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土坝险情病害与黑翅土白蚁危害

合集下载

长江水库大坝白蚁危害分析与防治措施

长江水库大坝白蚁危害分析与防治措施

长江水库大坝白蚁危害分析与防治措施摘要:水库大坝白蚁危害已经成为水库安全隐患之一,其防治措施是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水库大坝产生白蚁危害的原因,探讨了水库大坝白蚁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其它类似水库白蚁防治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坝;白蚁;危害;防治措施堤坝白蚁的防治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内,白蚁成灾不仅破坏土坝护坡植被,更严重的是可导致水库大坝管涌、沉陷、滑坡等重大险情,势必危及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基于此,为保证河道堤防、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必须控制蚁害,实现长效管理,确保水库大坝安全运行。

1 工程概况长江水库是中山市唯一的中型水库,位于中山市五桂山北麓,1958年9月动工兴建,1960年12月初步建成,1965年正式投入使用,集雨面积36.4平方公里,总库容50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463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来水量3600万立方米。

长江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是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工程。

经过近50年的运行,水库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山市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2009年12月,中山市长江水库安全鉴定工作组对长江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安全类别为二类工程。

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

同时,长江水库还捍卫着中山市东区、火炬开发区、南朗部分地区几十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广珠高速路、博爱路﹑中山路﹑外环路﹑长江路﹑逸仙公路、沿江公路、中山发电二厂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2 白蚁种类及特性全世界已知白蚁约有2000种以上,主要孳生在热带、亚热带等温暖地区,温带地区亦有分布,但种类较少。

根据目前白蚁分类比较通行的分科中,我国产已知白蚁有四科:木白蚁科、原白蚁科、鼻白蚁科和白蚁科,达274种。

白蚁广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尤以长江以南,愈近热带,种类愈多,生活习性亦愈趋复杂。

根据白蚁的栖居习性和营巢位置可分为木栖、土木栖和土栖三类。

水库堤坝白蚁的危害及防治

水库堤坝白蚁的危害及防治

水库堤坝白蚁的危害及防治危害水库大坝的白蚁中,常见的白蚁有6种:1、黑翅土白蚁,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丘陵山地。

2、黄翅大白蚁,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靠山区的丘陵地区。

3、黄胸散白蚁,分布最北可以到达辽宁,南方较多,是城镇和山区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白蚁,一般不筑大型巢穴。

4、黑胸散白蚁,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对木质危害严重。

5、有翅蚁,分布在南方丘陵地带,和黄胸散白蚁一样,一般不筑大型巢穴。

6、家白蚁,分布于长江以南。

危害堤坝的土栖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土白蚁,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土白蚁通常在地下1-2米深处的土壤里筑巢,当巢龄达到5-6年,就会有分飞的现象。

一般在春末夏初时候分飞,气温在20-24℃大雨前后进行。

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水库白蚁危害的程度主要分3类:1、无危害大坝,即大坝表面发现的白蚁活动取食迹象,但是坝体未受到实质危害。

2、蔓延危害,不仅土坝周围有白蚁群体,坝体两端均有白蚁外漏迹象,白蚁巢穴筑在坝体周围。

3、筑巢危害,大坝坝身有大量的泥被、泥线分布,显示白蚁危害外露且有较多蚁巢分布。

水库大坝白蚁产生的原因及白蚁危害形成的机理白蚁对堤坝的危害一、水库大坝白蚁危害形成的原因危害水库的白蚁主要是土白蚁属和大白蚁属5种白蚁危害,危害形成原因主要是:爬、留、带、飞4个方面的因素:1、爬:从水库附近山坡或大坝两头的上坡上爬来的白蚁。

2、留:在坝体建设及加高的时候,留在坝体内部的白蚁。

3、带:水库大坝管理不善,从外地携带到大坝的白蚁。

4、飞:繁殖季节分飞到大坝的白蚁。

二、水库大坝白蚁危害形成的机理1、白蚁在坝体内部筑巢,主巢及副巢(主巢周围的空腔及菌圃腔),副巢数量可达几十甚至上百个。

2、白蚁觅食及取水的蚁道,白蚁为了觅食取水会在坝体内及地表修筑拱形主蚁道。

3、白蚁种群发展,白蚁随着种群的扩大,其蚁道会不断加粗延长,甚至可能出现从坝体背水坡穿越坝体到前坡的情况。

当汛期到来,水位上升,水流渗透到白蚁蚁道内,形成管涌,随着水压的上升,大量泥沙会被高压水流带出,使蚁道孔径不断扩大,最后造成滑坡垮塌。

白蚁对水库的危害

白蚁对水库的危害

1.1 危害白蚁是世界性的大害虫之一,危害对象非常广泛,是水利工程防洪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它们在大坝内构筑巨大的蚁巢(直径可达1m 以上)和数量众多的副巢及四通八达的蚁道,蚁道往往贯穿堤坝上下部位。

汛期水位上升时,水流进入蚁道和蚁巢,造成渗漏、管涌、沉陷、滑坡等重大险情,严重的直至酿成垮坝的灾难。

因此,白蚁防治是保障水库大坝工程安全渡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除险加固工程中必须进行白蚁防治。

1.2. 产生的原因1.2.1 基础内的旧隐患建造堤坝或加高增厚堤坝前,未清理基础内的白蚁蚁巢,为白蚁提供了生存繁殖之所,给堤坝造成隐患。

由此产生的堤坝蚁害出现早且重,往往使堤坝出现早渗早漏。

1.2.2 附近山坡、森林中的白蚁蔓延到堤坝山坡上枯萎的树木、竹根和杂草为白蚁提供生长之所,它们为了生存会四处寻找食物和水源,而堤坝一般植有草皮,为土栖白蚁提供了食物,且堤坝内的土壤温湿度均适宜白蚁生存繁殖。

1.2.3 有翅成虫飞上堤坝在白蚁分飞季节,由于堤坝周围夜间灯光明亮,易将附近山坡和田野的有翅成虫引至堤坝上来,在堤坝内营巢繁殖,此为堤坝白蚁的主要来源。

1.2.4 堤坝管理不善产生白蚁堤坝管理不善,如经常在堤坝上晒柴草、树枝、堆放木材等,过后不及时清理;又如个别地方在堤坝旁建造坟墓、盖猪舍等;又或者有的在堤坝旁种植白蚁喜食的树木等。

这些都是人为的招致白蚁危害。

2.存在的误区白蚁危害的加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越来越注重堤坝外表装饰,而对白蚁防治却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2.1. 在一些堤坝管理人员印象中,只要堤坝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就可杜绝蚁害,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

白蚁的主要食物的确是天然纤维素,但更主要的是它要靠分泌的蚁酸来打通道路。

这些蚁酸腐蚀性很强,能腐蚀金属和钢筋混凝土,因而白蚁具有在钢筋混凝土中来去自如的本领,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疏松,失去其坚固性和韧性,日久天长,造成堤坝渗水漏水,导致堤塌坝毁,酿成灾祸。

2.2. 很多堤坝管理处人员对白蚁了解较为肤浅,缺乏预防意识,过度重视治理。

江河堤坝白蚁的防治策略

江河堤坝白蚁的防治策略

江河堤坝白蚁的防治策略江河堤坝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白蚁的侵蚀却给江河堤坝的稳固性带来了严重威胁。

白蚁在堤坝内部筑巢、挖掘通道,破坏堤坝的结构完整性,一旦遭遇洪水,可能会引发堤坝决口等重大灾害。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对于维护江河堤坝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白蚁对江河堤坝的危害白蚁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性的昆虫,它们以木材、纤维素等为食。

在江河堤坝中,白蚁常常选择在堤坝内部的土壤中筑巢,并通过挖掘隧道来获取食物和扩展生存空间。

这些白蚁挖掘的通道会削弱堤坝的结构强度,降低其抗洪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蚁的活动可能导致堤坝内部出现空洞、裂缝,甚至引发渗漏等问题。

在洪水来临时,这些受损的部位极易发生管涌、滑坡等险情,严重威胁着堤坝的安全。

二、江河堤坝白蚁的常见种类及习性(一)常见种类在江河堤坝中,常见的白蚁种类主要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等。

黑翅土白蚁的巢穴通常较大,深度可达数米。

它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存,活动范围较广。

黄翅大白蚁的巢穴相对较小,但群体数量较多,其活动也会对堤坝造成严重破坏。

(二)习性白蚁具有趋湿性和趋暗性,它们喜欢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和活动。

同时,白蚁的繁殖能力很强,一个蚁巢在短时间内就能发展成庞大的群体。

三、江河堤坝白蚁的检查与监测(一)定期巡查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江河堤坝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检查堤坝表面是否有白蚁活动的迹象,如泥被、泥线、分飞孔等。

(二)引诱监测在堤坝上设置白蚁引诱装置,如诱蚁箱、诱蚁桩等。

这些装置内放置有白蚁喜欢的食物,如木块、甘蔗渣等,通过定期检查引诱装置,观察是否有白蚁被吸引。

(三)仪器检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地质雷达、声波检测仪等,对堤坝内部进行检测,以发现潜在的白蚁巢穴和活动通道。

四、江河堤坝白蚁的防治方法(一)物理防治1、挖巢法在发现白蚁巢穴后,通过人工挖掘的方式将蚁巢彻底清除。

但这种方法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操作,且挖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堤坝造成二次破坏。

浅谈六合县黑翅土白蚁对堤坝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六合县黑翅土白蚁对堤坝的危害与防治
, ,
,


9 8 8 年该库

56 3
通 过 1 9 7 7一
,
19
4 年的 8
7
袋诱 杀包
.
一袋
,
灭 蚁灵
.
杀虫 剂按 0
0 7 5-
烟熏
,
追 挖蚁 巢
,
捉 取 蚁 王 蚁
。 1克计算
价格。
.
20~ 。 25
.
元 5 6 3 袋诱 杀包
,
回填 夯 实 等 方 法 捉 了蚁王
,
9 虽 然 解剖 了 蚁巢 1
5
.
5公里
堤段都 用
,
我们 就 以 金 牛 山 水库 白 蚁治 理两 种 方法 进行对 比

对人 和生 物无 害
效 果理
,
红 庙段 大堤 出现许 多漏 水洞 圃

汛后
,
,
经 开挖 解 剖
,
取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穴 蚁 巢捉 了
, ,
我县 于 1 9 8 6 一 19 8 8 年在 金牛 山 水 库 试 点上 使 用 堆
, “

胜利两
蚁 王蚁后 挖 了一个 桌 放入

特 别 是 在 汛期 漏 水 严 重 的 地 段
o s a -
解 剖 17 9 个巢 穴
8 0 年 代解剖
7 只 捉蚁王15
,
蚁后 2 6 0 只

Sh i r
a
ki
)
,
危害 面广量 大
,
.
全 县 9 5座 水
.
的 巢穴 是 前 3 0 年的 1 2 倍

浅谈水库大坝白蚁的危害及其防治

浅谈水库大坝白蚁的危害及其防治
2 厚碎石垫层和 300 g/m 土工 布 1层, 背水坡 不护砌; 为避 免房

内蒙古水利
201 3 年第 3 期 ( 总第 1 45期 )
(1 ) 挖巢找穴. 为了有效配合水库大坝的加固工 程, 第一步要做到治理白蚁, 夯实大坝基础, 坝间及坝 结合部有白蚁巢穴可疑之处 .通过地表层细微观察找 出泥被线, 根据白蚁活动规律, 在坝体及大坝结合部, 挖开部分土层找出白蚁运兵危害通道 , 找出白蚁主副 巢穴. 捕捉白蚁王和白蚁后消灭部份白蚁及营巢. ( 2) 锥探钻孔灌药浆. 即根据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2 水库大坝白蚁危害的形成及其防治措施 需要大坝背水坡面实施人工浅表层, 锥探钻孔灌入药 2. 1 水库大坝白蚁危害的形成 � 物浆水 .在具体的人工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 水库大坝白蚁产 生的原因. 作为小型水库, 锥探打孔, 用六方钢钎, 人工锥探造孔, 孔深 40 c m, 孔 � 其主要存在着土白蚁属和大白蚁属 5种白蚁危害 . 究 距按 1m 1m , 梅花型布孔, 如遇实际情况应灵活运用 � 其产生的原因来说, 不外乎"留 " � "爬" � "带 " � "飞 " 4 布孔. 在大坝的背水坡面依次布完孔后, 用配制好 个方面的因素: "留 " : 在坝体加高或是建设 前基础 的药物浆水, 逐个灌入钻好的孔内, 使药物更好渗透深 . " : 从水库附近山坡或是大坝两 内留下的蚁患 � 爬" 入分散 , 以致达到最好效果 . 使用专用灭治白蚁药 头的上坡上爬来的白蚁 . "带" : 水库大坝管理不善 物进场使用. : 繁殖季节 婚飞到大 坝上的 白 ( 3) 隔离防护沟 .在水库大坝两端分别开挖 2 条 带来的白 蚁. "飞 " 蚁. 宽 20 c m, 深 30 c m 的隔离防护沟 .在开挖沟内投放白 ( 2) 水库大坝白蚁危害形成的机理 . 以罗东镇水 蚁药浆 , 从而有效防止白蚁向大坝蔓延 . 库黑翅土白蚁的危害来说, 这种白蚁能够在水库坝体 4 总结 1m , 内建造 左右的主巢 以及众多的空腔和菌圃腔 , 形成卫星副巢, 这些副巢数量可达十多个乃至上百个 .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作为威胁水库安全的重大 为了觅食和取水, 白蚁又会在坝体内和地表修建四通 隐患之一 , 白蚁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白蚁危害不仅巨 八达的拱形主蚁道. 随着蚁巢的发展, 蚁道也不断被 大, 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故此, 在白蚁危害的防治过 加粗拓长, 部分蚁道甚至沿浸润线从背水坡穿越坝体 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 , 综合治理的方针 , 且 , 至前坡 这些前后贯通的蚁道为大坝的安全埋下了隐 综合使用各种最新的以及适合当地水库情况的白蚁防 患 .当汛期到来迎水坡水位超过正常水位时, 水流便 治技术, 来做好白蚁防治这项长期性, 复杂性, 艰苦性 会渗入到坝体内的蚁道空腔内, 从而形成管涌 . 随着 的工作 , 保证水库的安全. 水压的不断增加, 大量泥沙将会被高压水流带出, 使得 参 考 文 献 洞径受到冲刷而不断扩大, 最后造成滑坡和垮坝 . [ 1 ] 郑江发, 董兆梁. 水库大坝白蚁防治[ J ] . 浙江水利水电专 2. 2 水库大坝白蚁危害的防治措施 科学校学报, 2007 . 1 9( 3) : 1 3 -1 6 "预防为主, 水库大坝白蚁的防治 , 应该坚持 防治 [ 2 ] 吴佛土 . 浅谈小型水库白蚁 防治新 技术[ J ] .宁夏农 林科 结合, 综 合治理 , 安全环 保, 持 续控制 " 的原 则, 采取 技, 2005 (5 ) : 29 - 30 " 春防, 夏查, 秋杀 , 冬挖 " 的防治方法, 对白蚁 进行高 [ 3 ] 徐振海.水库大坝白蚁危害及防治探讨[ H] . 内蒙 古农业 效的防与治. 科技, 2004 ( S2) : 1 90 - 1 91 (1 ) 新 建大坝前 要对大 坝做基 础的处 理. 一 方 ( 编校: 常淑英 ) 面, 在水库大坝选址前, 需要对坝址两头附近山坡林区 进行仔细的检查, 掌握坝址周围白蚁的活动情况, 如有 3 - 04 - 22 收稿日期: 201 . 白蚁活动迹象就需要清除隐藏的土白蚁 另一方面 , � � � 作者简介: ��, ���� ��� �. 为了更好地防止堤坝外边的白蚁侵入堤坝内, 应在大 坝修建时做好毒土防蚁层.

浅析水库堤坝白蚁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析水库堤坝白蚁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析水库堤坝白蚁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白蚁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发现的白蚁种类达到了500多种,具备极强破坏力的白蚁种类大约为30多种,而在山坝区域内经常出现并且容易区别的白蚁类型有黑翅土白蚁、家白蚁、黑胸散白蚁等。

山坝周围多山地,大多数是红土层结构,气候温和,湿度较大,是适合白蚁生存及繁衍的区域。

关键词:水库堤坝;白蚁危害;防治策略白蚁是威胁水库安全、影响工程效益顺利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防治白蚁危害,是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白蚁防治工作非常必要。

在白蚁灭杀过程中,务必遵循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引进合理的白蚁防治技术,以此确保水库的安全。

1水库堤坝白蚁危害1.1白蚁种类对堤坝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有土白蚁属和大白蚁属,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危害优势种;其中,对长江流域堤坝造成危害的主要白蚁种类是黑翅土白蚁,安徽、江苏地区的主要种类是卤土白蚁,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的主要种类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广东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的主要种类是海南土白蚁。

1.2危害特点1.2.1影响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表明白蚁危害江河堤坝由来已久,其严重性古今共识。

白蚁在土坝、河堤中,为寻找食物和水源,挖掘四通八达的蚁道,从而引起堤坝渗漏、管涌、滑坡、塌方、垮坝等险情事故,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1976年,据水利部不完全统计,堤坝白蚁危害率达到54%~90%,全国发生多起决堤垮坝事件;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水期间,发生河堤管涌、散浸等险情6181处,经查证,80%是白蚁造成的;2001年,四川会理县大路沟水库因白蚁危害垮坝,造成16人死亡,10人失踪,洪水冲毁良田51.3hm2;2008年,广西南宁市良庆区文笔水库和崇左市江州区驮坎水库分别因蚁害发生漏水险情。

1.2.2范围广我国南方省区50%以上的堤坝工程存在白蚁危害,其中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甚至高达90%以上。

2010年广西登记在册的水库白蚁危害率达49.9%,而治理率还不到14%。

水库大坝白蚁危害成因及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水库大坝白蚁危害成因及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水库大坝白蚁危害成因及综合治理措施探讨发布时间:2023-07-28T07:49:12.119Z 来源:《科技潮》2023年15期作者:何艳[导读] 白蚁作为害虫对水库大坝以及房屋等建筑带来危害,特别是在水库堤坝方面会产生严重的破坏性,这会加大损失成本,无法满足现代水库大坝白蚁防治需求。

滁州市南谯皇庆湖水利建设有限公司安徽滁州 239600摘要:水库大坝白蚁危害会影响整体大坝质量水平,采用合理防治技术,提出综合治理措施,能够对水库大坝白蚁危害进行长期监测,能够从源头上对白蚁进行预防,继而实现白蚁危害科学控制目标,综合治理水库大坝病害问题。

关键词:水库大坝;白蚁危害成因;综合治理措施前言:白蚁作为害虫对水库大坝以及房屋等建筑带来危害,特别是在水库堤坝方面会产生严重的破坏性,这会加大损失成本,无法满足现代水库大坝白蚁防治需求。

通过科学技术,能够实现监测目标,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也需要加大对重点防治工程的关注力度,降低化学药剂应用量,实现绿色环保目标。

不仅如此,对智能环保功能进行运用,制定出合理的综合治理措施,实施自动监测,对白蚁数据情报进行传输,有效完成堤坝监测目标。

不仅如此,白蚁危害程度越大,对水库大坝危害就越大,它需要相关防治单位对白蚁进行监控处理,将防治效果有效发挥出来,更能实现便捷操作,避免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种方法更加方便快捷,需要完善构建控制系统,实现长期治理目标。

最后,还能有效降低化学药剂,满足白蚁防治目标。

一、水库大坝白蚁危害成因(一)原有隐患水库大坝在修建前一旦没有对白蚁进行彻底清除,白蚁就会在坝基继续繁殖,会给堤坝造成严重危害,出现坝堤渗透等问题。

(二)局部治理不当加强对白蚁防治措施,能够有效缩小坝体破坏范围,加强控制园林白蚁活动范围,但是由于水坝环境非常适合白蚁繁殖,方便白蚁寻找食物以及水源,这对堤坝存在造成严重危害。

(三)人为管理不当由于部分原因,人们会在堤坝晾晒柴草,没有进行及时清理,白蚁就会在树木上筑巢,给白蚁提供生存环境,传统的白蚁治理方法比较单一,无法对蚁巢隐患进行评估,这对水库坝体带来严重隐患,出现渗水等问题[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土坝险情病害与黑翅土白蚁危害——四川省水库土坝白蚁危害程度调查综述
重庆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张宇平史文鹏白蚁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它们对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有密切关系并带来重大的影响。

白蚁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白蚁危害足迹遍布房屋建筑、江河堤坝、名胜古迹、仓储物资、家具衣物、图书档案、农业作物、电讯电缆、交通设施等,都无所不噬,无所不蛀,但是危害最严重、最普遍的还是房屋建筑和江河堤坝。

四川省是一个山川江河十分复杂,多山多丘陵的省份。

全省地处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十分利于白蚁生长、繁殖。

主要危害蚁种有家白蚁、黑胸散白蚁和黑翅土白蚁,本文主要针对黑翅土白蚁对四川省水库土坝危害现状,导致堤坝险情病害程度所做的全省调查综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特别是在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到处修建水库和河堤。

四川省因多山多丘陵,修库蓄水,保证农业灌溉更显十分重要,先后修建了数千座水库,大到十几亿万方,小到几十万方,为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特定的生态环境白蚁对水库土坝危害又十分突出而严重。

运行近半个世纪的水库土坝,产生险情病坝的问题很普遍,而其中,绝大部分系白蚁危害造成。

决堤垮坝、管涌、跌窝险情时有发生,如在四川省会理县大路沟水库,因白蚁长期危害,突遇暴雨,水库水位迅速上胀,坝身出现管涌、垮坝,造成16人死亡,10人失踪,洪水冲毁770亩良田的严重事件,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由于白蚁的严重危害,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农田水利管理局早从一九九三年
起到一九九九年间,请我所负责,用七年时间,开展了四川省十九个市、地州水库土坝(均质坝、土石坝)白蚁危害的调查,共计调查了坝高在10米以上的水库6200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74座,小(一)型844座,小(二)型5280座,除阿坝州、甘孜州外,我们跑遍了全省各地,进一步看出白蚁危害给水工建筑带来的巨大破坏,给水库正常运行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四川省水库土坝白蚁危害现状。

(一)造成土坝产生险情病害的主要蚁种为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formasanus(shiraki),这也是四川省水工建筑物遭受白蚁危害的优势种群。

分布面广、繁殖快,对水工建筑物危害十分严重,常造成土坝渗漏、管涌甚至垮坝等险情。

这种白蚁可在坝体内构筑巨大的主巢(直径可达1米以上),以及众多的空腔和菌圃腔,形成卫星副巢,并通过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拱型主蚁道相连而成庞大群体,随着蚁巢的发展,到成熟群时,巢群可深入地下4米左右,随着群体不断发展蚁道不断增粗延长,直径可达3至6厘米,长度可在几十米以上,白蚁个体数量增加到数百万只。

由此可导致主蚁道横穿内外坝坡,形成漏水通道,给坝体带来隐患。

(二)根据白蚁在土坝上下危害表露于地表的迹象和白蚁地表指示物分布区域、数量多少,结合该种白蚁的生物学特性,对这次调查的土坝白蚁危害程度分为三个类型:
1、建巢危害:坝身有较为明显的白蚁危害露迹象,有大量白蚁在坝上取食活动,迹象面广而大,其巢穴筑于土坝内。

2、蔓延危害:土坝周山环境内有白蚁群体存在,坝体两端有白蚁活动外露迹象,巢穴筑于坝体外周山,白蚁通过蚁路上坝活动并对坝体产生危害的土坝。

3、无危害土坝:坝表及两端环境均未发现白蚁活动和外露取食迹象,坝
休暂未受到白蚁危害。

(三)对6200座水库调查分析白蚁危害程度:
从已调查的十九个地区来分析,黑翅土白蚁危害水库土坝十分重要,而且面广。

已查库坝中就有3546座发现有白蚁危害。

危害率高达57.20%。

单从两座大型水库来看,座座都系建巢危害。

而调查的中型水库74座中就有53座受到白蚁危害,占调查中水库的71.6%,水(一)型、小(二)型水库土坝遭受白蚁危害更为普遍。

从区域分布分析,四川北部白蚁危害低于四川南部,而在南部区域中,尤以攀枝花市管辖的区、县白蚁危害十分严重。

几乎座座水库遭受白蚁危害,危害率高达94.03%,其次就是乐山、眉山地区白蚁危害率在80.83-78.85%之间。

而广大的四川中部丘陵地带,白蚁危害率在50%左右。

造成这种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的蚁害原因与气候生态环境、白蚁发生、发展规律及水库管理制度等诸方面因素有一定关系:
1、这次调查区域主要分布四川省东部由北向南,四川盆地的丘陵为地带,海拔高程在500米左右,该区域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偏高,多雨水,是黑翅土白蚁分布的密集地区,繁殖快而面广,这是造成该区域水库遭危害突出的一个客观因素。

2、水库土坝周山自然环境,十分利于白蚁的生存,由于水库土坝多依山而建,周山植被茂盛,水库常年蓄水,加之土坝土壤温度和湿度又非常适宜白蚁建巢,又具有充足的植被纤维和水分,而促进了白蚁的繁殖,加速了对土坝的危害。

3、建巢水库土坝的土质及水库周山土质与白蚁危害、建巢有很大关系,调查证明,凡土壤呈弱酸性的砂壤土十分有利白蚁营巢危害,如攀枝花、乐山、眉山地区是以砂壤土为主的弱酸性土壤。

4、水库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小(二)型水库,技术力量差。

采取承包管理,人员不专业、不专职,致使许多水库坝茅草、灌木丛生,甚至有的在坝端建房和坝上点灯照明,引来白蚁分飞入坝,在坝体形成幼龄群体,继后发展成庞大巢体,给坝体造成隐患。

5、在土坝设计及施工中,特别是对坝基忽略了做防治白蚁的处理,留下白蚁的危害隐患。

被调查的许多水库多集中建造于五十到七十年代初,有的停停建建一拖数年,给白蚁的产生、发展进一步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二、建立水库白蚁危害程度档案,促进险情病害水库管理
这次全省范围的调查,十分重视资料档案的建立,为保证险情病害水库有的放矢的管理创造了条件。

我们针对水库的特点和白蚁危害的生物学特征,设计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包括白蚁危害程度调查表;建巢危害水库防治白蚁方案及经费预算;白蚁危害程度分析报告和险情病害水库通报。

这套资料以县为单位编汇成册,一式四份,分别保存于四川省农水局,市、地、州县水电局,为水利部门对水库的基础管理提供了切实依据。

水利管理部门,利用这套基础资料,对全省险情病害水库作了排队和安排,分轻、重、缓、急,一批一批的开展了白蚁防治工作,有的县、市已完成了所有的险情病害水库的防治,也有的县市根据这一资料,对险情病害水库加强了管理和监测,有利的保证了水库运行的安全。

在调查的同时积极宣传白蚁对水库的危害,为调查县、市、地、州培训了一批白蚁防治人员和召开了四次白蚁现场检查、防治培训会议,共培训人员达150多人;完成了水库土坝白蚁防治录像教学片,以利该项工作深入扎实的开展下去,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一定会从根本上减少险情病害水库的产生,增强抗洪能力,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