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技术的优化
【精品】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

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应用中,生物活性炭(BAC)滤池的反冲洗问题非常棘手又亟需解决。
随着BAC滤池运行时间的延长,炭粒表面和滤床中积累的生物和非生物颗粒量不断增加,导致炭粒间隙减小,影响滤池的出水水质和产水量[1]。
反冲洗方式与相关参数直接影响BAC滤池的运行效果和成本.有研究表明[2],采用单独水冲的滤池出水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和细菌量高于采用气水联合反冲的滤池,而充分去除过量的生物膜是保证滤池成功运行的重要前提.国外对生物滤池反冲过程中的颗粒脱附机理进行了研究[3],但关于其程序及相关参数选取的报道较少,而这又恰是指导生产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个别采用生物活性炭技术的水厂只能直接参照国外经验,如昆明、北京水司均采用单独水冲(滤层膨胀率为25%)。
1 试验方法1.1工艺流程及装置中试的工艺流程为预臭氧化→混凝、沉淀、过滤→臭氧—生物活性炭,试验装置包括常规处理、臭氧化和BAC滤池处理系统。
BAC滤池横断面尺寸为500mm×500mm,高度为4。
92m,内部均分为两格,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
池内装填ZJ-15型柱状活性炭,其碘值和亚甲蓝吸附值分别为961、187mg/g。
运行之前采用未加氯的砂滤出水先浸泡活性炭1周,再反洗清洁。
试验期间,臭氧化与常规处理工艺参数基本恒定.预臭氧化的接触时间和投量分别为4.5min和1。
5mg/L左右;主臭氧化的接触时间和投量分别为16min和2。
0mg/L左右。
常规处理水量为3~3.5m3/h,混合时间为6~6。
5s,反应时间为23.2~19。
9min,沉淀池清水区上升流速为1.39~1.62mm/s、斜管内上升流速为1。
60~1.87mm/s,滤池滤速为6。
49~7.57m/h。
混凝剂和pH值调节剂分别采用液态碱铝和氢氧化钠,投加浓度分别为2。
5、6mg/L左右。
1。
2 反冲方式第一阶段单独水反冲试验的炭床高度分别为2.0、2。
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

中图分类 号文章编号 :10 40(020 01 0 00 6220 )2 04 4
S u y o h c wa h M e h0 fBi l g c lAc i a e r o le t d n t e Ba k s t d 0 o o ia tv t d Ca b n Fi r t
滤 床中积 累的生 物和 非 生 物颗 粒量 不断 增 加 , 致 导 炭粒 间 隙减 小 , 响 滤 池 的 出 水水 质 和 产 水 量 。 影 反 冲洗方式 与相 关 参 数 直接 影 响 B C滤 池 的运 行 A
效 果和成本 有 研究 表 明 , 用 单 独水 冲 的滤 池 采
摘 要 : 反 冲洗是 保证 生物 活性炭滤 池成 功运 行的一 个重要 环 节 。对不 同反 冲洗 方式 的 效
果进行 了比较 , 据反 冲洗废 水 浊度 变化及对 滤 池 出水水质 的 影 响 , 立 了合 理 的反 冲洗 方 式 , 根 确 并
给出相关的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历时参数 , 以期为生物活性炭滤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在 臭 氧一 生物 活 性 炭深 度处 理 技术 应 用 中 , 生
接 参照 国外 经验 , 昆明 、 如 北京水 司均采 用单 独水 冲 ( 滤层膨胀率 为 2 %) 5 。
物活性炭( A ) B c 滤池的反冲洗问题非常棘手又亟需 解 决 随着 B C滤池运 行时 间 的延 长 , 粒表 面 和 A 炭
1 试验 方 法
1 1 工艺流 程及 装置
中试 的工艺 流程 为预臭氧化一 混凝 淀 、 沉 过滤 一臭 氧一生物 活性 炭 , 验 装 置 ( 图 1包 括 常规 试 见 ) 处 理 、 氧化 和 B 臭 AC滤池处 理系统 。 B C滤池横 断 面尺寸 为 50仃丌×50H n高 A 0 】1 0 ' . f 度 为 49 内部 均分 为 两 格 , 2m, 采用 小 阻 力 配 水 系 统 。池 内装 填 一1 5型柱状活性 炭 , 碘值 和亚 甲 其 蓝 吸附值 分 别 为 9 1 8 /。运行 之前 采 用 未 6 17mgg 加 氯的砂 滤 出水 先缦 泡活性炭 1 , 反 洗清洁 。 周 再 试验 期 间, 氧化 与常 规 处理 工艺 参 数基 本恒 臭 定 。预臭 氧化 的接触 时间和投 量分 别 为 4 5ri n和 a
活性炭反洗注意事项

活性炭反洗注意事项活性炭反洗是活性炭处理设备进行正常运行的必要操作之一,反洗的目的是清除活性炭表面的污染物,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进行活性炭反洗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反洗前准备:在进行活性炭反洗之前,需要仔细检查处理设备的阀门和管道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密封良好,以免反洗时造成泄漏或其它问题。
同时,应关闭进水阀门,并排出管道中的水,以保证活性炭反洗的效果。
2. 反洗时机选择:活性炭反洗的时机通常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常见的指标有活性炭床层的压力差或者吸附效果的下降等。
一般来说,当床层的压力差超过设定值,或者吸附效果明显下降时,即可考虑进行反洗操作。
3. 反洗介质选择:在进行活性炭反洗时,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介质来清洗活性炭。
选择的介质应当具备良好的清洗效果,不会对活性炭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易于排除床层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反洗介质包括清水、酸碱溶液、氧化剂等。
具体选择应根据床层的具体情况和污染物的性质来确定。
4. 反洗方式选择:常见的活性炭反洗方式有多种,包括单向反洗、双向反洗、交叉反洗等。
在选择反洗方式时,需要根据活性炭床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确定。
不同的反洗方式对于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清洗效果,应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反洗操作。
5. 反洗时间及频率:反洗时间和频率对于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和处理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反洗时间应控制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以避免床层中的活性炭颗粒断裂或脆化等问题。
同时,反洗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过于稀少。
6. 反洗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活性炭反洗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保持反洗介质的流速和压力稳定,以保证清洗效果。
其次,反洗操作应均匀进行,避免过于集中清洗某一部分床层,造成床层结构的破坏。
最后,反洗结束后,应及时排空反洗介质,并进行床层的排气操作,避免床层中的介质残留,造成污染。
总之,活性炭反洗是活性炭处理设备中的重要操作,需要正确选择反洗时机和反洗方式,注意反洗介质的选择和操作注意事项,以充分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反冲洗对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一
表 1试 验 期 间原 水 水质
数值 水温
( ℃)
卜
V
Z
: : 妻 Βιβλιοθήκη 0 p H值 浊度
C O 血 氨氮
2 . O 8 0 . 2 0
( NT U) ( mg / L) ( m L ) c m。 ) ( mg / L )
U V2 5 4 T0 C (
0 . 0 2 5 3 . 4 0
趟
最小值 8
7 . O 8 O 35
耩
。多 ^ 9 口 9 。9 白 9 o9 1 e多
时闻 ( d)
最大值 1 6 平均值 1 2
7 . 8 5 2 . 6 7 7 . 6 0 0 . 9 4
4 . 1 9 2 . 9 1
废 水监 测 分析 方 法 》 ( 国家环 境保 护总 局 第 四版 ) 试 验 过程 中涉及 的主要 参 数 及测 定 方法 如 下 : 水温 : 采 用普 通 玻璃 温 度计 。 p H值 : 采用 p H S 一 2 C型酸 度计 。 浊度 : 采用 T S Z 一 1 台式 智 能散 射 光浊 度 仪 。 溶解氧( D O) : 采用 碘 量法 。 C O D : 采用 酸 性高锰 酸 钾氧 化 法 。 u V :用 U V 7 5 6 P C型紫 外 可 见分 光 光 度 计 测 定 水 样 在 2 5 4 n m
7 . 5天后开始 出现下降 , 第 8天时去 除率急剧下降, 相对于前 7 天 的 平 均 去除 率 5 5 %左 右 , 第8 天 的下 降幅 度达 到 3 0 %以 上 。 过滤 期 间 U V 2 5 4随 时 间 的处 理 效 果 变 化 规 律 见 图 3 。分 析 可 知, 在 工 艺 运 行 的 8天 中 , U V 的 去 除率 相 对 比较 稳 定 。 工 艺运 行 至第 8 天时 , 去 除率 降 幅仅 为 1 0 %。 过滤 期 间 C O D 随 时 间的处 理 效 果变 化 规律 见 图 4 。由图 中 可 以看 出 , 该 项 指 标 的去 除 随 时 间变 化 较 为 明显 , 前 7天 的平 均 去 除 图 1 中试装 置 工 艺流 程 图 率约 为 3 3 %, 从第 8天开始 , 去除率呈现大幅度下 降 , 到运行至第 当 活性 炭 滤柱 需要 进 行 反 冲洗 时 ,在 反 冲洗 水 泵 的作 用 下 , 水 8 . 5 天, 该工艺对 C O D 的去除率降至仅为 1 0 %左右 。 经由水箱进入活性炭滤柱底部 ,自下往上对滤柱进行反冲洗作用 , —k 一 进水 —・ 一 出水 —b ~去 除率 反 冲洗 过 程 中产 生 的废 水 经 由活 性 炭 滤 柱 顶部 的反 冲洗 排 水 管排 70 走, 按照 2 5 ~ 3 0 %的膨胀 度 对 反 冲洗 过程 给 予控 制 。 6 。 原 水各 项 水 质参 数 见表 1 。 3
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的超滤工艺处理效果

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的超滤工艺处理效果
董岳;张冬;鲁子健;林涛;陈卫
【期刊名称】《净水技术》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该文采用浸没式超滤工艺处理活性炭池反冲洗排水,探究超滤对炭池反冲洗排水的处理效果及膜污染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为有效控制膜污染,炭池反冲洗排水宜采用预混凝后静沉10 min,再经超滤净化处理;在超滤通量为20 L/(m2·h)时,运行周期为1h.超滤系统运行25 d后,跨膜压差达到60 kPa,化学清洗后跨膜压差基本恢复到初始状态.超滤工艺使炭池反冲洗排水中颗粒物得到有效去除,有机物的去除主要表现为对类腐植酸、类色氨酸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和疏水性有机物的控制作用.
【总页数】5页(P73-76,103)
【作者】董岳;张冬;鲁子健;林涛;陈卫
【作者单位】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
【相关文献】
1.超滤膜在水厂滤池反冲洗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姚左钢
2.超滤在水厂滤池反冲洗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刘晓平
3.反硝化滤池应用新型陶粒滤料的水处理效果及反冲洗性能分析 [J], 操家顺;姚博宇;薛朝霞;商凯航;费罗兰
4.混凝-臭氧-超滤工艺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 [J], 于晓斐; 周冰洁; 林涛
5.砂滤池和活性炭滤池前后组合工艺对西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J], 何晓梅;胡克武;陈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技术的优化_张朝晖

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技术的优化张朝晖1, 吕锡武1, 乐林生2, 鲍士荣2, 陈妍清1(1.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2.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上海200082) 摘 要: 反冲洗是生物活性炭滤池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合理优化反冲洗过程有助于改善其整体运行性能。
为此,采用反冲洗废水的浊度、滤池运行中的水头损失变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出水细菌数等指标,比较分析了4种不同的反冲洗方式对生物活性炭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最终认为气水联合反冲洗更适合于生物活性炭滤池。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滤池; 反冲洗; 优化中图分类号:TU99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05)04-0051-03O ptm i ization of Back w ash i n g T echnol ogy for B i olog i cal A cti vatedCarbon F ilterZ HANG Zhao -hui 1, LV X i -w u 1, LE Lin -sheng 2, BAO Shi -rong 2, CHEN Yan -qing1(1.D e pt .of Environm e n t a lEng i n eering ,Sout h eastUn iversity ,Nanji n g 210096,Ch i n a ;2.Shangha iWater works Sh i b ei Co .Lt d .,Shanghai 200082,Ch i n a ) Abst ract : Backw ash ing process is a critica l step in t h e operation o f bio log ica l activated carbon (BAC )filter .Op ti m izati o n of backw ashing process is favorab l e t o t h e i m pr ove m ent of ope r a tion perfor m -ance as a who le .Therefore ,t h e evalua tive i n dexes such as backw ashing w aste w ater tur b i d ity ,variation i nhead loss ,r e m oval o f organic po ll u tants ,and bacteria coun t in trea ted w ate r are used t o co m pare and an -alyze t h e effect of four diffe r ent backw ashing m e t h ods on t h e operation of B AC filt e r .It is be lieved tha t air -w ater backw ashing ism ost suitab l e f o r the filter . K ey w ords : b iolog ical acti v a t e d car bon filt e r ; backw ashing ; opti m ization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 601130)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是我国试推广的微污染源水深度处理技术之一。
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

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水厂常规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去除微污染原水中的氨氮、有机物等物质,而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BPAC/UF)组合工艺是一种有效的深度处理技术,其结合了活性炭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膜分别技术各自的优势,对水中氨氮和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操作敏捷性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笔者考察了BPAC/UF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化学强化反冲洗对跨膜压差的影响,旨在为该工艺的实际应用供应参考。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装置试验用BPAC/UF小试装置如图1所示,由PVC材质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反应器、清水箱、浮球阀液位掌握系统、曝气系统、反冲洗系统、排水系统、回流系统、蠕动泵、压力传感器和PLC掌握系统等组成。
其中,反应器由活性炭接触池、斜板沉淀池和膜池3部分组成。
活性炭接触池的有效容积为6.0L,斜板沉淀池的有效容积为8.4L,斜板高度为100mm,倾斜角为60。
,膜池有效容积为2.8L。
反应器留有50mm超高,并在30mm 超高处设有溢流口。
BPAC/UF小试装置以30L/(m2-h)的恒通量运行,进水在活性炭接触池的停留时间约为2h,采用24h连续曝气和搅拌,曝气流量为30L/h,搅拌机转速为20r/min。
粉末活性炭一次性投加,投加量为2g/L,装置运行前,粉末活性炭已经经过1个月的曝气培育,已初步形成絮状物。
每30min进行一次污泥回流,将沉淀池内的活性炭回流到活性炭接触池。
膜池内的水每2d排空一次。
反冲洗间隔为30min,每次以2倍的出水通量反冲洗60s。
试验采用苏州立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供应的浸入式PVC中空纤维膜,膜丝有效长度为25cm,有效膜面积为0.063m2,膜纤维内、外径分别为1.0,2.0mm,平均膜孔径为0.02μm,截留分子质量为50ku,最高抽吸工作压力为-80kPa,工作pH 值范围为1~13。
混凝-臭氧-超滤工艺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

混凝-臭氧-超滤工艺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随着饮用水安全保障需求的提升,以臭氧-活性炭滤池为代表的深度处理工艺得到普遍应用,这使水厂反冲洗废水量进一步增加。
目前国内大多水厂将反冲洗废水直接排放,而对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进行处理与利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水厂对水源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废水的排放量,从而对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节约以及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超滤工艺普遍应用于饮用水处理与废水处理中,但膜污染成为其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
平板陶瓷膜较有机膜抗污染程度高,而且易清洗,使用寿命长。
因此,采用平板陶瓷膜超滤工艺对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进行处理极具技术可行性。
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水质特性复杂,想要实现超滤完全净化回用,保证生物和化学安全性以及控制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必须要组合一定的预处理工艺。
董岳等采用混凝-超滤的方法来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水,李平波等采用混凝-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对滤池反冲洗水进行处理,W ANGH等采用预氧化减少饮用水再利用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
但少有人采用混凝-臭氧-超滤的方法来处理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关注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和嗅味物质去除效果的研究也较少。
因此,本文采用混凝-臭氧-超滤组合工艺,对苏州某水厂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组合工艺对各项指标的净化效能,以期为水厂反冲洗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一、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水样苏州某水厂活性炭滤池共10座,日处理量30万t,反冲洗周期为7d,反冲洗程序为气冲5min、静置3min、水冲6min。
其中气冲强度为35~36m3/(m2·h),水冲强度为17~18m3/(m2·h)。
将水厂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作为试验水样。
试验水样常规水质参数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特点为高浊度与高有机物含量并存,且微生物含量也较高。
1.2 试验装置与流程采用小试试验进行研究,试验装置见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技术的优化张朝晖1, 吕锡武1, 乐林生2, 鲍士荣2, 陈妍清1(1.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2.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上海200082)摘 要: 反冲洗是生物活性炭滤池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合理优化反冲洗过程有助于改善其整体运行性能。
为此,采用反冲洗废水的浊度、滤池运行中的水头损失变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出水细菌数等指标,比较分析了4种不同的反冲洗方式对生物活性炭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最终认为气水联合反冲洗更适合于生物活性炭滤池。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滤池; 反冲洗; 优化中图分类号:TU99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05)04-0051-03Opti m ization of Back w ashi ng T echnology for B iol ogical A ctivatedCarbon F ilterZ HANG Zhao -hui 1, LV X -i w u 1, LE L i n -sheng 2, BAO Sh-i rong 2, CHEN Y an -q i n g1(1.D ep t .of Environm ental Eng i n eering,Sou t h east Un iversit y ,N anjing 210096,China;2.Shangha iWater w orks Sh ibei Co .L t d .,Shanghai 200082,China ) Abst ract : Backw ash i n g process is a critica l step i n t h e operation o f b i o log ica l activated carbon (BAC )filter .Opti m izati o n of backw ashing process is favorab le to the i m pr ove m ent of operati o n perfor m -ance as a who le .Therefore ,t h e evaluati v e i n dexes such as backw ash i n g w aste w ater tur b i d ity ,variation i nhead loss ,re m oval o f organic po ll u tants ,and bacteria count in treated w ater are used to co m pare and an -alyze the effect of four different backw ash i n g m et h ods on the operation of B AC filter .It is be lieved tha t a ir -w ater backw ashing i s m ost suitab le f o r the filter . K ey w ords : b iolog ical acti v ated car bon filter ; backw ash i n g ; opti m ization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 601130)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是我国试推广的微污染源水深度处理技术之一。
但有关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而合理的反冲洗方式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因此深入研究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方法111 试验装置试验在上海市杨树浦水厂(以黄浦江水为原水)进行,将常规工艺处理出水作为装置的原水。
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试验工艺流程F i g .1 Schema ti c diagra m of experi m enta l apparatus常规工艺出水自高位水箱靠重力进入臭氧接触柱(停留时间为15m i n ,臭氧投量为2m g /L ),再经停留柱释放水中残余臭氧后进入生物活性炭柱(空床接触时间为15m i n ,炭层高为1.2m,采用ZJ第21卷 第4期2005年4月中国给水排水C H I NA W ATER &W A S T E WATERV o.l 21N o .4A pr .2005-15型颗粒活性炭)。
112试验方法共考察了4种反冲洗方式,即水单独反冲洗:冲洗历时为10m i n,水冲强度为13L/(s#m2),膨胀度为25%;水单独反冲洗:冲洗历时为10m i n,水冲强度为18L/(s#m2),膨胀度为50%;气水联合反冲洗:气冲强度为10L/(s#m2),历时为2m i n,水冲强度为12L/(s#m2),历时为8m i n;气水混合反冲洗:气冲强度为8L/(s#m2),水冲强度为6L/(s #m2),气水混合冲洗历时为8m in,然后再用水漂洗2m i n。
以反冲洗废水的浊度、滤柱水头损失变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出水细菌数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反冲洗方式对炭柱运行性能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①以反冲洗废水的浊度为评价指标Ahm ad R和Am irtharajah A在研究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时认为,由于水是微生物的主要构成成分,因此微生物对光的折射率与水的很接近,当微生物在水中时它对光的散射能力很弱,所以水的浊度不能反映水中微生物的多少,他们在随后的试验中也证实了在25%炭床膨胀度的水反冲洗过程中反冲废水的浊度与水中微生物数量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1]。
但笔者却发现,在同样的反冲条件下反冲废水的浊度与水中细菌总数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3)。
之所以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可能是因为Ahm ad R和Am irthara jah A 研究的是常规工艺中的生物活性炭滤池,而笔者研究的则是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中的生物活性炭滤池。
二者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后者进水浊度很低,截留在炭床上的无机颗粒很少,造成炭床堵塞的主要是生物颗粒,在反冲洗过程中去除的基本都是微生物(主要为菌胶团或生物膜碎片),细菌数远远高于无机颗粒数,因此炭床反冲废水的浊度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而在常规工艺中,炭柱截留了大量的无机颗粒,反冲洗废水中的细菌数远远少于无机颗粒数,而且细菌主要为分散个体。
图2反映了不同反冲方式下反冲废水的浊度随反冲时间的变化情况。
图中反冲废水的浊度变化曲线与横、纵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了反冲期间所去除的炭床累积物量(主要为生物颗粒),显然气水混合反冲洗对滤料的清洁程度最高,25%炭床膨胀度的水反冲对滤料的清洁程度最差。
由反冲废水的浊度曲线变化趋势来看,无论采用何种反冲方式,当水反冲历时达到6 m i n时反冲废水的浊度都不再明显下降,因此水反冲历时取6~7m i n即可。
采用气水混合反冲时,当反冲历时达到6~7m in后反冲废水的浊度变化也趋于平缓,改用清水漂洗时浊度迅速下降。
图2反冲洗方式对反冲废水浊度的影响F i g.2V ar i a ti on o f t urbi d ity fo r backwash i ng w aste w aterw ith diff e rent back w ashing strateg ies②以水头损失为评价指标确定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周期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是滤池的水头损失。
在过滤期间,随着炭床上生物颗粒和非生物颗粒的逐渐累积,水头损失也逐渐增加。
图3显示了经不同方式反冲后生物活性炭柱水头损失的变化情况(/00点表示反冲前)。
图3经不同反冲方式反冲后的水头损失变化F i g.3V a riati on of head l oss o f BAC filter w ith differentback w ash i ng stra teg ies由图3可知,经反冲洗后水头损失大大降低,但随着反冲后运行时间的延长则水头损失又开始慢慢增加,其中25%炭床膨胀度水反冲的水头损失增第4期中国给水排水第21卷长最快,这是因为该反冲方式没有使滤料得到较好的清洗,炭床中还残留有大量杂质。
气水混合反冲洗的水头损失增长也很快,虽然该反冲方式对滤料的清洗效果很好,但强烈的气水冲刷和摩擦搅拌使一些炭粒破碎并残留在炭床中,因而反冲后的水头损失增长较快。
50%炭床膨胀度水反冲的水头损失增长最慢,说明该种方式对滤料的清洗效果好,破坏性小,但用水量远远大于其他冲洗方式。
③ 以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为评价指标衡量反冲洗方式优劣的另一个参考依据是反冲洗后的炭床除污染能力。
由于UV 254能反映水中芳香族化合物和具有共轭双键化合物的含量,而它们又是天然水体中的主要有机物质,因此采用UV 254评价炭床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图4显示了反冲方式对UV 254去除率的影响。
图4 反冲前后有机物去除率的变化F ig .4 R e m oval var i ation o f org an i c poll utant f o r B A C filterw it h d ifferent backw as h i ng strateg i es由图4可知,经气水联合反冲洗后的1d 内对UV 254的去除率明显上升,而后慢慢恢复到反冲前的状态,由此推测经气水联合反冲后微生物的活性得以增强,这可能是由于气水冲刷有效地剥落了炭粒上老化的生物膜,使微生物得到了有效更新。
另一个可能的因素是气水剧烈扰动刺激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强化了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经气水混合反冲洗后炭床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强烈的气水混冲使微生物损失较多,从而影响了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总降解能力,反冲废水的浊度变化也证明了这点。
两种水反冲方式对炭床除污能力的影响相对都不大。
④ 以出水细菌总数为评价指标反冲后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细菌总数的变化情况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反冲洗对炭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Rasheed Aha m d 等使用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常规工艺中的混凝沉淀出水,并探讨了炭池的反冲洗情况,他们根据试验结果指出采用水单独反冲洗时的炭池出水细菌总数要远远高于气水反冲洗,但气水反冲要比单独水反冲造成更高的水头损失[2]。
笔者在试验中则发现采用25%炭床膨胀度的水反冲时炭柱的水头损失和出水细菌总数都是最高的,而当采用50%炭床膨胀度的水反冲时炭柱的水头损失是所有反冲方式中最小的,出水细菌总数则高于气水联合反冲洗。
经气水混合反冲后的炭柱出水细菌总数只比25%炭床膨胀度水反冲的略低,比其他几种都高。
综上所述,气水联合反冲洗的出水细菌总数最低,水头损失增长速率仅比50%炭床膨胀度水反冲的高,对UV 254的去除率在反冲后不但没有下降还略有上升,而且其耗水量也远远少于50%炭床膨胀度水反冲,因此生物活性炭滤池宜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