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一、概述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及复习的意义

历史学科的划分及主要内容

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二、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

1. 中国古代史的时代划分及重要朝代

2.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

3. 中国古代人物及其作用

4.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

5. 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发展与变迁

6.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

三、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复习

1. 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环境

2. 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变革

3.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政治运动

4. 中国近现代的对外关系及其影响

5.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现代化思潮

四、世界史知识点复习

1. 世界史的时代划分及重要历史事件

2. 世界各大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3.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作用

4. 世界历史上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变迁

5. 世界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与影响

五、历史学科的辅助知识点复习

1. 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

2. 历史文献的阅读与分析

3. 历史地理与历史背景知识

4. 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六、历史学科的综合应用

1. 历史学科的应试技巧与策略

2. 历史学科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3. 历史学科的思辨与创新

七、复习计划与备考建议

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2. 复习过程中的备考技巧与注意事项

3. 学科知识及复习备考过程中的资源与工具

八、总结与反思

复习历史学科的成果与收获

对历史学科的评价与展望

以上是《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知识点的复习,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中国与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并掌握相应的复习方法与技巧。只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合理的复习计

划以及科学的备考策略,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希望以上提纲能够对大家的历史学科复习有所帮助,加油!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章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一、夏朝: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治中心、灭亡 思考:为什么说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历史进步? 二、商朝:奴隶制的发展 1、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以亳(今河南郑州)为都城 2、迁都:商朝中期,商王盘庚迁都殷,故商朝又称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奴隶制:实行残酷的“人殉”和“人祭”。 4、衰亡:暴君商纣残酷统治,社会矛盾尖锐,周武王灭纣,商亡。 三、西周:奴隶制的发展 1、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打败商纣,商亡。周朝建立,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2、制度 (1)井田制: ①目的:巩固奴隶制统治 性质:是奴隶社会的国有土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内容:A土地所有:土地属于周王所有 B土地分配:周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 C条件: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贡赋。 ③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 (2)分封制: ①性质和目的:西周的政治制度和巩固奴隶制统治 ②内容A分封对象:周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 B被分封者义务:诸侯要服从周王,向周王贡献财物,随从作战。 ③分封的诸侯国:重要的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 ④作用:它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思考: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3、灭亡: (1)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反抗周厉王的残酷剥削。 (2)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思考: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农业和畜牧业 1、农作物:品种多,“五谷”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农副主品?) 记载:甲骨文和《诗经》 2、耕作技术:集体耕作;农具主要是木、石和骨器, 少量使用青铜工具;已懂施肥。 3、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家畜多,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二、手工业 1、青铜器: ①是商和西周的主要手工业部门。 ②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达到繁盛。 ③目前已知最早的夏朝青铜器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 ④商朝青铜器生产规模大,产品供国王、贵族使用。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一、概述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及复习的意义 历史学科的划分及主要内容 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二、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 1. 中国古代史的时代划分及重要朝代 2.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 3. 中国古代人物及其作用 4.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 5. 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发展与变迁 6.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 三、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复习 1. 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环境 2. 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变革

3.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政治运动 4. 中国近现代的对外关系及其影响 5.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现代化思潮 四、世界史知识点复习 1. 世界史的时代划分及重要历史事件 2. 世界各大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3.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作用 4. 世界历史上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变迁 5. 世界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与影响 五、历史学科的辅助知识点复习 1. 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 2. 历史文献的阅读与分析 3. 历史地理与历史背景知识 4. 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六、历史学科的综合应用 1. 历史学科的应试技巧与策略 2. 历史学科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3. 历史学科的思辨与创新 七、复习计划与备考建议 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2. 复习过程中的备考技巧与注意事项 3. 学科知识及复习备考过程中的资源与工具 八、总结与反思 复习历史学科的成果与收获 对历史学科的评价与展望 以上是《高三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知识点的复习,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中国与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并掌握相应的复习方法与技巧。只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合理的复习计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难点的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难点的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繁多的考试科目,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和闻名已久的历史事件。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对高考历史重点知识难点的复习提纲制定和掌握变得十分重要。本篇文章将着重介绍高考历史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并提出复习提纲,供大家参考。 一、中国的古代史 1.夏商周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制度; 2.东周政治 制度:诸侯分封制和周王朝衰落;3.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墨子、墨家思想、儒家、道家思想的兴衰转移;4.秦朝统一和 秦始皇的重大政治措施。 二、中国的近现代史 1.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和中国的危机; 2.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文化碰撞,中国现代史的起点; 3.晚清政治制度改革和诸 多失误;4.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5.国共斗争: 国民政府和共产党兴衰;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战和解放 战争;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重要思想(如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8.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大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型的历程。 三、国外历史

1.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重要事件,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2.走上殖民主义的欧洲国家: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 3.封建主义时期的法国革命:启示世界的人权和民主; 4.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上的影响; 5.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两次战争的启示和共鸣; 6.冷战时期:美苏两强争霸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竞争。 四、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1.历史思维的构建和培养; 2.历史原子的评估; 3.历史材料的使用和评估; 4.历史研究的方法和书写技能; 5.历史思维和实践的发展趋势。 总之,历史学习并不只是记忆重要历史事件,它也关乎到我们对自己国家文化和社会的认知、对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对生存和发展的考虑和人类命运共同的憧憬。在高考历史的复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记忆历史事件的层面,更需要注意它们背后的那些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以及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提纲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并不断回顾巩固各种知识点和技能练习,以过关高考历史,取得优异成绩。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2022届高三党必备学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2022届高三党必备学习资料! 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使用说明书: 先使用“自查点”查出弱点,再结合提纲查漏补缺,最后回归自查点审核复习效果。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 自查(复习着重)点: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影响? 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影响?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表现?(地方问题,中央问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表现?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历程?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发展历程?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

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六、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背景: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混乱局面 措施:①军事上收精兵: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削实权: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制钱谷: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 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阶级上:士阶层兴起并受到重用。 二、各家代表人物及主张 1、儒家思想 (1)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主要思想主张:A.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B.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C.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

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D.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E.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2)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A.思想——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伦理观:“人性本善”说。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B.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3)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A.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B.政治主张——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 C.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2023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2023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文化遗存:元谋人和北京人。 2.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3.发展阶段:原始人群;氏族社会(先母系后父系)。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炎黄部落和蚩尤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尧年老时,把位子“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 2.国家的产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家天下) 三、商和西周:1.商朝:殷墟出土甲骨文。 2.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华夏认同:春秋时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富国强兵) 1.经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推广;兴建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2.商鞅变法: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普遍推行县制。意义:是战国时期最彻底、效果最好的改革,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思想内容:核心:“仁”;“为政以德”;“礼”(主张恢复礼乐制度);“有教无类”。 2.老子思想:①“道”;②无为而治。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 四、百家争鸣 背景: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形成。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兴起,士的崛起。 内容:1.儒家:孟子:“仁政”,性善论;荀子:性恶论。 2.道家:代表是庄子。 3.阴阳家。 4.墨家: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5.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以法治国)。 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秦的统一:1.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定都咸阳。修筑了万里长城。疆域四至:东到大海,西至临洮,南至北向户,北至阴山一带。2.巩固统一的措施: 1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归纳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归纳 学习虽然也包含有好工作,有素质,别人看的有文化这种成分,但目的绝对不能设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微量元素” ,向我上面说的,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高尚,完美。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 一.含义: 君主专制: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从中央。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 z 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兴衰过程: ⑴萌芽:战国(理论:法家思想;实践: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⑵确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律》、选拨考察官吏;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⑶巩固:西汉(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察举制和征辟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改造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需要的指导思想)。 ⑷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特点:用分权强君权;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⑸加强:北宋。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大全以及知识点总结归纳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大全以及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提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010-10-16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 复习提纲详细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三提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2010-10-13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基础解读】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时代背景:(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复习提纲详细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三提纲-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10-10-11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基础解读】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 复习提纲详细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三提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0-10-09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基础解读】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4)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一直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西汉时期:两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而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 (1)科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3)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也辉煌灿烂。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直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 (4)古代戏曲:以京剧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戏曲独树一帜,雅俗共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两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5)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l947年春,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反攻。 (6)1948年9月至l94 9年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1)“新思想”萌发: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抛弃陈腐观念,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2)维新思想:1 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面前,提出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民主共和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4)新文化运动:1915年,面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五篇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五篇 1.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复习内容: 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2.高三必修一知识点复习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秦汉:郡、县;西汉中期后是州、郡、县。 唐代:道、州、县。 宋代:路、州、县。 元代: 实行行省制(10个),形成:省、路、府、州、县。 两个单列行政区划:“腹里”即中书省;宣政院(藏、青、川)。 评价: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承宣布使司、府、县。

清代:省、道、府、县。 3.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复习一、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三、《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1-3复习提纲(精编版)

“选考”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历史) 必 修 专题内容必考加试 必 修 一 一、 古代 中国 的政 治制 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b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c 基本要求: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知道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通过对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说明:启继承禹的地位表明“家天下”制度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周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维护了当时周王朝的统治,也突出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商朝的政治特点”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b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b 基本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说明:学生在学习时应依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

必修一响”这条主线,把握这一课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朝议制度”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b (2)唐朝三省六部制 b (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b (4)元朝行省制度 b (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的特点 d (6)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c (7)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 d 基本要求:列举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列举汉代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发展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知道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说明:本课知识点较多,主要是通过学习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一些史实,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法令出一”一目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b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期?历史背景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其中,后来成为主流思想的是哪一家? 流派:道家学派的老子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主流:儒家学派。 3.百家争鸣的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百家争鸣的影响? 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5.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其思想主张? 孔子;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就是爱人,要实现仁就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统治者要以 德治民;行为主张:克己复礼,教育主张“有教无类”,首创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6.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影响? 主张“有教无类”影响: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7.孔子对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的贡献?其言行载于何书? 编订古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后称“六经”;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 8.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各是什么? 孟子,荀子;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主张“性本善”的伦理观。荀子主张:“性本恶”的伦理观,“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9.法家集大成者代表人物是谁?其生活的时期及其主张?其影响是

什么? 韩非子。战国末期。主张君主以法治国,君主专制;影响:符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趋势。 10.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及影响?其著作? 董仲舒;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形势;“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著作:《春秋繁露》 11.董仲舒把百家中哪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儒学思想? 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 1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及影响? (1)起用儒学者参政。(2)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3)兴办太学(4)在全国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的政权。 1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思想产生的背景?思想主张?其思想产生的影响?其代表作品? 背景:黄宗羲从明亡的历史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主张: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②“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③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④工商皆本;影响: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反专制斗争起到积极作用;著作:《明夷待访录》 14.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其著作?其思想产生的影响? 主张:经世致用;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15.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思想的共同影响?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单元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基础知 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义务:镇守疆土、随军作战、交纳赋税。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了解秦的统一(p8)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皇帝制度的创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

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 ,对人家,“诲人不倦” ,我们应取这种态度。下面小编 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度。 商朝:内外服制度。 特点:商王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 一.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前提),周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封国,拱卫王室。 2.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3.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异姓贵族。 4.分封内容: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 5.影响: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与各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加强。 ④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 。 ⑤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和国家统一,埋下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祸根。 6.分封制瓦解原因及表现: 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受封的诸侯力量日益强大,王室衰微。 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郡县制,开始否定分封制,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列

二.宗法制: 1.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 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③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4.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前提和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6. 西周的宗法制对今天依然有影响主要表现: ①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认祖归宗,提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②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三.礼乐制度:实质: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度的工具。 四.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⑴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⑶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原始部族色彩。 ⑷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

高三历史复习提纲归纳

高三历史复习提纲归纳 在历史当中,我们所知道面对外来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不同的历史开展阶段,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维护国家,起而抗争;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高三历史复习提纲归纳,盼望能够帮助大家,欢送阅读!高三历史复习提纲1 列强侵华 鸦片斗争(1840——1842年道光) 一.缘由: ⑴根本:英法美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猛开展,须要广袤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殖民扩张,迫切要求翻开中国的大门。 ⑴干脆: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年虎门销烟(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毅决心,鼓舞斗志,林那么徐成为民族英雄)。 二.经过:(略,看看课本即可) 结果:失败,签订第一个不同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见前面表格。)。(关税协定紧要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便利英国对华商品倾销,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斗争的本质意图。) 主观缘由:清王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客观缘由: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根本缘由: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三.影响: ⑴政治:国家主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独立开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变更,起先沦为双半社会,社会主要冲突发生变更,中国革命任务发生变更;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⑴经济:中国从今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⑴文化:林那么徐、魏源等地主阶级代表“开眼看世界”。 ⑴客观踊跃:中国自然经济慢慢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起先兴起,城乡商品经济开展,中国被迫向近代化迈进。 其次次鸦片斗争(1856——1860年咸丰) 实质:鸦片斗争的接着和扩大。 缘由:为了进一步翻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干脆缘由:“修约”要求被拒绝。 二.经过(看看即可):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斗争。在此后的两年间停停打打,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内容见前) 三.影响: ⑴对中国: 政治:国家主权完整进一步破坏,双半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经济: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化内地,扩大经济侵略,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⑴对清政府: 权力构造变更:建立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和京师同文馆。 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标记着中国近代化起先起步。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2022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2022 推荐文章 高三历史复习提纲归纳热度: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归纳热度:2022浙江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高考历史真题热度:2022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高考历史真题热度: 2022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高考历史真题热度: 勤奋学习,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完成这个目标,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而怎样才能完成这个目标呢?只有努力,才可以成功,才可以达成目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202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1 罗马法 一.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 二.罗马法:1.含义:指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了解) 2.发展状况:罗马国家形成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习惯法。其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⑴开端(渊源)——《十二铜表法》 ①原因:根本:为维护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利益需要,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主要: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平民的强烈要求。 ②内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③作用:对罗马: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对平民:平民的胜利(按法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

法)。 对贵族: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局限性),对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起到重要作用。 此时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⑵发展: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⑶完备——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①原因:有感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为巩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组成:《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最广博的一部,收集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解释; 《查士丁尼新敕》: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 ③作用:它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帝国统治,促成帝国长期繁荣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④地位: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3.作用: ⑴对罗马: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①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帝国统治,调节社会矛盾,促进帝国长期繁荣; ②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 ③罗马法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得到推行,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⑵对世界:

高三历史高考重点内容复习提纲

高考重点内容复习提纲 一、古代部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和外服(除商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地方)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A:分封制,将土地人口财产和武器等分给同姓的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对周天子承担各种如军事等义务。B:宗法制,区分大小宗,通过血缘关系和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贵族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强化王权。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中央集权:指全国的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 B:皇帝制度:“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确立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的是丞相(负责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事);九卿是三公以下的许多重要的官员。 D:郡县制,在地方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A:利用中外朝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设刺史监察地方,C:利用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地方割据分裂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作用:巩固和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唐,A:三省六部制:决策机构:中书省;审核机构:门下省;行政执行机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B:三省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宋朝,A:收精兵,皇帝控制军权。削实权,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掌行政权,三司掌财权。制钱谷,设转运使。 B:作用,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了皇权,改变和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导致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行使宰相的权力,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总的趋势: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加强,地方削弱。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A: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中国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 B: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顾问),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