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分析沈翠山(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深圳518112)摘要: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依帕司他治疗。

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密歇根神经病变评分(MNSI),观察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神经症状及体征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结论:依帕司他、甲钴胺结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佳。

关键词:依帕司他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0)04-0111-02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长期控制不佳常引起多种病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1]。

目前临床上针对DPN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改善神经末梢循环、抗氧化应激等[2]。

依帕司他和甲钴胺均为临床上使用率较高的治疗DPN的药物,对DPN均有一定疗效,但对二者联合用药报道较为少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57.45±11.71)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53±1.53)年;DPN病程1~11年,DPN平均病程(4.65±1.27)年;入院时随机血糖(12.89±2.55)mmol/L,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7.75±1.95)%。

依帕司他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依帕司他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4 参 考 文 献 [ 1 ] 原树云 , 宋 令 碹 .单 唾 液 酸 四 己 糖 神 经 节苷 脂 钠 联 合 亚 低 温 治 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J ] .中 国 现 代 药 物 应 用 ,
2 O 1 2, 6 ( 1 6 ): 7 2 — 7 3 .
[ 2 ] 杨锡 强 , 易 晓 明 .儿 科 学 [ M] . 6版 .北 京 :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 4 7 ・
基, 导致脑损 伤 ; ( 4 ) 能量持 续衰 竭时 , 兴 奋 性 氨 基 酸 尤 其 是 谷氨酸在细胞 外 聚集 产 生毒 性 作用 , 引 起 细 胞 内 钙 离 子 超 载, 自由基 生 成 增 多 , 最终导致 脑细胞水肿 、 坏 死 和 凋 亡 。脑 细胞 凋 亡 一 般 自脑 缺 氧 缺 血 6 ~1 2 h开 始 。 因 此 , 早 期 诊 断 和 治 疗 新 生 儿 HI E, 可有 效 降 低 脑 损 伤 引 起 的神 经 系 统 后 遗 症, 提 高 患 儿 的 生存 质 量 。 神 经 节 苷 脂 是 促 进 中 枢 神 经 系统 损 伤 后 修 复 的 一 种 特 效物质 , 是一种 复合 的糖脂 , 由 一 个 亲 水 的 糖 基 和 一 个 亲 脂 的脂 基 组 成 。 脂 质 镶 嵌 在 神 经 的 胞 质 内 , 糖 基 在 神 经 细 胞 外, 是细胞膜 的天然成分 , 存 在于人类大脑 细胞 中, 中枢 神 经 系统的含量非常丰 富。平均 分子 量约 为 l 8 0 0 , 其 含 量 的 高 低 与神经的生长 、 修 复 和 再 生 密 切 相 关 。作 为 神 经 细 胞 的 天 然组 成 成 分 , 它 调 节 细 胞 膜 内外 钠 、 钾、 钙 等离子 浓度 , 与 神 经 细 胞 系 统 的 功 能 。脑 损 伤 时神 经 节 苷 脂 的 含 量 明 显 减 少 , 如果 不 及 时 、 足量 的加以补充 , 由 于 神 经 细胞 膜 上 的 钙 内流 , 钙 蛋 白水 解 , 细 胞膜 最 终破 坏 , 引起 神经 细胞 的最 终 凋亡 。 在缺 氧 缺 血 的 情 况 下 , 外 源 性 神 经 节 苷 脂 可 嵌 入 神 经 细 胞 膜 以保 护 其 完 整 性 , 还可 防止 细胞 凋亡 , 拮 抗 兴 奋 性 氨 基 酸 的 神经毒性 , 减少 钙离子 内流从 而减 轻脑 水肿 , 抑 制 活 性 氧 的 产生 , 减 少 氧 自由 基 对 脑 细 胞 的 损 害 ; 尤其 是 G M一 1还 具 有 类 神经生长因子样 的作用 , 能促进 神 经再 生 , 具 有 神 经 保 护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9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5·疗效评价·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与高血压、高血脂在临床上合称为“三高”[1]。

近年来,随着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增多,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7]。

糖尿病可以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8]。

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端疼痛、麻木,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9]。

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甲钴胺和依帕司他是临床治疗应用频次较高的治疗药物[10-15]。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药物的具体疗效,本研究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际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选取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男和女分别为21例和19例,年龄范围46~78岁,平均为(57.8±6.7)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单秋妹,于宏(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天津 301700)【摘要】目的 分析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际应用效果。

方法 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选取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甲钴胺分散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但是试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糖尿病与并发症·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 糖尿病新世界2021年1月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较高,患者群体庞大,临床治疗与控制难度较大。

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较高,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较为常见,该并发症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尽早治疗[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以降血压和神经修复为主,二者联合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甲钴胺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物,可促进周围神经修复,但是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疗效。

依帕司他为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有效改善患者受损神经细胞功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应用增多,多与甲钴胺配合治疗,但其疗效有待进一步分析[2-3]。

为此探明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的疗效,该次研究选择该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7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比分析其具体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收治的87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OI:10.16658/ki.1672-4062.2021.02.172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卢锋,兰毅,吴兴,王轶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该科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7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依帕司他组(44例)。

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依帕司他组增加依帕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病变改善情况,并监测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依帕司他组治疗后TSS评分(3.83±1.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8±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依帕司他组治疗后正中神经感觉与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与运动传导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甲钴胺,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帕司他,3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干预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及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达到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

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依帕司他;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137-02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周围神经病变,其主要以累及外周末梢神经系统为主要变现,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为止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1]。

以往多采用对症支持处理及神经营养支持,如甲钴胺等治疗[2]。

依帕司他作为目前最新型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其通过抑制红细胞内山梨醇蓄积,从而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神经病变症状。

本研究主要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0岁,平均(63.2±2.1)岁,糖尿病病程5~25年,平均(9.1±2.1)年,周围神经病变时间3~15年,平均(7.1±1.7)年;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0~70岁,平均(63.2±2.1)岁,糖尿病病程5~25年,平均(9.2±2.1)年,周围神经病变时间3~15年,平均(7.1±1.6)年,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及继发周围神经病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韩世华【摘要】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清溪医院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口服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依帕司他片(唐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DPN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DPN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帕司他片(唐林)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临床疗效较单用甲钴胺片治疗好,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社区门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内科》【年(卷),期】2016(011)001【总页数】2页(P87-88)【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依帕司他;甲钴胺【作者】韩世华【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东莞市5236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周期长且发病后患者神经中枢以及周围局部神经组织均受到损害,临床上以周围局部神经组织病变较为常见,主要为远端感觉神经发生病变。

文献[1-2]报道,周围神经病变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0%以上,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和(或)体征,常表现为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跟腱、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震动觉减弱或消失,位置觉减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觉减退最为明显。

在临床上,DPN并非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死因素,但其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率增加,严重者可发展至糖尿病足及肢端坏疽,导致截肢、致残,严重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DPN多重病因及对症治疗两个方面考虑,临床上多采用联合治疗。

笔者使用甲古铵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患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依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艾德华;田淑艳;唐立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19)5【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palrestat combined with muscle ammonia peptide glycosid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JN ).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90 DPJN cases treated by Siping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0 to September 2011 was done. The 9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45 cases each,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palrestat combined with muscle ammonia peptide glycosides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palrestat therapy. The treatment course lasted for 4 weeks,and the reflex statu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in symptoms saw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JNGV of both groups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but improv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 Conclusion Epalrestat combined with muscle ammonia peptide glycosides treatment for DPJN has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DP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反射情况.结果在症状改善程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PN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DP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总页数】2页(P933-934)【作者】艾德华;田淑艳;唐立峰【作者单位】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科,吉林,四平,136000;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科,吉林,四平,136000;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科,吉林,四平,1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肌氨肽苷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评价 [J], 夏德武;盛茂地2.依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陈小利3.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J], 韦海涛;陈冰4.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韩世华5.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韩世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帕司他结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依帕司他结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钴胺治疗该病效果较好[3]。因此,本研究选取 70 例糖尿病周围神 时 1 次,将 100 mg 维生素 B1和 500μg 维生素 B12 对患者进行注
经病变患者分组进行治疗,现将治疗情况做以回顾,报道如下。
射 [4]。观 察 组 患 者 采 用 口 服 的 方 法 ,每 天 3 次 ,将 50 m g 依
1 资料与方法
帕 司 他( 扬 子 江 药 业 集 团 南 京 海 陵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国 药 准 字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3 H20040012)和 500 mg 甲钴胺(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
年 2 月~2015 年 5 月间接收的 7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 药准字 H20041767)进行口服,2 组均治疗 15 d[5]。治疗结束后将
[1] 邵礼成,陈广辉,李赞钊.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

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2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 35 例患者总有
杂志,2015,35(18):5144-5145. [2] 秦永章,柯瑞琼,肖丽霞,等.氟西汀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
者,将这 7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 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组男 19 例,女 16 例,年龄 48~62 岁,平均年龄(52.32±4.13)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正中神
岁,从初次诊断到接受本次治疗平均时间(3.97±2.41)年,空 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其中疗效评价指标:将疗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 (Gh B 2 )控 制 良好 ( B < . F G 7 mmo/ ,B h 1mmo L) 8 1 L G2 < 0 l 。 /
・9 ・ 3
人 6 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治疗组 3 例 ,男 l , O O 7例
女 l 例 , 均 年 龄 5 . ± 1. ,平 均 病 程 89 . : 3 平 5 6 07岁 .±24年 对 照组 3 ,男 1 0例 8例 ,女 1 2例 ,平 均 年 龄 5 _±1 . ,平 63 0 4岁
小 动 脉 。 本研 究 表 明 ,二 者联 用 治 疗 DP 通 过 不 同 的作用 途 N 径 起 到 叠加 和 互 补 的 作用 , 得 满 意疗 效 , 状 体 征 明显 改善 , 取 症
且临床应用安全 , 无 明显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马学毅. 1 糖尿 病神经病 变的诊 断与治疗 [】 中国糖尿 病杂 J.
及组织氧化代谢增加致神经组织损害。 近年来,多元醇旁路的
激 活 被 普 遍 认 为 是 D N 发 病 的最 主 要 原 因之 一 , 同 时 , 山梨 P
1 疗 效评 定标准[】 显效: 自觉症状 消失,腱反射基 . 3 1 本正常,肌 电图神经传 导速 度增 ; 5 / 或恢复正常;有效: N> m s
与 人 体 生命 的重 要 物 质 , 有 改善 血液 循 环 障碍 、降低 血 管 阻 具 力 、 加 组 织 利 用 氧及 组织 细 胞 膜稳 定 的 作用 , 主 要 成 分有 增 其 降 钙 素 基 因相 关 肽 、心房 肽 、腺 苷 、氨 基 酸 等 。降钙 素 基 因相
疗后 的 NC 均较 治疗前有 改善 ( < . ) V P 00 ,治疗组治疗后 的 5
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 ( P 是糖尿病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 D N)
目前 尚无 特 效 治疗 。 为 了探 讨 更 好 的治 疗 方 法 , 改 善 D N 患 P
伴有下列 3 种情况:①感觉功能障碍 ②运动功能障碍。 ③经
肌 电图检 查 运 动 神 经 传 导速 度 ( c 和 感 觉 神经 传 导速 度 MN v)
观察 患者神 经传 导速度及 临床疗效。结 果 关键词: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 :R 8 . 5 71 依 帕司他
治疗组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 疗效上均优 于对照组 ( < . )。结论 P 00 5 肌氨肽苷 文献标识码:B
司他联合肌氨肽苷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 经病 变具有较好 的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 — 4 4( 00 0 - 0 3 0 0 4 78 2 1 ) 60 9— 2 - 均病程 93 . -±27年。符合 19 9 9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
否。HC 的增长速度直接与合体滋养细胞 的数量和对数生长 G
将其 诊 断率 进 行 对 比 (I3 ) r 7 = 有关 ,输 卵管 妊 娠 时 ,受 精 卵 着床 在 输 卵 管 黏膜 , 养 细 胞 发 滋
育不 良,合体滋养细胞 合成 HC G量显著减少 ,与相 同孕周宫
内妊 娠 相 比,血 中 H G 测 定 值 明 显 偏低 ,增 长 速度 慢 。异位 C 妊 娠 早 期 和早 早 孕 在 B超 下 较 难 以 区分 。 时结 合 血 B. C 此 H G, 但 异 位 妊 娠根 据 连 续 B HC 测 定 ,需延 长诊 治 时 间 4 ~ 2小 。 G 87


著 ・
2 l 年 6月第 1 卷第 1 期 OO 9 2
照 组 比较 , ☆P<0 0 。 . 5
C ia el a hn H at r hC e
治疗组用依帕司他 ( 中国扬子江药业集 团生产 ,商 品名唐林,
批 号 2 00 1 )5 mg 0 4 0 2 0 ,3次 / d口服 , 同 时加 用 肌 氨 肽苷 注 射
2 1 年 6月第 1 第 1 00 9卷 2期
C ia a hC r hn Hel ae t


著 ・

简单、迅速 、无创,患者 易于接受 。但 由于雌孕激素的作用使 子宫轻度增大 , 宫内回声紊乱 内膜基底细胞肿胀 , 并堆积成 团,
声 像 图 成 “ 孕囊 ”的 液 性暗 区 ,形 似 宫 内妊 娠 中 的妊 娠囊 的 假
3 讨论 参考 文 献
31 阴 道 B 超 对 异 位 妊娠 早期 诊 断 的价 值 .
B 超 检 查 可
[】 乐杰. 1 妇产科学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M.
以直 接观 察 宫 内有 无 孕 囊 ,附件 区有 无 包 块 及 其 他 情 况 , 作 操
依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志 ,2 0 ,l 5 : 3 0 3 2 02 0( ) 0 - 0 .
[】李红,陈亚春,周筠,等. 2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的 临床 研 究 [】 中 国糖 尿 病 杂志 , 07 1 J. 20, 5
(1 : 6 3 1) 6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o 0 ,AP .5 k .5 <o 0 ;与对
静脉滴注 ,1 d对照组仅用依 帕司他治疗( 次,。 方法 同治疗组 ) 。
2组 疗 程 均 为 4周 。
效 率 高于对 照 组 ,经 检 验两 组具 有 显著 性差 异 ( 33 9. %,
8 .%P 00 ) 00 < .5 。
23 两 组 副 作 用 比较 . 明 显 副作 用 。 3 讨 论
用 t 验 , 符合 正 态 性 时 用 秩 和 检 验 ;计 数 资料 用 x ’ 检 不 验; 2检
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所有 资料均采用 S S 1. PS3 0统计软件进
行 分析 。 2 结 果 两 组 治 21 两 组 DP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N V 变化 的 比较 . N C
者的生活质量,本研 究观察 了依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对 D N P 患者 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1 对 象 与方 法 1 对象 . 1 2 0 年 2月~ 0 0年 2月在 我 院住 院 D N病 09 21 P
( Nc s V)减慢。有 以下情况之一 者排除 :①其他疾病所致的
周围神经病变。② 有严 重的心脏 、肝脏、肾脏疾病 。两组患者 在性别 、年龄、病程 等方面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 > . ) Po 5。 0 1 方法 . 2 所有病例均给 予糖尿病健康 教育、糖尿病饮 食控制和胰 岛素控制血糖 ,使空腹血糖 ( B F G)和 餐后 2 h血
陈 小利
( 南株 洲 市三 三 一 医院老 干 科 湖
42 0 102)
[ 摘
要] 目的
探 讨依 帕司他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的一 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病例 6 0 依 帕
例 ,随 机 分 为 治 疗组 和 对 照 组 各 3 0例 ,治 疗 组 采 用依 帕 司他 联 合肌 氨 肽 苷 治 疗 ,对 照组 采 用依 帕 司他 治 疗 ,疗 程 均 为 4周 ,
NC 改善 优 于 对 照组 ( < .5 。 见表 1 一 V P O0 ) 。 表 1 两组 治 疗 前 后 M C N V和 S O NV比较 ( ,n 3 ) X is = 0
关肽是人体 内最强的一种扩血管物质; 心房肽 能松弛血管平滑
肌 、舒 张 血 管 ;腺 苷 是 体 内一 种 重 要 的活 性 物质 ,可 直接 扩 张
双环征,使假 阳性率可达 9 %,“ 假孕囊 ”多位于宫腔 中央 , 张力低, 壁较薄, 呈不均匀性增强回声。 且假阴性率可达 1%。 3 即必须结合临床特 点及其他辅检 ,综合分析超声 图像的特 征。 32 血 B. G 和孕酮对 异位妊娠早期诊断 的价值 . HC 血
B. G是妊娠的特 异性指标 ,但是它 ed r l e 的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优 良率达 9 . n 1 %,疗效满意。结论 4
踝关 节 手 术 治 疗
和手术入路 ,准确的骨折 复位 和有效的内外 固定 , 是提 高手术疗效减 少并发症促进踝 关节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
中图分类号:R 8 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 4 4(0 0 0 — 0 4 0 0 4 78 2 1 ) 6 0 9— 3
自觉 症 状 明显 减 轻 ,腱 反射 未 完 全 恢 复 正 常 ,肌 电 图 NC 增 V
醇 过 多 还 影 响 神 经 组 织 对 细 胞 外 肌 醇 的 摄 取 , 改 变 Na 一+ A P酶活性, +K 一T 使神经细胞肿胀 、 变性 , 生理功能降低 , 传导速度减慢【] 2。 依帕司他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大量试验研究都已证实 ,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 以有效的改善糖尿病多元醇的代谢紊乱, 提高 Na一 _A P酶活性 , 十K+ T . 并纠正神经组织的一些结构和功能 异常 , 醛糖还 原酶抑制剂还可以抑制山梨醇代谢中的醛糖还原 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并防止轴突变性和轴突胶质分离 。 肌氨
肽 苷 注 射 液 富含 多种 氨 基 酸 、多 肽 、核苷 及 核 苷 类物 质 ,是参
 ̄< m/; 5 s 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 , 腱反射无改善 , 电图 NC 肌 V
无变化。 1 统 计方 法 . 4 一 计 量 资 料 以 ± S表 示 ,先 进行 正态 性
检验,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时采用成组 t 检验 ,方差不齐时
三踝骨折手术治疗 5 例临床观察 8
王 浩 陈 斌 周 晴峰
49 0 1 6 0) ( 陵 县人 民 医院 沅
[ 摘
要] 目的 探 讨三踝 骨折 手术治疗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对5 8例采 用切开复位 内固定患者手术疗效做 回顾性
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