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拼色三角和阳离子染料仿色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活性染料配色打样课程标准

活性染料配色打样课程标准

《活性染料配色打样》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活性染料配色打样》二、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染整技术专业学生三、教学课时:80四、学分:6五、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的学习常见的纤维及混纺制品染色、印花打样、具备较高的配色打样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1.能根据来样情况正确的制定染色或印花工艺。

2.能根据工艺进行小样染色、印花操作。

3.能利用灯箱进行熟练的对色操作,并根据色差进行调色。

4.能根据客户来样进行大小样的确定。

六、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染整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核心课程,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项目教学法”,并贯彻“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思路,教学理念一体化的原则。

注重基本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围绕生产实际工作任务的需求,让学生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并提高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种面料的染色、印花配色打样技能。

七、教学内容与要求八、教学方法与建议1.本课程利用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强调学生实践操作,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建议分4学期授课。

九、评价方法与建议1.本课程采用实践考核2.学生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初级及中级工资格证考核。

十、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议1.要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师应紧密联系企业,了解最新的印染打样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2.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通过与企业合做,开发一套印染打样实践操作教学视频应用到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十一、教材编写与建议1.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课程标准》,有利于落实课程目标。

2.以“项目”为主线设计教材,将本专业基本技术分解成若干任务,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确定教材内容。

3.教材内容要符合当前企业印染打样的实际情况,去除原先的落后的打样技术,让学生学到先进的、实用的技术。

阳离子染料染色(1)

阳离子染料染色(1)

阳离子染料染色(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腈纶的结构特点和染色性能2、阳离子染料的染色性能3、影响阳离子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阳离子染料的染色性能教学难点:影响阳离子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前面刚学过分散染料,它是一种专门为涤纶所开发的染料,这节课我们介绍阳离子染料,也是一种合成纤维的专用染料,用来染腈纶。

三、新授(一)概述✓水溶性✓在溶液中电离生成色素阳离子以及简单的阴离子✓又称碱性染料、盐基染料✓腈纶纤维的专用染料(二)腈纶的染色性能1、腈纶的染色原理纤维— COOH + D+ 纤维— COOD +H+纤维— SO3H + D+ 纤维— SO3D +H+第三单体酸性基团强弱和性质,决定了腈纶染色饱和值、上染速率2、腈纶的染色性能(1)纤维的化学结构◆第三单体(染色单体):是阳离子染料结合点,又称染座。

◆第三单体含量高,则上染速率高,染色饱和值大。

强酸性基团(磺酸基),容易电离受染液pH值影响较小弱酸性基团(羧酸基),受pH值影响较大,pH值下降,电离受到抑制,纤维所带负电荷减少,阳离子染料吸附量下降,上染速率降低(2)涤纶的玻璃化温度Tg<Tg,阳离子染料难以进入纤维内部在染液中,由于水的增塑作用,Tg降至70~85℃>Tg,染料的上染速率突然增大Tg对染色速率的影响,一般比酸性基团含量的影响还要大(3)张力高温时,腈纶对张力敏感,故需在低张力下进行染色(4)染色饱和值指染色达到平衡时可上染纤维的最大染料量。

☐染色饱和值越大,表示能上染纤维的染料量越多,容易染深色。

☐影响因素:✓纤维上酸性基团含量✓染液的pH值3、阳离子染料的染色性能(1)饱和系数f:纤维的染色饱和值Sf与某一染料的染色饱和值SD的比值。

f值越小,说明这一染料的上染量越高。

◆计算该染料在腈纶上的染色饱和值◆计算染料的合理用量◆判断染色配方中染料配比的合理性(染料量不能超过该饱和值;拼色时各染料的用量总和不能超过该值,否则会造成染料的浪费)(2)配伍性:表示染料拼色染色时,各染料上染速率的一致程度。

染整原理课件第六节阳离子染料的染色

染整原理课件第六节阳离子染料的染色

阳离子染料的染色过程
染料的选择
根据纤维素材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合的阳离子染料。
染色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控制染色温度和时间,影响染料与纤维素的相互作用和染色效果。
染色剂的pH值和质量浓度控制
调节染色剂的pH值和浓度,影响染料的溶解度和染色效果。
阳离子染料的染色效果
1 饱和度
阳离子染料具有鲜艳的颜 色,能够实现较高的色彩 饱和度。
2 色牢度
阳离子染料具有较好的色 牢度,能够抵抗日常洗涤 和暴露对颜色的影响。
3 光牢度
阳离子染料具有较好的光 牢度,保持色彩鲜艳和稳 定性。
阳离子染料的应用范围
化纤类纤维
阳离子染料广泛应用于聚酯、 锦纶等合成纤维材料的染色。
天然纤维
阳离子染料可用于天然纤维如 棉、麻等材料的染色。
混纺物
阳离子染料适用于纤维混合物 的染色,如聚酯棉等混纺材料。
阳离子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 皮革和纸张等行业。
阳离子染料的染色机理
1
电离作用与离子对的形成
2
阳离子染料在水中电离产生正离子,与
纤维素中的阴离子基团形成离子对。
3
基本染色原理
阳离子染料通过与纤维素中的阴离子基 团结合,从而实现染色。
染色剂在纤维素中的分布
阳离子染料在纤维素中分散均匀,形成 色素附着在纤维素表面的染色层。
染整原理课件第六节阳离 子染料的染色
阳离子染料是一种常用的染料类型,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本节课将深入 探讨阳离子染料的染色机理及其在纤维素材料中的应用。
阳离子染料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阳离子染料是指溶解于水中 带正电荷的染料分子。
特点
阳离子染料具有良好的亲和 力和均匀的染色分布,适用 于纤维素材料。

活性染料染色(颜色三角)

活性染料染色(颜色三角)

一、三原色拼色宝塔图的制作说明:1、宝塔图浓度梯度为10%;2、宝塔图中数字分别表示所吸取黄、红、蓝染液的(mL)数,即用量比;3、宝塔图“△”形三条边上的色泽为二拼色,其余均为三拼色。

例:拼色样染料总浓度为1%(o.w.f.),浴比为1:40,以2克织物打样。

若配制染料母液浓度为2g/L,则拼色染料总用量为10mL。

按宝塔图中所标数字分别吸取黄、红、蓝染液(mL)进行染色,即可制得三原色拼色宝塔图。

二、染色实验1、实验要求2、染色曲线(恒温600C)染料10分25分50分3、实验报告书写格式(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工艺处方(4)操作流程(5)实验分析(6)贴样4、注意事项(1)水浴锅温度调节(约+50C)(2)布先润湿,挤干(3)放盐和碳酸钠时将布起,并且边搅拌边缓慢加入(4)勤搅拌并注意不要让布浮出液面(5)侍升温至600C开始计时,控制好染色和固色温度(6)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7)做好染色布的编码,按标准贴样,不要贴错。

(8)在一号电子天平称量元明粉,在二号电子天平称量碳酸钠(9)做好卫生工作。

附1、吸染料量计算方法V(ml)=(布重×染色浓度/母液浓度)×10002、染色处方染料(o.w.f.%) 2.0 (染料母液浓度4g/L)(ml) 10 (总体积)Na2SO4(g) 2Na2CO3(g) 1水(ml) 60染色温度600C 浴比:1:40上染时间:25分钟固色时间:25分钟。

染料的拼色及仿色实验

染料的拼色及仿色实验

染料的拼色及仿色实验摘要:采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拼色实验,制作三角形色卡;按照给定的羊毛进行仿色,通过仿色练习颜色的配比,掌握一定的三原色配比规律,为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染料单色,活性染料拼色,酸性染料仿色。

前言活性染料色彩鲜艳,色谱齐全,染色工艺简单,色牢度优良,被广泛运用于棉织物染色[1]。

本次实验先进行的染料单色实验,再进行三原色的拼色,包括双拼色和三拼色,大体掌握染料配比的色调后进行酸性染料的仿色实验。

1 试验1.1 材料与仪器织物:单重0.5g的纯棉织物;单重0.5g的羊毛。

药品:氯化钠,纯碱,0.5mol/LH2SO4.染料:活性艳红KD-8R,活性嫩黄K-4G,活性翠兰KN-G。

仪器:恒温水浴锅,1.2 单色试验染料的单色试验,是从小到大选择一系列染料用量,使织物染得一系列由浅到深的试样。

试验处方浅中深活性染料/%(owf) 0.8 1.6 2.4纯碱(g/L) 10 10 10食盐(g/L) 40 40 40浴比 50:1 50:1 50:1 红、黄、蓝三原色均按上述处方进行试验。

工艺曲线1.3 拼色试验绝大部分纺织品的颜色都是通过双拼或三拼得到的。

拼色以单色试验样为基础,选择表面深度相近的三原色用量,作为拼色三角的顶点。

本试验顶点三原色总量采用的是1.6%(owf)。

工艺处方[2]活性染料总浓度1.6%(owf)食盐 40g/L纯碱 10g/L浴比 50:1染料配比[3]如下表表1-1 拼色染料配比表编号红:黄:蓝染料配比1 1:0:02 7:1:03 7:0:14 3:1:05 6:1:16 3:0:17 5:3:08 5:2:19 5:1:211 1:1:012 4:3:113 2:1:114 4:1:315 1:0:116 3:5:017 3:4:118 3:3:219 3:2:320 3:1:421 3:0:522 1:3:023 2:5:124 1:2:125 2:3:226 1:1:227 2:1:528 1:0:329 1:7:030 1:6:131 1:5:232 1:4:333 1:3:434 1:2:535 1:1:636 1:0:737 0:1:038 0:7:140 0:5:341 0:1:142 0:3:543 0:1:344 0:1:745 0:0:1工艺曲线1.4 仿色试验工艺处方酸性染料 x%(owf)硫酸 2%(owf)浴比 50:1染料配比如下表表1-2 仿色染料配比编号染料配比染料总浓度1 2:4:3 0.9%(owf)2 2:4:3 1.2%(owf)3 2:4:3 1.5%(owf)4 2:5:2 0.9%(owf)5 2:5:2 1.2%(owf)6 2:4:3 1.0%(owf)7 2:4:3 1.1%(owf)8 2:4:3 1.0%(owf)其中,第8组比第6组多加了2滴酸。

区职教中心 教学设计 活性染料染色来样打样

区职教中心 教学设计 活性染料染色来样打样

课题:活性染料染色-来样打样
班级:15染服课程:印染打样主讲:**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活性染料浸染棉织物来样打样过程
2 熟悉颜色之间的色差,会对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来样打样
难点:颜色色差比较
三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请学生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 现在染棉布所用的染料是什么?
2 在染色时,我们一般设定水浴锅温度为多少?
[新课]
1来样打样的定义及流程
客户提供小样(颜色),你染出小样的颜色,同时得到染色配方。

确定颜色配方→染色→修改配方→再次染色
2 比较颜色的色差
确定两块颜色接近的小样,比较两块小样的颜色差别,并通过加减层
来确定两块样的配方差异。

3 发样,染色操作
1)分析来样,确定配方
①每人一块小样,根据样本来确定配方,写下来
②要求会加减层,调色。

2)实验操作(学生动手操作)
①吸料:根据配方吸取所需母液。

②染色:加元明粉促染,加纯碱固色
③后处理: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4 教师指导
根据学生的操作,教师示范。

指导学生操作。

[小结及注意点]
1 颜色的色差辨别,左右并列,10秒钟确定差别。

2 来样打样,先确定配方,写下来,再吸料操作
3 实验操作
吸料要准确,称量要精确,实验要到位,处理要得当。

《阳离子染料》课件

《阳离子染料》课件

03 阳离子染料的性能
颜色与色牢度
总结词
阳离子染料具有良好的颜色表现和色牢度,能够提供鲜艳、 持久的染色效果。
详细描述
阳离子染料在染色过程中能够与纤维紧密结合,不易褪色或 迁移,因此具有较高的色牢度。这种特性使得阳离子染料特 别适合用于需要长期保持鲜艳度的纺织品染色。
溶解性与稳定性
总结词
阳离子染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能够在染色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性能。
历史与发展
历史
阳离子染料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成为 一种重要的染料品种。
发展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新型纤维的不 断涌现,阳离子染料也在不断改进和 优化,以满足市场需求。
分类与应用
分类
阳离子染料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偶氮型、蒽醌型、杂环型等,按照色泽可以分为 碱性紫、碱性蓝、碱性棕等。
天然皮革染色
阳离子染料可用于天然皮革如牛皮、羊皮等 的染色,能赋予皮革鲜艳的色泽和良好的耐 光、耐气候性能。
人造皮革染色
人造皮革如PU革、PVC革等也可使用阳离 子染料染色,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
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塑料薄膜染色
阳离子染料可用于塑料薄膜的染色,如聚乙烯、聚丙烯等,提高食品包装的视觉效果。
全球阳离子染料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纺织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全球阳离子染料市场规模持 续增长。
区域市场分布
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区域,因此也是阳离子染料的主 要消费市场。
市场趋势
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增加,促使阳离子染料市场向 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与挑战
要点一
技术创新
04 阳离子染料的应用

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教案:活性染料配色《教案

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教案:活性染料配色《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活性染料配色打样目录第一部分:学情、授课内容分析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设计项目一:活性染料染色原理(4课时)子项目:色彩基础理论(2课时)子项目:染色一般过程(1课时)子项目;活性染料染色方法及工艺教学(1课时) 项目二:活性染料单色样卡制作(4课时)项目三:活性染料塔样样卡制作(4课时)项目四:活性染料浸染棉布来样打样配色(4课时)学情分析一、思想状况分析:通过职教一个学年学习成长,所授课班19染大的同学们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习惯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有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完任务来做,没有真正用心地取学习,在思想是没有转变过来,还有30%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没有上进心,以一种混日子的态度,逃避一天是一天,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能好好完成不能。

大部分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叛逆性强,自制力差,加上住宿的因素,他们自我感觉逃离了家长的束缚和管教,更加肆无忌惮了。

再加上学校生活的单调,课程的繁多与任务,慢慢地对学习就产生了厌学的情节。

二、学习状况分析中职二年级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的关键期。

目前学生状况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成绩不错,方向不明型。

部分成绩好的同学处于这种这种状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问题也不是很多,就是感觉不知道做什么好。

第二类:半瓶子醋型。

说会不熟,时对时错;说不会还能说出个大概,老师讲似乎也都能听得明白,就是考试成绩上不去。

第三类:一塌糊涂型。

三、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1、加强师生之间相互沟通。

2、为使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意识,避免成绩分化,倡导学生“先学”,老师“后教”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3、创设各种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

4、为学习提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等方式,综合发展思维能力。

四、关注学习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染料拼色三角和阳离子染料仿色课程设计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专业:轻化工程班级:2011级03班学号:41101030314姓名:刘科时间:2014年12月05日摘要仿色打样是织物染色投产前的先锋实验。

其目的是通过小样实验,找出能够达到客户质量要求,并且质量稳定、经济性又好的最佳染色用料与染色工艺,将其作为大样投产时的工艺依据。

实践证实,仿色小样的成功是大样染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

打样过程必须根据加工对象选择染料和助剂,制定合适的染色工艺,确定准确的染色配方。

仿色打样是印染厂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大生产的综合效果。

作为仿色打样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配色理论知识,掌握打样的基本流程和工艺。

本实验要求使用三原色红,黄,蓝不同的比例配方对纯棉退浆坯布染色,其中有两拼色和三拼色两大类,用三角形的形式制作成色板,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通过根据染料确定织物的染色工艺曲线和配方。

在弱酸浴的条件下对纯棉布进行试验。

其次是计算染料和织物的对应关系,算出每个色块的染料浓度和助剂添加量,确定处方。

接下来是确定染色的顺序,本实验共分为36组,依次以递增的顺序做成三角形图状,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红,黄,蓝,三条边为两拼色,中间的为三拼色,每9组为一大组进行实验,实验的顺序依次为红到黄拼色,黄到蓝拼色,蓝到红拼色和红黄蓝三拼色。

最后严格控制染色工艺,准确量取实验所需各助剂用量和时间,做出色板。

本研究是三原色的拼色实验,不仅使我们熟悉染色工艺流程,而且使我们对色光的认识更加逼真,因此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

关键字:酸性染料,拼色,仿色,弱酸性浴,羊毛织物前言随着人们日益注重穿着健康和穿着舒适,棉纤维作为一类重要纺织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产量很大。

棉织物染色时用的最多的染料是活性染料,活性染料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价格较低、应用广泛。

在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过程中,通常需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拼混染色,来获得一定的色泽,该过程称之为拼色或配色。

在进行大生产以前,工厂一般通过打小样来获得配方的生产处方。

打样的正确否对保证染色产品的色泽是否符合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物体吸收入射光谱中的一部分而显示出与入射光不同颜色的方法,称之为减法混色。

染料的相互混拼属于减法混色。

染料的三原色是黄,青,品红三种颜色的染料,用这三种颜色混拼可以得到范围很广的各种颜色。

染料拼色时,由两个原色拼色得来得是二次色,当二次色在次拼色时就得到三拼色。

拼色过程比较复杂,为使配色获得预期的效果,做到快速准确,经济,应该遵循下列四个原则。

第一,“相近原则”,指拼色染料的染色性能(包括亲和力,上染速率,上染温度,匀染性,染色牢度等)应该尽量接近。

拼色时尽量选择同一类型的染料。

各种染料中的三原色往往是经过刷选的应用性优良,配伍性能较好的染料,所以拼色时应该优先考虑选用。

第二,“少量”原则,指拼色时尤其是拼线颜色,染料只数应该尽量少,一般不宜超过三只,这样便于色光的调整和控制,同时对拼色染料的组分(指混合染料)应了解,尽量选用原组分中染料补充或者调整色光。

第三“微调”原则,色光调整是以“余色”为理论依据的。

所以利用余色原理来调整色光只能是微量的,如果用量稍多,色泽变暗,影响鲜艳度,严重时还会影响色相。

第四,“就近选择”与“一补二全”原则,指拼色时无论是主色还试辅助颜色都应该选择和目标最接近的染料。

同时应尽量选用一只染料获得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效果。

本次实验首先通过活性染料染纯棉织物来制作三角形色卡,在实验中了解颜色之间在色光上的差异;然后分析样品的颜色,通过比色卡确定样品的颜色,最后通过阳离子染料染羊毛的方式进行仿色实验。

理论部分活性染料分子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反应性基团,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反应形成共价键,从而上染纤维。

活性染料根据活性基的不同分为X型、K型、KN型。

X型反应性较强,上染速率很快,染色温度较低。

K型反应性较弱,所需的上染温度较高。

KN型染料的性能和染色条件介于X型和K型之间。

故针对不同的染料要用不同的工艺条件。

活性染料适用棉等纤维素纤维。

拼色实验介绍拼色介绍在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拼色或者配色。

染料的相互混拼属于减法混色。

染料的三原色是黄,青,品红三种色光的染料,用这三原色混拼可以得到色彩范围很广的各种颜色。

染料拼色时,由两种原色拼的颜色叫做二次色,当二次色再拼色就得到三次色,它们关系如下:原色品红黄青品红黄二次色红绿蓝红三原色黄灰蓝灰红灰绝大部分纺织品的颜色都是通过双品或三拼、有的甚至是四拼得到的。

拼色时除了要考虑必须是同类染料、染色性能相近外,还要清楚三原色染料的提升力和三原色拼色的色相,考查染料三原色的提升力和三原色拼色的色相是仿色的基础(仿色即通过选择染料和配比染出标样的色相)染料提升率(单色)实验,是从小到大选择一系列染料用量,使织物染得一系列由浅到深得试样。

以单色实验试样为基础,选择表面深度相近的三元色用量,作为拼色三角的顶点设计处方。

仿色实验目的通过仿色实验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色光的变化规律,对颜色拼色实验能有进一步的理解。

拼色的正确否对保证染色产品的色泽是否符合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部分实验一主要实验仪器,药品100 mL烧杯,250ml容量瓶,5 mL和10 mL移液管,温度计,表面皿,吸耳球,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烘箱。

活性红、活性黄、活性艳兰、食盐、纯碱、纯棉布,洗衣粉等。

实验步骤1.用蒸馏水配制染液溶液,然后再干净的染杯中加入规定量的染料溶液和助剂,刻度转液管量取,补足所需水量。

2.染浴配置完毕后染浴升温至40℃,将已经在50℃中的润湿的纯棉织物挤干后投入染浴中开始染色。

3.染浴以2℃/min的速度逐渐升温至75℃,在75℃染30min,染色完毕后取出试样,用冷水洗,烘干。

染色工艺曲线纯碱90 oC 30min入染食盐2℃/min降温60oC 15min 15min水洗、皂煮、水洗、烘干实验室所给的染料浓度都是10g/L,换算成mL为0.01g/L。

取20mL稀释至200mL,浓度变为0.001 g/L。

实验要求染料对织物重为3.4%,则1g织物所需染料是0.034g染料,实验所给纯棉布为每块1.0g,则需要0.034g染料。

则每块布需要14 mL(红黄蓝三原色总和)染料。

表一:两拼色实验参数编号 染 料织物重/g 浴比总液量/ mL 红/mL 黄/mL 蓝/mL 红→黄- - - ---1 34 0 0 0.5 1:50 502 29.2 4.8 03 24.4 9.6 0 4 19.614.4 0 5 14.8 19.2 0 6 10 24 0 7 5.4 28.8 0 8 0 34 0 黄→蓝红/mL 黄/mL 蓝/mL 织物重/g 浴比总液量/ mL9 0 28.8 5.4 0.51:505010 0 24 10 11 0 19.2 14.8 12 0 14.4 19.6 13 0 9.6 24.4 14 0 4.8 29.2 15 0 0 34 蓝→红红/mL黄/mL蓝/mL织物重/g 浴比总液量/ mL16 5.4 0 28.8 0.51:505017 10 0 24 18 14.8 0 19.219 19.6 0 14.4 20 24.4 0 9.6 2129.24.8表二:三拼色实验参数编号 染 料织物重/g 浴比总液量/ mL 红/mL 黄/mL 蓝/mL 拼色- - - -- -22 24.4 4.8 4.823 19.6 9.6 4.8 0.51:50 50 24 14.4 14.4 4.825 9.6 19.2 4.8 26 4.8 24.4 4.8 27 19.2 4.8 9.6 28 14.4 9.6 9.6 29 9.6 14.4 9.630 4.8 19.2 9.6 0.51:50 50 31 14.4 4.8 14.432 9.4 9.6 14.4 334.814.414.434 9.6 4.8 19.2 35 4.8 9.6 19.2 364.84.824.4阳离子染料对羊毛的仿色实验染色工艺条件及实验处方试样编号 1 2 3 阳离子艳红 - - - 阳离子黄 - - - 阳离子翠蓝 - - - 食盐/g.L -1 4 4 4 平平加O/g.L -1 0.2 0.2 0.2 染色时间/min 60 60 60 染色温度/℃4545 45浴比1:50染色工艺曲线:染料的配制:实验室所给的染料分别为阳离子艳红,阳离子黄,阳离子翠蓝。

浓度都是10g/L ,换算成mL 为0.01g/L 。

取20mL 稀释至200mL ,浓冷水洗,烘干15min15min15min60或90℃入染 室温 1/2食盐 15min50℃ 1/2食盐度变为0.001 g/L。

假如实验要求染料对织物重为2.8%,则1g织物所需染料是0.028g 染料,实验所给羊毛线每根0.5g,则需要0.014g染料。

则每两根需要14 mL(红黄蓝三原色总和)染料。

则依照这种方法来计算染料的用量。

3.4实验结果与讨论a)红色和黄色的拼色过程中,前三组颜色变化不大,从第四组到第八组颜色变化明显,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黄色。

b)黄色和蓝色的拼色过程中,每组的颜色变化差异很大,由浅绿色→绿色→淡蓝→蓝色→深蓝。

实验效果较好。

c)蓝色和红色的拼色过程中,颜色变化由快到慢,在实验中存在量取的误差,时实验效果不太明显。

d)在红黄蓝的拼色实验中,颜色变化较明显,实验效果较理想。

e)由于pH值是采用pH试纸来测定的,误差较大,每一大组实验的条件参数也不同,使实验存在误差较大。

f)所给织物的质量较小,每组羊毛织物的染浴只有50 mL,染色时间较长,所以有时候织物可能暴露于空气中,使织物呈现染花现象,所以要一直用玻璃棒勤搅拌和适当的补足染浴量。

根据所给布样,大致推测布样是由两拼色组成的,由红和蓝的配色。

根据实验,初步按染料对织物重 2.0%—2.8%来拼色。

实验参数如表所示。

药品 编号红/mL 黄/mL 蓝/mL 食盐/g 平平加O/滴 染色温度/℃ 浴比110100.1190℃1:502 12 0 10 0.1 1 90℃3 13 0 10 0.1 1 90℃4 15 0 11 0.1 1 90℃5 14 0 13 0.1 1 90℃6 14 0 14 0.1 1 90℃7 15 0 13 0.1 1 90℃8 16 0 12 0.1 1 90℃9 15.7 0 12.3 0.1 1 90℃1015.5 0 12.5 0.1 1 90℃实验结果1.拼色实验结论a) 通过实验所得的试验样品得知,两原色的拼色实验简单与三原色实验,并且颜色变化较为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