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三report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技巧,提高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实验过程,总结并分析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
实验一:网络拓扑搭建与配置在实验一中,我们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通过交换机连接多台计算机,并进行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连接和配置交换机、路由器和计算机,了解了网络拓扑的概念和组网原理。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的IP地址冲突、网络延迟等,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加深了对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理解。
实验二: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实验二主要是通过Wireshark等工具来抓包分析网络数据传输过程。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Wireshark捕获网络数据包,并分析数据包的结构和内容。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如TCP/IP协议栈、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等。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网络通信中的问题,如丢包、重传等,通过对数据包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三:网络安全与防护实验三主要是学习和实践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我们了解了网络攻击的常见手段和防御方法,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和管理防火墙,设置访问控制列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体验了一些网络攻击的模拟实验,如DDoS攻击、ARP欺骗等,通过对攻击过程的模拟和分析,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实验四主要是通过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评估和优化网络的性能。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等工具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和延迟,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可以找出网络中的瓶颈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使得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本次实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网络实验。
一、网络拓扑实验首先,我们进行了网络拓扑实验,通过搭建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观察其性能表现和通信效率。
我们尝试了星型、环状和总线型拓扑结构,并通过测量网络中的传输时延、带宽和吞吐量来评估不同拓扑结构的优劣。
结果显示,星型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但是对中央节点的要求较高,一旦中央节点故障,整个网络将无法正常运行。
而环状和总线型拓扑结构则相对简单,但是容易产生信号干扰和数据冲突等问题。
二、网络传输协议实验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网络传输协议实验,重点研究TCP/IP协议的性能和可靠性。
我们通过改变传输文件的大小、网络拥塞程度等因素,测试了TCP协议在不同情境下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对比了UDP协议的传输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TCP协议在数据传输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能力,但是在高丢包率的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传输延迟。
相比之下,UDP协议虽然传输速度较快,但是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容易出现丢包和重传等问题。
三、网络安全实验随后,我们进行了网络安全实验,探讨了网络攻击与防御的相关技术。
我们采用了常见的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来保护网络安全,通过模拟各种攻击手段,如拒绝服务攻击、端口扫描等,测试了网络的防护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能够有效地阻止大多数网络攻击,但是对于某些高级攻击手段,如零日漏洞攻击,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
因此,网络安全的保护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结论通过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我们对网络拓扑结构、传输协议和网络安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传输协议的选择应根据网络特性和应用场景进行调整,而网络安全则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技术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实验报告册
实验报告实验时间: 2014年 12月 26日 7,8 节
(4)弹出“FTP站主目录”对话框,在“路径”文本框中输入主目录的路径,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5)打开“FTP站点访问权限”对话框,FTP站点只有两种访问权限:读取和写入。
前者对应下载权限,后者对应上传权限,单击[下一步]继续(如图4)。
在最后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完成站点的创建。
2、创建虚拟目录
(2)在“控制面板”窗口,单击“添加/删除程序”。
(3)单击“组件”打开“Windows组件向导”,在“组件向导”中,单击“Internet信息服务(IIS)单击“详细信息”。
(5)修改绑定的IP地址:转到“Web站点”窗口,再在“IP地址”后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所需用到的
实验报告说明
1、要求每一实验项目书写一份实验报告,并按实验课程归类汇总;
2、实验报告要遵照实验指导书和任课教师的具体要求逐项填写;
3、实验报告正文要求字迹清晰、工整,用中性笔或圆珠笔书写;
4、实验报告封面不得有空缺项;实验项目序号指实验项目编号,如:实验一;
5、实验运行环境之具体实验室和运行软件;
6、实验内容和步骤如书写不够,可加页。
计算机网络第三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第三次实验报告自动化95 魏子昂09054120 --------PHPCMS简介一、服务器的构建1.安装软件包中的pc_websever2008,假设安装路径为D://PC_websever 相当于构建phpcms环境2.将软件包中的phpcms2008_gbk_091022文件夹phpcms文件夹,移动到D://PC_websever/phproot下3.Win7操作系统可以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Start.bat。
启动APACHE4.键入网址localhost/phpcms进行安装其中数据库帐号:admin 密码:admin 后台帐号:phpcms 密码:phpcms 5.下面安装更新包:091230更新:本次升级仅对升级phpcms2008 sp2 2009.10.22版本升级步骤:1、备份您站点的程序文件2、上传补丁文件夹下面的所有文件(除templates_pach 文件夹)3、只有当您的站点使用的是默认模板的时候,再将templates_pach 文件夹下面的所有文件上传到/templates/下面4、访问:http://localhost/phpcms/upgrade2sp3.php 进行升级5、升级完成!100125更新升级方法:1、请先做好您的备份(这个是必须的,如果您有改动的话)2、直接覆盖文件3、更新缓存即可升级完成!100402更新升级说明:如果您没有修改过程序,请直接覆盖文件夹和文件。
6.键入网址localhost/phpcms就可以看到首页。
7.键入http://localhost/phpcms/admin,看后台首页8.键入http://localhost/phpmyadmin进入数据库二、用dreamweaver写一个首页。
这是我用团委网站PSD,使用Dreamweaver做的首页如下:详情请见index.html与其相对应的index.css.Images文件夹中是使用PS截下来的图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3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网络通信原理、协议分析以及网络配置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中使用的软件工具包括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
在这个拓扑结构中,包括了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配置了相应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二)网络协议分析启动 Wireshark 工具,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IP、UDP 等的格式和工作原理。
观察数据包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关键信息,并分析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三)网络配置与管理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对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进行配置,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服务器等。
通过命令行工具(如 Windows 中的 ipconfig 命令)查看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
(四)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设置一些网络故障,如 IP 地址冲突、网络连接中断等,然后通过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学习使用 ping 命令、tracert 命令等网络诊断工具,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查看设备的状态指示灯和配置信息,验证了网络连接的正确性。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的数据包,清晰地看到了 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以及 IP 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课程_ _ 实验名称 _姓名_________ ________ 实验日期:学号________ 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同组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人学号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一.实验名称二.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机器的IP地址)三.实验目的""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流程和说明,分工说明)五.实验结果六.实验中的问题及心得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模版)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级周术成老师2014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系:计算机与信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1姓名:学号:实验课程:_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号____田C-305__计算机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以太网组网实验1.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局域网所使用的基本设备 2.掌握以太网组建方法 3.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2.实验原理以太网事实上是一簇局域网技术,不同的以太网在链路层帧头的格式、电缆的类型和传输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以太网可以利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不同的传输介质进行组网,也可以运行10Mb/s、100Mb/s、1000Mb/s 的网络速度。
不管采用何种传输介质,以及网络速度各不相同,只要是以太网,采用的都是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即任何结点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所有结点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并随机地发送数据。
组建局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为双绞线,作为10BASE-T 和100BASE-TX 以太网的传输介质,非屏蔽双绞线在组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屏蔽双绞线 UTP 中的 8 芯导线采用了不同的颜色,分成 4 对,其中橙和橙白一对,绿和绿白一对,蓝和蓝白一对,棕和棕白一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2.内网电脑外发的 TCP 连接有几个?请记录每个连接对应的源 IP、源端口、目的 IP、
目的端口,完成表 1。
源 IP
源端口
目的 IP 目的端口 SYN 时间 SYN SEQ# 该连接作用
1
2
3
4
5
Q3.请找出内网电脑发出的第一个 HTTP 请求,其绝对 SEQ#值是多少? 答:
Q4.请找出内网电脑收到的第一个 HTTP 响应,其绝对 SEQ#值是多少? 答:
/
8
Q5.请在 SYGATE 服务器上找到 NAT 外发的连接,一共有几个?请记录每个连接对应
的源 IP、源端口、目的 IP、目的端口,完成表 2。
源 IP
源端口
目的 IP 目的端口 SYN 时间 SYN SEQ# 该连接作用
1
2
3
4
5
Q6.请找出 SYGATE 发出的第一个 HTTP 请求,其绝对 SEQ#值是多少?
Q7.你的 DHCP 服务器的 IP 地址是什么? 答:
Q8. 在 DHCP Offer 消息中如何看出 DHCP 服务器的 IP 地址?指出哪个 DHCP 消息包 含了提供给你的 IP 地址。 答:
Q9.在上面的例图中主机和 DHCP 服务器之间不存在一个中继代理。这是由哪个值表现 出来的?在你的实验中是否有中继代理?
答:
Q2. 请记录前四个 DHCP 包 Discover/Offer/Request/ACK 由客户端发送出去的时间。对 每一个包指出源与目标端口号,端口号与上述实验例子中给出的 67,68 端口一致么? 答:
Q3.你主机的链路层(以太网)地址是什么? 答:
Q4. Discover 与 Request 包之间依靠什么值的不同来加以区分? 答:
3. 请独立完成实验和报告,实验报告分析和数据要一致。
实验 1
2
3
4
得分
4.1 IP 协议分析(见手册 P64)
实验时间:
客户端 IP:
RACK 编号:
A.上传的文件名是:
。
一、捕获 traceroute 二、观察捕获的数据
Q1.选择你的电脑所发送的第一个 ICMP 请求消息,在包详细信息窗口扩展包的 Internet 协议部分。你的电脑的 IP 地址是多少? 答:10.22.65.91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
DIY!now
电子版实验报告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完成时间:
[注]
1. 每个实验问题回答时可以采用截图辅助说明;
2. 实验报告(包含数据)打包成 rar 文件,传到 Reports3 文件夹,并用 学号+姓名+章号
命名,如:07410005 张山-Reports-4.rar
Q7.描述一下在 IP 数据包的 Identification 字段的值是什么样的? 答:每个 IP 数据包 ID 值是连续变化的;
1
Q8.Identification 字段和 TTL 字段的值是多少? 答:Identification: 0x7aef (31471) TTL:9
Q9.所有的通过最近的路由器发送到你的电脑去的 ICMP 的 TTL 溢出回复是不是值都保 持不变呢?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不同的路由器到达电脑所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不同;
答:它和 echo 相比每一个探测包有 RTT 值,以及返回 ICMP TTL 消耗的路由器的 IP 地址;
3
Q8.检查源端收到的最后三个 ICMP 包。它们和 ICMP error 包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 答:它们和 ICMP error 包相比,都含有 data 数据。而 ICMP error 包中不但含有 Inernet Proteocol, 其中包括耗尽消息的路由器的 IP 地址,还可能包括主机发往 ICMP 的所有数据。
2
4.2 ICMP 协议分析(见手册 P62)
实验时间:
客户端 IP:
RACK 编号:
A.上传的文件名是:
。
一、ICMP 与 Ping
Q1.你主机的 IP 地址是什么?远程主机的 IP 地址是什么?
答:我的主机的 IP 地址:10.22.65.91;
远程主机的 IP 地址:210.33.16.188;
Q9.在 tracert 测算中是否有延迟明显高于其它的链路?基于路由器的名字,你能否猜测 一下这两条链路末端路由器的所在位置? 答:
4
4.3 DHCP 协议分析(见手册 P58)
实验时间:
客户端 MAC:
服务器 IP:
A.上传的文件名是:
4-3
。
Q1.DHCP 消息是通过 TCP 还是 UDP 发送的?
Q4.这个 IP 数据包被分割了吗?解释你是怎样确定这个数据包是否被分割? 答:它没有被分割,原因是:Fragment offset: 0
Q5.在包捕获列表窗口,你能看到在第一个 ICMP 下的所有并发的 ICMP 消息吗? 答:可以
Q6.往同一 IP 的数据包哪些字段在改变,而且必须改变?为什么?哪些字段是保持不变 的,而且必须保持不变? 答:必须改变:Identification(标志),Header checksum(头部检验),标志是源主机富裕 IP 数 据包的标识符、头部校验和用于保证 IP 数据报报头的完整性。 必须保持不变:Version(版本)、Header length(头部长度)、和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Field(分 区服务)、Flags(标记)、Fragment offset(片偏移)、协议、目的地址;
答:我的主机 IP:10.22.65.91
远程主机 IP:210.33.16.188
Q6.检查 ICMP echo 包,它和前半部分实验中的 ICMP ping 查问包有否不同?如有,具
体在何处?
答:TTL 的初始值的设置是不一样的,是逐渐增加的,而 ping 的 TTL 一直是 128
Q7.检查 ICMP error 包,它的类型是什么,code 是什么。它和 echo 包相比有更多的字 段,这些字段中包含了什么?
Q11.看被分割的 IP 数据包的第二个片段。在 IP 头部有什么信息指出这不是第一个数据 包片段?有更多的片段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和上一个分片的长度加起来是 2000 吗? 答:fragment offset:1480;没有更多的片段 因为 Flags:0x00 不是 2000 是 2020,因为我们 设置的是发 2000 个字节的包,由于分片,第二个包头部还要加 20 字节
答:
Q7.请找出 SYGATE 收到的第一个 HTTP 响应,其绝对 SEQ#值是多少? 答:
进一步观察后续的 NAT 过程,并对比表 1 和表 2 各记录间的关系,根据以上实验请分 析 NAT 服务器的主要工作原理。
7
优秀博客
/ / / / / /
答: Q14.在你的 Ethereal 窗口中删除“bootp”过滤字。在 DHCP 包交换的过程中是否有收 发 ARP 包?如果有,解释这些 ARP 包的用途。
答:
6
4.4 NAT 协议分析(见手册 P69)
实验时间:
客户端 MAC:
NAT 的 IP:
A.上传的文件名是:
。
Q1.内网电脑的 IP 是多少,网关是多少?SYGATE 服务器的 IP 是多少? 答:最近喜欢用暴风影音 / 看电影 很不错哟
答:
Q4.检查相应的 Ping 回应包,ICMP type 和 code 是多少?这个 ICMP 包包含了哪些其他 的字段?Checksum、sequence number 和 identifier 字段的值各为多少? 答:
B.上传的文件名是:
。
二、ICMP 与 Traceroute
Q5.你主机的 IP 地址是什么?远程主机的 IP 地址是什么?
5
答: Q10. 说明 DHCP Offer 消息中的网关和掩码条目的作用。
答: Q11.主机在 DHCP Request 消息里请求被提供一个 IP 地址,你获得了什么地址?
答: Q12.说明租用时间的作用。在你的实验中租用时间是多少?
答: Q13.DHCP Release 消息的作用是什么?DHCP 服务器是否对收到的客户 DHCP Release 请求给出一个确认?如果客户的 DHCP Release 消息丢失会如何?
Q5.Transaction-Id 的值在这前四个 DHCP 消息中是多少?在第二组 Request/ACK DHCP 消息中又是多少?这个字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
Q6. 一个主机通过 DHCP 来获取 IP 地址,但这个地址直到四条消息交换的最后才被确 定。既然在此之前 IP 地址都没有被设置,那么在获得 IP 租用前,客户端 IP 数据包使 用的是什么值?在这四条消息中对每一个封装的 IP 数据包指出它的源和目标 IP 地址。 答:
Q2.为什么一个 ICMP 包没有源和目标端口号? 答:当某个网关发现传输错误时,立即向信源主机发送 ICMP 报文,报告出错信息,让信源 主机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他是一种差错和控制报文协议,不仅用于传输差错报文,还传输 控制报文。它是控制协议,不需要端口号。
Q3. 检查由你主机发送的一个 Ping 请求包。ICMP type 和 code 是多少?这个 ICMP 包包 含了哪些其他的字段?Checksum、sequence number 和 identifier 字段的值各为多少?
Q10. 那个消息是否传送多于一个 IP 数据包的分片?看第一个被分割的 IP 数据包的片 段,在 IP 头部有什么信息指出数据包已经被分割?在 IP 头部有什么信息指出这是否是 第一个与后面片段相对的片段?这个 IP 数据包的长度是多少? 答:有,more fragment 被置为 1;fragment offset:0;total length: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