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的运输茎的结构

合集下载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复习提问:
植物根含有哪些功效?根吸收 水和无机盐是怎样送往叶、花、果 实等器官呢?
第2页
一、茎结构
1、茎分类
按形态分:
①直立茎
特点:
茎较坚硬 能够直立
樟树、甘蔗
第3页
②缠绕茎
特点: 借茎本身缠 绕他物上升
牵牛花、 常春藤
第4页
③匍匐茎
特点
茎较柔软、 平卧于地 长不定根
草莓、甘薯
第5页
④ 攀援茎
存在部位 细胞特点 功效
导 管
木质部
筛 管
韧皮部
死细胞 活细胞
输导水和无机盐 输导有机物
第14页
形成层
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只有_2_~_3 层细胞 组成,呈_环_状排列,细胞_扁_平,能不停
进行_细_胞_分_裂。向外形成_韧_皮_部_,向内 形成 _木_质_部_,从而使茎_加_粗_。
说明:水稻、小麦、竹等植物没有形成层,所以茎
态 缠绕茎 借茎本身缠绕上升
攀援茎 用卷须攀援他物上升 茎 木质茎 组 成 草质茎
第24页
2.双子叶植物茎结构特点:
外树皮 保护作用
双 子 叶 植
树皮 内树皮
筛管 运输有机物
(靠里是韧皮部)
韧皮纤维
物 茎
形成层 细胞能分裂增生


导管 输导水和无机盐
木质部
木纤维 增加茎强度 第25页
第7页

块茎

球茎

肉质茎
根状茎
第8页
这些各种各样茎,展现不一样特 点,这说明了什么?
茎生长都能使叶更加好地伸展在 空中,从而最大可能接收阳光进行光 合作用。
茎结构基本相同

浙教版科学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优质公开课1

浙教版科学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优质公开课1

学生思考:P93
(1)如果细铁丝缠小树,会对小 树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小树要长大,茎要逐渐长粗。 日子久了铁丝就会嵌入树皮,可能对树皮造 成环切一圈的结果。如果茎上的筛 管被全部 切断根就会得不到营养而死亡,整株树也就 会随之死亡。
(2)课桌椅是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的?
制作课桌椅,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
第四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植物体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 叫蒸腾。植物蒸腾 散水的主要器官是 叶 ,所散失的水是通过根 从土壤里吸收过来的。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 下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 粉),同时放出 氧气 的过程。其实质是 合成 有机物, 储存 能量。
叶制造的有机物要送到根、花、果 实等器官,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要 送往叶、花、果实等器官,而茎正 好连接了这些器官,因此,茎具有 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树皮——
韧皮部———— 形成层———— 髓————————————
木质部——————————-
【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1)、研究树皮 树皮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起什么作用?
树 外树皮保护作用 皮 内树皮
外树皮
(靠里是韧皮部)
内树皮
(靠里是韧皮部)
3、研究韧皮部
韧皮部处在内树皮靠里边, 它由 筛管 和 韧皮纤维 组 成。 筛管:输导有机物。
思考:有些植物能变粗有些植物不能变粗为什么?
单子叶植物茎
2、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了解)
结 木质部:导管 构成维管束,
构 分散在薄壁细 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说明:水稻、小麦、竹等植物都没有形成层,所以茎不能加粗生长。

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_15

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_15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知识点梳理1.茎的分类: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2.茎的结构:树皮,木质部,髓;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导管;2.无机盐的运输:筛管。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茎的结构1.树皮:可分为最外层的表皮、韧皮部。

A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

B韧皮部:由筛管、韧皮纤维和薄壁细胞等组成。

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连通,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的功能是运输有机物,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韧性强。

C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使得茎能逐渐增粗。

2.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A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B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

3.髓:位于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存营养的功能。

例1.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B.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C.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D.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答案:D变式训练1.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它的内侧部分是,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2)②叫做,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3)图中③的名称是.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4)④的名称是,具有的功能.答案:(1)树皮;韧皮部;筛管;(2)形成层;加粗;(3)木质部;导管;(4)髓;贮藏营养.变式训练2.选一个生长旺盛的杨树枝条,在其基部剥去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伤口上部的树皮长成了节瘤(如图):请回答:(1)本实验证明,树皮具有输导的结构,该结构叫.(2)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是因为.(3)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会导致杨树死亡,其原因是.因此“树怕伤皮,不怕空心”.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而木质部没有受损,导管仍能运输水和无机盐,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枝条上部仍然可以存活.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答案:(1)有机物;筛管(2)仍有木质部,导管仍能运输水和无机盐(3)根得不到营养物质而死亡。

有机物在茎内的运输结构

有机物在茎内的运输结构

有机物在茎内的运输结构
有机物在茎内的运输结构是由细胞组成的维管束。

维管束分为两种类型: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包括木质纤维和木质部细胞。

木质纤维提供支持和强度,而木质部细胞则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木质部内的管状细胞形成连续的通道,称为木管。

木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溶解的无机盐。

韧皮部包括韧皮纤维和韧皮部细胞。

韧皮纤维提供支持和保护,而韧皮部细胞则负责运输有机物,如蔗糖和氨基酸。

韧皮部内的管状细胞形成连续的通道,称为筛管。

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有机物。

维管束由这些细胞组成的管道网络,贯穿整个茎,并连接到根和叶。

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管上升,而有机物则通过筛管下降。

这种双向的运输系统称为根部向上的流动和叶部向下的流动。

维管束的运输结构使植物能够将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从根部运输到茎和叶,以满足植物的需求。

这种运输结构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茎的结构和物质运输

植物的茎的结构和物质运输

组成:主要由筛管、 伴胞、韧皮纤维和 韧皮薄壁细胞组成
功能:负责运输水 分、无机盐和有机 物质
特点:具有较强的 韧性和抗拉能力, 能够适应植物生长 过程中的拉伸和弯 曲
与木质部的关系: 韧皮部与木质部共 同构成植物的维管 系统,两者相互依 存,共同维持植物 的生命活动。
维管束是植物茎 的主要结构之一, 负责水分和养分 的运输
养分运输:养分 通过木质部和韧 皮部运输到植物 各部分
养分利用:植物 利用养分进行光 合作用、呼吸作 用等生命活动
养分储存:植物 将多余的养分储 存在果实、种子 等器官中
激素的合成:在 植物体内合成各 种激素
激素的运输:通 过韧皮部、木质 部等组织进行运 输
激素的作用:调 节植物生长、发 育和生殖等过程
水分在木质部中的运输速 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小 时数米甚至数十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分运输对于植物的 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因为它是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和细胞分裂等生命活 动的必要条件
物质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进行 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进行,无需消耗能量 物质运输的意义: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维持植物生长和发育
激素的种类:生长素、细胞 分裂素、赤霉素等
激素的作用:调节植物生长 发育
激素的运输方式:通过韧皮 部进行长距离运输
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识别并结合激素分子
水分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植物体内
水分在木质部导管中向上运输
水分通过叶肉细胞进入叶片
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到空气中
养分吸收:植物 通过根系吸收水 分和矿物质
维管束分布在植 物茎的各个部位, 包括表皮、皮层 和髓部

3.4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3.4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学习目标】1.了解茎的各种类型。

2.掌握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3.掌握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4.掌握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5.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

【知识要点】一、茎的结构大多数植物的茎生长在地面以上,呈圆柱状,具有节和节间,并于节上着生叶和茎。

由于茎所担负的主要生理功能和所生长的环境均与根不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茎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形态,从外部形态看,有直立茎(如杨、柳)、攀缘茎(如爬山虎)、匍匐茎(如甘薯)、缠绕茎(如紫藤)。

虽然茎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木本植物的茎从宏观方面看,是由树皮、木质部、髓三部分构成的:从微观方面看,是由树皮(树皮外侧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四部分构成的。

树皮的外侧部分由许多层形态、结构不同的细构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

韧皮部是由活细胞构成的筛管和死细胞构成的韧皮纤维构成的。

形成层的中间一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木质部是由死细胞构成的导管和死细胞构成的木纤维组成的,木纤维有很强的支持力。

髓是由薄壁细胞构成的,有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韧皮部的筛管和木质部的导管是木本植物茎中的输导组织,具有输导功能。

形成层中间的一层细胞有不断向内、向外分裂的能力,形成的细胞添加到木质部的外方和韧皮部的内方,从而使茎年复一年的加粗。

多年生植物如松、杉等裸子植物和多种双子叶植物的茎如图所示 二、水分、无机盐的运输陆生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必须 运到茎、叶和其他器官,供植物各种代谢的 需要或者蒸腾到体外。

水分从被植物吸收到蒸腾到体外,大致需要经过下列途径:首先水分从土壤溶液进入根树皮髓部,通过皮层薄壁细胞,进入木质部的导管和管胞中;然后水分沿着木质部向上运输到茎或叶的木质部;接着,水分从叶片木质部末端细胞进入气体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细胞壁的蒸发部位;最后,水蒸气就通过气孔蒸腾出去。

由此可见,土壤——植物——空气三者之间的水分是具有连续性的。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实验现象:(1)未经环割的柳枝不定根生长状况 较好,经环割的柳枝,不定根生长状况较差。 (2)经环割的柳枝,开始环割的切口上 端有汁液分泌,后来环割上端形成粗大愈伤组织, 有时为瘤状物。 实验结论:(1)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由位于植物 韧皮部 筛管 茎内_______里的_____来完成运输的。 自上而下 (2)有机物在茎中________向根运输, 输导有机物的组织是韧皮部的筛管,属输导组织 。
茎较坚硬 能直立 平卧于地 长不定根 借茎本身缠绕或他物上升 缠 用茎叶卷须攀援他物上升 绕

直立茎 匍匐茎
攀援茎
缠绕茎
(1)四类茎按是否能向上生长可以区 匍匐 别出______茎 借助他物 (2)根据向上生长是否需_________可以分直 立茎、攀援茎、缠绕茎。 茎叶 (3)根据借助他物向上生成是否利用 卷须 附 着他物,可以区别攀援茎和缠绕茎。
靠里是韧皮部
内外 树树 皮皮
髓 木 形 树 质 成 皮 部 层
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树皮 (较软) 韧皮部 形成层 髓 (较软) 木质部 (较硬)

树皮是从树干的形成层区与木质部分离的部分 十分紧密 小 外树皮: 细胞排列____,细胞间隙较__, 树 保护 起到___作用, 皮 内树皮: (靠里是韧皮部) 髓:在茎的最中央,细胞__,细胞壁比较__, 大 薄 贮藏营养物质 质地较软,有_______的功能。
思考:
(1)如果细铁丝缠小树,会对小树产生哪 些影响?为什么? 如果铁丝缠绕小树,至少会影响茎中有机物的 运输。树干会加粗,铁丝缠绕势必影响小树的 生长。
(2)课桌椅是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的? 制作课桌椅,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
设问:为何竹子老是这么细?为什么有些植物 能变粗有些植物(如水稻.小麦等)不能变粗?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二课时)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二课时)
木纤维: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髓: 贮藏营养物质。
观察木质茎的结构
【实验目标】 1. 观察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2.认识木质茎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实验器材】 三年木质茎(木槿或椴树等)的永久切片、 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按显微镜操作要求,安放显微镜,并对好光。
2. 将三年生木质茎永久切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 自外向里可以看到: 紧密 ,细胞间隙比较 小 ①表皮:细胞排列 ____ ___, 保护 作用。 起 ______ 环 状排列, ② 韧皮部:在茎的横切面上呈 ____ 其中含有韧皮纤维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2~3 层细胞组成,呈 ___ 环 状 ③ 形成层:只有 ____ 扁平 ,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排列,细胞 ____ 韧皮 部,向内形成_____ 木质 部。 向外形成_____ 中央 , 其中较大型的 ④ 木质部:位于茎的 _____ 导管 ,具有输导水分的功能,较小 细胞是_____ 的细胞是木纤维。三个年轮也清晰地看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表4-6
记录表 实验现象 (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木质部染红,越上越浅
A.带叶枝条(不做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 木质部染红,越上越浅 条
没有染红的部位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 条, 只留下树皮 【实验结论】 茎对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观察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 1.取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将 其削成平整的斜面。
实验说明:把枝条削成 平整的斜面,是使导管 切口横截面积大一些, 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 输。
三、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验】观察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物质的运输茎的结构详细介绍:第五章营养物质的运输第二节茎的结构濮阳市第五中学李艳红教学目标1.掌握木本植物(这里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这里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了解草本茎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的措施。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本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为:(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木本茎的结构,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只有掌握了木本茎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因为:(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

它指的是:茎内,由韧皮部、形成层、本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

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

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参看教参,自制维管束教具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

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

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

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

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看图识记叶芽的各结构的名称及作用。

2.幼叶叶腋里的突起将来发育成什么? 3.叶芽、花芽和混合芽的区别。

4.侧芽、顶芽是由叶芽中的什么发育成的? 5.植物的顶端优势原因是什么? 6.茎的功能是_____和______,茎是由____发育成的。

7.杨树的顶芽属于_____。

8.下列关于叶芽的描述正确的是()a叶芽中具有大量分生组织细胞b离生长点越远的幼叶越早发育成叶c生长点及周围部分将发育成顶芽d芽原基着生在未来枝条上节的位新课讲授:1.关于引言:教师通过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

也可以准备好一些种类的植物茎(2~3年生),直接提问学生:①茎是怎么发育而成的?②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③茎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这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

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

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

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2.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好一些植物的茎,有草本植物的茎(小麦、玉米),也有木本植物的茎(椴树、杨树、柳树)。

首先用准备好的材料,使学生明确木本茎和草本茎的区别(概念)。

然后再以木本茎为例进行研究。

研究的方法可采取:[在实验课上进行](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进行。

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约5cm)椴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这一层是很容易剥掉的。

再引导学生往里剥就不那么容易了,很硬。

然后让学生用刀片或竖刀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横断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对不清楚的问题或不易观察的结构进行补充讲解。

如:关于树皮,它的结构实际上是很复杂的。

韧皮部是树皮中的重要结构,它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的。

教师用挂图说明筛管的结构。

强调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

这些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

上下连接的两个细胞结合处叫筛板,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筛管细胞之间靠筛孔进行物质传递,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关于韧皮纤维,可与木质纤维对比学习。

关于木质部,可以与韧皮部进行对比讲解。

导管的结构可以复习提问,由学生自己说明(第三章已讲)。

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可对比韧皮纤维,强调木纤维的坚硬、无弹性、强大支持力的特点。

不同的植物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的数目是不一样的。

如亚麻茎中的韧皮纤维很丰富,可以用来编织亚麻布和帆布,很结实。

红松的木材质地优良,耐腐蚀力较强,是建筑、车辆、造船、家具的上等优质用材。

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木本植物的茎逐年生长、加粗,所以茎中肯定有些细胞具有产生新细胞的能力,那么这些细胞在哪里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准确或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属于什么组织?这种组织细胞具有什么特点,经过提示,学生会想起来,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这样就可以在图中找到形成层的位置了。

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树皮。

形成层、木质部后,教师给出维管束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木本植物的茎维管束呈什么状态。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教师根据自制教具或模型一层层地认识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在教师的设计下,学生发挥主动性。

课前把实验材料和用具都发给学生,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想象力,让他们想方设法把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弄清楚。

课本可以做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并把握住学生的思路,使之朝着正确的方面进行。

当然,对学生自己不能搞清楚的结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说明、解释和讲解。

但要注意,学生已经搞懂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他们可以不受故有框框的限制,想方设法观察到茎的结构就可以。

②经过学生自己“动脑”的操作,会更深一步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练习1.杨树的茎由外向内的组成是() a.表皮形成层木质部薄壁细胞b.表皮机械组织薄壁细胞维管束c.树皮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维管束d.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2.木本植物的茎中,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结构时(),它可使茎不断加粗. a.树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髓 3.木本植物的茎中髓的作用是______.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树皮的内侧部分叫() a.髓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 5.木本植物的茎中,维管束的构成是 a.木质部髓 b.木质部韧皮部 c.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d韧皮部髓 6.木质部的组成是() a.木纤维导管b.韧皮纤维筛管c.木纤维筛管d.韧皮纤维导管7.韧皮纤维与木纤维的区别?第二课时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韧皮部中有支持作用的是_____,其结构与木质部中的____相似. 2._____与_____都属于输导组织,但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消失而相通,且细胞内没有______和_______,而后者通过______上的筛孔相通,是活细胞,前者主要运输______,后者主要运输_______。

3.温带地区的树木,由于形成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形成_____和_____两类不同的木材,相间排列而形成_______。

4.铁轨下的枕木,人或车辗过而不会折断,其支持作用的主要是a韧皮纤维b髓c 导管筛管d木纤维 5.木材中,木质部远比韧皮部厚,是因为______向___分裂的细胞还比向____分裂的细胞多 6.在树木的年轮中,木质最坚硬的部分形成于()a春季b春夏之间c夏季d秋季7.柳树枝条可以柔软下垂,因为它的茎内()a只有韧皮纤维b只有木纤维c韧皮纤维发达d木纤维发达8.下列四种细胞中,属于活细胞的是()a导管b筛管c木纤维d韧皮纤维新课讲授: 1.第二课时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如木本茎的结构中维管束的作用?在茎的结构中有几种组织、名称?茎为什么能够长粗?形成层的活动一年四季是否都一样?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为引出新课内容奠定基础。

2.新课引言:出示学习目标(1.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2.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比较。

)及自学指导(自学课本p96—97,知道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并总结它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教师可以指着三年生木本植物茎横切图或投影片问学生:“这是几年生植物茎横切图?”(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可看书上彩图八或寻找木菜墩)学生一般能够答对是三年生的。

追问为什么?也能提到“年轮”,当再问什么是年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就很难说对或说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关于“年轮的概念与形成的原因”的教学过程,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形成层的活动情况,用实物(木菜墩)或挂图、模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年轮的概念。

同时要强调指出:年轮与年轮线不是一回事。

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

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

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候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未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

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明显,出现轮纹。

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

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树木年龄。

共4页,当前第3页1234可以告诉学生,年轮的宽度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每因气候、虫害或其他因素一年内可产生若干假年轮。

热带乔木常终年生长,多不具明显的年轮。

4.关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可采取与木本植物茎结构对比的方式进行,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图片、茎横切片、实物),认清茎的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结构名称。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力加粗呢?②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呢?以便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草本植物茎结构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