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文学写作教程

合集下载

各院校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各院校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各院校古代文学考研科目西北大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8中国古代文学史④812综合二(含古代文论、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608中国古代文学史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文学作品选注》,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

812综合二(含古代文论、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1.《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古代汉语》郭锡良著,商务印书馆;3.《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

复试参考书目:1.《先秦文学史》褚斌杰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唐代文学史》(上、下),乔象锺、陈铁民主编;3.《宋代文学史》(上、下),孙望、常国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4.《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四册),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

导师名单李浩贾三强刘卫平方蕴华张文利孙尚勇复试备注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研究02.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03.唐宋文学研究04.元明清文学研究初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201英语(含法律硕士)631文学综合838文学专业基础参考书目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02.袁行霈等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0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04.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3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05.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

06.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07.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隋唐五代文学04宋代文学05元明清文学06近代文学07中国文学批评史初试科目①政治理论101②英201或俄202或日203选一③中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608④汉语与写作(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809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Ⅰ934参考书目 608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609高级英语《新编英语教程》(5—8)李观仪主编,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934中国古代文学Ⅰ《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复试备注同等学力加试:1.中国现当代文学Ⅱ2.中国古代文学Ⅱ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7中国古代文学史④866中文专业文学基础常识参考书目 637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袁行霈主编866中文专业文学基础常识1《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2002,袁行霈;2《文学理论教程》高教出版社1998,童庆炳等;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钱理群等;4《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金汉;5《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朱维之等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汉魏六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宋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③601语言学概论④801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①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复试备注复试:中国古代文学名作分析西南大学研究方向 01诗词学02先秦至隋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26文论与写作④853中外文学史参考书目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3、《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朱维之、赵澧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导师名单钟振振教授刘明华教授杨理论副教授韩云波教授张桂萍副教授刘明华教授黄大宏副教授胥洪泉教授何宗美教授复试备注本专业各方向复试:1、外语;2、所考方向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古代汉语;2、现代文学华中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文学理论④818中外文学史参考书目《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学科教学(语文)《现代汉语》黄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教育出版社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复试备注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科目:①文学批评写作②中国文学史湖北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汉魏六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20专业论文写作④825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参考书目 620专业论文写作语言或文学专业学术小论文写作825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1.《古代汉语》(第一册)(校订重排本),王力,1999年5月第三版2.《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次复试备注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江南大学研究方向 01古代文学与文化02中国诗学03中国古代文学史04中国食品文化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10中国古代文学④831文学概论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文学概论:《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四卷本)王力主编中华书局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欧美文学:《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部分)郑克鲁主编高教出版社 2006修订版《外国文学史》.朱维之.南开大学出版社复试备注复试科目:古代汉语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01‘红学’与小说文化研究02魏晋至唐文学研究03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04宋代文学研究05元明清文学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各75分)④810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607《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王力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教出版社、童庆炳810《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册)中国现代文学钱立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试备注复试:古代文学作品研究同等学力加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兰州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05传统文化与现代化06中国戏剧史07中国文学批评史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③617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④833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参考书《中国文学史发展纲要》,庆振轩等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下),雷达等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复试备注复试笔试科目:古代文学评论同等学力加试:1.古代汉语2.古代文学史苏州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近代文学05古典小说、戏曲06文学文献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8文学基础综合④820评论写作(1)参考书目初试:1、鲁枢元、刘锋杰、姚鹤鸣主编,《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际汉学院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2001年版 郑兴东:《报纸编辑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勇《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视频课件)ipfilter@
冯博琴:《计算机网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皖东:《计算机网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第三版,南开 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11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育学院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

文学写作知识教案

文学写作知识教案

文学写作知识教案文学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本教案旨在系统地介绍文学写作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们掌握写作技巧,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文学写作知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学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培养学生运用文学手法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文学写作的基本概念-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通过艺术手法表现人类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综合性艺术。

- 写作: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观点和态度的创作活动。

2.文学写作的分类- 诗歌:以节奏、韵律和意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学形式。

- 散文: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学形式。

-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为主要任务的文学形式。

- 剧本:以舞台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人物对话、动作和场景展示故事情节的文学形式。

3.文学写作的基本技巧- 素材积累:观察生活、阅读书籍、体验情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 构思布局:确定主题、梳理结构、安排情节,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 语言表达:运用修辞手法、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提高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人物塑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手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 情感抒发: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学写作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

2.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学习优秀作者的写作方法。

3.实践法: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4.互动交流法:组织学生互相评改、讨论,共同提高。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写作质量和进步程度。

3.期末作品展示:组织一次文学作品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和同学共同参与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孔德惠 徐笑梅 高洪波 赵英玲 狄艳华 林正军 郭维 刘丽艳 王芳 高瑛 于林龙 刘宏刚
05020101 英语语言文学01
01英美文学
李增 周桂君 杨杰 刘国清 张宏薇 修树新 宋世彤 林莉 冯伟 胡小冬
人数
考试科目
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1二外俄语 或242二外日语 或243二外德语 或244二外法语 ③680英语课程论基础综合 ④--无
所有
《新时代俄语通论》(上、下册)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初复
《实践语法》
初复
《日本文学史》
初复
《日本社会文化》
初复
《日本语概论》
0502110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
初复
《英语国家概况》
初复
《英语语言学导论》(第二版)
初复
《语言学教程》(第四版)
05021102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2
初试
二外《俄语》第二次修订版1-4册侧重1 -3册
黑龙江 大学俄 语系编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年 2008年 2008年 2013年
2012年 2006年 2005年 1998年
杨忠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1二外俄语 或242二外日语 或243二外德语 或244二外法语 ③681英语实践基础 ④890英语专业基础(语言学 )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0二外英语 或242二外日语 或243二外德语 或244二外法语 ③621俄语实践基础 ④812俄语专业基础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程资料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程资料

鼓励学生多读 书提高阅读速 度和阅读理解
能力
注重阅读与表 达的结合提高 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
训练目标:培养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包括口头表达和书 面表达
训练内容:通过阅读 课文、故事、诗歌等 引导学生进行复述、 转述、讲述等练习
训练方法:采用多种形 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 演、口头作文等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表达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掌握常用汉字培养阅读兴趣和 能力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语 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识字与写字:掌握常用汉字练习书写基本笔画 阅读与理解: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表达与交流:练习口头表达学习写简单句子 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识字量:一年 级学生应掌握 的常用汉字数
量。
写字姿势:正 确的写字姿势 是评价识字与 写字能力的重
要标准。
笔画顺序:正 确的笔画顺序 是评价识字与 写字能力的重
要标准。
书写规范:书 写规范、端正、 整洁是评价识 字与写字能力 的标准之一。
激发学生阅读 兴趣培养良好
的阅读习惯
注重阅读方法 的指导引导学 生掌握精读、 略读等阅读技
语文实践机会: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如写作比赛、朗诵比赛等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观察力和想 象力
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模仿优秀范 文进行写作实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注重写作基本功训练如遣词造句、 段落结构等

应用文写作新形态教程课件项目一初识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新形态教程课件项目一初识应用文

任务二 了解应用文的基础知识
(二)应用文的结构要素
1. 开头和结尾
应用文的开头一般采用概述式、 目的式、根据式、说明式或提问式等 方式开门见山地点出问题所在。应用 文的结尾一般采用总结式、号召式、 说明式或惯用语、惯用格式等方式收 束全篇文章。
点击上方图片可观看视频 应用文的结构
任务二 了解应用文的基础知识
问题:你对应用文了解多少呢?
一、应用文概述 (一)应用文的概念
任务二 了解应用文的基础知识
应用文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 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写作的有实用性 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它是人类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 体,应是用人文们是传指递人信们息在、生处活理、事学务习、、交工流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写作的有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 的感文情章的。工它具是,人有类时在还长可期作的为社凭会证实和践依活据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 情的工具,有时还可作为凭证和依据。
任务一 认识应用文的历史沿革
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应用文专集是《尚 书》,它是我国古代应用文正式形成的标志。秦朝的 “书同文”政策,使应用文写作进一步规范。汉袭秦 制,增加了文种样式,应用文表述格式开始相对固定, 为公务文书的程式化开了先河。汉代应用文的代表作 品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晁错的《论贵粟疏》、 贾谊的《论积贮疏》等。
项目一
初识应用文
项目一 初识应用文
项目概述
应用文单是击一此种处实用编文辑体母,版在文人们本日样常式工作、学习、
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二为级沟通、传播、交流的工
三级
具和手段,应用文写作不断发展四,级 不仅出现了大量的 经典之作,而且形成了系统的写作五理级 论。本项目作为 应用文写作的入门向导,对应用文的历史沿革、应用 文的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的必要准备分别做了介绍。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第三章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第三章
14
1.3 材料的分类
〔三〕电子资源
2.常用电子资源介绍
〔1〕单机资源以应用程序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硬盘或者光 盘之上,无需经过互联网传输的电子资源。
〔2〕网络资源 ① 网络信息资源权威性和可信度的鉴别 ② 网络资源常用检索工具:a.搜索引擎;b.数据库: 〔a〕查找图书 〔b〕查找报刊〔c〕查找学位论文〔d〕 查找会议文献〔e〕查找国内外专利文献〔f〕查找标准 文献
2 真实 保证材料的真实性有几个可以借鉴的方法:一是尽量 使用第一手资料。二是尽量选择可信度高质量有保证 的文献资料。
4
1.1 材料的含义和特点
3 适用 选取与论文中心论点关系最密切、最有说服力的材料。防止论文出现冗长繁杂、 不知所云的情况。
4 新颖 材料的新颖性,是指其从未出现或从未被使用过。这样的材料本身就具备极强的 学术价值,对其进行任何角度的研究都有可能得到有价值的成果。材料的新颖, 也指使用新方法、新角度对已有材料进行研究。
查找原始文献
18
2.1 材料的搜集
〔二〕记录
记录的内容
〔1〕有创新的新论点、新见解。 〔2〕典型的证明力度强的论据。 〔3〕阅读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感受、想法 。 〔4〕文献的出处和原始出版信息。
19
2.2 材料的整理
1. 对资料进行分类 分类就是将各种信息资料由粗到细、由
大到小地逐级进行分类,或者按照一定的标 准将所研究课题的有关资料分成不同的组。
6
1.2 材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作用
〔三〕材料是完成论述的根底
当学术研究有了收获,并将其形成著述的时候,材料就是完成论述的基础。没有材料不能发 现选题,无法提炼论点,更无法完成论述。离开材料的论述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说服 力和生命力。一篇普通的议论文,都需要用论据来支撑论点,更不要说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毕 业论文撰写了。

文学与写作入门教程

文学与写作入门教程
文学功能
文学具有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能够丰富人们的 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文学体裁与特点
01
02
03
04
诗歌
以抒情言志为主,语言凝练、 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和音乐性。
散文
以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形式自由灵活,语言质朴自然 ,表达作者真实感受和见解。
小说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 会生活,具有虚构性和典型性 。
散文类型及特点分析
叙事散文
以叙述事情为主,注重情节发 展和人物形象刻画,具有生动 的情节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抒情散文
以抒发情感为主,通过描绘景 物、叙述事件来传达作者的思 想感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议论散文
以阐述观点为主,具有鲜明的 立场和观点,注重逻辑性和说 服力,语言简洁明快。
情感表达与主题深化
趣味性
作品应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 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文学发展历史及流派
古代文学
现代文学
包括古代神话、史诗、寓言、诗词等,反 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精神追求。
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为主 要流派,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探索,涌现 出大量优秀作品和作家。
当代文学
文学流派
生期待和好奇心。
情节结构
03
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每个部分都应有明确的
目标和作用,以构成完整的故事框架。
场景描绘与氛围渲染
场景描绘
通过对场景的具体描写来呈现故 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增强观众
的代入感。
氛围渲染
通过运用语言、音乐、灯光等手段 来营造特定的情感和氛围,使观众 更好地理解故事主题和人物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规模的兼职的文学写作队伍正以饱满的 文学激情和新鲜的文学信息为一部当代文学史提供 着厚重的史料和绚丽的文学景观。 我国大中学校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气氛中 涌现了过去所没有的或者说较少出现的大中学生文 学写作者。 经历了一个追求独立、逐渐丰满、不断完善 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采用过“二 分法”。 西方自古希腊罗马时 代的亚里斯多德以来,主 要使用“三分法”。
作为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 学写作,同时应该具有情感特征。 作为一种运用语言媒介来创 造艺术形象的文学写作,还具有 形象的间接特征。
最初的文学写作的手段和形 式是相当简陋和单一的。 最初的文学写作的对象和内 容比较表层和单纯。
一部文学史展示着人类精神 的成长和艺术形式的演变。
我国专业化文学写作队伍正为国家和民族奉献 着各种文学体裁的精品。
在文学学习 中提高形象思维 能力。
在进行形象思维训练过程中有效地 提高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
中西方自近现代以来, 常常采用“四分法”。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对文学写 作的认知功能和教化功能作了相当 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现代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写作的 认识功能和教化功能必须通过审美 功能才能实现。
典型化的具象概括方法。
意象化的情感表达方法。 超常的语言审美组合方法。
在深厚、丰富的 生活中积累文学意象 和文学体验。
文学是一种运用语言媒介创造艺术形象、 表达思想情感的审美类的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写作是人们运用文学语言描叙艺术 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创和网 络环境支持下的一种用文学语言描述艺术形 象、表达现代人情感的创造性的审美心智活 动。
作为具有审美功能的文学写 作,首先具有感性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