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基本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流程

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流程

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流程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流程如下:
1.准备物品,包括腹膜透析液、口罩、碘液微型盖、管路夹子以及清洁的工作台等。

2.穿刺部位局部浸润麻醉,切开一小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腹直肌前鞘。

3.用穿刺针以45度经腹直肌鞘朝着骨盆腔方向进入腹腔,注入500~1000ml生理盐水。

4.经穿刺针将导丝置入盆腔,拔出针头,置入扩张器或可撕脱鞘直到鞘到达骨盆中部。

5.拔除导丝和扩张器针芯,在导针的引导下将腹膜透析导管置入腹腔。

6.撕开并拔除可撕脱鞘,将腹膜透析管深涤纶袖套置入腹直肌内。

7.缝合腹直肌和前鞘,借助于隧道针,引导腹透管出皮肤并连接钛接头和腹透外短管。

8.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无菌敷料覆盖手术切口和隧道口。

自动化腹膜透析操作规程

自动化腹膜透析操作规程

XXXX医院自动化腹膜透析操作规程一、APD适应证及禁忌证二、APD治疗处方设定和调整三、APD治疗模式的选择四、APD常见问题原因及处理方法五、APD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办法六、APD随访管理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使用方便、透析剂量灵活、小分子溶质清除能力强、患者社会回归性好等优点,日益被关注。

本操作规程主要包括APD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处方设定、模式选择、常见问题、相关并发症、随访管理等六个方面。

一、APD适应证及禁忌证1.APD适应证APD的适应证和常规腹膜透析的适应症相同:①ESRD、急性肾损伤(AKI);②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③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④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重症胰腺炎。

2.APD的优势APD优势有两点,分别为疗效优势和操作优势。

①高转运或高平均转运腹膜特性者、AKI、避免过高腹内压等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优势。

②操作优势包括:工作、学习等原因致白天无法执行多次换液者;儿童ESRD患者;需要辅助腹膜透析操作的患者;患者倾向性选择。

3.APD禁忌证APD的禁忌证可分为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与常规腹膜透析基本相同。

二、APD治疗处方设定和调整1.APD初始处方的设定(1)治疗时长:综合患者和所使用的APD功能设定APD治疗时长。

(2)夜间交换次数:建议夜间交换次数为3-5次。

(3)日间长时间留腹:多数残余肾功能较低或已完全丢失的患者需进行日间长留腹,以增加时间依赖的溶质(尤其是中分子溶质)清除率。

目前APD患者的治疗推荐意见参考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而后者每天透析24h。

(4)腹透液浓度:APD初始腹透液浓度选择各不相同,取决于患者的容量状态和残余肾功能。

2.处方调整(1)增加溶质清除率APD患者需要增加溶质清除率时,可考虑以下方法:①延长夜间单个循环的留腹时间;②增加夜间单个循环的留腹容量;③增加夜间换液次数;④增加腹膜透析超滤量;⑤如为夜间APD治疗,白天可增加1-2袋腹透液交换。

门诊腹透工作流程

门诊腹透工作流程

门诊腹透工作流程
1、准备物品,包括腹膜透析液、口罩、碘液微型盖、管路夹子以及清洁的工作台,戴口罩并洗手,打开腹膜透析液外面的袋子,取出腹膜透析液,检查接口拉环、管路、塞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取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处于关闭状态,称量腹膜透析液,并做好记录。

2、悬挂覆膜透析液带取下外接短管上的碘伏帽,迅速将腹膜透析液与外接短管相连,连接时应将短管口朝下,旋拧腹膜透析液管路至完全闭合。

3、用管路夹子夹住入液管路将腹膜透液袋的出口塞折断,将引流袋放低位,将短管开关旋开一半,当感到阻力时,停止开始引流,同时观察引流液是否通畅引流完毕后,关闭短路。

4、重新移开入液管路的管路夹子,观察透析液引流袋,慢数到五秒后再用管路夹子夹住引流管路。

5、打开管路旋钮开关开始灌注,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再用一个管路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6、撕开碘伏帽的外包装,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液,将短管与腹膜透析液分离,将短管朝下,旋紧碘伏帽至完全密合,称量透出液,并做好记录。

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腹膜透析是治疗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的有效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与血液透 析相比具备下列特点:①持续性溶质交换,血液渗透压变化平稳,心血管状态稳定,更适 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②持续性超滤,患者血容量变化 平稳,可以避免肾脏灌注不足和缺血,有利于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③对中分子尿毒症 毒素的清除效果好;④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危险性低; ⑤采取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治疗方式,经培训后可由患者自己完成治疗,不 需要护士,只需定期门诊复查;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不需要特殊的医疗仪器,可以节省 血液透析所需的透析室、透析机、透析器和医护人力成本,降低治疗费用。因此,腹膜透 析更适合经济欠发达或交通不便地域,以及基层医疗单位开展。
图18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导致的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治疗表183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专用术语定义术语再发复发重现难治性导管相关腹膜炎腹膜炎相关的死亡定义腹膜炎痊愈后4周内再次发生但致病菌不同腹膜炎痊愈后4周内再次发生致病菌相同或培养阴性腹膜炎痊愈后4周之后再次发作致病菌相同合适的抗生素治疗5d后临床症状无改善透出液白细胞仍100106l腹膜炎与出口处或隧道感染同时发生致病菌相同或培养阴性患者因活动性腹膜炎死亡或因腹膜炎住院而死亡或在腹膜炎发生2周之内死亡
71
72 72 81 96 96 99 101 101 101 103 103 107 107 108 111 115 115 119 121
~ ~
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第 23 章 腹膜透析钙磷代谢紊乱及处理 一、钙磷代谢紊乱的评估 二、钙磷代谢紊乱的治疗
第四篇 标准化的腹膜透析患者手册
第 24 章 腹膜透析基础知识 第 25 章 安全地进行腹膜透析换液操作 第 26 章 导管及出口处的护理 第 27 章 液体平衡与合理饮食 第 28 章 了解你使用的药物 第 29 章 腹膜透析液与相关物品的订购和储存 第 30 章 腹膜透析时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
(一)组成与连接
双连袋可弃式“Y”形管道系统的基本特征为:“Y”形管道系统中的二个分支分别与新透析液袋和引流袋以无接头形式相连接,“Y”型管的主干以接头形式与延伸短管上的接头相连接。

(二)换液操作
1、清洁工作台面,准备所需物品,如夹子、口罩,延伸管接头小帽等,从恒温箱中取出加温37℃腹透液,并检查物品的原装有效期、透析液袋浓度、容量、清澈、有无渗漏等。

2、将连腹膜透析导管的延伸短管从衣服内移出,确认延伸短管上的滑轮是否关紧。

3、剪去多余指甲,戴好口罩,常规六步法洗手。

4、折断“Y”形管主干未端管道内的易折阀门杆,并移去主干接头上的防护罩,打开延伸短管接头上的小帽,将“Y”形管主干与延伸短管连接。

5、关闭与新透析液袋相连的“Y”形管分支,折断新透析液袋输液管内的易折阀门杆。

6、打开延伸短管上的滑轮,引流患者腹腔内的液体进入引流袋,引流完毕后关闭延伸短管上的滑轮,打开与新透析液相连的“Y”型管分支上的管夹,进行灌入前冲冼,冲冼时间为5 秒钟,冲冼液大约30-50ml 左右被引入引流液袋。

7、关闭与引流袋相连的“Y”形管分支上的管夹,打开延伸短管上的滑轮,使新的透析液灌入患者腹腔,灌入完毕后关紧延伸短管上的滑轮同时夹紧与新透析袋连接的“Y”型管分支。

8、“Y”形管主干未端接头与延伸短管接头分离,将小帽拧在延伸管接头上。

9、观察引流袋内引流液情况,并称重记录后弃去。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

一.概念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是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灌入腹腔,利用腹膜的弥散和超滤作用,将体内蓄积的代谢废物排出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疗法。

此法已用于临床40年之久,与血液透析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勿需特殊设备,易于家庭开展,且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可适用于老年、有心血管疾病者。

二.透析原理腹膜是一种具有半渗透性的生物膜。

参与透析作用的是腹膜中的毛细血管和微血管。

它们的基膜通透性很强。

允许分子量15000物质通过基膜;大分子物质能从毛细血管和微血管逸出,而不能从外面进入血内。

腹膜透析时腹膜血管和透析液之间可透过物质,依浓度梯度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而水分则按渗透梯度从渗透浓度低的一侧流向渗透浓度高的一侧,间歇不断地更换透析液可使代谢废物及时地清除,血中缺乏的物质得以补充,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的目的。

浓度差越大则弥散速度越快。

腹膜对某物质廓清的速度与腹膜两侧物质浓度梯度及分子量大小有关。

分子量越小,越易被清除,次序为水、尿素、钾、氯、钠、磷、肌酐、尿酸等。

调整葡萄糖浓度可增减透析液的渗透压,使用高渗透析液可增加超滤作用。

三.影响透析能的因素成人腹膜面积为2.2m2,较两侧肾小球毛细血管表面积1.5m2或一般工人肾透析面积大。

且透析液的温度、容量、流速、接触面积、停留时间、附加剂、腹膜本身的病变等,均可影响透析效能。

一般透析液温度保持在37℃,停留时间需根据不同病例体内聚积溶质的种类和程度而调整。

一般主张留置1小时为宜。

病情平稳,可留置90~120分钟四.适应症1)急性肾功能衰竭2)慢性肾功能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腹膜透析对于上述情况下,同时合并出血倾向,严重心功能衰竭,老年人心功能不全等血透禁忌者尤为适用。

五.禁忌症1)近期腹部手术有腹腔引流2)高度肠梗阻或结肠造瘘、粪瘘者3)膈疝4)局限性腹膜炎及广泛腹膜粘连5)腹腔内有弥漫性恶性肿瘤或病变性质不清者6)严重肺部病变伴呼吸困难7)妊娠。

腹腔透析操作流程

腹腔透析操作流程

腹腔透析操作流程
腹腔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通过在腹腔内引入
透析液,利用腹膜对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进行过滤,达到清除体内
废物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腹腔透析的操作
流程。

首先,进行腹腔透析前需要准备透析液和透析器。

透析液是一
种含有盐和糖的溶液,用于清除体内废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析器是连接到腹腔内的管道,用于引入透析液和排出废物。

接着,患者需要进行腹腔透析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
清洁腹部皮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然后,患者需要找到适合进行
透析的位置,通常是在腹部下方。

接着,医护人员会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然后,医护人员会进行腹腔透析的操作。

首先,医护人员会在
腹部下方进行小切口,然后插入透析器。

接着,医护人员会将透析
液通过透析器引入腹腔内,开始进行透析过程。

在透析过程中,透
析液会在腹膜上进行过滤,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

最后,透析过程通常持续数小时,医护人员会定期检查患者的
透析情况,确保透析效果良好。

透析结束后,医护人员会将透析器
取出,然后进行伤口的处理和包扎。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腹腔透析,
以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减轻肾脏负担。

总的来说,腹腔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
通过清除体内废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帮助患者维持健康。

在进
行腹腔透析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遵守医护人员的建议,以确保透析效果良好。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腹膜透析基本操作技术

腹膜透析基本操作技术

01
02
03
非正常: 运输
加热
正常: 温热——少量湿气
透析液袋子渗漏(一)
管路是否打结
滚动架子是否完全打开
管路中是否有气泡 轻压袋子 将管路用手指绕3圈后挤压
气泡
灌液或排液速度缓慢(二)
管路中有无纤维蛋白 轻压袋子 将管路在手指上绕3圈 肝素:2L+肝素钠0.2ML
灌液的袋子是否高于腹部? 排液袋是否低于腹部?
损伤
极好的出口处 首先是肉眼观察,然后轻挤压两个涤纶套 之间的隧道部位,观察是否有渗出液。010302出口处的检查
01
抗生素
02
加强局部护理
03
局部清创
04
出口处理
出口处感染的处理
2019
环境要求 清洁、干燥、 紫外线消毒
01
2020
关闭门窗 无人走动
02
2021
洗手、戴口 罩、戴帽子
03
2022
02
更换透析液 视情况给予抗菌素
03
物品的湿性污染(五)
透析管路出现漏水怎么办?
立即关闭短管上的螺旋开关 分离管路或用蓝夹子夹住漏水 处两端 抗菌素的应用
出口处感染的主要原因
出口处损伤 的程度取决 于损伤的强 度发生时间
出口处损伤
损伤的表现为出血疼痛血痂形成和出口处炎症表现
较好、可疑炎症或 急性炎症的出口处
2
变换体位
便秘
灌液或排液速度缓慢(二)
植入管与钛头分离 首先用夹子夹住离皮肤较近处透析管 将植入管与钛头浸泡于0.5%碘伏消毒液中
钛头与短管分离 首先用夹子夹住离皮肤较近处透析管 将钛头浸泡于0.5%碘伏消毒液中 更换短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品准备
腹透操作步骤
准备用物
腹膜透析液 蓝夹子 碘伏帽 帽子 口罩
透析液加热的正确方法
注意:加热的时候千万不要撕开或除去外袋
当你加热透析液时 只能使用干加热法 不能在水里加热
洗手
是预防感染最经 济最有效的措施
洗手至少2分钟
换液时手上细菌有可能进入管路或在管路周围生长
戴口罩
换液时呼吸 咳嗽和 打喷嚏,鼻腔和口腔 中的细菌有可能进
每天用消毒水消毒 地面2次,紫外线照 射消毒2次,
每次40分钟。
紫外线的有效距离 为2米,30瓦的紫外 线灯可消毒15平方 米的房间.每周用酒 精纱布擦净紫外线 灯管的灰尘.紫外线 灯管的使用寿命为
1000小时。
不养宠物
交换时无人走动
注意力集中
居家透析需要准备的物品
相对隔离的透析环境、流动水洗手装置 恒温箱、 微波炉、电热毯等--加热透析液 专用台秤: 测量每日尿量和透出液量 紫外线灯、消毒液等 专用挂钩:悬挂新鲜透析液袋 地秤:每日称体重 血压计:每日测血压 透析记录本
管路分离
植入管与钛头分离
首先用夹子夹住离 皮肤较近处透析管
将植入管与钛头浸 泡于0.5%碘伏消 毒液中
钛头与短管分离
首先用夹子夹住 离皮肤较近处透 析管 将钛头浸泡于0.5 %碘伏消毒液中 更换短管
口服或腹腔应用抗菌素
物品的干性污染(四)
无菌点
1.新透析液袋子的流出 口
更换透析液袋子
2.短管末端 3.小帽子内部
灌液或排液速度缓慢(二)
1.管路是否打结 2.滚动架子是否完全打开 3.管路中是否有气泡
轻压袋子 气泡
将管路用手指绕3圈后挤压
灌液或排液速度缓慢(二)
4.管路中有无纤维蛋白 轻压袋子 将管路在手指上绕3圈 肝素:100ml+肝素0.2ML
5.灌液的袋子是否高于腹部? 排液袋是否低于腹部?
6.变换体位 7.便秘
把软袋扔进感染性
透析液混浊
纤维蛋白
混浊
肝素钠0.2ML,
透析液常规、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操作过程遇见的问题
1. 透析液袋子渗漏 2. 灌液或排液速度慢 3. 管路与接头分离 4. 物品干性污染 5. 湿性污染 6. 忘记关滚动夹子
透析液袋子渗漏(一)
非正常: 运输 加热
正常: 温热——少量湿气
出口处感染的主要原因
出口处损伤
出口处损伤 的程度取决 于损伤的强 度发生时间
损伤的表现 为出血疼痛 血痂形成和 出口处炎症 表现
出口处的检查
极好的出口处
损伤
较好、可疑炎症或 急性炎症的出口处
首先是肉眼观察,然后轻挤压两个涤纶 套
出口处不正常
出口处皮肤发红 局部肿胀 触摸时会疼痛 导管出口处有脓性分泌物
换上新的小帽 子
放置10分钟
切忌用碘伏涂抹
物品的湿性污染(五)
物品连接好后,发现有渗漏。
a. 必须关闭管路 b. 更换透析液 c. 视情况给予抗菌素
忘关滚动夹子(六)
• 关闭滚动夹子 • 视情况给与抗菌素
透析管路出现漏水怎么办?
立即关闭短管上的螺旋开关 分离管路或用蓝夹子夹住漏水
处两端 抗菌素的应用
腹 膜 透 析 原理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
是将适量透析液引入腹腔并停留一 段时间,利用腹膜为透析膜一侧毛 细血管内血浆和另一侧腹腔内透析 液借助其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 通过弥散、对流和超滤的原理,以 清除机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 的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所必 须的物质。
出口处感染的处理
抗生素 加强局部护理
局部清创
出口处理
导管和出口处护理的基本原则
固定导管
B
洗手
A
原则
C 勿拉 压 扭导管
按标准护理出口 E
D 导管周围禁用利器
碘伏
生理盐水
美敷
粘贴
换管操作
换管前的准备
1
2
3
4
环境要求 清洁、干燥、 紫外线消毒
关闭门窗 无人走动
洗手、戴口 罩、戴帽子

管 3、切口定位:以耻骨联合为标记,选择合适导管,
出口处应水平略向下,勿过度弯曲。
4、适当的术中麻醉药物应用,使患者放松腹部肌 肉,减轻网膜涌出影响导管。
原 因
5、术后加强观察,腹部平片可以帮助诊断,可通 过促进肠蠕动来使导管复位。
6、建议置管两周后开始腹透,宜小剂量开始逐渐 加量。
7、术后次日应鼓励患者起床活动,避免便秘、腹 泻、深蹲等。
入管路 戴“新”口罩
取出加热透析液并检查
有效日期 浓度 温度 是否混浊 是否渗漏
检查加热的透析液
内外袋间可存 有少量湿气 ﹤ 5ML
检查加热的透析液
挤压检查透 析液袋是否 有渗漏
检查透析液
挤压透析液 内袋检查是
否有渗漏
先用兰架子夹住入水管路,再将 透析液袋子堵塞管折断(最细段)。
将透析液袋 子挂在透析 液
管路连接系统组成
透析导管
终生使用
外接短管
半年更换
透析液袋
一次使用
外接短管
• 作用:连接透 析导管与透析 袋管路。
• 可替换,因此 延长了透析导 管的使用寿命。
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透析环境
1
2
3
干净 干燥 避风 勿开 电风扇 窗户 空调 易清洗的桌子 柜台 光线良好
准备短管
拉去透析液 袋上的小拉 环,拧开透 析短管前面 的小帽子。
连接
迅速对接
引流
打开连接腹部的 透析液短管的开 关将腹腔中的透 析液排入空袋中, 约10-20 分钟排 空液体关闭透析 短管开关
将入水管 管路夹打 开,排尽 入水管 路 的空气, 夹闭出水 管路。
排气
灌液
打开透析短管开关,这时透析液进入腹腔。 入液
完毕,夹闭入水管路,关闭透析短管开关。
解离
取出并检查小帽子内部是否有碘伏, 将小帽子盖在透析液短管口处,拧紧。
换液技术
• 操作后处理
• 检查透出液的性状 • 称量并计算超滤量,记录 • 处理透出液
整理用物
正常 (淡黄色透明 少量纤维蛋白) 把废液倒进厕所马桶 报告医生
非正常 (混浊不透明、大量纤维 蛋白 血性)
漂管
• 术前准备不充分 • 切口定位过低 • 手术中未使用石蜡油润滑导引钢丝 • 导管插入时带入网膜 • 术后体位不佳
1、了解是否有影响肠道功能、长期便秘、肠道麻 痹的因素存在(术前使用缓泻剂排空肠道,如手术 等待时间长,上手术前需再次排空膀胱、肠道,以 防积尿、积便影响导管放置)
2、选择出口处:病人取坐位,出口处避免腹部脂 肪堆积及皮带压迫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