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公文写作是指按照特定的格式和要求,用严谨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具有法定效力、规范行政意志的文件。

公文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公文应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避免出现错别字、夸大语气、模棱两可等情况。

公文中所涉及的内容应真实、客观,不能夸大事实或隐瞒真相。

2.规范性:公文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要求,遵循公文格式和组织结构的规范,不得违反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例如,公文的标题、编号、日期、正文、签发人等要素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

3.简洁性:公文要求简洁明了,语言简练,避免使用冗长、庞杂的句子表达。

公文中的杂乱信息和冗长文字应精简,只保留必要的内容,使读者能迅速地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4.逻辑性:公文要求逻辑严密,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和条理。

公文的内容应按照主题和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各段落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把握主旨。

5.语言的规范性:公文的语言应规范、得体,使用规范的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避免使用俚语、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公文中不得出现未经核实的传闻、贬低他人的言辞以及不雅、粗俗的词语。

6.公正性:公文应公正、公平地表达观点和决策,不得带有个人情感和偏见。

公文应客观地评述事实和问题,不得武断、主观地评价他人。

7.精确性:公文应准确无误地使用词语,避免歧义和多义词的使用。

特别是在表达数量、时间、金额等重要数据和具体要求时,要确保准确无误。

8.策略性:公文是一种工具,要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具备一定的策略性。

公文的措辞应根据目的和受众进行选择,采取合适的语言风格,以最佳的方式传达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果。

总之,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规范性、简洁性、逻辑性、语言的规范性、公正性、精确性和策略性。

只有在合理运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写好一份高质量的公文。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
1.公文的格式要规范:公文应遵循统一的格式要求,包括标题、日期、发文单位、收文单位、主题、正文、签名等部分。

各部分的排版应整齐划一,字体规范,行间距适中。

2.公文的语言要简练明确:公文的语言应尽量简洁、明确,避免使用
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句。

语言要具备权威性,给读者留下正式、严肃的印象。

3.公文的内容要准确全面:公文的内容要准确地表达意思,不能有歧
义或误导。

公文应提供清晰的背景信息和详细的主题解释,以确保读者理
解并正确执行。

4.公文的逻辑要严谨连贯:公文的结构和内容应按照逻辑顺序展开,
使读者能够明确每一步骤和所需行动。

段落间的过渡要流畅,以确保思路
连贯。

5.公文的语气要正式得体:公文的语气应保持正式得体,用词应避免
口语化和随意性。

用语要尊重读者,避免过于主观化或情感化的表达。

6.公文的信息要清晰明了:公文应提供清晰、明了的信息,包括具体
的指示、政策、规定等。

信息的组织应合理、有序,重点信息要突出。

7.公文的文体要规范一致:公文的文体应保持规范一致,遵循所属机
构或组织的规定。

公文的文体可以是正式的文言文、现代汉语或英文等,
但要遵循相应的规范。

8.公文的排版要整洁美观:公文的排版要整洁美观,字体大小要合适,标题要醒目突出。

段落间要留适当的空白,使整篇公文呈现出清晰的版面。

总之,公文写作要求准确、简练、逻辑严密、语气正式、信息清晰明了,同时保持规范一致的格式、语言和排版。

这些要求的遵循将有助于提高公文的可读性和可执行性。

常用公文写作基本要求是什么

常用公文写作基本要求是什么

常用公文写作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内容要求:
1.主题明确:公文的主题应该明确,避免含糊不清或含有二义性。

2.内容全面:公文要求内容全面、准确,不可有遗漏和夸大。

3.见解明确:公文要突出主旨,见解明确,表达清晰。

4.事实真实:公文中所陈述的事实和数据应真实可信,不可捏造和歪曲。

5.信息科学:公文要科学,及时,并付诸具体的信息。

展现行政机关
的决策和服务功能。

二、结构要求:
1.标题:公文应该有恰当的标题,概括主旨,简洁明了。

2.要点突出:公文的要点应该突出,具有层次感。

可以通过主次分明,逐级递进的方式进行组织。

3.逻辑严密:公文要求逻辑严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清晰,不可有跳
跃和闭塞。

4.强调重点:公文要突出重点,加插适当提示,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5.条理清晰:公文中条理清晰,排布有序,不可过分冗长或缺乏条理性。

三、语言要求:
1.准确性:公文语言要准确,保证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准确性。

2.通顺性:公文应该通顺,避免拗口和生涩的语言表达方式。

3.规范性: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遵守语法、标点、用词等方面
的规则。

4.简洁性:公文要求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

5.得体性:公文要求使用得体的语言,避免夸张、夸大等不适当的修
辞手法。

总之,常用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在内容、结构、语言等各方面进行
合理、准确、简洁、规范的表达和组织,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撰写公文的基本要求

撰写公文的基本要求

撰写公文的基本要求
以下是 6 条关于“撰写公文的基本要求”:
1. 准确性那可是太重要啦!就像射箭要正中靶心一样,公文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得精准无误。

比如写一个通知,时间、地点可容不得一点差错呀!不然不就乱套啦?
2. 简明扼要别小瞧呀!不要啰里啰嗦一堆废话,直奔主题多干脆!像给人指路,简洁明了才能让人一下就懂,对吧?比如写个报告,提炼重点,让人一目了然!
3. 条理清晰是必须的呀!就如同整理房间,东西得摆放有序。

公文的结构得清晰明了,让读的人能轻松跟上你的思路。

看那些规范的方案,层次分明,多清晰呀!
4. 语言规范可得注意哦!可不能随随便便用词,就像走正步,得有规矩。

公文就得用规范的语言,别来那些太随意的词儿。

想想正式的文件,那用词多严谨呀!
5. 格式正确不能忘呀!这就好比穿衣服,扣子得扣对位置。

每一种公文都有它特定的格式要求,严格遵守准没错。

瞧瞧那些标准的公文样式,多整齐呀!
6. 尊重事实是关键啊!别编造瞎话,实事求是才有说服力嘛。

就好比讲故事,真实的才更能打动人。

公文里的数据、情况都得老老实实的,能这样做到的公文才是好公文呀!
我的观点:撰写公文就得把这些基本要求时刻记在心里,这样写出来的公文才合格、才有用。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关于公文的相关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文写作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具有合法性。

首先,公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宪法与法律,因为,它们是我们制定的一切宏观与微观决策的总依据和指导纲领。

其次,要符合本系统、本机关主管业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因为,它们是制定本机关一切决策的直接依据,如果在公文中提出新的政策,应当加以说明。

由于公文内容还要受其他多方面方针政策、法规规章的指导和制约,所以,还要加强横向联系,了解同层次有关系统、机关的重要决策并与之保持一致,以便在工作中相互协调与配合,避免矛盾抵触。

(2)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并切合实际需要,讲求实效。

①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需要制发公文,公文写作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犊主义。

②公文的内容务求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原则与方法,使公文具有真实性与可行性。

公文内容失真或者所提对策脱离实际都会导致领导机关决策的失误,直接危害机关乃至国家利益。

因此,公文撰写人员必须深人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③注重时效。

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紧密适应机关行政管理的需要,以便尽快实现公文的效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3)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主题是作者通过公文表达的意图与主张,每件公文都要求能够集中、鲜明而直接地表述主题。

要一文一事,中心明确,令人一目了然。

应围绕主题,合理安排正文结构,做到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紧凑有序,过渡自然。

应当具备的数据项目一定要准确齐备,格式务必庄重规范,符合国家统一规定。

(4)用语庄重严谨、简明通顺、平实得体。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1. 规范格式:公文格式的规范性非常重要,有助于确保公文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具体要求包括正确选择公文类型、规范使用发文字号、正文字体和字号、行距、纸张大小等。

2. 准确表达:公文写作要求内容准确、简洁、明了,要深刻理解发文目的和背景,准确阐述问题,用语规范、简明扼要。

3. 结构清晰:公文写作要遵循清晰简洁的原则,确保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各部分内容之间要有逻辑关系和承接关系。

4. 严谨规范:公文写作要求用词严谨、规范,禁止使用模糊词汇和非正式用语,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同时,公文用语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5. 及时准确:公文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传达和处理信息,因此要求写作要及时,内容准确无误,以确保公文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拓展:1. 公文的类型:根据用途和性质,公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命令、公告、通告、通知、报告、请示、批复等。

不同类型的公文在格式、内容和用语上都有不同的要求。

2. 公文的格式:公文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公文字号、发文日期、密级、紧急程度、主题、正文、附件、封皮等。

其中,公文字号是指公文的编号,用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公文。

发文日期是指公文生效的日期,一般写在公文首页的左下角。

密级和紧急程度是公文的重要属性,用于指导公文的处理和传递。

主题是公文的核心内容,一般写在公文首页的上方。

正文和附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文一般用来阐述问题和表述内容,附件则用来支持和证明正文的内容。

3. 公文的语言要求:公文的语言要求严谨、准确、简明,禁止使用模糊词汇和非正式用语。

同时,公文的语言要求清晰、简洁、连贯,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表达出明确的中心思想和脉络。

关于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关于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律,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就是对这些规律的反映。

其内容是: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二、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关于正确有效传递文件的规定,也是撰拟公文的指导依据。

遵守行文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稿书写规范四、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1、明确行文目的和要求。

2、确立公文主题。

3、选定公文文种。

4、占有材料。

5、确定具体表达方式。

二)撰拟文稿1、安排好结构,一是确定总体的构成;二是确定正文的具体构成,解决好各组成部分的编排次序,安排各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2、拟出写作提纲。

3、正式撰拟文稿。

(三)审核修改文稿的审核修正要认真严肃反复进行,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五、公文的'语言特点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这些特点具体体现在公文词语,公文语句,公文表达,公文修辞中。

六、公文词语的选择七、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在对公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和概念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除了必须遵循一般的语法规则,逻辑规则之外,还必须遵循一些特殊要求。

其中特别需要注意:时间的表达;空间的表达;职务,姓名的表达;数量的表达;范围的表达;程度的表达;语气,神态的表达。

八、公文修辞公文修辞在其所追求的效果方面,重准确鲜明,质朴平匀,精练顺达,反对含糊暖昧,繁冗堆砌,轻浮造作,重内在美而不只求形式美;在修辞手法方面,以消极修辞手法为主,以积极修辞手法为辅,重在选词炼句及章法方面下功夫,审慎使用修辞格。

九、公文专用词语由于表意和表现特殊色彩的需要,公文中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篇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1. 明确主题和要求:在写公文之前,必须明确主题和要求,包括文件的类型、用途、受众、语言风格等,以便写作人员根据要求进行撰写。

2. 选择合适的语言和文体:公文应该使用正式、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文体,避免使用口语化或过于灵活的表达方式。

3. 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公文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性,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同时需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

4. 内容准确、简明扼要:公文的内容应该准确、简明扼要,不要包含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句子。

5. 格式规范、统一标准:公文的格式应该规范、统一标准,包括文件名称、日期、编号、正文、结尾等部分,同时需要注意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细节。

6. 尊重上级领导和受众:在写作公文时,应该尊重上级领导和受众,注意表达的语气和措辞,避免使用不当的表达方式或产生歧义。

拓展:公文是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和行政工具,其写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上级领导的观感。

因此,写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技能,遵循上述的基本要求,写出准确、简明、规范、专业的公文。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沟通和协调,确保公文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信息和解决问题。

篇二: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1. 准确性:公文应当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完整。

2. 简明扼要:公文应当简洁明了,语言应当通俗易懂,行文应当流畅。

3. 格式规范:公文应当遵循规定的格式规范,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术语,排版应当整齐、清晰。

4. 保密性:公文应当保证信息的安全,防止泄露,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5. 权威性:公文应当具有权威性,表达应当严谨、准确,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术语。

6. 可操作性:公文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应当明确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执行方式,便于公文的实施。

扩展: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不仅适用于政府公文,也适用于商业公文、内部报告等各种类型的文书。

在写作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公文类型:不同类型的公文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因此在写作前应当了解每种公文的写作要求和格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因此,在撰拟文稿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特有的规律,达到特有的质量标准。

《条例》第十六条对起草公文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办法》第二十五条对起草公文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要求。

我们将这些基本要求综合为十个方面:(-)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我们进行各项工作的依据和准绳,也是起草公文的依据和准绳。

制发公文的具体目的虽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要使公文真正具备“法定”的执行效用,使其受到“法”的有力保障,公文自身首先必须“合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

这就要求起草公文的人员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学法、懂法、守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党和国家的有些具体政策规定需要适时作必要的调整,但这必须经过中央或有关的上级机关作出决定,下级机关无权在自己的行文中改变中央和上级机关的政策规定。

至于涉及法律法规的修改,则只能按照法定程序由有关的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作出。

(二)符合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我们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指导原则。

公文起草工作也必须贯彻这一原则。

各级党政机关起草的公文,都必须符合各自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而不能脱离更不能违背上级机关的指示。

一般来说,上级机关更为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能把握全局,同时它也比较熟悉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情况,因而它的指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所以,各地区、各部门起草公文,不但需要了解和研究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而且还需要了解和研究自己的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

要善于把上级机关的指示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上级机关的指示在本地区、本部门得到贯彻落实。

(三)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有关公文可以从不同侧面作出某些规定,但它们之间应当相互配合而不能矛盾。

比如对同一事项,这件公文认为可以办,那件公文认为不能办,或者对此项经费,这件公文认为应予以解决,那件公文认为不能解决。

现实中确实有一些机关公文的规定相互“打架”,让执行者无所适从。

这些相互矛盾的情况,在起草公文时是必须避免的。

无论是本机关所发的公文之间,还是本机关公文与其他机关所发的公文之间,都应该相互呼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二是当根据新的情况需要对现行公文的有关规定作出某些调整时,新制发的公文应当对此以适当形式有所交代或者以其他方式予以说明,以便使人了解新规定与原有规定的不同之处并非相互矛盾,而是为适应新情况所作的调整。

为此,起草公文时,必须认真了解现行有关公文的情况,熟悉该公文涉及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同相关部门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四)完鳖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发文机关的意图,就是发文机关通过发文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有关设想,是发文机关领导集体的意志。

一件公文,即使以机关领导人署名发出,也不是领导人以私人身份,而是以机关代表的身份行文的,体现的仍然是发文机关领导集体的意图。

可以说,能否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决定了一件公文的成败。

为此,公文起草人员必须熟悉本机关情况,学会从工作大局出发认识和分析问题,注意了解和听取机关领导的意见和要求,特别是要善于“换位思考”,悉心体会和准确把握机关主要领导人的思想脉搏,投身处地从机关领导角度,用机关领导的“脑子”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信况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

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由我国公务机关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才能很好地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杜绝浮夸、生搬硬套、妄下结论、草率从事、虚以应付的腐朽作风。

起草公文,要注意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重实际、说实话、求实效。

具体要求是:第一,保持全面性。

公文的内容要涵盖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的情况,包括历史情况和发展趋势,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报喜不报忧。

第二,保持准确性。

公文的内容应力求体现事物的实质和规律性,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作任何夸大、缩小,更不能反映虚假情况。

第三,保持客观性。

公文反映的应当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主观臆想或故意编造的东西。

只有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才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实有效的办法。

可以说,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是公文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的基础。

做到这一点,公文才会充实有力,令人信服。

一些典范公文中概述有关情况的段落,往往用字不多,但很有说服力。

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从中厂解到有关问题的基本情况和关键所在,感受到解决有关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很自然地认同公文中提出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六)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制发公文总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所以有关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就很自然地成为公文的主体和关键。

总的来说,具体政策和措施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行为规范方面的,主要是指;什么事要怎样做,不能怎样做.违反了怎么办等。

另一类是属于物质条件方面的,主要是解决人、财激方面的问题。

要妥善处理问题,离开必要的政策和措施是不行的,那就成了空谈,但是如果提出的政策。

措施要求过高,那也是不能实现的空中楼阁,于事无补。

因此,在研究确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时,“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就成了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只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要求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必须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能凭想当然办事,必须经过周密调查和充分论证。

(七)表述准确严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观点明确。

公文主题要鲜明突出,提出的各种主张、意见、要求、政策、措施等都要清楚明白,毫不含糊。

第二,条理清晰。

公文中涉及事项多、内容较复杂时,要按照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分层次、分要点进行表述,切忌交叉、重复。

第三,内容充实、公文不但要有明确的观点;而且应当要素齐全,数据完备,以便于认识和解决问题。

第四,结构严谨。

公文开头、结尾和中间各部分的安排必须井然有序,严密紧凑,全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五,表述准确。

公文对人们行为影响的直接性、强制性,以及它特殊的‘物”(客观事物)——“意”(有关领导对事物的认识)——“意”(撰稿人的认识)——“言”(运用语言表达认识,形诸文字)的形成过程所带来的一系列特点,使准确无误成为公文质量标准中的重要指标。

从对实际情况和公文制发意图的反映,到每项具体内容的表达,从概念、判断、推理的运用,到每一个语言符号的书写印刷,都必须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任何欠缺、夫当或失真。

(八)文字精确简练好的公文要开门见山,文字精练,用语简明,篇幅简短。

“开门见山”,是一种形象比喻,指的是在公文的开头处以极简单的文字表明全文的主旨或中心观点,先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引导人们进一步阅看全文。

不仅全文的开头应当采取这种方式,每一部分的开头也应适当采取这种方式。

“文字精练”\“用语简明”、“篇幅简短”这几点,概括了公文语言表达的基本特点。

要尽量用最简洁的文字顺畅而有条理地表达充实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切中要害,避免拖沓冗长的文风。

对撰写者而言,短小精悍的公文往往便于及时表达思想,也往往更难写;对受文者而言,阅看和处理短公文或许比阅看和处理长篇大论更有积极性。

一般说来,不能抽象地谈论公文长好还是短好,长公文和短公文都有精品。

但是,在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而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的长公文还在流行的今天,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写内容充实的短公文,短些、短些、再短些。

长篇未必充实,短论亦可高深。

(九)文种使用恰当不同种类的公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文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发文机关同受文机关之间的关系。

有的文种具有指示功能;适用于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如决议、决定、指示、批复;有的文种具有陈述呈请的功能,适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如请示、报告;有的文种具有周知功能,适用于公开发布或在一定范围发布事项,如公报、通报;有的文种具有规范功能,适用于对特定范围的工作或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如条例、规定。

公文必须正确地使用文种,否则烙会影响公文效能,造成行文关系的混乱。

(+)公文结构和格式规范公文的结构和格式是公文的外部特征。

它的作用是以庄重的特有的形式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

公文结构和格式的规范化是公文的本质要求,也是公文的生命。

要使公文能在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内实现有效沟通,不讲规范性,不坚持规范性是不可能的。

只有规范才可以扫清沟通中的障碍,才可以使公文的写作、阅读、传递、处理更快捷,更有效。

以上十项,是公文写作一般的基本的要求。

从第一项到第六项,是有关公文内容方面的要求,总的就是要求公文具有政策的正确性、情况的真实性和措施的可行性。

第七、第八两项,是有关公文文字表达方面的要求,总的就是要求准确、严谨和精练。

第九、第十两项,是公文形式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都同公文质量密切相关,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认真遵守,努力做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