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化美文 清华赋——贺清华大学百年华诞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
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
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
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
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
初中语文文化美文清华赋——贺清华大学百年华诞

清华赋——贺清华大学百年华诞时维辛卯,序属季春,莺飞草长,火树银花。
钟灵毓秀,清华八方揽胜景;四海五洲,学堂百年聚光华。
大礼堂莺歌燕舞,少长咸集,执手共话;二校门腾蛟起凤,契阔谈,纵横挥洒。
苍髯皓首,不坠先生煌煌志;赤子丹心,敢忘后学喁喁情。
京西形胜,一园神韵阅千年;清新俊逸,一府精英纳天下。
槛外山光,窗中云影。
春风化雨,水木清华。
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方知非凡境;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更道是仙居。
熙春、云锦,三百年间繁囿地;近春、清华,昔日曾是帝王家。
一泓秀水映荷塘月色;三亭幽阁被朱檐灰瓦。
荒岛葳蕤,朝迎旭日;斋馆栉比,夕送落霞。
近揽西山秀色,远接东溟苍茫,名园名校,世纪佳话。
缘起庚子,开帏辛亥,更名壬子,善定戊辰。
创业艰难时,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处,刚毅坚卓。
看红旗漫卷,天地翻覆,杏坛更奏弦歌,绛帐再哺新芽。
顶天,立地,树人,百年砥砺,一朝芳华。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人文日新,桃李清华。
非谓大楼,而有大师,际会风云,名播迩遐。
师从名师而名师出,在在鸿儒;学以博学则博学众,代代奇葩。
四大导师名闻宇内,宏中肆外;六千教授学贯中西,含英咀华。
科学工程院士,五有其一;两弹一星元勋,半出门下。
红烛无声,春蚕有意,理工贤才,文史大雅。
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是学术传统;焚膏继晷,旁搜远绍,校短量长,知学海无涯。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晨昏苦读,不废冬夏。
最难风雨故人去,喜看河山新秀发。
百年虬枝不言老,催开十七万树紫荆花。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
行胜于言,大道清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前贤箴言励志,寄心海隅;后继以身许国,壮志天涯。
五四精神烛照,薪火相传;一二九光焰不息,振兴中华。
民主斗士,拍案而起;文学巨匠,穷节不屈。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其心雄,其志嘉。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精诚擘画。
背负青天,脚踏实地,从我做起,胸怀天下。
以庙堂之音立魂魄,以宰辅之志照肝胆,忧国忧民寄青史,立德立功在万家。
清华百年校庆贺词范文

清华百年校庆贺词范文四月的清华园,春意盎然。
在校庆99周年之际,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年”拉开帷幕,母校的万千儿女翘首以盼百年华诞这一盛大节日的到来。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校友总会,向心系母校的海内外各地校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向长期支持清华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就率先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
90年代中期以来,“三九三步走”的具体目标和发展战略逐步明确。
从那时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就与百年庆典紧密相连。
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清华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清华正朝着21世纪的宏伟目标迈进。
我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致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造就一批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
近年来,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等,一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位。
目前,全校正在召开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深入探讨“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和“未来学者培养计划”为标志,启动实施一批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举措。
我校坚持“高耸、立人、育人”的科研理念,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沿,加强学科建设和自主创新。
去年,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和教育研究所,以保持中国高校在学科评估、科研经费和国家科技奖励方面的领先地位。
清华科技园在过去的15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科技园之一。
我校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去年,又有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等多位享誉世界的顶尖学者和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领军人才加盟清华,并有4位教授荣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继续保持全国高校院士人数最多。
我校坚持高水平对外交流和实质性国际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一流大学建设成果得到国际认可。
在几次国际评估中,我们大学的排名逐渐上升。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心得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百年风雨路,水木谌清华。
百年著名老校清华大学从1911年的清华学堂到至今2011年的清华大学。
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
当时,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清华持中西会通的态度,即如梁启超所说,中西文化“结婚”,可诞生新的“宁馨儿”。
因此汪鸾翔说,校歌中“东西文化,荟萃一堂”两句“为我校所有的实质”。
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广大青年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发人深思,使我感触颇多。
第一,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
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第二,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第三,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的成长,学也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
也是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两者之间处理方法。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朱自清说过清华的精神就是“实干”如果把清华精神归结在一个“清”字,那就是它的学术品格,学术修养和学术追求,“红烛化泪燃烧自己,荷塘月色出淤泥而不染”那是一种品格。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
清华大学的学风“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给我一种新的学习态度,在学术研究中工作生活我都将会一它来严格要求自己。
清华学子负有一种特殊的责任,这责任还是梁启超早年间的演讲说得尤为清楚:“纵观四万万同胞,得安居乐业,教养其子弟者几何人?读书子弟能得良师益友之熏陶者几何人?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虽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
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
”梁启超以《易经》中的两句话来定义他所说的“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建校周年贺信-党团工会模板

清华大学建校周年贺信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x月的北京,春风送暖。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周年。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
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
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
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
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
百年清芬:生生不息的清华理念——为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而作

百年清芬:生生不息的清华理念——为清华大学建校100周
年而作
叶赋桂
【期刊名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1(032)003
【摘要】清华大学是现代中国的一个传奇,而清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清华理念.清华理念最核心的思想和精神当包括学术独立、追求卓越、服务社会、以人为本、均衡和谐.今天重温清华理念不仅是要为清华新百年开辟新境界,也为中国大学寻求应有的价值和方向.
【总页数】11页(P64-74)
【作者】叶赋桂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9
【相关文献】
1.总结百年历史传承清华精神——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档案工作纪实
2.草书字体历史悠久为书写便捷的书法清华大学建校百年是培养人才之摇篮——2011年4月新邮介绍
3.将校园文化融于团体操表演的创意研究--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团体操《清华颂》为例
4.总结百年历史传承清华精神——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档案工作纪实
5.当百年清华遇到国际化教育——专访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写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作中流之砥柱

写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作中流之砥柱 2011年04月23日 14:45 清华新闻网134位清华大学的院士校友,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写出了138份寄语祝福母校。
百年辉煌让每一个清华学子备感自豪。
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院士感慨万千:“和五年前、十年前相比,中国的进步很明显,国力强盛,科技发展,现在我们跟美国抢人才已经能平起平坐了,许多三四十岁的年轻学者,把他们的前途放在中国,无论对国家还是他们个人都非常有利。
”1911年4月29日,在中国人的期待与想象中,或许难以企及她日后的万千气象、波澜壮阔。
这一天,在北京西北部清幽静谧的皇家园林“清华园”中,松青柳绿,紫荆绽放,一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的德式古典建筑里,传来琅琅读书声。
此时,列强恣行,中华蒙羞,正是民族危亡的时刻。
由“庚子赔款”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就这样开始了她的第一课。
她同时打开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100年,此后整整100年,这里,始终与国运、与民族彼此交织、紧密相连。
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学校……继而国立清华大学,这里是推动民族中兴不可忽视的力量,构筑起中国现代化的中流砥柱;这里走出了竺可桢、侯德榜、茅以升、叶企孙、华罗庚、梁思成、闻一多、朱自清、吴晗、曹禺、钱伟长、钱学森、费孝通、季羡林……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不胜枚举。
这里造就了整整一代中国各领域的开创者、奠基人,更为建设新中国培育了胡锦涛等一大批栋梁之才。
美国人曾以“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叹服于这座年轻却缔造了传奇的学府。
今天,这个在灾难中诞生,却因灾难而自强不息的殿堂,走过了风雨百年。
她,依然清新俊逸,光彩夺目;她,依然追求卓越、引领风潮……她是民族的脊梁,永远的先锋。
一从国耻中走来,清华人的血脉中流动着的“雪耻图强”信念与生俱来,救国、爱国,成为水木清华永远的主题。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枪炮声中告别千年帝制,迎来民主共和,清华园经历短暂的静寂蓄势而发——1912年更名“清华学校”,1925年成立大学部,设立国学院,1928年改称“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庆贺信

清华大学校庆贺信清华大学校庆贺信,清华大学,百年名校,为大家献上清华大学校庆贺信清华大学校庆贺信值此清华大学建校**周年之际,我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年来,清华大学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开创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形成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
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站在新的起点上,清华大学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面向世界、勇于进取,树立自信、保持特色,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衷心祝愿清华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20**年4月22日清华大学校庆贺信篇清华大学:百年华诞,青史流芳!值此清华大学隆重庆祝建校一百周年之际,“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向清华大学领导、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最热烈、最诚挚的祝贺!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建校以来,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光大“行胜于言”的校风,践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形成了“中西兼容、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特色,培养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
清华大学为中国科学教育事业发展,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世人瞩目清华,热爱清华,颂扬清华,清华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中国的“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辉煌伟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赋——贺清华大学百年华诞
时维辛卯,序属季春,莺飞草长,火树银花。
钟灵毓秀,清华八方揽胜景;四海五洲,学堂百年聚光华。
大礼堂莺歌燕舞,少长咸集,执手共话;二校门腾蛟起凤,契阔谈,纵横挥洒。
苍髯皓首,不坠先生煌煌志;赤子丹心,敢忘后学喁喁情。
京西形胜,一园神韵阅千年;清新俊逸,一府精英纳天下。
槛外山光,窗中云影。
春风化雨,水木清华。
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方知非凡境;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更道是仙居。
熙春、云锦,三百年间繁囿地;近春、清华,昔日曾是帝王家。
一泓秀水映荷塘月色;三亭幽阁被朱檐灰瓦。
荒岛葳蕤,朝迎旭日;斋馆栉比,夕送落霞。
近揽西山秀色,远接东溟苍茫,名园名校,世纪佳话。
缘起庚子,开帏辛亥,更名壬子,善定戊辰。
创业艰难时,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处,刚毅坚卓。
看红旗漫卷,天地翻覆,杏坛更奏弦歌,绛帐再哺新芽。
顶天,立地,树人,百年砥砺,一朝芳华。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人文日新,桃李清华。
非谓大楼,而有大师,际会风云,名播迩遐。
师从名师而名师出,在在鸿儒;学以博学则博学众,代代奇葩。
四大导师名闻宇内,宏中肆外;六千教授学贯中西,含英咀华。
科学工程院士,五有其一;两弹一星元勋,半出门下。
红烛无声,春蚕有意,理工贤才,文史大雅。
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是学术传统;焚膏继晷,旁搜远绍,校短量长,知学海无涯。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晨昏苦读,不废冬夏。
最难风雨故人去,喜看河山新秀发。
百年虬枝不言老,催开十七万树紫荆花。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
行胜于言,大道清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前贤箴言励志,寄心海隅;后继以身许国,壮志天涯。
五四精神烛照,薪火相传;一二九光焰不息,振兴中华。
民主斗士,拍案而起;文学巨匠,穷节不屈。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其心雄,其志嘉。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精诚擘画。
背负青天,脚踏实地,从我做起,胸怀天下。
以庙堂之音立魂魄,以宰辅之志照肝胆,忧国忧民寄青史,立德立功在万家。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教也无涯,学也无涯。
大道之行,积于跬步,千秋黉舍,百年清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