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细长孔的数控加工研究
关于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探究

关于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探究普通车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在使用普通车床加工工件时,通常需要进行一些特殊形状的加工,比如细长孔的加工。
细长孔是一种特殊形状的孔,通常用于连接零件或导向传动轴等。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时候需要用普通车床来加工细长孔,因此探究关于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一、细长孔的加工方法在普通车床上加工细长孔主要有两种技术方法,一种是钻孔法,另一种是刀具法。
1. 钻孔法钻孔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加工细长孔的方法。
在普通车床上进行细长孔的钻孔法是通过改变车床主轴的转速和模具的进给速度来实现。
将车床主轴的速度设置为合适的转速,然后选择合适的模具进行进给,通过模具的旋转和车床主轴的转速来完成细长孔的钻孔加工。
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细长孔质量相对较好,加工效率高。
2. 刀具法刀具法是另一种加工细长孔的方法,它是通过在车床上使用特殊的刀具来进行加工。
首先会选择合适的刀具,并且设置合适的进给速度,在车床上进行手动或自动加工。
这种加工方式适用于较简单的细长孔加工,通常用于小型批量生产。
综合比较两种加工方法,钻孔法更加适用于大规模精密加工细长孔,而刀具法更适合于小型批量的细长孔加工。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加工需求和工件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工十分重要。
二、影响加工效果的因素加工细长孔在普通车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加工效果,包括材料特性、刀具选择、进给速度等。
1. 材料特性材料的硬度和韧性对细长孔的加工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加工难度会增加,需要合适的刀具和进给速度;而对于韧性较好的材料,加工难度相对较低。
在加工细长孔时要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技术和方法。
刀具的选择对细长孔的加工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适的刀具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一般来说,在加工硬度高的材料时,应选择硬质合金刀具;对于韧性好的材料,可以选择HSS刀具。
高精度细长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研究

高精度细长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研究发布时间:2022-08-08T08:27:28.15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8期作者:粟敦[导读] 传统五金细长轴类零件由于直径口度较小、轴向尺寸较长,导致整体刚性不足,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形以及车削发颤的现象,最终导致车削过程刀具出现磨损变大、加工后产品尺寸精度较差。
本人自主创业成立了上海腾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并且拥有各类机加工设备,同时也具备各类精密五金模具、自动化设备以及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检测能力,对细长轴类零件有良好的加工经验,可以保证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产品品质的稳定。
上海腾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201109摘要:为了有效达到细长轴类零件高精度的要求,保证其生产质量,本文对高精度细长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
文章首先对五金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之后对机加工工艺的设计与优化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高精度细长轴类零件在机加工的应用进行概括总结。
希望本文对有关工作者给予一定的启发与帮助,增强细长轴类零件的高精密度,提高机加工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
关键词:高精度;细长轴类;加工工艺前言:传统五金细长轴类零件由于直径口度较小、轴向尺寸较长,导致整体刚性不足,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形以及车削发颤的现象,最终导致车削过程刀具出现磨损变大、加工后产品尺寸精度较差。
本人自主创业成立了上海腾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并且拥有各类机加工设备,同时也具备各类精密五金模具、自动化设备以及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检测能力,对细长轴类零件有良好的加工经验,可以保证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产品品质的稳定。
一、高精度细长轴类零件五金加工工艺分析在五金加工工艺中,高精度细长轴类零件五金加工工艺占据着主要部分,不仅能够满足不同零部件的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高精度细长轴类零件加工的质量得到提升。
高精度细长轴类零件的基本结构是由回转体所组成,在平时的加工过程中,轴类加工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外圆柱面以及螺纹。
提高细长轴数控车削精度工艺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提高细长轴数控车削精度工艺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选题背景和意义】细长轴是制造业中常用的高精度零部件,在精密机械、航空航天、光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而且,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细长轴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提高细长轴数控车削精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研究内容】本课题将围绕提高细长轴数控车削精度这一目标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细长轴加工误差的分析和评价:细长轴加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因素会影响加工精度,如工件自身的弯曲和变形、刀具的磨损和偏心等,因此,需要对细长轴加工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和误差来源。
2. 数控车削工艺优化:根据细长轴加工误差的分析结果,对数控车削工艺进行优化,包括工艺参数的调整和加工路径的优化等措施,以减小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3. 刀具磨损监测与精度补偿:针对数控车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的情况,利用传感器对刀具磨损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加工精度进行补偿,以保证加工精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研究方法】1. 实验室实验: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理论和数字模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 数字模拟:利用数学模型对细长轴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 实际加工测试:对实际工作中的细长轴进行试验和测试,验证提出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预期成果】完成本研究后,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 分析了细长轴加工误差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2. 提出了能够有效减小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的数控车削工艺方法;3. 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刀具磨损监测及精度补偿方法。
【研究难点】本研究中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细长轴加工误差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细长轴加工的特点和现实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2. 数控车削工艺优化,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情况和工艺需求进行调整,同时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3. 刀具磨损监测和精度补偿,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数控铣加工细长杆工件工艺的研究

() 1设计 、 自制成功 Ⅱ一0产品 0 0— 5 1 0 12
零件 5 次工序铣夹具 , 比原生产工人加工方
法提高工效一倍 , 优化 了原工艺 , 受到 了生 产工 人 的欢迎 。 () 2 利用 自制夹具 , 将该零件加 工部分
4 数控加工
优 Ⅱ 1 产 品 00 — 5 一0 0 12 零件 5 次铣 工序夹 编程序 ,在数控铣上加工出的实物质 量, 杜绝 了该零 具制成后 , 彻底解决了原用平 口钳加 工振动 于工艺资料的技术要求 。同时, 大的问题 , 质量和工效有较大提高 ; 但在铣 V 件 5次铣工序 的报废。 型槽 2 4 R 时稍不注意, 也容易出现挖刀, 造成 () 3采用数控加工工艺提高了质量和工 刀伤影响工件的加工实物质量 和工效。为确 效 ,取得 了较 好的经 济效益和设 备 的利用 使广大职工看到了数字加工是今后机械 保细长杆零件加工工艺 的最佳方案 , 笔者将 率 , 增强 了职工学习数控加工 该零件 V型槽传统工艺加工改为数控工艺 加工的发展方 向, 加工。经过编程序 , 利用设计 自制的夹具 , 技术 的自觉性 。 在
锯生产工人的加工情况 ,结合实践经验 , 按 制造 的关键是保证夹具本体两侧 面 V型槽 产品图技术要求设计 Ⅱ一 0 1 产品 00 — 5 0 1 2 零 中心 的平行度必 须控在正 、负 0 3 米以 . 毫 0 件铣夹具一付。 准、 测量基准一致。为使零件在加工中便于 内。为确保这夹具 的制造精 度 , 笔者决定编
径, 故加工难度大 、 工效低 , 生产工人反映强 3 夹具的 自制 烈, 严重影响到产品的生产进度。
由于工具公 司今年生产任务 繁重 , 车间
2 措 施制定
订货制造该夹具 , 不仅 费用贵 , 而且时 间也
关于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探究

关于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探究车床加工细长孔是机械加工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
在制造精密零部件和机械零件中,经常需要进行孔的加工。
而对于长孔或细长孔,则需要用特定的加工方法来处理。
本文将从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原理、工艺技术及加工技巧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普通车床是一种可以旋转加工工件的机床,它可以通过一些附加的装置来进行不同类型的加工。
加工孔的普通车床也称为孔加工车床。
其原理是通过根据孔的形状和尺寸选择不同的刀具,将刀具沿孔内部的测量线逐渐切削并去除孔壁多余的材料,从而形成所需的细长孔。
在加工细长孔时,常常需要借助附加的工具,如钻头、扩钻头、镗刀等。
钻头用于在工件上钻孔,扩钻头用于对已有孔进行修整,将其拓宽到所需的大小,而镗刀通常用于加工直径较大、长度较长的孔,以免由于加工重量和液压系统的运行产生的振动而使孔出现偏差。
二、加工工艺技术1. 定位工件:在加工细长孔前,必须首先切断工件的其他部分,并将工件端面打磨平整,以确保工件的稳定性和加工质量。
2. 挑选刀具:刀具的选择必须根据所需的孔形状和尺寸而定。
必须确保刀具的质量和正确配置,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3. 加工孔口:开始加工细长孔之前,应先用钻头或其他加工工具对孔口进行钻孔或精加工。
4. 编程和操作:在普通车床上进行细长孔的加工需要进行编程和操作。
编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和切削参数,在操作中要注意孔壁的平整和加工质量。
5. 加工结束:加工结束后,必须对细长孔的质量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有缺陷,应立即进行补救。
三、加工技巧1. 提高加工精度:对于细长孔的加工,加工精度的要求比较高。
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振动和切削力的干扰,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以确保加工精度。
2. 选择合适的刀具:在加工时,应选择合适的刀具,以便更好地保持孔的精度和平整度。
必要时,应采用多次加工和补偿的方式来保证孔壁的平整度和精度。
3. 润滑剂的使用:使用润滑剂可以减少加工时的摩擦和热量,保护刀具和工件,提高精度,并且能够排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渣。
高精度细深孔的镗孔加工工艺分析

高精度细深孔的镗孔加工工艺分析小深孔精加工又称为深孔的二次加工。
在钻孔或扩孔之后,如果达不到规定的精度或粗糙度要求,就需要采用深孔精加工技术对孔进行二次加工或者更多次数的加工。
但由于二次加工仍然是在孔的封闭内腔中进行的,加之受工件长度、零件结构、孔径尺寸、工件刚度和刀杆刚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小深孔二次加工的难度仍然远高于浅孔的精加工。
1 国内小深孔精密加工所采用的常用方法目前国内小深孔精密加工所采用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研磨加工、珩磨加工等。
我们把使用研具和游离的磨料进行微细加工的工艺方法叫研磨加工,利用工件和研具之间的相对平动和回转运动时,使游离的磨料进行微细的切削加工。
该方法可获得很高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但该方法具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缺点,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在孔的两端产生研磨喇叭口;研磨中使用的研磨膏常常难于清洗干净,清洁度经常超过标准。
珩磨是从磨削发展起来的精整加工手段,可以使加工表面的几何精度、形状公差、表面粗糙度都得到极大改善。
我们把以固结磨粒压力进行切削的光整加工方法叫珩磨加工。
加工时把一般工件固定,珩杆相对于工件作回转和往复运动,在径向珩杆可胀缩压紧工件。
可加工的范围为直径1~1200mm,孔长1200mm,加工精度可以到0.1μm,最高表面粗糙度可达Ra0.01μm。
珩磨所使用的设备,可以是专业设备,也可以是车床、钻床或镗床等普通机床设备的改装。
2 国外小深孔精密加工所采用的常用方法对于国外来说,从20 世纪70 年代起,美国的零部件制造商开始采用内孔磨削的方法,用涨缩式珩磨加工阀孔,采用珩磨工艺与原有工艺相比较,加工质量有较大提高,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是,传统的珩磨加工有产生喇叭口,孔径尺寸较难控制等问题。
此外,国外的Single pass 精密孔加工技术,也称整体式珩磨技术,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更短的加工时间,更少的操作技能以及更低的加工成本,是未来精密深孔加工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关于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探究

关于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探究普通车床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加工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工件进行细长孔的加工,以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
细长孔的加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掌握一定的工艺技术和操作方法。
本文将对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进行探究,讨论其加工方法、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注意事项,以期对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加工方法在普通车床上加工细长孔,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镗削法:使用刀具进行旋转切削,镗出所需的细长孔。
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精度的设备以及刀具,适合加工深度较大,直径较小的细长孔。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应根据工件的要求以及设备条件来确定。
二、工艺参数选择在加工细长孔时,需要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确保加工效果和工件质量。
1. 切削速度: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可以确保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过热,同时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材质的工件,其切削速度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进给速度:合理选择进给速度可以确保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不会过大,同时可以保证加工表面的光洁度。
进给速度与主轴转速的匹配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3. 切削深度:根据工件的要求和刀具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切削深度,以确保加工过程中不会损伤刀具和工件。
以上工艺参数的选择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试验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
三、注意事项在加工细长孔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刀具选择:根据工件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加工。
刀具的质量和性能对加工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2. 刀具冷却: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刀具进行冷却,以防止刀具产生过热,同时可以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3. 定位稳定:加工细长孔时,工件的定位应保持稳定,以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偏差,影响加工质量。
4. 质量检验:加工完成后需要对细长孔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加工的符合要求,同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关于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探究

关于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探究
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是一项比较常见的工艺技术,在生产加工中也经常会用到。
这种加工工艺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工出精度要求高、大小比例长输出的孔洞,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技术。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用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工艺技术。
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步:
1、搭设夹具:在加工细长孔前需要先搭设好夹具,选用合适的床架、点钻,固定好工件后再进行加工。
夹具是起着固定工件作用的,固定好之后可以保证加工出来的孔洞精度比较高,而且大小比例也比较长。
2、定好中心线:细长孔的刀轨是需要在车床上边缘上进行加工的,所以在加工之前需要先定好中心线。
确定好中心线可以保证孔洞大小长输出,并保证加工出来的孔洞直,使孔洞表面更加光滑,达到更高的加工精度。
3、加工孔洞:加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削量,刀具的直径要比加工出的孔洞略小,这样才能保证工件切削后形状不会变形。
在加工时,需要控制力度,逐渐进行加工,慢慢地切削出细长孔。
加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冷却液的使用,以免过热导致工件烧损。
4、完成加工: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查,检查一下加工出来的孔洞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孔洞两端是否对称平齐,孔洞表面是否有裂缝、毛刺、齿状物等瑕疵。
综上所述,普通车床加工细长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工艺技术,其加工方法比较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工时不仅要保持配合度,还要注意冷却液的使用和刀具的选择。
只有加工出精度符合要求的孔洞,才能得到工件的良好加工效果,确保加工的产品有着较好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精度细长孔的数控加工研究摘要:目前世界上利用外排屑(如枪钻)深孔钻削技术,可钻削的孔径小到f2mm。
而内排屑深孔钻削的孔径很少有小于f16mm的,且多数仍采用传统的BTA钻削系统。
由于枪钻结构为不对称形状,质心偏离中轴,这给制造、重磨都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使造价增高。
另外,其结构刚度和扭转强度低(同直径的圆形钻杆扭转刚度是枪钻的2.3倍),使其使用的钻削速度降低,进给量小。
采用单管内排屑喷吸钻(SED)钻削系统,钻削小深孔直径可小到f3.7mm。
我工艺所采用SED技术,进行了孔径(mm)f16、f12、f10、f8、f7.62、f5.7、f3.7的小深孔钻削加工,钻削过程平稳,排屑流畅,孔的尺寸形状精度和孔壁表面粗糙度均能满意,在上述孔径范围内,完全可以替代枪钻对小深孔进行钻削加工。
由于其刚度好,可加大进给量和钻削速度,使生产效率、钻孔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显示了一定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高精度细长孔数控加工一、孔的定义与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1800—1979的规定:孔主要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由此可知,广义的孔泛指包容面。
孔通常可按如下方法分类:(1)按形状来分。
有圆柱孔、圆锥孔、鼓形孔、多边形孔、花键孔和其它异形孔以及特形孔(如弯曲孔)等。
其中,以圆柱孔使用最为广泛。
(2)按形态来分。
有通孔及盲孔(不通孔);深孔(指孔的深度L与孔径D之比超过5的孔,L/D简称深径比或长径比;L/D=5~20属一般深孔,L/D﹥20~30属中等深孔,L/D ﹥30~100称为特殊深孔)及浅孔。
(3)按孔径的大小来分。
有大孔(D﹥100mm)、普通孔(D=10~100mm)、小孔(D=1~10mm)和微孔(D<1mm的孔)。
(4)按加工机理来分。
有机械加工、特种加工(见表1)、机电复合加工等。
尽管特种加工方法较多,但目前由于设备比较昂贵和加工效率不高等原因,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可预见的未来,传统的机械加工仍将是孔加工的主要手段。
表1 孔加工的方法(5)按加工精度分。
有粗孔(如钻孔和粗镗后的孔)、半精孔(如扩孔、粗铰、半精镗的孔)和精密孔(如精铰、精拉、精磨、珩磨、研磨后的孔)等。
精密孔通常是指公差等级在IT7~IT6级以上,表面粗糙度Ra﹤0.8~0.4m的孔,它的几何形状精度(如圆度、圆柱度、轴线直线度等)一般规定在其尺寸公差带的1/2~1/3范围内。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高速列车、风电、电子、家电、能源、模具、液压、机床及精密机械等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精密孔的应用日益增多。
例如液压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各种阀孔、高压油缸筒都是一些典型的精密孔。
孔加工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加工难度较大,而精密孔加工的难度更大。
二、孔加工的特点孔加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艺过程,加工时必须妥善解决排屑、冷却润滑和导向等问题。
孔加工的主要特点是:(一)由于受被加工工件孔径尺寸、长度和形状的制约,故切削刀具相应较细长,刚性差,并且大多呈悬臂装夹的方式,加工容易引起刀具的偏斜和震动。
1、切屑排除比较困难。
要改善容屑与排屑条件,势必要增大容屑槽,但这样将会使刀具的强度和刚度降低。
2、切削液难以引入到切削区,切屑、刀具与工件孔壁之间的摩擦很大,切削温度很高,尤其是在加工深孔时。
所以,切削液在孔加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切削液的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对孔的加工质量、刀具寿命和切削效率等有极大的影响。
3.孔加工常用的切削液供液方法有浇注法和高压内冷却法两种。
前者最为简单,但供液效果差,且切削液消耗量大。
内冷却法多用于油孔钻、深孔钻、喷吸钻、套料刀和单刃镗铰刀等孔加工刀具上,需在刀具上作出高压内冷却的供液(油)通道孔,油气混合物通过此通道被输送到切削区,此法消耗的切削液用量少,但刀具结构较复杂。
目前,随着刀具制造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各刀具公司已推出了各种带高压内冷却供液(油)通道孔刀具的新品,为采用内冷却法创造了条件。
例如,ISCAR公司推出的包括DR、DZ和DS系列的机夹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浅孔钻,德国MAPAL公司的涂层硬质合金单刃铰刀(切削速度高达150-400m/min),日本三菱公司的硬质合金小钻头等,它们都有提供通向射流应用区域的高压切削液通道孔,并且规格越来越小。
据报道,国外一家公司生产的硬质合金小钻头,其直径可小到3-4.5mm,油孔直径为0.4-0.6mm。
(二)切削液采用近乎干式切削的“汽束”喷雾冷却法的特点1、“汽束”喷雾冷却是以一定压力(0.3~1MPa)的空气使切削液雾化,并以很高的速度喷向切削区域,使在该区域高温下呈雾化状的切削液滴很快汽化。
由于液体在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热量,因而可使切削区域内的温度大幅度下降,同时切削液还能带走切削区域和空间的热量和粉末,改善作业环境。
实践证明,在使用等量切削液情况下,“汽束”喷雾冷却在相同时间内所吸收的热量是浇注法的1000倍。
所以,它不但可提高刀具使用寿命,而且可使切削液的消耗大大减少。
据德国格林(Guhring)公司试验证实,在汽车生产线上采用“汽束”喷雾冷却,每班只需耗用半杯油,并且可用廉价的工厂再生油。
“汽束”喷雾冷却既适用于自动生产线上,也适用于一般的金属切削加工中。
图1所示为在普通钻床上利用“汽束”供给切削液的一种装置。
该装置由贮液箱1(包括工作部I和溢流部II)、过滤器2和3、集液盘5、喷嘴6、箱盖8、喷吸器9、气阀11、节气阀12、水管13及管道4、7和10等组成。
工作时,开动气阀11,压缩空气将以Pc=0.4MPa的压力从管路中压出,产生高压气流。
高压气流在水管13的上部通过时会产生负压,而将切削液从贮液箱中吸出,并击成雾滴状。
上述高压气流带着微小液滴的切削液渗透到切削区,在高温下会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能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
而在集液盘中收集的废液经过滤后可流回贮液箱继续使用。
节气阀12是用来改变管路中的压力,以便调节切削液的流量。
而气阀11则可利用电信号(通过直流电压U=24V)操纵。
使用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加工时不能直接观察刀具的切削情况,尤其在加工微孔和深孔时。
所以,自动监测控制较其它加工方式更为重要。
2、孔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常因孔加工的特殊性而难于控制,但是一旦试验成功,较其它加工方式反而能更有规律性地保持。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一)加工精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尺寸精度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零件尺寸的公差带中心的相符合程度。
●形状精度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的实际几何形状与理想的几何形状的相符合程度。
●位置精度指加工后零件有关表面之间的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相符合程度。
在机械加工中,机床、夹具、工件和刀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工艺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包括机床、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使用中的磨损都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也就是说,在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会产生各种误差,从而改变刀具和工件在切削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位置关系而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
这些误差与工艺系统本身的结构状态和切削过程有关,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有:(二)系统的几何误差1、加工原理误差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方式或者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误差,因在加工原理上存在误差,故称加工原理误差。
只要原理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这种加工方式仍是可行的。
2、机床的几何误差机床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使用中的磨损,都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其中主要是机床主轴回转运动、机床导轨直线运动和机床传动链的误差。
3、刀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刀具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使用中的磨损,都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刃、刀面与工件、切屑产生强烈摩擦,使刀具磨损。
当刀具磨损达到一定值时,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切屑颜色和形状发生变化,并伴有振动。
刀具磨损将直接影响切削生产率、加工质量和成本。
4、夹具误差夹具误差包括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夹具安装误差及对刀误差等。
这些误差主要与夹具的制造和装配精度有关。
下面将对夹具的定位误差进行详细的分析。
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是以其定位基面与定位元件相接触(配合)来确定的。
然而,由于定位基面、定位元件工作表面的制造误差,会使各工件在夹具中的实际位置不相一致。
加工后,各工件的加工尺寸必然大小不一,形成误差。
这种由于工件在夹具上定位不准而造成的加工误差称为定位误差。
它包括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
在采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定位误差的实质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5、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由机床、夹具、工件、刀具所组成的工艺系统是一个弹性系统,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力、传动力、惯性力、夹紧力以及重力的作用,会产生弹性变形,从而破坏了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准确位置,产生加工误差。
例如车削细长轴时(图3-53),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因弹性变形而出现“让刀”现象。
随着刀具的进给,在工件的全长上切削深度将会由多变少,然后再由少变多,结果使零件产生腰鼓形。
四、小深孔加工技术的难点和对策深孔钻削加工就有相当的难度,内排屑小深孔钻削的难点就更加突出。
(一)排屑难度排屑小深孔钻屑时切屑,要经过钻杆内的排屑通道排出,孔径越小,其排屑就越困难。
例如,要钻削f8mm的深孔,钻杆外径是f5.2 mm,钻杆内径仅有f4~4.2 mm,而钻杆长一般达500~1500 mm。
因此,在钻削过程中,发生堵屑是经常的。
为使排屑流畅,钻头切削刃上设计出合理的断屑和分屑台,保证可靠断屑十分重要。
但小深孔的进给量很小,实现C形断屑对于某些韧性材料是不可能的,钻屑常常是柔软的小带状,钻削过程中作为冷却和冲刷切屑的切削液压力产生波动或压力下降时,切屑瞬时滞流、折叠而堵塞,进而导致钻刃损坏和钻杆扭断。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断屑和排屑两方面采取措施。
最有效的断屑方法是采用振动断屑技术,能稳定地得到所需要的切削形状。
增加切削液对钻屑的排屑作用力,是SED钻削系统的特点,高压切削液一路进入授油器,润滑冷却钻削区和刀具,并以3MPa~4.5 MPa的压力迫使切屑进入排屑通道,并将切屑推出;另一路切削液进入可调式负压抽屑装置,形成负压,对切屑产生吸力,吸出切屑。
切屑在推和吸的双重作用下能顺利排出。
实践证明,即使钻屑呈带状,且从钻削开始到加工结束一直保持连绵不断,都能保证排屑流畅顺利。
(二)钻杆刚度不足深孔钻削的钻杆细而长,小深孔钻削的钻杆更是细长,其刚度很低,因此,在设计小深孔刀具时,应当尽可能提高刀具(包括钻头和钻杆)整体的刚度。
在传统设计中,钻杆与钻头采用了方牙螺纹联接方式。
这要在管壁很薄的钻杆上切出方牙螺纹,势必更使细长钻杆的强度和刚度下降。
如;钻削f5.7mm深孔,钻杆外径只能取f4mm,在壁厚不足1mm上再挖去一个方牙螺纹的深度0.25mm,螺纹联接处的强度和刚度大大下降,在钻削中,钻杆常在螺纹联接处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