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6.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含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口算 2.6+l.4= 1.9+ 0.8l= 0.58+0.42= 1.63—1.23= 0.9-0.25= 9.9—0.01= 4—2.3= 3.2一1.7= 7.05-0.05= 0.78—0.38= 3.5十5.5= 5.5—3.9= 二、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42+9.48= 42.56+3.124= 91.26-30.35= 验算:验算:验算: 15.6十0.237= 80-52.l= 7.35—1.41= 验算:验算:验算: 三、用小数计算 2吨50千克十630千克 5米80厘米十4米15厘米 5元6角十8元3角 四、选择题 1.用“米”作单位计算,“ 8米6厘米十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篇(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篇(原卷版)编者的话:《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篇。
本部分内容考察小数的加减法计算,题型和考点较多,建议作为本章核心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十四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小数的加法计算及验算。
【方法点拨】1.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2)从末位算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得数的小数点要与竖式中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2.位数不同时,先在位数小的小数后添上“O”变成位数相同,然后再根据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计算。
【典型例题】列竖式,并验算。
(1)5.4+2.8= (2)5.42+2.6= (3)7+5.88=【对应练习1】坚式计算:1.44+17.6。
【对应练习2】用竖式计算。
61.6+31.9= 24.08+4.33=【对应练习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3.52+9.6=4.51+2.78=【考点二】小数的减法计算及验算。
【方法点拨】1.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的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2)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3)得数的小数点要与竖式中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2.位数不同时,先在位数小的小数后添上“O”变成位数相同,然后再根据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计算。
【典型例题】列竖式,并验算。
(1)5.78-1.46= (2)6.89-2.3= (3)7-1.87=【对应练习1】14.4-3.5= 32.05-0.75=【对应练习2】用竖式计算。
最新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小数加减法应用题-2

小数加减法应用题(一)例1 :小美有42.4 元,志豪有56.6 元,两人共有多少钱?1)一包大米,吃去4.25 千克,还剩5.75 千克,这包大米原来重多少千克?2)丽丽有36 元,比明明少3.5 元,明明有多少钱?(3)百米大赛,小敏的成绩是15.56秒,丽华比小敏快0.69秒,又比乐淇慢0.35 秒。
乐淇比小敏快多少秒?例2:表姐有40 元,买钢笔用了16.8 元,还剩多少钱?1)妈妈买一盒巧克力时付了100 元,售货员找回她23.2元,问这盒巧克力售多少元?2)一辆玩具汽车,原价是80 元,现在只卖69.30 元,这辆玩具汽车比原来便宜多少元?(3)我国发射的一颗人造卫星,最快时的速度约为8.1 千米,比最慢时的速度每秒快1.8 千米,最慢时的速度约是每秒多少千米?4)小丽的身高是1.4 米,比小花高0.09 米。
小花的身高是多少米?5)爸爸的手机卡上原有话费51.28 元,与姑姑通话用去19.65 元,现在还有话费多少元?6 )一瓶可乐我喝去了0.6 升,瓶内还余0.65 升,这瓶可乐原有多少升?7)一头成年大象重2.2 吨,一头小象重0.89吨。
小象比成年大象轻多少吨?8)圆珠笔比毛笔贵2.3 元,铅笔比毛笔便宜1.2元,圆珠笔比铅笔贵多少元?(9)修路队修一条20 千米长的路,上午修了1.68千米,下午修了2.15千米,这一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10)猪肉和牛肉每千克的售价分别是19.5 元和31.8 元,各买1 千克,应付多少钱?(11)在体操比赛中,兰兰第一次获得8.370 分,第二次获得8.505 分,她两次的得分相差多少分?12)一只手表原价是198 元,妈妈持贵宾卡买这块手表,可优惠27.7 元,需付多少元?拓展思考精品文档(1)兄弟俩各有20 元,哥哥买一支钢笔话了16.8 元,弟弟买一把玩具手枪花了10.9 元。
哥哥剩下的钱比弟弟少多少元?2)游泳比赛,乐淇在距终点13.1 米处,与晓玲相距5.7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应用题》》专项练习(原卷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应用题专项练习(原卷版)1.超市里牛奶78.8元/箱,饼干6.4元/包,洪洪买了1箱牛奶和1包饼干后,还剩14.8元。
他原来有多少钱?2.图图用10元钱买了1支2.35元的钢笔、一本4.05元的日记本和一块0.65元的橡皮,还剩多少钱?3.淘气身高1.45米,李琦比淘气高0.03米,笑笑比李琦矮0.08米,笑笑身高多少米?4.妈妈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上衣每件79.5元,裤子每条84.88元。
她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钱?5.为了奖励涵涵荣获“三好学生”,妈妈买来一箱苹果,一箱苹果连箱重42.5千克,吃了一半后,连箱重22.4千克。
原来这箱里的苹果有多少千克?箱子有多重?6.小风和小雨一起去买玩具飞机,回到家居然忘记了玩具飞机的价格,只知道两个人共有33.70元,两个人各买了一个同样的玩具飞机后,小风还有2.45元,小雨还有3.25元。
你帮助他们俩计算一下,一个这样的玩具飞机要多少钱?7.端午节前夕,奶奶制作了一条长3.14米的五彩绳,第一次用去了1.04米,第二次用去了0.6米。
这条五彩绳还剩多长?8.一根滴水的水管一天要浪费约15.64千克水,一个漏水的水箱一天要浪费约84.36千克水,这根滴水的水管和这个漏水的水箱,一天一共浪费约多少千克水?9.学校食堂1月份共购进大米2.43吨,2月份第一次购进大米1.04吨,第二次购进0.99吨,食堂2月份比1月份少购进大米多少吨?10.妈妈在水果店买回一个菠萝、一串香蕉和一个香瓜。
已知菠萝重1.26千克,香蕉比菠萝重0.71千克,香瓜比香蕉轻0.35千克,香瓜重多少千克?11.林晔买了《海洋世界》和《恐龙的故事》两本书共用去15元钱。
已知《海洋世界》8.9元一本,那么你知道《海洋世界》和《恐龙的故事》这两本书谁贵?贵多少钱吗?12.水果店里运来了50千克的西瓜,上午卖了18.5千克,比下午少卖了4.35千克,这家水果店一天共卖出了多少千克西瓜?13.人类身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美国人罗伯特的2.72m,朋友保罗跟他合影时,站在高0.65m的凳子上,还比罗伯特矮0.27m。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多位数小数点加减法计算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多位数小数点加减法计算题摘要:一、问题背景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2.多位数小数点加减法计算题的重要性二、多位数小数点加减法计算方法1.小数点对齐2.按照整数加减法计算3.得数中的小数点位置三、多位数小数点加减法计算题实例解析1.加法计算实例2.减法计算实例四、易错点与注意事项1.小数点对齐的错误2.计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3.得数中小数点位置的错误五、总结与建议1.巩固基础计算技能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3.提高多位数小数点加减法计算能力正文:一、问题背景在我国,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多位数小数点加减法计算题。
这类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位数小数点加减法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多位数小数点加减法计算方法1.小数点对齐首先,我们需要将两个数的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例如:123.45 + 67.89,我们需要将123.45的小数点与67.89的小数点对齐,如下所示:123.45+ 67.89------191.342.按照整数加减法计算在对齐小数点后,我们可以将两个数视为整数进行加减运算。
例如:123 + 67 = 190,45 - 89 = -44(这里需要注意,由于45小于89,所以我们需要向前一位借1,即45 + 10 - 89 = -44)。
3.得数中的小数点位置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得数中的小数点位置。
例如:123.45 +67.89 = 191.34,这里得数的小数点位置应该与加数的小数点位置相同。
三、多位数小数点加减法计算题实例解析1.加法计算实例例如:123.45 + 67.89,按照上述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出结果为191.34。
2.减法计算实例例如:123.45 - 67.89,按照上述计算方法,我们需要注意借位的问题,得出结果为55.56。
四、易错点与注意事项1.小数点对齐的错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忽略小数点的对齐,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含答案)

第6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一、填空。
(每空1分,共23分)1.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 )。
2. 103+105的结果用小数表示是( )。
3. 把3.2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新数比原来多( )。
4. 由3 ,6 ,9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一位小数是( ),最小两位小数是( ),这两个数的和是( ),差是( )。
5. 比3.96多3.14的数是( ),8比( )少2.45 。
6. 比8个0.01大1.99的数是( )。
7. 2.85+☆=3,☆是( )。
8. 在 里填上“>”“<”或“=”。
5.2+2+4.7 11 11 3.6+2.4+5 6.2+3+3.8 10 9.1-3.5+8.1 9.1-8.1+3.5 20-(6.21+4) 20-4-6.21 9. 找规律填数:7.897 ,7.891 ,7.885 ,7.879 ,( ),( )。
10. 两个数的和是86,如果一个加数增加了7.18,另一个加数减少了5.39, 那么和是( )。
11. 小爱帮妈妈卖菜,一位奶奶买西红柿要付3.4元,买茄子要付2.78元, 她应该收奶奶( )元,奶奶付给小爱10元,应找回( )元。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5分)1. 两位小数减去一位小数,差一定是两位小数。
( )2. 19.56-(7+9.56)=19.56-9.56-7=3 ( )3. 甲数是10.35,比乙数少0.35,乙数是10。
( )4. 两个小数相加的和一定还是小数。
( )5.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一定要去掉。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6分)1. 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 )小数。
A. 一位B. 两位C. 三位2. 4.6+3.7+10.4=4.6+10.4+3.7运用了(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应用题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应用题训练1.工厂改造线路买回一捆电线,用去26.4米,剩下的比用去的短7.8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2.一枝彩笔4.70元,一根钢笔5.60元,买一枝彩笔和一枝钢笔一共要付多少元?3.一根绳子长6.6米,第一次剪去1.47米,第二次剪去2.53米。
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4.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个月修了4.34千米,比第二个月多修了0.9千米,两个月一共修了多少千米?5.张阿姨在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
《数学智慧屋》15.56元,《儿童读物》比《数学智慧屋》便宜5.5元,张阿姨应付多少钱?6.“六一”儿童节,四(2)班方老师带100元去国光超市,买彩带用去12.5元,买红花用去86.8元,方老师还剩多少元?7.惠民水果店下午卖出75.6千克荔枝,上午比下午少卖7.28千克,这个水果店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千克荔枝?8.小丽买笔记本用去2.52元,买橡皮擦用去0.48元,付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多少元钱?9.同学们进行跳远测试,小明跳了2.86米,小宇比小明少0.24米,小强比小宇多0.19米。
小强的跳远成绩是多少米?10.田田的身高是1.36米,他站在0.5米高的凳子上,比爸爸高0.07米。
爸爸的身高是多少米?11.小丽身高1.65m。
小芳比小丽矮0.12m。
小光比小芳高0.14m。
请你算一算小芳和小光的身高分别是多少?12.康康从下面的文具中购买了三种文具各一件,用了25.06元,她买的是哪几样呢?13.同学们测试跳远成绩,王刚跳了1.85米,比李明远0.19米,张涛跳得比李明远0.28米。
张涛跳了多少米?14.减少食物浪费和厨余垃圾等废弃物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之一。
经过设备处理,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可用于小区绿地养护。
某次设备产出24.3千克的肥料,小区内绿地养护使用了6.54千克,小区周边绿地养护使用了12.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肥料?15.在春季运动会跳远比赛项目中,张英跳了1.65米,肖红比张英多跳0.07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巧算》课件

技 巧 1 运用加法运算律简算
1.简算。 (1)5.26+4.6+4.74 =5.26+4.74+4.6 =10+4.6
加法交换律 =14=(2.6+3.4)+(6.92+0.08)
=6+7
=13
加法分配律
(3)3.24+2.46+7.54 =3.24+(2.46+7.54)
第二、三段长度和-第二段长度=第三段长度
规范解答:
方法二:第二段长度是33.1+28.2-39.8=21.5(米) 第一段长度是33.1-21.5=11.6(米) 第三段长度是28.2-21.5=6.7(米)
答:第一段长11.6米,第二段长21.5米,第三段长6.7米。
类 型 1 小数加减法中的错中求解问题
7.一个筐中装有苹果和梨,若再往筐里加入3.6千克苹果, 那么此时苹果比梨多2.4千克。已知筐里有2.4千克梨, 那么原来筐里有多少千克苹果?可求出原来苹果的重量
可求出原来梨比苹果多多少
原来梨比苹果多:3.6-2.4=1.2(千克) 原来苹果的质量:2.4-1.2 =1.2(千克) 答:原来筐里有1.2千克苹果。
规范解答:
方法一:第三段长度是39.8-33.1=6.7(米) 第一段长度是39.8-28.2=11.6(米) 第二段长度是33.1-11.6=21.5(米)
把一根长39.8米的铁丝剪成三段。第一、二段共长33.1 米,第二、三段共长28.2米。三段铁丝分别长多少米? 第一、二段长度和+第二、三段长度和-全长=第二段长度 第一、二段长度和-第二段长度=第一段长度
(2)3.56-1.72+2.44 =3.56+2.44-1.72 =6-1.72 =4.28
技 巧 4 运用基准数法简算
4.简算。 (1)9.88+10.02+10.1+9.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闯关训练
(1)观看学生完成的作业,回顾旧知。
师: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我会计算小数加、减法,每个同学都在这4个算式中选择了一个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我们来看看大家完成的作业吧!
(随机点开两个学生的视屏)
(2)闯关训练,检验成果
师:同学们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出色!接下来,老师邀请大家玩一个小游戏:闯关训练。
看看谁能最快地闯过这四个关卡。
开始吧!
(把游戏进行全班推送)
师:咱们来看看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吧!(挑选错误率最高的题目,让学生来讲解)
二、新授
(1)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师:小数加、法的习题,同学们完成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运用这些知识一起来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出示主题图)
师: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
指名回答。
(2)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①通过写一写、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怎样做?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纸上尝试着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写完后可以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再提交。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②通过说一说的活动,暴露资源,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序暴露学生资源,组织研讨,重点要让学生读懂其他同学的想法。
预设1.
10-6.8=3.2(元) 2.5+1.2=3.7(元)
2.5+0.6=
3.1(元) 3.2元<3.7元
3.2元>3.1元
答:她的钱够。
答:不够
师:可以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吗?
生:先求出买一个文具盒后还剩3.2元。
再求出买一个笔记本和一直不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1元,因为剩的3.2元大于需要的3.1元,所以小丽的钱够;而要买1个笔记本和一支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7元,因为剩下的3.2元小于需要的3.7元,所以小丽的钱不够。
师适时表扬学生的表达非常清晰。
预设2
6.8+2.5=9.3(元) 6.8+2.5+0.6=9.9(元)
9.3+0.6=9.9(元)10元>9.9元
10元>9.9元答:不够
答:她的钱够。
6.8+2.5+1.2=10.5(元)
9.3+1.2=10.5(元)10元<10.5元
10元<10.5元答:钱不够。
答:钱不够。
监控:他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位同学都是先算出买1个文具盒、1个笔记本和1支铅笔(不带橡皮和带橡皮)需要的钱数,再和10元比较。
不同的左边的同学是分步计算的,右边的同学列的是综合算式。
预设3
10-6.8=3.2(元)
3.2-2.5=0.7(元)
0.7元>0.6元0.7元<1.2元
答:小丽的钱够,换成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师:欢迎你来给大家讲讲你的解题思路。
生:先从10元中分别减去文具盒和笔记本的价钱,再用剩下的钱分别和不带橡皮与带橡皮的铅笔的价钱比较。
③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经验。
师:在解决问题时,大家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非常棒!现在大家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在解决这一个问题时,有什么收获。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师总结。
师:大家说得很好。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我们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而同学们的不同方法,也可以相互检验。
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
1.第97页“做一做”
①小亮有2元钱,不够买下列哪些文具?
师:同学们都知道了怎么解决购物中够不够的问题了,我们马上进入练习,看谁能做对。
(推送一个选择题,学生独立解答)
观看统计结果,指名说一说解题方法。
②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运用思维导图,收集学生的问题,选择两个典型问题指名口答)
2.练习二十一第4题。
师:路政叔叔看到小朋友们解决问题能力这么强,也想请你们来帮帮忙!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问题吧!
出示题目。
生独立读题。
师:你知道题目中的“载质量”、“自重”“共重”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生:载质量是指这辆卡车最多能载6吨的货物,自重指的是卡车本身的重量,共重指的是卡车和货物一起的重量。
生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