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合集下载

最新(完美版)LTE_TDD问题定位指导书-切换篇-2013(案例后面很经典)

最新(完美版)LTE_TDD问题定位指导书-切换篇-2013(案例后面很经典)

LTE TDD问题定位指导书-切换篇目录1 免责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概述 (7)3 切换原理 (7)3.1 切换相关参数 (8)3.1.1切换门限83.2 同频切换 (10)3.2.1站内切换信令交互123.2.2跨X2的站间切换信令交互133.2.3跨S1的站间切换信令交互143.3 异频/异系统切换 (14)3.3.1异频切换143.3.2异系统切换153.3.3门限值应用173.4 切换用户面交互 (19)4 切换相关KPI指标 (20)4.1 切换成功率 (20)4.2 切换信令面时延 (20)4.3 切换用户面中断时延 (21)4.3.1上行应用层中断时延224.3.2下行应用层中断时延224.3.3网络侧上行RLC层中断时延234.3.4网络侧下行RLC层中断时延234.3.5终端侧上行RLC层中断时延234.3.6终端侧下行RLC层中断时延235 切换问题定位方法 (23)5.1 切换失败问题定位 (23)5.1.1UU接口信令异常245.1.2X2接口信令异常265.1.3S1接口信令异常285.2 切换时延问题定位 (31)5.2.1切换信令时延问题定位315.2.2切换用户面时延问题定位326 切换问题定位的相关操作 (33)6.1 信令观察方法 (33)6.1.1网络侧观察方法336.1.2终端侧观察方法346.1.3切换相关信令的确认346.2 用户面时延观察方法 (37)6.2.1应用层切换时延观察方法386.2.2RLC层切换中断时延观察方法396.3 建议的解决措施 (41)7 案例参考 (45)7.1 切换失败问题 (45)7.1.1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457.1.2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错误!未定义书签。

7.1.3加密及完整性配置问题导致消息解析失败467.1.4测量报告丢失477.1.5切换命令丢失507.1.6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517.1.7UE DSP切换失败,收到切换命令后不回切换完成537.1.8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557.1.9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557.1.10切换点离目的小区较远超出了Ncs_Index相应的最大理论接入半径 (57)7.1.11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587.1.12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587.1.13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597.1.14UE侧处理系统消息及切换命令流程冲突错误!未定义书签。

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书

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书

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书
内容充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简介
LTE(Long Term Evolution)无线网络是由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组织提出的无线网络技术标准,该标
准决定了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技术要求和发展方向。

LTE网络的优
化主要侧重于改善用户体验,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改善网络的整体结构,以及提升网络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二、优化准则
1、建立覆盖优先指标
准则:重视覆盖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保证无线网络服务
的稳定可靠。

2、建立容量优先指标
准则:优化网络组网,提高网络的容量,以满足用户更大的流量需求。

3、建立质量优先指标
准则:优先优化用户的下行速率,保证QoS(Quality of Service)
的持续稳定,以满足用户良好的网络体验。

4、建立传输保障指标
准则:优化发射机的参数,保证传输稳定,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
衰减,以保证传输的安全性。

三、优化监测工具
1、室外覆盖优先监测工具
主要用于检测室外覆盖,优先监测覆盖质量,包括检测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xLev(Received Level)、IPER(Interference Power)、CINR(Carrier to Interference Noise Ratio)。

2、室内覆盖优先监测工具。

TD-LTE切换优化指导手册V2

TD-LTE切换优化指导手册V2

湖南移动TD-LTE 切换优化指导手册2015年2月目录1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内切换成功率相关KPI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成功率指标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成功率相关统计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统计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间X2切换统计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间S1切换统计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统计项--邻区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失败的常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切换问题的定位和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问题的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问题的原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问题处理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整体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Top小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区故障排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准备失败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执行失败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终端类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LTE切换专题优化指导书

LTE切换专题优化指导书

LTE切换专题优化指导书目录1.概述 (4)2.LTE切换概念 (4)2.1LTE切换分类 (4)2.2LTE切换目的 (5)2.3LTE切换测量 (6)3.LTE切换信令流程 (7)3.1eNB站内切换 (7)3.2基于配置X2接口的eNB站间切换 (8)3.3基于S1的eNB站间切换 (10)4.LTE小区切换事件及相关参数设置 (12)4.1LTE切换中A1事件测量参数 (14)4.1.1A1-ThresholdRSRP参数设置 (15)4.1.2hysteresisA1参数设置 (16)4.1.3timeToTriggerA1参数设置 (16)4.1.4triggerQuantityA1参数设置 (17)4.2LTE切换中A2事件测量参数 (17)4.2.1A2-ThresholdRSRP参数设置 (19)4.2.2hysteresisA2参数设置 (20)4.2.3timeToTriggerA2参数设置 (20)4.2.4triggerQuantityA2参数设置 (21)4.3LTE切换中A3事件测量参数 (21)4.3.1filterCoefficientEUtraRSRP参数设置 (22)4.3.2A3-Offset参数设置 (24)4.3.3hysteresisA3 (25)4.3.4timeToTriggerA3 (26)4.3.5cellIndividualOffsetEUtran(Ocn) (28)4.3.6triggerQuantityA3 (30)4.3.7reportIntervalA3 (31)4.3.8reportAmountA3 (32)4.3.9maxReportCellsA3 (34)4.4LTE切换中A4事件 (35)4.5LTE切换中A5事件 (35)4.6LTE切换中B1事件 (36)4.6LTE切换中B2事件参数设置 (36)5.LTE切换优化思路及出现场景 (38)5.1LTE切换优化思路 (38)5.1.1上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切换失败 (39)5.1.2同PCI干扰导致切换失败 (39)5.1.3模3干扰导致切换失败 (40)5.1.4外部干扰导致切换失败 (40)5.1.5UE 邻区漏配问题导致切换失败 (40)5.1.6UE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41)5.1.7UE下行质量差导致测量报告丢失 (41)5.1.8切换执行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41)5.1.9未收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导致切换失败 (42)5.1.10X2_IP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 (42)5.1.11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导致切换失败 (42)5.1.12目标侧发送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切换失败 (43)5.1.13eNB内小区切换不及时导致切换失败 (43)6.LTE切换优化案例 (43)6.1邻区漏配导致切换失败 (43)6.2邻区错配导致切换失败 (47)6.3模三干扰导致切换失败 (50)6.4同PCI干扰导致切换失败 (51)7.总结 (54)1. 概述无线网络最大特点在于移动性控制,对于终端在不同小区间的移动,网络侧需要实时监测UE信号变化并控制在适当时刻命令UE做跨小区的切换,以保持其业务连续性。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L T 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LTE切换问题定位指导(仅供内部使用)Forinternaluseonly拟制:LTE性能专家组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TechnologiesCo.,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rightsreserved目录概述 (3)1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3)1.1切换失败问题 (5)1.1.1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5)1.1.2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5)1.1.3测量报告丢失 (6)1.1.4切换命令丢失 (9)1.1.5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9)1.1.6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11)1.1.7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11)1.1.8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13)1.1.9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13)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14)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15)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181.2CHR分析切换问题 (19)1.2.1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19)1.2.2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21)1.2.3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23)1.2.4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25)1.2.5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28)1.2.6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29)1.2.7切换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1)1.2.8X2切换,Preamble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2)1.2.9X2切换,目标侧等待S1PathSwitchAck超时导致切换失败 (34)X2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完成丢而掉话 (37)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38)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41)概述无线通讯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移动性控制,对于终端在不同小区间的移动,网络侧需要实时监测UE并控制在适当时刻命令UE做跨小区的切换,以保持其业务连续性。

TDLTE切换优化指导书

TDLTE切换优化指导书

TD-LTE切换优化指导书目录1切换概述 (4)1.1切换流程介绍 (4)1.1.1切换流程图 (4)1.1.2切换分类介绍 (5)1.2前台信令解析 (6)1.2.1测量控制 (6)1.2.2测量报告 (6)1.2.3终端测量机制 (7)1.2.4测量报告内容 (7)1.2.5切换命令 (7)1.2.6在目标小区随机接入(MSG1) (8)1.2.7基站回应随机接入响应(RAR) (8)1.2.8终端反馈重配完成,切换结束 (8)2切换优化整体思路 (8)2.1测量报告发送后未收到切换命令 (9)2.2目标小区MSG1发送异常情况 (10)2.3接收RAR异常情况 (10)3切换相关常用参数汇总 (10)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 (10)中心UE的PDSCH与小区RS的功率偏差 (11)小区选择所需要的最小接收水平 (11)测量时的RSRP层3滤波系数 (12)EVENT IDENTITY (12)小区个体偏移 (13)TIME TO TRIGGER (14)HYSTERESIS (14)事件上报次数 (15)事件上报周期 (15)最大上报小区 (16)4切换优化常见问题及案例 (16)4.1漏配邻区 (16)4.1.1前台分析漏配邻区的现象 (17)4.1.2漏配邻区带来的影响 (18)4.1.3漏配邻区处理方法 (18)4.2无线环境引起的切换异常 (19)4.2.1上行干扰引起的目标测接入困难 (19)4.2.2环境复杂引起的切换问题 (22)5非正常情况引起的切换问题案例 (25)5.1版本问题引起的切换异常 (25)5.1.1高通LOG问题现象 (25)5.1.2该问题带来的影响 (26)5.1.3研发初步定位 (27)5.2不同厂商切换差异 (28)5.2.1问题现象 (28)5.2.2问题分析 (28)5.2.3问题总结 (28)图目录图 1-1 切换流程图 (4)图 1-2 站内切换信令流程图 (5)图 1-3 X2口切换信令流程图 (6)图 1-4 S1口切换信令流程图 (6)图 2-1 正常切换信令,CNT采集 (6)图 2-2 重配消息中的测量控制(RRC CONNECT RECONFIGRATION) (6)图 2-3 a3时间报告示意图 (7)图 2-4 测量报告内容 (7)图 2-5 切换命令 (8)图 2-6 MSG1 (8)图 2-8 切换执行过程 (8)图 2-9 MSG3 (8)图 3-1 切换问题分析整体思路 (9)图 3-2 发送测量报告后未收到切换命令处理流程 (10)图 4-1 多次测量报告现象 (17)图 4-2 第一个测量报告内容 (17)图 4-3 第四次测量报告内容 (17)图 4-4 切换命令 (17)图 4-5 源小区测量控制信息 (17)图 4-6 漏配邻区引起的掉话 (18)图 4-7 第一个测量报告内容 (18)图 4-8 源小区测量控制信息 (18)图 4-9 SINR (18)图 4-10 流量 (18)图 4-11 上行干扰问题点 (19)图 4-12 上行干扰引起的问题现象 (19)图 4-13 上行干扰引起的问题现象2 (20)图 4-14 上行干扰引起的问题3 (20)图 4-15 上行干扰问题验证 (20)图 4-16 上行干扰引起的集中掉话区域 (20)图 4-17 正常GPS后台查询图形 (20)图 4-18 异常GPS后台查询图形 (20)图 4-19 GPS失步闭塞小区配置 (21)图 4-20 覆盖引起的切换失败点1 (22)图 4-21 失败点RSRP (23)图 4-22 失败点信令 (23)图 4-23 覆盖引起的切换失败点2 (23)图 4-24 失败点信令 (23)图 4-25 失败点RSRP (23)图 4-26 覆盖引起的切换失败点3 (23)图 4-27 失败点信令 (24)图 4-28 失败点RSRP (24)图 5-2 事件上报 (25)图 5-3 切换前后RLM Report1 (26)图 5-4 切换前后RLM Report2 (26)图 5-5 华为与我司切换命令差异 (28)图 5-6 收到切换命令后在我司接入信令 (28)图 5-7 前台发送的重建立消息 (28)图 5-8 后台收到重建立消息 (28)1 切换概述1.1 切换流程介绍1.1.1 切换流程图图 1-1 切换流程图-Measurement Control测量控制,一般在初始接入或上一次切换命令中的重配消息里携带-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终端根据当前小区的测量控制信息,将符合切换门限的小区进行上报-HO Request源小区在收到测量报告后向目标小区申请资源及配置信息(站内切换的话为站内交互,站间切换会使用X2口或者S1口,优先使用X2口)-HO Request Ack目标小区将终端的接纳信息以及其它配置信息反馈给源小区-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将目标小区的接纳信息及配置信息发给终端,告知终端目标小区已准备好终端接入,重配消息里包含目标小区的测量控制-SN Status Transfer源小区将终端业务的缓存数据移至目标小区-Random Access Preamble终端收到第5步重配消息(切换命令)后使用重配消息里的接入信息进行接入-Random Access Response目标小区接入响应,收到此命令后可认为接入完成了,然后终端在RRC层上发重配完成消息(第9步)-RRC Connect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HO Confirm)上报重配完成消息,切换完成-Release Resource当终端成功接入后,目标小区通知源小区删除终端的上下文信息1.1.2 切换分类介绍按照我们实际情况,切换可分为eNb站内切换,X2口切换以及S1口切换,下边分别进行介绍(下边介绍的所有切换都是基于已经接入且获取到了测量配置后)1.1.2.1站内切换站内切换过程比较简单,由于切换源和目标都在一个小区,所以基站在内部进行判决,并且不需要向核心网申请更换数据传输路径图 1-2 站内切换信令流程图1.1.2.2X2口切换用于建立X2口连接的邻区间切换,在接到测量报告后需要先通过X2口向目标小区发送切换申请(图1-1第3步),得到目标小区反馈后(图1-1第4步)才会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并向目标测发送带有数据包缓存、数据包缓存号等信息的SNStatus Transfer消息,待UE在目标小区接入后,目标小区会向核心网发送路径更换请求,目的是通知核心网将终端的业务转移到目标小区,X2切换优先级大于S1切换图 1-3 X2口切换信令流程图1.1.2.3S1口切换S1口发生在没有X2口且非站内切换的有邻区关系的小区之间,基本流程和x2口一致,但所有的站间交互信令都是通过核心网S1口转发,时延比X2口略大图 1-4 S1口切换信令流程图1.2 前台信令解析切换的大部分问题可在前台信令中进行分析,本文以前台信令为主介绍整个切换流程及问题分析思路图 1-5 正常切换信令注意:这里的重配完成只是组包完成,实际是在MSG3里发送的前台信令窗的交互过程主要是是图1-1里的1、2、5、7、8、9几步,现在来分别介绍1.2.1 测量控制测量控制信息是通过重配消息里下发的,测量控制一般存在于初始接入时的重配消息和切换命令中的重配消息中。

【优质】lte切换优化指导书-范文word版 (26页)

【优质】lte切换优化指导书-范文word版 (2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lte切换优化指导书篇一:LTE切换优化指导书LTE eRAN2.2 问题定位指导书切换篇201X-3-31第 1 页, 共 43 页1. 2. 2.1.目录 Table of Contents概述 .................................................................. ......................................................5 基本概念 .................................................................. ...............................................5 切换基本流程................................................................... (6)站内切换................................................................... ......................................6 站间切换................................................................... ......................................9 ANR打开时的切换................................................................... (12)2.1.1. 2.1.2. 2.1.3.2.2. 2.3.切换测量及参数介绍.............................................................................................13 异频切换 .................................................................. (15)异频切换算法介绍 .................................................................. ......................15 GAP介绍 .................................................................. ....................................16 测量事件................................................................... ....................................16 基本信令跟踪................................................................... .. (19)2.3.1. 2.3.2. 2.3.3. 2.3.4. 2.4. 2.5.切换成功率 .................................................................. .........................................20 切换常见异常场景简介 .................................................................. .. (20)切换过早................................................................... ....................................20 切换过晚................................................................... ....................................22 乒乓切换................................................................... (23)2.5.1. 2.5.2. 2.5.3. 3. 3.1. 3.2.问题定位分析图 .................................................................. ..................................24 根因分析示意图 .................................................................. ..................................24 分析方法对应表 .................................................................. . (25)信道质量问题................................................................... .............................25 配置问题................................................................... (26)3.2.1. 3.2.2.4. 4.1.切换问题定位................................................................... .....................................27 eNB未收到测量报告 .................................................................. (27)定位 .................................................................. ............................................27 检查测量控制相关配置 .................................................................. ...............27 检查信道质量................................................................... .............................28 定位 .................................................................. ............................................33 检查Uu接口信令和相关配置................................................................... ......34 检查X2、S1接口链路相关配置 .................................................................. ..36 传输解决优化方案 .................................................................. ......................40 检查安全加密算法开关设置是否一致 ...........................................................40 检查信号质量................................................................... .. (40)4.1.1. 4.1.2. 4.1.3.4.2. eNB未发送切换命令 .................................................................. (33)4.2.1. 4.2.2. 4.2.3. 4.2.4. 4.3. 4.3.1. 4.3.2.5. 5.1. 5.2.eNB未收到切换完成 .................................................................. (40)典型案例 .................................................................. .............................................41 UE没有解到UL_Grant,切换测量报告发不上去 ..................................................41 发送Preamble 没有收到RAR ................................................................. (42)第 2 页, 共 43 页5.3. 5.4.6.7.UE DSP切换失败,收到切换命令不回切换完成 ..................................................42 eNB下发了RRC 信令等待UE反馈(下行信令丢失),不处理切换测量报告 .......43 故障信息采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LTE切换及互操作优化技术手册

LTE切换及互操作优化技术手册

LTE切换及互操作优化技术手册2015年3月LTE切换及互操作优化技术手册目录1概述 (2)2 LTE切换原理 (2)2.1频内切换 (3)2.1。

1 eNodeB内切换 (3)2。

1。

2 基于X2接口的切换 (4)2.1.3 基于S1接口的切换 (7)2。

2频间切换 (9)3 LTE互操作原理 (9)3.1空闲态互操作原理 (9)3。

1.1 LTE到2G/3G小区重选 (9)3。

1.2 3G到LTE小区重选 (14)3。

1.3 2G到LTE小区重选 (16)3.2连接态PS业务互操作原理 (18)3。

2。

1 LTE到3G的切换 (18)3。

2.2 LTE到2G的切换 (22)3.2。

3 3G到LTE的切换 (24)3.2.4 2G到LTE的切换 (28)3.2。

5 LTE到2G/3G的重定向 (30)3.2。

6 2G/3G到LTE的重定向 (33)3.3 CSFB语音业务互操作原理 (34)3。

3。

1 CSFB的技术原理 (34)3。

3.2 CSFB的信令流程 (36)4 GUL互操作总体推荐策略 (40)4.1空闲态 (40)4.2 PS连接态 (41)4.3 CSFB语音业务 (42)4。

4邻区配置原则 (43)1概述本文主要从移动管理性出发,针对LTE的同频异频切换,及异系统的小区重选、重定向、切换进行分析,为LTE网络的切换、互操作优化提供方法与指导.GUL(GSM/UMTS/LET)互操作是LTE商用后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特别是在LTE的布网初期,在LTE还没有达到整个网络全面覆盖的情况下,需要依赖现有的网络制式,实现多网协同,保证良好的用户感知。

2 LTE切换原理当正在使用网络服务的用户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或由于无线传输业务负荷量调整、激活操作维护、设备故障等原因,为了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服务的质量,系统要将该用户与原小区的通信链路转移到新的小区上,这个过程就是切换。

LTE的切换过程与WCDMA相同,包括测量、判决和执行三个过程,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RSRQ等图1 LTE系统中的切换过程基站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移动性管理算法给UE下发不同种类的测量任务,UE收到消息后,对测量对象实施测量,并用测量上报标准进行结果评估,当评估测量结果满足上报标准后向基站发送相应的测量报告,基站通过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决策是否执行切换.E—UTRAN内切换根据服务小区与邻区的频率差别,又分为频内切换和频间切换.2.1频内切换2.1.1 eNodeB内切换当UE从当前所处的服务小区切换到同一eNodeB下的另一小区时,会发生Intra—eNodeB切换,其信令流程如下图所示:图2 Intra—eNodeB切换详细信令流程:(1)eNodeB给UE下发MeasurementControl消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 切换问题定位指导(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拟制:LTE 性能专家组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目录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失败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量报告丢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命令丢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 错误!未定义书签。

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错误!未定义书签。

CHR分析切换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Preamble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目标侧等待S1PathSwitchAck超时导致切换失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X2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完成丢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无线通讯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移动性控制,对于终端在不同小区间的移动,网络侧需要实时监测UE并控制在适当时刻命令UE做跨小区的切换,以保持其业务连续性。

在切换的过程中,终端与网络侧相互配合完成切换信令交互,尽快恢复业务,在LTE系统中,此切换过程是硬切换,业务在切换过程中是中断的,为了不影响用户业务,切换过程需要保证切换成功率、切换中断时延、切换吞吐率三个重要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切换成功率,如果切换出现失败,将严重影响用户感受,切换中断时延和切换吞吐率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用户感受。

对于网络中可能出现的切换问题,本文根据当前积累的LTE系统内切换问题定位经验,给出相应的问题隔离定位指导,以优化相应的网络指标。

1切换问题定位思路下面是从《LTE 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中摘录的案例,可供切换问题定位参考。

切换信令失败和切换用户面中断时延问题的定位思路图分别如下:图1 切换信令失败问题分析思路图图2 切换用户面时延问题分析思路图分析方法对应表1.1切换失败问题1.1.1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在ANR开关关闭时,如果不配置邻区关系,不能进行切换。

首先确认eNB侧配置是否有问题,是否是邻区漏配。

例如,UE要从小区A往小区B切换,发送了切换测量报告;此时,若小区A没有配置小区B为邻区,即使收到切换测量报告也不会处理,不下发切换命令,导致切换失败;此时,如果UE继续往远离服务小区的方向移动,信号越来越差会导致掉话。

查看是否邻区漏配,有如下方法:LST EUTRANEXTERNALCELL(查询外部小区)LST EUTRANINTRAFREQNCELL(查询同频邻区)1.1.2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暂且不考虑信道质量差导致的随机接入失败,我们首先查看相关的参数配置是否合理。

随机接入性能与小区半径配置有关系。

如果UE在目标小区最大接入半径范围之外的地方发起随机接入,很可能出现preamble与RAR不匹配的问题,导致随机接入失败。

随机接入失败的原因是UE侧发送Preamble经过无线信道传输时延后到达eNB较晚,导致eNodeB按照正常的接收窗去解Preamble时解成了上一个Preamble ID,导致发送的RAR和preamble不匹配。

出现这种问题时,华为测试终端的OMT上会有如下打印:如果小区覆盖范围较大(比如郊区),切换点离目标小区距离大于目标小区实际配置的小区半径,会出现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可以适当增大目标小区半径,使得用户实际位置在小区半径之内。

1.1.3测量报告丢失首先判断测量报告丢失是否为上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可以通过上面4点进行分析。

下面给出下行加载场景下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切换测量报告发不出去的案例:现网路测一轮出现8次测量报告丢失,每次的S_RSRP均在-115dBm以内,在其它小区上行空载的情况下(即上行没有干扰),-115dBm以内不会出现上行受限。

因此,不应该是上行信道质量差导致的测量报告丢失。

现网路测一轮出现8次测量报告丢失,每次下行信道质量较差,SINR为负值,处于解调门限附近、IBLER不收敛;DL_Grant偏低,下行最大能力灌包的情况下,UE解到的DL_Grant应该为1000(999),DL_Grant偏低说明PDCCH解调有问题;同时,UL_Grant偏低说明很可能是PDCCH解调问题导致UE解到的UL_Grant减少、上行调度不足。

分析相应点的UL_Grant:01:45: PCI56->PCI6502:08: PCI264->PCI295从UE层间消息分析:发送测量报告时,SR达到最大重传次数触发随机接入ID_RRC_MAC_RA_IND;且SR触发的随机接入失败,启动RRC随机接入。

SR达到最大重传次数说明UE在发送测量报告时没有解到上行调度。

综合以上分析,eNB未收到测量报告不是因为上行信道质量差导致的上行信令丢失,而是下行加载场景下,下行信道质量恶劣,UE解调PDCCH出错,没有解到上行调度导致测量报告没有发出去;是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的上行信令丢失。

同时,我们做了相应的测试来验证我们的结论:打开上行预调度后,测量报告发不出去的次数明显减少。

1.1.4切换命令丢失以50%Load_woICIC路测数据为例:23:45: PCI48->PCI50 UE未收到切换命令该切换点邻区信号陡升6dB,对服务小区造成很大的干扰;下行SINR很低(-5dB),UE不能正确解调切换命令。

可通过调整天线、两个小区的CIO使提前切换来解决。

1.1.5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首先分析切换点的信道情况:从路测数据统计看,100%加载场景出现了12次切换完成eNB没有收到的情况。

各切换点S_RSRP 都比较高,在上行空载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上行受限。

分析下行信道质量,SINR比较低(均为负值),且下行IBLER不收敛,说明下行100%加载场景下,下行干扰很大、信道质量较差。

从OMT跟踪打印看,UE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没有收到RAR,如图:下图为100%Load_woICIC、100%Load_ICIC场景随机接入失败点,与目标站的距离均小于1km。

cluster6小区覆盖范围较小,配置的Ncs_Index=2(相应的最大接入半径为,不影响随机接入性能。

综合以上分析,路测数据下行加载场景下的切换完成eNB未收到,是由于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的。

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UE没有解到RAR;当preamble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时,随机接入失败。

1.1.6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eNB下发了RRC信令(比如MIMO重配消息),因为下行信道质量差,UE没有解调出来。

当满足切换条件时,UE上报测量报告,而eNB正在等待上一条RRC信令的反馈,因此,不处理测量报告。

当下发RRC信令达到2s后仍然收不到UE反馈,将其释放,发送RRC_CONN_REL消息。

如下图:eNB侧跟踪:UE侧跟踪1.1.7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路测过程中,发现站点OSL355连续出现X2切换准备失败,如图:从切换准备失败的原因可以大致看出:传输资源不够或者没有配置IPPATH 或者 IPPATH中的邻接点配置错误导致,由于接入的用户不多,因此应该是IPPATH配置相关。

确认方法:1)从eCGI中可以确定基站ID为100123即OSL123基站,再根据上报的邻区PCI为4的小区确认是否属于123基站,如果是则确定是123基站,如果不是则查看PCI为4小区所在的基站是哪些,逐个排查;2)查看123基站的X2接口对应的IPPATH是否配置,如果配置则确认X2接口ID与IPPATH的邻接点ID是否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