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识别鉴定三步曲

合集下载

木材识别方法大详解,快快收藏~

木材识别方法大详解,快快收藏~

木材识别方法大详解,快快收藏~树木是由树冠、树干和树根三部分组成,其中树干部分是木材的主要来源。

想增加对木材的识别能力首先要从树干的组成和构造入手,通过横切面、径切面以及弦切面可以去了解木材的特征。

横切面:与树干垂直的切面,能够清晰地反映木材基本特征,是识别木材的最主要参考面。

径切面:与树干平行且通过髓心的切面,径切面板材收缩小,不易变形。

弦切面:与树干平行但不通过髓心的切面,年轮呈现“V”字形或者波浪形,一般的木材都是弦切面。

在识别木材时,必须具备标准的三切面才能全面地了解木材的构造和属性;同时,想认识木材就要了解木材的组织构成,从横切面上可看到树干是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等组成的。

树皮:树干的最外面一层,不同的树种有些不同颜色、厚度以及外貌的树皮,因此树皮是识别原木树种的非常重要的依据之一。

形成层:树皮与木质部之间的一层很薄的组织,需要用显微镜观看,是木材形成的源泉。

木质部:形成层以内都是木质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加工使用的部分。

以上介绍的为木材的宏观结构特征,是可以通过肉眼或者放大镜看到的木材特征,包括年轮、早晚材、边心材、木射线、管孔、侵填体、树脂盗以及轴向薄壁组织等。

这些特征都可以成为识别木材的直接工具,如下图所示。

A部分木材宏观结构特征表有些木材树种外观特征类似,使用肉眼无法准确的识别和区分,就需要通过显微镜去了解木材的结构,也就是木材的微观结构特征,其主要包括木材的管胞、轴向薄壁细胞、木射线树脂道等,这些在上面的图中也可看到,由于内容过于繁琐就不做更详细的介绍。

掌握识别木材的技能,需要熟悉木材各方面的属性,如可以通过分辨树皮和材表的特征来识别木材,大部分都是通过注意树皮的特征来识别原木。

如颜色、形状、结构、断面情况、开裂情况以及剥落情况等。

2部分树皮识别法木质品加工业的从事者首先要具备木材识别能力,因为木材材种和材性会直接影响到加工的设备、方式以及其他内容,例如木材的硬度,不同材种的硬度都各部相同,只要将它们区别开才能更好地选择加工办法,提供工作效果。

木材识别方法和技巧

木材识别方法和技巧

木材识别方法和技巧一般说来,木材识别方法可分为宏观识别、微观识别和辅助识别等方法。

木材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准确识别木材的树种,应以微观识别特征为主要参考依据。

宏观识别,是指在肉眼下或借助放大镜,依据所观察到的木材宏观构造特征来识别木材,一般只能识别出木材类别。

微观识别,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材细胞组织的微观特征,据此微观特征来鉴定木材。

辅助识别,是指通过眼、鼻、舌、手等器官的作用,去观察研究木材的辅助特征来识别木材,如颜色、光泽、气味、滋味、纹理、结构、花纹、重量、硬度、树皮、材表等。

木材切面的准备木材具有三种相互垂直的切面,分别是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

横切面是与树干垂直的切面;径切面是与射线平行并与生长轮垂直的切面;弦切面是与射线垂直并与生长轮平行的切面。

对于宏观识别,为了观察木材细胞的特点常常使用10x放大镜来看横切面,因此制作好的木材切面是重要的。

为了制作好观察的切面,需要一把锋利的刀片以切断细胞。

如果用一个钝刀片或者切得太深将导致木材纤维部分撕裂,形成的表面不光滑,看不清辨认的特点,并可能伤害到手和手指。

好的大的切面不易获得,最好切几个小的切面以扩大观测视野。

另外,用清水润湿表面有利于获得一个良好、清洁的切面。

木材切面的观察从伐倒树木的端头可以看到横切面,可以看到树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

心材是位于树干中心颜色较深的部分。

心材包括抽提物,抽提物是带有香味的化学物质,心材的颜色和气味是木材的特性之一。

边材包围着心材,颜色较浅,边材的大小多少和宽度在树种之间变化较大。

生长轮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观察特征。

一个生长轮代表一年内形成的木材。

一个生长轮内的变化是由生长季节引起的。

早材在春季和初夏形成,当时气候温暖、湿润,促进木材快速生长。

因此,早材细胞有较大的尺寸和较薄的细胞壁。

晚材在夏末和秋天形成,干燥的环境减慢了新生木材的生长。

晚材发生在生长轮的外部区域,有着厚壁和小尺寸的特点。

区分阔叶树材和针叶树材在对切面观察对比之后,第一步是判断树种是阔叶树材还是针叶树材。

木材采购如何辨别真伪

木材采购如何辨别真伪

木材采购如何辨别真伪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使用木材制品。

然而,在市场上,真伪参差不齐的木材也随之增多,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在进行木材采购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便能够准确地辨别真伪。

下面将从木材的外观、质地、气味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辨别木材的真伪。

一、外观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木材表面的纹路和颜色来判断其真伪。

天然的木材纹路独特,具有天然的美感。

正常的木材表面会呈现出原木本身的纹路和颜色,而人工合成的木材则通常会通过染色或者涂层来模仿木材的外观。

因此,真材实料的木材纹路和颜色更加自然、细腻,而伪劣木材的纹路和颜色则相对粗糙不自然。

其次,观察木材表面的质感也是辨别真伪的重要方法。

正宗的木材手感细腻、温润,表面光滑而不失木材的纹理感。

而劣质木材则常常会感觉粗糙、冰冷,没有木材应有的温暖感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木材的表面来判断其真伪。

二、质地除了外观,木材的质地也是判断其真伪的重要依据。

正宗的木材质地坚实、硬度适中,有一定的重量感和稳定性。

而伪劣的木材质地则往往不够坚固,硬度不够。

在采购木材时,我们可以轻轻敲击木材,正宗的木材会发出清脆、高亮的声音,而伪劣木材则往往声音低沉、不明亮。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木材的裂纹情况来判断其质地。

正宗的木材具有很好的抗裂性能,不易出现大面积的裂纹,而劣质木材则往往容易出现裂纹现象。

因此,在进行木材采购时,我们应该注意观察木材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裂纹。

三、气味木材的气味也可以作为判断其真伪的方法之一。

正宗的木材通常会有一种天然的木材香气,而伪劣木材则通常呈现出一些刺鼻的气味。

我们可以将木材靠近鼻子,用观察它的气味来判断其真伪。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人工合成的木材可能会通过添加一些香精来模仿木材的气味,所以我们需要仔细辨别。

综上所述,木材采购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木材的外观、质地和气味等多个方面来判断其真伪。

只有通过细致观察和综合判断,才能选择到正宗、优质的木材,为我们的家居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木材的鉴定与检验方法

木材的鉴定与检验方法
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
木材的稳定性:指木材在 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其 形状、尺寸和强度的能力
耐久性和稳定性的检测 方法:实验室检测、现
场检测、模拟试验等
木材的硬度:影响加工难度和成品质量 木材的密度:影响加工速度和成品质量 木材的纹理:影响加工难度和成品美观度 木材的含水率:影响加工难度和成品稳定性
木材的鉴定与检验方 法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木材的鉴定
木材的检验方法木材的品质评价 Nhomakorabea木材的分类与识别
木材的储存与保护
添加章节标题
木材的鉴定
颜色:不同树种的木材颜色不同,如松木为黄色,杉木为红色,桦木为白色等。 纹理:木材的纹理是指木材细胞排列的方向和方式,如直纹、横纹、斜纹等。 硬度:木材的硬度是指木材抵抗外力的能力,如松木较软,杉木较硬等。 气味:不同树种的木材气味不同,如松木有松香味,杉木有杉木味等。
储存环境:选择 干燥、通风、避 光的环境储存木 材,避免阳光直 射和雨水侵袭
避免阳光直射: 防止木材干燥、
开裂
保持通风:防 止木材受潮、
发霉
定期清洁:清 除灰尘、污垢, 保持木材表面
清洁
使用防护剂: 涂抹防护剂, 防止木材受潮、
虫蛀、腐蚀
储存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阴凉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木材,发现虫 害或霉菌及时处理
木材的纹理:年轮、纹理方向、纹理类 型等
木材的结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 间隙等
木材的物理性质:密度、硬度、弹性等
木材的化学性质:酸碱性、耐腐蚀性等
木材的生物性质:抗虫性、抗真菌性等
木材的鉴定方法:显微镜观察、化学分 析、物理测试等
木材的密度:木材的密度是决定木材重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木材密度不同,因此可以 通过测量木材的密度来判断木材的种类和质量。

木材识别要领及步骤

木材识别要领及步骤

木材识别要领及步骤木材识别的基础是正确定名的木材标本和切片,必要的木材构造知识;识别的要领是从三个切面全面观察、辨证对待主要和次要特征、考虑木材的变异性;识别的对象是原木;板、方材;离析的纤维;识别的方式和方法是宏观、微观和亚微观;经验法、对分法、穿孔卡片法、物理化学法、计算机辅助识别法、木材切片直接识别法。

由于树种繁多,如果单凭经验很可能导致错误定名,所以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比较研究由表及里的,从理论上本质上总结出一套科学识别木材的方法。

一、识别木材的目的识别木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树种名称,可解决:确定树种名称,辨别树种真伪;帮助寻找代用材料;为公安部门破案提供线索和为考古地质和植物分类提供帮助等。

使用的工具为放大镜、小刀、显微镜、检索表、微机、正确定名的标本。

识别的材料可以是木板、原木和离析的木材分子。

识别特征的分类有肉眼放大镜下的构造称宏观(巨视、粗视构造);光学显微镜下的构造称微观构造和电子显微镜下的构造称为超微构造(亚微观构造)。

二、识别步骤制片→观察→记载特征→查检索表→与正确标本核对。

三、识别时的注意事项1.要搞清送检的目的和要求:通常要求定出名称,也有的要求证明是不是某个树种,也有的要求证明两块木材是否同一树种。

2.搞清来源或产地:树木的地理分布对鉴别树种有参考价值(桢楠和闽楠很难区分,然而前者产于西南,后者产于华南,华中一带。

红松与华山松难分,但前者产于东北)。

3.根据材料有的需要制片,有的如古木、腐朽材还需要包埋等特殊处理。

有的如化石,需要磨片而有些只需要用锋利的刀片刮一下薄片作鉴别之用。

有的需用离析法鉴定。

4.检索特征应在横径和弦切面上(特别是横切面),观察确定要十分慎重(特别在应用对分法检索法时),因立地条件和取材部位不同可以造成变异,同时树木也是处于进化的过程中,稳定和变异是相对存在的,所以变异只可能是解剖分子量的变化而不能是质的差异,这就有经验问题,阔叶树材一般着重生长轮类型(环孔材、半环孔材、散孔材),轴向薄壁组织和木射线,因为这些特征最易见和最稳定。

木材检验步骤与标准

木材检验步骤与标准

木材检验步骤与标准
木材检验的步骤及基本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验:检查木材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颜色、纹理、表面平整度等方面的检查。

2. 尺寸检验:测量木材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确保其尺
寸符合标准要求。

3. 湿度检验:测量木材的湿度,通常使用湿度计进行测量。

湿
度是衡量木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要求木材湿度低于某一特定值。

4. 强度检验:评估木材的强度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拉强度等,通过使用专用试验设备进行测试。

5. 密度检验:测量木材的密度,通常使用密度计进行测量。


材密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6. 含杂检验:检查木材中是否含有杂质,如树皮、虫眼、裂纹等,这些杂质可能会影响木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7. 抗真菌检验:评估木材的抗真菌性能,检测木材是否易受真
菌侵蚀。

木材检验的标准通常参考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

例如,中国国
家标准《木材外观质量》(GB/T 1937-2009)、《木材湿度标准》
(GB/T 1938-2009)、《木材密度测定方法》(GB/T 1939-2009)等。

同时,行业组织也会制定相关的检验标准,如《木材检验规程》等。

在进行木材检验时,可参照这些标准进行操作和评估。

第三章木材识别与木材鉴定

第三章木材识别与木材鉴定
•.
3.3.2 木材穿孔卡识别法
1. 木材穿孔卡的原理与制作
穿孔卡是把木材的全部识别特征排列在 一张卡片周围(每个树种制成一张卡片), 并在每一特征上方打一小孔 ,将该种木材 所具有的特征上方的小孔剪成“U ”形缺 口 。 同时将每张卡片的左上角剪去 ,使所 有卡片特征顺序对齐。
•.
•.
2.木材穿孔卡的使用方法
2. 现以GB/T4812-2006《特级原木》 中的针
叶树材树种为例 , 编写成平行对分检索表。
•.
1 .有天然树脂道‥‥‥‥‥‥‥‥‥‥‥‥‥2 1 .无天然树脂道‥‥‥‥‥‥‥‥‥‥‥‥‥7
2 . 树脂道放大镜下明显‥‥‥‥‥‥‥‥3 2 . 树脂道放大镜下可见‥‥‥‥‥‥‥‥6 3 .早材至晚材缓变‥‥‥‥‥‥‥‥‥‥红松 3 .早材至晚材急变‥‥‥‥‥‥‥‥‥‥‥4 4 .年轮较宽,边材较宽‥‥‥‥‥‥‥马尾松 4 .年轮较宽窄, 心 材 较 大 ‥ ‥ ‥ ‥ ‥ ‥ ‥ ‥ 5 5 . 心材红褐色,树皮黄褐色‥‥‥‥‥‥樟子松 5 . 心材浅红褐色,树皮灰褐色‥‥‥‥‥华山松 6 .早材至晚材缓变,材色黄白‥‥‥‥云杉 6 .早材至晚材急变,材色黄褐色‥‥‥落叶松 7 .树皮无树脂囊,木材无香气‥‥‥‥‥沙松 7 .树皮具树脂囊,木材香气浓‥‥‥‥‥‥8 8 .木材具清香气味, 心材黄红褐‥‥‥柏木 8 .木材具辛辣气味, 心材灰红褐‥‥‥杉木
②卡片容易损坏。
•.
3.3.3 木材微机辅助识别法
1. 木材微机辅助识别的原理
主要是綜合了对分检索表法和穿孔卡检索法两 者的优点 ,将木材树种名称及构造特征的处理成 数据 ,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编制成木材识别软件。
2 .木材微机辅助识别软件的制作

鸿发家具:识别与鉴定木材的“三步曲”

鸿发家具:识别与鉴定木材的“三步曲”

鸿发家具:识别与鉴定木材的“三步曲”木材识别鉴定对于木材检验检疫、木材流通贸易、木材加工利用、木质文物考古、处理纠纷与刑事案件等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备受相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的重视。

要对木材准确识别鉴定到树种或木种,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具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与工具;二是掌握科学的制片与照片技术;三是正确使用模式木材标本或权威的木材识别工具书。

这三要素也称木材鉴定的三步曲。

现对其作简要介绍。

第一步:要有有先进的仪器、工具与药品1.1木材切片用设备及器具1.1.1切片设备:木材切片机、磨刀机,需要向专业生产厂家或经销公司购买。

1.1.2木材切片用器具1.取样工具木材取样工具主要有:锯、凿、刀、生长锥。

锯子主要用于原木、锯材、人造板取样,生长锥和凿主要用于家具及工艺品取样。

2.切片用器具木材切片器具主要有:水浴锅、电炉;小刀,单面刀片;培养皿,解剖针、镊子、毛笔,载玻片、盖玻片等。

1.2木材识别鉴定用仪器生物显微照相系统,体视显微镜,手持显微镜,放大镜,需要向专业生产厂家或经销公司购买。

1.3木材切片用药品木材切片用药品主要有:酒精、甘油、铁矾、蕃红、丁香油、TO液、二甲苯、中性树胶。

器具与药品在五金商店或化工商店可以买到。

第二步:掌握科学的制片与照片技术2.1取样方法⑴原木或锯材取样:在原木或锯材上取样时,最好从试样靠近心边材交界处,生长轮正常部位截取,一般尺寸为20mm×20mm×20mm。

⑵家具或木工艺品取样:由于家具或木制工艺品已是一件完整的产品,因此取样时在满足鉴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的获取小试样,以保留家具或木制工艺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一般在家具的背面或内表面、木制工艺品的底座等地方取样,尺寸为5mm×5mm×5mm。

⑶人造板取样:根据鉴定目的,如果鉴定面板用材,则在面板上切取5mm×5mm试样一块。

如果鉴定芯板用材,则在芯板中切取5mm×5mm×5mm试样一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材识别鉴定三步曲(图文)
木材识别鉴定三步曲之一
木材识别鉴定对于木材检验检疫、木材流通贸易、木材加工利用、木质文物考古、处理纠纷与刑事案件等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备受相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的重视。

要对木材准确识别鉴定到树种或木种,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具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与工具;二是掌握科学的制片与照片技术;三是正确使用模式木材标本或权威的木材识别工具书。

这三要素也称木材鉴定的三步曲。

现对其作简要介绍。

第一步具有先进的仪器、工具与药品
1.1 木材切片用设备及器具
1.1.1 切片设备:木材切片机(见图1)、磨刀机,需要向专业生产厂家或经销公司购买。

1.1.2 木材切片用器具
1.取样工具
木材取样工具主要有:锯、凿、刀、生长锥。

锯子主要用于原木、锯材、人造板取样,生长锥(见图2)和凿主要用于家具及工艺品取样。

2. 切片用器具
木材切片器具主要有:水浴锅、电炉;小刀,单面刀片;培养皿,解剖针、镊子、毛笔,载玻片、盖玻片等。

1.2 木材识别鉴定用仪器
生物显微照相系统(见图3),体视显微镜(见图4),手持显微镜,放大镜,需要向专业生产厂家或经销公司购买。

1.3 木材切片用药品
木材切片用药品主要有:酒精、甘油、铁矾、蕃红、丁香油、TO液、二甲苯、中性树胶。

器具与药品在五金商店或化工商店可以买到。

木材识别鉴定三步曲之二
第二步掌握科学的制片与照片技术
2.1 取样方法
⑴原木或锯材取样:在原木或锯材上取样时,最好从试样靠近心边材交界处,生长轮正常部位截取(见图5),一般尺寸为20 mm×20 mm×20 mm(见图6)。

⑵家具或木工艺品取样:由于家具或木制工艺品已是一件完整的产品,因此取样时在满足鉴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的获取小试样,以保留家具或木制工艺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一般在家具的背面或内表面、木制工艺品的底座等地方取样(见图7、图8),尺寸为5 mm×5 mm×5 mm。

⑶人造板取样:根据鉴定目的,如果鉴定面板用材,则在面板上切取5 mm×5 mm 试样一块。

如果鉴定芯板用材,则在芯板中切取5 mm×5 mm×5 mm试样一块(见图9、图10)。

2.2 木材切片操作方法
2.2.1专业鉴定人员切片法
1. 试样软化:根据木材软硬程度而有区别。

对于材质轻软的木材直接水煮软化,一般水煮至试样下沉为止。

这种处理是将木材细胞腔内空气完全排除,并使木材细胞壁部分吸水而软化。

对于材质重硬的木材,可采用双氧水-冰醋酸软化法,即用工业双氧水和冰醋酸各50%的混合液浸泡至试样软化;亦可在水浴锅中加热至试样表面材色淡白或边缘开始离析为止。

此法比较快速,是比较常用的软化法。

2.切片:木材切片要求切出面积较大,厚度薄而均匀的切片。

先将试样紧旋在切片机的试样夹中,使试样的切面与刀刃平行,接着按厚度要求调整厚度调节器,切片时用左手握滑动轮手柄,推动切片,右手用毛笔接片并把切片置于盛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见图11)。

3.制片:先将切片用蕃红溶液(秤1 g番红与100mL 50%酒精溶液混合过滤液)染成红色,水洗后先后用50%、70%、85%、95%和100%浓度的酒精进行脱水处理;然后用TO溶液或二甲苯对切片进行透明处理;最后用镊子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滴上中性树胶,盖上盖玻片固封;贴上标签,阴干或低温烘干即可观察。

2.2.2 非专业鉴定人员切片法(徒手切片法)
1.试样制备与试样软化方法,与专业鉴定人员切片法相同,甚至可以不经软化处理直接切片。

2.徒手切片:用单面刀片代替切片刀。

切片前先用锋利小刀将木材样品的三个面削平,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必需相互垂直。

切片时现将木材样品表面用水湿润,然后右手握刀片,刀口向内;左手握标本,刀片于拟切部位自左上向右下拖动,一气呵成(见图12)。

并将切片置于盛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

3.染色、脱水、透明的方法与专业鉴定人员制片法相同。

甚至可以不经脱水、透明处理,直接用甘油封片。

4.临时封片:取载玻片1片,并在其中央位置滴上甘油或清水1滴,用镊子将切片放置到滴有甘油或清水的位置上,盖上盖玻片即可观察。

如果要制成永久切片,则用中性树脂封片,贴上标签,阴干或低温烘干即可。

2.3 木材构造特征拍摄
2.3.1 横切面宏观构造(体视显微镜)照片制作
用锋利小刀或单面刀片将试样的横切面削平削光滑,在数码体视显微镜下拍照木材横切面原色实体构造图,使其保持木材原有的真实材色,导管内含物的形态与颜色,各种细胞组织的形态。

照片的放大倍数一为10倍。

2.3.2 横切面微观构造照片制作
将制好的横切面切片在数码生物显微镜下用4倍的物镜进行拍照,将最典型的构造特征记录下来,以便鉴定查询使用。

照片的放大倍数一般为40倍,也可以根据放置于显微照相系统内的标尺确定放大倍数。

2.3.3 弦切面微观构造照片制作
将制好的弦切面切片在数码生物显微镜下用10倍的物镜进行拍照,将最典型的构造特征记录下来,以便鉴定查询使用。

照片的放大倍数一般为50倍,也可以根据放置于显微照相系统内的标尺确定放大倍数。

2.3.4 径切面微观构造照片制作
将制好的横切面切片在数码生物显微镜下用40倍的物镜进行拍照,将最典型的构造特征记录下来,以便鉴定查询使用。

照片的放大倍数一般为100倍,也可以根据放置于显微照相系统内的标尺确定放大倍数。

木材识别鉴定三步曲之三
第三步正确使用模式标本或权威工具书
3.1 模式木材标本
所谓模式木材标本是指经过相关专家鉴定认可的木材标本。

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木材标本采集过程同时采集树木标本(花、果、叶),并经树木分类专家
鉴定的标本。

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广西大学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林业院校的木材标本馆所收藏的木材标本,大都属于此类标本。

第二类是通过标准化组织审定批准的标准样品,例如:由江苏省张家港市检验检疫局研制GSB-16-2140-2007 进口木材国家标准样品。

第三类是通过进口合同并经有关专家确认的木材标本。

3.2 木材树种识别标准
木材识别标准是指通过标准化组织审定批准的标准,这类标准不仅有文字特征描述,还要有木材构造图片,尤其是木材微观构造图片。

已经发布的标准有:GB/T 18107—2000 红木;GSB-16-2141-2007 进口木材国家标准样照;SN/T 2026-2007进境世界主要用材树种鉴定标准。

3.3 权威工具书或参考资料
目前国内比较权威而适用的木材识别鉴定工具书有:成俊卿等编著的《中国木材志》;刘鹏等编著的《东南亚热带木材》、《非洲热带木材》;江泽慧等编著的《世界主要树种木材科学特性》;徐峰等编著的《木材鉴定图谱》、《热带亚热带优良珍贵木材彩色图鉴》、
《中国及东南亚商用木材1000种构造图像查询系统》;姜笑梅等编著的《拉丁美洲热带木材》;方崇荣等编著的《世界贸易木材原色图鉴》等。

3.4 木材鉴定技巧
1.尽可能弄清木材的来源。

该标本是国产材还是进口材,国产材最好弄清来自何省份或地区;进口材最好弄清来自何地区或国家,可大大缩小查找范围。

2.找准木材最主要的特征。

在全面描述木材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要找出该标本最主要和最显著的特征。

宏观特征主要抓住管孔类型,轴向薄壁组织类型,木射线粗细,心材有无及其颜色等。

微观特征主要有管孔组合、导管间纹孔式、穿孔类型、导管内含物;树脂道和树胶道有无;木射线是否叠生、射线列数、射线细胞形状;轴向管胞或木纤维胞壁纹孔及螺纹加厚等木材构造。

3.按木材类别进行查找。

①针叶材:根据树脂道,早材至晚材的变化,射线列数、交叉场纹孔,胞壁螺纹加厚等特征,以最显著的特征先查,依次直至查出木材类别或木材名称为止。

②阔叶树材:先根据管孔类型确定,阔叶环孔材、阔叶半环孔材、阔叶散孔材、阔叶辐射孔材、阔叶横列孔材。

然后根据轴向薄壁组织类型,木射线类型、列数,管孔内含物,叠生构造,树胶道等特征。

以最显著的特征先查,依次直至
查出木材类别或木材树种为止。

最后与模式标本进行对比,直到鉴定出木材类别或树种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