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通假字PPT1【精品课件】

例7: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罢——疲(古代同读pí),而今音“罢”读bà,与“疲”pí不
例8: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内——纳(古代同读nà),今“内”读nèi,与“纳”nà读音不同
现在通用的通假字,哪些读音相同,哪些不同,一
时也难于查对,这是一大困难。其次,从字形的笔画来 说,虽然一般是以少代多,但也有一多代少的。
字代替笔画多的本字,所以还可凭借字形去辨析通假字。 例4:操吴戈兮被犀甲。——屈原《国殇》 被——披
例5:或隐弗章。——《甘壁之战》 卒——猝
(三)常用通假字,要尽量多记。
前面讲到根据读音,寻求本字,但是文言文中字的 读音是按古音读的,与今天对某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
共gòng——供gōng
高考复习通假字PPT1【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通假字PPT1【精品课件】
第四|、音近形异 例18: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还huán——旋xuán
例1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阙quē——缺què
例2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要yào——邀yāo
1. 民 族 资 产 阶 级在 中国现 代化进 程和革 命史上 都有重 要贡献 2. 民 族 企 业 在近 代中国 的命运 表明, 只有实 现民族 独立、 国家统 一和政 治民主 后,它 才能健 康发展 3、 每 逢 春 节 ,无论 城市还 是农村 ,家家 户户都 要精选 一副大 红春联 贴于门 上,为 春节增 加喜庆 气氛。 春联以 工整、 对偶、 简洁、 精巧的 文字描 绘时代 背景, 抒发美 好愿望
距——拒
指——旨 庭——廷
高考复习通假字PPT1【精品课件】
第一、音同形似 例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材——才cái 例10: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具——俱jù 例11: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 列——裂liè
高考高频通假字汇总-高考古诗文阅读精讲课件(新高考专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7. 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 18. 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 19. 盖:通“盍”,何不;为什么。疑问代词。“技盖至此乎?” • 20. 指:同“旨”,旨趣。名词。“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21. 驩:同“欢”,欢聚。动词。“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 22. 还:同“环”,环绕。动词。“秦王还柱而走。” • 23. 还:同“旋”,回转、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24. 离:通“罹”,遭受。“进不入以离尤兮。”
• 9. 卒:通“猝”,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 • 10.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
宪法。” • 11. 厝:同“措”,放置。动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12. 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13.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 14. 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 15. 得:通“德”,恩惠;感激。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16. 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高考高频通假字汇总
• 1.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 2.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3.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4.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 5. 被:通“披”,穿戴。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 6.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 7. 敝:通“弊”,弱点。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 8. 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 17. 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 18. 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 19. 盖:通“盍”,何不;为什么。疑问代词。“技盖至此乎?” • 20. 指:同“旨”,旨趣。名词。“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21. 驩:同“欢”,欢聚。动词。“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 22. 还:同“环”,环绕。动词。“秦王还柱而走。” • 23. 还:同“旋”,回转、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24. 离:通“罹”,遭受。“进不入以离尤兮。”
• 9. 卒:通“猝”,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 • 10.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
宪法。” • 11. 厝:同“措”,放置。动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12. 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13.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 14. 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 15. 得:通“德”,恩惠;感激。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16. 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高考高频通假字汇总
• 1.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 2.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3.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4.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 5. 被:通“披”,穿戴。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 6.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 7. 敝:通“弊”,弱点。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 8. 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PPT《常见通假字大全》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火:同"伙";一伙。数量词。 "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
机:通"几";预兆。名词。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疾 棘 籍
疾:同"嫉";嫉妒,憎恨。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棘:同"戟";兵器。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籍:通"藉";垫。动词。 "籍柔覆温之躯。"
录:同"碌";平凡,平庸。形容词。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戮:通"勠"并力,尽力。动词。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臝:同"裸";裸体。名词。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茆:同"茅";茅草。名词。 "覆之以茆。"
没:同"殁";死。动词。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每 甿 俛 缪 陌
介:同"芥";小草。名词。 "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缙:通"搢";插。动词。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菁:通"精";精华,糟碎。形容词。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景 迥 鸠 沮 句
景:同"影";影子。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迥:同"回";辣转。动词。 "迥忆后街之屋。"
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形容词。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机:通"几";预兆。名词。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疾 棘 籍
疾:同"嫉";嫉妒,憎恨。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棘:同"戟";兵器。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籍:通"藉";垫。动词。 "籍柔覆温之躯。"
录:同"碌";平凡,平庸。形容词。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戮:通"勠"并力,尽力。动词。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臝:同"裸";裸体。名词。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茆:同"茅";茅草。名词。 "覆之以茆。"
没:同"殁";死。动词。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每 甿 俛 缪 陌
介:同"芥";小草。名词。 "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缙:通"搢";插。动词。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菁:通"精";精华,糟碎。形容词。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景 迥 鸠 沮 句
景:同"影";影子。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迥:同"回";辣转。动词。 "迥忆后街之屋。"
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形容词。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通假字

通 ,含义:
。
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通 ,含义:
。
6.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通 ,含义:
。
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通 ,含义:
。
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通 ,含义:
。
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通 ,含义:
。
<14>《诗经》两首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必修1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1.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2.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代指彤管。 3.归通馈,赠送。 4. 匪通“非”,不是。 5.蚩蚩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 6.无通毋,不要。 7.于通吁,表感叹。 8.说通脱,解脱。 9.泮通畔,边,岸。
第四|、音近形异 例18: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还huán——旋xuán
例1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阙quē——缺què
例2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要yào——邀yāo
第五、音异形似 例21: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被bèi——披pī
文言文复习
考点解说:
理解常见实词 理解常见虚词 理解常见句式 理解并翻译句子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一、什么是通假字?
例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 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
“逝”跟音同(shì)形似的“誓”字相通; “女”跟字音(nû——rû)相近、字形相似的“汝” 字相通。
字代替笔画多的本字,所以还可凭借字形去辨析通假字。 例4:操吴戈兮被犀甲。——屈原《国殇》 被——披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共13张PPT)

步耳,是亦走也。’”
第六页,共13页。
壶,本义是器物之名(如“水壶”),借作“瓠”(葫芦)。《诗经·豳 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由,本义是“从”,借作“犹”(犹如,如同)。《孟子·梁惠王上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驩,本义是“马名”,常借作“欢”。《左传·昭公四年》:“寡 人(guǎrén)愿结驩于二三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 辩,本义是“巧言”,借作“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信,本义是“诚也”,借作“伸”。《周易·系辞下》:“尺蠖之 屈,以求信也。” 时,本义是“四时也”(即一年四季的“季”),借作“是”(这些)。 《诗经·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靡,本义是“倒下”,借作“无”。《诗经·大雅·荡》:“靡不有 初,鲜克有终。”
惠,本义是“仁慈”、“恩惠”,借作“慧”。
如:饋-餽直、昵,-暱本、棹义-櫂是、“猿曲-猨”、的裤-反袴、面掩-,揜借作“特”(表“仅只”之义)。《孟子·梁惠王 4壶、,谁本习义计是上会器,物》能之为名:文(如收““责水‘…于壶薛”…),乎以借?作五“瓠”十(葫芦步)。笑百步,则何如(hérú)?’曰:‘不可。直不百
》) ②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汉书·文
帝纪》) ③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④ 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许行》) 4. 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 ① 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古今(ɡǔ jīn)字
同一个词、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形来记录 ;产生在前的那个字,叫古字,产生在后的那个字则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
第六页,共13页。
壶,本义是器物之名(如“水壶”),借作“瓠”(葫芦)。《诗经·豳 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由,本义是“从”,借作“犹”(犹如,如同)。《孟子·梁惠王上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驩,本义是“马名”,常借作“欢”。《左传·昭公四年》:“寡 人(guǎrén)愿结驩于二三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 辩,本义是“巧言”,借作“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信,本义是“诚也”,借作“伸”。《周易·系辞下》:“尺蠖之 屈,以求信也。” 时,本义是“四时也”(即一年四季的“季”),借作“是”(这些)。 《诗经·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靡,本义是“倒下”,借作“无”。《诗经·大雅·荡》:“靡不有 初,鲜克有终。”
惠,本义是“仁慈”、“恩惠”,借作“慧”。
如:饋-餽直、昵,-暱本、棹义-櫂是、“猿曲-猨”、的裤-反袴、面掩-,揜借作“特”(表“仅只”之义)。《孟子·梁惠王 4壶、,谁本习义计是上会器,物》能之为名:文(如收““责水‘…于壶薛”…),乎以借?作五“瓠”十(葫芦步)。笑百步,则何如(hérú)?’曰:‘不可。直不百
》) ②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汉书·文
帝纪》) ③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④ 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许行》) 4. 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 ① 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古今(ɡǔ jīn)字
同一个词、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形来记录 ;产生在前的那个字,叫古字,产生在后的那个字则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39《通假字专题复习》

见:同“现”:出现。动词。“路转溪头忽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出现,露出来。动词。“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见:同“现”;现在。副词。“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缰: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强”;强大。形容词。“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G
•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兴化部 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盖:通“盍”;何不。兼词。“盖亦反其本 矣。”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嘻,善 哉,技盖至此乎?”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估:通“贾”;商人。名词。“舟中估客莫漫 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洗手。动词。“媵人持汤沃 灌。”
简:同“拣”选,择。动词。“宏餍慈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同“拣”;挑选,选拔。动词。“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同“拣”;挑选。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信义安所见乎?”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异读和破读
• 文言文中的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有特殊的读音。 • (1)破音异读:改变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的的词
性和意义。王(wàng,为王)天下;衣(yì,穿) 褐
• (2)通假异读:属(zhǔ,通“嘱”)予作文以 记之;君子生(xìng,通“性”)非异也
• (3)古音异读:有些专有名词还保留着古音。周 景王之无射(yì)也;可汗(kè hán)大点兵;郦 食其(yì jī)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语文》
通假字-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邪:同“耶”,语气词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帖:同“贴”
但手熟尔(《卖油翁》)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杓:同“勺”
要点梳理
4
通假字
3.八年级上册 例句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
要点梳理
14
解释 仓:同“苍” 支:同“肢”
续表
被:同“披”
適:同“谪” 唱:同“倡”,倡导、发起 以:同“已” 饴:同“贻”,送给
要点梳理
12
通假字
方法归纳
1.归类复习。初中课内文言文中所有的通假字有几十个,整合在一
起复习,更容易识记。要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仔细观察,学会辨
析,句子中出现的通假字一定要解释到位、翻译准确。
2.仔细推敲。解答主观题时,遇到不懂的通假字,可采用代入法,
用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的意思仔细推敲。解
答客观题时,根据自己积累的通假字知识,先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题
意的选项,然后用比较法,对剩下的选项进行认真比较,选出符合题意
的答案。
要点梳理
13
通假字
3.联想迁移。遇到课外文言语句中的通假字,可采用联想迁移法。 考查课外文言语句时出现的通假字,一般都是课内文言文中学过的,我 们需仔细回忆这个通假字在哪篇课文的哪个句子中出现过,通哪个字, 意思是什么等。若想不起来,就用代入法,将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 代入句中,找出正确答案。
矜(ɡuān):同“鳏”,老而无 妻
通假字定ppt课件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 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 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 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 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 之意
2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典型例题
选出下列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 A.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逼迫兼弟.兄./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23
解析: B.“父兄”偏在“兄”上,“兄长”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 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
▪ 入则无法家拂士。
“现” 拂:同“弼”;辅弼
18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 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 》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刺秦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苏武传》
31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 如列传》)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国家 偏义在“国”, “家”是衬 字。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 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 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 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 之意
2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典型例题
选出下列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 A.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逼迫兼弟.兄./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23
解析: B.“父兄”偏在“兄”上,“兄长”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 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
▪ 入则无法家拂士。
“现” 拂:同“弼”;辅弼
18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 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 》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刺秦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苏武传》
31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 如列传》)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国家 偏义在“国”, “家”是衬 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之通假字
.
1
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 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 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
<战国策>
腰凭 轼
这就是通假字现象
.
2
通假字概念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 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 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 字的音。 例如: 御六气之辩
.
6
练一练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张良出,要项伯
邀
2、君子 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性
3、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
叛
4、臣以险衅,夙遭闵 凶
悯
5、拜送书于庭
廷
6、唯大王与群臣 孰计议之
熟
7、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
.
7
.
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3
通假字的分类:
1、同音通假 (占通假的大多数) 例: 终老不复取
娶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例: 莫春者,春服既成
暮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例:举酒属客
嘱
4、形近通假(字形相近) 例:将军身被坚执锐
披
.
4
怎样辨别通假字
方法—— “形声辨义法”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溟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 樽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才
.
5
3、同声旁的形声字的替代。
例如:①距关,毋内诸侯
距拒
②此小大之辩也 辩
辨
小结
文言文中的通假涉及面广,但中学课文所涉 及的并不多,充其量就是一百多个,如果依据通 假字的有关规律去归类整理,平时多识记一些常 见的通假字,这对文言文阅读大有帮助。
.
1
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 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 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
<战国策>
腰凭 轼
这就是通假字现象
.
2
通假字概念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 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 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 字的音。 例如: 御六气之辩
.
6
练一练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张良出,要项伯
邀
2、君子 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性
3、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
叛
4、臣以险衅,夙遭闵 凶
悯
5、拜送书于庭
廷
6、唯大王与群臣 孰计议之
熟
7、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
.
7
.
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3
通假字的分类:
1、同音通假 (占通假的大多数) 例: 终老不复取
娶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例: 莫春者,春服既成
暮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例:举酒属客
嘱
4、形近通假(字形相近) 例:将军身被坚执锐
披
.
4
怎样辨别通假字
方法—— “形声辨义法”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溟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 樽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才
.
5
3、同声旁的形声字的替代。
例如:①距关,毋内诸侯
距拒
②此小大之辩也 辩
辨
小结
文言文中的通假涉及面广,但中学课文所涉 及的并不多,充其量就是一百多个,如果依据通 假字的有关规律去归类整理,平时多识记一些常 见的通假字,这对文言文阅读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