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整形缝合技术.doc
医美鼻整形手术技术经验课件

医美鼻整形手术技术经验课件鼻位于面部中央,位置显著而独立,是面部美学结构的关键,在整个面部美学形态和立体结构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鼻的整形再造手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早在古印度时期就有所记载(1)。
在当时的古印度,切除鼻子被当成是惩治人的一种常用手段,因此导致了这种手术的兴起;如今,鼻缺损的病因有所改变,皮肤恶性肿瘤、车祸伤、暴力伤、动物咬伤等成为目前导致鼻缺损较为常见的因素。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追求也更为重视。
很多人到医院不只是看病也在求美,鼻整形手术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我国这方面的手术大多由整形科医生完成,然而在国外有专门的鼻科医生做鼻整形手术。
鼻整形手术不能仅注重外形,还要注意保护鼻腔黏膜和鼻部的功能。
在这一点上来说,鼻科医生整形是从内而外开始,在整形的同时不但不会影响鼻功能,还能一并检查并清除其他鼻科疾病,具有整形科医生不能相比的优势。
然而,整形外科具有其独立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专业性,要做好鼻整形手术就需要鼻科医生对整形外科有所涉猎。
而在对于鼻科医生的培养中,鼻整形手术部分往往介绍不多。
因此就需要我们对学员由浅入深对整形相关的一些知识给予介绍。
现结合几年来我们所开展的鼻内镜手术学习班中鼻内镜下鼻整形手术技术的教学做一总结。
1重视美学知识的讲授鼻位于面部中央,由鼻根、鼻背、鼻尖、鼻翼、鼻孔、鼻小柱等组成复杂的三维椎体,每部分又有其特定的长度、宽度、高度、弧度及多重曲线等美学因素。
这些美学知识在耳鼻咽喉科医生的培养中常常介绍篇幅较少,而这些对于鼻部整形来说尤为重要。
此外,鼻作为面部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五官以及面部整体相协调,甚至要与整个身体比例协调,否则就是不美的。
一个合格的鼻整形医生应学会分析鼻与其他五官结构的协调性,分析明确需要矫正和改善哪个部位,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不正常的比例关系,才能够使整个鼻外观更符合美学标准,最后获得综合性整体的美的评价。
鼻子的软骨缝合技术

在鼻整形术后获得持续且较好的结 果是比较困难的,其中的部分原因 就在于一些鼻部的解剖结构和改变 它们的技术,如鼻尖缝合,之间的 复杂的相互作用。缝合的效果在很 大程度上依赖于缝合拉紧的程度, 软骨上存在的固有力,软骨的厚度 以及皮下软组织的程度。鼻尖复合 体可能是鼻部结构中最复杂的结构, 表现得精细而且对下部和侧面的软
鼻尖旋转缝合
• 鼻尖旋转缝合由一穿过尾部到 达或穿越内侧膝状弯曲,以获 得大翼软骨的固定
• 这一缝合被锚定在鼻中隔前方 靠尾部上,这不但把鼻尖向头 部旋转,而且加宽和退缩小叶 和鼻小柱的前方部分。
• 如果没有在此缝合前应用内侧 脚缝合,这一缝合可能会导致 鼻小柱变平
• 如果缝合从内侧脚的头部边缘 扩展到尾部中隔角,没有观察 到鼻小柱的变平和变宽。
骨的操纵呈现出明 的反应。
内侧脚缝合
• 两内侧脚之间的环状 缝合
• 线结置于内侧脚之间 • 缝合内侧脚中三分之
一可拉拢之,缩窄鼻 小柱 • 缝合前需去除穹窿间 软组织,否则鼻头变 大 • 缝合越多,小柱越窄
内侧脚中间缝合
• 内侧脚中间缝合是在 内侧脚的最上方位置 穿越膝状弯曲。结置 于中央
• 与内侧脚缝合相对比, 这一缝合结果引起更 明显的穹窿间距减少, 增加小叶体积和小叶 前突。
• 用于改变外侧脚的凸 度
• 置于外侧脚上的一水 平褥式缝合
• 外侧脚的凸度是由缝 线的拉紧程度所控制
内侧脚踏板缝合
• 通过一鼻中隔粘膜切口的 U形缝合
• 结果是将踏板拉拢,缩小 鼻小柱基底,并改善不理 想的鼻孔外形
• 如果在没有切除居间的软 组织而拉拢踏板,会出现 轻微的鼻小柱基底部尾部 前移
• 如在穿越踏板缝合前切除 了踏板和内侧脚之间的软 组织可以避免侧面鼻小柱 的额外前突
整形外科鼻翼缺损修复术技术操作规范

整形外科鼻翼缺损修复术技术操作规范鼻翼缺损的修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局部改形法、局部皮瓣法、邻近皮瓣法、远位皮瓣法、游离植皮法及耳郭复合组织移植法。
在缺损较小时以局部改形为主;缺损较大时宜选用耳郭复合组织移植。
额部皮瓣、上臂皮管、游离皮瓣、游离植皮等方法在鼻翼缺损的修复中也较为重要。
一、局部转移法鼻翼缺损修复术【适应证】1.较小面积的鼻翼争纯缺损。
2.鼻翼上部条索状瘢痕挛缩所致的轻度鼻翼缺损。
3.鼻翼边缘轻度的条片状缺损。
4.鼻部皮肤较为松弛者。
【禁忌证】1.缺损面积较大,年轻患者皮肤紧张者。
5.供区组织有瘢痕、炎症或其他病损时。
【操作方法及程序】Iv-Y成形术于鼻翼上方近鼻翼缘做八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皮F组织层分离形成三角形皮瓣,将三角形皮瓣向鼻翼缘推移,至与对侧相应部位一致或稍过时,成倒“人”字形缝合。
6.Z成形术可根据缺损情况采取不同的Z成形术。
(1)条索状瘢痕挛缩:在条索区做“Z”字改形切口,深达皮下组织,并在此层分离掀起两个三角形皮瓣,易位缝合,将移位的鼻翼恢复到正常位置。
(2)鼻翼中前部缺损:在缺损上方设计合适的“Z”字改形切口,必要时适当延长切口或增加切口,切开皮肤,有时须全层切开鼻翼组织,将两个三角瓣易位缝合,使鼻翼恢复到正常位置。
(3)鼻翼外侧脚部缺损:在其外上方设计“Z”字改形切口,掀起其外侧的三角形皮瓣并向上翻转,鼻翼组织切开分离,将另一个三角形皮瓣向下转移到正常位置,对应缝合。
【注意事项】1.做V-Y成形术时,八形切口不要过宽,与鼻翼缘相距太远,难以达到手术目的。
2.做Z成形术时、三角瓣的角度勿过小,以免出现血运障碍。
两个三角瓣也不一定对称,必要时可做附加切口。
二、鼻唇沟皮瓣法鼻翼缺损修复术鼻翼缺损范围较大,但不适于采用局部改形术及耳郭复合组织移植法修复时,可考虑用鼻唇沟皮瓣法修复。
(一)鼻唇沟皮瓣第转加皮片或耳郭复合组织移植术【适应证】1.鼻翼缺损较大,鼻唇沟皮肤较松弛者。
整形外科缝线与缝合技术

90%(42天) 80%(90天)
好
好 好 好 好 低等
微小 微小 微小 微小 微小
6周
黏膜真皮缝合
7-14周 26周
3-17周
皮下缝合 血管缝合
张力区域下的皮 下缝合
血管缝合
皮下缝合 皮肤缝合
﹥18周
四肢缝合,其他 长期的缝合
第7页,共77页。
表2. 常用的不可吸收缝线
材料 棉花 丝线,尼龙
福来欧FILAPEAU 爱惜良ETHICON
0.400-0.499
2
1
—
2
0.500-0.599
3
2
—
3
0.600-0.699
第5页,共77页。
U.S. P.
4
头发的直径 60
3
2
1
0 2-0 3-0 4-0 • • • 10-0
Metric
7
EP
6
5
4
3.5 3 2 1.5 • • • 0.2
第6页,共77页。
材料
手术肠线 手术肠线快速
聚羟基乙酸
2周时保留50% 3周时保留20%
40开始吸收 90天约有一半在体内
轻微 手感较硬
第25页,共77页。
2.3 可吸收外科缝线的涂层
• 丙交脂和乙交脂(Polyglatin 370、460)共聚物的混合剂 ,加上硬脂酸钙所制成。
• 聚对二氧环已酮聚合物涂层。 • 以羟基乙酸、或甲壳质对缝合线进行涂层。 • 涂层中加入三氯生 成分的Polyglactin910缝线可以产生抑
1.1按原材料分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 、不锈钢等
第10页,共77页。
1.1.1天然纤维:蚕丝、棉花或亚麻纤维
手术讲解模板:鼻成形术

手术资料:鼻成形术
注意事项: 5.每期手术必须在严格资料:鼻成形术
注意事项:
6.由于鼻部缺损包括多种组织,手术主要 用皮瓣成形,因此不能完全恢复原来鼻型, 移植皮肤的色泽与面部原有的皮肤颜色也 不一致。如需移植软骨组织,应待1/2~1 年后,以免因供血不足而引起坏死或感染。
手术资料:鼻成形术
术前准备: 皮管存活后,再截断远端,剖开皮管进行 皮形手术。
手术资料:鼻成形术
手术步骤: 1.双眼先涂以抗生素眼膏保护,面部0.1% 硫柳汞酊消毒。
手术资料:鼻成形术
手术步骤: 2.局部以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
手术资料:鼻成形术
手术步骤:
3.在前额部作上下两条皮肤切口,下缘切 口自眉内端开始,横过眉间沿对侧眉弓上 缘,直至颞侧发际。上缘切口自眉弓上缘 中点开始,先向上斜弯至前额发际中部, 然后沿发际向外延至颞侧发际(图1)。 游离两切口之间的皮下组织,在前额中部 的深度宣恰好在骨膜的表面。在外侧的深 度则应在颞筋膜的上面。游离时应注意保 持蒂部较厚。
手术资料:鼻成形术
术前准备:
移植皮瓣的来源有前额部皮瓣和臂部皮瓣 两种。前者手术操作比较简单,容易成功, 但缺点是额部将遗留瘢痕,且额部皮肤有 限,前额较小或缺损范围较优大,则可能 皮肤不够;臂部皮瓣取自上臂内侧,皮瓣 可以较大,但必须先做成皮管,待血液供 应改善后,再截断近端移植至鼻根部,再 等鼻根部移植处血液供应能使
手术资料:鼻成形术
注意事项:
1.如鼻部缺损较大,无多余皮肤可以剥离 作为衬里,则手术可分三期进行。第一期 先作额部皮瓣,取大腿断层皮片移植于额 部皮瓣创面上的2/3,然后仍将皮瓣缝回 额部,待断层皮片移植长好后再进行第二 期手术。按照上述方法再切开额部皮瓣转 移缝合于鼻部,再待3~4周,移植至鼻部 的皮瓣试用橡皮筋结扎蒂
经双鼻翼内侧缘闭合切口行鼻综合整形术

经双鼻翼内侧缘闭合切口行鼻综合整形术池刚毅;黎宁;陈宝峰;黄璐【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hape of external nose after double nasal alar incision, especially the effect of nasal tip formation and scar, and compare with the traditional incision. Methods Two alar medial incision closure, full stripping, revealed bilateral alar cartilage medial foot turning part (fornix), mattress suture rope, to narrow the nose, raise the tip of the nose, and implant - cartilage / autologous dermal complex rhinoplasty, incision suture. After operation, 10 days were fixed by thermoplastic splint and take out stitches 8-10 day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From April 2014 to March 2016, using the above method to complete the comprehensive rhinoplasty and nasal tip rhinoplasty surgery in 56 case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o 2 years, preoperative low nasal tip, blunt flat nose, hypertrophic nasal tip and other defect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nose is natural and verisimilitude, the nose shape effect is good, no nasal columella incision scar,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high. Conclusion The nasal rhinoplasty combined with rhinoplasty with double alar internal margin incision avoids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incision, and the operation effect is satisfactory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high.%目的:应用双鼻翼内侧缘闭合切口行鼻综合整形术,观察术后外鼻形态,尤其是鼻尖成形效果、瘢痕情况与传统切口的同类术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双鼻翼内侧缘闭合切口,充分剥离、显露双侧鼻翼软骨内侧脚转折部(穹窿部),褥式缝合拉拢,以缩小鼻头,抬高鼻尖,同时置入假体-软骨/自体真皮复合体隆鼻,缝合切口.术后以热塑夹板固定塑形10d,8~10d拆线.结果:2014年4月-2016年3月,应用上述方法完成鼻综合整形-鼻尖成形手术56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术前低鼻尖、钝平鼻尖、肥厚鼻尖等缺陷术后均有明显改善,鼻形自然逼真,鼻尖成形效果好,鼻小柱无切口瘢痕,患者满意.结论:应用双鼻翼内侧缘闭合切口的鼻综合整形术避免了传统切口的弊端,手术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7(026)010【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鼻综合整形;鼻尖;鼻翼软骨内侧脚;闭合入路;鼻翼内侧缘切口【作者】池刚毅;黎宁;陈宝峰;黄璐【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广西南宁 530022;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广西南宁 530022;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广西南宁 530022;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广西南宁 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鼻部的整形不仅仅是把鼻梁隆高,鼻部的各亚单位,特别是鼻尖和鼻翼的形态也是鼻整形手术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鼻尖整形成功与否是决定整个鼻整形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1]。
鼻整形缝合技术.doc

本文主要有2个方面内容:完全准确地控制鼻尖塑形的技术当想消除不良的凸起或凹陷时适用于鼻部所有软骨的一般技术鼻尖塑形在采用缝合技术进行鼻尖塑形前,必须遵守3个原则:1.采用一个模型;2.外侧脚保持6mm 的条带;3.要意识到软骨缝合后的延迟效应。
图1:一个理想的雕刻鼻部模型,易于展现鼻尖的生物构造。
图2:在主要鼻整形术中,在鼻尖缝合前通常必须修整外侧脚的侧面构成。
相对于整个外侧脚,外侧脚条带是缝合技术的最佳地带。
笔者简洁描述了一般整形医师在临床中会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如何处理,命名为缝合4法则。
不过这4个法则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必须的。
半侧跨穹窿缝合图3(A,B)半侧跨穹窿缝合是常规跨穹窿缝合的新变种。
采用5-0PDS缝合线或尼龙缝合线缝合穹窿顶部,这样外侧脚边缘就外翻了。
图4(A,B)术中照片显示了半侧跨穹窿缝合的效果。
显示缝合后外侧脚边缘轻微外翻。
该缝合技术的效应是:a,缩窄穹顶;b,外翻外侧脚尾部边缘;c,矫直外侧脚(清除其凸起)。
图5(A,B)该病人显示如果常规的跨穹窿缝合导致外侧脚倒转时的结果:鼻翼部凹陷。
图6(A,B)常规跨穹窿缝合缩窄鼻尖,有时如果需要缩窄穹窿时可配合半侧跨穹窿缝合。
穹窿内缝合,穹窿内缝合为采用5-0PDS缝合线将2个内侧脚缝合到一起,在内侧脚头端穹窿后3mm进行缝合(图7)。
穹窿内缝合将穹窿缝合在一起,增强对称性,同时能提高整个鼻尖的综合结构。
外侧脚褥式缝合图8:外侧脚褥式缝合清楚外侧脚任何残留的凸起。
头端修剪是其使用的先决条件。
注意进针与外侧脚长轴垂直。
每针间距6mm。
图9:术中照片显示外侧脚褥式缝合如何清楚不要的凸起。
如果凸起较大,经常需要进行二次、三次外侧脚褥式缝合。
图10例示了半侧跨穹窿缝合好外侧脚褥式缝合的效果和能力。
鼻小柱-鼻中隔缝合该缝合(4-0PDS)保证了鼻尖与鼻中隔尾部的整体性,如果需要,会产生一种轻微的投射。
缝合并不是要在鼻尖短缺时取代鼻小柱的支撑作用,而是对鼻尖综合体进行有效地微调。
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

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目的:讨论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
方法:选取某院50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分成填塞组与缝合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进行评分,对术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填塞组患者在术后会感到疼痛、流泪、耳鸣、睡眠质量低下等方面的V AS 评分值均大于缝合组患者的评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鼻塞和出血情况中2组患者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调查中填塞组出现4例(16%)鼻腔粘连,缝合组出现1例(4%)鼻腔粘连,2组患者均未出现再次出血、鼻中隔血肿和鼻中隔穿孔或局部感染等情况。
结论:使用鼻中隔黏膜连接缝合法替代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的方法可行,相比鼻腔填塞方法,这种缝合技术更为简单、方便,且术后出现的粘连情况较少,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鼻腔手术。
标签:鼻中隔;缝合技术;鼻中隔偏曲;鼻腔填塞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为防止鼻腔内出血、鼻中隔出现血肿情况的发生,临床中经常使用各种材料进行鼻腔填塞。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在填塞材料上有了不断的进步,但是填塞物的填塞期间和拔出期间都会对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比如鼻塞、头晕、鼻腔疼痛等,甚至会引起鼻心反射现象的发生。
因此,专家学者们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不断尝试鼻中隔缝合技术,以此来代替术后鼻腔填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某院2013年05月~2013年10月中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填塞组和缝合组进行对比,每组25例患者。
填塞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在20~58岁之间,平均年龄(39±3)岁;缝合组中男19例,女6例,年龄在23~60之间,平均年龄(28±4)岁。
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鼻中隔偏曲,不伴有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等鼻腔其他症状,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进行常规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术后进行抗感染、止血、滴鼻及鼻腔雾化(填塞组在抽出填塞物后使用)等治疗,观察1周后,鼻内镜下鼻腔清理完成及拆线后出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主要有2个方面内容:
完全准确地控制鼻尖塑形的技术当想消除不良的凸起或凹陷时适用于鼻部所有软骨的一般技术
鼻尖塑形
在采用缝合技术进行鼻尖塑形前,必须遵守3个原则:1.采用一个模型;2.外侧脚保持6mm 的条带;3.要意识到软骨缝合后的延迟效应。
图1:一个理想的雕刻鼻部模型,易于展现鼻尖的生物构造。
图2:在主要鼻整形术中,在鼻尖缝合前通常必须修整外侧脚的侧面构成。
相对于整个外侧脚,外侧脚条带是缝合技术的最佳地带。
笔者简洁描述了一般整形医师在临床中会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如何处理,命名为缝合4法则。
不过这4个法则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必须的。
半侧跨穹窿缝合
图3(A,B)半侧跨穹窿缝合是常规跨穹窿缝合的新变种。
采用5-0PDS缝合线或尼龙缝合线缝合穹窿顶部,这样外侧脚边缘就外翻了。
图4(A,B)术中照片显示了半侧跨穹窿缝合的效果。
显示缝合后外侧脚边缘轻微外翻。
该缝合技术的效应是:a,缩窄穹顶;b,外翻外侧脚尾部边缘;c,矫直外侧脚(清除其凸起)。
图5(A,B)该病人显示如果常规的跨穹窿缝合导致外侧脚倒转时的结果:鼻翼部凹陷。
图6(A,B)常规跨穹窿缝合缩窄鼻尖,有时如果需要缩窄穹窿时可配合半侧跨穹窿缝合。
穹窿内缝合,穹窿内缝合为采用5-0PDS缝合线将2个内侧脚缝合到一起,在内侧脚头端穹窿后3mm进行缝合(图7)。
穹窿内缝合将穹窿缝合在一起,增强对称性,同时能提高整个鼻尖的综合结构。
外侧脚褥式缝合
图8:外侧脚褥式缝合清楚外侧脚任何残留的凸起。
头端修剪是其使用的先决条件。
注意进针与外侧脚长轴垂直。
每针间距6mm。
图9:术中照片显示外侧脚褥式缝合如何清楚不要的凸起。
如果凸起较大,经常需要进行二次、三次外侧脚褥式缝合。
图10例示了半侧跨穹窿缝合好外侧脚褥式缝合的效果和能力。
鼻小柱-鼻中隔缝合
该缝合(4-0PDS)保证了鼻尖与鼻中隔尾部的整体性,如果需要,会产生一种轻微的投射。
缝合并不是要在鼻尖短缺时取代鼻小柱的支撑作用,而是对鼻尖综合体进行有效地微调。
当结合鼻背隔确定最佳鼻尖位置后(在其前方约6mm),用大针将4-0PDS缝合线穿过中间脚两叶之间(图11,12)。
封闭式
前面描述的缝合4法则在封闭式中也基本同样有效。
必须采用边缘的、软骨间的以及贯通的切口来完全显出鼻尖软骨(图13,14)。
图15中的病人特别要求采用封闭式,因为她害怕产生鼻小柱疤痕。
二次鼻整形术-
缝合技术可以稳固鼻尖综合体,产生对称性,构建未来移植物。
广泛水平褥式缝合
研究表明,对于厚0.5mm的软骨,6mm的间距、5-0缝合线是理想的。
如果软骨为1-1.5mm 后(如隔膜),理想的为间距8-10mm、4-0缝合线。
如果间距小于理想间距,不会影响曲度;如果间距大于理想间距,软骨趋向弯曲(图16,17)。
而且,由这些缝合导致的抗张强度(双平面摸)增大率为35%,相对的如果刻划软骨以获得同程度矫直,抗张强度减小率为48%(图18)。
鼻中隔矫直
图19(A,B)4-0PDS缝合线水平褥式缝合能有效清除L型鼻中隔撑杆垂直部分的凸起。
该缝合应在撑杆凸起侧进行。
要获得最大的矫直效果,需要进行一次以上的水平褥式缝合。
图20(A,B)如果刻划L型鼻中隔撑杆水平部无效或撑杆较弱时,可在凸起侧进行水平褥式缝合(4-0PDS)以矫直和增强。
外侧脚(外部阀)塌陷
图21(A,B)如果外侧脚的尾部(外侧)塌陷,部分阻碍了前庭,可通过做一个U型切口移开皮瓣以暴露整个外侧脚。
在凸起侧进行水平褥式缝合在将皮瓣放回原处前进行矫直。
图22 (A)该病人鼻外侧脚尾部(外侧)塌陷进前庭,引起阻塞症状。
外侧脚被送进前庭,在返回原位进行2次水平褥式缝合。
术后(B),前庭无阻塞。
鼻上外侧软骨(内部阀)塌陷
图23(A,B)尽管有扩展移植物或皮瓣,鼻上外侧软骨可能不能正常打开进行呼吸。
这些软骨基本处于过于凸起的位置。
在软骨表面采用强韧的4-0PDS进行水平褥式缝合,可清除大部分凸起。
这样可以打开鼻内部阀。
图24 术中照片显示4-0PDS水平褥式缝合从一侧向另一侧贯穿整个内部阀。
打结后,内部阀上的过度凸起被清除。
内部阀之“翼”打开。
耳软骨移植
最好采用带有硅胶块的软骨,用针固定软骨移植物。
耳甲艇总是与耳甲腔分开,通常看起来像一条小舟。
耳甲艇从中部分裂(图25)。
这点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弯曲而不稳固。
不过,固定到硅胶块上,配以一对5-0PDS缝合线(凸起面),另一端配1条。
结不要打得过紧。
缝合可以使移植物变直,就像钢筋对于混凝土。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形成耳软骨单位,可用于多个用途:可作为鼻小柱撑杆,足够大时甚至可以替换整个外侧脚,当然这无疑就是扩展移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