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最新最新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方案(20篇)

最新最新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方案(20篇)最新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方案篇一社区健康教育是全科医生进行社区动员的主要手段,也是与社区居民建立密切联系、对社区居民的健康进行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
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既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可以通过引导社区居民采取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个投入小而收益大的卫生服务项目。
社区健康教育得不到社区居民响应和认同的原因可能是:①健康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不是社区居民所期望了解的,对居民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和具体。
②健康教育的内容科普化程度不够,使用了过多的术语,居民看不懂或听不懂,更记不住,无法产生发自内心的感触,达不到激励居民改变观念和行为的目的。
③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过于机械,不够生动,仅仅停留于理论讲解上,缺乏说服力和感召力。
④居民参与太少,没有使居民真正体会到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益处。
⑤全科医生没有在健康教育方面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包括成功学、激励学、演讲学、科普写作、传播学、营销学等。
要做好健康教育,首先要创新知识体系,要将知识体系科普化、口诀化、操作化、实物化,要有很好的演讲口才、说服能力和沟通技巧。
(1)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名度。
应该通过健康教育让居民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政策、目的、方式、优越性、对居民的作用等。
(2)转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
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往往是:有病先忍,忍不住了买点药吃,吃不好又忍不了再看病,看病要上大医院,预防没用,保健只是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享受,宁愿化钱去自杀(如喝劣质酒、抽劣质烟),不愿意化钱保健康。
如果不彻底改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就缺乏群众基础。
(3)普及自我保健知识。
无知是社区居民患病或发生意外的重要原因,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普及自我保健知识,使居民了解一些基本的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激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通过身心激励,使社区居民深刻认识到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危害,并自觉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在社区内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
健康教育五个重点人群

健康教育五个重点人群
在健康教育中,有五类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人群分别是儿童、青少年、孕妇、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
1. 儿童:儿童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之一。
在儿童时期,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这包括营养均衡饮食的培养、正确的刷牙和洗手习惯以及适度的体育锻炼。
2. 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健康教育着重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运动方式以及正确的心理调适能力。
此外,教育青少年拒绝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也是健康教育的重点。
3. 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的照顾和关注。
健康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孕妇掌握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注意体重控制以及定期检查和产前康复的重要性。
4. 老年人:老年人群体需要特殊的关爱和健康教育。
主要目标是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延缓衰老和预防常见疾病。
健康教育的重点包括合理饮食、适度的锻炼、预防跌倒以及正确使用药物等。
5. 慢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
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正确管理疾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重点涵盖适当的饮食调整、规律的锻炼、合理用药以及定期的复诊和检查等。
通过针对特定人群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品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
同时,这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政府、教育机构和家庭等,共同建设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
重点人群个体化健康教育记录表1

疾病史
现存高危因素
健教处方
指导医生
指导日期
遵医行为
雅邑卫生院健康教育处方
合理用药方面(用药剂量、时间、服药方法、不良反应处理。)
合理膳食方面(食物种类、数量、餐次、搭配)
各病重点注意事项
戒烟限酒方面
适量运动方面(运动量、运动频次、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注意事项)
1.精神病人药物治疗
5.高血压病药物治疗
5.糖尿病注意事项
5.预防肺癌
1.儿童合理用药治疗
6.消化性溃疡注意事项
7.肿瘤注意事项
8.慢性肾盂肾炎注意事项
9.胆囊炎胆石症注意事项
10.慢性支气管炎注意事项
11.前列腺增生症注意事项
1.糖尿病饮食
1.骨质疏松症注意事项
1.预防糖尿病
1.控制高血压
2.认识颈椎病及治疗
2.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
2.慢性胃炎注意事项
2.预防高血压
2.健康生活方式
3.糖尿病药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
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3.冠心病注意事项
3.戒除烟瘾
3.天冷老人防中风
4.孕产妇期间用药
4.中风注意事项
4.预防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
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

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新冠重点人群包括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医护人员等,这些人群都需要特殊的健康服务,以尽可能地减少感染风险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老年人健康服务1.预防接种老年人因为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病毒,且病情较重,因此,及时接种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在对老年人进行健康咨询时,要了解他们是否接种了流感疫苗,如未接种,及时提醒及推荐疫苗接种。
2.文化宣传老年人生活习惯等状况是非常受文化影响的,常常不按常规生活,健康宣传与老年人息息相关,可以通过社区开设“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康复训练班”等,传递提高生活自理及健康知识。
3.让医疗更贴近对于无法前往医院或独居老人,家庭医师或志愿者可在家访服务,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主动掌握其健康状况以及需园情况,以及及时调整老年人的医疗担忧或问题。
4.多元化家居保障措施老年人在家时需有保障,社区可以提供一支健康护理员队伍,以定期服务为主、预防为辅,为老人提供测量体温、测量心率、血压、血糖、血氧等常见项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1.服务包括并尽量强调患者的疾病特征由于慢性病患者长期坚持治疗,慢性病管理方面需要从多角度入手,针对特征暴露需要保持针对性。
2.定期随访定期对慢性病患者关注,可跟踪疾病的变化并及时发现问题。
3.多人协同服务慢性病患者需要医生坚持统一管理,同时也要汇聚实际资源,包括健康管理员等,以便患者尽早发生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健康服务1.注重保障肠道健康肠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低下患者的肠道存在难以调节的炎症反应。
有适当饮食习惯、科学锻炼来保持健康。
2.健康保障体系完善免疫低下患者的服务保障体系也必须做好建立,包括健康管理员的设置、内部服务统筹功能的加强、特别的咨询服务的开展等,主要解决患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医护人员健康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医护人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健康风险。
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核心知识

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嘿,朋友们!咱今儿就来聊聊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核心知识。
你想想看啊,咱们的小朋友们,那可真是祖国的花朵呀!他们就像小树苗,需要精心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健康教育那可太重要啦!得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讲卫生,勤洗手,别老是把手往嘴里塞,那多脏呀!还要告诉他们要好好吃饭,别挑食,各种蔬菜水果都要吃,这样才能身体棒棒,长得高高的。
再说说青少年们,这可是活力四射的年纪呀!他们有时候会很冲动,很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吸引。
那咱就得告诉他们,别熬夜打游戏啦,那对眼睛不好,对身体也不好呀!要多运动,去打球、跑步,把身体锻炼得结结实实的。
而且呀,这个时候他们也开始有自己的小心思了,得教他们怎么正确处理和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可别因为一点小事就闹别扭。
还有咱上班的大人们,每天忙忙碌碌的,有时候就容易忽略自己的健康。
得提醒他们呀,坐久了要起来活动活动,不然那腰和脖子能受得了吗?工作再忙也得按时吃饭,别总吃那些垃圾食品,对肠胃不好。
压力大的时候要学会放松,去散散步、听听音乐,别老把自己逼得那么紧。
老年人呢,他们更需要关注啦!得告诉他们要定期体检,有啥小毛病别拖着,赶紧去看医生。
走路的时候慢点儿,别摔着了。
平时多和其他老年人一起聊聊天、下下棋,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会好。
你说这些知识是不是特别重要?就好像是给我们每个人都配上了一把健康的钥匙,让我们能打开健康生活的大门。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知识,要是不注意,那身体出了问题可就麻烦啦!咱得把这些知识牢牢地记在心里,用到生活中去。
你看,小朋友健康成长了,未来才有希望;青少年身体好、心态好,才能更好地追求梦想;大人们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努力工作,照顾家庭;老年人能健康快乐地生活,那就是一家人的幸福呀!所以说呀,健康教育真的是太重要啦,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呢!咱都得重视起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好好地学习这些知识,好好地照顾自己,让健康永远陪伴着我们,这不是很好吗?。
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工作方案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长期面对各种健康问题的威胁。
为了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需要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工作。
本文将从不同人群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
二、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教育儿童和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健康教育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健康:培养儿童和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推广均衡饮食,提倡多样化的食物选择,避免过多摄入油脂、糖分和盐,注重膳食营养的搭配。
2. 运动健康:鼓励儿童和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运动兴趣,促进身体发育和骨骼健康,减少久坐时间,预防近视和肥胖等问题。
3. 心理健康: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效应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压力。
三、成年人健康教育成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健康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健康教育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预防:加强成年人的疾病预防意识,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提倡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
2. 心理健康:关注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提高抗压能力和生活质量。
3. 健康管理:鼓励成年人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四、老年人健康教育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和稳定。
在健康教育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老年病预防:加强老年人对常见老年病的预防意识,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提倡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
2. 营养健康:老年人需要特别关注饮食营养的均衡,注重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营养不良和肠胃问题。
3. 锻炼养生:鼓励老年人适度参与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肌肉力量,预防跌倒和骨折等意外伤害。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提供全民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
作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该项目在提升国民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其中,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作为项目的一大核心内容,更是对全民健康进行细致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的概念与目标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是指对一些特定的、易受到疾病威胁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
其目标主要包括:增强重点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能力、降低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和逝去率、改善重点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等。
三、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内容1. 健康饮食: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蔬菜水果摄入,控制油脂、盐分和糖分摄入,合理搭配营养。
2. 锻炼健身: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保持体态良好,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循环系统功能。
3. 心理健康: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生活压力大,及时寻求心理健康帮助。
4. 疾病预防:接种疫苗、定期体检、避免病菌传播等预防措施。
5. 药物合理使用:避免滥用药物,按医生指导用药。
四、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1.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如健康讲座、健康知识手册、宣传海报等。
2. 培训指导: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和健康管理指导,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
3. 示范引导: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让重点人群身边有典型的健康案例,以激励他们关注健康。
4. 社区服务:加强社区健康服务,提供健康沟通、康复指导等服务,为重点人群提供更多的支持。
五、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的个人观点与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是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卫生健康教育总结(3篇)

2024年卫生健康教育总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水平,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定期为____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____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大家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从____年起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增加部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向城乡居民提供,到____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到____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机制趋于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加,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要实现上述目标,在投入方面,一是完善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
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服务性收入收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
二是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
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
三是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____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____元,____年不低于____元。
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
四是继续支持实施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____年增加为____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等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是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将其划分成相应的重点人群,再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活动。
认真抓好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是实现社区健康促进的有效途径。
一、妇女健康教育
妇女的卫生知识水平与卫生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家庭乃至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她们的健康水平和保健能力更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因此,做好妇女,特别是家庭主妇的健康教育,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妇女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
妇女健康教育要根据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重点选择与妇女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进行教育。
1、妇女重要时期的保健教育
月经期主要内容有:月经的生理知识;月经期可能出现的心理情绪变化;经期的卫生保健常识及营养、睡眠和劳动注意事项等问题;经前期紧张症及一些月经病的防治知识等。
妊娠期和围产期主要内容有:孕前准备;妊娠的生理卫生知识;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妊娠期劳动、休息、营养等保健知识;孕期用药及性生活注意事项;孕期的自我监护和胎教等。
围产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分娩的先兆;临产、分娩的过程;无痛分娩的配合;产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产后常见病的预防、早期发现及简易处理知识及技能;新生儿的保健常识。
更年期主要内容是更年期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尤其是心理卫生教育。
因为更年期妇女心理发生变化,会出现敏感多疑、焦虑、恐惧等问题,情绪不稳定,易于激动烦躁、喜怒无常,需要家人、同事、邻里的谅解、体贴和关心。
正确的心理教育能帮助妇女平稳在渡过更年期。
2、婚前教育
男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有关男女性生理、性心理和性生活的
卫生常识;婚前检查的意义;受孕原理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的知识;婚后的心理卫生知识,都应在婚前得到教育,以利于婚后过上健康的婚姻生活。
3、科学育儿知识的健康教育
科学育儿知识包括:认识母乳喂养的意义及有关母乳喂养知识,添加辅食的正确方法;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婴幼儿保健知识;对婴幼儿发育的监测方法;婴幼儿正常生理和异常生理的区别;孩子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原则;儿童心理、语言发育特点及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实施早期教育,开发婴幼儿的感官知觉、动作、语言能力的方法;计划免疫和预防常见病知识;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内容和方法等。
4、妇女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
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月经病;外阴炎、阴道炎、子宫颈炎、输卵管炎等生殖系统炎症;乳腺增生、乳腺肿瘤、子宫颈癌、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生殖系统肿瘤;以及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软下疳、艾滋病等性病。
将这些妇科病的防治知识传授给妇女,有利于妇女进行自我防护,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如让妇女掌握乳腺癌的自我检查方法,以利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让妇女认识定期普查对防治妇科病及妇科肿瘤的重要意义;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感染途径及防治知识等。
5、家庭卫生保健知识
让妇女掌握必要的家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对家庭成员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观念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妇女家庭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家庭的饮食卫生,如食品的保管和贮藏,饮食构成和营养知识,科学烹调知识。
家庭中常用的食具消毒方法,肉、鱼、蛋等类食品质量的鉴别,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知识等;家庭环境卫生知识,如居室采光、通风、及装饰对健康的影响等;家庭除四害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家庭用药及护理知识,如家庭用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急性烧、烫伤、刺伤、鼻衄等的处理原则和简易急救方法;家庭心理卫生知识,如家庭人际关系的处理,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等。
6、美容保健知识教育
指导女性正确选择使用化妆品,让女性掌握常用的美容知识及美容技
巧,正确选择美容院及美容医院,美容手术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健康的美容观念等,也应成为妇女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妇女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由于社区妇女职业各异,作息时间也不一致,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必须依靠社区党政组织、妇联等机构,根据女性个体、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结合本地区实际,采取不同的形式、方法来实施。
1、依靠社区党政组织和妇女基层组织
社区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是社区的行政组织,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动员社区领导,把健康教育纳入他们工作的议事日程。
由他们出面,承担健康教育的组织工作,才能有效地组织健康教育对象。
妇女健康教育还可依靠妇女基层组织、卫生院、计划生育委员会、厂矿、机关、学校等基层组织。
这些基层组织与基层妇女有着最广泛、最密切的接触和联系,动员这些组织参与健康教育,也是组织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2、利用婚前培训
婚前是开展健康教育的良好时机,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合作,在婚前培训班开展健康教育,如性教育;妊娠、分娩、育儿知识的教育;婚姻家庭心理辅导等。
3、利用计划生育年审
计划生育部门每年都开展独生子女证的年审工作,与计划生育部门合作,在独生子女证年审时开展妇科病普查工作及妇科病的防治知识教育,可取得较好效果。
4、利用各种活动日及评比活动
在“三八”妇女节、各个卫生活动日如无烟日、艾滋病日、食品卫生法周年纪念等活动日中,街道办事处、医院、卫生院等会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插进妇女健康教育内容,讲述一下相关的健康问题,容易引起妇女的兴趣。
而配合一些“五好家庭”评比,美化环境检查、评比等活动,开展相关的妇女健康教育活动,往往会得到社区领导的支持,取得良好的效果。
5、举办知识讲座
选择女性关心、感兴趣的健康问题,邀请有关专家,或与医院、卫生院合作举办讲座。
如各种美容讲座、妇女常见肿瘤的自我诊断、更年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儿童早熟症的预防、青春期健康问题讲座等。
二、青少年健康教育
搞好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问题,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旺发达。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阶段,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最多,最需要关心和教育。
青少年求知欲高、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这一时期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不仅容易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而且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对青少年实施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大,具有战略意义的卫生保健措施。
(一)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内容选择
青少年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健时期,面临的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较多,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比较广泛。
在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时,要瞄准目标,根据具体对象来选择相应的内容。
1、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教育
主要内容有:人体的构造、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特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什么是青春发育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发育期的特点和卫生问题。
结合青春期的健康教育,从正面讲解有关性的卫生知识,如男、女生殖器官的构造、功能;男女在体格发育上的差异;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的时间和次序;什么是月经;什么是遗精;月经期怎样做好卫生保健;女性乳房的发育及怎样保护乳房。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对生长发育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如好奇、羞涩、胆怯、渴望独立,以及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性心理、恋爱心理等进行认识和疏导。
教导女性如何克服紧张、不安、羞涩、恐惧的心理;教导男性如何对待手淫;怎样正确对待男女同学间的交往;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友谊;如何对待早恋;如何抵制异性的不良诱惑;如何克服学习、友谊、爱情中的矛盾和困扰等。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不良的心理倾向。
2、生活卫生知识
主要内容有:按时作息的好处和怎样做到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早晚刷牙的好处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时定量进餐的好处,不吃早餐对健康的影响;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吃饭时细嚼慢吞与健康的关系;偏食、挑食、吃零食、暴饮暴食对身体的危害;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养成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换衣服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
3、学习卫生与保护视力知识
主要内容有: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参加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好处;保护视力的重要性,预防近视的主要方法,坚持做眼睛保健操的好处和正确的做操方法;如何处理好学习与休息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怎样对待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等。
4、青少年防病知识
主要内容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蛔虫、蛲虫等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近视、沙眼、龋齿、脊柱弯曲等常见病的防治知识等。
对青春期少年还应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对少女进行青春期妇科病的防治教育。
5、安全教育及拒绝毒品知识
安全教育主要有交通安全、家居安全、劳动安全、体育锻炼中的安全等,使青少年掌握意外事故如触电、中毒、溺水、冻伤、烧烫伤、扭挫伤,以及虫、蛇、狗咬伤的预防措施,让他们进行急救训练,意外伤时的自救和互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