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和铝的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铝合金与铁的强度对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铝合金与铁的强度对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铝合金与铁的强度对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铝合金与铁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不同的强度特点。

铝合金以其较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在工业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铁作为一种传统的材料,其强度在很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对铝合金和铁的强度进行对比,探讨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铝合金与铁的强度进行对比和分析。

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整个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分别介绍铝合金和铁的强度特点。

在铝合金的强度部分,将先介绍铝合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探讨其强度特点,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

同样,在铁的强度部分,先对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进行简介,然后深入研究其强度特点,如抗压强度、韧性等。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铝合金与铁的强度进行比较,并评述它们的强度优势及应用。

通过对铝合金与铁的强度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铝合金与铁的强度,并探讨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铝合金和铁的强度特点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工程结构、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行业中的优劣势,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启示。

同时,本文旨在向读者展示铝合金作为新兴材料的潜力,以及铁材料在传统领域中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这两种材料的强度对比,将有助于在不同工程项目中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将对铝合金与铁的强度优劣进行总结,并分析它们的应用前景,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促进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

2.正文2.1 铝合金的强度2.1.1 简介铝合金是一种由铝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如铜、锌、镁等)组成的合金。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良好的塑性和耐腐蚀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

其中,铝合金的强度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

铝和铁的比热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铝和铁的比热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铝和铁的比热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铝和铁都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它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比热容是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所需要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比值。

了解铝和铁的比热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热学性质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工程技术和材料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本文将对铝和铁的比热容进行探讨,并对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本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铝和铁的比热容进行简要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别介绍铝和铁的比热容,包括其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验数值。

然后对比两种材料的比热容特点,探讨其差异和原因。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铝和铁的比热容特点,展望其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比热容的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结论。

通过对比铝和铁的比热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常见材料的热学性质,为其在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中的选择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比铝和铁的比热容,探讨它们在热学性质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铝和铁的比热容特点,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比研究,展望铝和铁在热学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信息和参考建议。

的内容2.正文2.1 铝的比热容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此外,铝还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在物理学中,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铝的比热容约为0.897 J/g·C。

这意味着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同质量的铝比同质量的其他物质需要更多的热量才能使其温度升高。

因此,在高温环境下,铝可以更好地保持其温度,这使得铝成为制造高温设备和航空航天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

在工业生产中,了解铝的比热容有助于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

铁和铝知识点梳理

铁和铝知识点梳理

第四节:铁和铝一.金属和金属晶体1.金属键2.金属的通性(1)颜色:大部分为银白色(2)导电导热性:电和热的良导体(Ag 、Cu 、Au 、Al )(3)延展性:良好的延展性(Au 、Sn 、Al )二.铁自然界含量第二的金属,常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是人类应用最广泛,产量最多的金属。

1.铁的物理性质光良的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

能被磁化具有磁性。

2.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Fe -2e → Fe 2+或Fe -3e → Fe 3+)(1)与非金属的反应3Fe + 2O 2−−−→点燃Fe 3O 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Fe + 3Cl 2−−−→点燃2FeCl 3 (剧烈燃烧,褐色的烟) Fe + S ∆−−→FeS (保持红热状态) (2)与水蒸气的反应 3Fe + 4H 2O(g)−−−→高温Fe 3O 4 + 4H 2↑ (3)与酸的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实质:Fe + 2H +−−→Fe 2+ + H 2↑ 常温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4)与某些盐的反应Fe + CuSO 4−−→FeSO 4 + Cu 三.铁的化合物1.氧化物FeO ——黑色;Fe 2O 3——红棕色(铁红颜料);Fe 3O 4(FeO ·Fe 2O 3)——黑色(磁性材料);Fe 2O 3·xH 2O ——铁锈铁的氧化物均不溶于水,但能溶于强酸。

2.氢氧化物:Fe(OH)3 红褐色沉淀3.铁盐FeCl 2溶液——浅绿色;FeSO 4溶液——浅绿色;FeSO 4·7H 2O (绿矾)——绿色晶体 FeCl 3溶液——棕黄色;Fe 2(SO 4)3溶液——棕黄色实质:含Fe 2+的溶液是浅绿色,含Fe 3+的溶液是棕黄色5. Fe 3+的检验:加入SCN -,出现血红色。

一、铝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二、铝的化学性质(1)铝与单质的反应4Al+3O 2 →2Al 2O 32Al+3Cl 2 → 2AlCl3(2)铝在常温下被氧气氧化(3)铝热反应(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

铝合金与铁的强度对比

铝合金与铁的强度对比

铝合金与铁的强度对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铝合金与铁是两种常见金属材料,它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铝合金和铁的强度对比,以确定哪种材料更适合特定的用途。

本文将从材料特性、强度表现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铝合金与铁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材料之间的差异和优缺点。

让我们来了解铝合金和铁这两种金属材料的特性。

铝合金是由铝与其他元素(如铜、锌、镁等)合金化而成的一种金属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抗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

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领域等领域。

而铁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强度高、磁性能良好等特点。

铁主要用于制造钢铁制品、机械设备、建筑结构等领域。

接下来,我们将对铝合金和铁的强度进行对比分析。

一般来说,铁的强度要高于铝合金。

铁的强度主要来自于其晶体结构的排列和金属间化学键的强度,因此铁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抗压强度。

而铝合金的强度则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比例,通常来说,铝合金的强度要低于铁。

通过合金化、热处理等方法可以提高铝合金的强度,使其适用于更为严苛的工程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铝合金和铁各有其优势和劣势。

铁主要用于制造重型机械设备、建筑结构等领域,其强度和耐磨性能优于铝合金,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和冲击力。

而铝合金则常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工业等领域,由于其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减轻设备的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飞机的飞行性能。

铝合金还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适合在腐蚀环境中使用。

铝合金和铁在强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铁的强度要高于铝合金。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环境选取合适的材料。

铝合金适合需求重量轻、抗腐蚀性能较好的场合,而铁则更适合承受大型载荷和冲击力的场合。

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慎重考虑材料的选择。

高一化学铝和铁知识点大全

高一化学铝和铁知识点大全

高一化学铝和铁知识点大全导言:高一化学是学生接触到化学知识的起点,其中铝和铁是常见的金属元素。

本文将全面介绍高一化学中关于铝和铁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种金属元素的性质、应用和相关实验。

一、铝的性质与应用1.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是轻金属中的一种。

它的密度较低,比铁轻,但比水重。

铝的熔点较低,为660.32°C,烧蚀时持续生成一层阻挡铝青铜的阳极氧化膜。

2. 化学性质铝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防止进一步的氧化反应。

铝能够与非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如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

3. 应用领域铝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

由于其轻便且抗腐蚀性能好,因此可用于飞机、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制造。

同时,铝也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耐候性和可加工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材。

4. 铝制备方法铝的主要制备方法有电解法和热法两种。

电解法是通过电解氧化铝溶液得到纯铝,而热法则是通过还原铝矾土得到铝。

二、铁的性质与应用1. 物理性质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

它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易被锻造成各种形状。

2. 化学性质铁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氧化铁。

铁在水蒸气中易受潮并生锈,所以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铁制品受潮。

此外,铁还可以与非金属元素进行反应,如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铁。

3. 应用领域铁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广泛用于建筑、制造业、冶金和汽车等领域。

铁可以制成钢材,用于建筑和桥梁的建设;铸铁则用于制造机械设备和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

4. 铁的提取方法铁的常见提取方法是高炉法,利用高温将矿石中的铁与石灰石等物质还原得到铁铁液。

另外,还可以使用电解法、氧化还原法等方法提取铁。

三、相关实验化学实验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铝和铁的化学性质时,以下是一些相关实验可以帮助理解:1. 铝锌电池实验:通过使用铝和锌制作电极,观察电池产生电流的现象。

铁和铝的知识总结

铁和铝的知识总结

铁和铝的知识总结铝及其化合物一. 金属铝1. 铝的原子结构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核内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3;核电核数:13;最外层电子数:3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失最外层电子。

2. 铝的主要物理性质一种金属元素,符号AI ,银白色,有光泽,质地坚韧而轻,有延展性。

3. 铝的主要化学性质和氧气反应:铝粉可燃铙4Al+3O22Al2O3(发强白光)和非金属反应:2Al+3SAl2S3和热水反应:2Al+6H2O2Al(OH)3+3H2↑(反应缓慢)和较不活动金属氧化物反应:3Fe3O4+8Al9Fe+4Al2O3和酸反应:在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可使铝钝化。

盐酸和稀硫酸可跟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并放出氢气。

2Al+6H2O=2AlCl3+3H2↑2Al+3H2SO4(稀)=Al2(SO4)3+3H2↑和盐溶液反应:2Al+3Hg(NO3)2=3Hg+2Al(NO3)3和碱溶液反应:主要和NaOH 、KOH 强碱溶液反应,可看做是碱溶液先溶解掉铝表面氧化铝保护膜Al2O3+2NaOH=2NaAlO2+H2O铝和水发生置换反应:2Al+6H2O=2Al(OH)3+3H2↑Al(OH)3溶解在强碱溶液中,Al(OH)3+NaOH=NaAlO2+2H2O一般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4. 铝的冶炼以铝土矿为基本原料制铝的基本过程及相关反应方程式5. 铝的用途铝可以从其它氧化物中置换金属(铝热法)。

其合金质轻而坚韧,是制造飞机、火箭、汽车的结构材料。

纯铝大量用于电缆。

广泛用来制作日用器皿。

二. 氧化铝1. 氧化铝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铝土矿、刚玉、红宝石等,纯氧化铝为白色固体。

2. 氧化铝的主要化学性质属于两性氧化物(1)不与水化合无(2)与盐酸反应Al2O3+6H+=2Al3++3H2O(3)与NaOH溶液反应Al2O3+2OH-=2AlO2-+H2O三. 氢氧化铝1. 颜色和状态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高一化学铝和铁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铝和铁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铝和铁的知识点铝和铁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两种金属。

它们在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我们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高一化学中关于铝和铁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1.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轻便的金属,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延展性。

它的熔点较低,约为660摄氏度,因此容易加工成不同形状的制品。

与之相反,铁是一种重型金属,密度较高,熔点约为1535摄氏度。

铁比铝更坚硬,但也更脆弱。

2. 化学性质铝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与水和许多酸类接触时会生成致密的氧化层,防止进一步的腐蚀。

这使得铝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和航空业等领域。

铁的耐腐蚀性相较于铝较差,易受到氧气和水的氧化作用,从而产生锈蚀。

因此,为了保护铁制品,我们通常会进行防锈处理。

3. 合金铝和铁都可以与其他金属元素形成合金。

铝的常用合金有铝硅合金、铝锰合金和铝铜合金等。

铁的主要合金是钢,它是由铁和碳组成的。

合金的形成使铝和铁的性质得到改善,提高了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等特性。

4. 应用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

铝的轻便性和良好的导电性使其成为制造飞机和汽车的理想材料。

同时,铝也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工业,如食品罐,因其对食品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

铁则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建筑、机械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

5. 反应铝和铁在一些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

例如,与氧气反应时,铝生成氧化铝(Al2O3),而铁生成氧化铁(Fe2O3)。

这些氧化物对于金属的腐蚀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铁还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如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总结起来,铝和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于我们了解金属的特点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金的形成以及不同的反应,铝和铁展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对于化学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金属及其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分铁和铝的化学方法

区分铁和铝的化学方法

区分铁和铝的化学方法摘要:一、区分铁和铝的化学方法概述二、铁和铝的化学性质对比三、实际操作方法1.使用磁铁吸附2.使用化学试剂检测3.观察氧化层颜色四、注意事项正文:区分铁和铝的化学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铁和铝这两种金属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而备受青睐。

然而,人们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区分这两种金属材料。

本文将介绍几种简单的化学方法,以帮助大家准确地区分铁和铝。

一、铁和铝的化学性质对比铁和铝虽然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铁属于过渡金属,具有良好的还原性,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

而铝则属于活泼金属,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二、区分铁和铝的化学方法1.使用磁铁吸附铁具有磁性,可以使用磁铁进行吸附检验。

将磁铁靠近待测金属,若能被吸附,则为铁;若不能被吸附,则为铝。

2.使用化学试剂检测(1)氢氧化钠溶液:将待测金属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铁表面会生成红褐色沉淀,而铝表面无明显现象。

(2)硫酸铜溶液:将待测金属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会生成红色物质,而铝表面无明显现象。

3.观察氧化层颜色铁在空气中氧化后,表面呈现红褐色或黑色。

而铝氧化后,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颜色为白色或灰色。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化学方法区分铁和铝时,要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避免误食或误伤。

同时,要注意化学试剂的保存和使用方法,防止泄漏和污染。

通过以上化学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地区分铁和铝。

在实际应用中,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购和使用金属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和铝的知识总结铝及其化合物一. 金属铝1. 铝的原子结构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核内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3;核电核数:13;最外层电子数:3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失最外层电子。

2. 铝的主要物理性质一种金属元素,符号AI ,银白色,有光泽,质地坚韧而轻,有延展性。

3. 铝的主要化学性质和氧气反应:铝粉可燃铙4Al+3O 2→2Al2O3(发强白光)和非金属反应:2Al+3S →Al2S3和热水反应:2Al+6H2O →2Al(OH)3+3H2↑(反应缓慢)和较不活动金属氧化物反应:3Fe3O4+8A l →9Fe+4Al2O3和酸反应:在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可使铝钝化。

盐酸和稀硫酸可跟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并放出氢气。

2Al+6H2O →2AlCl3+3H2↑2Al+3H2SO4(稀)→Al2(SO4)3+3H2↑和盐溶液反应:2Al+3Hg(NO3)2→3Hg+2Al(NO3)3和碱溶液反应:主要和NaOH 、KOH 强碱溶液反应,可看做是碱溶液先溶解掉铝表面氧化铝保护膜 Al2O3+2NaOH →2NaAlO2+H2O铝和水发生置换反应:2Al+6H2O →2Al(OH)3+3H2↑Al(OH)3溶解在强碱溶液中,Al(OH)3+NaOH →NaAlO2+2H2O一般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2Al+2NaOH+2H2O →2NaAlO2+3H2↑2Al+2OH- +2H2O →2AlO2- +3H2↑4. 铝的冶炼以铝土矿为基本原料制铝的基本过程及相关反应方程式5. 铝的用途铝可以从其它氧化物中置换金属(铝热法)。

其合金质轻而坚韧,是制造飞机、火箭、汽车的结构材料。

纯铝大量用于电缆。

广泛用来制作日用器皿。

二. 氧化铝1. 氧化铝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铝土矿、刚玉、红宝石等,纯氧化铝为白色固体。

2. 氧化铝的主要化学性质属于两性氧化物(1)不与水化合无(2)与盐酸反应Al2O3+6H+→2Al3++3H2O(3)与NaOH溶液反应Al2O3+2OH-→2AlO2-+H2O三. 氢氧化铝1. 颜色和状态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2. 主要化学性质表现有两性,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1.Al(OH)3→Al3+ + 3OH-(碱式电离)2.Al(OH)3→AlO2- + H+ + H2O (酸式电离)(1) 两性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Al3++3H2O与NaOH溶液反应:Al(OH)3+OH-=AlO2-+2H2O【说明】氢氧化铝不溶于过量氨水(或CO2)(2)受热分解(方程式)2Al(OH)3→加热→Al2O3+3H2O3. 氢氧化铝的用途氢氧化铝是用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无机阻燃添加剂。

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不仅能阻燃,而且可以防止发烟、不产生滴下物、不产生有毒气体,因此,获得较广泛的应用,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

使用范围: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合成橡胶、涂料及建材等行业。

四. 铝盐和偏铝酸盐1. 铝盐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明矾净水的作用原理: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K+ + Al3+ + 2SO4 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Al3+ + 3H2O →Al(OH)3+ 3H+ (可逆)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泡沫灭火器原理(相关方程式)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Al3+ +3OH-→Al(OH)3沉淀;Al+4OH-→AlO2-+2H2O1 硫酸铝滴加氢氧化钠先生成Al(OH)3沉淀后Al(OH)3沉淀被过量的OH-溶解。

故澄清2. 偏铝酸盐偏铝酸盐通常由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在强碱性条件下形成。

向NaAlO2溶液中缓缓通入过量CO2的现象及方程式。

有氢氧化铝沉淀,CO2过量氢氧化铝不会溶解,溶液中最终是碳酸氢钠CO2过量:NaAlO2+2H2O+CO2→NaHCO3+Al(OH)3铁及其化合物一. 金属铁 1. 铁的原子结构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铁的电子构型为(Ar)3d64s2,氧化态有0、+2、+3、+4、+5、+6。

铁的化学性质活泼,为强还原剂,在室温条件下可缓慢地从水中置换出氢,在500℃以上反应速率增高: 3Fe+4H2O→Fe3O4+4H2分析:铁在化合物中有多种变价的原因2. 铁的主要物理性质铁的熔点 1535°C,沸点 2750°C ,银白色,固体,质软 密度 7.8g/cm3 延展性良好 传导性好纯铁的熔点应该是1534℃,不过如果是铁与其他金属的合金或者是掺有杂质的铁,熔点会改变 3. 铁的主要化学性质原子序数26,相对原子质量55.847。

铁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铁、铁、铁、铁等。

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排在氢的前面。

常温时,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与氧、硫、氯等非金属单质起反应,在高温时,则剧烈反应。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赤热的铁和水蒸气起反应也生成Fe3O4。

铁易溶于稀的无机酸和浓盐酸中,生成二价铁盐,并放出氢气。

在常温下遇浓硫酸或浓硝酸时,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使铁“钝化”,故可用铁制品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铁是一变价元素,常见价态为+2和+3。

铁与硫、硫酸铜溶液、盐酸、稀硫酸等反应时失去两个电子,成为+2价。

与Cl2、Br2、硝酸及热浓硫酸反应,则被氧化成Fe3+。

铁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生成的Fe3O4,可以看成是FeO·Fe2O3,其中有1/3的Fe为+2价,另2/3为+3价。

铁的+3价化合物较为稳定。

铁在干燥空气中很难与氧发生作用,但在潮湿空气中很易腐蚀,若含有酸性气或卤素蒸气时,腐蚀更快。

铁可从溶液中还原金、铂、银、汞、铋、锡、镍或铜等离子,如:CuSO4+Fe→FeSO4+Cu铁溶于非氧化性的酸如盐酸和稀硫酸中,形成二价铁离子并放出氢气;在冷的稀硝酸中则形成二价铁离子和硝酸铵:Fe+H2SO4→FeSO4+H2↑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铁溶于热的或较浓的硝酸中,生成硝酸铁并释放出氮的氧化物。

在浓硝酸或冷的浓硫酸中,铁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薄膜而被钝化。

铁与氯在加热时反应剧烈。

铁也能与硫、磷、硅、碳直接化合。

铁与氮不能直接化合,但与氨作用,形成氮化铁Fe2N。

铁的最重要的氧化态是+2和+3。

二价铁离子呈淡绿色,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三价铁离子的颜色随水解程度的增大而由黄色经橙色变到棕色。

4. 铁的冶炼以磁铁矿、焦炭和空气为基本原料炼铁的基本原理5. 铁的存在和用途它的最大用途是用于炼钢;也大量用来制造铸铁和煅铁。

铁和其化合物还用作磁铁、染料(墨水、蓝晒图纸、胭脂颜料)和磨料(红铁粉)。

还原铁粉大量用于冶金。

铁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5%,占第四位;在金属中仅次于铝,占第二位。

地球岩心主要由铁组成,因此在整个地球中铁是丰度最高的元素。

在地壳中铁通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

含铁的矿物有几百种,主要的有赤铁矿(Fe2O3)、褐铁矿(Fe2O3·3H2O)、磁铁矿(Fe3O4)和菱铁矿(FeCO3),它们多是容易还原的氧化物矿。

其他如黄铁矿(FeS2)、钛铁矿(FeTiO3)和铬铁矿[Fe(CrO2)2]则是同时提取铁和硫、钛、铬的矿物。

生物体中也含铁,每人平均含铁量为4.5g 左右,地下水中也含铁。

二. 铁的氧化物1. 铁的氧化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褐铁矿FeO(OH)·nH2O、黄铁矿FeS2等(注明各矿石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 铁的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性质(1)不与水化合无(2)与盐酸反应Fe3O4 + 8H+→ Fe2+ + 2Fe3+ + 4H2O(3)与铝的反应3Fe3O4+8Al→4Al2O3+9Fe(4)与CO的反应Fe3O4+4CO→3Fe+4CO2三. 铁的氢氧化物(一)氢氧化铁1. 主要物理性质红褐色固体,不溶于水。

2. 主要化学性质(1) 弱碱性与盐酸反应:Fe(OH)3 + 3H+(氢离子) → Fe3+(铁离子) +3H2O不溶于NaOH溶液。

(2)受热分解(方程式)2Fe(OH)3加热→Fe2O3+3H2O3. Fe(OH)3的形成在铁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或氨水均能析出Fe(OH)3。

二)氢氧化亚铁Fe(OH)21. 主要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2. 主要化学性质(1) 弱碱性与盐酸反应:Fe(OH)2+2HCl→2H2O+FeCl2不溶于NaOH溶液。

(2)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3. Fe(OH)2的形成在亚铁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或氨水均能析出Fe(OH)2。

通常是先析出白色沉淀,随即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四. 铁盐和亚铁盐1. 铁盐(1)氯化铁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Cl3+3NaOH→3NaCl+Fe(OH)3↓Fe3++3NH3•H2O→Fe(OH)3↓+3NH4+(2)氯化铁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Fe3+)FeCl3+3KSCN→3KCl+Fe(SCN)3(3)氯化铁溶液分别与铜、铁的反应2FeCl3+Fe→3FeCl2 Cu+2FeCl3→CuCl2+2FeCl2(4)硫酸铁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Fe2(SO4)3+6NaHCO3→3Na2SO4+6CO2↑+2Fe(OH)3↓2. 亚铁盐(1)FeCl2溶液分别与氯水、溴水反应2FeCl2 + Cl2 → 2FeCl3 6FeCl2 + 3Br2 →4FeCl3 + 2FeBr3(2)FeSO4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0FeSO4 + 2KMnO4 + 8H2SO4 →5Fe2(SO4)3 + K2SO4 + 2MnSO4 + 8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