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目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的能力。

通过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应达到:1、掌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2、掌握加工方法及其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的选择应用能力;3、掌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4、学会使用、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以及学会绘制工序图、夹具总装图,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等。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零件的分析,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规划设计,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以及该道工序的工序卡,机械加工综合卡片,夹具装配图以及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等。

工艺设计部分1 零件的工艺分析1.1确定生产类型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1.2 零件的作用该零件是B6065牛头刨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中小零件,φ32mm 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给丝杠轴,靠近φ32mm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φ16mm孔装一棘爪,φ16mm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杆,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φ32mm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1.3 技术条件分析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

由零件图可知,φ32的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1.φ32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2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φ16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2.以φ16mm孔为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6mm的端面和倒角及内孔φ10mm、M8-6H的内螺纹,φ6mm的孔及120°倒角2mm的沟槽。

这两组的加工表面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φ32mm孔内与φ16mm中心线垂直度公差为0.10;2.φ32mm孔端面与φ16mm中心线的距离为12mm。

法兰盘钻孔夹具三维设计说明书

法兰盘钻孔夹具三维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车床法兰盘工艺规程与钻孔专用夹具三维设计学生姓名汪校明学号 ************所在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机制1113指导教师方刚强起讫时间:2014 年 3 月25 日~2014 年 5 月16 日课题名称车床法兰盘工艺规程与钻孔专用夹具三维设计摘要我的毕业设计的课题是车床法兰盘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的三维设计,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零件作用的分析和工艺分析,通过零件分析可以了解零件的基本情况,而工艺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加工表面和加工要求。

根据零件图提出的加工要求,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第二步,进行基面的选择,确定加工过程中的粗基准和精基准。

根据选好的基准,制订工艺路线,通常制订两种以上的工艺路线,通过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再选择可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的一种工序。

第三步,根据已经选定的工序路线,确定每一步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并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

对于粗加工,还要校核机床功率。

最后,设计第三道工序—钻法兰盘孔的夹具。

先提出设计问题,再进行分析,用pore软件进行设计三维实体,然后把设计的过程整理为说明书。

关键词:机械设计;加工工艺;夹具设计;Pro/E Wildfire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主要机械结构分析 (2)1.3 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1.4 定位误差分析 (4)1.5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4)第2章结构设计 (5)2.1 设置工作目录 (5)2.1.1新建文件夹 (5)2.1.2设置工作目录 (5)2.2 法兰盘夹具的造型设计 (5)2.2.1新建零件 (5)2.2.2创建底座结构 (5)2.2.3 拉伸造型操作1 (7)2.2.4 拉伸造型操作2 (8)2.2.5 拉伸造型操作3 (9)2.2.5 拉伸造型操作4 (10)2.2.6 拉伸造型操作5 (11)2.2.7 拉伸造型操作6 (13)2.2.8 拉伸造型操作7 (15)3.1建立圆角 (16)3.1.1 建立圆角操作1 (16)3.1.2 建立圆角操作2 (17)4.1创建孔 (18)4.1.1 创建孔操作1 (18)4.1.2 创建孔操作2 (19)4.1.3 创建孔操作3 (20)4.1.4 创建孔操作4 (22)4.1.5 创建孔操作5 (23)4.1.6 创建孔操作6 (24)5.1完成法兰盘钻孔专用夹具的设计与绘图 (25)参考文献 (27)致谢 (28)第1章绪论1.1 引言Pro/E是美国PTC公司于1989年推出的三维CAD/CAM系统,历经多年的发展与推广,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高端CAD/CAM软件,其全新的设计理念已成为CAD领域的新标准。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铣床或加工中心夹具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铣床或加工中心夹具设计)

摘要夹具制造的主要特点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已接受加工或检测并保证加工要求的机床附加装置,简称为夹具,在我们实际生产夹具的作用是将工件定位,已使加工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和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的夹紧。

在现代制造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机床夹具无论在传统的机床上还是在数控机床上,加工中心上,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艺装备。

通过机床夹具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分析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得到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零件作用的分析和工艺分析,通过零件作用分析可以了解零件的基本情况,而工艺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加工表面和加工要求。

根据零件图提出的加工要求,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其次,进行基面的选择,确定加工过程中的粗基准和精基准。

根据选好的基准,制订工艺路线,通常制订两种以上的工艺路线,通过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再选择可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的一种工序。

再次,根据已经选定的工序路线,确定每一步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并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

对于粗加工,还要校核机床功率。

最后,提出设计问题,再选择定位基准,然后开始切削力、夹紧力的计算和定位误差的分析。

然后把设计的过程整理为图纸。

通过以上的概述 整个设计基本完成。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夹具设计、工序、定位目录摘要 (I)1设计任务 (1)2 零件的装夹 (1)2.1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 (3)2.2 定位设计 (4)2.3对刀引导装置 (6)2.4夹紧方案 (6)2.5 分度对定机构设计 (8)2.6 夹具体设计 (8)3夹具加工精度分析 (9)3.1 定位精度 (9)3.2 对刀精度 (9)3.3安装精度 (10)3.4夹具精度 (10)总结 (11)参考文献 (12)1设计任务1、明确设计任务每个学生按指导教师提供的夹具设计题目自己选题目。

课程设计分组进行,每组2个零件,设计出2种机床夹具;明确生产要求,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明确加工机床。

拨叉钻孔夹具说明书

拨叉钻孔夹具说明书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及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加工 (2)其次部分序言 (4)第三部分拨叉Φ22mm 孔的钻床夹具设计 (5)第四部分.致谢与心得体会 (15)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16)附录:夹具零件图与夹具装配图(草稿) .................. 17(18) CAD图另图 (19)第一部分:山西大同高校煤炭工程学院09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设施设计》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CA6140拨叉钻床夹具设计要求:设计加工孔①22mm的钻床夹具毛坯类型:铸件(两件铸在一起)设计时间:2022.1217——设计内容:1、熟识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一张)3、绘制夹具总装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备注:CA6140车床拨叉831002毛坯图其次部分:序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使我们学完了高校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化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高校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盼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将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熬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为今后参与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制造背景:机械制造离不开金属切削机床,而机床夹具则是保证机械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对工人技术的过高要求、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行或缺的重要工艺装备之一。

机床夹具被广泛用于制造业中,大量专用机床夹具的使用为大批量生产供应了必要条件。

在机床制造或修理中,经常遇到在圆柱上横穿孔的工件,这些工件的孔或螺纹孔的中心线不相交,需在车好圆柱后装配,画好孔的位置线,在按线加工孔或螺纹。

以前当工件画好线后,用四爪卡盘按线进行安装,再加工内孔。

在校正的过程中,调整夹在圆柱面上的两爪时,工件产生滚动,使划线孔的中心线产生角度位移,很难将工件校正, 而产生加工废品。

为此人们设计制造了夹具,通过30年的使用,效果很好。

夹具设计(钻孔)说明书

夹具设计(钻孔)说明书

前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如纺织机械设计、矿山机械设计、农业机械设计、船舶设计、汽车设计、机床设计、压缩机设计、内燃机设计、汽轮机设计、泵设计等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分支学科。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

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利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例如在卧式车床刀架处安装镗孔夹具,可对箱体孔进行镗孔加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

其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尽管已有一定的基础,规模也不小,实力较其它发展中国家雄厚。

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础地之一。

1.3零件工艺分析本次课设是要为此图1-1-3中的端盖设计一个钻3-φ9孔的夹具,最终实现将工件定位,更加精确和方便的完成钻孔工作,并保证能夹紧工件,夹紧力要适中,不要使工件变形,又能保证工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

(完整word版)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版)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班级:08机械电子1班学生姓名学号0811112018指导教师夹具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要求二、零件分析三、定位分析四、夹紧分析五、钻模板、钻套设计六、夹具体设计七、小结八、心得体会九、参考文献一、设计要求设计思路:(1)由于是钻孔我们可以参考钻孔夹具设计的流程:1定位2夹紧(2)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可知钻孔夹具的设计要点是:1钻套2钻模板3夹具体(3)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1)明确设计任务与收集设计材料2)确定夹具设计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3)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4)审查方案与改进设计5)绘制夹具装配总图6)绘制夹具零件图(4)夹具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清根问题在设计端面和内孔定位的夹具时,会遇到夹具体定位端面和定位外圆交界处的清根问题。

2)让刀问题在设计圆盘类刀具(如铣刀、砂轮等)加工的家具时,会存在让刀问题。

3)更换问题4)防松问题二、零件分析1、零件的作用轴承座一是为了固定轴承进行轴向定位,二是起密封保护作用,防止轴承进入尘土等进入轴承造成损坏,三是让轴承能够有好的润滑空间。

两个坐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两个销孔用于定位。

2、零件的工艺分析⑴φ30及φ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⑵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

轴承座的上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

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表面。

⑶φ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⑷其余表面要求不高。

轴承座各面的加工方案加工方案加工表面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um底面IT9 3.2 粗铣→精铣两上表面IT9 3.2 粗铣→精铣四端面IT9 3.2 粗铣→精铣两槽IT1425 粗刨φ30孔IT7 1.6 粗车→半精车→精车φ35孔IT1425 粗车IT8 6.3 钻削φ8、φ9、φ13孔φ6、φ4孔IT1425 钻削据加工方案表、设计图纸可知,φ9孔是加工工艺过程中后面加工的表面,所以其它可以选作定位基准的表面基本均已加工完成。

密封圈定位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夹具设计说明书

密封圈定位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密封圈定位套”钻孔夹具设计*名:***学号:**********班级:机械电子2班级别:2009级指导教师:***2012 年12月22日前言夹具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运用已学过的机床夹具设计及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实习中所获得的实际只是,根据被加工零件的要求,设计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2. 培养结构设计能力,掌握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学会使用各种手册、图册、设计表格,规范等各种标准技术资料,能够做到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加工基准的选择、定位、夹紧、加工方法选择以及合理安排工艺路线,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4. 进一步培养机械制图、分析计算、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对我而言,此次课程设计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性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又一次更系统更全面的应用、巩固与深化。

从中锻炼着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对于机械制造方向的学生,为了更好的接触真正的生产加工,步入社会,这次设计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编者2012-10-9目录一.设计课题及任务要求 (4)二.密封圈定位套的分析 (4)1. 零件分析 (4)1-1 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5)2. 确定毛坯类型和毛坯尺寸 (5)2-1 选择毛坯 (5)2-2 确定毛坯的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5)3. 工艺规程设计 (6)3-1定位基准的选择 (6)3-2拟定工艺路线 (6)3-3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8)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9)3-5切削用量的计算 (11)3-6时间定额的计算 (11)三、夹具设计 (11)1.方案的选择 (11)2. 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12)3. 钻套、衬套及夹具体零件的选择 (12)4.夹具体中夹紧零件的选择 (14)四、定位误差分析 (14)五、公差配合的选用 (16)六、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16)七、设计小结 (17)四.参考文献 (17)五. 附件 (17)一.设计课题及任务要求:密封圈定位套钻孔3×ø13夹具设计图1定位套工序图二.密封圈定位套的分析:1. 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密封圈定位套是机械密封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零件,它的外圈有凹凸结构,内圈端面凸出一部分保证轴向定位要求。

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题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设计班级:机械07-4姓名:施荣欣指导教师:曹艳丽完成日期:2010.7.9目录引言- --------------------------------------------------------------------------------------3 1.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31.1轴的用途-------------------------------------------------------------------------------31.2技术要求分析-------------------------------------------------------------------------31.3零件的工艺分析----------------------------------------------------------------------31.4确定生产类型-------------------------------------------------------------------------3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42.1选择毛坯-------------------------------------------------------------------------------42.2毛坯尺寸的确定----------------------------------------------------------------------4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艺路线---------------------------------------------------------43.1定位基准的选择----------------------------------------------------------------------53.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法----------------------------------------------------------------53.3加工阶段的划分----------------------------------------------------------------------63.4工序划分的确定----------------------------------------------------------------------63.5工序的安排----------------------------------------------------------------------------63.6制定艺路线----------------------------------------------------------------------------74.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84.1机床设备的选择----------------------------------------------------------------------84.2选用夹具-------------------------------------------------------------------------------84.3选用刀具-------------------------------------------------------------------------------84.4选择量具-------------------------------------------------------------------------------94.5确定工序尺寸-------------------------------------------------------------------------9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25.1切削用量-------------------------------------------------------------------------------135.2基本时间-------------------------------------------------------------------------------186.夹具设计--------------------------------------------------------------------------------------196.1定位方案-------------------------------------------------------------------------------196.2定位误差分析------------------------------------------------------------------------206.3夹紧装置设计-------------------------------------------------------------------------206.4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217.结论--------------------------------------------------------------------------------------------22 参考文献----------------------------------------------------------------------------------------22 致谢-------------------------------------------------------------------------------------------23 附录----------------------------------------------------------------------------------------------23摘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是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班级:08机械电子1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夹具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要求二、零件分析三、定位分析四、夹紧分析五、钻模板、钻套设计六、夹具体设计七、小结八、心得体会九、参考文献一、设计要求设计思路:(1)由于是钻孔我们可以参考钻孔夹具设计的流程:1定位2夹紧(2)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可知钻孔夹具的设计要点是:1钻套2钻模板3夹具体(3)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1)明确设计任务与收集设计材料2)确定夹具设计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3)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4)审查方案与改进设计5)绘制夹具装配总图6)绘制夹具零件图(4)夹具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清根问题在设计端面和内孔定位的夹具时,会遇到夹具体定位端面和定位外圆交界处的清根问题。

2)让刀问题在设计圆盘类刀具(如铣刀、砂轮等)加工的家具时,会存在让刀问题。

3)更换问题4)防松问题二、零件分析1、零件的作用轴承座一是为了固定轴承进行轴向定位,二是起密封保护作用,防止轴承进入尘土等进入轴承造成损坏,三是让轴承能够有好的润滑空间。

两个坐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两个销孔用于定位。

2、零件的工艺分析⑴φ30及φ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⑵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

轴承座的上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

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表面。

⑶φ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⑷其余表面要求不高。

轴承座各面的加工方案加工方案加工表面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um底面IT9 3.2 粗铣→精铣两上表面IT9 3.2 粗铣→精铣四端面IT9 3.2 粗铣→精铣两槽IT1425 粗刨φ30孔IT7 1.6 粗车→半精车→精车φ35孔IT1425 粗车IT8 6.3 钻削φ8、φ9、φ13孔φ6、φ4孔IT1425 钻削据加工方案表、设计图纸可知,φ9孔是加工工艺过程中后面加工的表面,所以其它可以选作定位基准的表面基本均已加工完成。

本工序需要保证的尺寸是两φ9孔的横向间距是60±0.3,纵向间距是20±0.3,孔的轴线与轴承座侧面的间距是9。

对于改孔的粗糙度要求6.3。

需要限制的自由度包括X ,Y 的移动和X,Y,Z的转动,实际定位时可以采用完全定位。

三、定位分析1、定位方案的选择定位方案1:轴承座底面和两个φ8的销孔。

采用完全定位,轴承座底面限制了工件在x,y方向的转动和z方向的移动,采用一个圆柱销限制了工件x,y方向的移动和另外一个菱形销配合圆柱销限制z方向的转动。

该方案中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定位精度高。

但销孔未加工不合适。

定位方案2:φ30孔端面和φ30孔左或右侧面。

未采用完全定位,φ30孔端面限制了工件在y方向的移动和x,z方向的转动,φ30孔左或右侧面限制了工件在x方向的移动和y,z方向的转动。

该方案中存在过定位z方向转动,但是在改工序前底面已经加工完成,底面的精确度较高,所以过定位不会产生干涉,而且有助于提高定位的刚度和稳定性。

但是该方案中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故相比方案1较差。

定位方案3:φ30孔的心轴小平面和轴承座底面的1块支撑板。

采用完全定位,φ30孔的心轴小平面限制了工件在x,y,z方向的移动和x,,z方向的转动。

轴承座底面的1块支撑板限制了z方向的移动和y方向的转动。

存在过定位z方向的移动,但是在改工序前底面已经加工完成,底面的精确度较高,所以过定位不会产生干涉,而且有助于提高定位的刚度和稳定性。

综上分析,选取定位方案32、定位元件选择(1)支撑板轴承座底面采用支撑板定位。

由于轴承座两侧面的间距是40,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中关于工件以平面定位的定位元件的选择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选用2块宽B=14的B型支撑板。

采用B型支撑板有利于清屑。

草图如下:(2)定位销采用圆柱销和菱形销。

由于销孔的基本尺寸是φ8,即D小于10毫米,根据机床夹具设计手册选择高度H=18, 的圆柱销和菱形销。

为了加工方便和便于装夹,定位销的工作部分直经d 按f7制造。

定位销于夹具体的联接采用过盈配合φ8 R7/h6,有利于定位销在夹具体上的准确定位。

草图如下:3、定位误差(1)加工φ9孔的横向间距的定位误差计算: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所以ΔJB=0。

孔销配合时的基准位置误差为工件定位孔的最大直径减去夹具定位销的最小直径即ΔJW=D(max)-d(min)=8+0.022-(8-0.028)=0.05ΔDW=ΔJW+ΔJB=0.05小于所要求的间距0.03,因此满足φ9孔的横向间距60±0.3的定位要求。

(2)加工φ9孔的纵向向间距的定位误差计算: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所以ΔB=0。

孔销配合时的基准位置误差为工件定位孔的最大直径减去夹具定位销的最小直径即ΔJW=D(max)-d(min)=8+0.022-(8-0.028)=0.05ΔDW=ΔJW+ΔJB=0.05小于所要求的间距0.03,因此满足φ9孔的纵向间距20±0.3的定位要求。

四、夹紧分析1、夹具方案的选择方案1:斜楔夹紧机构该类机构主要利用斜楔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压紧工件。

由于轴承座的上表面是圆弧状难以起到斜楔的作用。

方案2:铰链夹紧机构该类机构虽然动作迅速,增力比大,但是自锁性能差并且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难度稍大。

方案3:偏心夹紧机构该类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但是自锁性能也是较差,并且增力比小,在钻孔时切削力较大容易造成夹紧机构失效。

方案4:螺旋夹紧机构该类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增力比大,自锁性能好。

因此是适用于本次钻孔的夹紧机构。

综上我选择螺旋夹紧机构2、夹紧元件的设计根据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我选用压板式的螺旋夹紧机构。

设计的图纸如下:(1)压板的设计根据工件的大小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采用A型移动压板我设计压板的杠径φ6,压板的宽度B=18,压板的高度H=8。

(2)压板与夹具体联接的设计压板和夹具体间采用双头螺柱进行联接, 依靠右边的双头螺柱施加夹紧力。

压板和夹具体间采用压缩弹簧来调整夹紧力的稳定性,并且使夹紧更为可靠。

根据GB/T899-1988左边的双头螺柱我选择M6的螺纹,和bm=10的B 型双头螺柱。

根据GB/T897-1988右边的双头螺柱我选择M6的螺纹, 和bm=6的B 型双头螺柱。

根据GB/T2089-1994我选择A 型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其线径是1.2,弹簧中经是8。

根据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我选择十字垫圈用垫圈其内径d 为6.5,外径D 为14。

3、夹紧力计算09.81Zf Yf F FF C d f K =查表可得F C =42.7、 zf=1.0、 yf=0.7、.ZF K =.0.9 因此Fz=1.595N09.81ZM YM M M M C d f K =查表可得M C =0.021、 xM=2.0、 yM=0.8、.M K =.0.87 因此 扭矩 M=1.6Nm由夹紧力机构产生的实际夹紧力应满足下式P=K ×'F其中:其余系数K=K1×K2×K3×K4K1——基本安全系数K2——加工性质系数1.1K3——刀具钝化系数1.15K4——断续刀削系数1.2所以 K=1.3×1.1×1.15×1.2.=1.98考虑实际夹紧力较小,以及所加工零件的结构特征,选用的螺旋压板夹紧结构,所以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

五、钻模板、钻套设计1、钻套设计钻套我采用固定钻套,因为其位置精度高。

由于是要钻φ9的孔,根据机床夹具设计手册:d小于25,材料采用T10A 并且公称尺寸D为16。

钻套高度H也就是钻模板底面和工件表面的间隙,将直接影响刀钻套的导向性能,同时影响刀具与钻套之间的摩擦情况,通常H=(1-2.5)d,考虑到该孔的精度要求高,直径较小我取H=1.33d=1.33*9=122、钻模板设计根据钻套的大小和工件的尺寸我设计钻模板的宽为20高为12长为60。

设计草图如下:钻模板和夹具体间的联接采用螺栓联接和一个普通圆柱定位销进行定位。

考虑到夹具体的整体尺寸和钻模板的大小定位销和螺栓的公称直径选φ8。

钻模板与夹具体的联接方式我选择固定式的联接。

主要是因为这种联接方式结构简单,精度较高。

并且装卸工件也没有什么困难,所以无须铰链式的。

钻套和钻模板与工件间的排屑间隙不应过大,以致影响钻套的导向作用。

一般取h=(0.3-1.2)d,由于加工的材料是HT200,我取h=0.5d=4.5 设计草图如下:六、夹具体设计根据前面的设计我可以容易的设计了夹具体的长为120,宽为104高为13。

由于夹具体是要安装在机床上的,所以设置了安装的槽,槽宽为12。

为了检查夹具的安放是否歪斜,我设计了4个支教,支教的长宽都为20。

设计草图如下:七、小结1)目标完成情况:经过几个周的努力,设计达到了预想的成功,由于条件的限制没能加工出成品,但对于我自己来说已经学到了不少东西。

2)存在不足:一是对钻床的不熟悉,二是在公差与配合方面的知识所学较少。

3)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主要困难:学院图书馆相关资料有限,设计此项目任务重工作量大物力条件有限以及经济上的原因造成难以落实原材料加工出成品八、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为期三周的夹具课程设计已经接近尾声,回顾整个过程,我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完成了设计,课程设计作为《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课程的重要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更加接近,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生产实习中的感性认识。

这次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应用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从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到对夹具精度分析与计算和运用CAD画出夹具零件图到最后夹具总图的成型。

都对我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检验。

可以说,本次课程设计有苦也有甜。

设计思路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的设计思路是成功的,那你的设计已经成功了一半。

因此我们应该在设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像查找详细的资料,为我们设计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作过程是一个考验人耐心的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急躁,马虎,要心平气合的一步一步来。

总体来说,通过这次设计我受益匪浅。

在摸索该如何画出夹具零件图时的过程中,也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让我体会到了搞设计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为专用夹具设计。

我们运用了工件定位、夹紧机构及零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