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合集下载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交通设施齐全
路系统单一
以非农人口为主,人口密 度大,规模大,文化与职 业构成复杂
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稀疏, 规模小,文化背景比较一致
功能多样,以第二、三产 功能单一,以农业为主,是城 业为主,是区域的中心 市的腹地
乡村为城市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一些工业原料,城市为 乡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其他工业品
服务联新 城市第三产业发达,可为农村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
(1)图A和图
B展示的乡村
聚落分别位于
我国的( )和
( )(地形区)
(2)图A和图
B的村落呈现
的平面形态分
别是

试从地形的角
度分析这两种
村落平面形态
不同的成因。
所占面积比例 所占城市数目比例
第一级阶梯 25%左右 1%
第二级阶梯 >40% 第三级阶梯 25%左右
32% 67%
坝子是我国云贵高原上
的局部平原的地方名称。
主要分布于阅山读间:盆P8地9 、
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
1、古城北面和西面是山地能抵
坝子上地势平坦,气候
温1、和,丽土江壤古肥沃城,为灌溉
御秋冬西北风,并且纬度较低, 便什利么,冬是云无贵严高寒原农?业
燕山
阴山





山 石家庄

包头 黄河
冬季,山脉(山地)阻挡北部吹来的寒冷的冬季风,“山
为之南什”么又我多国为聚向落阳坡多,数比选较址温于暖“。山之南,水之北” ?
夏季,“山之南”迎着夏季风,通风条件好,同时“水之 北”的地理位置,使夏季风经过河流的调节,比较凉爽。
小结
地形
土壤
聚 落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详细描述
山地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自然环境恶 劣,因此聚落分布较为分散,规模相 对较小。交通线路通常沿山谷或山脊 延伸,以降低修建难度和成本。
平原地区的聚落与交通线路分布案例
总结词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
详细描述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因此聚落分布相对集中,规模较大。交通线路通常呈网格状分布 ,以实现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水文条件还对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建设成本产生影响。例如,在河流上架设桥梁或 隧道需要考虑到河流水位、流速、河床地质等因素,因此建设成本较高。此外, 水库的建设也会对周围地区的交通线路分布产生影响。
气候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特 征。气候条件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类生产生活和交 通出行的需求上。例如,在寒冷地区 需要考虑到冬季封路、雪崩等风险, 而在炎热地区需要考虑到道路热浪、 沙漠地带行车困难等问题。
VS
气候条件还对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方 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聚落和交通线 路的分布。例如,在干旱地区需要合 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而在 湿润地区则需要防止水患灾害对交通 线路的影响。
04
实际案例分析
山地地区的聚落与交通线路分布案例
总结词
受山地地形限制,聚落和交通线路分 布相对分散且规模较小。
河谷与聚落分布
总结词
河谷地区地形狭窄,交通受限,聚落分布多呈带状。
详细描述
河谷地区地形狭窄,河流流经形成的水系对聚落分布有一定影响。因此,河谷地 区的聚落分布多呈带状或沿河谷地带分布,规模较小。
02
地理地形与交通线路分布
山地与交通线路分布
01

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0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地理 最后一读 班级 姓名8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河漫滩平原(河谷地带),呈带状; ——有利条件:地势较低(平坦),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等; ——如我国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河谷的聚落。

(2)山地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发展),多呈带状;(3)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

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分布,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 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分布; 2.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高难度大;通常优先建造 ,其次才是铁路; 在山岳地区通常选线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 地带;在山岳地区选线往往迂回前进,呈“ ”字形,弯曲程度大于平原地区;五.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冰期与间冰期更替(冷暖交替) 2.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及影响:(1)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来):呈 趋势;(2)主要人为原因:① ;② ; (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①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因 上升将被迫举国迁移。

试分析其原因。

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不利:干旱加重,作物减产; 不同地区:低纬度大部分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 ③对水分(水循环)的影响:——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干旱半干旱区域蒸发增强;(温带草原会退化成沙漠;温带耕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 热带气旋强度和频率会明显 ;(低纬度农作物减产) (4)主要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对策有:②增加吸收温室气体的途径:;采用固碳技术等; ③适应气候变化对策:六.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的影响(以土地资源为例):2.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 ,利用方式 ,利用率越来越 。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03
案例分析
山区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案例
聚落分布特点
山区地势起伏大,聚落多位于山谷地带,沿河流 或山脊呈条带状分布。
交通线路分布特征
受地形限制,交通线路多呈带状或树枝状分布, 以适应地势变化,连接不同聚落。
影响
山区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聚落 规模较小,交通不便,但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
平原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案例
为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提供 参考依据,推动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水网地区
交通线路较为密集,主要沿着河流和湖泊发展。由于水网 密布,交通线路的布局相对较为复杂,以桥梁和水上交通 为主。
气候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寒冷地区
冬季漫长且寒冷,对交通线路的建设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抵御寒冷 ,一些地区的交通线路采用了地下方式或者特殊的保温技术。
热带地区
气候炎热多雨,对交通线路的建设和维护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应对高温 和降水,一些地区的交通线路采用了高架方式或者特别的排水系统。
河流流域
聚落分布沿河流两岸较为 密集,交通线路也相对较 为稠密。
气候条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温暖湿润地区
聚落分布较为密集,且规模较大 ,交通线路相对较为稠密。
寒冷干燥地区
聚落分布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 ,交通线路相对较为稀疏。
自然资源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资源丰富地区
聚落分布较为密集,且规模较大,交 通线路相对较为稠密。
度较短。
平原、盆地等平坦地形地区的聚 落规模较大,交通线路密集且长 度较长。
03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密切相关。
04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4.1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路线分布的影响

4.1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路线分布的影响

阅读P88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表现: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 类型 、分布 、 规模 和 发展 ,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地区 北方平原 地区 南方丘陵 地区 地形 规模 分布 呈团聚型、棋盘 式的格局 分布相对分散 人口
平坦
复杂
较大
较小
聚居人口 较多 聚居人口 比较少
活动(P89)
二、地形对交通落线分布的影响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
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环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路线分布的影响 境的产物,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空间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和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可以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变,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要保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护大自然,以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本章内容 既是前面第三章的延伸,又为学习必修2的知识打下基础。
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时代,自然因素 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而在科技高度发 展的今天,自然条件影响的程度逐渐下降, 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路线分布的影响响
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北方平原地区和南方丘陵地区的聚落有何差异? 4.影响交通路线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5.我国的地势有何特点?交通路线分布密度有何 特点? 6.平原地区和山区两种地形分别对交通线路的布 局和形态特征有何影响? 7.交通路线的选线原则是什么? 8.科技进步对交通路线有何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和类别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 生产和 生活 活动而 聚居 的场所。 聚落包括 房屋建筑 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 相关的 各种设施 。 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 城市 和 乡村 两大类。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的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的分布的影响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河谷阶地 平原
如果在这三种地形中要选择 一处建房,你会选择在什么 地方? 高原
一、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因素
我们的祖先将半坡村 落布局在怎样的地形之上 该地形具有什么特征?半 坡人为什么将村落建立在 这样的地形上? 河谷阶地上 高亢平坦
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 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 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 36 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 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
英法海底隧道
在交通选线时,一般要选 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南澳大桥全长11.8公里,连接南澳岛和莱芜半岛 是广东省最长的跨海大桥,从95年开始兴建, 投资20亿元,将于2012年全线通车。
既接近水源, 便于灌溉,又不会 被洪水淹没,同时 河流有防御作用。


比较甲乙两图中村落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人口 规模 密度 山地、丘陵 平原
少 多 小 大
格局
分散式 团聚型、棋盘式


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历史,始 建于南宋末年,发源于城北象 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 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 巷,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 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 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 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 “东方威尼斯”,1986年国务 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 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全国首批受类共同承担保 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 往的10个城市”!
选择有利地形, 避开不利地形, 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中的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地形影响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3)(4)科技因素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

[点拨] 交通线路选线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核心考点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知识拓展] 我国不同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核心考点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交通线路选址与地表形态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

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如图在EF 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 ,而不是EGF 。

(2)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

(3)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安全。

(4)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

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

(5)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训练一、选择题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 .青藏高原B.西北地区 C .南方地区D .北方地区2.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B .聚落依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 .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D .该聚落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3~4题。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内容索引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堂训练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自主预习
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__屋__建__筑__ 1. 聚落 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_设__施___
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__市__和乡__村__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1)表现:主要影响聚落的 类型 、 分布 、规模和发展。
运输
好的地方
点的
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 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
区位
岸海水较深的地区
舶的出入和停泊
12
迁移应用
1.四川省西部交通线路稀少,东部交通线路密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
因是东西部( B )
A.经济条件的差异
B.地形条件的差异
C.科技水平的差异
D.气候条件的差异
解析 在不同的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态。四
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 型、棋盘式的格局 (2)典型 丘陵和山地: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答案
思考 1.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聚落,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展在平原之上? 答案 平原地形给城市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但在河谷地带及条件较 好的高原地区,也形成了一些城市,如西宁位于湟水谷地,墨西哥城位 于墨西哥高原上。 2.河流阶地是由河流下切侵蚀和堆积作用交替进行,在河谷两岸形成的台 阶状地貌。如发生多次地壳升降,会出现多级阶地。这样的居住环境, 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好处? 答案 近水源易取水和灌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同时不易被洪水 淹没。
的选择、交通运输___线__路___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的川西高原,交通线路稀疏,大都沿地 势相对较低的谷地分布;东部四川盆地的平 原地区,交通线路稠密,基本上呈网状分布。
山区与平原的公路形态
平原公路
山区公路
分析说明山区和平原内交通线路的布局密度和形态特征。
沼泽
河流
农田 聚落
在修路时,你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呢?
在陡坡上成“之”字 型
应避开沼泽地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 跨过河流时修建桥梁
主要地形
高原
高原盆地 平原丘陵
不同阶梯的交通线路密度有何差别?
地势阶梯 主要地形 线路密度
第一阶梯 高原 小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
较大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
最大
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
第三级阶梯密度最大,第二级次之,第一级阶梯 最小。
2、计论我国地形大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原因?
连接居民点, 方便人们出行
少占良田Biblioteka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 形态
平原
走向 平直
密度 形态

网状 分布
分布
避开沼泽;尽量少 占好地,处理好农 田水利设施和城镇 发展的关系
山岳 地区 弯曲
公路呈 小 “之” 线路一般沿河谷
字形分 或等高线修筑 布
兰州地形与交通布局
活动 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地形对交通路线 分布地的形分影对布交的响通影路响线
水运 请列举上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
了解 交通
铁路
管道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 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我国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地势阶梯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得交通线 路密度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思考:
西部山地高原
四川省大致 东部四川盆地 可分为哪两
个地形区?
东部四川盆地
东部四川盆地的平 原地区,交通线路 稠密,基本上呈 “网状”分布
川西山地高原地区
西部的川西高原, 交通线路稀疏, 多呈“之”字形 分布
读图4-10,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 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长桥卧波,龙归大海!
英法海底隧道
青藏铁路示意图
思考: 1、青藏铁路建设 要考虑哪些因素?
技术措施
建设 “陆上桥” 等工程措施来穿过550多公里 的冻土地区。
知识链接:
冻土 是指在寒冷的季节,土壤中所含的水结
成冰的状态。冻土地带,在温暖的季节会融化下 降,寒冷的季节则冻结膨胀,这一起一降会严重 影响铁路路基的稳定性。青藏铁路将穿过这样的 冻土地段长达550公里。
2、在图4-14中,有A、B、C三种铁路先线方 案,其中相对合理的是哪种方案?为什么?
C方案相对合理
三种方案中,A方案 线路最短,但要跨越山 顶附近,地形坡度大, 给铁路修筑和运营带来 极大的困难;B方案线路 较长,基本沿山谷修筑, 但中间也需穿越山顶的 鞍部,地形坡度也较大; C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 但所经地区坡度较小, 相比而言,最为合理。
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清水河特大桥采取陆地上架桥的方式预留出藏羚羊 迁徙通道
总结:
⊙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 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 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 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 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活动探究
结合四川省地形图和交通路线图,从地形和 交通方面分析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以 及如今“蜀道不再难”的原因。
(1)、为什么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
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地形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宽 阔,地势相对平坦,黄河水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因 些兰州沿黄河分布。
(2)、推断兰州城区主干道是什么走向? 东西走向。
(3)、以兰州城区为例,讨论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 布局的影响?
说明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很大,它影响着聚 落和交通线路的形态、密度、分布、规模等许多方面。
⊙地形崎岖不平,出入的交通线路少。
⊙随着宝成、成昆、襄渝、成渝、川黔等铁 路以及一系列公路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 过去交通联系困难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