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校风 教风 学风 解读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的教风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
在我校,我们提倡“严慈互济,教学相长”的教风。
严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要求学生做到最好,做到最优秀。
慈则是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
互济则是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研究,互相促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学风:尊重知识,勤奋好学,追求卓越学风是学校的精神气质和学生的研究态度,是学生在研究中形成的一种惯和风尚。
在我校,我们提倡“尊重知识,勤奋好学,追求卓越”的学风。
尊重知识是要求学生对知识要有敬畏之心,对知识要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勤奋好学是要求学生在研究中要有毅力,要有恒心,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追求卓越是要求学生在研究中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成绩和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的研究生活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在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中,我们不仅要理解它们的含义,更要在实际中贯彻它们的精神,将其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XXX是一种将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就像是“严父慈母”,能够帮助孩子顺利地成长成才。
教育专家XXX教授指出,教师仅仅对学生表示爱是不够的。
老师需要在爱的基础上,实行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严慈互济的教育方式中,老师才能真正地关心和帮助学生,而学生也能够对老师产生亲近、尊敬和信任。
教学相长”这个词出自于《礼记·学记》。
其中有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我反省;知困,然后能自我提高。
因此,教学相长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自主合作、XXX是良好的研究风格。
【最新精选】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校训:勤奋、求实、团结、进取●勤奋:学生学习努力,勇攀知识的高峰,逐步形成你争我赶的学习风气。
教师能自能充电,努力夯实专业知识,提神自身文化修养,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性的教师。
●求实:强调真诚笃实、实事求是、严谨治校、严格治学的科学态度;学习上讲求实际,追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决不流于形式。
●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强调团队意识、团体竞争,在集体中又求同存异,努力使师生有归属感,从而各方面和谐共进。
●进取:成功的真正支点在于进取心。
躺在原有的知识上,光有奉献精神的老师,未必就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好教师的标准应当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就时时需要我们有一颗进取心,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校风——崇实、尚勤、笃学、诚行●崇实尚勤:意为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即做人诚实、做事务实、教学踏实。
作为学生,能关心他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从小做起,做一个诚实的人。
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本专业文化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实实在在地教书。
●笃学诚行:“笃”的涵义就是敦厚、诚实、忠信的意思。
为人要有人品,做学问也要有“品格”。
结合传统文化,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层面付诸到实际生活的行为。
“行”近似于今天所言的“实践”。
“笃学诚行”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就是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做学问。
◆教风:敬业、严谨、博学、善导●敬业:是一种基于挚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其本质就是奉献的精神。
教师要有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摆脱单纯追求个人利益的狭隘眼界,具有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
●严谨:严谨就是要严谨做人,严谨治学,严谨从教,严谨育人。
严谨是一种执着的精神,是一种踏实的作风,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博学:学习广博,不一味死学、死抠课本知识,要广泛涉猎其他知识,在教学中能举一反三,努力使自己有鲜活的水。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

龙泉街道大庙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及其内涵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教风: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学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学乐学守纪爱国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文明进取:严守规则、文明有礼、诚信谦虚、爱护环境;刻苦严谨、更新观念、探索规律、开拓创新尊师爱生:是指每位学生都要尊重每一位老师,遵从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参加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
爱生,是指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增强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严谨勤奋:指“严”字当头,对全校师生都提出严格要求,因为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
领导要从严治校、教师要从严治教、学生要从严治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问。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讲究实际,讲究实效、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做人。
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
胡锦涛总书记在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的少代会上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了“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的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从小做到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
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
“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创新: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工作和学习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创新,创新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灵魂,全校师生要敢于向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具备同中求异,旧中求新的精神。
校园校风 教风 学风和校训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

校园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校园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塑造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校园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并采取具体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
本文将从校园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的内涵、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校园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的内涵1.校园校风校园校风是学校内部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是学校对外传达的形象和内部教育活动的总体氛围。
一个学校良好的校园校风,能够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凝聚师生的向心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2.教风教风是学校内部教师群体的专业品质和教学作风,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工作态度和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代表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学风学风是学校学生群体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态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要求和学习方法,代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4.校训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观的凝练表达,是学校对师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品德养成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1.建设目标(1)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校风,树立和谐和包容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
(2)倡导教书育人的教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身教和榜样。
(3)倡导勤奋好学、严谨求实的学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4)弘扬“明德、博学、笃行、厚德”的校训,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具体措施(1)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校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创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学校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2)倡导教书育人的教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拔优秀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组织教师教学观摩和交流,促进经验共享和教学方法的提升。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释
一、校训:
“自强不息”: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优秀的品格。
“厚德载物”: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品质。
二、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团结:是力量的源泉,也是事业成功发展的前提。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学校这一团体中,只有团结起来,将这种力量凝聚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共同完成和实现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
奋进:振奋向前;奋勇前进。
求实:就是讲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科学决策,认认真真搞工作,踏踏实实做学问。
创新:义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阔视野,奋发进取,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摆脱旧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用全新的思路来创造全新的业绩。
三、教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
敬业:专心致力于工作,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
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的态度。
爱生:爱护学生、关爱学生,对待学生就像爱护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进取:出自《论语》:努力上进;立志有所作为。
奉献:是对自己事业的一种爱和全身心的付出。
四、学风:文明勤奋博学慎思
文明: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
勤奋: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博学慎思:选自《中庸》,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
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
校风 教风 学风 校训解读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臻对般民族学校“三风一训”阐释一、校训:诚信立身,自信成事其核心理念就是“信”,“两信”教育就是学校的教育核心,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师生的品性、道德蜕变的目标,我们力求通过学校教育同时实现师生道德与学业的共同进步。
“两信”就是学校一切“教导”与“学”的活动的起点和爱人。
“诚信立身”,诚信是修身的基石。
诚信是最基本的品德修为,立身必先立诚,为人“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堂堂立身于天地。
“自信心成事”,自信心就是顺利的关键。
存有自信心,才存有缔造;存有自信心,就可以淡然;存有自信心,才可以顺利。
心中存有斗志,坚信自己,苍劲存有为,淡然淡定,方能够成就自己,无私奉献社会。
二、校风:和谐有序昂扬向上其核心理念就是“和”,“和”就是协同,就是合作,就是沟通交流,就是亲密,“人与自然”就是学校氛围的终极崇尚,就是同时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人与自然有序”就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氛围,“有序”主要就是指秩序,秩序就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就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教育更是讲究张弛有度,规范有序,只有如此就可以确保学校活动有序展开;“人与自然”则就是学校工作的终极崇尚,教师人与自然发展,学生人与自然蜕变,师生人与自然共入,学校沦为人全面发展、社会人与自然进步的源发地,就是我们崇尚的目标。
“昂扬向上”是学校秉承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前行的姿态,是一种奋进的方式,更是一种勃发的精神。
五十多年风雨坎坷路,臻坚人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从未放弃昂扬的姿态,始终以上进的态度,以精进的方式,去赢得前进的方向。
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在创造的进程中始终不变的是臻坚人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
三、教风:敬业细致博学善导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细致——严苛慎重,一丝不苟,这就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建议。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意义说明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意义说明学校校训:治天地之学问、树方圆之人格。
学校校风:开放合作、务真求实、营造和谐。
学校教风:爱生、严谨、求活、善诱。
学校学风:团结、勤奋、务实、创新。
校训说明什么是人民教师的使命?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即“治天地学问,树方圆人格”。
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告诉,同时也是唤醒,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精神与精神的契合;教师应当是博大的胸怀,他们像太阳一样为学生播洒光和热,使学生变得强健有力、自强自立、努力完成自身生命的追求。
教师,就是一支粉笔,能点拨知识王国的迷津;一块黑板,能记下对同学们的无限深情;一个讲台,能指点通向理想的道路;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耕耘,是奉献。
校训“治天地之学问,树方圆之人格”最通俗的理解:“全面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做人”。
校风说明开放合作——在学校这个平台上,建立开放、平等、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追求教育资源、人力、服务、设备等多方面的共享,资源整合,师生教学双边共赢,教师之间携手共进,追求对整的开放服务,建立有效的强强合作机制,发挥教学、管理、课堂的综合优势。
务真求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真谛就在于:通过实实在在的传授与学习,掌握一定的本领,它容不得半点虚假。
因此,学校教育教学都应遵循“务实求真”的原则。
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才是实实在在的“人才”。
营造和谐——和谐校园的追求,就是要从外在的物质环境上、学生内在的心灵中,营造一个能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育人”环境。
环境育人,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净化师生心灵,陶冶着师生文明高尚的情操,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
使学生产生“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的心理。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
当学校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事事都是德育教育的素材、处处呈现环境育人的局面”时,和谐德育才得以实现,和谐校园也才能构建。
小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民主”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师生民主,在这样宽松、美好的情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向上”是新区小学精神的核心。
“向上”蕴含着不断进取的朝气。
只有凭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不断寻找自己的参照物,新区小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地超越自己。
“向上”蕴含着永不服输的锐气。
锐气就是动力,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向上”蕴含着充满智慧的灵气。
在“向上”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新区小学人充满智慧的回答。
因为有些问题是新区小学特有的,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
圆融的灵气会成就学校的灵性,造就有灵气的教师和有灵气的学生。
教风:踏实、严谨、创新、进取从特级教师刘静红、省级骨干教师左九英、陈广川、刘桂贤,到市级优秀教师龙辉、单慧岩、陈忠艳、郭凤艳和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个又一个先进典型彰显着新区小学教师群体的优秀。
当然,还有许多新区小学老师是默默无闻的,然而,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老师用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无怨无悔的工作热情成就了新区小学明日的辉煌的动力,他们是新区小学的宝贵财富。
“踏实、严谨、创新、进取”是新区小学的教风。
“踏实”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谨” 是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创新” 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进取”则是“向上”的新区小学精神的直接体现。
学风:乐学、静思、自主、合作勤奋学习是人生的根基,能吃苦才能成大事,热爱学习,是取得成功的动力。
“乐学静思”是学生个体具有的旺盛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自主合作”则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一种基于挚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其本质就是奉献的精神。教师要有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摆脱单纯追求个人利益的狭隘眼界,具有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
●严谨:
严谨就是要严谨做人,严谨治学,严谨从教,严谨育人。严谨是一种执着的精神,一种踏实的作风,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进取:
成功的真正支点在于进取心。躺在原有的知识上,光有奉献精神的老师,未必就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好教师的标准应当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就时时需要我们有一颗进取心,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校风——崇实、xx、笃学、诚行
●崇实尚勤:
意为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即做人诚实、做事务实、教学踏实。作为学生,能关心他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从小做起,做一个诚实的人。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本专业文化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实实在在地教书。
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有心得才能在实际中践行。
●勤学好问: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学问的充实,功底的深厚,精神的丰富,都与学生的勤奋是分不开的。“书山有路
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努力培养学生学有素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主动抓住成功的机遇,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好问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明辨笃行:
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办学宗旨(理念):
不求人人成材,只求人人发展我们的教育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专家学者、司长、部长,可我们应该把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好工人、好农民,好公民。不求人人成材,也就是说不一定要让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才能,但求个个发展,就是要学会做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学校特色:
德才双馨(文化濡染心灵,礼仪修身立人)我校将创建特色学校的主题定位为“文化濡染心灵礼仪修身立人”。学校依托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扮靓校园文化,让文化濡染学生心灵。这一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形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氛围。
●博学:
学习广博,不一味死学、死抠课本知识,要广泛涉猎其他知识,在教学中能举一反三,努力使自己有鲜活的水。
●善导:
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故而教师对学生要导之以行。
◆学风:
熟读精思、勤学好问、明辨笃行
●熟读精思:
●笃学诚行:
“笃”的涵义就是敦厚、诚实、忠信的意思。
为人要有人品,做学问也要有“品格”。结合传统文化,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层面付诸到实际生活的行为。“行”近似于今天所言的“实践”。
“笃学诚行”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
行合一”。就是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做学问。
◆教风:
敬业、严谨、博学、善导
◆
勤奋、求实、团结、进取
●勤奋:
学生学习努力,勇攀知识的高峰,逐步形成你争我赶的学习风气。教师能自能充电,努力夯实专业知识,提神自身文化修养,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性的教师。
●求实:
强调真诚笃实、实事求是、严谨治校、严格治学的科学态度;学习上讲求实际,追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决不流于形式。
●团结:
众人拾柴火焰高,强调团队意识、团体竞争,在集体中又求同存异,努力使师生有归属感,从而各方面和谐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