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复习资料

测量学复习资料

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即测定和测设。

测定和测设的实质都是点位的测量;基本工作都是距离、角度和高程;都遵循测量的基本原则。

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测设(施工放样)是指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二者的过程相反。

什么是水准面?什么是大地水准面?

答:在测量学中,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有无穷个。

通过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是什么?

答:我们把铅垂线作为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把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测量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

答:角度(水平角)、距离(水平距离)、高差(或高程)和坐标(三维直角坐标)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和坐标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什么是控制测量?什么是碎部测量?

答:进行某一个测区的测量工作时,首先要用较严密的方法和较精密的仪器,测定分布在全区的少量控制点的点位,作为测图或施工放样的框架和依据,以保证测区的整体精度,称为控制测量。

然后在每个控制点上,以较低的(当然也需保证必要的)精度施测其周围的局部地形细部或放样需要施工的点位,称为碎部测量。

测量的工作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答:在测量的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测量的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在测量的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工作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是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可以:①避免测量错误;②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③提高测量工作效率。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什么?请绘图说明。

答: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P27 4.什么是视差?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视差?

答:在瞄准目标时,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若发现十字丝和影像有相对移动,则存在视差。视差产生原因是物镜成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眼睛放松,再次进行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清晰和物镜对光使物像清晰。

什么是水准点?什么是转点?

答:水准点(BM)是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已知高程的控制点,水准点用于引测待定点高程。

转点(TP)是临时立尺点,起传递高程的作用。

什么情况下须采用连续水准测量(分段、连续设站)的方法实施水准测量?

答:实践中,当欲测的高程点与已知的水准点之间相距较远、高差较大或遇障碍物视线受阻(通视困难),不能安置一次仪器完成观测任务时,需要在两点间加设若干个立尺点,分

段设站,连续进行观测,称为连续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路线布设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分别具备什么检核条件?

答:水准测量路线主要有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三种形式。

附合水准路线各测段的高差之和应与附合的首尾两水准点已知高程之差相等;

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的高差之和应等于零;

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的绝对值应相等而符号相反,即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零。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时,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如何进行?

答:根据误差理论,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是按与各测段的长度或测站数成正比反符号进行分配改正。

P27 6.在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哪些误差?

答:在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或减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并可消除望远镜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误差(即:i角误差)

P27 第3题

P27 第3题

什么是水平角?什么是竖直角?其取值范围分别多少?

答:水平角是指一点至两目标的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构成的夹角。水平角的取值范围为0°~360°。

什么是水平角?什么是竖直角?其取值范围分别多少?

答: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竖直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包括什么内容?

安置,对中,整平,瞄准,读数整平,

P42 6.采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时,对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

答:对中的目的是为了使仪器中心或水平度盘的中心与测站点的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整平的目的是使水平度盘水平或仪器竖轴竖直。

绘图简要说明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

答:用测回法测角适用于观测只有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经纬仪安置在观测角的顶点上,对中整平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如图3-9。

(1)经纬仪置于盘左位置。

(2)精确瞄准初始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左,记入观测手簿。

(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左,记入观测手簿。

以上观测过程称为上半测回,其观测角值大小为β左=a左-b左。

绘图简要说明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

答:用测回法测角适用于观测只有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经纬仪安置在观测角的顶点上,对中整平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如图3-9。

(1)经纬仪置于盘左位置。

(2)精确瞄准初始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左,记入观测手簿。

(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左,记入观测手簿。

以上观测过程称为上半测回,其观测角值大小为β左=a左-b左。

绘图简要说明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

(4)松开照准部和望远镜制动螺旋,纵转望远镜,使经纬仪置于盘右位置。然后照准目标

B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右,记入观测手簿。

(5) 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目标A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右,记入观测手簿。 上述两步称为下半测回,下半测回的观测角为β右= b 右- a 右。

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合称为一个测回,当β左与β右两者之差满足规范规定的容许值时,可

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回的观测结果,即 P42 第9题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误差限定的要求如何?

答: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误差限定有两项:①上、下两半测回角值之差;②各测回角值互差。 对于DJ6级经纬仪,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的水平角值之差不应大于±40″。 如需要观测多个测回,则各测回观测角值互差不应大于±24″。

简要说明竖直角测量的原理、步骤及其计算公式。

答:竖直角观测与计算方法如下:

(1)安置仪器,使仪器处于盘左位置,放松照准部和望远镜制动螺旋,粗略瞄准目标,旋紧制动螺旋,然后用水平和竖直微动螺旋使十字丝中心或横丝精确瞄准目标。

(2)旋转竖直度盘的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气泡居中,读取盘左读数L ,记入手簿。

(3)将仪器置于盘右位置,再重复上述瞄准过程,同样使竖直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盘右读数R ,记入手簿。

(4)计算竖直角α。 将目标读数与水平方向的读数相减即得竖直角。

简要说明竖直角测量的原理、步骤及其计算公式。 盘左位置: 盘右位置:

简要说明竖直角测量的原理、步骤及其计算公式。

竖直角通用计算公式:

(1)将望远镜放置在视线大致水平位置,判断竖盘初始读数。 (0°、90°、180°或 270°,

R

1()2

βββ=+左右90L α=?-左1()2ααα=+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