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复习资料重点

五年级数学复习资料重点五年级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涉及的知识点也更加深入,难度升级,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期末考试,我总结了以下重点复习资料。
1. 有关数与代数方面的知识点首先,我们需要重点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
然后,同学们需要深入学习数字的运算,例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代数方面,同学们需要了解有关变量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变量来求解代数式。
同学们也需要学会如何书写代数式,并正确地运用代数式进行计算。
2. 关于分数和小数的转化在数学学习中,分数和小数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进行转化,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分数更适合使用,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小数更适合使用。
3. 关于几何学方面的知识点在几何学中,同学们需要了解有关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例如,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区分圆形和正方形,并了解它们各自的性质。
同学们还需要了解多边形的类型和特点,例如三角形和四边形等等。
在学习平面几何学的同时,同学们还需要了解三维几何学的知识点。
例如,在三维几何学中,同学们需要了解有关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等物体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式。
同学们还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例如通过计算测量物体的容积和表面积等。
4. 关于数据收集和统计方面的知识点最后,同学们还需要重点掌握数据的收集和统计方法。
例如,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在实验中进行数据收集,并学会如何用图表的方式展示数据。
统计分析是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计算不同数据类型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等指标,并能够合理运用这些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综上所述,五年级数学复习资料包含了数字比较、代数、分数和小数转化、几何学以及数据收集和统计等重点方面。
通过充分复习这些知识点,并在实际中灵活应用,同学们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1)—分数应用题

1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1)--分数应用题 1、学校食堂每天烧41吨煤,18天要烧煤多少吨?2、学校饭堂每天烧41吨煤,18吨煤可以烧多少天?3、某车行驶1千米耗油101升,这辆车的油箱最多装油60升,开这辆车从天津去北京(120千米),中途需要加油吗? 方法1: 方法2:4、一块山地,用总面积的52种桃树,72种梨树,其余的种苹果树。
种苹果树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如果每种果树所种的面积相等,那么桃树要少种总面积的几分之几?5、、几个小朋友用一条长4米的缎带捆扎礼品盒,用去了它的54,用去了多少米?6、几个小朋友用一条长4米的缎带捆扎礼品盒,用去了它的54,还剩下多少米?7、几个小朋友用一条长4米的缎带捆扎礼品盒,用去了54米,还剩多少米? 8、几个小朋友一条长4米的缎带捆扎礼品盒,用去了它的54,用去的多还是剩下的多?多多少米?9、文文要打一份2400字的稿件,已经打完83,还剩多少字没打完?按每分钟100字的速度,文文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10、修路队准备修好一段公路,现已修好640米,正好是全路段的118,这段公路长多少米?(方程算术)11、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200个,第二天加工250个,两天共加工了这批零件的53,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方程算术)12、笑笑看一本书,每天看15页,4天后还剩全书的73没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方程算术)13、五年级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做大运会标语,第一周做了全部任务的40%,第二周做了12个,还剩下6个没做完,同学们一共要做多少个大运会标语? (方程算术)14、有一批零件,第一天修了全部的52,第二天修了全部的51,还剩20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方程算术)15、一筐苹果卖掉51后,又卖了6公斤,这时正好还剩下一半,这筐苹果原有多少公斤?(方程算术)16、一段公路,第一个月修60千米,比第二个月多修41,第二个月修了多少千米?17、朝阳小学图书馆有故事书2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本的103, 也正好是漫画书的53,漫画书有多少本?18、朝阳小学图书馆有故事书2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本的103,漫画漫画的本数是科技书的53,漫画书有多少本?19、一段公路,第一个月修60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修41,第二个月修了多少千米?20、学校食堂计划每月用天然气150方(1方=1m 3),后来改进了炉灶,现在每月天然气用量比原计划少20%,现在每月气多少方?一年可节约用气多少方?21、一项工程,单独做甲要4小时完成,乙要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1小时能完成全部任务的几分之几?两人合做几小时几小时能完成全部任务?22、一项工程,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8小时完成,丙独做9小时完成。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通用10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抽生回答。
2.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
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5.动手实践(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小学五年级数学总复习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总复习试卷(一)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_________第一部分(共50分)1.直接写出得数:(0.5’×8=4’)3.25-0.5=8.4+6= 6.7×0.2=4÷0.5=5.2×0.4=9.6÷8= 2.5×7×40=(6+4.5)÷1.5=2.解方程:(3’×2=6’)(l)2x+0.5×0.6=1.3 ※(2)5-2(x-6)=4.23.用递等式计算,写出主要的计算过程,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5’×6=30’)(1)503×24+5600÷14一12300 (2)3.75×l.6-7÷8O(3)2.5×12.5×6.4 (4)8.7×2.6+2.6×2.3-5.2÷2(5)(9.6+20.4÷1.7)×3 (6)[3.4÷(3-2.95)]÷50×24.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解答(5’×2=10’)(1)2.5减去1.5的差除以它们的和,商是多少?(2)9.5比一个数的6倍少0.1,这个数是几?第二部分(共12分)1.是非题:(l’×4=4’)(l)小数总是比整数小。
( ) (2)所有的数按形式分类,可以分成整数、小数和分数三类。
( ) (3)大于1的小数叫纯小数,小于1的小数叫带小数。
( ) (4)小数点左面的第二位是十位,那么小数点右面的第二位是十分位。
( ) 2.选择题:(l’×4=4’)1、我们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叫做数轴。
A. 线B. 线段C. 射线D. 直线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厘米,高8厘米。
连接相邻两边的中点,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三套测试题附答案

期末测试卷(一)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第3题6分,第4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5分)1.有10个机器零件,其中9个质量合格,另有1个稍重,不合格。
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个不合格的零件来。
2.把一个棱长是12 cm 的正方体铁块铸造成一个长是18 cm ,宽是12 cm 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 )cm ,表面积是( )cm 2。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0.85 m 3=( )cm 3 4 L =( )mL 150 dm 3=( )m 3 47 mL =(——)L 59秒=(——)分 31 cm =(——)dm4.9÷( )=()25=21( )=35 5.用数字卡片2345可以组成最大的带分数是( ),最小的带分数是( )。
6.在89、121、132、480、157、783中,是3的倍数的是( )。
7.甲数=3×5×7,乙数=5×3×11,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把8吨煤平均分给5户居民,每户居民分得总吨数的(——),每户居民分得(——)吨。
9.一个长方体,长是8 cm ,宽和高都是质数,它们的和等于长方体的长,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10.右图要保持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最多可以拿掉()个小正方体。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8分)1.“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下面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
2.在分数818-x中,x不能等于()。
A.9B.6C.3D.18 3.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右图),接头处长30 cm,要捆扎这种礼品盒至少需要准备()cm的丝带比较合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必备14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必备14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第1篇一、复习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
二、复习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4、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画出看到的图形,能用正方体拼搭出相应的图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1、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分数大小比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以及整数、小数的互化。
3、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
四、复习措施:1、对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在归纳中,要让学生有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系统地思考各类问题,同时对该类型知识进行整合。
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复习知识的覆盖面要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强。
3、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的体系,分层、分类,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要深钻本册教材,仔细领会编者意图,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知识现状,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
4、加强作业设计,进行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学习到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
但绝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负担。
复习中的练习设计,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每天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尝试做智力冲浪式的题目,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分别是(
)、(
)、(
)。
Hale Waihona Puke 判断(3)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
(一)因数与倍数
3.
2、3、5倍数的特征
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同时是2、3、5的倍数的
最小两位数是30和最大两位数是90,最小三位数是120和最大三位数是
择);36页的3、5题;
(二)分数
3.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小数
3
24年:(5分)(填空)把 的分子乘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
4
应乘(
)。
1
(填空) =(
4
÷
6
)=
=(
()
)(最后一空填小数)
(二)分数
3.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小数
23年:(2分)(判断)2 和 6 的意义不相同,但大小相等。 (
990。
(一)因数与倍数
3.
2、3、5倍数的特征
(填空)一个三位数的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它
还能同时被 2,3,5整除,这个三位数是(
)。
(一)因数与倍数
3.
2、3、5倍数的特征
(1)同时是 2,3,5的倍数,最大两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2)要使2
小填(
)。
0既是2、5的倍数,又有因数3, 里最大填(
题;127页1题的(2)小题。
(二)分数
2.真分数和假分数、大小比较
(填空)在括号里填上>,<或=。
1
(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及练习题【#五年级# 导语】五年级上册数学一共七个单元,但是重点知识分为三块,一是计算类:小数乘除法和解简易方程;二是图形面积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三是问题解决:小数乘除法的解决问题以及用方程解决问题。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总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5.5+6.8×0.65)÷2.5 8.12× 6.8÷0.12×12.8(3.2×1.5+2.5)÷1.6 5.38+7.85-5.37 17.2÷0.8-1.2 0.68×1.9+0.32×1.9 10.15-10.75×0.4-5.712.8×(3.27-0.53)+4.2×13.7 6.1+9.728÷3.2×2.5(7.1-5.6)×0.9+1.15 5.6×(3.7-2.9)+0.835.5+(12.8-6.8×0.55)÷8.5 0.12× 4.8÷0.12(3.2×1.5+2.5)÷1.6 5.38+7.85-5.377.2÷0.8-1.2×5.2 6.5×(14.8-1.2×4.3)5.8×(3.87-0.13)+4.2×3.74 0.68×1.9+0.32×1.932.52-(6.6+9.728÷3.2)×2.5 [(7.1-5.6)×0.9-1.15] ÷2.55.4÷[2.6×(3.7-2.9)+0.62] (6.8-6.8×0.55)÷8.50.12× 4.8-5.26×3.2 (3.2×1.5+2.5)÷1.6 2分数的加减法一、口算。
结果请用最简分数表示。
21+31= 21-41= 52-51= 74-71= 87-83= 101+ 52= 65-32= 31+51= 83-41= 32+31=125-125= 109-101= 83+85= 61+127= 41+43=73+21= 109-21= 109-53= 59 +89 = 18 +78 = 1924 -1324 = 1936 +336 = 78 -38 +38 = 37 +47 = 118 -18 = 14 -19 = 1213 -313 =89 +411 +19 = 1-16 -16 = 34 +14 +14 =二、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1-1817-181(2)1-124 +548 (3)2728 +﹙1314 -57 ﹚ (4)54+32+51(5)57 -415 +27 -215 (6)712 -( 34 - 12 )(7)34 -﹙34 -23 ﹚(8)4.75+538 -334 (9)11- 710 - 310(10)23 + 56 - 16 (11)156 -﹙313 -112 ﹚(12)710 -38 -18(13)256 -﹙23 +712 )(14)1514 -512 +756 (15)1- 712 +34(16) 45811 -(3025 +8811 ) (17)81+152+87(18) 447 +629 +537(19)1112 -( 16 + 18 )(20)2-18 -78三、解方程。
(1)3x -16 =156 (2)7.5-x =214 (3)413 +x =5(4)314 -x =138 (5)3x -45 =2-45 (6)X -43=85(7)X+72=32(8)X -16 = 38 (9)15 +X=23(10)17 + x= (11) 45 -x=14 (12)x-16 = 38(13)15 +X= 23 (14)X -43X =85 (15)X -16 = 38四、看题,列出算式。
(1)2417 减去23 与14 的和,差是多少?(2)一个数比834 与125 的差大1.5,这个数是多少?(3)0.6与715 的差比1.3少多少?(4)1912 减去318 与124 的和,差是多少?(5)有一个数,比23 与815 的和少13 ,这个数是多少?(6)47 减去221 的差,加上23 与37 的差,和是多少? (7)1211减去31与41的和,差是多少?(8)32减去52,再减去61,结果是多少?(9)一个数加上3.25与257 的和,等于1314 ,这个数是多少?(10)1211减去31与41的和,差是多少?(11)23 减去25 ,再减去16 ,结果是多少?(12)一个数比41多73,这个数是多少?五、应用题1. 张大伯收了一批西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38 ,第二天卖出了总数的14 ,两天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2、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52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41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3、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1米、95米和187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4、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
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5、一堆沙有23 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15 吨,还剩下多少吨?6.有一块布料,做上衣用去78 米,做裤子用去34 米,还剩112 米,这些布料一共用去多少米?7.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49 千米,第二周修了29 千米,第三周修的比前两周的总和少16 千米,第三周修了多少?8.课堂上学生做实验用15 小时,老师讲解用310 小时,其余的时间学生独立做作业。
已知每堂课是23 小时,学生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9.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52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41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10、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31米、95米和187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11、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
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12、一堆沙有23 吨,第一天用去250千克,第二天用去15 吨,还剩下多少吨?13、服装厂本月计划生产一批童装,结果上半月完成了35 ,下半月和上半月产得同样多,超产了吗?如果超产,超产了几分之几?14、小明睡觉的时间占整天的62,学习的时间占整天的488,吃饭时间占整天的366,问小明每天有几分之几的时间做其它的事情?1,第二天卖出了15、张大伯收了一批西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51,两天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总数的6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周长:边长×4长方形面积:长×宽周长:(长+宽)×2一、填空题:1、2.6平方米=()平方分米 0.98公顷=()平方米97600平方米=()公顷 286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分米,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
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底的一半,它的面积是()。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90平方分米,底是0.5米,它的高是()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 d㎡,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6、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分米,它的高是()。
7、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形,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那么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8、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高是2dm,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9、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4㎝,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8㎝和1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斜边上的高是()。
11、一堆钢管有若干层,摆成一个梯形,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顶层有8根,底层有17根,这堆钢管一共有()根。
12、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也扩大2倍,它的面积()。
二、解决问题。
1、在一块底是150米,高是90米的平行四边形菜地上种青菜。
如果每平方米可收青菜6千克,这块菜地共可收青菜多少吨?2、有一块三角形的麦田。
底是250米,高是84米,共收小麦14.7吨。
这块麦田有多少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3、老师拿来一张长0.6米、宽40厘米的红纸,用来剪一些两条直角边都是4厘米的小红旗,这张红纸最多可以剪多少面小红旗?4、一块果树地的地面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120米,下底比上底长40米,高是上底的一半。
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5平方米,这个果园可种多少棵果树?5、一块三角形麦菜地,底是1200分米,比高长30米,共收白菜135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白菜多少千克?6、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米,高是12分米,如果三角形的底是15分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分米?7、王大伯在一面墙边上,用篱笆围了一个梯形的菜地(如下图)。
已知篱笆长28米,求这块梯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米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果a×b=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c 就是a和b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4×3=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2、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3、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例: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4、 2,3,5三个数字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
如2,3,5,7都是质数。
100以内的质数:2、3、5、7和11, 13,17, 19、23、29,31、37、41, 43、47、53, 59、61、67, 71、73、79, 83、89、97。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2都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质数是2。
最小合数是4。
质数×质数=合数质数×合数=合数合数×合数=合数6、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7、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