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图题和实验题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作图题和实验题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作图题和实验题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作图题和实验题专项训练(一)

一、解答题(共5道,每道5分)

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答案:

考查光的折射规律:

(1)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当光从玻璃(或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注意事项:

光线一定要有箭头,且箭头方向一定要正确;

法线用虚线;

标上垂直符号;

空气角大。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折射

2.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考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由于小球“向上加速”,即不处于平衡状态,则所受到的力也不是平衡力,故向上的支持力大于向下的重力。

注意:

(1)在力的示意图中,力的大小通过线段的长短来表示,故表示支持力F的线段要比表示重力的线段长。

(2)标明力G、F(或F支持或F N)。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受力分析

3.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2)小周在如上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移动(两空均选填“左”或“右”)。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

标准答案:(1)光屏中央;(2)左,左;(3)右

答案解析:

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故要使实像变小,应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

如果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个近视镜,则凹透镜会延缓光的会聚,即像成在更远处,故光屏应该向右移。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4.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力。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上图所示,它的示数是N。

(3)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分析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

(4)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

答案:

标准答案:(1)平衡;(2)1.6;(3)正比;(4)不正确;因为竖直切掉一半后,木块的接触面积和对接触面的压力两个因素都发生了变化,即变量不唯一。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5.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灯泡上标有“3.8V”字样,电源电压恒定。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完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其故障原因可能是:。

(3)故障排除后,开始实验,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的示数,直至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聪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 l,将S2拨到触点(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

②再将开关S2拨到触点(选填“1”或“2”),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③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答案:

标准答案:

(1)

注意:电压表要接“0~15V”量程,即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2)小灯泡断路;

(3)电压表;1.52;

(4)2;3.8;1;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实验2matlab绘图操作

实验2 Matlab 绘图操作 实验目的: 掌握绘制二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掌握绘制三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掌握绘制图形的辅助操作。 实验内容: 设sin .cos x y x x ?? =+??+? ?23051,在x=0~2π区间取101点,绘制函数的曲线。 已知: y x =2 1,cos()y x =22,y y y =?312,完成下列操作: 在同一坐标系下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性绘制三条曲线; 以子图形式绘制三条曲线; 分别用条形图、阶梯图、杆图和填充图绘制三条曲线。 3. 已知:ln(x x e y x x ?+≤??=??+>??2 0102 ,在x -≤≤55区间绘制函数曲线。 4. 绘制极坐标曲线sin()a b n ρθ=+,并分析参数a 、b 、n 对曲线形状的影响。 5.在xy 平面内选择区域[][],,-?-8888 ,绘制函数z = 6. 用plot 函数绘制下面分段函数的曲线。 ,(),,x x f x x x x ?++>? ==??+-> x=(0:2*pi/100:2*pi);

>> y=+3*sin(x)/(1+x.^2))*cos(x); >> plot(x,y) 2.已知: y x =2 1,cos()y x =22,y y y =?312,完成下列操作: (1)在同一坐标系下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性绘制三条曲线; >> x= linspace(0, 2*pi, 101); >> y1=x.*x; >> y2=cos(2x); >> y3=y1.*y2; plot(x,y1,'r:',x,y2,'b',x,y3, 'ko') (2)以子图形式绘制三条曲线; >> subplot(2,2,1),plot(x,y1) subplot(2,2,2),plot(x,y2) subplot(2,2,3),plot(x,y3)

中考作图题专项训练

作图题专项训练 一 光学 反射 1请在图5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甲所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光的反射,请画出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要求 画出法线). 3 A 、B 是两块互相垂直放置的平面镜,有一条光线按图中所示的方向射向A 镜,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4如图14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 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 点的光路图。 折射 1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2如图5所示,AO 表示从空气射向玻璃的一束光,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光路图。 3如图6所示,OB 是一束光由水中射入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请画出在水中对应的入射光线AO 的大致方向. 4如下图A 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5如图(b)所示,请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 6如图(1)所示,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树枝上停留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使猎物落在水面上后进行捕杀,喷射出的水在空中呈抛物线形状。关于这个情景,请你在图(2)中作出光路图表示:猎物P 反射的光线是如何进入鱼的眼睛E 的。 B 水 空气 O 甲

光的直线传播 1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 点处,B 点有条小鱼,C 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2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请在图中画出蜡烛AB 的像A'B'。 二 力学 力的示意图 1如图6所示,是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请在图中画出铅球的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 2008年8月18日,俄罗斯撑竿跳“女皇”伊辛巴耶娃随着鸟巢9万名观众的热情掌声成功地跃过了5.05米的新高度。伊辛巴耶娃在跳起的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一个是弯曲的撑竿对她的弹力,设她的体重为600N ,弹力的作用点可以认为通过人的重心,方 向是斜向上45O ,大小为900N ,请你画出伊辛巴耶娃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3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4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如图甲所示,物块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5在图中,画出在斜面上匀速上滑的物体A 所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说明:重力大于摩擦力); 6画出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运动员可用正方体替代)

电路作图题100个

电路作图题100个 一、作图题 1.下图中是一次电学实验的实物连接图,请在下面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2.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图,把图(b)中的器材连成实物电路。 3.下图是手电筒的结构图,当开关向前推进时,电路接通,灯亮。请在方框内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4. 在下图中,根据要求连接电路图,注意元件位置不能移动,导线不能交 叉。 (1)图(a)中灯L1、L2串联,S控制整个电路; (2)图(b)中灯L1、L2并联,且要求每盏灯配一个开关。 5.请根据图中(1)(2)(3)所标出的电流方向,把电池组的符号填入方框内 并标出“+”、“-”极。 6.如下图所示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编辑版word

编辑版 word 7. 在下边的虚线方框内画出如图(a )所示的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8.(1)把图甲中各电路元件连接成串联电路; (2)把图乙中各电路元件接成并联电路(开关接在干路上)。 (3)把图丙中各电路元件接成串联电路。 9. 请将下图中的元件连接成串联电路。 10.【2008·广西钦州】 某同学学习了“电路”知识后,自行设计安装了 如下图所示的门铃,请在方框中画出这个门铃电路的电路图。 11.将下图(a )所示的电路元件连接成简单电路(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 并在虚线框内画出这个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12.请将如图所示元件连接成电路,使两灯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要求最多只能用五根导线。 13.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14.【2008·甘肃兰州】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导线不允许交叉)14.请按照图(1)中的电路图将图(2)中的实物连成电路。 16.请画出如下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17.如图所示,A、B、C、D表示电路的四个接线柱,要使灯L1、L2并联连接在电池组的两极,试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有关接线柱连接起来。 18.【2006·辽宁大连】用笔画线,将图中的器材连成电路。(要求: 两灯并联,开关控制两盏灯) 编辑版word

实验5 Matlab绘图操作实验报告

Tutorial 5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Matlab 绘图操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绘制二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2、 掌握绘制三维图形的常用函数; 3、 掌握绘制图形的辅助操作。 实验内容: 1. 设sin .cos x y x x ?? =+ ??+?? 23051,在x=0~2π区间取101点,绘制函数的曲线。 2. 已知: y x =21,cos()y x =22,y y y =?312,完成下列操作: (1) 在同一坐标系下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性绘制三条曲线; (2) 以子图形式绘制三条曲线; (3) 分别用条形图、阶梯图、杆图和填充图绘制三条曲线。 3. 已知:ln(x y x x ≤=??+>??0102 ,在x -≤≤55区间绘制函数曲线。 4. 绘制极坐标曲线sin()a b n ρθ=+,并分析参数a 、b 、n 对曲线形状的影响。 5.在xy 平面内选择区域[][],,-?-8888, 绘制函数z =的三种三维曲面图。 6. 用plot 函数绘制下面分段函数的曲线。 ,(),,x x f x x x x ?+>? ==??+

8. 在同一坐标轴中绘制下列两条曲线。 (1).y x =-205 (2)sin()cos ,sin()sin x t t t y t t π=?≤≤? =?303 实验结果: 1. 2. (1)

(2)

(3)

(完整版)初三物理中考复习作图题专项训练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作图题专项训练 一、光学作图题: 1.画出图中的入射或反射光线并标出前两个图中的反射角的大小. 2.一束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现欲使这束太阳光竖直的射向井底,请在图中准确画出这平面镜的位置.(要求标明法线以及平面镜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3.画出下图中的反射、折射光路. 4.完成下图中光线通过各玻璃砖的光路. 5.完成图中光线通过各透镜前或后的光路. 6.在下图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透镜. 7.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8.如图,有一光源S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得到两条反射光 线,请用作图法找出光源S的位置,并作出它的像S′. 9.如下图一,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中有两条光线的 反射光线是AB和CD,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0.如上图二,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点光源,请画出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 11.如上图三,S是一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SA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12.如图,A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后,眼位于镜前E处, 作图说明要使眼睛看不到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把镜的哪 一部分挡住. 二、作力的图示: 1.如图,拉力F=15N,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G的图示.(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2.小车重6N,受到跟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4N的作用,画出此二力的图示. 3.一个重为20N的气球,在空中匀速下降.请在图中画出气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4.在水中上浮的小球重为10N,受到的浮力为15N,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把这两个力都表示出来. 5.物体A重20N,静止放在斜面上,它对斜面的压力为15N.用力的图示法把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表示出来. 6.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在斜面上滚动的重为5N的小球受到的重力. 7. 用力的图示法作出重为1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受力图. 8.重为1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的力F作用下,紧贴在竖直的墙壁上不动.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和物体对墙壁压力的图示.

光沿直线传播实验题及画图题答案

一.解答题(共26小题) 1.(2014?道外区二模)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 (1)该现象可以用_________ 来解释; (2)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_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009?咸宁)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北宋科学家沈括也做过精彩的描述,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富所束,亦皆倒垂…”.(如图) 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2)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的高度 1.0 2.0 3.0 4.0 5.0 h/cm 2.0 4.0 6.0 8.0 10.0 像到小孔的 距离S/cm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__ (选填“正比”或“反比”). (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2.8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3.0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l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_________ m.

3.如图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4.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竖直立一长杆AB,图中带箭头的是一条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线,请作出长杆在地面上的影长. 5.小华用两个硬纸筒制成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如图a所示. (1)请在图a中画图解释蜡烛AB在屏上所成A′B′像的原因. (2)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若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如图b所示,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________ (3)①小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她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像的高度h随像到小孔的距离s变化的图线.根据表中的数据及描绘的图线可得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 .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②如图d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AB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泰兴羌溪公园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e所示),这是_________ (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_________ (选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

物理实验数据记录、作图规范及excel使用介绍

物理实验数据记录、作图规范及Excel使用方法简单介绍 一、数据记录规范 物理实验要求采用表格记录数据,其中记录数据必须包括“表头”、“物理量”、“单位”、“数据”四部分,缺一不可。 以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为例: 表一:摆长为70cm时不同测量次数n测得的周期T 注意:1、表头,即表格的名字,要放在表格的正上方! 2、数据记录时请仔细检查有效数字位数是否正确! 二、常见作图规范 物理实验很多时候要求依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的图形,在作图时,图中应包括“图的名称”、“纵、横坐标物理量和单位”、“纵、横坐标轴标度值”、“数据点和拟合的趋势线”、“拟合趋势线的方程表达式和R值”和“图例”六部分,缺一不可。 以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作图为例说明:

Excel (以2010版本为例)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1、 利用Excel 作图并求出拟合曲线 操作方法: (1)、将所测数据输入到Excel 表格中,最好保证第一列为自变量,即x 轴数据:如图所示: 图的名称 物理量和 单位 图例 拟合曲线表达式及R 2 因子 合适的坐标标度 数据点及拟合的曲线

(2)、选中需要作图的数据,如图所示:选中x和y1列 (3)、在选中数据的基础上,点击菜单栏的“插入”,找到“散点图”,点击如图所示的散点图。 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结果:

(4)、选中上一步得到的图形,在菜单栏找到“布局”选项,可以看到在布局选项卡下边有“图表标题”、“坐标轴标题”、“图例”、“数据标签”、“坐标轴”等选项。每一个选项均可以设置相应的内容 其中“图标标题”请选用图标上方,然后单击图上生成的标题,拖到图的下方,同时将

实验2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作图工具

实验二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作图工具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加深对离散时间系统的理解。 2. 学习在MATLAB中怎样表示离散时间信号。 3. 熟悉离散时间信号的作图。 二、实验步骤 1. 复习离散时间系统的有关内容。 2. 复习MATLAB的基本语法。 3. 按实验内容熟悉stem。 4. 编写程序。 5. 输出结果,总结结论,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掌握stem函数 STEM(Y) plots the data sequence Y as stems from the x axis terminated with circles for the data value. STEM(X,Y) plots the data sequence Y at the values specified in X. 例:t=[0:0.1:2]; x=cos(pi*t+0.6); stem(t,x); xn=[4,2,2,3,6,7]; stem(xn); 思考:STEM(Y)与STEM(X,Y)有什么不同?STEM与PLOT函数有什么不同? 2.掌握subplot函数 H = SUBPLOT(m,n,p), or SUBPLOT(mnp), breaks the Figure window into an m-by-n matrix of small axes, selects the p-th axes for the current plot, and returns the axis handle. The axes are counted along the top row of the Figure window, then the second row, etc. 例: n1=0:3;x1=[1,1,1,1];subplot(221);stem(n1,x1);title('x1序列'); n2=0:7;x2=[1,2,3,4,4,3,2,1];subplot(222);stem(n2,x2);title('x2序列'); n3=0:7;x3=[4,3,2,1,1,2,3,4];subplot(223);stem(n3,x3);title('x3序列'); n4=0:7;x41=cos((pi/4)*n4);subplot(224);stem(n4,x41);title('x4序列'); 思考:subplot是怎样分配各个作图分区的顺序号的?

作图和实验题专项复习题

2014—2015学年上学年八年级专项复习 一、读数题 1. 物体的长度为_____ _cm. 2. 为了精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用刻度尺_____ (选填 “甲”或“乙”),物体的长度为_____ cm. 3. (甲) (乙)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甲读数为_____ _ 乙读数为_____ _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甲读数为_____ _ 乙读数为_____ _ 二.作图题 4. 5. 6. 7. 三.实验探究题 8. 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 ; (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 ; (3)所测路程为 m . (4)假设所用时间为7s ,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 m/s . (5)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 9.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 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选填“匀速”或“变速”). (2)根据实验的原理,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 是 和 .所以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和 。 (3)如图,若秒表每格为 1s ,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 m/s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 、 “小于”或“等 于”). 10.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 _,_ _,_ 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 _,_ _, 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谈谈探究实验中的数据作图与图像分析

谈谈探究实验中的数据作图与图像分析 叶鹏松 (苏州市工业园区莲花学校,215123)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中数据作图与图像分析的基本方法与规范,并对Excel等软件在数据处理及图像分析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关键词:探究实验;数据作图;图像分析 数据作图和图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可以用图示的方式直观地展示测量的结果,而且还可以清晰地揭示出各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变化趋势,因此在各类科学研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现行的初高中科学类教材却对此缺乏系统介绍,以至于许多重要实验规律的获取过程被形式化或过分简约化[1],这既不利于学生科学掌握数据作图的基本方法与规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必要的数据图形分析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探究能力与素养的提升.随着探究性实验活动在中学开展的不断深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就这一方法的科学应用作一下探讨.下面笔者将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常见案例,就探究性实验中的数据作图与图像分析及其应用向大家作分析交流. 1 作图规范 下表是探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关系时,获得的实验数据: 若以图示的形式展示这些测量结果,一般可遵循以下方法和步骤: (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水平轴画于纸的底端,纵轴画于纸的左端,图应尽可能大一些,大的图有利于提高作图精确度. (2)明确自变量和应变量,并标于相应的坐标轴上.自变量是指那些实验中数值可以直接设定或加以控制的变量,本实验中自变量是指拉力F;应变量是指那些实验中数值无法直接加以控制的变量,它可以看作是自变量变化的结果,本实验中应变量是指弹簧长度L.根据约定,自变量应画于水平轴,应变量应画于竖直轴.另外,对于时间这一变量而言,人们总是将它画于水平轴上. (3)确定每个变量变化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比例标度,并标于相应的坐标轴上.(4)标明每个坐标轴所代表的变量名称及其单位符号.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专项练习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 1.在图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3.(1)作出图(a)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4.在图9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5.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确定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答案:画出法线、像点A'(1分) 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1分) (只画一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没画法线;未标光的传播方向或方向标反,各扣O.5分) 6.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发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上画出所有通过A点的光线。 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8.请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9.如图8所示,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侧有一激光器S,发出一束徽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1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答案:对称1分;正立1分;虚像1分。 11.如图11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12. (1)如图甲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甲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大学物理实验_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1.7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数据及其处理方法是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的依据。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列表法、作图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等。 1.7.1 列表法 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常将所得数据列成表。数据列表后,可以简单明确、形式紧凑地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随时检查结果是否合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和避免错误;有助于找出有关物理量之间规律性的联系,进而求出经验公式等。 列表的要求是: (1)要写出所列表的名称,列表要简单明了,便于看出有关量之间的关系,便于处理数据。 (2)列表要标明符号所代表物理量的意义(特别是自定的符号),并写明单位。单位及量值的数量级写在该符号的标题栏中,不要重复记在各个数值上。 (3)列表的形式不限,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列出哪些项目。有些个别的或与其他项目联系不大的数据可以不列入表内。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数据外,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也可以列入表中。 (4)表中所列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列表举例如表1-2所示。 表1-2铜丝电阻与温度关系 1.7.2 作图法 作图法是将两列数据之间的关系用图线表示出来。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它能直观地显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1.作图规则 为了使图线能够清楚地反映出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并能比较准确地确定有关物理量的量值或求出有关常数,在作图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作图必须用坐标纸。当决定了作图的参量以后,根据情况选用直角坐标纸、极坐标纸或其他坐标纸。 (2)坐标纸的大小及坐标轴的比例,要根据测得值的有效数字和结果的需要来定。原则上讲,数据中的可靠数字在图中应为可靠的。我们常以坐标纸中小格对应可靠数字最后一位的一个单位,有时对应比例也适当放大些,但对应比例的选择要有利于标实验点和读数。最小坐标值不必都从零开始,以便做出的图线大体上能充满全图,使布局美观、合理。 (3)标明坐标轴。对于直角坐标系,要以自变量为横轴,以因变量为纵轴。用粗实线在坐标纸上描出坐标轴,标明其所代表的物理量(或符号)及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间距标明

数学实验画图实验

Matlab 绘图 一 平面图 1、plot close all; x=linspace(0, 2*pi, 100); % 100个点的x座标 y=sin(x); % 对应的y座标 plot(x,y); 若要改变颜色,在座标对後面加上相关字串即可: plot(x, sin(x), 'c', x, cos(x), 'g'); 若要同时改变颜色及图线型态(Line style), 也是在座标对後面加上相关字串即可: plot(x, sin(x), 'co', x, cos(x), 'g*'); 如下图 2、subplot 我们可用subplot来同时画出数个小图形於同一个视窗之中: subplot(2,2,1); plot(x, sin(x)); subplot(2,2,2); plot(x, cos(x)); subplot(2,2,3); plot(x, sinh(x)); subplot(2,2,4); plot(x, cosh(x)); 3、符号函数画图 命令:ezplot(f,[xmin,xmax.ymin,ymax])%g给定了x,y的范围 命令:ezplot(x,y,[tmin,tmax])后面是参数t的取值范围 Fplot(fun,lims)%fun是指定的函数,lims是范围 例如 在

Ezplot(‘sin(t)’,’cos(t)’,[0,pi]) 又例如绘制 [-2,0.5],[0,2]上面隐函数22sin(3)0x y e x 的图形 4 练习书上例10 (自行练习,有问题随时解决) 二 空间曲线 1、 一条曲线 PLOT3(x,y,z,s) 例 在区间[0,10*pi]画出参数曲线x=sin(t),y=cos(t), z=t 解 t=0:pi/50:10*pi; plot3(sin(t),cos(t),t) rotate3d %旋转 2、多条曲线 例 画多条曲线观察函数Z=(X+Y).^2. 解 x=-3:0.1:3;y=1:0.1:5;[X,Y]=meshgrid(x,y);Z=(X+Y).^2;plot3(X,Y,Z) (这里meshgrid(x,y)的作用是产生一个以向量x 为行、向量y 为列的矩阵) 三 空 间 曲 面 1 、surf(x,y ,z) X,y,z 是数据矩阵,分别表示数据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函数值.此命令可以画出数据点(x,y,z)表示的曲面 例 画函数Z=(X+Y).^2的图形. 解 x=-3:0.1:3; y=1:0.1:5; [X,Y]=meshgrid(x,y);Z=(X+Y).^2;surf(X,Y,Z) shading flat %将当前图形变得平滑 2、Mesh(x,y,z) 画网格曲面 X,y,z 是数据矩阵,分别表示数据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函数值. 例 画出曲面Z=(X+Y).^2在不同视角的网格图. 解 x=-3:0.1:3; y=1:0.1:5; [X,Y]=meshgrid(x,y); Z=(X+Y).^2;

光学作图题专题训练

光学作图题(反射、折射)专题训练(适用云南)班级学号姓名一、基础知识题1.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折射光线) 2 .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3 .完成下列各透镜的光路二、综合应用题 1.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依次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镜前的物体。 3.如图是光源S 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 4.画出发光点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 点的光路图。 5.如图所示,S ’为点光源S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SA 为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MN ,并完成光线SA 的光路。 空气 玻璃空气 水A’ B’ ‘

6.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底(如图所示),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7.如图所示,小星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8.如图所示,玻璃水缸底部C点处有一块小雨花石,人眼在A点看到雨花石在B点,要使从A点射出来的一束极细的激光能照到缸底的雨花石上,请画出光路图。 9.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 1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侧面。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的折射光线。 11.下图中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第10题图第11题图 13.如下图所示,光线A、B是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高考地理 作图题与实验题汇总素材 人教版

地理实验、作图题例析与能力培养 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践精神。如地理实验、作图等新题型的出现(05年广东考题),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作图、实验能力的考查,检验和区分考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的定性能力、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以及与数理等学科渗透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所具有的选拔功能,因而要加强对学生实验、作图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部分常见题型的例析对指导学生的备考复习,提高应试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实验题例析 解题要求:解答地理实验题如同理、化、生学科的实验题,一般也应从“实验目的”(往往题目中已给定)、“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四个方面展开。 例1.(05年广东考题)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解析:(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墨水等。 (2)实验步骤:①将球状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物上滴适量的墨水;②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旋转;③观察并描述墨水流淌痕迹偏转的方向;④再次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②③步骤,但旋转方向与②相反。 (3)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例2.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用自备的物具演示昼半球、夜半球和昼夜交替现象,画出晨昏线,试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解析:(1)实验用材:一只不透明的小球如乒乓球等球状物表示地球;一只发光的灯泡表示太阳。 (2)实验步骤:①将发亮的灯泡对着不透明的小球,可见只有半个球面被照亮;②用笔画出亮半球与暗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③将小球按地球自转方向旋转,则可见亮半球与暗半球在不断更新。

实验3-绘图

实验三M文件编程及图形处理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编写MATLAB的M文件; 2.熟悉MATLAB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学会利用MATLAB绘制二维,三维图形。 二、实验内容 1.基本绘图命令 (1)绘制余弦曲线y=cos(t),t∈[0,2π] >> t=0:0.01:2*pi; >> y=cos(t); >> plot(t,y) (2)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余弦曲线y=cos(t-0.25)和正弦曲线y=sin(t-0.5), t∈[0,2π] >> t=0:0.01:2*pi; >> y1=cos(t-0.25); >> y2=sin(t-0.5);

>> plot(t,y1,t,y2) 0 2.基本绘图控制 绘制[0,4π]区间上的x1=10sint曲线,并要求: (1)线形为点划线、颜色为红色、数据点标记为加号; >> t=0:0.01:2*pi; x1=10*sin(t); plot(t,x1,'-.r+') (2)给横坐标标注’t’,纵坐标标注‘y(t)‘, >> xlabel('t'); ylabel('y(t)')

3.M 文件程序设计 (1)编写程序,计算1+3+5+7+…+(2n+1)的值(用input 语句输入n 值); >> n=input('please input n:'); s=0; for k=1:2:2*n+1 s=s+k; end (2)编写分段函数 ?? ???≤≤-<≤=其它021210)(x x x x x f 的函数文件,存放于文件ff.m 中,计算出)2(f ,)3(-f 的值. x=input('please input x:'); y=0; if x>=0 & x<1 y=x elseif x>=1 & x<2

读图作图题专题复习

读图作图题专题复习 1、简单三视图的绘制 正投影法就是假设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在投影平面上求取物体的投影的方法。为了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 三视图: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称为 图;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图;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图。 2、三视图投影规律:(三视图的绘制步骤见P122-123) a 、结构分析(分析物体的基本形体组成及其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b 、确定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c 、根据模型尺寸,选择合适的绘图比例。 d 、画出坐标轴XYZ,以与XY 相距10mm 的上部作为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底线,主视图与左视图X 轴与Z 轴相距10mm e 、再在X 负半轴与Z 轴构成的面画俯视图,俯视图与X 轴Z 轴都相距10mm f.三视图用粗实线,辅助线用细实线 g.可视轮廓线用实线,不可视轮廓线用虚线 H 、最后把辅助线去掉。 注意:圆及对称图形等要加中心对称线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和高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1、图线 2、尺寸标注 基本规则:标注真实尺寸;图样中的尺寸均以 为单位,不在图中注出;尺寸标注的要求是: 正确:即标注的方法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完整:尺寸标注要齐全,不 ,不 。 清晰:尺寸标注要整齐,便于阅读和查看。 合理:尺寸标注要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尺寸组成的要素 如下图所示,一个完整的尺寸一般应包括尺寸数字、尺寸线、尺寸界线和表示尺寸线终端的箭头 图线名称 图线形式 应用举例 粗实线 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 细实线 尺寸线,尺寸界限,剖面线,指引线等 虚线 不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过渡线 细点划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

实验探究与作图题实验探究

图2 专题八实验探究与作图题实验探究 (一)测量型实验 1、(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图所示测量方法中,图是正确的。(3)根据这四幅图说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 4 )D图中铅笔的长度为。 2、弹簧秤是用来测量的工具,它是根据原理进行测量的。使用弹簧秤时,首先要看清它的,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如图2所示的弹簧秤刻度上的每一小格表示,物重是。弹簧秤的量程是。 3、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时,应先将游码放在 ,当游码放好后,若发现指针 的位置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填“左”或“右”)。称量时,应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盘里。 在称某一物体的质量时,开始向右盘中加入20g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应( ) A、在右盘中增加砝码 B、在右盘中减少砝码 C、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4、如图4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图中被测物体的外直径是,如果圆筒的内直径 为5.6mm,则圆筒厚为。 5、如图5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b,加热时b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a温度计的示数 高,其原因是,停止加热时,a温度计为℃,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化学药品的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药品的质量,他的操作中错误的 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所示,则药品的质量是。 7、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①,②。在图7所示的五幅测量水温的图中,方法正确的是图;要正确读出水的温度值,必须注意①; ②。 图7 8、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用量筒,由图8可知,液体的体积为 cm3,固体的体积为 cm3. 图8 10、用如图10甲所示的器材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其中小灯泡标有“3.8V”字样,正常发光时的功率约0.9W。 (1)画出实验电路图。 图10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把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初中的物理作图题 光学作图专项训练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光学作图专项练习 1.图中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度角,请你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 30。 2.眼睛看到从平面镜反射来的光线如图所示,在图中确定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3.如图是一条入射光线及其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试分别做出平面镜 的位置。 500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

4.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做出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 后,恰好经过A点。 SA 5.如图S是发光点,S '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l 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l 的反射光 线。 S'S 6.如图所示的两条反射光线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你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 7.如图所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为S1,当平面镜转过一定角度后,它的像为S2,请你画出转动后平面镜的大 致位置。 S1S2 8.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 B 9.用对称法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 成的像。 ABC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10.下图中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ABA'B' 11.如图所示,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平面镜AB反射后,在障碍物CD的后面出现一片明亮区域,请画出明亮区域的 范围。 SAB 12.如下图所示,光线A、B是点光源S 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 完成光路图。 SAB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13.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AB射在 镜面MN,光线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下册作图与实验题专项练习

八年物理下册作图与实验题专项练习 1、如图所示,物体A漂浮在液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 2、如图是甩开瓶扳手打开瓶盖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出动力F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3、如图1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您画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4、在图中画出悬挂着的吊灯的受力示意图(图中的“?”表示吊灯的重心) 5、如图,工人用撬棍撬起石块,O为支点. (1)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 (2)画出工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6、作出图1中小球受浮力的示意图,图2中最省力的绕线方法,图3中F的力臂. 7、用滑轮组提取重物 (1)在图中工人师傅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向高处提重物,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重物被提高1m,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m.

8、(1)画出图1简易吊车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2)如图,在杠杆ABCD 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 和它的方向. (3)如图所示,杠杆OA 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 2是力F 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F 1的力臂和阻力F 2. (4)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9、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比较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可得出结论: . 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填字母) A .类比法 B .控制变量法 C .等效替代法 (4)改变图中滑轮组的绕线方法,提起同一重物时,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是小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6N 的木块分别沿倾斜程度不同的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力学作图专项练习题

力学作图专项练习题 1、如下面左图所示,小明用100N的力推墙壁,请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2、小华就是一位喜欢运动的学生,她现在正在斜坡上滑雪,请在上面右图中作出她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示意图。 3、某同学在体育锻炼时,推出一个重为40牛顿的铅球,请在下面左图中作出这个铅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各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不计) 4、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您在左图中画出此时“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相对于O点的力臂。( 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 5、画出使杠杆AB在中图所示位置静止时,需在A点加一个力F,要使这个力最小,请在图上画出F的示意图,并标明它的力臂。 6、右图中ABO可瞧成杠杆,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与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7、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M, 质量为2kg ,它与传送带一起以 lm/s的速度在水平方向向右匀速 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上面右 图中画出M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8、用滑轮组拉出陷人泥中的汽车。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9、某人站在地上,用一根只能承受600N的绳子提起1700N的重物,应该 怎样装配滑轮组(不计滑轮重)?(请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装配图) 10、下面图中重为3N的玩具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小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在图中画出这个木块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12、在图中,用50N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质量为2kg的砖块A上时,砖块处于静止。在图中画出砖块在竖直方向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13、下面左图为空中飞行的足球,请在图中画出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4、在图中,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 请作出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15、在右图中,重2N的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水杯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