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心整合之道 睡眠疾患中心架构模式研讨共46页
催眠与催眠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心理回归(倒退)治疗:在催眠状态下,你能回想起八辈 子以前的自己,阿哈,原来是只“猫”!!!
ppt课件
7
催 眠及催眠疗法
Hypnosis and Hypnotherapy
• Hypnos是希腊文,起源于四千八百 多年前古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主管 〔快乐与自在〕的〔睡神〕,也代表 最基本的生理元素之一〔睡眠〕。
ppt课件
22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主动性反应降低
❖注意层面趋窄化
❖旧记还原现象
❖知觉扭曲与幻觉
❖催眠中角色扮演❖暗示接受性强❖催眠中经验失忆ppt课件
23
主动性反应降低
在催眠状态,受试者在意识层面没
有真正进入睡境,仍然保有意识, 但其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却大为减低。 他不主动表现任何活动,倾向于按 催眠师指示去行动。
ppt课件
53
催眠诱导
❖催眠诱导的方法: ❖凝视法:布雷德法 ❖语言法:语言暗示 ❖触摸法 ❖节拍法 ❖逐步放松法
ppt课件
54
放松法
❖想象性放松 ❖听音乐 ❖深呼吸放松法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
ppt课件
55
ppt课件
56
ppt课件
57
ppt课件
58
深呼吸放松法
ppt课件
59
深呼吸放松法
ppt课件
62
深度催眠的操作
❖连续加深诱导法 ❖间断加深诱导法 ❖深呼吸加深诱导法 ❖数加深诱导法 ❖想象加深诱导法 ❖下楼梯法 ❖下电梯法
ppt课件
63
连续加深诱导法
你现在已真正地放松了,深深地沉 睡了……完全放松了,沉睡了,…… 你在认真听我所说的话,……你会慢 慢体验到,你在更深地放松,深深地 放松,……你睡得更沉了,越来越 沉,……。
方案-11-睡眠中心建设操作实务讲义

睡眠中心建设主要分四部分介绍睡眠中心的建设问题:首先是对睡眠中心的概况介绍、第二部分详细介绍睡眠环境因素及对人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对兼容型睡眠中心的规划和两种基本架构模式的介绍、第四部分详细描述其主要功能区域的具体设施配置。
一、睡眠中心的概况睡眠中心是以PSG(Polysomnography,多导睡眠监测仪)设备为核心,进行睡眠医学研究和睡眠疾患诊断的重要医疗设施。
睡眠中心主要由中心监控室和睡眠检查室两大核心部分构成。
(一个完备的睡眠中心还应设有候诊间、医师诊疗间、患者休息室、技师休息室、工作人员更衣室、储藏室、浴室、卫生间等配套设施。
)健全、有效的睡眠实验室不仅能满足日常睡眠检查需要,更能协助各科室医生把握各类患者的睡眠状态,提供全面的病理数据支持临床诊断。
本人在考察了华东地区及北京市的多家医院不同档次的睡眠实验室后,发现很多患者在睡眠检查室中感觉不适,影响了睡眠深度和睡眠时间,有的甚至难以入眠中途离开,无法完成检查。
而其中很多导致睡眠检查不能顺利进行的问题,如果在设计或建设初期就给予充分重视的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这些问题并不是出在资金或技术方面,有的是缺乏经验,有的是缺乏意识。
二、睡眠环境因素改善睡眠环境有利于帮助受检者减轻不适感。
为了获得比较接近患者日常状态的病理数据,睡眠检查室宜淡化医院病房氛围,尽量贴近居家卧室环境。
影响受检者睡眠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睡眠检查室面积:目前国内很多睡眠检查室不足5m2,有的甚至不足4m2,给人强烈的压迫感;睡眠检查室面积至少应达到2m×3m,即总面积在6m2以上为宜,这样才不会显得过于局促。
(2)光亮度:光线较暗的环境较适宜睡眠,但有些人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影响睡眠。
故宜在床头增设亮度可调、灯罩方向可旋转的奶白或磨砂自炽灯。
窗口宜配置窗帘,起遮光作用。
并适当调整床的位置,以免清晨室外光线照射患者面部。
(3)声音:比较静的环境适宜睡眠,持续噪音达到70dB以上或突发噪音达到80dB以上的环境肯定不适于睡眠。
睡眠诊疗中心PPT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 人们对睡眠健康的需求增加,睡 眠诊疗中心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
断扩大。
中心使命与愿景
01
中心的使命是提供专业、全面的 睡眠障碍诊疗服务,帮助患者解 决睡眠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02
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睡眠诊疗 中心,引领睡眠障碍诊疗技术的 发展和创新,为更多患者提供优 质的睡眠健康服务。
患者对医生专业水平认可
患者对诊疗中心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 医生能够针对个体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患者对诊疗环境评价良好
诊疗中心的环境舒适、整洁,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氛围, 患者对诊疗环境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未来发展计划
引进先进技术
诊疗中心计划引进更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满足患者的需求。
。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作息时间、改善 睡眠环境、减少刺激性物质摄 入等。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治 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社区康复服务
与社区医疗机构合作,为患者 提供康复服务和支持。
03
诊疗技术与方法
睡眠监测技术
睡眠监测技术
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SG)对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全 面监测,包括脑电、眼电、肌电、心电、呼吸等指标,以 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潜在疾病。
感染。
安全防护
02
设置安全出口、灭火器等安全设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
全。
医疗废弃物处理
03
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规定,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
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06
诊疗中心成果与展望
诊疗成果
1 2 3
如何运作睡眠中心

如何成功运营睡眠中心成功的标志:学术领先、经济效益领先一.睡眠中心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容量医院应当从睡眠医学的学科发展角度看待睡眠中心的建立,而不是仅仅将睡眠中心的工作内容局限于睡眠呼吸紊乱这一种疾病的诊疗上面。
建立中心之初可以以一个科室(如:耳鼻喉科或呼吸科)、一种疾病为主(如:睡眠呼吸紊乱),逐渐发展到针对多种睡眠紊乱诊断治疗的独立中心。
这样,睡眠中心的病人来源将大大增加。
美国的睡眠医学自50年代后开始迅速发展,现全国已有睡眠中心数千家,由美国睡眠紊乱协会(ASDA)明确定义的睡眠紊乱达84种之多。
患有睡眠紊乱和睡眠紊乱相关疾病的人占普通成人人群的一半以上。
我国的睡眠研究起步于70年代,9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目前也仅有睡眠中心200余家。
而国内睡眠中心的主要工作几乎都局限在睡眠呼吸紊乱的诊疗方面,睡眠医学中存在大量的空白点,越早建立睡眠中心,就越容易抢占先机,把握成功。
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美国的数倍,有睡眠问题的病人数可想而知,市场之大,不可限量。
比如,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睡眠中心,装备有Alice4 2台,其它睡眠监测3台,每周检查病人约20人,10余人采用手术治疗;广州呼研所睡眠中心装备Alice4 1台,其它型号伟康睡眠监测2台,每周检查15人左右,其中主要以内科保守治疗(CPAP治疗)。
其它较著名的睡眠中心如,北京朝阳医院,每天监测3-4人;协和医院每天监测7-8人;北京人民医院每天监测2-3人;上海瑞金医院每天监测3-4人;广东省人民医院每天监测1-2人等等。
二.不断扩大睡眠中心在医院内的影响睡眠医学在国内存在严重的“认知”问题,一位从医数十年的资深医生可能对睡眠紊乱一无所知。
而睡眠紊乱又是一个最典型的边缘课题,几乎牵涉到临床所有科室,因而经常举办院内学术讲座,让所有的医务人员对睡眠紊乱有较好的了解,这样睡眠中心的病人会不断地来自全院各个科室。
三.不断扩大社会的影响专业的医务人员尚且可能不了解睡眠紊乱,更不用说普通公众了。
睡眠中心整体方案

睡眠中心整体方案人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因此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球27%的人有睡眠问题,而中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已达45.4%,估计失眠患者约为2.2亿人。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影响白天的生活状态,甚至可能对既有的疾病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引起各大系统的脏器损伤,出现相应疾病,如顽固性头痛、抑郁症、高血压和心脏病等。
因此,睡眠问题已被称为“悄然扩展的流行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医疗机构应设立专业的综合诊治中心,采取健康干预手段、开展各种健康教育,使睡眠知识得以普及,让更多的人关注睡眠,做到尽早预防,避免悲剧发生。
澳大利亚Compumedics是全球最大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研究仪器制造商,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州。
康迪公司在睡眠监测、脑功能研究和经颅多普勒(TCD)领域一直处于领导地位,是世界睡眠检查黄金标准的制订者之一。
其Sleep睡眠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60%,Neuroscan脑功能研究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90%,DWL TCD经颅多普勒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开展多导睡眠监测意义重大,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睡眠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睡眠中心工作流程需要严格规范,包括对监测室房间的要求。
诊疗设备体系也需要完善,以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各系统疾病的关系密切,会对生活和工作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澳大利亚Compumedics还推出了脑状态测量仪,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脑功能状态,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参观考察和进修医院也是提高医生专业水平和推广睡眠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睡眠问题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良好解决的公共卫生和公众健康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
Neuroscience: Australia's EEG market share exceeds 95%The significance of conducting multi-channel sleep monitoringMulti-channel sleep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new technology in today's sleep medicine and is known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ng sleep disorders in the world of sleep research。
睡眠中心

办公区域
电极安置区
导联清洗与安置
安装导联的 专用座椅
参考书目
睡眠中心的构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睡眠监测室构建
• 光线控制
• 屏蔽噪音
• 屏蔽环境电/磁场的干扰
• 患者安全性的考虑 • 有毒气体排放
• 技术操作/患者受检舒适度
阳
台
病房
外走廊
内走廊
办公区域
接待处
病房双层 门结构
Montpellier睡眠中心整体结构
内走廊
使监测区域 与工作区完 全分开,病 房不受外界 噪音干扰。
双重门
进一步隔音。室内照
明开关置于两道门之
间,便于技术员控制
并记录照明时间。
病房
摄像头(拍摄全身) 照明(不用日光灯, 暖光源) 麦克风以及电极板 病床两侧放置两个 桌子,左侧医疗用(便 于医护人员右手操作), 右侧病人使用。
部分病房床头床尾各安置一个摄像头
摄像头
窗户:完全隔音、避光
其它减音措施
睡眠中心的整合之道—— 睡眠疾患中心的架构模式研讨

• 随着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认识及诊疗技术的突破, 睡眠医学开始给相关传统学科的医生开展临床业 务带来更具价值的现实意义 。
• 呼吸内科、耳鼻喉科、心内科、口腔科、老年病 科、儿科等科室开始纷纷进入睡眠医学领域跟进、 学习、探索和开展临床实践 。
• 美国2004年睡眠医学年会5000人,2005年达到 空前的7000人。
• 在美国,以医院、大学、私人三种主体开办的睡 眠中心、睡眠实验室约2300多家。
• 美国国民每年花费在睡眠医疗的支出达到159亿 美金。
• 2005年在德国召开了第1届世界睡眠医学大会。
2、睡眠医学的学科特点和业务演进
• 白天嗜睡同时是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和失眠人群的 常见症状。
• 白天嗜睡对工作和生活的负面影响巨大。
• 20世纪初脑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才使我们发现 了前人发现不了的关于睡眠生理、心理和病理的 一些问题,增进了我们对睡眠规律的认识。
• 现代睡眠医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
•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睡眠医学已发展成为蔚为 壮观的新兴学科。
• 更在于人力资源的多少、业务内容的多少及能力 的大小。
• 小实验室一样能整合出大中心。 • 大中心一定能整合出大市场、大流量。 • 随着流量的增大再稳步扩大床位规模。
6、睡眠中心的整合无需增加刚性投资
但需至少配备: • 一名专职的主管医生:管理、协调 • 一名专职的市场营销人员。
并需提升睡眠中心的行政级别:与大科室并行但 可由某大科室代管。
• 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经鼻、口鼻持续气道 正压诊疗系统、CPAP通气治疗仪 、悬雍垂 腭咽成形术、射频消融手术系统及其他外 科手术 、口腔矫治器等。
现代化睡眠医学中心建设的构想与实施

FEATURE专题论坛睡眠中心的建设130现代化睡眠医学中心建设的构想与实施Construction of Modern Sleep Medicine Center叶京英,尹国平随着睡眠医学的蓬勃发展及人们对睡眠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睡眠在维持人体健康及生理功能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而由睡眠障碍所引发的生理机能紊乱及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成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所面临的重要内容。
既往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等诸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真正认识、了解睡眠是提高这些“高发病率、高危害性”疾病诊疗水平、保障人们健康的关键。
而一个“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睡眠中心的建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
近年来,我国的睡眠医学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很多大中型医院都建立了睡眠监测室或睡眠医学中心,睡眠监测设备及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大部分睡眠监测室或睡眠中心的建设水平都比较低,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也有待提高。
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睡眠监测室是作为某一科室的“辅助科室”而存在,造成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背景比较单一。
此外,很多睡眠监测技师是由护理人员兼职担任,缺乏足够的睡眠基础知识培训。
笔者由于工作调动,有幸受邀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组建一个全新视角和高度的现代化睡眠医学中心,针对国内睡眠中心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参照国外先进睡眠医学中心的经验,就国内现代化睡眠医学中心的建设进行了一番思考和规划,在指导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建设的同时,希望借此平台与大家分享。
总体来讲,要建立一个适应睡眠医学发展需求的现代化睡眠医学中心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构想和实施。
1 培养建立具有扎实睡眠医学基础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的“专职”睡眠监测技师队伍睡眠监测技师是睡眠障碍疾病诊断的重要参与者,一份合格的睡眠监测记录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详实的参数,利于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