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年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年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年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 黄振萍 传统中国有一套发达的监督系统。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所谓“钱粮刑名”),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具有公私领域杂糅的特点。传统中国的官员具有“道德一政治”两重功能,那么对官员的监督也就有了两个维度。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即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 言官选任尤为严格。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器识远大,学问赅博。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其次对言官出身有责资格限制。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获选资格。总之,言宫的选任在官员选任体系中属于最为严格的范围。 在选任程序上,一般有荐举和考选两种途径,在洪武之后,通过科举的考选成为主流。但是,通过科举之后的任命程序。言宫比起其他普通官员要严格复杂很多,先要进行察访,调查舆论民情,然后,“或策以时务,或试以幸疏,议论正人”,最后拟出名单,供皇帝批准。考核程序也远较普通官员复杂,考核的标准主要有除革奸弊、审理冤枉、扬清激浊等,非常完备。 言官尽职尽责,对皇帝也不放过。对言官体系的任职资格、选任与考核均如此严格,使得明代的吏治在经历了洪武的严刑峻法之后走向常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因为能出现像海瑞这样抬棺死谏的言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使得明代吏治的清明程度比其他王朝要好。由于明王朝非常强调从道德情操角度来培养士风,士气高扬,言官尽职尽责,哪怕是对皇帝也不放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首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首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化学试卷 一、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括号中)不包括ⅣA 族元素的是( ) A .石英石[SiO ] B .猫眼石[Be Al Si O ] C .孔雀石[Cu (OH)CO ] D .红宝石[Al O ] 2. 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苯的实验式:CH B.乙酸分子比例模型: C.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D.乙炔的结构式:H ?C ≡C ?H 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灼烧的方法能区分蚕丝和棉纤维 B.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C.CO 、甲醛、放射性元素氡(Rn)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 D.混凝法、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4. 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将滴管下端紧靠试管内壁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右盘放药品,左盘放砝码 C.用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将试纸浸入溶液中 D.萃取操作中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 5.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B.稳定性:HCl >HI C.碱性:KOH >NaOH D.酸性:HClO 4>H 2SO 4 6. 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在给定条件下都能实现的是( ) ①N 2→O 2 NO →H 2O O 2 HNO 3 ②Na →△ O 2Na 2O 2→CO 2 Na 2CO 3 ③Cu →CuCl 2(aq)→Cu ④Fe →Cl 2 FeCl 2→Fe(OH)2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7. 已知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向混盐CaOCl 2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发生反应:CaOCl 2+H 2SO 4(浓)=CaSO 4+Cl 2↑+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OCl 2中的两种酸根阴离子分别为Cl ?和ClO ? B.CaOCl 2和Cl 2中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不体现氧化性 D.每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Cl 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6.02×1022 8. 完成下列实验,所用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 ) 9.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哈师大附中政治

哈师大附中2011-2012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 答案 (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A.民主与专政的统一B.人民当家作主 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D.对人民实行民主 2.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民主与专政统一关系的是 ①对少数人实行专政,对多数人实行民主 ②民主适用于人民内部,专制则适用于敌对分子 ③对人民实行民主才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对敌人实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 ④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3.作为中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最基本内容是 A.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B.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C.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D.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4.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相比较,其优点是

①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②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③能更真实地反映民主的实质和要求 ④通过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D.①④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据此回答5~6题。 5.这意味着 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B.公民都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 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协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共中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七条规定:当公民认为一套侵害了他合法权利的政府行为所依据的政府文件不合法时,有权对文件申请复议,并有权状告“红头文件”。据此回答7~8题。 7.我国政府积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体现了 ①政府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增强②政府自觉地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政府坚持依法行政④社会主义民主有制度

2021届福建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最新】福建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制品及橡胶制品都为高分子材料 B.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D.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在氯碱工业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46 g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8N A B.在含Al3+总数为N A的AlCl3溶液中,Cl-总数为3N A C.常温常压下,7.8 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阴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8 N A D.一定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 A 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8H10含苯环的烃同分异构体有3种 B.丙烯酸(CH2=CH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同系物 C.油脂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 D.青蒿素是抗疟疾特效药,结构如图所示,有酯基、过氧键和醚键,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可以用乙醚从植物中提取, 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具有强氧化性 4.短周期元素X、Y、Z、G、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G为金属元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Z>G>M>Y B.G与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2020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海洋通过风、波浪和太阳等形式储存着充足的能源。现 在,所有这些能源汇聚在一起组成“能源岛”——它像提取“黑金”的石油钻井平台那样提取可再生能源。这是工程师多米尼克?米凯利斯的设想。当他发现通过用泵抽吸海底冰冷海水 来发电的海洋热能转换系统(英文缩写OTEC)发展太缓慢时,便产生了这个想法。 海洋热能转换系统的原理是利用海平面和海底水流的 温差来发电。热带海洋的浅海水温可以达到29摄氏度,而距它仅仅1公里深度的水流温度则要低得多。这种剧烈的温 差被用来驱动涡轮,后者将带动发电机发电。专家估测,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在一天之中可以吸收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热量的太阳能。 米凯利斯正在设计的能源岛的中心是一个海洋热能转 换系统,周围直径600米的平台上将安装风力发电机和太阳 能收集器。另外,整个能源岛周围还将安装水流涡轮机来收 集海水流动产生的能量。米凯利斯称,一个六边形的能源岛 可产生250兆瓦发电量,足够为一座小型城市提供能源。如 果将几个能源岛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小型能源岛群,甚至可以 用作船舶停靠的小港口或者供游客休息的“绿色”宾馆。 米凯利斯的主要设计目标是建造一座海洋热能转换工 厂。他在美国生活科学网站介绍说:“与其他海洋能源技术相比,这项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持续性,它能够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这是因为海洋热能转换系统不依赖于太阳、风或者海洋,而是以受太阳照射的海面水流和深海水流的温度差 为基础。系统从能源岛附近吸收温暖海水,用于蒸发液体 ——可以是海水本身或者氨水。该过程产生的蒸汽将驱动涡 轮机产生电能。接着系统抽吸海平面以下的冰冷海水将蒸汽 重新冷缩成液体,这个过程会使压强下降,有利于更多蒸汽 通过涡轮机叶片,从而再次产生电能。能源岛产生的清洁能 源通过海底管道运输到海岸。它还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氢,这 些氢可以运送至海岸,以氢燃料电池的形式发电。 此外,利用蒸发—冷凝循环原理,能源岛还可以充当海

2020哈师大附中三模

2020哈师大附中三模 地理 积分落户制指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核准分值达到一定值后即可申请落户。北京的“积分落户制”以科技贡献、专业技能、在京时间等指标为考核项。2019年北京积分落户申请人数为106403人,其中6007人进入公示名单。据此完成1~2题。 1.北京采取积分落户政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惠及人数少,加大人口管理难度 B.户籍人口增多,有利于拓展城市规模 C.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城市发展 D.外来人口增加,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2.目前,北京积分落户申请人数多,通过人数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B.常住人口减少 C.城市承载力有限 D.劳动力素质低 图1示意哈尔滨、北京、上海、香港四市占主导地位的平均小时风向全年变化。据此完成3~5题。

(注:平均风向来自四个主要风向的时数百分比,不包括平均风速低于1.6千米/小时的时数。边界上的无文字标注区域是在隐含中间方向(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度过的时数百分比)。 3.甲城市在南风盛行期间其峰值占比约为 A.7% B.20% C.35% D.60% 4.表示香港的图示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丙城市冬季风多来自东北方向,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影响 B.高大山脉阻挡 C.东北信风作用 D.海洋有高压分布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正在加快推动能源应用转型。例如:国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励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同时将补贴通过终端电价进行疏导,推高了整个社会用能成本,由于德国家庭收入较高,人民群众对高昂的电费并不敏感。美国凭借在页岩气开采技术方面的突破,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大力推动天然气替代。近几年,我国能源转型也进入了关键阶段。据此完成6-8题。 6.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非化石能源增长绝对数量超过美国和德国 B我国能源消费增量高于德国,与美国持平 C.科技水平高使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远低于美国和德国 D.我国非化石能源增速最快,短期内占比会超过化石能源 7据图文资料可知,我国能源转型 ①近几年步伐较慢②需国家财政支撑③需加大科技投入④需大幅提高终端电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我国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对于煤电不可采取过激措施是因为煤电 ①可调节风电与光伏发电的电量②发电工艺水平高,产值大 ③从业人员多,有利于稳定就业④发电成本低于风电和光伏发电 ⑤占比高,对稳定经济意义重大⑥是我国很多省份的支柱产业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⑤⑥ 水库消落区是指由于水库水位变动使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特殊区域。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此完成9~11题。 9我国东部季风区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消落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至2021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月考数学真题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理)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为40%,甲不输的概率为90%,则甲、乙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 ) A .60% B .30% C .10% D .50% 2.甲、乙两颗卫星同时独立的监测台风,在同一时刻,甲、乙两颗卫星准确预报台风的概率分别为0.8和0.75,则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一颗卫星预报准确的概率为( ) A.0.95 B.0.6 C.0.05 D.0.4 3.编号为1、2、3、4、5的5个人分别去坐编号为1、2、3、4、5的五个座位,其中有且只有两个人的编号与座位号一致的坐法有( ) A .10种 B .20种 C .30种 D .60种 4.若(x + x )n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 A .10 B .20 C .30 D .120 5.某班有五十名学生,其中有五名班干部,现选派三名同学完成某项任务,在班干部甲被选中的条件下干部乙被选中的概率为( ) A. 491 B. 492 C.494 D.49 6 【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知,当班干部甲被选中的条件下,所有的选法有2 49C ,那么则干部乙被选中的情况为1 48C ,则所求的概率即为1 48C /2 49C = 49 2 6.某班学生参加植树节活动,苗圃中有甲、乙、丙3种不同的树苗,每种树苗足够多,从中取出5棵分别种植在排成一排的5个树坑内,同种树苗不能相邻,且第一个树坑和第5个树坑只能种甲种树苗的种法共有( ) A .15种 B .12种 C .9种 D .6种 7ξ 1 2 3 4 5 6 7 8 9 10 P 23 223 323 423 523 623 723 823 923 m 则P (ξ=10)等于( ) A 、. 923 B 、. 1023 C 、. 913 D.、 10 1 3 8.设两个独立事件A 和B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 1 9 ,A 发生B 不发生的概率与B 发生A 不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是( ) A. 29 B.118 C.13 D.23 【答案】D 【解析】解:

江西师大附中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复习过程

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命题人:胡敬民熊名甲袁若民周庆阳谭立义何筠生罗时来 审题人:熊名甲2009.10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钟鼓馔.(zhuàn)玉荆杞.(qǐ)觳觫.(sù)便嬖.(bì) B.商贾.(gǔ)云集干瘪.(biē)纰缪.(miù)联袂.(mì) C.清风夜唳.(lì)朝暾.(dūn)欢谑.(xuè)聚讼.(sòng) D.扪.(měn)参历井詈.(lì)骂莅.(lì)临愆.(qiān)期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招摇撞骗一望无垠妄费心机肆无忌惮 B.蓬荜生辉呕心沥血含辛茹苦动辄得咎 C.惨绝人寰缄口不言磬竹难书心怀叵测 D.望风披靡脍炙人口蜂涌而上短小精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都是有口皆碑 ....的铁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B.新加坡政府未雨绸缪 ....地采取行动,抑止了房产业价格的飞涨。 C.罗浮宫里那些琳琅满目 ....的旷世奇珍,无不记载着艺术家的成功与荣誉。 D.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怎样衡量一个人的记忆好坏呢?一般有以下四个标准:记忆的广度,记忆的速度,记忆的长久性,记忆的准确性。 B.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任何人,无论他头上“光环”多么耀眼,在法律面前,也是一个“普通公民”。 C.他写一个人物,常常要一年、数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能完成。 D.朱老总最爱兰花,有人说他平生两大爱好——一是篮球,二是兰花。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香山老人的传说里,曹雪芹的足迹走遍了香山。 B.为了掌握修理国产和进口家用电器的技术,他钻研了几十万字的学习资料,并四处拜师求教。 C.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D.对于每一个文学品种和每一个作家,文学评论家应该加强史的观念和线索,注意其发展变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经济学家们常常以“荷兰病”来警示经济和发展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过分依赖的危险性。 荷兰是上世纪50年代因发现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其他工业逐步萎缩。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国内的其他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而在我国,煤炭资源省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煤炭产量,除了增加煤炭的输出,还将与煤炭相关的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及深加工、大型坑口发电厂等作为鼓励发展的产业,享受含税用户优惠电价和各种税费减免,结果就是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而市场本身也会强化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因此,煤炭资源省份可能过分依赖煤炭产业而降低其综合抗风险能力。当煤炭资源枯竭时,其经济将陷入困境,这就是通常比喻的“荷兰病”和“资源诅咒”。 煤炭资源输出并不一定就有“荷兰病”。问题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单一。此外,“荷兰病”多发

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二) 化学 得分:_______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n ~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神州,一场疫情阻击战打响,一时间消杀试剂成为紧俏物品。下列关于消杀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作为消杀试剂,浓度越高消杀效果越好 B.“84”消毒液与含HCl 的洁厕灵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效果 C.“84”消毒液与酒精消毒液的消毒原理相同 D.臭氧、过氧乙酸都有杀菌消毒的效果 2.用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1.8g D O 含有的电子数是A N B.1.0L 0.5mol /L 的43NH NO 溶液中4NH + 数目为A 0.5N C.NaH 与水反应生成20.5molH 时,转移电子数为A N D.标准状况下,5.6L 一氯甲烷中共价键数目为A N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完全消耗的是( ) A.在7 510Pa ?、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1mol 氮气..和4mol 氢气合成氨 B.标准状况下,将1g 铁片..投入1 15mL 18.4mol L -?的硫酸溶液中 C.向1 150mL 3mol L -?的硝酸中加入6.4g 铜. D.用150mL 8mol L -?浓盐酸.. 与10g 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4.在10g 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当在某一温度时,A 、B 、C 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相同反应时间内C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江苏省苏北四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生而益民,死而谢民”,这是刘志丹________的人生理想。在美国记者斯诺的眼里,刘志丹______是“现代侠盗罗宾汉”;他又是那么质朴无华,常同战士们坐在一起,吸着旱烟袋,______,同志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刘”。 A. 忠贞不渝诚然谈笑自若 B. 矢志不渝诚然谈笑风生 C. 矢志不渝俨然谈笑风生 D. 忠贞不渝俨然谈笑自若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田畴之上、天地之间,________掀起金色的骇浪了…… ①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 ②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 ③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 ④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 ⑤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 ⑥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 A.①②⑥③⑤④ B. ⑤②①⑥③④ C. ①②⑤④③⑥ D. ⑤①②④③⑥ 3. 下列楹联与名山,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面壁十年求道力,渡江一苇济时心。 黄水昆仑泻浩荡,太华巨掌摩苍穹。 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A. 嵩山泰山华山衡山 B. 嵩山华山泰山衡山 C. 衡山华山嵩山泰山 D. 衡山嵩山泰山华山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通过访贤,周人起用了伯达等八个有才能的人。周文王死后,八士就成为周武王的谋臣,积极参与了灭商建周的战斗。文王曾征询八士意见,八士以“神弃殷商,天助周兴”的鲜明观点支持伐纣的正义战争。后来随国师姜子牙攻下了都城朝歌,八士奋勇当先攀登城头,与敌军肉搏。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八士可谓功不可没。 A. 周人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积极纳谏,成就灭商大业。 B. 八士作为谋臣通过贡献智慧,帮助武王取得最终的胜利。 C. 八士具智勇兼备之才,在灭商建周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 D. 八士积极参战,英勇无畏,冲锋陷阵,最终成就历史伟业。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左光斗传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

哈师大附中语文四模答案

哈师大附中2010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1.A(是试点的结果,不是原因) 2.C(A应该是“只要是在同一地区”的学生;B中各类学校和学生前应加“全日制”的限制;D 是“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应标准执行”) 3.D(原文中“还要争取通过医疗救助制度和社会慈善捐助等多种途径,帮助他们解决医疗费用问题”,而不是“必须由现有的…”) 二、(一)4.D(宽恕,饶恕) 5.B(A,①表现“自幼矫然不群”C,①表现其处逆不惊D①表现他不相信好人会受冤屈②表现他整顿纲舟) 6.B(任伯雨提升为左正言时,上书徽宗……) 7.(1)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担任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左正言。(上:上奏;状:行状,业绩;甫:刚、始、才;擢:提拔各1分,通顺1分。) (2)大臣们惧怕他的多言,皇上让伯雨做给事中,私下告诫他少说或不说是根本。(俾,使,权,掌管,做;密谕,暗中告诫,私下告诫;真,根本。各1分,通顺1分。) (二)8.颔联写游赏黄州的山水,闲云倒影在水中,让人赏心悦目,闲来吟啸抒怀,日子倒也过 得闲适自得。颈联写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散去,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 飞中。(分析2分)诗人看似游赏山水,闲适自得;但实际上,酒醒人散见雁来,诗人倍感孤独寂 寞、政治上受排挤的失落。(感情两个方面3分,只写一个方面得1分) 9.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的典故,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垂钓进行对比。(艺术手法2分,对比、用 典、虚实结合,答对两点即可)当年英雄豪杰争雄的赤壁还在,而如今只有我这样的蓑翁在此垂钓。(诗句解说2分)诗人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用意2分)(三)(1)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三、(25分) 11⑴ B E(B项中的“父亲从太阳岛回来无比兴奋”表述不当,因为事实上父亲并未去过太阳岛。 E项中的“音乐中的描绘和现实的反差让‘我’心中充满了失望”表述不当,小说原文是“心中便有了失望”。) 11⑵①父亲的社会地位不高,为了维持家庭生计,需要常年离家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形象;(2分) ②父亲勤劳质朴,为了家庭而不辞辛苦,常年辗转在不同的奔波劳碌;(2分) ③父亲热爱并向往美好的生活,对生活始终怀着最单纯朴素的愿望和追求;(2分) ④虽然父亲是一个地位不高、挣钱不多的农民,但有着很强的自尊心,用说谎的方式在儿女面前维护父亲的尊严;(2分) ⑤贫穷和落后的乡村生活使这个到城市闯生活的农民父亲,显露出自己的不文明和与城市的不协调,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被罚款便是证明。(2分) (以上五种特征,每种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种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1⑶①小说的开端即交代了父亲向往太阳岛就是因为歌曲《太阳岛上》描绘的美好图景,所以题目可以自然而巧妙地引出故事的发生;(2分) ②小说的所有情节都与太阳岛有关,因此题中的“太阳岛”便成了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首尾圆合,使得小说结构完整;(2分) ③“太阳岛”是父亲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寄托,是维护和表现父亲尊严的凭借,对表现父亲心理和性格有重要作用;(2分)④“太阳岛”是“我”(儿女们)理解父亲、爱护父亲、表达孝心的介体,所以“太阳岛”既串起了往事一件件,又见证了子对父的拳拳深情,从而升华小说的主旨。(2分)(以上四点,每种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1⑷[观点1] 合理。①从艺术表现上看,这种结局似在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匠心独具,令读者震撼。 ②从情节构思上看,因为前文的描写可以作为这种结尾的伏笔,父亲不能具体讲述太阳岛的景色,搪塞儿子说“反正人挺多,干啥的都有”,而且连门票都只让孩子们看一眼就赶紧收回去了,所以这种结尾在整体情节上有铺垫,有照应。(①、②两点满分共4分,角度明确,解说合理即可) ③从人物塑造上看,这样的父亲更加符合地位不高又维护尊严、向往美好生活却缺少文明行为的父亲形象。 ④从揭示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才可以展现这个家庭中的另一种感动——子对父的拳拳真情,从而升华小说主旨。(③、④两点满分共4分,角度明确,解说合理即可) [观点2] 不合理。 ①艺术表现上有些突兀,前文父亲只是将门票在孩子们面前晃一下的描写,已经暗示那很可能是一张假票,就没有必要在结尾将门票设计成罚单,使得小说缺少含蓄,有些突兀。 ②情节构思上缺少生活真实感,首先将已知的假门票设计成罚单有些不必,其次收藏假门票已不属常情,更何况将一张用来骗孩子们的罚单收藏起来呢?(①、②两点满分共4分,角度明确,解说合理即可) ③人物塑造上,小说结束前,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勤劳质朴、始终向往美好生活的农民,是一个地位不高、自尊心却很强的农民父亲,可是如此一来,父亲的形象则显现一种比较强烈的不和谐、不可爱。 ④揭示主题上,小说结束前,我们看到的线索应该就是父亲对太阳岛的向往之情,我们分析小人物身上复杂而合理的性格心理便可;可是这样的结局却似乎在暗示我们,现代社会的乡村与城市的差距、落后与文明的尴尬,这种主题内涵的增加大可不必。(③、④两点满分共4分,角度明确,解说合理即可) 四、12.(25分) (1)C、D.(答对一个选项给3分,两个都答对给5分)(A.使梁漱溟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盛名的不仅仅是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B.从文中句子“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可以看出,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活动,并不仅仅是为了实践其观点;E.梁漱溟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的意义,并非是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2)①梁漱溟不认为自己是学者,是因为:他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只是好发现问题,好用心思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已,谈学问,只是不得已,外人看他像是在谈学问,其实,志不在学问。(2分,意思对即可) ②原因是: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他要把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2分)梁漱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是把解决中国问题放在心上,离开北大到各地考察办学,是他进行人生实践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好方式。(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②他不慕名利,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他却在他当讲之年毅然辞去。③注重实践。许多人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当做哲学思想来讲,而他认为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是把中国问题最大问题摆在心上,不怕困难,先后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办学和考察。(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4)要点提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观点一:认同,梁漱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不是学者。 ①梁漱溟从不自视为学者,他做学问是不得已,其缘起、目的和态度都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②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研究学问,是为了实践。③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

东北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数学理

2019年哈师大附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理 科 数 学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20}A x x x =-≤,{|40}B x x =-≤≤,则R A C B = A .R B .{|0}x R x ∈≠ C .{|02}x x <≤ D .? 2.若复数z 满足iz = 2 + 4i ,则复数z = A .2 + 4i B .2 - 4i C .4 - 2i D .4 + 2i 3.在251 ()x x -的二项展开式中,第二项的系数为 A .10 B .-10 C .5 D .-5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①()sin f x x =,②()cos f x x =,③1 ()f x x =,④2()f x x =, 则输出的函数是 A .()sin f x x = B .()cos f x x = C .1()f x x = D .2()f x x = 5.直线m ,n 均不在平面α,β内,给出下列命题: ① 若m ∥n ,n ∥α,则m ∥α; ② 若m ∥β,α∥β,则m ∥α; ③ 若m ⊥n ,n ⊥α,则m ∥α; ④ 若m ⊥β,α⊥β,则m ∥α。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湖南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

2020年春季高二期末考试暨2020届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 得分: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孔子实未制作之。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却曾以六艺教弟子。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以六艺教人,并不必始于孔子,据《国语》,士亹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但此等教育,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受。不但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吴王寿梦第四子季礼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 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以后各家蜂起,竞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庄子·天下篇》讲及儒家,即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六者正是儒家教人之六种功课。 惟其如此,所以孔子弟子之成就,亦不一律。《论语》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孔子教弟子,完全欲使之成“人”,不是教他做一家的学者。 孔子又继续不断游说于君,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此等举动,前亦未闻,而以后则成为风气;此风气亦孔子开之。 再说孔子以前,未闻有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因以谋生活之人。古时除贵族世代以做官为生者外,吾人亦尝闻有起于微贱之人物。此等人物,在未仕时,皆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以维持其生活。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孔子以前,不仕而又别不事生产者,实未闻有人。《左传》中说冀缺未仕时,亦是以农为业。孔子早年,据孟子说,亦尝为贫而仕,“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孟子·万章下》)。但自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不但他自己不治生产,他还不愿教弟子治生产。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圃”;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他这种不治生产的办法,颇为其时人所诟病。据《论语》所说,荷蓧丈人谓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此外《庄子》亦载盗跖谓孔子:“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

山东省山师大附中2020┄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 化学试题

山师附中2022级高三第二次阶段测试 化学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Ⅰ、Ⅱ)、热化学、电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2021年11月)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S:32 CI:35.5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5个小题,1~15题,每题2分,16~25题,每题3分,共60分)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1.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14462Sm与15062S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4462Sm与15062Sm的化学性质相同 B. 14462Sm与15062Sm互为同位素 C. 14462Sm与15062Sm的质量数不同,但属同一种元素 D. 14462Sm与15062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 B.16O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 C.原子核相对于原子,体积小、质量大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PH3、H2S、HCl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氯化物都含有离子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I A族中的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 B—A2+B.原子序数 b>a C.原子半径 B>A D.A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6.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H2Y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Z<Y

2020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逻辑正确、表意清楚的两句( ) ( ) A.在从前,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来过。 B.1942年,母亲在战争硝烟弥漫的华北大地上度过了她沉默、清贫的一生。 C.衡量科学技术进步的尺度,从过去的万年、千年、百年,已经变成现在的十年、一年,甚至日新月异。 D.某报刊载一篇关于哲学理论的文章,主要内容是黑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局限性。E.在主持人问及澳大利亚山火危机能否推动政府调整今后减排目标时,澳总理暗示今后气候政策可能会发生改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周苇风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曾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纳。但他的文章传入秦国后大受欢迎,秦王甚至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中,韩非与老子合传,同传中还有庄子和申不害。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

韩非和申不害为法家人物。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理解了这个学术背景,司马迁说韩非“其归本于黄老”也就不奇怪了。 《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客观自然规律。韩非接受了老子对道的阐述,承认道决定宇宙万物的演变。同时,老子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对此,韩非则进一步发挥,强调道是变化的,天地也是变化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中,整个社会都在变化。由此,治理社会的方式和方法自然也应该变化。但是,韩非也非常重视道的稳定性。道的稳定性在现实中表现为法。法是依道建立起来的,人人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更改。 《老子》曰:“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一思想到了申不害和韩非手里,则发展为以权术驾驭群臣,也就是术。韩非对以进为退、暗藏杀机及权谋的运用,可以说是津津乐道。《韩非子》就明确提出:“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春秋战国时期,残酷的现实使法家意识到,人君的威胁主要不是来自民众和敌国,而是来自臣下。所以,申不害和韩非都主张术应该隐藏在君主心中,不能为臣下窥破。术有权术的含义,但法家的术不仅仅局限于权术的运用。《韩非子》认为,所谓的术就是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明确职责并严加考核。这样,君主就可以操生杀之柄,督促群臣尽力工作。 人们在谈论法家时常常商、韩并举,认为韩非的思想是商鞅的继承和发展。确实,韩非认同商鞅富国强兵的种种举措,也主张建构一元化社会控制体系。然而,在继承商鞅法治思想的同时,韩非更加关注稳固社会秩序的永续。韩非和商鞅都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固在于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但是,商鞅对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具体措施缺少详细论述。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因“无术以知奸”,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由此,韩非尽力鼓吹权术,以弥补商鞅的不足。 不过,既然有驭臣之术,就会有欺君之方。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反而加剧了政权的不稳定性。秦始皇后期迷信权术,为了让人觉得自己威严、神圣和神秘,长期疏远大臣,这就给了赵高弄权的机会。二世胡亥即位后,继续沿用秦始皇的做法,最终连刘邦

2021年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三)语文试题

2021年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三)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周人认为上天是福祉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谨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德上达于天,上天就会赐予百姓福祉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儒家福文化在继承周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观念的基础上,将忠君、孝道等联系起来。《礼记.祭统》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可以看出,儒家在福文化内涵中增加了顺、备的含义。儒家认为只要做到上顺于天,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就会受到福的眷佑,就会一顺百顺。同时,福与顺又是在儒家定义的“亲亲尊尊” 等级秩序框架内得到实现的。 民间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民间福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达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民间福文化主要有:一是丰收.民以食为天,对丰收的渴望和丰收后喜悦的表达是民间福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如《诗经》中《小雅?楚茨》云:“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二是婚恋。婚恋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成为人们借以表达幸福感的一种形式。《周礼》记载昏仪六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这些流程虽然烦琐,但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婚姻的美好祝福。三是节日仪式。民间福文化还体现在一些具有仪式感的节日中,如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