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

合集下载

明清时期先进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对比作文

明清时期先进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对比作文

明清时期先进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对比作文哎呀,这题目真是让人头疼啊!不过,既然是让我来写作文,那我就得尽力而为啦!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的先进思想。

那时候,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还很有限,所以他们的思想也很保守。

他们认为,人间有天堂和地狱两种地方,而且只有好人才能去天堂,坏人只能下地狱。

这种观念在当时是很普遍的。

而西方启蒙思想则完全不同。

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他们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认为人类应该追求真理和美好。

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那么,这两种思想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态度了。

明清时期的先进思想比较消极,他们认为人生苦短,所以要好好珍惜时间,不要去做那些无谓的事情。

而西方启蒙思想则比较积极,他们认为人生应该充满激情和活力,要不断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当然啦,这两种思想也有很多共同点。

比如说,它们都关注人类的幸福和进步;它们都强调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它们都反对封建制度和专制统治等等。

这些共同点说明了两种思想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明清时期的先进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各有千秋。

虽然它们的背景和内容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注入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07启蒙运动

07启蒙运动

⑵局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实际上只能是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及联系: ⑴相同点: ①目的: 都是为了资本主义获得更好的发展; ②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发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③内容:
都批判教会神学和封建等级观念,重视人的价值,崇尚理 性和科学,追求自由平等; ④影响: 都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近代科学的发展,都为资产阶级取 得经济、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推动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把
外交权并入行政权中,另增司法权,主张国王行使行政权,
议会行使立法权,法院行使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该学说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性,奠定了资产
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首先用于美国制订1787年
宪法的实践中);
b经济方面:
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封建经济遭到严重冲击;
★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异同点:
⑵不同点:
①产生条件:
c思想文化方面:
在中国,统治者强化文化专制主义,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 治地位,理学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 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并得到发展,人们的思想解放进程加快, 封建文化受到极大冲击;
五、发展进程(17—18世纪): 2、高峰: 法国(18世纪) ⑴启蒙运动高峰出现在法国的原因:
①政治: 法国实行严酷专制统治,天主教会势力强大,等级制度森严(第一 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农民、手工业 者、城市平民等),社会矛盾尖锐; ②经济: 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③阶级: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邓夏生
3.明清儒家思想的发展
主张:(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主张限制君权。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C.王夫之认为天下土地应该是耕者有其田。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倡“经世致用”。

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顾炎武和王夫之都主张“经世致用”。

(3)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主张发挥孔子“博学于文”的积极思想,提倡到实践中求真知。

王夫之以儒家六经为治学原则,但绝不盲从,建立了唯物主义体系。

影响: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虽然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动摇封建统治基础。

(1)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2)对君主专制统治强烈抨击,给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启迪,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

(3)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历史进步性。

必三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三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 宋明儒学家将 儒学发展到理 学阶段,并形 成严密而庞大 的理论体系, 儒学正统地位 得到巩固。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进步 思想对儒学进 行批判继承, 儒学重新焕发 生机。
历史要旨
历史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学的形成时期,孔子、孟 子等人奠定了后世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2.从汉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学经历了发展、成 熟、完善阶段,始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专题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历史(RM版)
其三,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
、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
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 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 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
结果,这一时期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和人民起义的风起
云涌也为思想批判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专题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历史(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
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选择。试题的答
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由作答,言 之成理即可。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试谈谈 „„”“你的体会是„„”等。
历史(RM版)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1994年12 月,曲阜孔府、孔庙、孔林根据世界文化遗产进选标准 C(I)(Ⅳ)(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专题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启蒙运动重点解读

启蒙运动重点解读

启蒙运动重点解读一、启蒙思想原因分析1、启蒙运动兴起条件〔1〕经济条件:17世纪、18世纪,欧洲手工工场开场广泛建立,工场手工业成为欧洲工业生产组织的根本形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开展。

〔2〕阶级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开展,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3〕政治条件:封建专制制度严重束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开展,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4〕思想条件:兴起于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使欧洲开场摆脱宗教神学束缚,思想得到一定解放;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以进一步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他们相信人类可以征服自然,也可以推动人类社会自身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场挣脱封建迷信的束缚。

2、启蒙运动高潮在法国的原因〔1〕法国是欧洲各国中封建统治最顽固、最反动的堡垒,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典型,法国社会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锋利,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社会根底;〔2〕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根底;〔3〕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那么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历,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

二、启蒙运动的性质、特点分析1、启蒙运动的性质这场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根底上,又向前深入开展的一次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2、启蒙运动的特点从批判的对象分析:矛头直指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的原那么,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其本质就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另外,伏尔泰批判和否认教会当时享有的法律和经济特权,孟德斯鸠以“天赋人权〞反对教会作为第一等级的封建等级制度,卢梭用“社会契约论〞对抗“君权神授〞,就是批判教会享有的超国家的权力和世俗特权,从本质上反对教权主义。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教学设计

课题: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授课类型:复习课教学重、难点:1、儒家思想内容;2、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和原因;3、儒家思想的影响。

教学手段:学案导学、复习课件【考情分析】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精神成果,在强调从人类文明史角度审视历史的今天,思想文化在高考中的地位加强的趋势日益明显,在高考中是频频出现。

从2001年到2007年高考都有这方面内容的题目。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涉及材料、问答等形式,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计明年高考会在这个命题富矿中继续挖掘,出题方式可能以选择题为主要趋势。

(附:2007年的部分高考题)导入新课:以孔子文化年引入【第一步:基础过关】分两个层次:以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展开,(要求:提问面尽量广)【第二步:地位演变】资料:07年山东考试说明相关内容规定(思路:以考试说明与学案的配合来进行,基础是在学生第一步掌握儒家思想的内容上进行。

)1、归纳儒家思想的地位演变(1)春秋——孔子创立战国——孟子发展地位:是显学但是不被重视(2)西汉——董仲舒吸收法、道两家,“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维护大一统地位:确立主流地位(3)宋明——程朱所代表的理学吸收佛道两家、形成理学地位:重新占据思想界的主导地位(4)明清时期——整个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

思想批判出现地位:空前强化【巩固落实】材料一“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

——《史记·孝武本纪》材料二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结合材料回答:(1)西汉初年统治者以何学说治理国家?为什么?材料三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家足人给,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的思想启蒙:知识传统的对比

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的思想启蒙:知识传统的对比

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的思想启蒙:知识传统的对比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的思想启蒙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传统,它们在时间、地理和思想背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种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并探讨其影响和意义。

一、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欧洲启蒙运动兴起于18世纪,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等。

它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和科学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

欧洲启蒙运动倡导人类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并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

启蒙思想家们主张批判传统,推崇人的自主性和人权平等,追求真理和智慧。

二、中国思想启蒙的背景和特点中国思想启蒙并没有像欧洲启蒙运动那样有一个明确的时期和运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发生了类似的思想变革。

中国的思想启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战国时期和近代的“百年变局”时期。

在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如孔子、庄子和墨子等提出了诸多思想观点,强调个体的修身养性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他们试图通过人伦关系的建立和道德的规范来改善个人和社会的境况。

而近代的“百年变局”时期是中国思想启蒙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包括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积极借鉴西方的科学理念和民主思想,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三、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思想启蒙的对比1. 时间差异:欧洲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而中国的思想启蒙分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2. 地理背景差异:欧洲启蒙运动主要在西欧国家兴起,而中国的思想启蒙一部分发生在战国时期,另一部分发生在近代的中国。

3. 思想观念的不同:欧洲启蒙运动强调个人理性和自由,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

而中国思想启蒙注重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强调个体修身以维护社会和谐。

四、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思想启蒙的影响和意义欧洲启蒙运动对欧洲以及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人权和民主的理念,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

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和理念也奠定了现代西方社会的基础。

中国的思想启蒙虽然没有像欧洲启蒙运动那样有全面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1.产生背景(1)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

(2)欧洲: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政治上,欧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思想上,欧洲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2.具体内容(1)中国:抨击封建君主专制,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初步的反封建民主色彩,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未来社会的设计也没有跳出中国古代理想化的明君加贤臣的统治模式。

(2)欧洲:批判天主教会,直接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并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两者性质(1)中国: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从本质上并未摆脱传统的儒学范畴,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主张。

(2)欧洲: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进行的一场反封建斗争。

4.历史影响(1)中国:对封建专制统治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并没有在中国引起深刻的社会革命。

(2)欧洲:打击了专制世俗统治,开启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分析欧洲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1.对法国的影响:对法国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2.对欧美的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了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3.对亚洲的影响:启蒙思想家的许多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许多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4.对资产阶级时代的影响: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
∙调研1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

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解析】本题易错选D,错选原因是混淆了东西方思想的本质区别。

17世纪中国启蒙思想家只反对君主专制,而没有主张变革政治制度,他们的思想属于封建社会末期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实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A、C、D都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答案为B。

调研2 (2011·山东卷)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
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材料三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解析】本题以黄宗羲和孟德斯鸠为代表,考查明清时期中外民主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试题角度新颖、设计巧妙,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第(1)问注意依据材料一、二进行分析,不能照搬课本知识。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黄宗羲主张君臣分治、民本等思想,这没有超出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说明其思想“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新见”则主要表现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君臣平等。

第(2)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不能简单地把黄宗羲的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相比较,不能以现代人的目光看待其思想,对人物的评价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用这个方法评价孟德斯鸠,主要从其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贡献的角度回答,其思想具有反对专制、体现权力制衡的特点。

第(3)问可从三个角度回答:一是黄宗羲的民主思想既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又为近代思想家所继承;二是孟德斯鸠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制度设计;三是两者思想的共同作用,即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答案(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

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
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