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意象物象

合集下载

中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答题模板

中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答题模板

中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考意象答题模板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1.怎么考?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1、考查意象的内涵;2、考查意象的作用;3、考查意象的特点。

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

提问方式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2.思路分析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意象作用1、营造气氛;2、设置背景或环境;3、塑造意境;4、奠定情感基调;5、借景抒情;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7、诗歌线索。

3.常见意象1、送别类: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愁苦类: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鹧鸪、酒。

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3、思乡类: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4、抒怀类: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7、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4.答题模板很多同学知道意象,就是苦恼答题,在进入古诗鉴赏答题模板之前,先知道答题步骤,知道答案结构,再看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会事半功倍!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二、诗歌的语言
炼字题答题技巧: 1.点明特征:点出词性或情感色彩(有时需要解释 词的含义); 2.代词入句:把字词意思放入句中进行解释并展开 联想,描述景象。 3.分析意境: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字 词的情感或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①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例:“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②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③描写 a.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被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其更鲜明、突出。 b.正面描写。采用各种表现手法直接描写所要描写的对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5.草: (1)生生不息,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2)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偏僻,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报春信使,用来抒发爱春、惜春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4)寄托离别愁绪,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6.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多见于游子思 归,好友相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孤故
帆人
远西
影辞
碧黄
空鹤
尽楼
,,
孤帆远影碧空见花
长三
江月
天下 际扬 流州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
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与物象(意象)。
人物形象包括: 1.诗人形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主人公形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物象(意象)包括: 1.自然景物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客观事物形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形象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题
答题“三步骤”
第一步:概括形象特点。
借助“四角度”,采用总体特征(两三个词)+身份(如少女、劳 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征人、悲士、英雄、隐士、爱国 者、诗人等)的格式,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第二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具体诗句或抓重点词语,融入表达技巧,通过翻译诗意,具体 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找关键词句,理解形象含义。
“云海相望”是兄弟两人天各一方,一在朝廷,一在杭州。“更沾巾” 是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第二步,用精炼语言,概括形象特征。
可以概括为:重情、旷达、洒脱。 ➢ 第三步,指出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
诗人寄居他乡总是与兄弟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但诗人不会因为兄弟远 赴异国就落泪沾湿衣襟。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 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 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 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3大角度命题:
鉴赏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答题思考4角度】
2.
赏景物(意象) ,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 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 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歌中若出现“菊”“狭径 ”“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是“远离官场,热爱自 然的隐者形象”。“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描写边塞风光 ,渲染战争气氛;情景交融,表现了士兵内心的悲苦 之情。
【教考衔接(诗人自身形象)】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常见常考意象与情感 课件(28张PPT)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常见常考意象与情感 课件(28张PPT)

一·写景咏物诗
彩袖: 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 年拼却醉颜红。彩袖:佳人
锦瑟 :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 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 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 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 高的气质。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 落北风中。
二·山水田园诗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特 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 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 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 、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特点: 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 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杜甫《绝 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桃花 ;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 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山 :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杜牧《寄扬州韩绰判 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考点解读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

诗人在抒发主观情感时,往往借助这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这些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成了“意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而多个意象构成“意境”。

一、意象(景象)(一)意象的含义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采用寄情于物的方式,通过描写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上,使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情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二)常见意象的特点和寓意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的品质。

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葱茏绿竹代表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格或象征隐士君子。

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柳——“柳”者,“留”也。

柳枝依依,缠绵悱恻,古人常借柳抒发送别怀人的离愁别绪。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分别时诗人对友人的眷恋。

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在杨柳依依的岸边,词人的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是君子。

如宋代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歌颂了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4、自然
这种风格的诗词,没有雕琢的痕迹, 这种风格的诗词,没有雕琢的痕迹,不 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 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 然去雕饰”来说明这种风格,荷花是美的, 然去雕饰”来说明这种风格,荷花是美的, 在清水之上,天然而成,这才更美。 在清水之上,天然而成,这才更美。 王安石《石家夜休》 王安石《石家夜休》中“欲别更携手, 欲别更携手, 月明洲渚生。 写离别,又不忍离别, 月明洲渚生。”写离别,又不忍离别,月照 着洲渚,更加烘托了友情的深厚,抒情、 着洲渚,更加烘托了友情的深厚,抒情、写 景为所想、所见,不加雕饰,是自然的。 景为所想、所见,不加雕饰,是自然的。

• 落叶:表示悲秋,含 落叶:表示悲秋, 有悲苦之意。 有悲苦之意。 • 归雁:表示思乡之情, 归雁:表示思乡之情, 游子思念故乡。 游子思念故乡。 • 西风:表示凄清之情, 西风:表示凄清之情, 忧愁之绪。 忧愁之绪。 • 梅花:表示凌雪傲霜, 梅花:表示凌雪傲霜, 坚强之意。 坚强之意。 • 牡丹:表示富贵、大 牡丹:表示富贵、 方。 •
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 荷花:表示夏季,清 荷花:表示夏季, 雅高洁。 雅高洁。 • 兰草:表示高洁、友 兰草:表示高洁、 谊。 • 芳草:喻离恨。 芳草:喻离恨。 •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 芭蕉: 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 联系。 联系。 • 梧桐:一种凄苦之音。 梧桐:一种凄苦之音。 • • 梅花:“以花贵,自 梅花: 以花贵, 战国始” 战国始”,后成为一 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 松柏: 的品格。 的品格。 •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 菊花: 质。 • 桃花:象征美人。 桃花:象征美人。 • 牡丹:寄寓富贵。 牡丹:寄寓富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优秀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优秀课件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一要抓住诗中
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 。二要 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 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 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 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等等。
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 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2018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精品课 件ppt( 完美版 )
2018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精品课 件ppt( 完美版 )
小结:意境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景物画面
答 通过联想和想象 。 题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步 骤 ③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
情剖析所托之情。
(绘景——析境——悟情)
意境的鉴赏方法
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是构成境的重要因 素,是理解意境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特别 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1、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 什么样的意境。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2018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精品课 件ppt( 完美版 )
通过描写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 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 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这些秋天恬静幽美的 景象,营造了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 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 场的厌恶。
答:有条从两山之间流出的小溪,树林里飘 落树叶,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一个 人,山谷那边隐约露出的寺庙。这画面呈 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课件40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课件40张

燕子---- 今非昔比、物在人亡 嫦娥---- 孤独、悔恨 杨花----离散、漂泊 杨柳----离别 日----暗喻明君 佩剑----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 流水----暗示年华或时光易逝。 长亭----离别 南浦、西楼—送别之地 登楼、危栏----常有思乡怀远之意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注: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 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 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 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 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 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答题示例】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泉水、
山居秋暝 王 维
❖青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翠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青莲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 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 美的景象(秋色晚景图)。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 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感知的,具体的。
意境是由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一种情调、韵味。
【考察方式】 (1)辨别意象(10天津卷) (2)解读意象(10江西卷) (3)感知画面,体味情感(09重庆卷,10辽宁卷)
【答题策略】 (1)了解意象的作用 (2)积累常见意象,并明确其含义 (3)规范答题(意译+手法+感情)
(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照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鸥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绿叶黄花。
绚丽的 秋色图, 但并无 饱满深 挚的情 感
归不得、 触景生 情的凄 凉悲清 的氛围 (意境 深远)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是一个个表达意义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
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
雄浑壮阔 苍茫辽远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萧瑟凄凉
鉴赏诗歌的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 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 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 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 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意境题方法点拔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
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 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分析意境型
▪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变式提问: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本诗或词。
▪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
2、概括氛
围特点(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 答题套路: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 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 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②通过( )等意象(景物描写),构造了一 幅( )的画面,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 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如何利用意象解读诗歌
▪ 了解常见意象的思想情感及文化意义; ▪ 另外,可以通过辨析意象的色彩(意象的
特点)来鉴赏诗歌。
诗歌中意象色彩: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 向上、意气风发;冷色代表冷漠低沉、消极颓废、 孤寂凄凉。
2014高考诗歌鉴赏
学习目标
▪ 把握诗歌的意象,要透过意象、意境把 握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 掌握咏物诗的答题方法。
关于意有主象观与色意彩境:(1意)象知组合识构梳成理凄凉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藤——枯藤—— 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游子思 天净沙·秋思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 征、环境特点和内在 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 和所处社会环境,揣 摩诗人所托之情,所 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 妙。
▪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08 广东卷)

木芙蓉
▪ 小池南畔木芙蓉,
▪ 雨后霜前着意红。
▪ 犹胜无言旧桃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 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
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 伤”。
练习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
“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1)、 晚:“归艘” “钟声” 望: “江”“青山”“远帆”“空”“老鹤”
(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 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 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 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①描绘 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②概括景 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 愉悦闲适的心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通过哪 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案】暮春 飞花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 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 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暖:“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冷:“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意象作用
①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如 “枫叶 荻花秋瑟瑟”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③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 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④衬托或比喻修辞,如雪、 竹、梅、松、鹤、荷、平仲(银杏)、金风玉露(秋风秋 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