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36学时)(实践课程)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概况课程中文名称: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课程英文名称: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课程编码:4010362202开课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开课学期:化学工程与工艺/4学分/周学时:1.5/3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是为化工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主要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术,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需要与现代仪器分析课密切配合。

先选课要求: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基础实验,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性质:选修教学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学生(二)课程目标1. 配合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有关概念;2。

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主要分析对象;3. 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重点掌握仪器主要操作参数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4.通过各种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注:1。

该课程应开实验10-12个2. 由于实验用仪器有限,只能采用轮流安排的方式。

这样,势必有的学生是在没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的,故要强调实验前的预习,鼓励学生自学。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实验前讲解和讨论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实验操作相结合三、教学内容项目一、仪器分析设备简介及相关知识介绍(3学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实验室规则及实验室安全规则;2.了解分析实验用水的规格和制备方法;3.了解仪器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二、教学重、难点仪器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三、教学内容1。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学时:16H学分:1使用对象:生物工程、制药、化工先修课程:现代仪器分析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及对先开课程的要求课程性质: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属于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目的与任务:理解仪器分析原理,掌握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会处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现象和图谱作出合理解释。

要求学生同时学习现代仪器分析课程,并对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基本要求«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化学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必要的专业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分析测试的实用技术,培养学生对各种样品组分和含量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实验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学时:4基本要求:1.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定性分析原理;2.掌握TU-190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的图谱数据处理方法和实验操作方法;3.利用吸收光谱进行化合物的鉴定,并了解溶剂性质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实验用品:TU-1901紫外-可见光谱仪,石英比色皿一对,镜头纸,乙醇,苯,邻甲苯酚,浓盐酸,NaOH。

实验二高效液相色谱学时:4基本要求: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过程;3.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数据图谱处理方法。

实验用品:甲醇(色谱用),乙腈(色谱用),水(超纯水);Waters 600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器,药材,50ml容量瓶,漏斗,滤纸。

实验三薄层层析学时:4基本要求:1.了解薄层层析的原理;2.了解薄层层析的操作过程;3.掌握薄层层析分析方法及数据谱图处理方法。

实验用品:硅胶、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薄层板、薄层制板器,三用紫外灯,层析缸,电吹风。

实验四电导率仪和pH计的使用学时:4基本要求:1.了解电导率仪和pH计的原理;2.了解电导率仪和pH计的的操作过程;3.掌握测溶液电导率和pH值的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包含的内容标题用黑体,小4号;正文用宋体,5号,1.5倍行距)课程名称: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Methods of Analysis)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设置类别:课程总学时:实验总学时:18实验总学分:实验周学时:适用专业及年级:先修课程:大纲主撰人:一、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仪器分析法是测定物质化学组成、状态、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监测物理、化学等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物理学、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分析仪器的发展,从而分析化学已经由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析向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过渡,随着新材料、新器件、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图象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等各方面的成果逐渐融入仪器分析方法,使分析化学技术获取物质定性、定量、形态、形貌、结构、微区等各方面信息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仪器分析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许多相关学科中,因此《仪器分析》已被列为化学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一些非化学专业也逐渐将仪器分析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仪器分析是一门实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严格的实验相关知识与实验技能训练,仪器分析实验作为仪器分析课程的实践教育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化学类本科专业重要的一门核心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开设《仪器分析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各种分析方法所依据的原理、该方法的技术特点及操作要领。

学会一些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运用仪器对实际物质进行分析分离的基本思路。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发展理论。

仪器分析实验中一些大型仪器的操作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信息量大、技术要求高,还需要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细致的分析与图谱解析来获取有用的信息。

通过本门实验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如何使用分析仪器正确地获取精密实验数据,进而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地处理得出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掌握所用仪器的结构和各主要部件的基本功能,理解和掌握相关仪器的实验技术、方法,增强学生独立操作该类仪器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是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和药物分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该课程主要面向药学拔尖人才培养群体,让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在实际科学研究中正在被研究人员使用的大型分析测试或成像仪器包括红外光谱仪、流式细胞仪、稳态瞬态荧光寿命光谱仪、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液质联用仪、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等。

我们将向学生展示仪器的基本构造,讲解检测的原理、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学生最终能利用仪器测试评价分析对象,也增强了对“结构决定性质”等概念的认识,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instrumental analysis and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mainly for “A-level” pharmacy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can get early access to the large-scale analysis/testing/imaging instruments that are being used by researchers in their research, including infrared spectrometer, flow cytometer, fluorescence steady state and lifetime spectrometer, and ultra-high resolution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 liquid-mass spectrometer, instrument for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alysis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 etc. We will show the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for each instrument- 1 -and explain the detection principles, application fields and the trends in instrumental development. Students will eventually be able to use a certain instrument to test and evaluate an analysis object. It will als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s such as "structure determines nature" and improve their capacity of solving problems.2.设计思路:不同于先修课程中的分析化学实验和并行课程中的药物分析实验,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现代分析测试仪器,每一台仪器为一个课程单元,课程围绕仪器的构造、测定基本原理、样品制备的方法、仪器软硬件的使用、具体应用案例和应用领域、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等方面展开。

专业选修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普通班)

专业选修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普通班)

《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药学专业(学分:2 学时:3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现代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

本课程重点讲授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介绍应用领域及方法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仪器分析这一领域有初步了解,掌握常见光学仪器、色谱仪器的基本原理、设备、结构和应用,初步具有根据分析对象选择合适分析方法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光谱部分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内容、方法、特点和局限性、了解仪器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在各领域尤其是药学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现代仪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2.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3.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4.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和基本原理;波长、波数、频率和光子能量间的换算;光谱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

熟悉电磁波普的分区;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术语;各类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

了解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二节光学分析法的分类一、光谱法与非光谱法二、原子光谱法与分子光谱法三、吸收光谱法与发射光谱法第三节光谱分析仪器一、辐射源二、分光系统三、辐射的检测第四节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电子跃迁类型、吸收类型、特点及影响罂粟;朗伯比尔定律及其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偏离因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单组份定量的方法;多组分定量的线性方程组法和双波长法。

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几种光路类型;比色法的原理及显色反应条件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及纯度检查方法。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数:76学分数: 3适用专业:中药、药学和食品专业大纲执笔人:@@修订时间:2012-12一、课程的性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是医药高等职业院校中药、药学和食品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课程。

二、课程的任务本课程重点介绍常用仪器及发展前景好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的安装要求和保养维护等知识。

一方面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为学生将来在控制药品和食品的质量、制定药品质量标准、开展新药研制与评价以及为药品的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等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掌握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熟悉常用分析仪器的安装要求和保养维护等知识。

4、了解分析领域中新知识、新技术。

三、本课程的内容、基本要求、能力训练(一)绪论1、分析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2、分析仪器的发展趋势;3、样品制备及前处理技术;4、分析方法的选择与验证。

基本要求:1、掌握分析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分析方法的验证;2、熟悉样品制备及前处理技术;3、了解分析仪器的发展趋势。

能力训练:1、掌握精密度、准确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等概念。

2、掌握各检验项目分析方法的验证内容。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3、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应用实例;5、仪器的安装要求和保养维护。

基本要求: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2、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注意事项;3、了解仪器的安装要求和保养维护。

能力训练:1、学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学会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三)红外分光光度法1、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3、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应用实例;5、仪器的安装要求和保养维护。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2006级环境科学专业)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2006级环境科学专业)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根据2006级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及2006级环境科学教学计划制定本实验大纲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检验是生产和科研的“眼睛”,仪器分析方法是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方法仪器化是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

在环境科学专业中该课程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等课程中都要涉及到这方面知识,仪器分析方法是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工作及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通过该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仪器分析方法原理的理解,掌握仪器分析的主要方法,了解常用仪器的结构及用途,掌握仪器的基本使用操作,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主要分析对象,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掌握仪器主要操作参数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应用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通过该实验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实验一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目的:1 学习标准曲线分析法,2 练习样品中铁的测定。

实验原理:邻二氮杂菲与二价铁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该物质对一定波长的光有吸收。

该吸收符合朗伯比耳定律,即吸光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据此,利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

仪器及耗材:723分光光度计,比色管等玻璃仪器。

邻二氮杂菲、硫酸铁铵、盐酸羟胺、醋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等。

实验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锌实验目的:1 学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定量方法,2 掌握样品中锌的测定实验原理:锌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经常和容易测定的元素之一,在稍贫燃的空气乙炔火焰中干扰较少,测定时以锌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根据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即可求出试样中锌的浓度。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仪器分析是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它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

仪器分析实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仪器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对仪器分析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一、课程概述1.1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1.2学时安排:32学时1.3授课对象: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1.4学时分配:-仪器分析实验原理及操作:16学时-仪器分析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8学时-仪器分析实验项目研究: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实践:4学时二、教学目标2.1知识与理解-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仪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2.2能力与技能-掌握基本的仪器操作技巧-具备设计和实施仪器分析实验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合理地解释实验结果和提出改进意见2.3态度和价值观-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合作意识-重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三、教学内容3.1仪器分析实验原理及操作(16学时)-热学分析仪器:热重量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光谱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色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电化学分析仪器:电位滴定仪、电导仪等-其他仪器:核磁共振仪、电子显微镜等3.2仪器分析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8学时)-实验设计及流程制定-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误差分析与精密度评价-仪器校正与标定3.3仪器分析实验项目研究(4学时)-学生选择特定的仪器进行实验-研究仪器性能和优化操作条件-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报告3.4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实践(4学时)-学生组队完成一项综合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并采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口头答辩四、教学方法4.1理论讲授4.2仪器操作演示4.3实验操作指导4.4实验报告撰写和讨论五、实验报告评分标准5.1实验设计和操作30%5.2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30%5.3实验报告撰写和考勤20%5.4实验室安全与卫生10%5.5队伍合作与表达能力10%六、实验设备及耗材根据实验项目的需要,提供合适的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36学时)(实践课程)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概况课程中文名称: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课程英文名称: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课程编码:4010362202开课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开课学期:化学工程与工艺/4学分/周学时:1.5/3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是为化工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主要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术,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需要与现代仪器分析课密切配合。

先选课要求: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基础实验,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性质:选修教学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学生(二)课程目标1.配合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有关概念;2.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主要分析对象;3.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重点掌握仪器主要操作参数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4.通过各种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三)学时分配注:1.该课程应开实验10-12个2.由于实验用仪器有限,只能采用轮流安排的方式。

这样,势必有的学生是在没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的,故要强调实验前的预习,鼓励学生自学。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实验前讲解和讨论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实验操作相结合三、教学内容项目一、仪器分析设备简介及相关知识介绍(3学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实验室规则及实验室安全规则;2.了解分析实验用水的规格和制备方法;3.了解仪器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二、教学重、难点仪器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三、教学内容1.分析实验室规则及实验室安全规则介绍2.分析实验用水的规格和制备方法介绍3.仪器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介绍项目二、吸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总磷(4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钼锑抗钼蓝光度法测定总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用过硫酸钾消解水样的方法;掌握吸光光度分析实验的重要环节,并熟练使用分光光度计二、教学重、难点水样的消解;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过硫酸钾氧化—钼锑抗钼蓝光度法测定总磷。

在微沸条件下,过硫酸钾将试样中不同形态的磷氧化为磷酸根。

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以酒石酸锑钾为催化剂),生成磷钼杂多酸,被抗坏血酸还原,变成蓝色络合物,即磷钼蓝。

其钼蓝浓度的多少与磷含量成正相关,以此测定水样中的总磷。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可见分光光度计,K2S2O8,H2SO4,NaOH,酚酞,95%的乙醇等项目三、紫外光谱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3学时)一、教学目标了解和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方法和原理;学习掌握用一元线性回归法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三、基本原理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K吸收带和B吸收带。

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测定雪碧中苯甲酸,样品不用处理,苯甲酸(钠)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可在225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苯甲酸,雪碧等项目四、分子发光分析法(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含量)(3学时)一、教学目标学习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药片中维生素B2的分析原理;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技术和测定维生素B2药片中维生素B2的方法;了解F-27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二、教学重、难点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三、基本原理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VB2)是橘黄色无臭的针状结晶.维生素B2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稳定,光照易分解,对热稳定。

维生素B2溶液在430~440nm蓝光的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荧光峰在535nm。

维生素B2在pH=6~7的溶液中荧光强度最大,在pH=11的碱性溶液中荧光消失,所以可以用荧光光度法测维生素B2的含量。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核黄素,冰乙酸,维生素B2药片项目五、红外光谱法(3学时)一、教学目标了解和熟悉红外光谱仪;掌握测定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分析的方法和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红外光谱仪的使用,图谱分析。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用溴化钾晶体稀释苯甲酸标样和试样,研磨均匀后,分别压制成晶片,以纯溴化钾晶片作参比,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本别测绘标样和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然后从获得的两张图谱中,对照上述的各原子基团频率峰的频率及其吸收强度,若两张图谱一致,则可认为该试样是苯甲酸。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红外分光光度计、玛瑙研钵、压片机,苯甲酸,溴化钾等项目六、火焰光度法测定植物样品中钾、钠(3学时)一、教学目标学会采用标准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火焰光度法测定钾、纳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火焰光度计的使用,植物样品的消解。

三、基本原理以火焰为激发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叫火焰光度法。

它将试样溶液用喷雾的方法,以气溶胶形式引入火焰中,用火焰的热能将试样元素原子化并激发出它的特征光谱。

然后,利用光电检测系统测量待测元素特征光谱的强度,这种发射光谱的强度I与待测元素浓度C之间,可用罗马金公式表示:I=ac b式中:a——与该元素的激发电位、激发温度及试样组成等有关的系数;b——谱线的自吸系数当实验条件固定时,各次测量的a应为一稳定的常数。

当c很小时,b趋近于1。

故式I=acb可写为I=ac,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特征波长谱线的强度,可利用该式进行定量分析。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火焰光度计,硝酸,钾标准溶液,钠标准溶液项目七、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镁含量(3学时)一、教学目标学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掌握应用标准曲线法测定自来水中钙的含量。

二、教学重、难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三、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选择性好、干扰少和操作简便的仪器分析方法。

由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射出一定强度和一定波长的特征谱线的光,当它通过含有待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汽的火焰时,其中部分特征谱线的光被吸收,而未被吸收的光经单色器,照到光电检测器上被检测,根据该特征谱线的光强被吸收的程度,即可测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硫酸镁、乙炔项目八、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光谱法测定苦荞中微量硒(6学时)一、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荞中硒含量;了解微波辅助处理样品的优点;了解氢化物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二、教学重、难点微波消解仪使用,氢化物发生器的使用,苦荞样品的消解。

三、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利用锐线光源所发出的所测定元素第一共振线的锐线光,去照射用原子化器将样品中被测组分转变成的原子蒸气,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原子蒸气对光吸收满足朗伯-比耳定律,以标准样品的吸收与被测样品进行对比,确定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般用于微量组分或痕量组分的分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所使用的锐线光源为空心阴极灯。

所采用的原子化器通常有火焰原子化器和无火焰原子化器两种。

H2Se产生机理:BH4-+3H2O+H+→B(OH)3+8[H]SeO32-+6[H]+2H+→3H2O+H2Se↑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氢化物发生器,硝酸,KBH4,NaOH,硝酸,盐酸项目九、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粉煤灰中微量镉(6学时)一、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粉煤灰中镉含量;了解微波辅助处理样品的优点。

二、教学重、难点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粉煤灰样品的消解。

三、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利用锐线光源所发出的所测定元素第一共振线的锐线光,去照射用原子化器将样品中被测组分转变成的原子蒸气,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原子蒸气对光吸收满足朗伯-比耳定律,以标准样品的吸收与被测样品进行对比,确定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般用于微量组分或痕量组分的分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所使用的锐线光源为空心阴极灯。

所采用的原子化器通常有火焰原子化器和无火焰原子化器两种。

本实验使用石墨炉原子化器实现原子化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硝酸,镉标准溶液项目十、原子荧光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可溶性As(3学时)一、教学目标学习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总砷的分析原理;掌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的操作技术和测定牛黄解毒片中可溶性砷的方法;了解AFS—8220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三、基本原理在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吸收辐射光后,本身被激发成激发态原子,处于激发态上的原子不稳定,跃迁到基态或低激发态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根据所产生的原子荧光的强度即可进行物质组成的测定。

物质的基态原子受到光的激发后,会释放出具有特征波长的荧光,据此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物质的定量分析可通过测定原子荧光的强度来实现。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原子荧光光度计,硝酸,As标准贮备液,硫脲,抗坏血酸,硼氢化钾,氢氧化钾,盐酸,牛黄解毒片项目十一、ICP-AES测定小根蒜中Fe、Cu、Zn(3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ICP-AES的测定方法原理和操作技术;掌握样品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方法二、教学重、难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使用,植物样品的消解。

三、基本原理ICP光谱分析法是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光源的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法。

等离子体是氩气通过矩管时,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的。

它具有很高的温度,样品在等离子体中的激发比较完全。

ICP光源具有环形通道、高温、惰性气氛等特点。

因此,ICP-AES具有检出限低、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基体效应小等优点,可用于高、中、低含量的70个元素的同时测定。

其分析信号源于原子/离子发射谱线,液体试样由雾化器引入Ar等离子体(10000K高温),经干燥、电离、激发产生具有特定波长的发射谱线,波长范围在120nm~900nm之间,即位于近紫外、紫外、可见光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