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概述-中草药提取物
ginkgolic acid 银杏提取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ginkgolic acid 银杏提取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Ginkgolic acid是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得到的活性成分。
银杏是一种古老的树种,被誉为“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药用价值。
其叶子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其中最为独特和重要的就是Ginkgolic acid。
Ginkgolic acid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活性特性,使其在医学和保健品领域中备受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Ginkgolic acid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它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改善记忆力、增强脑血流以及抗衰老等显著效果。
为了更好地利用Ginkgolic acid的药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从银杏叶中获得了丰富的Ginkgolic acid提取物。
这些提取物可以作为原料用于制备药物、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为人们的健康和美容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文将对Ginkgolic acid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同时探讨银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Ginkgolic acid在医学和保健品中的应用,并展望银杏提取物的前景和发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将更加全面地了解Ginkgolic acid及其在医学和保健品领域的重要价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ginkgolic acid银杏提取物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在医学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同时会介绍文章的结构,明确各个章节的内容和目标。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ginkgolic acid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化学性质、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会探讨银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从银杏树叶中提取ginkgolic acid的过程和技术。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ginkgolic acid在医学和保健品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银杏提取物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中国植物提取物发展历史_概述说明

中国植物提取物发展历史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中国拥有悠久的植物学历史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这些资源中蕴藏着许多药用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
在过去几千年中,中国人民通过研究和实践,从各类植物中提取出了大量有效的药物,并成功地运用于医药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天然草药疗效的认识不断提高,中国植物提取物发展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而繁荣的领域。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探讨中国植物提取物发展历史。
首先,在第二部分将回顾古代和近现代中国植物提取物的应用,并介绍其在世界范围内所具备的地位和影响力。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将详细探讨传统提取方法、现代化学提取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在植物提取中的应用。
最后,在第四部分我们将聚焦于植物提取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包括中药材中常见植物提取物的药理作用、中草药制剂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以及展望植物提取物在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最后,我们将在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回顾中国植物提取物发展历史,并介绍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发展脉络和前沿动态,为未来的研究和创新提供参考。
此外,文章还旨在推广中国植物提取物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为更广泛人士普及相关知识提供便利。
2. 发展历史:2.1 古代植物提取物的应用:在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植物提取物进行药物治疗和保健。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使用植物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系统性草药学著作,记载了大量使用植物提取物的方剂。
通过对古书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古代医生利用植物提取物来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人参、黄芪、当归等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成为传统中药方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近现代植物提取物的研究与发展:随着现代科技和研究方法的发展,对植物提取物的研究也进入了新阶段。
中药提取物的定义

中药提取物是指从中草药中提取出的具有药用活性成分的物质。
中药提取物通常通过特定的制备工艺,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如植物化学物质、活性成分等)提取、浓缩、纯化而得到。
这些提取物可以是液体、固体或粉末等形式。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药材研磨、溶剂提取、浸膏、蒸发浓缩、净化和干燥等步骤。
不同的中药提取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溶剂,如水、乙醇、丙酮等,以最大限度地提取和保留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中药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它们具有浓缩纯化后的药效,易于存储和使用,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们对中草药药用价值的需求。
然而,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中药提取物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
苦参提取物

苦参提取物苦参提取物为豆科苦参属的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
生于向阳山坡、灌丛及河岸沙地。
药材主产于山西、湖北、河南、河北及陕西秦岭。
苦参具有美白,消炎,抗痘,抗菌等多种效用,早在几百年前就被用于美容护肤,现在更是各大药妆亲睐的化妆品原料。
产品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苦参提取物【拉丁名称】: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英文名称】:Lighiyellow Sophora Root P.E【学名】:中文学名:苦参,别名:地槐、莵槐、骄槐、白茎、虎麻、岑茎、禄白、陵郎、苦骨、川参、凤凰爪、牛参、槐木、苦槐子、苦参子等【提取来源】: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产品性状】:白色粉末无臭,味苦;久置露空气中,有引湿性,本品在乙醇、氯仿、甲苯、苯中极易溶解,在丙酮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在热水、石油醚中略溶。
【产品规格】:苦参碱98% HPLC【植物形态】:落叶亚灌木,高1~3m。
根圆柱状,浅棕黄色,茎直立,多分枝。
幼枝青色,有疏毛,后变无毛。
羽状复叶;小叶25~29,披针形,长2~3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下面密被平贴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形,花冠淡黄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雄蕊10,仅基部愈合;雌蕊1,子房柄被毛。
荚果线形,先端具长喙,节间紧缩不甚规则。
种子3~7粒,近球形,棕褐色。
花期5~7月。
果期7~9月。
【产地】:生于向阳山坡、灌丛及河岸沙地。
药材主产于山西、湖北、河南、河北及陕西秦岭。
【炮制方法】:春、秋二季采挖。
除去根头及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后进行专业提取。
【化学成分】:含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苦参醇碱(sophoranol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安那吉碱(anagyrine)、膺靛叶碱(baptifoline)、脱氢苦参碱(sophocarpine)、D-异苦参碱(D-isomatrine)、苦参啶(kuraridin)、去甲苦参酮(norkurarinone)、苦参啶醇(kuraridinol)、苦参醇(kurarinol)、新苦参醇(neokurarinol)、去甲苦参醇(norkurarinol)、异苦参酮,另含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
植物提取资料

植物提取植物提取是一种利用植物中天然成分的技术。
通过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医药、美容、食品等。
植物提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植物提取的原理植物提取的原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将植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植物中含有大量的化合物,如多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这些化合物对人体有益。
通过提取技术,可以将这些化合物分离出来,并用于制造各种产品。
植物提取的应用植物提取技术在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许多药物的原料来自植物提取物,如中草药。
通过提取技术,可以将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制成药物。
此外,植物提取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美容领域。
许多护肤品和化妆品中都添加了植物提取物,因为这些成分对皮肤有保养和滋养的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植物提取技术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许多食品添加剂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如色素、香精等。
这些植物提取物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色泽,提高产品的质量。
植物提取的优势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植物提取具有天然、环保、安全等优势。
植物提取物大多来源于自然植物,不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相对友好。
另外,植物提取技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结语植物提取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中天然成分的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植物提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植物资源,生产出更加安全、天然的产品,逐渐取代化学合成产品,助力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
希望未来植物提取技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植物提取物简介

植物提取物一、定义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
二、分类1、按提取目的不同分类:1)比例提取物:是将植物动物等原料提取浓缩后制成的浸膏、流浸膏或者粉末,其提取前原料的数量与提取浓缩后产物的数学比例。
比例提取物一般都没有非常明确的成分与含量。
比如10千克的黄芩药材提取浓缩成1千克的粉末状产物,我们称为10:1的黄芩比例提取物,此提取物中的黄芩甙、黄芩素等重要的指标没有明确的标准。
比例提取物通常采用薄层扫描(反射法)来定性检测,概念比较模糊,对提取物产业的发展推动不利,因此,建立比例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也是行业多年来的一致呼声。
2)标准提取物:是具一致性标准的草药、植物、动物等提取物。
中药标准提取物,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中药材进行提取加工而得到的一种具有相对明确含量质量(定量)的提取物。
2、按提取成分不同分类:①生物碱:是一类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和医疗效果。
如麻黄中含有治疗哮喘的麻黄碱、莨菪中含有解痉镇痛作用的莨菪碱等。
②苷类又称配糖体:由糖和非糖物质结合而成。
苷的共性在糖的部分,不同类型的苷元有不同的生理活性,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如洋地黄叶中含有强心作用的强心苷,人参中含有补气、生津、安神作用的人参皂苷等。
③挥发油:又称精油,是具有香气和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具有生理活性,在医疗上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止咳、平喘、发汗、解表、祛痰、驱风、镇痛、抗菌等。
药用植物中挥发油含量较为丰富的有侧柏、厚朴、辛夷、樟树、肉桂吴茱萸、白芷、川芎、当归、薄荷等。
④单宁(鞣质):多元酚类的混合物。
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特别是在杨柳科、壳斗科、蓼科、蔷薇科、豆科、桃金娘科和茜草科植物中含量较多。
药用植物盐肤木上所生的虫瘿药材称五倍子,含有五倍子鞣质,具收敛、止泻、止汗作用。
植物提物基础知识

植物提取物的定义: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地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 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 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 (结晶粉末)、晶状体等。 定义 植物提取物分类 检测方法 中药标准提取物,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中药材进行提取加工而 高效液相 得到的一种具有相对明确含量质量的提取物,也叫含量提取物;指可以 标准提取物: HPLC和紫外 (有效成分和含 采用仪器或其他化学检测手段检测出提取物中所需要成分的确切含量值 检测UV和高 的产品。标准提取物是具一致性标准的草药、植物、动物等提取物。银 量) 效气象GC 杏24:6为标准提取物 比例提取物: (泛值:多为 x:1) 生粉 汁粉 提取液 浸膏 1、比例提取物是将植物动物等原料提取浓缩后制成的浸膏、流浸膏或 者粉末,其提取前原料的数量与提取浓缩后产物的数学比例。此类提取 物一般都没有确定的成分与含量。比如10千克的黄芩药材提取浓缩成1 千克的粉末状产物,我们称为10:1的黄芩比例提取物,或黄芩10:1。 也叫纯粉。指将某一种原料直接粉碎成粉,经过一定的简单处理所得的 产品。通常叫法为XX(植物名)生粉/纯粉/粉,Plant Powder 指将原料浓缩成汁,再干燥成粉。一般指蔬果汁粉。 指将原料经过提取的第一道工序,获得的药物液体。 指将提取液浓缩到一定程度(去除水分),使之流动性降到最低。 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从植物 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称为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亚麻 油、蓖麻油、菜子油等。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 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 饱和酸,如芥 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因此,植物油中不饱和酸的含量一般比动物 脂肪多,碘值高于70。 定义 药理作用
天然植物提取物知识

天然植物提取物知识
一、植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
1.1生物碱类
即植物碱,一种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是中草药中药的有效成分。
特点:无色无味,一般不溶于水。
1.2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部位。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抗菌、消炎、抗病毒、降压、抗氧化、清热解毒、抗癌、防癌等。
1.3多糖类
大于10个单糖组成的多糖化合物。
如多糖,纤维。
作用:降血清胆固醇,抗癌防癌,调节免疫。
1.4甙类
糖与一种物质(酚类、黄酮类)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学性质:无色无味,可溶于水和乙醇。
1.5挥发油类
精油,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大部分具有香气。
二、主要的植物提取物产品(新乡博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魔芋提取物————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肥胖、低热量、增加饱腹感。
苦荞麦——————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
苦瓜————明目清心,益脾补肾。
荷叶————清热解火、除烦止渴。
红景天————活血止血、清肺止咳。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三、植物提取物的生产工艺
1.水提取:水溶性好,(多糖、有机酸、皂甙、酚类、鞣质、蛋白质)
2.有机溶剂提取:乙醇提取——酚类、鞣质、有机酸、
石油醚————萜类、脂肪油、
四、植物提取物的应用
植物药、保健品、饮料、食品添加剂、日用品、化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归 内酯类 棕色粉末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பைடு நூலகம்
黄芪:黄芪皂甙;根入药;味甘、性温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黄芩:黄芩甙;根入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五味子 甘、酸 辛、苦、咸 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 补肾宁心
月见草:夜来香 精油
促进血液循环 使老化细胞恢复生命力
水飞蓟 水飞蓟素
2主要的植物提取物产品
2.1以食源性为主的植物及其提取物
魔芋→葡萄甘露聚糖 糖尿病: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肥胖:低热量,增加饱腹感
螺旋藻:丰富的蛋白质(60~70%) 小麦的6倍,猪肉的4倍,鱼肉的3倍,鸡蛋的5倍,干酪的2.4倍,
且消化吸收率高达95%
苦荞麦:植酸 《本草纲目》:性味苦、平、寒,
萝卜:萝卜甙→萝卜芥子油 苦杏仁苷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水杨甙 :白柳皮;水杨酸;解热、镇痛、抗风湿 强心甙 :对心肌有显著兴奋作用;心力衰竭 皂甙 :水溶液经振摇后易起持久的肥皂样泡沫
1.5有机酸类
抗生素最有效的替代 品
饲料防腐 调节肠道菌群
柠檬酸(枸椽酸) 乳酸 酒石酸 苹果酸 抗坏血酸 草酸 咖啡酸 绿原酸
提取时间短,设备简单,投资较少 萃取机理不明
3.6超临界萃取
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和分离 挥发性成分、脂溶性物质、高热敏性物质以及贵重药材 温度低,保留有效成分,无溶剂残留,纯度高,操作简单 高压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
3.6 膜分离
定义:按照分子量的大小对物质进行分离 分类:
1.6挥发油类
精油;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馏出来的油 状液体,大部分具有香气
薄荷油: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疏肝解郁
玫瑰精油:“玫瑰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 不猛,柔肝醒脾、流气活血,而绝无辛温刚燥 之弊,断推气分药中,最有捷效而最为良者, 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大蒜油:植物黄金
桑叶:味甘、苦,性寒 疏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
常用于风热感冒
2主要的植物提取物产品
2.2以药源性为主的植物及其提取物
淫羊藿 黄酮类 淫羊藿苷 补肾阳 强筋骨 祛风湿
青黛,大青叶,板蓝根叶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红景天 红景天苷 红棕色粉末 活血止血 清肺止咳
刺五加 刺五加苷,棕黄色粉末 益气健脾,补肾安宁
适合更年期女性。 花青素:人体除“锈”剂
1、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 2、抗衰老 3、血管的保护神 4、降低胆固醇 5、肌肤美白除皱佳品 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儿茶素 银杏提取物:抗氧化与自由基
蜂胶原胶
乙醇提取物
超临界提取物
紫杉醇
银杏
1.3多糖类
大于10个单糖组成的多糖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 作用:降血清胆固醇、抗癌防癌、调节免疫 食用菌多糖:
微滤0.02~10μm:除掉大分子物质 超滤&纳滤:1~20nm:分级 反渗透:0.1~1nm:除掉小分子物质(水)
淀粉、果胶、蛋白质等杂质 反应温和 纤维素酶
3.4超声提取
定义:超声波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
优点:提取时间短、提取方法简单、提取率高、提取温度低、 避免高温高压对有效成分的破坏
缺点:容器要求较高、噪声、设备放大问题
3.5微波提取
定义:在微波场中,物质吸收微波能力有差异,某些组分能 被选择性加热,被萃取。
麻黄中的麻黄碱
用作辛温解表和平喘药,冰毒(脱氧麻黄碱)
萝芙术中的利血平
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作用缓慢、温和而持久
喜树中的喜树碱
DNA合成抑制剂,对DNA合成期的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长春花中的长春新碱
对白血病、癌症均有效,且毒性较低
吗啡和海洛因
黄连
麻黄
喜树碱
长春花
1.2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 尤其是花、叶部位, 约20%的中草药中都 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资源丰富。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抗菌、消炎、抗突变、降压、抗氧化、清 热解毒、抗癌、防癌等
1.2几种常见的黄酮类物质
蜂胶:抗生素、免疫增强剂、抗氧化剂 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对女性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尤
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 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
苦瓜: 植物胰岛素 青苦瓜祛暑解热,明日清心; 熟苦瓜养血滋肝,益脾补肾。
番茄红素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 抗氧化、抑制突变
绿茶提取物:茶多酚 天然抗氧剂,抗菌 保鲜剂、祛臭剂、防褪色剂
荷叶:生物碱 清热降火,除烦止渴
竹叶:黄酮 安全无毒 高度的抗氧化稳定性
中草药植物提取物概述
1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 2主要的植物提取物产品 3植物提取物的生产工艺 4植物提取物的应用 5我国植物提取物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1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
1.1生物碱类 1.2黄酮类 1.3多糖类
1.4苷类 1.5有机酸类 1.6挥发油类
灵芝多糖:益气补虚、健身增智、扶正固本、延年益寿 香菇多糖:益气不饥、治风破血、益胃助食 灰树花、猴头菇、冬虫夏草等
藻类多糖:紫菜 中草药多糖:人参、黄芪等
香菇
灰树花
1.4苷类
糖与一种物质(酚类、黄酮类)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学性质:
无色,无臭,具苦味; 呈中性或酸性; 可溶于水和乙醇。
1.1生物碱类
即植物碱,一种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有显著的生物 活性或毒性,是中草药重要的有效成分。
化学性质: 无色、味甚苦; 大多具有碱性; 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和醇、易溶于有机溶剂; 其盐类极性较大,易溶于水醇。
1.1几种主要生物碱类
黄连中的小檗碱(黄连素)
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用于治疗菌痢、肠胃炎等
保肝
贯叶连翘 金丝桃素 禽流感、抑郁症
3植物提取物的生产工艺
3.1水提取
水溶性好 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3.2有机溶剂提取
乙醇提取 :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甾体 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 石油醚:甾体、萜类、脂肪油
3.3酶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