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的故事

合集下载

法布尔取得成功的事例

法布尔取得成功的事例

法布尔取得成功的事例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关于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以下是店铺分享的法布尔取得成功的事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法布尔取得成功的事例篇1生物学家法布尔,曾经对朗格多克蝎子非常感兴趣。

这种模样有些令人恐怖的多足纲昆虫,因为拥有毒针这个有力的武器,对于胆敢冒犯它的对手,总能将共轻而易举置于死地。

为了了解的毒性到底有多大,法布尔特意为它找来一些昆虫对手,为它制造作战的机会。

狼蛛虽然没有朗格多克蝎子强壮,行动却十分敏捷,可以灵活地攻击和躲闪。

它在刚刚和蝎子相遇时,就立即半直起身,张开淌着毒液的毒钳,摆出不可一世的架势。

等到朗格多克蝎子将两个螯钳伸出来,狼蛛就被吓得不敢动弹了。

这时,蝎子不慌不忙靠近对手,轻而易举抓住了它。

螳螂和朗格多克蝎子相遇时,蝎子首先发起进攻,为了节约毒液,它往往只拍打一下对手。

很快,蝎子的螯钳又夹住了螳螂,并且趁机用毒针狠狠刺入它带有锯齿的前腿之间,片刻之后,螳螂全身抽搐起来。

没过多久,这统治变成了蝎子的美餐。

狼蛛和螳螂都不是朗格多克蝎子的对手,那么柔弱的纺织姑娘——圆网蛛、角蛛……它们拥有吐丝撒网的特殊本领,如果能够及时吐出丝网,或许有可能把蝎子捆绑起来,出现以弱胜强的奇迹。

可惜的是,在法布尔的实验中,它们往往看到蝎子便被虾得六神无主,竟把自己的独门绝技都忘了,而是在敌人的威慑下,很快就乖乖束手就擒了!那么,朗格多克蝎子真的没有天敌了吗?法布尔接下来的实验结果,简直让人大跌眼镜:这种凶狠的蝎子,最怕的居然是蚂蚁!蝎子的螯钳虽然厉害,但对于小小的蚂蚁来说,完全英雄无用武之地。

蚂蚁虽然弱小,却非常团结,它们会对蝎子群起而攻之,不但能抢食它促来的虫子,还可以将空上庞然大物蚕食掉。

关于朗格多克蝎子的实验,其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貌似多么强大的生物,总有自己的弱点,不可能永远战无不胜。

所以,遇到强大的对手,不要畏惧对手的强大,从实际出发,正视自己的弱小,积极采取对策,这正是蚂蚁打败朗格多克蝎子的秘诀。

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

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

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1827年(3岁)由于母亲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所以法布尔从3岁一直到6岁,都寄养在玛拉邦村的祖父母家;这里是个大农家,有许多比他年长的小孩。

他是个好奇心重,记忆力强的孩子,曾自我证实光是由眼睛看到的,并追查出树叶里的鸣虫是露螽。

睡前最喜欢听祖母说故事,而寒冷的冬夜里则常抱着绵羊睡觉。

1830年(6岁)法布尔回到撒·雷旺村,进入利卡尔老师开办的私塾就读,上课中,常有小猪、小鸡会跑进教室觅食。

由动物图书记下A、B、C……字母,法布尔对昆虫和草类产生兴趣,发现黑喉鸲的巢,取得巢中青蓝色的蛋,经神父劝说,把鸟蛋归还原处,为增加家庭收入,帮忙照看小鸭,负责赶到沼泽放养,因而发现沼泽中的生物和水晶,云母等矿石。

1833年(9岁)法布尔中学毕业。

法布尔全家搬到罗德斯镇,父亲以经营咖啡店为生,进入王立学院,担任望弥撒仪式助手而免交学费。

在学校期间,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喜欢读古罗马诗人维尔基里斯的诗。

1838年(14岁)父亲的生意再度失败,搬到蒙贝利市,又开了一间店,法布尔独自离家,以卖柠檬、做铁路工人等自力更生。

法布尔曾用超过一日工资所得购买《鲁布尔诗集》,携至原野上阅读,以认识各种昆虫为最大乐事,第一次抓到欧洲云鳃金龟时,感到特别高兴。

扩展资料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

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福建日报:《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昆虫记》是描写昆虫生活的诗篇。

作为昆虫学家,法布尔是严谨而细致的。

他根据观察得来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

法布尔的小故事

法布尔的小故事

法布尔的小故事法布尔,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他对昆虫的热爱和研究,简直让人惊叹不已。

法布尔小时候就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

你能想象吗,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在外面疯跑玩耍一样,他却喜欢观察那些小昆虫。

他会趴在地上,盯着一只小蚂蚁看半天,看着它忙忙碌碌地搬运食物,好像那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

这是不是和我们有些人喜欢盯着动画片看很像呢?长大后的法布尔,更是把对昆虫的研究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他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一心一意地扑在昆虫的世界里。

他会为了观察一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在野外待上好几天,甚至忘记吃饭睡觉。

这是一种多么执着的精神啊!想想我们自己,有时候做一件事情稍微有点困难就想放弃,和法布尔比起来,真的是太惭愧了。

法布尔的研究可不仅仅是看看而已,他还会做详细的记录。

他的笔记就像一本本关于昆虫的百科全书,里面记载了各种昆虫的特点、习性、行为等等。

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细心啊!他就像是昆虫的好朋友,了解它们的一切。

他还写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昆虫记》。

这本书就像是打开昆虫世界大门的钥匙,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了解到昆虫的奇妙之处。

里面的故事生动有趣,让人读起来就停不下来。

比如说,他写蜜蜂是如何建造蜂巢的,那过程简直比我们盖房子还复杂呢!这难道不神奇吗?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执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让我们知道,每一个小生命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不能小看那些小小的昆虫,它们也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

总之,法布尔就是那个让我们对昆虫世界充满好奇和敬畏的人。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热爱,有执着,就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出了不起的成就。

我们难道不应该向他学习吗?。

《昆虫记》的故事梗概

《昆虫记》的故事梗概

《昆虫记》的故事梗概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

他观察研
究的热情,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

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他有时在野外纹丝不动地伏
在地上,从太阳升起一直观察到太阳下山。

他为了捕捉一只昆虫,常常跟着昆虫跳来跳去。

他观察雄槲蚕蛾“求婚”的过程,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

当快要取得成果的时候,槲蚕蛾“新娘”却不巧被一只螳螂吞食。

法布尔毫不气馁,从头再来又整整观察了三年,才得到
结果。

法布尔对观察是这样的热情,这样有耐心,正因为如此,他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写的《昆虫记》共十卷,这部巨著在生物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救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课堂教学就是认得
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通过实践,获得大量的感
性材料,就是同时实现由感性认识至理性认识的'前提。

正是由于法布尔多年冷静精
细地观测,才存有了《昆虫记》这部重要著作的问世。

人们必须在重新认识世界和改建世
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重新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生道路的上不可能将一帆风顺,顺利的结果固然使我艳羡,惊叹,但直面顺利路上的曲折与磨难更须要我们百倍的信心和坚毅回去直面。

法布尔昆虫记故事

法布尔昆虫记故事

法布尔昆虫记故事
法布尔昆虫记是一部有趣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一只叫做法布尔的小蚂蚁的故事。

法布尔生活在一个庞大的蚂蚁家族里,他非常好奇,喜欢冒险和探索。

他也经常被其他蚂蚁嘲笑,认为他不够勤劳。

但是,一天,法布尔意外地发现了一条通向人类世界的小路,他决定勇敢地走过去,看看那里有什么。

在人类世界,他遇到了一只受伤的蝴蝶,他毫不犹豫地帮助了蝴蝶,并带回家族。

在家族的帮助下,蝴蝶很快痊愈了,并成为了法布尔的好朋友。

法布尔的勇敢和善良感动了其他蚂蚁,他们开始尊重他,并与他一起探索世界。

他们经历了许多冒险,见识了许多奇妙的事物,成为了一支真正的“波西米亚蚂蚁团”。

最终,法布尔成为了家族的领袖,并教给其他蚂蚁勇敢和善良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善良是赢得尊重和领导能力的关键。

- 1 -。

法布尔的故事四篇阅读

法布尔的故事四篇阅读

法布尔的故事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他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如醉如痴地观察昆虫的习性。

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周围挤满了人。

有人还骂他是个“怪人”,可他全然不知。

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蜣螂的活动入了迷,直到树,下有人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还有一天的大清早,他在路上散步,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于是他循着声音来到一块石头旁,轻轻地躺下,观察蛐蛐的活动。

几个农夫早晨去摘葡萄就看见了他,到黄昏收工时,他们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呢。

他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的功夫,只看一块石头,简直是中了邪!其实他们不知道,法布尔在观察石头旁的蛐蛐呢。

1 •人们用“全神贯注”一词概括出罗丹雕塑时的投入,我也会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这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

2 •短文是用哪几个小故事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的?请写在下面。

3 •法布尔和罗丹有哪些相同之处?罗丹的故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有一次邀请他的至友(交情极深的朋友)奥地利作家茨维格到他家作客。

饭后,罗丹带着客人参观他的工作室。

他们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布,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矗立在他们的面前。

茨维格不禁拍手叫好,并向罗丹祝贺,祝贺大雕塑家的又一杰作诞生了。

可是,罗丹自己端祥一阵后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斜了一点,脸上,对不起,你等我一会儿。

”说完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茨维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就知趣地悄悄站在一边。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退后,嘴里有时叽哩咕噜,像同最亲近的人密谈;有时眼里闪着异样的神色,似乎在与人进行激烈的争吵。

他的脚把地板踏得吱吱直响,他的手不时在空中舞动……。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的动作越来越有力,情绪更为激动了。

他好像喝醉了一样,好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已经消失了。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罗丹才停顿下来,他对着那座女像发痴(呆的意思)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

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

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法布尔是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作家。

你们知道关于法布尔的故事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法布尔是法国名人,原名叫做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他出生在1823,在1915年去世,享年92岁。

法布尔深夜寻虫的故事:在法布尔不大的时候,夜间与祖母一起睡觉,他听到了好听的虫鸣声,他问奶奶那是什么的叫声,奶奶敷衍他可能是狼,即使是这样可怕的回答,也没有让法布尔感到害怕,他偷偷的摸着黑去草丛中寻找,即使被野草划破了手,也没有让他放弃,虽然最后没有找到这只小虫,但是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显现出了超凡的兴趣。

法布尔路边观察的故事: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兴趣还体现在一次他在路边观察蚂蚁搬运死苍蝇,他趴在马路边,拿着个放大镜,去观察蚂蚁们的行动,即使身边有人路过,他也不为所动,去地里劳动的人,早上走的时候路过他,晚上回来的时候看到他还在那里趴着,让许多人无法理解法布尔的行为,都觉得他可能是中了邪,其实只有他自己明白,观察昆虫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法布尔的故事有许多,多数都是与昆虫相关的,许多时候,为了不让虫子受到伤害,他往往会受到伤害,正是这样的精神,让其写出了《昆虫记》这本举世闻名的昆虫著作,对几代人产生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将继续下去。

总的来说法布尔的一生是一个励志而又残酷的故事,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地中海南部一个非常卑微的家庭,他出身比较困苦,但他从不放弃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在那个年代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人只有出生在非常富有的家庭,但是法布尔硬是凭借着百折不挠的毅力学习了全部的自然科学课程,在法国历史上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后来很多人形容法布尔的一生时总是喜欢用光荣伟大这样的词语,不过这只是针对他事业上的成就,虽然他出版《昆虫记》后得到了无上的光荣,但内心世界仍旧是很痛苦的。

不过当时似乎没有一个人安慰他,即使是至亲好友也没有发现法布尔的异常,等他离世后人们整理他生前的手稿时才发现这位科学巨匠一直以来过得如此不顺心。

法布尔的昆虫记主要内容

法布尔的昆虫记主要内容

法布尔的昆虫记主要内容
《法布尔的昆虫记》是法国作家夏尔·罗贝尔的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法布尔的人,通过一种神奇的方法进入了昆虫
的世界,并与各种不同种类的昆虫展开了一系列奇妙的冒险和
交流的故事。

主要内容如下:
故事开始于主人公法布尔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外貌像昆虫的
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取名为艾玛4.5,告诉法布尔自己是由一个叫做光子智囊的科学家创造的。

艾玛4.5通过一种神奇的装置
帮助法布尔进入了昆虫的世界。

在昆虫的世界里,法布尔了解到昆虫之间有着丰富多样的交
流方式,包括颜色、动作、声音等。

他发现昆虫的社会组织十
分复杂,有着自己的规则和等级。

法布尔还在昆虫中结交了一
些朋友,包括一只聪明的蜂蜜蜂,一只勇敢的甲虫和一只喜欢
收集食物的蚂蚁。

随着故事的发展,法布尔不仅学会了如何在昆虫世界中生活,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

他发现昆虫世界中存在着一种
名为“昆虫酒”的神秘液体,它能使昆虫短时间内暂时变得更
加智慧,甚至有些昆虫可以通过饮用昆虫酒而获得“人类”的
知识和理解能力。

然而,法布尔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危险。

他被困在蚂蚁们的
地下巢穴中,经历了饥饿和孤独,但最终得以逃脱。

在一次与
蚂蚁王的对抗中,法布尔巧妙地利用了昆虫酒,帮助自己取得了胜利,并最终返回了人类世界。

通过《法布尔的昆虫记》,作者夏尔·罗贝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奇幻的昆虫世界,同时也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和技术对于人类的影响。

这部小说不仅娱乐性十足,还给人们带来了对自然世界的新的思考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布尔的故事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他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如醉如痴地观察昆虫的习性。

有次看到没见过的小虫,左手抓了1只,又来了1只,右手抓住,又来了1只,法布尔就把右手的虫子放到嘴巴里,含着,又用手抓虫子,不管虫子怎么挣扎,放毒汁,但是法布尔不放弃,最后法布尔中毒,舌头肿大,一个月后才恢复。

法布尔小时候,别说图书了,就连识字画片也没有。

他和小伙伴们只能打土仗,捉“俘虏”,做占山为王的游戏。

他们几乎成了一群一身泥土的“野”孩子。

小小的法布尔有一点与其他孩子不同,他对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特别好奇。

不论是水里的游鱼、空中的飞鸟、花丛中的蝴蝶……他总喜欢给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鱼儿睡不睡觉?”“鸟儿长不长牙齿?”“蝴蝶为什么这样漂亮?”……这些问题,大人们也常常回答不出来。

于是他时常留心观察飞禽和昆虫,自己寻找答案。

一个深秋的夜晚,睡在祖母身边的法布尔,突然听见房屋背后,荒草滩里响起一阵“唧——唧唧唧”的虫鸣声,声音清脆好听。

是蟋蟀?比蟋蟀的声音小多了。

是山雀?山雀不会连续叫个不停,更何况在漆黑的夜晚呢。

“奶奶,奶奶,这是什么在叫呀?”法布尔问。

祖母开始打瞌睡了,迷迷糊糊地答道:“睡吧,也许……是狼。

”法布尔不愿推醒奶奶,又挡不住虫鸣的诱惑,他悄悄地穿上鞋,开了门,摸黑到草丛中去,想看个究竟。

野草划破了他的手,也没有把那只小虫找到。

法布尔七岁那年,家里送他到邻村的一座小学读书。

这是一所设备非常简陋的学校,全校只有一间茅草屋,一名教师。

这位老师是一位动物爱好者,饲养了猪、鸡、羊、鸽子、黄莺、蜜蜂,还有一只招人喜爱的小刺猬。

法布尔在这儿除了功课,还学到了不少小动物方面的知识。

小法布尔对动物特别是昆虫的兴趣越来越浓。

一天,父亲赶集回来,给他买了一张“动物挂图”和一本寓言集。

寓言集里有许多禽兽、小虫的精美插图,法布尔爱不释手,他逐渐痴迷上了对昆虫的研究。

有一回,他在大路边,发现一群蚂蚁在搬运一只死苍蝇。

蚂蚁们像在紧张地从事一项巨大工程,有的拼命拉,有的调兵遣将,有的传递信息……多繁忙的劳动场面哪!法布尔被吸引住了,他趴在路边,掏出放大镜,一动不动地观察蚂蚁们的行动。

下地劳动的人们从他身边走过,看见他趴在那儿;他们结束劳动回家时,他还趴在那儿。

他们无法理解小法布尔的
行为,说:“这孩子大概‘中了邪’!”法布尔为了捕捉一只小虫,常常喘着气跟着虫子奔跑。

有时候,为了不损伤虫子的腿或翅膀,他宁愿自己绊一跤。

一年冬天,他生病躺在床上。

当他看到几只冻僵了的昆虫时,便把它们放进自己的怀里。

昆虫慢慢地苏醒了,法布尔特别高兴。

法布尔研究昆虫,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1858年,法布尔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生物学和昆虫行为学研究,成果卓著。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可以始于兴趣,但不能止于兴趣。

法布尔抱着对“科学真理的挚爱”精神,去探索昆虫世界,从而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