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内容诠释
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内容诠释

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内容诠释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校风、教风、学风内容诠释贾得联校鹅舍小学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教风: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学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学乐学守纪爱国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文明进取:严守规则、文明有礼、诚信谦虚、爱护环境;刻苦严谨、更新观念、探索规律、开拓创新尊师爱生:是指每位学生都要尊重每一位老师,遵从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参加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
爱生,是指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增强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严谨勤奋:指“严”字当头,对全校师生都提出严格要求,因为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
领导要从严治校、教师要从严治教、学生要从严治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问。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讲究实际,讲究实效、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做人。
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
胡锦涛总书记在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的少代会上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了“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的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从小做到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
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
“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创新: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工作和学习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三风及文字说明

西南小学“三风”及文字说明2014.9校风:崇德、勤奋、求实、进取。
校风既是学校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学校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是师生员工的座右铭,是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最高准则和规范。
这八字校风以简明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明确了师生做事要光明正大,仪表整洁。
从小认真学习做具有卓越的才能人,懂得报答别人的恩情。
促使全校师生形成蓬勃向上的朝气。
教风:认真、挚爱、严谨、朴实。
这是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在用心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即用语言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起到模范作用。
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风:好学、善思、多问、勤练。
学生以学为本,只有锲而不舍、学而不厌、奋发努力才是获得真才实学和通往成功之路的可靠阶梯。
它要求每一个学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做人。
西南小学“三风”及文字说明2015.3校风:崇德、勤奋、求实、进取。
校风既是学校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学校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是师生员工的座右铭,是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最高准则和规范。
这八字校风以简明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明确了师生做事要光明正大,仪表整洁。
从小认真学习做具有卓越的才能人,懂得报答别人的恩情。
促使全校师生形成蓬勃向上的朝气。
教风:认真、挚爱、严谨、朴实。
这是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在用心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即用语言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起到模范作用。
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风:好学、善思、多问、勤练。
学生以学为本,只有锲而不舍、学而不厌、奋发努力才是获得真才实学和通往成功之路的可靠阶梯。
它要求每一个学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做人。
西南小学“三风”及文字说明2015.9校风:崇德、勤奋、求实、进取。
校风既是学校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学校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是师生员工的座右铭,是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最高准则和规范。
这八字校风以简明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明确了师生做事要光明正大,仪表整洁。
关于我校“三风一训”的内容及释义

关于我校“三风一训”的内容及释义一、校风——尚志明理,博学有为。
尚志明理,博学有为:“尚志”出自孟子《士尚志》,意为使志行高尚。
“明理”,即明辨是非。
“博学”,乃学识渊博。
“有为”,是为奋发有为。
我校既为美术书法类教育,属素质教育,其中更是多有传统文化的沿袭与承传。
泱泱中华五千年,我齐鲁大地更是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自是有许多精神文化需要传承。
明辨是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志行高尚。
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博学有识,奋发图强,为中国梦的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殚精竭虑。
二、教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出自出处《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尊为万师之表,其典籍中多有强调教师的楷模作用和道德威信,强调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无论从政还是为师,都必须以身作则,自己行为不端正,就不能匡正别人;“子师以正,孰敢不正”。
“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以行动示范。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
只要为师为长者做出榜样和表率来,别人自然会跟着学。
传统教育中非常注重垂范学生,以其崇高的人格、力量博得学生的敬重,让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与行为上的楷模。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变革的社会。
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迁使人们的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日益多元,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主体意识,人生价值取向更加注重自我和实惠。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培养锻造明天的太阳,希望教师们为孩子锻造出一双坚实的桨,划动双桨,让生命的小船从容地穿过小溪与肌瘤,暗礁与险滩,奔向深广无际的大海,用纯洁的师魂和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三、学风——学而不厌,精益求精。
学而不厌,精益求精。
“学而不厌”出自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有什么难的呢?”孔师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今天,我们仍然推崇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一校三风”阐释

“一校三风”阐释一、校训: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是要求学生广博的学习,而“文“是博学的内容。
古人博学,要学习六经六艺,经史子集;今人也要博学,既要学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文化课,也要学音乐、体育、美术这样的艺体课;还有进行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的探究课。
每位学生都要用礼来约束自己,礼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学生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当今社会生活礼仪,做彬彬有礼的人。
总之,全校每一位师生,都要广博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做知书守礼的人。
二、三风1、校风:身正令行校长要身正,才能带好班子。
校长要遵经守法,校长要爱岗敬业,校长要带头上课,校长要兼听博纳,校长要公正无私。
校委会成员要身正,才能带好教师队伍。
校委会成员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校委会成员要完成相应的管理事务,校委会成员还要对上建议对下团结,校委会成员还要带头抓好课堂教学。
班主任要身正,才能带好班级。
班主任要在班级内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班主任要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班级管理任务,班主任要团结任课教师共同对该班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师生都要身正,才能促进学校教育良性发展。
2、教风:教学相长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
为了更好的教,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教师要抓好教学各个环境,备课、上课、辅导、测试一丝不苟。
教师还要注意反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保证在专业上不断成长。
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
为了更好的学,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
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
真正在人生的黄金阶段,使自己的生命不断充盈。
教和学又是师生的共同责任,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好学守礼,师生相互影响,教学相互促进。
3、学风:敏而好学“敏”是说人的天性都是聪敏的,虽然个体有差异,但是从整体上看,有的擅长语文,有的擅长数学;有的擅长文化课,有的擅长艺体课;有的受动手,有的爱动脑。
每个人都有聪敏的一面,每个人都要树立自信。
各学校三风一训的内容大全推荐

各学校三风⼀训的内容⼤全推荐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三风⼀训各不相同、各有特⾊,都有⾃⼰的主张与安排,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各学校三风⼀训的内容及理解推荐吧。
学校三风⼀训⼤全⼀1、校训:笃⾏厚德崇善尚美诠释:“笃⾏“,《礼记·儒⾏》:“儒有博学⽽不穷,笃⾏⽽不倦。
”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合⼀”。
“厚德”出⾃《周易》: “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
意谓:⼤地的⽓势厚实和顺,君⼦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崇善尚美:崇尚美好的事物,向往美好的⼼灵、美好的⼈⽣、美好的⽣活、美好的世界,追求完美的做事态度。
“笃⾏厚德崇善尚美”,意在勉励师⽣注重品德修养,追求真善真美,践⾏⾼尚⼈格,不断完善⾃我,做⼀个⾼尚的⼈,⼀个有品味的⼈。
2、校风:励志博学求真崇⾼诠释:励志:“志不强者智不达”。
学习是⼀个艰⾟的探索过程,没有远⼤的志向抱负、坚定的意志毅⼒,就不能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我们倡导学⽣在学习中明确⽬标并坚定不移地达成⽬标。
博学:"博学"源⾃《论语.雍也》:"君⼦博学于⽂,约之以礼。
""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
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约",认为:⾮"博⼤"⽆以⾄"精深"。
当教师亦当以"博学"为根基,对学⽣⽽⾔,"博学"更是其适应社会、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根本,必须开阔眼界,⼴泛涉猎,掌握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
师⽣均应抱定终⾝学习的理念, “活到⽼,学到⽼”。
求真:科学的真谛在于“真”,道德的真谛在于“善”,艺术的真谛在于“美”。
求真,即在于⿎励师⽣不满⾜于已有的⼀知半解,通过不懈地探索,揭⽰⼤千世界中事物的本源,寻求真理,学会⽤理性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崇⾼: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代朗吉诺斯的《论崇⾼》,认为崇⾼是“伟⼤⼼灵的回声”,是真纯的情感,伟⼤的精神,⾼尚的⾏为,神圣的使命,⼈类共同崇尚的美德。
校园文化之“三风”解读

校园文化之“三风解读”一、“校风”解读校风:工作踏实、学习扎实、身体结实、生活朴实。
工作踏实:内心安定、平静,不浮躁。
认真工作,不投机取巧。
学习扎实:指学习基础好,学习的东西牢固。
身体结实:指人的身体好,非常健康。
生活朴实:指人在平常生活非常节俭,生活过得简单、朴素,不奢侈。
二、“教风”解读教风:严慈、严明、严格、严谨。
严慈: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方式:教师要在严厉要求学生的同时对学生充满爱心,要像父母一样对学生严厉而又慈祥地管教。
严明:教师对学生纪律上的要求:严肃而公正,纪律严明。
严格:教师对学生教学的要求: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
严谨:教师对治教的态度:形容严肃谨慎,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
既指思想严谨,也指学术态度严谨。
教学一丝不苟,严密周到。
三、“学风”解读学风:学勤、学真、学实、学新。
学勤:学习勤奋,这里首先说的是学习;进一步说是怎样的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甚至还暗含有学习目的在内,答案就是勤奋。
那么什么叫勤奋呢?勤就是勤快、连续、辛勤。
学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一句话。
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
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
学真,就是教学生求真知识,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办真事,求真理,做真人。
学实:学实是指真诚实在。
实心实意的学,学实实在在的东西。
学新:学习新的理念,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的技术,学习新的知识,学习创新的技能技巧。
小学校训、三风的阐述

小学校训、三风的阐述
校训:日有所进日日有思考,天天有收获,时时有进步。
凝聚了日有所思、日有所省、日有所悟、日有所得、日新月异的渐进式的成才过程,积硅步以成千里,汇小流而成江海,诠释XX学校人务实求真、开拓进取的精神实质。
学风:今日事今日毕
"今日事今日毕",传承传统美德,提醒并激励学生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不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为明天的成功打下基础。
校风:崇德尚学
崇德:崇尚、倡导高尚的道德和品行,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核,是中华民族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
尚学就是指崇尚思考、勤于学习、勇于探索,体现全校师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精神状态。
教风:厚生乐教
厚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所有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乐教:以教为乐,把教育教学看成是快乐的事情;使教为乐,使教育教学变成快乐的事情。
三风一训的内容及释义

“三风一训”的内容及释义一、校训:重品立行全面发展重品立行全面发展:关注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举动。
: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三风1、校风:诚朴、务实、精细、和谐诚朴:诚即真实、真切,朴即朴素、朴实,要求言行一致,加强道德涵养,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精神,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
务实:认识规律求真知,脚踏实地负重行,真抓实干,务实前行。
对人求真,对事求真,对理求真,勤恳实在、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讲求实效。
精细:就是精益求精。
既是手段、方法、途径,也是目标;既是工作、学习上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是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所能达到的完美境界。
和谐: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
强调身体和心灵、情感和知识、道德和智力、动手与动脑完美结合,师生协作创建教育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的目标相统一,即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教风:爱生、乐教、赏识、创新爱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掌握爱的艺术。
爱心是工作的强大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乐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赏识:赏识不是表扬加鼓励。
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只有创新才能推陈出新,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源动力。
3、学风:乐学、善思、体验、求真乐学: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在愉快中学习,以学为乐,寓乐于学,乐学统一,相得益彰,把求知当作乐趣。
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动力巨大,兴趣浓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校风、教风、学风内容诠释
贾得联校鹅舍小学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教风: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学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学乐学守纪爱国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文明进取:严守规则、文明有礼、诚信谦虚、爱护环境;刻苦严谨、更新观念、探索规律、开拓创新
尊师爱生:是指每位学生都要尊重每一位老师,遵从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参加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
爱生,是指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增强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严谨勤奋:指“严”字当头,对全校师生都提出严格要求,因为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
领导要从严治校、教师要从严治教、学生要从严治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问。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讲究实际,讲究实效、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做人。
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
胡锦涛总书记在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的少代会上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了“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的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从小做到
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
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
“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创新: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工作和学习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创新,创新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灵魂,全校师生要敢于向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具备同中求异,旧中求新的精神。
教风: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教风就是教师在治学态度、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
尽职尽责:就是每位教师都要做到身在其职,则尽其责。
爱岗敬业: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己的岗位的职责,对自己岗位勤奋有加。
本职工作是奉献精神的力量源泉,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爱岗敬业是平凡的敬业精神,我们每个人够能够做到,都应该具备爱岗敬业又是伟大的奉献精神,因为伟大出自平凡,没有平凡的爱岗敬业就没有伟大的奉献。
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学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学乐学守纪爱国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和成人成才的保证。
严谨治学:严谨是治学的基本要求 ,治学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需要我们以坚韧不拨的毅力,知难而上,不断探索。
每一位同学都严谨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好好把握手中的轮盘,把自己的校园生活谱写成一首无悔的童年之歌,描绘成一个绚丽的七彩之梦!
精益求精:意思是说,尽管各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学海无涯”,学习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把学习和专业技能的磨练作为首位,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化,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为成为高技能人才而努力。
两个“精”字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要求。
勤学乐学:勤学是求知的首要,学会探究,才能学为所用,才能挖掘知识的乐趣和奥秘,学会合作,才能呈现集体智慧,才能更有力量,学会自强,才能直面人生,才能生存与发展。
“乐学”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动力巨大,兴趣浓厚;为引导学生能够快乐、自主地参与学习,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能积极参加社团、群体等校内外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责任感。
守纪爱国:纪律是学习的保证,只有守纪,才能更好的学习;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体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
”
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
校训是对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的概括,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示和导向作用。
诚信做人认真做事:人生在世,就是两件事:做人和做事。
做人包括:待人的态度,处事的标准,道德准绳,良心底线,与外界和谐相处都属于做人的范畴。
做人要讲诚信。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具体地说就是:不虚假,心、口、手一致,当你说的话就是你心中想的,你所做的又与你所说的一样,或者努力向你所说的方向靠拢。
做事包括:学习、工作、生活。
认真就是:严肃对待,不马虎。
认真是做好事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人都应“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
做事能体现、反映出你的做人;做人的影响、甚至决定你的做事;做人是本质,做事的表象。
厚德博学砺志笃行:厚德,源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厚德载物”意思是要加强品德修养,承担建设国家的重任。
以“厚德”为训,体现以德为首,以德治校。
砺志,意思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人虽小志向要大。
有志者事竟成。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砺志”旨在让学生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
“博学笃行”源自《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意思是要广泛学习,亲自实践。
厚德和博学是德和智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不断升华,方能德才兼备。
砺志与笃行则是理想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必须有理想作为航标,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 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 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