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锚杆设计
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

地下室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二.设计条件:室内地面标高为H=0.000(绝对标高为27.40m),室外地面标高为H=26.100~28.00,抗浮水位1a轴至5轴抗浮设计水位取为26.00,5轴至12轴抗浮设计水位取为27.00(即相对标高为-0.400m)。
底板面标高-5.500(绝对标高为21.90m),消防水池处底板面标高-6.000(绝对标高为21.40m),主楼处筏板厚度1100mm,筏板以外区域底板厚度400mm。
底板板底水浮力:筏板处:Fw1=(H-Hw1)×10=(27.00-21.90+1.100)×10=62.00 kN/m或Fw1=(H-Hw1)×10=(26.00-21.90+1.100)×10=52.00 kN/m其余部位:Fw2=(H-Hw2)×10=(27.00-21.90+0.400)×10=55.00 kN/m或Fw3=(H-Hw2)×10=(26.00-21.90+0.400)×10=45.00 kN/m三.抗浮板受力计算:1、计算水反力(模型按负值输入不重复计算板自重),用于抗浮锚杆设计。
筏板处:62×1.05-2(建筑面层做法)=63.1 kN/m或52×1.05-2(建筑面层做法)=53.1 kN/m其余部位:55×1.05-2(建筑面层做法)=55.75 kN/m或45×1.05-2(建筑面层做法)=45.75 kN/m不考虑活载及砖墙荷载2、计算水浮力作用下底板配筋时,模型采用倒楼盖法按正向力输入,且扣除板自重,勾选不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
抗浮锚杆设计

目录1.抗浮锚杆设计........................................................................................................................... 21.1工程概况......................................................................................................................... 21.3设计依据......................................................................................................................... 21.4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21.5抗浮锚杆布置方法及抗拔力设计要求......................................................................... 31.6锚杆直径与长度............................................................................................................. 32 抗浮锚杆施工要求................................................................................................................... 52.1 施工方法与特点............................................................................................................ 52.2 施工工艺流程................................................................................................................ 62.3 操作过程及技术要求.................................................................................................... 61.抗浮锚杆设计1.1工程概况场FA2-422、FA2-424、FA2-430、FA2-432钢筋笼使用错误,钢筋笼原配筋为24根HRB400直径为28的钢筋,而现场用的钢筋为24根HRB400直径为18的钢筋。
抗浮锚杆设计资质要求

抗浮锚杆设计资质要求
1. 注册资质,设计单位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从事抗浮锚杆
设计工作。
一般要求设计单位具有相应的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或
者特定的结构工程设计资质。
2. 设计人员资质,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资格证书,如结构工程师等相关专业人员。
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
设计经验和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抗浮锚杆设计工作。
3. 技术能力,设计单位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经验,能够
独立完成抗浮锚杆设计工作,并且在类似工程项目中有成功的设计
经验。
4. 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设计单位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
关的建筑工程设计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设计规范、工程质
量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5.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设计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相关的认证,确保设计过程和成果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
总的来说,抗浮锚杆设计资质要求涉及到设计单位的注册资质、设计人员的资质、技术能力、法规遵守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多
个方面。
只有具备了这些资质要求,设计单位才能够在抗浮锚杆设
计领域开展相关的工作。
的锚杆抗浮设计

设计设计参考参考20112011--01-19------关于关于关于抗浮锚杆的设计抗浮锚杆的设计抗浮锚杆的设计1 设计设计设计依据依据依据1.11.1 《建筑地基建筑地基基础基础基础设计规范设计规范设计规范》》第6.7节;第8.6节:8.6.3 对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t 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于其他建筑物可按下式计算:Rt≤0.8πd 1lf式中 f--砂浆与岩石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MPa),可按表6.7.6选用。
1.2 1.2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第8.6节:8.6.11 抗浮锚杆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Fa=∑q si u i l i式中 Fa —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KN);u i —锚固体周长(m),对于等直径锚杆u i =πd(d 为锚固体直径);q si —第i 层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取值。
1.3 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7.2节、第7.4节:7.2.1 锚杆的轴向拉力标准值和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Nak=……Na=r Q N ak (7.2.1-2)式中 N ak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KN);Na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r Q —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0,当可变荷载较大时应按现行荷载规范确定。
7.2.2 锚杆钢筋截面面积应满足下式的要求:As≥(r 0Na)/(ξ2f y ) (7.2.2)式中 As —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 2);ξ2 —锚杆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杆取0.69,临时性锚杆取0.92;r 0 —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7.2.3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La≥N ak /(ξ1πDf rb ) (7.2.3)式中 La —锚固段长度(m);尚应满足7.4.1条要求;D —锚固体直径(m);f rb —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2.3-1和表7.2.3-2取值;ξ1 —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1.00,对临时性锚杆取1.33。
建筑结构抗浮锚杆 22g815

建筑结构抗浮锚杆 22g815建筑结构抗浮锚杆是建筑物中常用的一种锚固方式,主要应用于地下室、桥梁、大型建筑等需要进行抗浮设计的结构中。
抗浮锚杆具有构造简单、承载力高、可靠性好、耐久性强等优点,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从抗浮锚杆的原理、设计、施工、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抗浮锚杆的原理抗浮锚杆是一种利用锚固剂将钢筋或钢丝绳固定在岩土中,通过钢筋或钢丝绳的受拉力来传递荷载的锚固方式。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锚固剂将钢筋或钢丝绳固定在岩土中,当建筑物因自重或外部荷载产生向下沉降时,抗浮锚杆会将荷载传递到岩土中,从而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二、抗浮锚杆的设计抗浮锚杆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锚杆的直径和长度: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锚杆的直径和长度。
一般情况下,锚杆的直径和长度越大,其承载力也就越大。
但同时,锚杆的直径和长度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因此需要在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
选择锚杆的锚固剂:锚固剂是抗浮锚杆的关键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锚杆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在选择锚固剂时,需要考虑其强度、韧性、耐腐蚀性、防水性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锚固剂有水泥砂浆、树脂砂浆、高强度水泥卷等。
设计锚杆的钢筋或钢丝绳:钢筋或钢丝绳是抗浮锚杆的主要受力构件,其直径、数量和布置方式对锚杆的承载力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抗浮要求和建筑物特点进行选择和布置。
确定锚杆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在布置抗浮锚杆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地质条件和荷载情况确定锚杆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一般情况下,锚杆应尽量布置在建筑物的边缘和角部,以提高其抗浮效果。
三、抗浮锚杆的施工抗浮锚杆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并进行测量放线。
同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材料进场和加工。
钻孔施工:钻孔是抗浮锚杆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直径和深度。
在钻孔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钻孔的垂直度和深度,并做好钻孔的清理工作。
抗浮锚杆设计计算书

yk tt s f N K A ≥ψπmg t a Df KN L >ψπεms t a df n KN L >抗浮锚杆计算书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抗浮锚杆设计要求:1、 单根锚杆抗拔力标准值为215Kn ,锚杆设计长度6~12m 。
2、 锚杆设计参数建议值: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K t 取,锚杆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K 取;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f mg =145kPa 。
3、根据以上参数,按照《北京市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 )中抗浮设计和《岩石锚杆(索)技术规范》(CECS 22:2005)中永久锚杆设计内容进行设计计算。
(1)锚杆杆体的截面面积计算公式式中: t K ——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本次锚杆杆体采用1φ28 PSB785精轧螺纹钢,按照《岩石锚杆(索)技术规范》(CECS 22:2005)表取;tN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为215kN ; yk f ——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Pa ),杆体选用1φ28 PSB785精轧螺纹钢,抗拉强度标准值为785kPa 。
将以上参数代入求得: 杆杆体截面面积23493785102158.1mm f N K A yk t t s =⨯⨯== 所需杆件直径d=sqrt (493×4/)=故选用1φ28 PSB785精轧螺纹钢能够满足要求。
(2)锚杆锚固长度锚杆锚固长度按下式估算,并取其中较大者:公式 公式式中: K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按照《岩石锚杆(索)技术规范》(CECS 22:2005)表取;t N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取215kN 。
a L ——锚杆锚固段长度(m );mgf ——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 ),根据地勘报告并结合经验,可取120kPa ;ms f ——锚固段注浆体与筋体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 ),注浆材料为素水泥浆,浆体强度M30,查表插值法取;D ——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m ),取;d ——钢筋的直径,取(m );ε——采用2根以上钢筋时,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按表取;n ——钢筋根数。
黄土地区抗浮锚杆设计

黄土地区抗浮锚杆设计
黄土地区抗浮锚杆设计主要考虑黄土地质的特点和工程施工的需求,以确保锚杆在黄土地区能够有效地抵抗浮升力和稳定地固定结构。
以下是黄土地区抗浮锚杆设计的一些建议:
1. 了解黄土地质特点:黄土含水量大、黏土颗粒结构松散、容易软化和液化。
在设计抗浮锚杆时,需要充分考虑黄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孔隙水压力等参数。
2. 选取合适的锚杆类型:常用的抗浮锚杆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锚杆、预应力锚杆、喷锚杆等。
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黄土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锚杆类型。
3. 确定锚杆埋置深度:为了增加抗浮力,锚杆应埋设在足够深的黄土层中。
根据黄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合理确定锚杆的埋置深度。
4. 增加锚杆的受力面积:通过增加锚杆的受力面积,可以有效地增加锚杆与黄土之间的摩擦力和抗浮力。
可以采用锚杆束、锚板等方式增加受力面积。
5. 控制锚杆预应力: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增加锚杆的抗浮能力和稳定性。
根据黄土地层的特点和设计需求,合理设计锚杆的预应力。
6. 加强锚杆和黄土之间的粘结力:黄土地层中常存在一定的水分,可以采用粘土砂浆等材料封闭锚杆与黄土之间的间隙,增加黄土和锚杆的粘结力。
7. 进行定期的锚杆监测和维护:黄土地区锚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锚杆的抗浮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黄土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设计人员在设计抗浮锚杆时应充分了解具体工程的地质情况,并参考相关规范和经验进行设计。
同时,实际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锚杆与黄土地层的紧密结合,以提高抗浮锚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抗浮锚杆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抗浮锚杆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一、抗浮锚杆技术方案1. 技术原理在满足一定的要求下,通过在地层中设置浮力体,对地下结构进行固定。
采用抗浮锚杆技术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增加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2)减轻地下结构所受的浮升力。
(3)防止地下结构由于地面、水位等原因受到的移位和变形。
2. 工程实施方案(1)确定抗浮杆位置和数量。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抗浮杆的位置和数量,一般来讲,抗浮杆的数量需要满足地下结构的重力和地面的载荷以及水位的压力,以此来保证地下结构不会受到浮升力的影响。
(2)进行抗浮杆的钻孔。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要求进行钻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钻机进行操作。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钻孔的质量和钻孔位置的精度。
(3)安装抗浮杆。
将抗浮杆由人员提升到钻孔孔底,将抗浮杆安装到预先安装好的锚固器上。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锚固固定。
每个抗浮杆的锚固点需要进行多次钢绞线的紧固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浮力体设置。
在现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浮力体的设置,以此来提供合理的浮力,达到减轻地下结构所受的浮升力的效果。
在设置浮力体时,需要注意保证浮力体的数量和位置,并且保证浮力体的固定和耐久性。
3. 质量控制(1)钻孔的质量控制,包括钻孔位置和精度等。
(2)抗浮杆的质量控制,包括抗浮杆的长度、钢绞线的紧固程度等。
(3)浮力体的质量控制,包括浮力体的数量、位置和固定的耐久性等。
二、施工组织设计1. 组织人员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培训,从事抗浮锚杆的施工人员需要持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忠于职守,勇于担当。
(2)能熟练、安全地操作施工设备。
(3)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施工设备(1)钻孔设备:满足每个抗浮杆的钻孔要求,齐全、安全、可靠。
(2)起重设备:能够将抗浮杆安装到预先安装好的锚固器上,齐全、安全、可靠。
(3)其他工具设备:钢绞线拉紧器、动力钻、传动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综合楼地下室抗浮锚杆方案设计及施工组织目录1工程概况 ................................................................................................ - 1 - 2设计依据 ................................................................................................ - 1 -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 1 - 3.1区域气象特征...................................................................................... - 1 - 3.2场地地形地貌...................................................................................... - 2 - 3.3地层结构 ............................................................................................. - 2 - 3.4场地地下水.......................................................................................... - 4 - 4抗浮锚杆设计......................................................................................... - 4 - 4.1锚杆配筋 ............................................................................................. - 5 - 4.2锚杆直径与长度 .................................................................................. - 5 - 4.3锚杆材料防腐及灌浆........................................................................... - 6 - 4.4防水处理 ............................................................................................. - 7 - 5抗浮锚杆施工组织设计.......................................................................... - 7 - 5.1施工方法 ............................................................................................. - 7 - 5.2工艺流程 ............................................................................................. - 7 - 5.3主要机械设备...................................................................................... - 8 - 5.4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 - 8 - 5.5工期计划 ............................................................................................. - 9 - 6保证质量的关键点控制.......................................................................... - 9 - 7质量与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 - 9 - 7.1质量管理措施...................................................................................... - 9 - 7.2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 10 - 8锚杆验收检测....................................................................................... - 11 -1工程概况成都市XX拟在xx修建综合楼。
受业主委托,我院承担了该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拟建筑物为11+1F的高层建筑,设地下室一层,该工程由XX设计。
根据水文地质资料显示,地下室底板埋深低于地下水位埋深,对一层纯地下室部分需设置抗浮锚杆。
根据设计提供的设计参数:抗浮力设计值为43kN/m2,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设计值为250kN。
受建设方委托,我院为拟建一层纯地下室部分抗浮锚杆作岩土工程方案设计。
2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基础平面图》(四川宏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08年);《XX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XX单位)。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区域气象特征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少冰雪。
多年平均降水量947mm,丰水期为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枯水期为1~3月。
丰、枯水期地下水位变幅为1.5~2.0m。
多年年平均蒸发量为1020.50mm,相对湿度多年年均为82%。
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温度为-5.9℃。
多年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极大风速27.4m/s (1961年6月3日),最多风向为NNE向,出现频率为11.0%。
3.2场地地形地貌勘察场地位于xx,场地开阔,交通便利,勘探点孔口相对高程介于500.17~500.79米之间,高差仅为0.62米。
场地地貌属成都冲洪积平原岷江水系一级阶地。
3.3地层结构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地层结构简单,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Q4ml)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粉土、细砂和冲洪积(Q4al+pl)卵石组成,其岩性特征分述如下:3.3.1杂填土(Q4ml)主要由建筑垃圾组成,含少量粘性土、卵石,稍湿,松散,该层在场地内仅钻孔ZK32、ZK47地段缺失,厚度0.30~2.20m。
3.3.2素填土(Q4ml)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杂质,稍湿,松散,零星分布于场地东北部,厚度0.30~1.40m。
3.3.3粉质粘土(Q4al)褐黄色,含铁锰质斑点,湿,可塑,厚度为0.40~2.6m,主要分布场地东北部。
3.3.4 粉土(Q4al)褐灰色,含少量铁锰质斑点,湿,稍密,厚度为0.30~1.30m,主要分布场地西南部。
3.3.5细砂(Q4al)灰色,主要长石、石英组成,少量云母,含铁锰质斑点,饱和,松散,场地内仅零星分布于钻孔ZK3、ZK36和ZK42地段,厚度0.30~0.40m。
3.3.6卵石(Q4al+pl)湿~饱和,松散~密实。
卵石成分主要由岩浆岩组成,呈亚圆形,一般粒径20~60mm,最大200mm,含少量漂石,卵石坚硬,充填物主要为中细砂,场地内分布稳定,最大揭露厚度19.60m。
根据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和卵石含量,卵石层划分为以下四个亚层:(1)松散卵石: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上部及中部,充填物以中砂为主,卵石含量50~55%,排列混乱,绝大多数不接触,N120锤击数2~4击/10cm,层厚0.30~2.10m。
(2)稍密卵石: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上部及中部,卵石含量55~60%,大部分不接触,N120锤击数4~7击/10cm,层厚0.40~2.60m。
(3)中密卵石: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下部及中部,卵石含量60~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N120锤击数7~10击/10cm,厚度0.40~8.10m。
(4)密实卵石: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中下部,卵石含量大于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N120锤击数大于10击/10cm,厚度0.50~12.50m。
场地内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3.1。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表3.1指标土名重度γ(kN/m3)承载力特征值f k(kPa)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量Eo(MPa)抗剪强度指标基床系数K(kN/m3)内聚力标准值C k(kPa)内摩擦角标准值φk(º)杂填土17.0 55 2.5 3.0 5.0素填土17.3 65 3.0 6.0 5.0粉质粘土19.2 160 4.0 20.0 10.0粉土18.1 90 2.6 6.0 6.5细砂18.8 100 5.0 0.0 15.0 松散卵石20.5 200 20.0 0.0 23.0 2.5×104稍密卵石21.5 380 27.0 0.0 25.0 3.0×104中密卵石22.5 630 35.0 0.0 32.0 3.5×104密实卵石23.5 800 40.0 0.0 38.0 4.0×1043.4场地地下水3.4.1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场地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潜水主要受地下径流及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以地下径流为主,其次为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