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介绍
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介绍

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介绍首先,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泵杆是由多个连接在一起的杆节组成,通常由碳钢材质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泵杆的长度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油井深度进行调节。
泵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将泵杆由地面输送至井下,在井中的泵头处将被抽上来的原油提升至地面,实现从井底到地面的油井产油。
其次,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吊卡是用于将泵杆安装在龙门架上的装置,它具有重要的功能。
吊卡通常由吊杆、吊叉、卡箍等组成,能够牢固地固定泵杆,确保泵杆能够顺利地上下运行。
吊卡的设计和制造要求高,需要考虑到重载工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再次,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泵头是泵杆的最末端部分,用于抽取地下的原油。
泵头通常由数个泵环和阀门组成,这些泵环和阀门在泵杆的驱动下进行工作,形成抽油泵吸油、排油的作用。
泵头的设计和制造要求精密,以确保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在高压下仍能正常工作。
此外,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龙门架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泵杆、泵头和吊卡的重要设备。
龙门架通常由钢结构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龙门架的高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油井深度。
龙门架的稳定性对于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需要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注重细节。
最后,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电动机是驱动整个装置运行的关键部件。
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通过电动机的转动,带动泵杆的上下运动,实现原油的抽上地面。
电动机的选型和安装要求科学严谨,以确保正常运行和能效。
综上所述,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是一种重要的装置,在油井采油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由泵杆、吊卡、泵头、龙门架、电动机等部件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抽油效率高等特点。
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各个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并且要满足不同油井深度的要求。
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优化设计,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发展将更加完善和高效。
抽油泵及抽油杆

32 19 38.1
38 25.4 38.1
44 28.6 38.1
57 35 38.1
70 44.5 50.8
83 50.8 50.8
95 50.8 60.4
凡尔罩 凡尔球 凡尔座
下接头
凡尔
管式泵---优缺点
作业下井时,首先将泵、固定
阀连接到油管柱中,下到预定位置, 再将柱塞连接到抽油杆柱下端,随 抽油杆柱一起下入泵筒。
特种抽油泵----长柱塞式防砂卡泵
1、结构:
主要由长柱塞(4.6m、5.5m、6.4m)、短泵筒 (1.2m)、双通接头、沉砂外筒、进出油阀、水力连 通式挡砂圈等。 其特点为:长柱塞、短泵筒、泵下沉砂、侧向进 油。
2、工作原理: 借助挡砂圈及漏失液的共同作用,阻挡 砂粒进入柱塞与泵筒之间的密封间隙,从而 杜绝了砂卡,减轻了泵筒与柱塞的磨损,使 表面强化层不易被破坏。当油井停抽时,下 沉的砂粒沿沉砂环空沉入泵下尾管,不会象 常规泵那样在泵上聚集,避免了砂埋抽油杆。
2-排气孔;
3-气锚; 4-吸入管; 5-集气盘; 6-吸入孔;
至气帽,经排气孔排到套管环形空间,而
液体从吸入孔进入吸入管进泵,这种气锚 效率比简单气锚好,但低于封隔式井下分
7-外壳;
9-进液
图1 盘式气锚示意图
离器。(气泡直径越大,分气效率越高,
分气效率)。
8-防气漏斗; 因此,使小气泡聚集成大气泡会大大改善
特种抽油泵----反馈泵
大柱塞 大泵筒
小柱塞 小泵筒
沉没压 力P下
泵内压 力P上
柱塞下行过程中,进 油凡尔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由于下柱塞上端压力与 泵上压力不同,下柱塞下 端是沉没压力,P上>P下, 二者产生一液柱压力差, 在此压力差作用下,下柱 塞上产生一向下的轴向力 ,即反馈力,从而推动泵 柱塞下行,以克服因油稠 所产生的下行粘滞阻力。
详解杆式抽油泵和管式泵的区别及工作原理

详解杆式泵与管式泵的区别及工作原理一、结构普通抽油泵主要由泵筒、吸入阀、活塞、排除阀四大部分组成。
按照抽油泵在井下的固定方式,可分为管式泵和管式泵。
①管式泵管式泵又称油管泵,特点是把外筒、衬套和吸入阀在地面组装好并接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中,然后把装有排除阀的活塞用抽油杆通过油管下入泵中。
衬套是又材料加工成若干节,衬入外筒内部。
活塞是用无缝钢管制成的中空圆柱体,外表面光滑带有环状沟槽,作用是让进入活塞与衬套间隙的砂粒聚集在沟槽内,防止砂粒磨损活塞与衬套,并且沟槽中存的油起润滑活塞表面的作用。
检泵起泵时为泄掉油管中的油,可采用可打捞的吸入阀(固定阀),通过下放杆柱,让活塞下端的卡扣咬住吸入阀的打捞头,把吸入阀提出。
但是这种泵由于吸入阀打捞头占据泵内空间,使泵的防冲距和余隙容积大,容易受气体的影响而降低泵效。
目前大多数下入管式泵的井是在油管下部安装泄油器,通过打开泄油器泄掉油管中的油。
在下入大泵的井中,由于活塞直径大于油管内径,不能通过油管下入活塞,采用的方法是先把活塞随油管下入井中,后下入抽油杆柱,利用一个成为脱节器的装置与泵中活塞对接。
管式泵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相同油管直接下允许下入的泵径较杆式泵大,因而排量大。
但检泵必须起下油管,修井工作量大,故适用于下泵深度不大,产量较高的井。
②杆式泵杆式泵又称为插入泵,其中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特点是内外两个工作筒,外工作筒上端装有椎体座及卡簧(卡簧的位置为下泵深度),下泵时把外工作筒随油管先下入井中,然后装有衬套、活塞的内工作筒接在抽油杆的下端下入到外工作筒中并由卡簧固定。
另外还有固定点在泵筒底部的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以及将活塞固定在底部,由抽油杆带动泵筒上下往复运动的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
检泵时不需要起出油管,而是通过抽油杆把内工作筒拔出。
杆式泵检泵方便,但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相同的油管直径下允许下入的泵径较管式泵要小,适用于下泵深度较大,产量较小的油井。
长杆泵用途

长杆泵用途长杆泵是一种用于抽送地下油田中的原油和其他液体的设备。
它由泵体、泵杆和功率驱动系统组成。
长杆泵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中,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用途和优势。
首先,长杆泵被广泛用于石油油田的抽油作业。
油井的深度通常很大,长杆泵能够有效地抽送地下油藏中的原油到地面。
泵杆长度可以根据油井的实际深度进行调整,确保能够将原油抽上来。
长杆泵通过连杆连接到泵体,当功率驱动系统启动时,泵杆随之上下运动,有效抽取原油。
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投入和设备成本。
其次,长杆泵在油井注水过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油井产油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油的产量会逐渐降低,此时可以采用注水的方式来提高油井的产能。
长杆泵可以将水从地面输送到井口,并通过注水井注入到油井中。
注水能够增加油井中原油的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流动,提高产油效率。
长杆泵具有高压输送水的能力,能够满足注水的需求。
注水不仅可以提高油井的产量,还可以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
此外,长杆泵还被广泛用于砂砾油藏的开采作业中。
砂砾油藏是一种特殊的油藏类型,含有大量的砂砾和杂质。
长杆泵能够有效地抽取含有砂砾和杂质的原油,并将其输送到地面,使得原油可以进一步的处理和加工。
长杆泵具有较大的泵腔,能够容纳砂砾和杂质,避免堵塞和损坏设备。
同时,长杆泵的结构坚固,耐磨性强,适用于恶劣的工作环境。
此外,长杆泵还可以用于钻井工序中的水泥浆输送。
钻井是一项复杂的工序,需要将水泥浆注入到井孔中,以加固井壁和保证井口的稳定。
长杆泵能够将水泥浆从地面输送到井口,以保证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长杆泵具有高压输送的能力,能够将水泥浆快速和稳定地输送到井孔中,确保钻井的效果和质量。
总而言之,长杆泵是一种在石油工业中使用广泛的设备,具有多种用途和优势。
它可以用于抽油作业、注水过程、砂砾油藏开采以及水泥浆输送等工作中。
长杆泵的应用能够提高油井的产能和开采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和设备成本。
长杆泵是石油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对于油井的开采和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杆泵采油简介

复杂化,因此地面示功图很不规则,需要更加细致
的加以分析,也可能无法做出任何判断。
21
参 考 文 献
张琪.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采油技术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
22
谢 谢 各 位
10
有杆泵抽油系统工况分析
通常情况下油井生产工况是通过液面和示功图 分析。
动液面测试仪测得环空液面深度,可以算出泵
的沉没度,判断地层供液能力。 泵的工作好坏在地面难以直接观察。例如,泵 失效、管柱断脱等,但是地面设备仍工作,难以判 断。可以利用泵示工图判断泵工作。
11
地面示功图
示功图是由载荷随位移的变化关系曲线所构成的封闭曲线图。原理 :根据泵上下冲程的负荷,测量游梁钢丝绳(悬绳器)受力判断。 理论示功图:上冲程时,要将 井下的抽油杆、活塞和油管柱内的油 提出,钢丝绳受力大。下冲程是下放 活塞和抽油杆,是进油冲程,钢丝绳 受力小。 存在抽油杆拉伸和还原,示功图 :加载AB-吸入BC-卸载CD-排出DA。
采油方式为人工举升。
常见的人工举升有有杆泵采油和无杆泵采油。
2
主要内容
有杆泵采油 采油装置
有杆泵抽油系统工况分析 动液面 示功图
3
有杆泵采油
有杆泵采油包括游梁式抽油机井有杆泵采油和地面 驱动螺杆泵采油,它们都是用抽油杆将地面动力传递给 井下泵。前者是将抽油机悬点的往复运动通过抽油杆传 递给井下柱塞泵,后者是将井口驱动头的旋转运动通过
B C A D
载 荷
B
C
位移 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同时严重漏 失。油井无液,负载变化不大,示 功图近似椭圆形。 位移
A
D
抽油泵产品电子版介绍

抽油泵产品电子版介绍1.1杆式抽油泵系列杆式抽油泵是我厂生产的主要抽油泵产品之一。
我厂生产的杆式抽油泵按美国石油学会API SPEC 11AX(或GB/T18607)《抽油泵及其组件规范》标准设计。
按泵的支承固定形式可分为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抽油泵(RWT或RHT)、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抽油泵(RWB或RHB或RXB)、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抽油泵(RWA或RHA)三大类。
根据泵筒和柱塞的不同匹配,我厂设计了两种不同运动副的杆式抽油泵,一种是普通整筒杆式抽油泵,另一种是防腐耐磨整筒杆式抽油泵。
用户可根据自己油田的情况进行选择。
杆式抽油泵最大的优点是作业时泵可随抽油杆柱一起起出井口,而不影响油管柱,这样作业时间可节约一半以上,从而降低作业费用。
由于杆式抽油泵的结构特点,杆式抽油泵适合于小排量抽液、泵挂较深的油井使用。
1.1.1普通整筒杆式抽油泵普通整筒杆式抽油泵的运动副匹配采用泵筒内孔表面化学镀镍、柱塞外表面镀硬铬(单边厚度0.152mm以上),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阀副可根据需要提供优质不锈钢、硬质合金、金属陶瓷等材料制件,泵的其它组件采用优质碳素钢或不锈钢制造。
用户对材料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造。
本类泵适用于磨损较严重、腐蚀性较小的小排量抽液、泵挂较深的油井使用。
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1。
1.1.2防腐耐磨整筒杆式抽油泵防腐耐磨整筒杆式抽油泵的运动副匹配采用泵筒内孔表面镀硬铬(单边厚度0.08mm以上)、柱塞外表面喷焊镍基合金(单边厚度0.25mm以上),具有很强的耐磨防腐性能。
阀副可根据需要提供优质不锈钢、硬质合金、金属陶瓷等材料制件,泵的其它组件采用耐腐蚀性能强的优质材料制造。
本类泵适用于磨损严重和含H2S、CO2及盐水腐蚀的小排量抽液、泵挂较深的油井使用。
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1。
2.泵筒标准长度为8英尺至30英尺,按每2英尺递增。
3.名义柱塞长度最短为2英尺,用户没有要求的按4英尺提供,柱塞配合间隙根据用户提供的油井情况确定。
抽油泵

常规抽油泵
杆式泵分类及其代号
顶 部 杆式泵按照固定位置分为: 固 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A型) 定 定 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B型) 杆 筒 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T型) 式 式 底 杆式泵按照固定装置的型式又 泵 部 可分为: 固 机械式(M型) 定 皮碗式(C型) 厚壁 机械密封(RHAM) 泵筒 皮碗密封(RHAC) 薄壁 机械密封(RWAM) 泵筒 皮碗密封(RWAC) 厚壁 机械密封(RHBM) 泵筒 皮碗密封(RHBC) 薄壁 机械密封(RWBM) 泵筒 皮碗密封(RWBC)
密封锁 套
油管
泵筒总 成
柱塞总 成
常规抽油泵
操作与使用说明
1、杆式泵下井时,首先要将所用的油管清洗, 并用管规通过,不合格的油管剔除; 2、然后将密封套总成随油管一起下至设计深度; 3、最后将内泵(泵筒总成和柱塞总成)随抽油杆一 同下入井中,到位后,上提抽油杆柱,然后迅速 下放,使密封总成定位密封,连接光杆,上提防 冲距,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4、如果泵下井后工作不出油,有可能是防冲距上 提过大,使内泵与密封锁套脱离,此时要重新调 整防冲距,确保工作中内泵与密封锁套密封。 需要检泵时,只需用作业机提升抽油杆就可使内 泵与密封锁套脱离,进而把泵提升到地面上来。
胜利油田抽油泵型号组成
执行标准:
抽油泵执行标准: 国际标准:API Spec 11AX《地下杆式抽油泵及其配 件规范》 国家标准:GB/T 18607《抽油泵及其组件规范》 企业标准:Q/SH1020 1716-2015 《特种抽油泵》
胜利油田抽油泵型号组成
抽油泵分类:
• 按照抽油泵在油管中的固定方式进行分类:抽油泵分为 管式泵和杆式泵两大类。又有整筒泵和组合泵之分,目前 组合泵已淘汰。 • 按照抽油泵的用途进行分类:抽油泵分为常规泵和特种泵 两大类。对于符合抽油泵标准设计和制造的抽油泵称为常 规抽油泵,对具有专门用途的抽油泵,如抽稠油泵、防气 泵、防砂泵、防腐泵和耐磨泵等,称为特种泵。
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介绍

与泵总长之和应接近设计深度。
e、将抽油杆上提,上提长度为3米左右,下放碰泵,使泵座封于密 封支撑接头内。 f、调整防冲距,连接光杆,装好防喷盒;在起出抽油杆调换光杆的 过程中,杆式抽油泵的锁紧装置往往被脱离密封支撑接头,这时应下放 光杆重新碰泵(即进行第 e项工作),确保杆式泵座封可靠。 g、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起抽憋压,检查泵效。
7.3米。深井使用底部支撑杆式泵。
拧紧。进行柱塞拉动灵活性检查。
b、所有油管需经过清洗和通径规检测,清洁抽油杆表面和接箍内外 表面。 c、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执行。 ②、下泵时: a、按作业指导书的设计,下入该井要求长度的尾管、筛管、丝堵等。 b、把泵的密封支撑接头(注意方向)随油管下到设计深度。
杆式抽油泵介绍
六、使用说明
c、根据泵挂深度下入相应数量的油管,座封井口。
八 、产品 介绍
1、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
支承密封装置固定在泵的顶部,排出的 液体能够把顶部与油管间的残砂及时冲 刷干净,可用于含砂井开采; 泵筒受油液内涨压力作用,会增大泵筒 与柱塞制造间隙,因此不适用于较深井。
杆式抽油泵介绍
八 、产品 介绍
2、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
由支承装置在泵的底部固定,泵筒受力 状况好,泵隙变化小,适用于深井。
杆式抽油泵介绍
七、使用杆式抽油泵注意事项:
①、杆式抽油泵为插入式抽油泵,即杆式抽油泵随抽油杆柱下入到
油管中的设计泵挂位置,油管内孔应干净,并用相应规格的通径规进行 内孔通径检查。
②、杆式抽油泵的柱塞不能伸出泵筒,即只能在泵筒内上下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杆式抽油泵介绍
一、简 介: 杆式抽油泵分为两部分:
一是与油管连接的密封支撑接头、二是杆式泵。 杆式抽油泵,其整体可随抽油杆下入油管内的预定位置固定并密封,因 此也称做“插入式抽油泵”。 杆式泵根据其固定位置分为: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定筒式底部固定 杆式泵,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三种;其固定装置又分为机械式、皮碗式。 我公司能够按API SPEC 11AX规范生产各种规格的杆式抽油泵,也可 以根据油井状况生产特种杆式抽油泵,如为了增加密封锚定可靠性设计的 双卡杆式泵、带挡砂环阀的防砂杆式泵、防气杆式泵等。
杆式抽油泵介绍
四、杆式抽油泵适宜不同井况的结构设计方式: 根据具体井况,进行杆式抽油泵的结构设计或调整,使之具有针对性,达 到减少杆式泵使用故障、有效开采油井的目的;这也是国外能够推广使用杆 式泵的因素之一,国外用户常常会提出一些特殊要求,如阀副材料、间隙级 别、柱塞长度、防气、防砂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①、稠油油井:杆式抽油泵的阀罩采用大流道结构,增加进油通道,减少 油流阻力;为了增加阀球的关闭速度,可采用重球。 ②、含砂油井:杆式抽油泵的阀罩采用大流道结构,方便砂粒通过,柱塞 上连接螺旋块,搅拌井液,使砂粒不易沉积;固定阀球可用硬质合金球或采 用双阀结构。应优先选用顶部固定杆式抽油泵、动筒杆式抽油泵、三管杆式 抽油泵。根据井况,配套使用砂锚、泵下连接割缝筛管等措施,可达到更好 的防砂效果。
②、通过改进结构,在更换不同泵径的杆式抽油泵时,达到不动油管柱 的目的;即杆式泵的密封支撑接头(与油管连接)为通用零件。
③、杆式抽油泵泵体可以绕固定装置摆动,适宜斜井。 ④、杆式抽油泵泵效一般比管式抽油泵高。 ⑤、杆式抽油泵结构形式多样,可选择性强。
三、杆式抽油泵种类
杆式抽油泵介绍
RHAC:为定筒式顶部固定(皮碗)杆式泵;
八 、产品 介绍
1、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
支承密封装置固定在泵的顶部,排出的 液体能够把顶部与油管间的残砂及时冲 刷干净,可用于含砂井开采;
RHAM:为定筒式顶部固定(机械)杆式泵;
RHBC:为定筒式底部固定(皮碗)杆式泵;
RHBM:为定筒式底部固定(机械)杆式泵;
RHTC:为动筒式底部固定(皮碗)杆式泵;
RHTM:为动筒式底部固定(机械)杆式泵;
RHAC—BM:为定筒式顶部(皮碗)底部(机械)双卡杆式泵(两端双卡);
RHAM—AC:为定筒式顶部(皮碗和机械)双卡杆式泵(单端双卡)。
杆式抽油泵介绍
杆式抽油泵在国外应用较多(在有杆抽油泵采油系统中,杆式抽油泵在 美国使用达85%,在加拿大使用达82.3%,在前苏联使用达72.5%。), 其良好的适用性、作业方便性及对油管的保护性得到了证明,并收到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正逐步推广使用。
杆式抽油泵介绍
二、杆式抽油泵的特点:
①、杆式抽油泵在起下抽油泵作业过程中,不需起下油管,作业方便, 省时省力,占井时间短;同时由于减少了油管的上卸扣操作,减少油管螺 纹的漏失隐患,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利于油管的维护。
杆式抽油泵介绍
③、含气油井:使用滑阀杆式抽油泵、空心阀杆式抽油泵、大间隙式 杆式抽油泵(杆式抽油泵在上行程附近泵筒与柱塞间隙加大,漏失量加 大,达到减少气锁的目的。)。配套使用气锚,效果将更好。
④、含蜡油井:定期清蜡;泵上部连接1~2根大规格油管,起泵作业 时,将泵上提油管内,进行(热水)正洗井清蜡。
杆式抽油泵介绍
七、使用杆式抽油泵注意事项: ①、杆式抽油泵为插入式抽油泵,即杆式抽油泵随抽油杆柱下入到油 管中的设计泵挂位置,油管内孔应干净,并用相应规格的通径规进行内 孔通径检查。 ②、杆式抽油泵的柱塞不能伸出泵筒,即只能在泵筒内上下移动,在 选择泵筒长度时,应使之满足冲程及防冲距的要求,一般规定:(泵筒 长度+上、下部加长接箍总长)>( 冲程+柱塞组件长度+防冲距总长)。 ③、在杆式抽油泵的工作过程中,由于轻微砂卡等原因,杆式抽油泵 有可能从密封支撑接头处脱开,应采取活动抽油杆柱、进行反洗井、重 新座泵等措施。
杆式抽油泵介绍
六、使用说明 c、根据泵挂深度下入相应数量的油管,座封井口。 d、将抽油泵提起,使泵随抽油杆下到泵挂深度,接近密封支撑接头时 要放慢下行速度,当抽油杆不再下行时,在杆上做标记,这时抽油杆与 泵总长之和应接近设计深度。 e、将抽油杆上提,上提长度为3米左右,下放碰泵,使泵座封于密封 支撑接头内。 f、调整防冲距,连接光杆,装好防喷盒;在起出抽油杆调换光杆的过 程中,杆式抽油泵的锁紧装置往往被脱离密封支撑接头,这时应下放光 杆重新碰泵(即进行第 e项工作),确保杆式泵座封可靠。 g、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起抽憋压,检查泵效。
备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7.15 1350 1700
此泵挂深度摘自《抽
油泵》-石油工业出版社; 目前现场使用杆式泵泵挂 深度已超过此规定。可通 过提高泵筒强度的方式加 大泵挂深度。
杆式抽油泵介绍
六、使用说明 ①、下泵前: a、检查杆式泵是否有损坏和因保管不当而引起的锈蚀现象,各部连接 螺纹是否已 拧紧。进行柱塞拉动灵活性检查。 b、所有油管需经过清洗和通径规检测,清洁抽油杆表面和接箍内外表 面。 c、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执行。 ②、下泵时: a、按作业指导书的设计,下入该井要求长度的尾管、筛管、丝堵等。 b、把泵的密封支撑接头(注意方向)随油管下到设计深度。
杆式抽油泵介绍
七、使用杆式抽油泵注意事项:
④、为了发挥杆式抽油泵的优势,应使用优质油管、抽油杆,进行管 柱、杆柱优化设计,并加强管理(如清蜡、防砂等措施),以达到延长 检泵周期,增加泵效,作业不起管柱的目的。
⑤、合理选择冲程、冲次;合理匹配杆柱组合;合理匹配油管柱组合 (对于深井尤为重要)。
杆式抽油泵介绍
⑤、深井:优先选用底部固定杆式抽油泵,并根据泵挂深度适当加长 柱塞密封段长度、适当加大间隙。配套使用油管锚,以减少冲程损失, 增加泵效。
⑥、要求锚定力大的油井:选用双卡杆式抽油泵。
杆式抽油泵介绍 五、下井深度(米):
泵型 31.75
RHA 2800
RHB 3300
泵径 38.10 44.45 2600 2000 3000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