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检查视觉训练案例分析
视功能检查和视功能训练教学课件

包括视力、视野、色觉、对比敏 感度等方面的检测。
视功能检查的目的
01
02
03
早期发现视觉问题
通过定期的视功能检查, 可以及早发现视觉问题, 如近视、远视、散光等。
预防视力下降
通过检查,可以了解眼睛 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 措施预防视力进一步下降 。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视功能对于日常生 活和工作至关重要,通过 检查可以确保视觉功能的 正常发挥。
率。
视功能训练的流程
定制训练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频 率、时间和强度等。
跟踪与调整
在训练过程中,定期进行跟踪 评估,根据效果调整训练计划 和方法。
评估
通过专业的视功能检查,评估 个体的视觉状况和问题,确定 训练目标和方案。
实施训练
按照训练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 训练,包括使用各种视觉训练 设备和方法。
加强眼科、神经科、康复科等相关 学科的合作,共同研究和推进视功 能检查和训练技术的发展。
06
实际案例分享
案例一:儿童视功能检查与训练
全面细致
输标02入题
儿童视功能检查应包括远视力、近视力、调节幅度、 调节灵敏度、立体视等项目,确保全面了解儿童的视 觉状况。
01
03
家长和学校应密切配合,为儿童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如定期调整课桌椅高度、保持教室光线充足等。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
初步检查
包括视力、矫正视力、眼 位、眼球运动等基本检查 。
详细检查
根据初步检查结果,进行 更深入的专项检查,如角 膜曲率、眼轴长度、视野 等。
结果解读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分析 视觉系统的健康状况,提 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
案例 调节灵活度降低引起的视觉功能障碍.

案例10 调节灵活度降低引起的视觉功能障碍案例(1)一、案例描述赵雨霏,女,12岁,主诉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会出现双影,对记住曾经读过的东西感到困难。
患者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无明显全身疾病和用药史。
为其验光并检查视功能,结果如下:主觉验光:OD:-4.25-0.75x100 (1.0) OS:-4.25 (1.0)Worth 4 dots:4立体视:OK远距水平隐斜:2△BO近距水平隐斜:0加+1.00D镜片后近距水平隐斜: 5△BIAC/A:5 正常AC/A垂直隐斜:无垂直偏斜集合近点(NPC):5cm远用BI聚散力(NRV):X/8/2远用BO聚散力(PRV):8/12/1近用BI聚散力(NRV):15/18/13近用BO聚散力(PRV):22/24/14BCC:-0.25D负相对调节(NRA):+2.00D正相对调节(PRA):-1.00D PRA减弱调节幅度(移近法、移远法):OD:12D OS:13D 调节幅度正常单眼调节灵活度(MAF):OD:7cpm fail(-)OS: 7.5cpm fail(-)双眼调节灵活度(BAF):5cpm 负镜片通过困难二、解决方案1、配戴全屈光矫正眼镜。
2、视觉训练:调节训练,包括翻转拍、字母表操等。
三、评价该患者年龄12岁,该年龄最低调节幅度应为12D,两眼调节幅度值均正常,PRA 低于正常值,调节灵敏度降低,且负镜片消除困难,且不能持久,诊断为调节衰弱。
案例(2)一、案例描述赵雨霏,女,12岁,主诉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会出现双影,对记住曾经读过的东西感到困难。
患者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无明显全身疾病和用药史。
为其验光并检查视功能,结果如下:主觉验光:OD:-4.25-0.75x100 (1.0) OS:-4.25 (1.0)Worth 4 dots:4立体视:OK远距水平隐斜:2△BO近距水平隐斜:0加+1.00D镜片后近距水平隐斜: 5△BIAC/A:5 正常AC/A垂直隐斜:无垂直偏斜集合近点(NPC):5cm远用BI聚散力(NRV):X/8/2远用BO聚散力(PRV):8/12/1BCC:-0.25D负相对调节(NRA):+2.00D正相对调节(PRA):-1.00D PRA减弱调节幅度(移近法、移远法):OD:12D OS:13D 调节幅度正常单眼调节灵活度(MAF):OD:7cpm fail(-)OS: 7.5cpm fail(-)双眼调节灵活度(BAF):5cpm 负镜片通过困难二、解决方案1、配戴全屈光矫正眼镜。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病例分析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病例分析双眼视功能检查是一项用于评估眼部健康和视觉功能的重要检查手段。
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和诊断各种眼部疾病,并了解患者的视觉能力和需求,以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以下是对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和病例分析的详细讨论。
首先,双眼视功能检查对于眼部健康的评估至关重要。
通过检查眼球、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眼睛的前房和眼压等方面,医生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眼球器官的病变、眼睑结构异常、角膜损伤、青光眼等问题。
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放大镜、各种近视类型检查和眼底针孔显微镜等仪器能够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眼球的细节,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其次,双眼视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视觉功能。
通过进行视力检查、色觉检查、寻找眼球运动障碍等,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视觉能力是否正常。
这对于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非常重要。
同时,通过调查色觉是否正常,可以及早发现色盲、色弱等视觉障碍。
第三,双眼视功能检查还可以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眼压测量、角膜曲率测量等检查,医生可以评估青光眼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对于需要进行视力矫正手术的患者,通过进行角膜地形图、波前屈光解析等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手术的可行性、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并预测手术后的视觉效果。
下面,我们以角膜曲率测量为例,进行具体病例分析。
患者因视力下降到医院就诊。
医生进行了角膜曲率测量,结果显示患者的左眼角膜曲率异常。
根据这一检查结果,医生将考虑以下几个可能的疾病:1.角膜地图异常:角膜曲率异常可能是由于角膜的异常形状造成的。
例如,角膜曲率增高可能是由于角膜脱屑或变形引起的。
2.角膜炎症:患者的角膜曲率异常还可能是由于角膜炎症引起的。
角膜炎症可以导致角膜脆弱,进而影响角膜的正常形状。
3.角膜手术后并发症:如果患者之前进行了角膜手术,比如LASIK或PRK,角膜曲率异常可能是手术的并发症之一根据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医生将进一步推理和诊断患者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病例分析全解-V1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病例分析全解-V1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病例分析全解双眼视功能检查是一项重要的眼科检查手段,可以对人们的视力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医生诊断眼疾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检查内容以及常见的病例分析。
一、意义1.评估眼健康状态:双眼视功能检查可以评估眼部健康状况,发现早期异常,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眼疾加重或产生其他并发症。
2.诊断眼疾:双眼视功能检查可以检测常见的眼疾和其他视觉问题,如近视、远视、弱视等等,并为医生提供治疗方案依据。
3.评估手术效果:双眼视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手术后恢复情况并监控效果。
二、检查内容1.视力检查:测量裸眼和矫正视力,记录对各种线条大小、颜色和对比度反应的能力。
2.眼位检查:检查眼球运动范围,是否存在偏斜或斜视等症状。
3.调节功能检查:如辨别远近物体需要眼球调节的能力、判断窄间距物体的力量调节等。
4.眼压检查:测量眼压,以便发现和诊断青光眼等眼疾。
5.视野检查:检查患者的视野范围,以便发现和诊断视网膜剥离、青光眼等眼疾。
6.其他检查:还可以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其他检查。
三、病例分析下面两个病例说明了双眼视功能检查对眼部健康的影响。
1.王女士,45岁。
她感到自己的右眼存在某种视觉问题,但无法确定具体情况。
双眼视功能检查检测到王女士患有急性青光眼,迅速采取治疗措施后成功挽救了王女士的右眼。
2.李先生,22岁。
他前一段时间做了近视眼的激光治疗手术,但是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并不理想。
通过双眼视功能检查,发现李先生的眼睛有近视散光,给予相应治疗后,李先生的视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总之,双眼视功能检查对于眼部健康非常重要,人们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眼部问题。
成人弱视治好案例

成人弱视治好案例引言弱视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障碍,特别是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人也被诊断出患有弱视。
本文将探讨一些成功治疗成人弱视的案例,以便了解治疗方法和效果。
案例一:眼部矫正术病历•患者:男性,35岁•弱视类型:屈光不正导致的弱视•矫正方式:眼镜矫正治疗过程1.初诊:患者在35岁时发现自己视力模糊,经过眼科医生的检查,被诊断为屈光不正导致的弱视。
2.眼镜矫正:根据患者的屈光度数,配备了合适的矫正眼镜。
患者每天佩戴眼镜,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眼部锻炼和视觉训练。
3.治疗效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的弱视症状减轻,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结果分析通过眼镜矫正,患者的屈光问题得到了解决,从而改善了他的视力。
此案例表明,对于由屈光不正引起的成人弱视,眼镜矫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案例二:视觉训练病历•患者:女性,42岁•弱视类型:脑损伤引起的弱视•矫正方式:视觉训练治疗过程1.初诊:患者在42岁时因为一次车祸导致脑损伤,进而出现弱视症状。
经过专业评估,确定她的弱视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
2.视觉训练:患者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视觉训练。
训练包括眼球运动控制、视觉空间定向和视觉刺激接受等方面的训练。
3.治疗效果:在接受视觉训练后,患者的弱视症状明显改善。
她的视力得到了提高,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任务。
结果分析视觉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弱视症状,特别是对于脑损伤引起的弱视。
该案例表明,视觉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成人弱视患者恢复视力功能。
案例三:手术治疗病历•患者:男性,50岁•弱视类型:斜视引起的弱视•矫正方式:斜视手术治疗过程1.初诊:患者在50岁时发现自己有斜视问题,并且出现了弱视症状。
经过专业检查,确定他的弱视是由于斜视引起的。
2.斜视手术:患者接受了斜视手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位置和张力来纠正斜视问题。
3.治疗效果:手术后,患者的斜视得到了明显改善。
案例说明天明视光开展视觉训练过程

案例说明天明视光开展视觉训练过程女,12岁,发现近视并戴戴框架镜2年余,每天用电脑1小时左右,2周前刚在外眼镜店配了眼镜。
家长诉其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有看不清楚、串行等现象,而且比较明显。
今到天明视光一二一店检查。
视光医生董洁接诊。
第一步:首先判断下,这样的主诉是否考虑存在双眼视觉异常的问题,是否需要做视觉训练?根据“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有看不清楚、串行等现象”的主诉,对照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常见症状表/s/blog_66dd29390100ni7a.html查阅:初步双眼检查不能解释与视觉有关的症状晚上或近距离工作后眼上方疼痛。
从上表的查阅中发现和主诉相关的异常情况(红色标记)有可能是:低AC/A值型-集合不足;高AC/A值型—集合过度;正常AC/A值型—融像性运动困难。
看来最有可能是集合方面的问题了,那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第二步:基础的视光检查:原框架镜光度:右眼:-2.00DS——1.0左眼:-2.50DS——1.0遮盖试验查眼位:●交替遮盖试验,非遮盖眼的眼球运动方向:远距:√不动□由外向内□由内向外近距:□不动√由外向内□由内向外●遮盖-去遮盖试验,非遮盖眼的眼球运动方向:远距:遮盖右眼时左眼:√不动□由外向内□由内向外遮盖左眼时右眼:√不动□由外向内□由内向外左眼去遮盖时左眼:√返回注视位□停在偏斜位置上近距:遮盖右眼时左眼:√不动□由外向内□由内向外遮盖左眼时右眼:√不动□由外向内□由内向外左眼去遮盖时左眼:√返回注视位□停在偏斜位置上主视眼:左眼扩瞳验光检影:右眼:-2.25DS——1.0左眼:-2.75DS——1.0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右眼:-2.00DS——1.0左眼:-2.50DS——1.0仅单眼验光的结果来看,这是一个简单的低度近视眼。
看来问题确实是双眼视功能方面的问题,结合遮盖试验外隐斜表现和前面的主诉结果分析,很有可能是集合方面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做集合方面的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病例分析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及病例分析双眼视功能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眼科检查方法,旨在评估和测量双眼间的协调性和合作性,以及检测和诊断与双眼视功能相关的异常或疾病。
通过这种检查,眼科医生能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视觉失调、弱视、斜视、眼球运动障碍等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
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多项测试项目,如双眼距近点(NPC)测试、眼球追视运动测试、眼球运动韧带测试、立体视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定量地测量双眼之间的协调性和合作性,并且可以通过追踪眼球运动的方式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斜视或眼球运动障碍。
此外,双眼视功能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立体视、眼动性视觉、近距离调节能力等功能。
以下是一个病例分析,以更清晰地阐明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和价值。
患者是一名15岁男孩,他的父母注意到他近期在学校或运动中经常找不到东西,他的眼睛也经常疲劳。
经过初步检查,他没有明显的眼外伤或其他眼部疾病的病史。
为了进一步评估他的视觉功能,他被引荐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
在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时,发现他的立体视能力较弱。
通过使用立体视测试卡,他只能识别出较少的图案和形状。
此外,在眼球追视运动测试中,他的眼球运动能力较弱,尤其是垂直方向的运动。
这些结果显示,他可能存在视觉协调能力不足和眼球运动障碍的问题。
基于这些结果,眼科医生为他开具了一份视觉训练方案。
这个训练方案将包括一系列的眼部运动和协调训练,以提高他的视觉功能。
通过定期的训练,他的立体视能力和眼球运动能力得到了改善。
通过上述病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双眼视功能检查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视觉协调能力和眼球运动能力,并帮助他们准确定位和解决相关的视觉问题。
对于患有斜视、弱视、视觉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的患者来说,双眼视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以促进视觉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总结而言,双眼视功能检查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眼科检查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生评估和诊断与双眼视功能相关的问题,并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
用案例来说明各项双眼视功能指标的特点

用案例来说明各项双眼视功能指标的特点案例1:远视力小明是一个久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近期他发现自己的远视力有所下降,经常无法清晰看到远处的物体。
他去眼科医院进行了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远视力是1.0。
远视力指标的特点是用来衡量一个人在远距离视觉任务中的视觉清晰度。
小明的远视力为1.0说明他的视力正常,能够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
案例2:近视力小红是一个学生,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辨认远处黑板上的字。
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的近视力为0.6。
近视力指标用来衡量一个人在近距离视觉任务中的视觉清晰度。
小红近视力为0.6说明她在近距离看物体时视力稍微模糊,需要配戴眼镜或者隐形眼镜以保证视力正常。
案例3:立体视觉小刚是一个运动员,他参加了一个篮球比赛。
在比赛中,他需要通过判断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来准确地投篮。
他的双眼视功能测试结果显示他拥有良好的立体视觉,能够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距离和深度,从而提高他在篮球比赛中的表现。
立体视觉指标的特点是用来衡量一个人双眼视网膜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的感知能力。
案例4:视场李先生是一位司机,他发现在驾驶过程中,不能清晰地看到车辆左边的侧面镜,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他去医院进行了视场测试,结果显示他在左视场方面存在缺陷。
视场指标的特点是用来衡量一个人视野的范围,特别是在侧方和周边,对于驾驶员而言,拥有正常的视场范围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观察到周围的交通情况,确保安全驾驶。
以上案例说明了不同的双眼视功能指标的特点。
每个指标都有着特定的用途和衡量标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一个人的视觉健康状况,并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或辅助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功能检查
隐斜
BI
BO
NRA
PRA
6米
1EXO
x/12/4
12/18/8
40厘米
12EXO
24/28/16
6/10/2
1.5
-4
40厘米
+1.00D
13EXO
NPC:10CM BCC:0
双眼调节灵敏度:6cpm使用2.00D反转拍,完成困难
眼轴测量:OD:23.18MM OS:23.19MM
角膜曲率:OD:44.5/46.5D OS:44.75/46.75D
诊断思路:
1•主诉:视远模糊、视近物时有重影、眼球酸胀、眼周围疼、无法集中阅读(说明有视功能 方面的问题)
2•看近12"外隐斜,看近外隐斜大于看远11棱镜度(集合不足诊断成立)
3•集合近点(NPC)变远,10cm(支持集合不足诊断)
诊断:
1.屈光不正:曲率性近视
2.集合不足:
3调节超前
处理:
1.由于是曲率性近视,验配RGP是首选
2.针对集合不足的视觉训练:九周的详细视觉训练方案
视功能检查视觉训练案例分析(四)
女,13岁。主诉:视远模糊、近距离复视、眼紧张感、疲劳感、牵拉感、晚上额部疼痛、 阅读时喜欢将书本放的很近。
检查:裸眼视力:0.5验光:OD::+1.50D OS:+1.75D
Flipper:OD 3 cpm OS 3cpm OU 1 cpm(负镜片识别困难)
远距隐斜检查:3exo近距隐斜检查:5exo
眼轴测量:OD:25.28MM OS:25.22MM
角膜曲率:OD:42.5/43.5D OS:42.75/43.75D
诊断思路:
主诉:看书20分钟即感视物模糊、疲劳(提示可能存在视功能方面的问题)
视功能检查视觉训练案例分析(一)
男,22岁。诉视物模糊、近距离工作后眼疲劳、头痛。
检查:裸眼视力:0U:0.6;戴镜视力OU:-1.50D =1.0试戴时不舒服
视功能检查:
调节幅度(AMP)推进法:OU 10D
调节反应(BCC):-0.75D
负相对性调节(NRA):+1.50D
正相对性调节(PRA):-2.50D
2.验光:OU:-1.50D =1.0
3.BCC:-0.75D(显示调节超前)
4.NRA:+1.50D
5.Flipper:OD 1cpm OS 1cpm OU 0cpm(调节灵敏度异常,正镜片识别困难)
诊断:1.屈光不正
2.调节超前
3.调节灵敏度异常
处理方案:
1.散瞳。(目前的屈光度不能处方)
因为::BCC: -0.75D(调节超前)
调节幅度: 推进法push-up OD:8D OS: 8D(按20岁,最小调节幅度为15-20/4=10D,所 以这个结果是低了)
BCC:+1.00D(调节滞后)
PRA:-1.25D(正相对性调节值小,说明调节力量不足)
Flipper:OD3cpm OS 3cpm OU 1 cpm(负镜片识别困难,说明调节力量不足)
6•正融像性辐辏(PRV)减弱:+6",不符合Sheard'准则。(支持集合不足诊断)
7.双眼调节灵敏度:6CPM,完成困难。(调节灵活度下降了)
8.NRA减弱:+1.50D
9.BCC: 0D(调节超前了)
10.梯度性AC/A=1(低了)
11.角膜曲率:OD: 44.5/46.5D OS: 44.75/46.75D(角膜曲率大于正常水平)
眼轴测量:OD:25.28MM OS:25.22MM(眼轴长,按每长1mm带来3D的近视原理,
与屈光度数基本一致)
诊断:1屈光不正:轴性近视
2调节不足
3调节滞后
处理方案:
1.OU:-5.00D=1.0
2•视觉训练:制定和跟进九周的详细视觉训练方案
视功能检查视觉训练案例分析(三)
男,12岁。主诉:视远模糊、视近物时有重影、眼球酸胀、眼周围疼、无法集中阅读。
视功能检查视觉训练案例分析(二)
女,20岁。主诉:看书20分钟即感视物模糊、疲劳。
检查:裸眼视力:0.1
旧镜度数:OU:-3.50D=0.4;新的验光处方:OU:-5.00D=1.0
视功能检查:
调节幅度:推进法push-up OD:8D OS: 8D
BCC:+1.25D
NRA:+2.50D PRA:-1.25D
视功能检查:
隐斜
BI
BO
NRA
PRA
6米
1EXO
x/12/6
22/28/16
40厘米
12ESO
6/14/8
32/38/24
2.5
-1
40厘米
+1.00
1ESO
NPC:3CM
BCC +1.00D
诊断思路:
1•主诉:视远模糊、近距离复视、眼紧张感、疲劳感、牵拉感、晚上额部疼痛、阅读时喜欢 将书本放的很近(说明有视功能方面的问题)
2•看近内隐斜12",看近内隐斜大于看远11棱镜度(主要是近距的问题,说明散开集合过
度了)
4•负融像性辐辏(NRV)减弱:-6"(说明双眼的散开能力差,支持集合过度)
5.PRA减弱:-1.00D
6•双眼调节灵敏度,完成困难(调节灵活度差)
7.BCC结果>+0.75D(调节滞后)
8.集合近点(NPC)变近,接近鼻尖(支持集合过度)
NRA: +1.50D(负相对性调节小,即调节放松量不够)
Flipper:OD 1cpm OS 1cpm OU 0cpm(正镜片识别困难, 也说明调节放松量不够)
2.视觉训练:放松调节为主的训练。如:排序、字母表、双面镜、聚散球等。
3.验配渐进多焦点眼镜:由于是内隐斜(远眼位:2eso近眼位:3eso),且调节超前,可以 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
调节灵敏度(Flipper):OD 1cpm OS 1cpm OU 0cpm(正镜片识别困难)
远距隐斜检查:2eso近距隐斜检查:3eso
眼轴测量:OD:23.68MM OS:23.62MM
角膜曲率:OD:42.5/43D OS:42.75/43.25D
诊断思路:
1•症状:视物模糊、近距离工作后眼疲劳、头痛
9.梯度性AC/A=11,高(支持集合过度)
诊断:1屈光不正:远视
2集合过度
3调节滞后
处理:
1.配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D:+1.50D=1.0 OS:+1.75D=1.0
2.针对集合过度:
配戴渐进多焦点镜片(看近内隐斜):ADD:+1.00D
3•针对调节滞后的视觉训练:九周的详细视觉训练方案
小结:
1.合理的视觉功能训练可以改善双眼视功 能,其中调节幅度、NRA、PRA、近隐斜、AC/A都有明显的变化.患者的双眼视 症状、视疲劳症状明显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