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教育

政治学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培养未来公民参与政治、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键性课程。在政治学领域中,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公民教育一直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课程,其重要性逐渐得到普及和认可。

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公民意识。这包括对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对公共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这些目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比如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途径,学生可以更加了解社会现象、政治制度和公共政策,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建立他们在社会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公民教育也可以通过培养公民社会参与能力来达成其目标。这包括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协调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知识技能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逐步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理解和运用政治制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共事务,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参与能力。

在中国,公民教育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归为了“立德树人”的重要领域。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加强大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公民教育,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参与能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政府和教育机构也需要更加重视公民教育,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公民人才。

总之,在政治学视角下,公民教育对于中国的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加强公民教育,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公民素质和公共意识,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公民人才,让中国走向更加强大的未来。

公民资格视域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

公民资格视域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 的历史与逻辑 关于《公民资格视域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公民资格的法理确认是公民教育的现实基础。公民资格的理想践行是公民教育的内在诉求。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公民资格概念体系中的内在张力决定了一国公民教育的重心必然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本文在对近代以来中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公民资格中内外、权责、统分三种内在张力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历史现实予以分析,以期阐明近代以来中国公民教育的总体特征以及公民教育发展的逻辑理路,进而为明确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体系的价值定位提供参考。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公民教育公民资格现代化 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思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

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可见,公民教育乃是现代国家构建与发展的根本,承担着培育公民、推进民主、振兴国家、促进和谐的历史重任。反观现实,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却刚刚起步,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回答。其中,公民教育的西方根基与我国本土文化、历史之间的契合与张力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理论话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公民资格――这一具有浓重西方文化色彩的理论范式为视角,以其内在的逻辑对中国漫长、曲折而又极富特色的公民教育历史进行深入解读,力图探求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规律,从而为当前中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定位与实践原则提供理论上的支撑与参考。 一、研究视角的适切性: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的相互关系 所谓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就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宗旨的教育。在各国的教育实践中,公民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途径。在理论研究中,公民教育可以分为:“关于公民的教育(education about citizens hip)”、“通过公民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citizenship),“为了公民的教育”(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三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公民都是公民教育的核心,把握公民资格(citizenship)这一全方位概括公民的理论内涵

公民教育的性质、理念、思路

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性质是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理论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最基本的理论;社会认识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国家和政府的性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当代国际社会的概况;公民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公民意识的培育、权利义务责任意识的熏陶、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公民国际视野的培养等。课程内容的核心价值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其中,对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包括政治观、国家观、民主观、政府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国家利益观等。 课程的基本理念: “做一个什么样的公民”是一个涉及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严峻问题,现代化的根本含义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公民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公民教育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是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功能,应明确提升为国家意志的层次。将塑造培养现代公民上升为国家意志,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我国教育目标方针,构建以学校教育为重点的现代公民教育社会体系,奠定和谐社会的公民基础与精神基础。 公民教育活动的思路: 以“爱国”为核心、“守法”为重点、“诚信”为关键、“知礼”为基础,以突出群众性、注重针对性、强调实效性为基本要求,通过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短期内努力使爱国主义教育、知法守法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知礼向善教育工作水平取得明显成效,学生间的风气发生显著改善,学生的精神风貌更加蓬勃向上,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更加健康协调。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转载)义主由自收录于2007-07-09 文章提交者:benben8 加帖在猫眼看人【凯迪网络】 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教育观 杨曦 “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关切所在,是他们作为未来公民的角色,所以,社会关切诸如他们获得理解公共文化并参与公共文化之各种制度的能力,关切他们终身成为经济上独立和自我支撑的社会成员,关切他们发展各种政治美德,而所有这些关切都是从一种政治观点内部出发的。” 公民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但是直到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公民权的范围才普遍扩大,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资格才被确立下来。这期间,康德对公民社会做了深刻的思考和阐述,在他的政治哲学中,把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看成是人在历史中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2]于是培养健全的公民便被看作教育的核心问题,公民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实质上的变化。1882年,法国率先开设了“公民训导”课,到19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又从理论上论证了“公民教育”的思想,1918年,德国政府则以宪法的形式保障公民教育的实施。从此以后,公民教育思想得到传播,培养合格的公民就逐渐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目标。 综观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因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乃至实现途径则迥然有别。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本文尝试将几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公民教育作一归纳提炼,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当今各国公民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义务论的公民教育观——以德国为代表 19世纪以后,由于现代国家采取富国强兵、扩张领土的政策,于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兴起。相应地,教育上的国家主义思想也随之风起云涌。德国可谓其中代表。 1806年耶拿战争后,德国人民处于法国的专制压迫之下,于是整个德意志民族在反对法国人的军事占领和民族压迫这一共同目标下联合起来。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逐渐高涨。费希特发表《告德意志同胞书》(Addressess to the German Nation ),主张要靠教育的力量来复兴德意志。他说:“新教育者,所以造成德意志人,使之成为一共同之整体,此整体中之各分子,感觉到同一大事在其目前。教育之目的,在以真正的万能的'祖国爱’,以吾[1]民族为人间永久之民族,与吾民族为永久性之保障者之观念,籍教学之力,植其根,固其蒂,于各人之心底。……而后时机一至,可发泄其青年朝气之奋勇,以恢复国家之独立也。”[1] 黑格尔则从理念上赋予国家比个人更高的伦理地位。他认为国家体现了更高的善,个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9193431.html,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分析 作者:闫晓伟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7期 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词义和实质的研究来客观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并尝试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宗教的性质作比较,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社会主义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241-01 思想政治教育是产生在中国的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名词。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所有 的中国公民(除获取中国公民身份的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同胞外),从进入小学就开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呢?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词义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中国的专有名词,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一同诞生一同成长,有它独特的涵义。在国外,一般将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几个独立的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和公民教育等。 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包含了以上众多的学科知识,因此它含义很广。从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角度来看,它的主要含义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部分的内容。从整个社会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以社会主义道德伦理观 为基础的公民教育。显然,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 根据中国社会的现状,我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分为两个层面来阐述: 1.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来说:思想政治是一门有关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具体学科。在我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被命名为思想品德课。由此可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有关社会学的知识,其中还包含了比较多的心理学和伦理学知识。我国高中 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是思想政治课,它的内容被明显地分成三大部分: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再深入研究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又可以明显地看到,思想政治课这一门学科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综上所述,在此层面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的教育。

政治学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教育

政治学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培养未来公民参与政治、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键性课程。在政治学领域中,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公民教育一直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课程,其重要性逐渐得到普及和认可。 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公民意识。这包括对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对公共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这些目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比如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途径,学生可以更加了解社会现象、政治制度和公共政策,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建立他们在社会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公民教育也可以通过培养公民社会参与能力来达成其目标。这包括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协调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知识技能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逐步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理解和运用政治制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共事务,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参与能力。 在中国,公民教育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归为了“立德树人”的重要领域。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加强大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公民教育,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参与能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政府和教育机构也需要更加重视公民教育,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公民人才。 总之,在政治学视角下,公民教育对于中国的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加强公民教育,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公民素质和公共意识,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公民人才,让中国走向更加强大的未来。

大学生公民教育

浅谈大学生公民教育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态下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弘扬。它的颁布,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有关公民教育的学术探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提出开展公民教育。2003年,国内第一个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在郑州大学成立,为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中山大学也在2005年6月20-21日和2005年6月27-28日分别举办“21世纪学校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社会转型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经验与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公民教育,它与我们传统的德育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高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多大,本篇文章就上述问题展开简单讨论。 一、公民和公民教育的概念 要了解公民教育,首先明确公民的概念。一般而言,公民(Citizen)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新大英百科全书》对公民身份的解释是指“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受这个国家的法律约束而在这个国家拥有相应的义务和权利。法国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创始国,1791年,即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通过的次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提出了公民教育的思想。西方国家近现代公民教育主要是指一些国家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享有公民权利并忠诚履行公民义务的品格和能力方面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公民不仅要牢记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政体,服从国家的政治秩序与法律规范,而且要通过对历史文化显示的思考,来体会民主的精神,要具备爱国精神、民主观念、法治精神。 我国公民教育的产生,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提出了“国民教育”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的公民教育由于受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制约,多侧重于政治思想方面。中共中央曾经于1985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阶段开设公民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公民教育计划未能如愿实施。2001年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

教育政治学整编重点

名词解释 1.公平的四个概念: 包括: (1)权利公平或机会平等(2)学习环境公平或手段平等(3)成果公平或成就(或结果)平等(4)使用教育成果的公平 2.公民与社会参与 公民和社会参与包括公民参与(civic engagement)、政治参与、信任和宽容。 公民参与的目标是通过个人的合作与参与,促进公众利益。公民参与的指标:志愿服务、参与社团和协会。 政治参与的目标是,通过选择在公共机构任职的人员并影响他们的行动来直接影响公共政策。 3.情境学习 公民教育的成功程度取决于学校是否是一个进行民主实践并参与民主实践且以此促进儿童技能发展、习得公民素养的场所,该研究将这种方法称为情境学习。 4.教育累积效应 当周围都是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人时,个体会感受到更强的信任感。一个社区中有教养的人占很大比例时,会提供更多的参与志愿活动及

公民/政治活动的机会。社区中有教养的人比例越高,社区的公民参与合人际互信水平越高。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累积效应。 5.跨学科整合 一种课程方法,它出于明确的目标将知识、视角及探究方法从不止一个学科里提取出来,已形成对某个中心观点、问题、任务或事件的更强有力的理解。其目的不是要清除个体学科,而是要结合起来使用它们。 6.广义的教育政治: 在一定程度的组织下,通过立法、群体行动、工会行动、实验、私人投资、地方事务、内部创新或宣传,影响教育的投入、产出和生产过程。广义的教育政治可以解释任何时期的教育行动,并解释教育跨时变化的动力。 7.利益相关者: 广义:任何能够影响组织行为或者被组织行为所影响的行为者都是利益相关者,但这种定义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将非利益相关者排除在外。 狭义:认为那些能够直接影响组织核心利益的行为者才算是利益相关者。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重点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个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仅要研究各种主客观条件如何影响人们思想的形成,这些条件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它们怎样分别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又如何交互作用从总体上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等;而且要研究人们的思想如何转化为行为,如何使人们的思想转化为改造世界的行为;还要研究如何运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促成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方方面面的深入研究,我们就能逐步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规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 2、思想与行为;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4、内化与外化; 5、教育与管理。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阶级性; 2、实践性; 3、综合性。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史; 3、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 4、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联系和区别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必须遵循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但不能简单套用,而是借助于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而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可见,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但又有所,前者研究所有的教育现象,后者只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独特的领域。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起源、本质、道德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道德规范和道德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一部分内容,而伦理学则是专门研究道德现象的,二者在研究领域上有明显的差异。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只有掌握心理学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政治学:研究范围很广,它所研究的政治思想、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准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立场影响极大,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确定教育任务的重要依据。 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学只研究怎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一定政治思想的要求,将有关政治思想准则转化为人们的思想品德。 社会学。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阔,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人的社会化、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群体、社会控制、青少年问题、家庭、人口、就业、犯罪问题等,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借鉴和应用。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政治学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教育

政治学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指对公民进行智育、德育和法育,培养公民具备正确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参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政治学视角下,我国的公民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和价值。 我国的公民教育着重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政治学强调公民作为政治主体应具备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判断能力,而公民教育则着眼于培养公民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教养。公民教育通过政治思想和理论的教育,使公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增强公民对政治的理性认识与判断能力,使公民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我国的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政治学认为,公民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是公民行为的重要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公民教育在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民教育强调公民的道德感召,倡导公民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并通过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引导公民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社会公德心、奉献精神等美德的培养。 我国的公民教育注重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培养。政治学认为,法治是政治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标志。公民教育通过法律教育和法治宣传,让公民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法律的适用方法和权益保护途径,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促进社会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 政治学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参政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以及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公民教育在政治学视角下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培养合格公民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公民教育,完善公民教育制度和内容,提高公民素质和能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40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变迁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变迁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经历了多次变迁,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进程和时代需求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要求。课程以政治理论、经济思想、法律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1993年,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第一次改革,主要是为了与国际接轨,吸收西方文化和民主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引入了与西方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相关的内容, 增加了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4年,我国又进行了一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修订,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多元社会的发展要求。该次改革突出了经济思想和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增加了 国际政治经济热点问题的学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2017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再次进行了修订。此次改革突出了时事政治热点、传媒素养等内容的重要性,强调学生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获取、评价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引入了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新的学科知识,适应了经济全球 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从教育目标角度看,课程标准逐渐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 养为核心。在改革开放初期,课程标准主要注重学生的政治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培养。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对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要求他们具备运用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这也是课程标准在2004年和2017年的修订中体 现出的变化。 从课程内容角度看,课程标准逐渐拓宽了学科内容的范围。改革开放初期的课程设置 主要围绕政治理论、经济思想和法律知识展开。而随着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问 题的重视,课程标准开始增加与国际政治经济相关的内容,并逐渐引入新的学科知识,如 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这些变化体现了积极响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特点。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角度看,课程标准逐渐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 培养。改革开放初期,课程标准主要强调学生对政治理论和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随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课程标准开始注重学生获取、评价和传播信息的 能力,培养学生的传媒素养和思维独立性。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经历了多次变迁。这些变化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努力,也契合了时代需求的变化。未来的

责任精神:公民教育的第一要义

责任精神:公民教育的第一要义 责任精神:公民教育的第一要义 张帅李杰 现代公民角色不仅仅表征于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同时它还体现在公民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扞卫者。 要扩展到可以预见到他的行动所产生的后果’。而公民的义务是一种行动方式,这种行动方式要求最妥善地使用公民个人的地位谋求集体的利益。”“公民的法律义务凸显了公民的客观性存在,而公民的道德责任凸显了公民主观性的属性。”与责任相比,义务往往缺乏感情色彩,它更多地体现着公民在社会结构中的被动与依附,而责任则是个体自觉的行动,它体现着公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公民自觉能动意识的反映。

公民责任是由公民身份所赋予的,对公民个体所提出的履行与公民角色相适应的某些活动、承担相应后果的要求,以及达到或没有达到这种要求时所应得的奖赏或谴责。从公民责任指向的对象划分,公民责任可以分为对自我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等等。公共性、广泛性、参与性、平等性是公民责任的显着特点。公民责任的内涵包含着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方面,公民在公共利益的指引下,自觉地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中,履行符合公民角色的职责;另一方面,公民由 具有 培育公民的责任精神,首先有助于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公民的主动参与与支持,而公民能否以积极的行动和正确的态度参与其中,则与公民的责任心、责任能力有很大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这就需要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动员和组织人民以负责、履责的态度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在责任精神指导下的公民参与不仅能够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确保政府的行政职能和理

关于公民教育基本问题的思考

关于公民教育基本问题的思考 作者:饶从满 来源:《中国德育》2020年第17期 饶从满,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教育研究》杂志主编。 中国要建设成一个民主、法治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人类世界作出新的贡献,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现代公民为之奋斗。而民主法治的现代化国家不仅要靠制度建设,更要靠公民意识的支撑。公民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近年來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似乎遭遇了一些困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些困难?又该如何直面这些困难进而推动公民教育研究与实践向前发展?对于这些问题,我在此将一点初步的思考拿出来与大家作一个交流,希望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共同为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一、价值教育话语体系转换与公民教育的生长空间 价值教育自学校教育诞生以来,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价值教育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共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价值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将这些价值传递给下一代却存在较大的分歧。这种分歧不仅表现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也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这种分歧在很多时候表现在话语体系的不同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少出现了三种价值教育话语体系:德育话语体系、公民教育话语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德育其实原本是道德教育的简称,但是在我国德育话语体系中,德育是一个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乃至心理健康教育等要素的广义概念。在德育话语体系下,偶有有关公民教育的讨论,但是公民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基本被视为德育的内容要素。尽管道德教育只是广义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时候只是微不足道的内容,但是却给德育深深刻上了传统中国道德教育的印记。在德育话语体系下开展价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需要直面一些理论难题,包括如何界定“德”这一核心概念?如何根据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各自的性质开发、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德育话语体系下,教育工作者讨论比较多的话题就是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导致德育低效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与这一话语体系本身内在的理论难题未得到解决也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人在技术和方法层面思考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跳出已有的德育话语体系,转向公民教育话语体系寻求价值教育的出路。构成这一转向的背景包括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等,但是构成转向的直接契机是有关国人道德水准的反思和讨论:一个有着悠久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度为什么还存在堪忧的道德危机?许多研究者指出,从扭转社会风气的角度来看,“公民”教育的效果较胜于“圣人”教育,其主要原因即在于做一个合格公民容易,而做一个圣人则比较难。于是,世纪之交的一段时间里,公民教育成为热点话题。随着讨论的展开,公民教育不再仅仅被视为德育的内容要素,而是逐渐被看作是价值教育的目标。一些研究者倡导中国价值教育由德育体系向公民教育体系转型,不是要在现有的德育体系中增加公民教育的内容,而是强调要将公民教育置于目标和价值取向层面进行思考。 学术界参与公民教育探讨的人群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学研究者,二是教育学研究者,三是思想政抬教育研究者。政治学研究者更多地关心公民教育的政治哲学基础;教育学研究者或者进行原理层面的应然探讨;思想政怡教育研究者则更多地基于实践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去审视公民教育。世纪之交有关公民教育的探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公民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理解不充分。公民教育源于西方,但是西方的公民教育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各异。公民教育的思想基础不仅有自由主义,还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等。我们有部分研究者往往以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涵盖复杂多样的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公民教育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忽略会导致对公民教育的片面理解甚至误解。二是未能将公民教育这一舶来话语进行必要转换,进而与本土的德育话语体系进行有机“嫁接”。公民教育话语毕竟是舶来品,与德育话语的生长环境和土壤不同,如何将这一新的话语转换成德育话语体系熏陶下的人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是研究者不能回避的课题。当前,我国价值教育体系选择走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而非公民教育体系,固然有更大的社会政治背景原因,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公民教育研究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 当前的思想政怡教育话语体系,虽然从内容要素上讲,与德育话语体系并不存在什么大的差别,但是在目标和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巨大变化,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具有

亮出法律主线 涵养法治素养

亮出法律主线涵养法治素养 作者:姚桃兰 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15期 摘要:《政治生活》的内容是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的,正常的政治活动都是以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为前提的,教学把宪法和法律这条主线亮起来,不仅能为教学中一些难题的突破找到合适办法,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利于学生提升法治意识,涵养学科素养。这条主线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讲好法律知识,强化政治知识的法律基础;涵养法治意识,收获敬畏法律之心;培养依法言行的习惯,扎实学科素养。 关键词:法治意识;核心素养;宪法;法律 教师依照《政治生活》教材本身的政治学体系组织教学无可厚非,按照围棋的术语叫“本手”。直到有一天,作为评委听一位教师以学习《宪法》条文为主线讲授《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时,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我的评价是“妙手”。因为《政治生活》的内容是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的,正常的政治活动都是以遵循宪法和法律要求为前提的。教学把宪法和法律这条主線亮起来,不仅能为教学中一些难题的突破提出合适办法,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利于学生提升法治意识,涵养学科素养。因此,我们尝试《政治生活》以“法治素养”涵养为主线组织教学。本文拟以《政治生活》教学实践为基础,谈谈强化法制教学的体会。 一、讲好法律知识,强化政治知识的法律基础 由于教材的编写者有意无意避开宪法和法律具体条文,从《政治学》体系“说事”,导致教学内容的法律依据基本不见。其实,我们稍做梳理就会发现《政治生活》的教学内容有近三分之二是法律内容,具体涉及宪法、选举法、信访条例、人民法院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多部法律条文;其他内容都以相关的法律为依据。我们表面上从政治学角度学习政治学知识,其实,它们往往基于法律规范,是法律内容的政治学表达,所以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往往从讲法律知识入手效果更好。比如《政治生活》教材第一个知识点“我国的国体”就是依据《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来编写教学内容的。在政治学体系中,“国体”具有根本性意义。因为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又派生其他政治制度。但是,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国体的规定必然要以宪法为依据。改变国体或政体必须先修改宪法。可见,在一定意义上看,法律知识与政治知识有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从法律角度讲政治学知识,是从“根”上入手,“根正”收获“苗红”。 《政治生活》以法律知识为主线组织教学是有依据的。客观地说,以学习政治学的视角组织教学与以学习宪法和法律的视角来组织教学,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法律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原则性、强制性、稳定性等与生俱来的特征,这是一般教学内容所不具备的,所以,当我们以法律知识为主线组织教学时,学生面对宪法和法律,其敬畏之心油然而

政治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政治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概述 政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培养公民意识与理论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政治学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本文将从政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的关键问题和对策。 一、政治学教育现状分析 1. 教育内容狭窄 当前的政治学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理论和法规的学习,而忽视了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缺乏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的实践机会,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2. 教学方法陈旧 政治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模式,缺乏互动和创新性的教学 方法。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容易出现教育效果低下的情况。 3. 师资培养不足 政治学教育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来支持,但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政治学教育领域缺乏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教师,这对于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政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1.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政治学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中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推进创新教学方法 政治学教育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实验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更加便捷和灵活的教学方式。 3. 加强师资培养与交流 政治学教育需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可以加强教师培训,倡导教师参与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同时,可以引进国际政治学家来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互动,丰富学生的视野。 三、关键问题及对策 1.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当前社会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是政治学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辩论、模拟选举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和思辨能力。 2. 加强跨学科与国际合作 政治学教育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如社会学、经济学等,以全面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同时,国际合作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进行授课和学术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提高教育质量。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我国新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要求 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他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我校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校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3、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不能完全适应我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学生渴望成才的需要和党和人民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虚化、弱化甚至边缘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宏观指导和监控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不够稳定,高素质、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数量偏少,显性和隐形流失的情况仍然存在;课堂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质量不高;理论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有较大社会影响和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较少。 4、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要求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坚持开拓创新,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有关文件为契机,趁势而上,突破难点,求实进取,争创亮点,力争在3-5年内使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有明显的改善。 二、全面加强和改进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5、加强学科建设。要围绕新设立的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要加大对我校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力度,力争创建重庆市级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要积极申报新的硕士点,为进一步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要在专业建设、教材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精品课筛选、优秀教学成果评定与奖励以及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专门项目,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政治学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教育

政治学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一个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国家通过教育来培养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的公民,这对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政治学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其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一、我国公民教育现状 在我国,公民教育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清朝末年,就有诸如“十二经国教”等公民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公民教育长期受到传统社会、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等的影响,以及政治宣传、习惯性教育、制度缺陷等问题的困扰,导致公民素质的整体水平较低,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的缺乏,这是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随着中国国家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也在逐步改善,公民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政府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公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公民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 二、公民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1)提高公民责任感 公民教育能够教育公民始终肩负起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提升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公民素质。只有公民都能够理性并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才能真正为国家发展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2)加强公民的法制意识 公民教育不仅提高了公民们的法律素养,在法律上更具有责任感,还加强了公民信念及民主观念,有助于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更好地规范社会的行为。 (3)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 公民教育还能够加强公民们对国家的信念和誓言,让公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的社会制度与文化形态,进而增强公民们的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减少对他国的误解和偏见。 (4)提升公民思想政治素质 公民教育能够强化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公民们具备及时了解社会和政治状况的能力,增强公民分析国际和国内大事的能力和理解,同时提高公民们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公民教育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政治学在中学教育中的意义和教学模式

政治学在中学教育中的意义和教学模式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 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运作,还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能力和批判思维。因此,将政治学引入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意义 1. 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现象 政治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通过政治学的学习, 学生能够了解政治现象的背后逻辑和原因,如选举制度、政党竞争、政策制定等。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政治事件和决策的背景,增强对政府行为的洞察力。 2.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实现民主社会的基础。政治学可以培养 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承担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学习政治学,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学会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并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参与是政治的核心要素之一。政治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通过模拟选举、辩论等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政治的过程和参与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沟通和领导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社会公正和民主的关注,并为将来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奠定基础。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政治学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和政治 思想,学生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不同政治观点的优缺点,并形成独

立的判断力。这有助于他们批判性地思考政治事件和政策,并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教学模式 为了使政治学的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和针对性,中学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模式: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政治学的学习不应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应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政府机构、参与模拟选举和辩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的实际操作和决策过程。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2. 启发式教学 政治学是一门富有启发性的学科,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案例和进行小组合作等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个性化教学 中学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政治学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差异化的安排,采用多媒体教材、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的知识。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实践性评估

公共精神: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价值依归-教育文档

公共精神: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价值依归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历来是教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应该置于不同的研究视域,采取多种研究视角,且将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着力点。纵观社会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共同价值、公共领域和公共精神,都对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社会现代化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教育价值取向,本质上就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教育作为影响人、改造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其价值承载就在于推动和实现“人”的现代化。这其中公民教育则是“人性完美、群性生成、社会和谐、人类文明的必经之途” [1 ]。在公民教育的有关理论探究和实践操作的具体活动中,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关注尤显迫切与强烈。因为人们普遍认识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必将成为素质较高的现代公民,他们的公民意识、公民技能以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的高低,关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也关乎“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一、基于公共精神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内涵界定 公民概念由来已久,公民教育和公共精神古已有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公民社会的发育,公民教育和公共精神的

内涵与外延得以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学界对它们的相关界定更是见仁见智。因此,科学考察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厘定公民、公共精神、公民教育等概念学理上的内涵,是科学界定公共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 对“公民”一词进行历史溯源,学界普遍认为其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21年雅典的《德拉克法典》中首次使用了“公民”这一称谓。依据词源学考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尼各马科伦理学》发现,“公民”(polites)来源于古希腊“城邦”(polis)一词,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即城邦是公民公共生活的土壤,公民则是城邦的主人。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有关公民教育思想的基本逻辑出发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追求在于最高最广的“善”,并基于“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基本观念,对公民美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城邦的公共事务。这里蕴含着朴素的权利与义务观。眼光回到现代,我们认为,“公民是在宪法和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具有一国国籍,享有该国相关的权利并能够承担相应义务的人” [2 ]。 近代思想家有关公民教育的理论体系分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和多元主义四种思想流派,虽然各流派各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但都普遍认识到公民教育必须对人的自我发展和主体性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并将提升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参与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能力作为终极价值,强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