的临床转归关联结果,更具临床意[10]彭林,陈利华,李强,等.IvorLewis食管次全切除术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03,13(6):574鄄576.DOI:10.3969/j.issn.1007鄄3639.2003.06.023.[11]吴昌荣,薛恒川,朱宗海,等.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切除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9,31(8):630鄄633.DOI:10.3760/cma.j.issn.0253鄄3766.2009.08.015.[12]毛友生,赫捷,董静思,等.胸段食管癌左右胸入路清扫淋巴结的结果比较[J].中华肿瘤杂志,2012,34(4):296鄄300.DOI:10.3760/cma.j.issn.0253鄄3766.2012.04.013.[13]伍宁,陈志明,庞烈文,等.左胸单切口和颈鄄右胸鄄腹三切口在食管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3,25(2):77鄄79.DOI:10.3760/cma.j.issn.1006鄄9801.2013.02.002.[14]张亚伟,胡鸿,缪珑升,等.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的比较[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7):537鄄541.DOI:10.3969/j.issn.1007鄄3639.2008.07.013.[15]ShimadaH,OkazumiS,MatsubaraH,etal.Impactofthenumberandextentofpositivelymphnodesin200patientswiththoracic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afterthree鄄fieldlymphnodedissection[J].WorldJSurg,2006,30(8):1441鄄1449.DOI:10.1007/s00268鄄005鄄0462鄄6.[16]AltorkiN,KentM,FerraraC,etal.Three鄄fieldlymphnodedissectionforsquamouscellandadenocarcinomaoftheesophagus[J].AnnSurg,2002,236(2):177鄄183.DOI:10.1097/01.SLA.0000021583.51164.F4.[17]MaJ,ZhanC,WangL,etal.Thesweetapproachisstillworthwhileinmodernesophagectomy[J].AnnThoracSurg,2014,97(5):1728鄄1733.DOI:10.1016/j.athoracsur.2014.01.034.[18]罗孔嘉,傅剑华,胡祎,等.左右胸两种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手术评价[J].癌症,2009,28(12):1260鄄1264.DOI:10.3321/j.issn:1000鄄467X.2009.12.006.[19]徐涛.改良lvor鄄lewis术与常规左胸路径左后外侧切口术对食管鳞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86鄄87,96.DOI:10.7619/jcmp.201517028.[20]LiB,XiangJ,ZhangY,etal.ComparisonofIvor鄄LewisvsSweetesophagectomyfor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JAMASurg,2015,150(4):292鄄298.DOI:10.1001/jamasurg.2014.2877.[21]KangCH,KimYT,JeonSH,etal.Lymphadenectomyextentiscloselyrelatedtolong鄄termsurvivalinesophagealcancer[J].EurJCardiothoracSurg,2007,31(2):154鄄160.DOI:10.1016/j.ejcts.2006.10.033.[22]SihagS,WrightCD,WainJC,etal.ComparisonofperioperativeoutcomesfollowingopenversusminimallyinvasiveIvorLewisoesophagectomyatasingle,high鄄volumecentre[J].EurJCardiothoracSurg,2012,42(3):430鄄437.DOI:10.1093/ejcts/ezs031.[23]林济红,康明强,林江波,等.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Ivor鄄Lewis术与McKeown术近期疗效比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9):888鄄891.DOI:10.3760/cma.j.issn.1671鄄0274.2014.09.011.[24]AkiyamaH,TsurumaruM,UdagawaH,etal.Radicallymphnodedissectionforcancerofthethoracicesophagus[J].AnnSurg,1994,220(3):364鄄373.[25]ShiozakiH,YanoM,TsujinakaT,etal.Lymphnodemetastasisalongtherecurrentnervechainisanindicationforcervicallymphnodedissectioninthoracicesophagealcancer[J].DisEsophagus,2001,14(3鄄4):191鄄196.[26]UedaY,ShiozakiA,ItoiH,etal.Intraoperativepathologicalinvestigationofrecurrentnervenodalmetastasiscanguidethedecisionwhethertoperformcervicallymphnodedissectioninthoracicesophagealcancer[J].OncolRep,2006,16(5):1061鄄1066.(收稿日期:2016鄄04鄄29)(本文编辑:王静)DOI:10.3760/cma.j.issn.1671鄄0274.2016.09.028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通信作者:章真,Email:zhenzhang7@163.com胃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周梦龙李桂超章真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黏膜终末分化产物: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PG)是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 胃蛋白酶原亚群: PGI(pg1-pg5) ——胃底腺的主细胞、颈粘液细胞 PGII(pg6、pg7)——全胃腺、

远端十二指肠Brunner氏腺、 其他(前列腺、胰腺等)

约1%PG透过胃粘膜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血清PG 浓度反映其分泌水平。
人群筛查的检查方法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尿素呼气试验(UBT) 快速尿素酶试验(RUT)
可确认现症感染,判断Hp根除治疗效果。
血清学方法
抗HP-IgG,检测的Hp感染过的“痕迹”。 流行病学研究;在半年内未规范治疗过者,可诊 断现症感染。 不适合评估根除治疗疗效。

粪便Hp抗原检测(HpSA)
胃癌风险的分层研究及其在早期 胃癌筛查的应用
蒋叶华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卫生部核医学重点实验室
1
胃 癌
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四位 致死率第二位 东亚:高发地区 5年生存率:韩国60%以上[1] 日本69.1%[2] 中国: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0% 每年因胃癌死亡占全球的35% 中国患病率和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3]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建立了 PG的TRFIA检 测方法[18-19],PGI、PGII两个不同的阈值,分别提 示胃黏膜萎缩和胃黏膜受损[20]。 降低:PGI<60μg/L,PGI/II<6 升高:PGI>240 ng/ml,PGII>27 ng/ml
30
胃蛋白酶原与胃病发展过程的关系
血 清 胃 蛋 白 酶 原 的 含 量
强烈同意:15.8%;同意:52.60;不同意:31.6%;反对:0%
胃蛋白酶原
血清PG水平可反映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 态和功能[8] 联合测定PGI和PGI/PGII比值可起到胃底 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9] 受年龄和 Hp 感染影响,在胃癌低发地区 易造成假阳性率过高。 血清PG检测可用于胃癌的高危人群的筛 查[11]。
PGⅠ 治疗后恢复正常
240
PGⅡ
血 清 胃 蛋 白 酶 原
27的


60
含 量
正常
Hp感染糜烂、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癌变
患病时间
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测——TRFIA
胃癌治疗的关键——早期发现

胃癌手术切除后以后五年生存率 I 期 93% II 期 76% III 期 49% IV 期 19%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统计资料 早期胃癌,内镜下病变整体切除率达95%,随访32个月 的复发率为1%。

差距在哪里?


筛查方法
胃镜、胃镜黏膜活检——金标准 消化道钡餐 检查不适感,设备、技术要求 血清生物标志物: (1)胃黏膜终末分化产物: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 (2)肿瘤相关标志物:CEA、MG7抗原 (3)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产物 病原菌:幽门螺杆菌(H pylori, HP) 其他

推荐人群筛查5年为一周期 推荐内镜检查次数: B组——至少每3年一次 C组——至少每2年一次 D组——至少每1年一次

“ABC”筛查法
2007-2009年在东京48073例人群连 续跟踪,结果显示早期胃癌诊断率高达 78% [17] 。
推荐血清PG与HP抗体联合检测作为 胃癌筛查的初筛方法确定高危人群,然 后对高危患者进一步行内镜检查

19
国内外胃癌筛查研究概况
“二步法”胃癌高危人群筛查

第一步:血清PG检测初筛胃癌高危人群
第二步:胃癌高危人群胃镜活检

“二步法” 筛查胃癌高危人群

国外:对早期胃癌检出率较高[12-13] 日本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70%以上[14] 国内:中国医科大学报道早期胃癌的发现率达 到了56.8%~64%[16] 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却不能降低胃 癌的发病率。
可检测现症感染,可用来评估根除治疗疗效。
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测

免疫比浊法(生化法、LIA)


酶免疫测定法(ELISA)
化学发光法(CLIA)
PGI 临床参考值只有一个下限阈值,仅能反映 血清PG I水平和PG I/II比例减低,提示胃粘膜有 萎缩的情况。
29
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测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

肿瘤标志物
——主要针对中晚期胃癌,早期胃癌 的检出率低
胃癌患者中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阳性率
初诊阳性率
CEA CA19-9 CA72-4 CA242 4种标志物联合 37.7% 26.7% 37.6% 21.3% 62.9%
——朱昱冰,等. 肿瘤标志物在胃癌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中华 胃肠外科杂志,2012,15(2).
胃癌患者中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阳性率

CA50+CA19-9+CEA+MG7Ag 诊断胃癌的敏感性85.7%、特异性81.3% 胃癌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胃癌的阳 性率很少超过30%

——上海瑞金医院 綦盛健,中国医学论坛 报,2009.12,29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幽门螺杆菌
——WHO将HP第一类致癌物
16
胃粘膜组织PGI、PGII免疫组化
17
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指南(2008)
[10]
第15条:低血清PG I水平和低PG I/II比例 反映了胃萎缩
强烈同意:36.8%;同意:57.9%;不同意:5.3%;反对:0%
第16条:低血清PG I水平和低PG I/II比例 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

HP感染患者发展为的胃癌风险是阴性的2~3 倍[5] 最终发展为胃癌者占感染人群1%~3% [6]

幽门螺杆菌与胃病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毒力因子、宿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HP感染主要作用于癌变的起始阶段,为 胃癌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7]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筛查
胃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
阳性人群比例太大、筛查的意义 不明显; 会遗漏非HP相关的胃癌

“ABC”筛查法
日本学者[17] 以血清PG和HP抗体作为依据分四组: A组:HP(-) ,PG(-) B组:HP(+),PG(-) C组:HP(+),PG(+) D组:HP(-) ,PG(+) 四组胃癌风险依次增加(见表),据此给出不 同的内镜随访建议,即所谓“ABC”筛查法。
“ABC”筛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