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把字句练习2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练习及答案

二、练习题: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练习(一)、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一、把字句与被字句练习先在句中分析出事物1、事物2和怎么样把字句:事物1+把+事物2+怎么样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被字句:事物2+被+事物1+怎么样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事物1和事物2互调位置。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格式:名词1+把+名词2+动词名词2+被+名词1+动词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注意:互换后,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不能丢词语。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如: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
(错)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怎样把“把”字句变成“被”字句?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方法一: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在陈述句中分析出名词和动词,而后按下面格式改写: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1)改为把字句:名词1+把+名词2+动词(2)改为被字句:名词2+被+名词1+动词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方法二: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理解句子意思,自问自答。
如“谁做了什么”该为“谁把什么做了”,“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11、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
“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和被字句改为陈述句,其方法与以上的方法1、方法2相反,请大家多去细心领悟,学习,运用。
)13、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那是因为它有一种看不见的生命力。
如: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挡住了日本鬼子的去路。
在改为把字句时,分清了施事者“英雄的狼牙山五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壮士”,受事者“日本鬼子的去路”,动作词“挡住了”,在施事者与受事者之间加上“把”字,按以上方法,改成的把字句是: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把日本鬼子的去路挡住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练习题集二

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练习集二总论填空: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
2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的能力。
4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
5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外汉语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___________的教学。
8语言交际能力是言语技能和___________构成的。
9记忆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10对外汉语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___________两部分。
选择:1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
A.《基础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2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______,该刊物为______。
A.《汉语学习》B.《世界汉语教学》C.《语言教学与研究》D.《学汉语》E.月刊F.双月刊G.季刊H.双季刊3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________。
A、80年代初B、80年代中C、80年代末D、70年代末4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____。
A、《初级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课本》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5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6《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A、王还B、邓懿C、吕叔湘D、周祖谟7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 )A、《基础汉语》B、《汉语教科书》C、《实用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8非言语交际主要表现为()A面部表情B服装打扮C体式语D手势9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___________A母语和外语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C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术语解释:母语外语第一语言第二语言(2003)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
“把”字句的综合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

“把”字句的综合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把”字句的综合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学“把”字句的综合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胡明亮摘要:“把”字句的研究要从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和语⽤功能三个⽅⾯进⾏。
在句法上,介词“把”连同其宾语置于动词前,以避免动词后形成太多短语。
在语义上,“把”的典型宾语是受事。
在语⽤上,“把”字句⽤来承接上⽂,引出下⽂。
印度尼西亚语中没有类似结构,所以学习汉语的印度尼西亚学⽣⼀般避免使⽤“把”字句,或者使⽤错误。
关键词:“把”字句句法语义语⽤语⾔教学⼀、引⾔汉语“把”字句是⼀个⾮常特殊的句型,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个难点。
约3万字的语料⾥,“把”字句153例,远远⾼于“被”字句的36例(裴春艳,2007)。
研究“把”字句,必须从语法、语义和语⽤三⽅⾯分析。
从语法形式上看,“把”为介词,它引导的介词短语出现在动词前。
从语义特征看,“把”所引导的名词短语,主要是受事;“把”前边的主语,⼀般是施事。
从语⽤功能看,“把”字句具有与其他句式不同的特殊功能,主要有信息功能、⼈际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
本⽂⾸先介绍“把”字句的语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功能,然后探讨“把”字句在对印尼的汉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就“把”字句教学提出⼀些建议。
⼆、“把”字句的句法特征从形式上看,“把”为介词,其引导的介词短语出现在动词前,如“(他)把书拿来”等。
(1)a.他把书拿来了。
b.?把书他拿来了。
c.*他拿来了把书。
d.*他把书拿。
e.他拿来了书。
f.他把书放在桌⼦上。
g.?他放在桌⼦上书。
例(1)a中,“把”连同其宾语“书”出现在动词前,动词后有补语“来了”,合法。
例(1)b中,“把书”出现在主语“他”前,不妥。
例(1)c中,“把书”出现在动词“拿来了”后边,不合语法。
例(1)d中,动词“拿”后⾯没有补语,句⼦也不合语法。
例(1)a 中也有主谓宾形式,如例(1)e“他拿来了书”。
但是,有些语法形式,如宾语后边有补语时,必须使⽤“把”字句。
对外汉语教学法——被

复习:
“把”字句
主语 + 把 + 宾语 + 动词V. + 其他
你 你
我
把 把 把
护照 给 空调 开 那本书 给 房间
我。 (宾语) 开。 (补语) 他了。(宾语+
了) 我 把
打扫打扫。(重叠)
主语+把+宾语(什么)+V.+给/到/在/成+其他
你 把 吸尘器 递 给 我。 我 把 那张桌子 搬 到 外边去 了。 主语+想/没有/要/能+把+宾语+V.+其他
注意!叫、让后面的宾语必须有
树叶被(大风)刮掉了。 树叶叫/让大风刮掉了。 我的车被(朋友)开走了。 我的车叫/让朋友开走了。
主语(受事)+被+{宾语(施事)}+动词+其他
我被自行车撞倒了.
主语(受事)+被+动词+其他
我被撞倒了。
主语(受事)+叫/让+宾语(施事)+动词+其他
பைடு நூலகம்
我不想把这张桌子搬走。
语法:“被”字句
受事
朋友开走了我的车。---(变成“把”字句)
施事 受事
朋友把我的车开走了。---(变成“被”字句)
受事 施事
我的车被朋友开走了。
大风刮掉了树叶。---(变成“把”字句)
大风把树叶刮掉了。--- (变成“被”字句)
树叶被大风刮掉了。
服务员拿错了她的箱子.---(变成把字句) 服务员把她的箱子拿错了。---(变成被字句) 她的箱子被服务员拿错了。 !口语中,“被”可以换成“让”,“叫” 她的箱子叫/让服务员拿错了. 树叶被大风刮掉了。 树叶叫/让大风刮掉了。 我的车被朋友开走了。 我的车叫/让朋友开走了。
2024年《把字句》对外汉语精彩教案精编版精彩课件

2024年《把字句》对外汉语精彩教案精编版精彩课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把字句”的用法和结构。
2.培养学生运用“把字句”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汉语句型的理解和运用水平。
二、教学内容1.把字句的定义与结构2.把字句的语法特点3.把字句的常见用法4.把字句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
2.难点:把字句在实际情境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只狗正在咬着一个球。
(2)引导学生用汉语描述图片,如:“狗咬球。
”(3)教师提问:“我们还可以怎么表达这个意思?”引导学生思考。
2.讲解把字句(1)教师简要介绍把字句的定义和结构。
(2)通过例句展示把字句的语法特点。
(3)讲解把字句的常见用法,如:把字句表示动作的完成、把字句表示动作的结果等。
3.练习把字句(1)教师给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将其改为把字句。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改写的方法。
(3)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并给出评价。
4.情境模拟(1)教师设置一个情境,如:“小明把书包忘在家里了。
”(2)引导学生用把字句描述这个情境,如:“小明把书包忘在家里了,他很着急。
”(3)学生分组模拟情境,用把字句进行对话。
5.游戏环节(1)教师设计一个游戏,如:“把字句接龙。
”(2)学生轮流用把字句接龙,如:“我把手机放在桌子上,你把书放在书包里。
”(3)教师评选最佳接龙者,给予奖励。
(2)布置作业:用把字句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练习、情境模拟、游戏环节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把字句有了全面的认识。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提高了对把字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资源1.图片资源:展示把字句情境的图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_把_字句研究

语言应用研究odern chinese M111XIANDAI YUWEN2012.02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都会遇到一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把”字句。
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很多教师都觉得很难给留学生讲明白“把”字句。
针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把”字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把”字句?教材里没有清楚的阐释。
另一方面,初级阶段留学生所造出的“把”字句,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要解释明白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一、“把”字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一)很多教材给“把”字句下的定义是:由“把”构成的介宾短语充当状语的动词谓语句叫“把”字句。
这个定义侧重的是形式上的要求,并没有抓住“把”字句的实质意义。
多年来,语言学家对“把”字句意义的研究是多种多样的,有“致使说”“位移说”“提宾说”等等,它们确也都能从某一方面概括出“把”字句的意义,但是针对初级阶段留学生(学习汉语一年以内)的教学,应该确立一种核心的能够准确概括“把”字句全部意义,且易于为留学生所掌握的语义表达。
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初级汉语课本》(第一册),“把”字句出现在第四十四课和四十六课,例句是:(1)他们把车票交给列车员。
(2)您把箱子放到卧铺下边儿。
教材的解释为:这一句型强调某一确指的事物因动作而发生位置的移动。
(3)我把扣子扣好。
(4)您把照相机拿出来。
教材的解释为:这个句型强调的是某个确知事物的状态因动作而发生了变化。
更复杂些的句子:(5)打铃,是把什么东西打出声来。
(6)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山搬走了。
现有的教材只是按句型来说明“把”字句的作用,没有给出“把”字句的确切定义,尽管如此,我们却可以总结出这类句子的共同特性是“主动处置”。
“他们”是主动的,怎样处置车票呢,把车票交给列车员。
“我”是主动的,怎样处置扣子呢,把扣子扣好。
“两个神仙”虽然是上帝派来的,但他们在搬山的过程中也是主动的,处置结果为“把山搬走了”。
笔者认为,教材没有给出明确定义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把”字句还有很多的特殊句式。
对外汉语练习题

练习题(二)姓名分数一、选词填空。
在有是1、我们的宿舍就银行的北边。
2、银行南边一家邮局。
3、你的帽子桌子下面呢。
4、学校北边银行和书店,还一个小公园。
5、他爸爸一家公司的经理。
二、把所给词语放在句子中合适的位置上。
1、图书馆A在B宿舍C的D。
(东边)2、A我们学校的B食堂C图书馆的北边D。
(在)3、他的A桌子B放着C一盆花D。
(上面)4、A火车站的B是C银行D。
(西边)5、我去A的时候他正B睡C觉D呢。
(着)6、他游A泳B就去C图书馆D了。
(完)7、她没有A给B别人帮C忙D。
(过)8、A我和他唱B了C歌D。
(半个小时)9、爷爷每天A都B散C步D。
(两次)10、他A毕B业就C出国D了。
(了)三、把下列句子的错误改正过来。
例:爷爷吃晚饭完经常散散步。
爷爷吃完晚饭经常散散步。
1、我们去北京过。
2、他们家人都来学校,我们家人都也来学校。
3、我哥哥喜欢吃烤鸭,我喜欢吃烤鸭。
4、我在很多钱。
5、邮局有学校旁边。
四、用“的”“地”“得”填空。
1、她长很漂亮,个子也高高。
2、大卫唱歌唱很好听,打篮球打也很好。
3、他慢慢走过来,大声叫我们了。
4、他是我们体育老师,踢足球踢很好。
5、她的头发长长,嘴巴小小,眼睛大大。
五、加量词。
一()书一()椅子一()桌子一()可乐一()裤子一()鸡蛋一()袜子一()裙子一()围巾一()烤鸭一()纸一()水一()汽车一()自行车一()路一()手一()伞一()咖啡一()鞋一()衬衫六、用“也”改写下列句子。
例:小明在睡觉。
大卫在睡觉。
小明在睡觉,大卫也在睡觉。
1、大卫是学生。
刘京是学生。
2、李明是中国人。
张森是中国人。
3、你喜欢汉语。
我喜欢汉语。
4、你去上海。
他去上海。
5、姐姐很漂亮。
妹妹很漂亮。
七、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例:玛丽是英国人,大卫也是英国人。
大卫和玛丽都是英国人。
1、春天很舒服,秋天也很舒服。
2、老师想去旅游,学生也想去旅游。
3、爸爸喜欢看电影,妈妈也喜欢看电影。
4、玛丽会说汉语,大卫也会说汉语。
把字句和被字句练习

把字句和被字句练习一、把字句改被字句,被字句改把字句1.确定句式结构:把字句的基本结构是:主动者+ 把+ 被动者+ 动作。
被字句的基本结构是:被动者+ 被+ 主动者+ 动作。
2. 互换主动者和被动者:在把字句中,主动者是执行动作的主体,被动者是受到动作影响的对象。
在被字句中,被动者成为句子的主语,主动者则跟在“被”字后面。
3. 调整语序:将把字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位置互换,同时将“把”字替换为“被”字,或“被”字替换为“把”字。
4.保持句意不变:在转换过程中,要确保句子的原意不被改变,动作和结果的表达要一致。
二、相关练习(一)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9、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10、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二)将下面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黄鹂吃了卷叶虫。
8、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9、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10、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1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三、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 夕阳染红了西天。
2 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3 战士们消灭了一批入侵的敌人.4 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
5 少先队员黄远明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