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作文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作文的基本定义和要素;2. 学会写出简单的作文,包括个人感受、描述事物和简单的日记等;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纪律。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作文的概念和目的;2. 引导学生感受一些简单事物,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3. 培养学生情感表达和冒险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一些能引发学生想象力的图片或物品;2. 课堂黑板和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 创设情境:教师带来一个精美的礼盒,告诉学生礼盒里面装着一个神奇的东西,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猜测里面可能是什么。
2.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猜测的理由,鼓励学生开放思维。
第二步: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1. 教师向学生解释作文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作文。
2. 引导学生理解作文的要素:主题、结构和语言表达。
3.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作文的理解和经验。
第三步:示范写作1. 选择一个简单明了的主题,例如描述自己的家庭或学校。
2.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一个典型的作文,并解释作文的主题、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第四步:学生实践写作1. 按照教师提供的主题,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开始写作。
2. 教师巡查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语言和结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作文修改和展示1. 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初步的自我修改和润色。
2. 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点评和修改。
第六步: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在家写一篇自己喜欢的主题的作文,要求至少200字。
2. 布置下一堂课的课前预习任务。
五、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并模仿其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2. 进一步拓展作文的类型,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日记、小故事等不同风格的作文;3.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保存在一个专门的文件夹中,形成个人的作文集,定期进行回顾和修改。
六、教后反思本堂作文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语文作文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语文作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作文的定义和类型;2. 掌握写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3. 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规范、有趣、富于表达力的作文;4.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作文的定义和类型;2. 基本的写作要素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多种类型的作文题目,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2. 准备作文评分标准;3. 提前准备好教学素材,如课文、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讲解的方式,向学生引入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可以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作文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作文的定义和类型教师向学生详细解释作文的定义,并介绍不同类型的作文,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可以通过展示范例作文或课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步骤三:讲解基本的写作要素和写作技巧教师分别讲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开头、承写、结尾等,并介绍相应的写作技巧。
例如,如何引出开头,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达力等。
步骤四:实践操作教师给学生出示多个作文题目,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文训练。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写作,也可以按照教师指定的题目进行作文。
步骤五:作文互评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和互评。
教师可以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根据相应的标准给予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意见,帮助他们提高作文水平。
步骤六: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并进行反思。
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难,以及如何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扩展1.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素材和语言表达能力;2. 老师可以组织作文比赛或写作交流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交流写作经验;3.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更高级的作文写作,如议论文、小说、散文等。
六年级作文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作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细节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 分钟)同学们,咱们今天这堂课可有点特别哦!这是一堂作文公开课,我相信大家都能在这堂课上收获满满,把作文写得越来越好!(二)知识讲解(10 分钟)1、什么是细节描写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吗?”(稍作停顿,观察学生反应)老师:“其实啊,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
比如说,描写一个人的表情、动作,或者描写一个物品的颜色、形状,这些都是细节描写。
”老师举例:“就像‘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上扬,露出了一排洁白的牙齿’,这就是对人物表情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想象出这个人开心的样子。
”2、细节描写的作用老师:“那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谁能来说说?”(邀请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没错,细节描写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听到、感受到我们所描写的事物。
而且,细节描写还能表达出我们的情感和想法,让作文更有深度。
”(三)实例分析(15 分钟)1、出示一篇没有细节描写的作文片段老师:“同学们,咱们先来看看这篇作文。
”(展示作文片段)“今天我去公园玩,公园里很漂亮,我玩得很开心。
”老师:“大家觉得这篇作文怎么样?”(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太简单了,没什么内容。
”老师:“对呀,那我们怎么把它变得更丰富、更精彩呢?”2、引导学生添加细节描写老师:“那我们一起来想想,去公园玩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学生 1:“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红的、黄的、紫的,特别漂亮。
有趣的作文公开课教案

有趣的作文公开课教案英文回答:Teaching an interesting essay writing class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engaging activities. In this lesson plan, I will share my ideas on how to make the class enjoyable and effective for students.Firstly, I would start the class with a warm-upactivity to capture students' attention and set a positive tone. For example, I could ask students to share a funny or interesting story related to writing. This will not only create a relaxed atmosphere but also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Next, I would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e essay and provide clear instructions. To make it more engaging, I could use a real-life scenario or a 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 For instance, I could ask students to imagine they are stranded on a deserted island and have to write anessay on how to survive. This will stimulate theircreativity and make the task more interesting.After that, I would guide students through the essay writing process step by step. I would explain the structure of an essay,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body paragraphs, and conclusion. To make it more interactive, I could provide examples and ask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essay.To make the class more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I would incorporate group discussions and peer feedback. I would divide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 and ask them to discuss their ideas and provide feedback on each other's essays. This will not only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but also promote collabor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Furthermore, I w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avariety of language techniques in their essays. I would teach them how to use rhetorical devices, such as similes, metaphors, and personification, to make their writing more vivid and engaging. I would also encourage them to useidioms and expressions to add flavor to their essays.To wrap up the class, I would ask students to sharetheir essays with the class. This will give them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peer appreciation. Additionally, I would provide individual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to each student.中文回答:教授一堂有趣的作文公开课需要仔细的策划和引人入胜的活动。
八年级上册作文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八年级上册作文教案一、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和写作能力;2. 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3. 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 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使文章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2. 如何准确表达想法和观点;3. 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 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3.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语言风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或议题,如“我的家乡”、“我的偶像”、“保护环境”等;2. 学生准备:学生带上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提问或展示一幅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学习热情。
2. 介绍作文的基本要素(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作文的基本要素:标题、开头、结尾和主体部分。
通过示范作文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每个部分的特点和重要性。
3. 给出写作任务(5分钟)教师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任务,如“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电影的文章”,并解释任务的要求和限制。
4. 指导学生写作(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标题的要求展开思路,组织好文章的结构。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词汇的指导,帮助学生表达更准确、流畅的思维。
5. 交流分享(10分钟)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选择向同桌或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作文。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提出建议和交流写作心得。
6. 评价作文并给予反馈(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在后续的写作中不断提高。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篇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然后带到课堂上进行互相交流和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得到了有效的指导,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学生在交流分享环节中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和提供意见。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充分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化表达,避免过度等级化评价。
高中作文公开课教案

高中作文公开课教案教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如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锻炼学生的逻辑结构等。
这些目标将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紧密围绕核心目的展开。
教案应包含对学情的分析。
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是制定有效教学计划的前提。
通过对学生以往作文的分析,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在选材、立意、论证等方面的普遍问题,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进入正题,公开课的开场白非常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或者播放相关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例如,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并分享他们的想法,这样能够迅速调动课堂氛围,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后,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这一部分应当包括如何选取合适的题目、如何构思开头和结尾、以及如何构建有力的论点等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例文,分析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案还要设计富有创意的写作练习。
这些练习可以是个人作业,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关键在于让学生有机会实践所学知识。
例如,给定特定的写作主题或情境,要求学生现场撰写短文,然后进行评析交流。
这样的实战演练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写作技能。
当然,互动讨论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同伴的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这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总结回顾是确保学习效果的重要步骤。
教师需要归纳本次课程的关键点,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作文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初中作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文的基本写作要素。
2.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作文的基本写作要素进行写作。
2.难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合理组织作文的结构和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纸笔。
2.学生准备:纸笔、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作文课的学习内容,复习作文的基本要素。
2.讲解作文的基本要素(约10分钟)a.主题:作文的主题是写作的出发点,要突出一个中心思想。
b.结构:作文一般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每个部分的内容需要相互衔接。
c.语言:作文要用恰当、生动的语言表达,注意修辞手法的应用。
d.逻辑:作文的内容要合乎逻辑,思路要清晰、连贯。
3.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约15分钟)a.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明确作文的主题。
b.正文:分段论述,每段都要紧扣主题,有明确的论点和论据。
c.结尾:总结全文的观点,并给予读者以启示。
4.示范写作(约2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提供一段开头,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开头进行写作。
5.学生练习(约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作文题目进行写作练习,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互评与讨论(约1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活动,让他们学会欣赏和批评他人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写作心得和体会。
7.总结与展示(约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篇相关主题的作文,要求学生按照教授的写作要点和技巧进行写作,并在下节课前交上作业。
六、板书设计:初中作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文的基本写作要素。
2.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作文教学公开课教案模板

【教案名称】:高中作文教学公开课教案【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表达思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 难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学生作文3. 评价标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公开课的主题和目标。
2. 学生分享自己平时写作的感悟和经验。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各种写作手法,如:借物喻人、借景抒情、对比、衬托等。
2.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
三、学生写作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进行写作,如:描写家乡美景、讲述感人故事等。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所学写作手法。
四、学生展示与评价1.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写作手法,创作一篇作文。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运用多种写作手法。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评价标准】:1. 作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 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3. 表达思想深刻,有独到见解。
这份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公开课教案
我思故我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此花此叶长相映,卷舒开合任天真!
“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是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借物喻人、借景抒情。
即把物当做人来写,把情感寄托在物的上面,我有情山石草木也有情,万水千山总是情!这样写作,比直接写人、直抒胸臆更委婉、含蓄,更具有文学色彩,给人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那么,如何才能驾轻就熟,灵活自如地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写作?我觉得,观察,思考,移情,联想与想象这几个环节至关重要!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比较系统的、主动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
”观察与写作关系密切,对写作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人们提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
可以获取和积累第一手材料。
是我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
鲁迅先生曾说过“此后如要写作,第一须观察。
”
观察的内容:事物的形状、色彩、味道、质地、性质、用途……当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观察,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很形象地诠释了这一问题。
示例:让学生就近取材,观察身边的事物:讲台、黑板、粉笔、电棒、桌椅、尺子、圆规……并要求学生记录下观察的结果。
观察是写作的基石,思考是写作的枢纽。
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的素材;没有思考就没有深刻隽永的文章。
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爱因斯坦:“学习知识,要思考,思考,再思考。
”毛泽东:“多想出智慧。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示例:下面就请同学们拿我们刚才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吧:
黑板:你是黑的,学生的前途却因你而光明!
粉笔:用生命作代价,为人类播下文明的种子;损耗的是自己,写下的是美丽。
直尺:因为自己一生正直,才可以丈量他人的长短。
圆规:终身画着圆,却不因此而变得圆滑。
由此可见,观察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对观察物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思考让事物具有了人的灵性,人的情感与人的品质……再比如,观察月亮和星星,我们可以想,月亮是弯弯的银豆荚,星星是里面蹦出的金豆豆;看到水龙头滴水,我们可以想,你不停地掉眼泪,是谁欺负你了?等等。
如此简单而平凡的事物,由于融入了我们的思考与智
慧,就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了,当然,这除了我们仔细地观察分析,认真地思考外,还倾注了我们的情感,即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感情。
正如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万物皆著我之色彩,我高兴则花欢草笑;我悲伤则日愁月残……这里就牵涉到了“移情”的思维活动。
那么,思考与移情又有怎样的关系?移情之于写作有何作用?
与观察同时伴随着思考一样,思考的同时也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情”与“思”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移情则更是把观察与思考的结果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感人化的重要环节。
记得小学课本上有这样一晨光》
“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树叫醒了鸟/ 鸟叫醒了云/ 云变成了雨滴/滴落在大海上/海水变蓝了/洗亮了升起的太阳”
正是因为人有情,然后移情于物,才使得事物都充满了动人的感情,作文指导《借物喻人、借景抒情作文教学公开课教案》。
这首诗中的晨光、风、树、鸟、云、海水......都是那样的多情,因此才有了被洗亮的太阳。
而太阳则更有情,它总是无私的向大地万物奉献着七色的光芒,让万事万物在阳光的普照下茁壮成长!
可见,世间万物只要融入了人的感情,就能生动起来,
形象起来,灵动起来。
把这些事、物、景写进我们的作文,文章就会生动形象,情感丰满,感人肺腑。
其实,我们不少同学的作文已经体现了这样的美丽与特色。
比如学完第一单元“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读后感及单元后面的“综合学习与探究”要求的写家乡,写四季,写旅游胜地……同学们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景抒情,把家乡、把四季写得如梦似幻,令人神往……让老师也倍受启发和感染,即兴写了小诗一首《小溪》,与同学们共勉!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它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又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力的条件。
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想象可以把我们带到许许多多神奇的领域:可上天,可下地,可入海;可谈古,可论今,可说未来;可纵横捭阖,自由驰骋!可到月宫里去会嫦娥,访吴刚;可到美人鱼的故乡去做客;可穿越时空隧道,找历史人物去谈心;可与外星球人做朋友……
生活中没有想象,就算再富有,也只能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写作中没有想象,即便再用功,也难以奏出华美的乐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古代的志怪志人小说,现代的许多科幻作品,都无不借助想象的翅膀来完
成:春秋战国时期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词采绚丽,想象丰富;继屈原之后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推向极致的著名大诗人李白更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的神奇瑰丽的佳句;宋词里的想象则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家破人亡的愁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日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吗/我在你梦中靠岸”这是台湾诗人沙鸥的诗歌《新月》,无限的美好与回味,尽在美妙的想象之中……老师也通过联想与想象即兴作了两首小诗,同学们愿不愿意听听?
《浪花》:“浪花你/洁白晶莹/恰似一朵朵/冰山雪莲/ 你可知道/这美丽正是/阻挡你前进的礁石/创造的奇观?”
《礁石》:“礁石你/千万次的被/狂风恶浪无情击打/那千疮百孔的躯体/像历尽刀劈斧砍/ 你自岿然不动/依然屹立于/风口浪尖/淡看风平浪静/笑对狂涛巨澜”
当然,这不仅仅是想象的结果,也是观察、思考、移情的结果。
观察、思考、移情、想象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
互渗透,密不可分的。
如果说观察是知其表,那么思考就是知其里,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移情则更使事物有了人的感情,人的灵性。
再加上想象的翅膀,就使事物更加的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小结: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尽情感受,放飞想象,五官开放地去发现,去捕捉,去创造,去表现,这样,我们一定会有咏不尽的松梅竹,歌不完的星月云,感不尽的春秋四时,赋不完的社会人生!果如是,陆游所谓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将离我们不再遥远!
任选一种自己熟悉并喜爱的事物,借助观察、思考、移情与想象,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附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次作文练习,老师也可以抛砖引玉,给学生印发自己的下水文一至两篇,以供学生参考!准备印发《霜叶红于二月花》及《浮想联翩》两篇不太成熟的文字,愿能给学生一些借鉴与启发!
另:公开课定在下周,这只是初步的思路,还很不成熟,真诚地希望朋友们能不吝赐教,给不言提出一些经济、实用而又有创建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