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分集接收
无线通信问答题

问答题1.简述无线电通信按所用波段可分为哪几类?答:无线电通信按所用波段可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和微波通信等。
2.简述无线长波通信的应用领域。
答:长波通信多用于海上通信、水下通信、地下通信和导航等;由于传播稳定,受太阳耀斑或核爆炸引起的电离层骚扰的影响小,也可用作防电离层骚扰的备用通信手段。
六、论述题1.阐述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答:由电荷产生电场,电流产生磁场,电荷和电流交替消长的振动可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并以光速向四周辐射的电磁波。
电磁波以直线形式在均匀介质中传播,遇到不同介质或障碍物时,会产生反射、吸收、折射、绕射或极化偏转等现象。
为把信息通过无线电波送往远方,必须以电波作为载体,即用变更电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使信息附加到载频上去,分别称为调幅、调频或调相,统称调制。
经过调制的电波可在传输媒质中传输到达接收地点,然后再将所需信息提取出来还原,称为解调(反调制)。
以上介绍的就是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2.用信道的相干时间(td)或多普勒频移(fd)来描述发送电波信号时信道时变的快慢衰落。
答:当发送信号的码元时间Ts与多普勒频移fd的乘积远小于1时,即fdTs<<1,此时在每个码元时间内,信号的时变因素可以忽略,称此时发送信号经历慢衰落;当发送信号的码元时间Ts与多普勒频移fd的乘积与1可比时,此时每个码元时间内,信号的时变因素不可以忽略,发送信号经历快衰落。
1.简述无线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
答:无线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带宽有限,它取决于可使用的频率资源和信道的传播特性;二是干扰和噪声影响大,这主要是无线通信工作的电磁环境所决定的;三是在移动通信中存在多径衰落,在移动环境下,接收信号起伏变化。
2.简述无线分集技术的含义。
答:分集有两重含义:一是分散传输,使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二是集中处理,即接收机把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以降低衰落的影响。
移动通信第四章抗衰落技术

▪ Turbo码: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但译码 复杂,时延大,适合数据业务。
▪ 奇偶校验码
K个码元
k个码元+ L个校验码元=N个码元
举例:设信息序列长K=3, 校验序列长L=4;输入信息比特 为{S1, S2, S3}, 校验比特为{C1, C2,C3, C4};
校验的规则为:
Remainder
D16 D15 D2 1
= D9+D8+D7+D5+D4+D = 0·D15+0·D14+0·D13+0·D12+0·D11+0·D10+1·D9+1·D8+1·D7+0·D6+1·D5
+1·D4+0·D3+0·D2+1·D1+0
输出: 101101110000001110110010
得 到 :C(D)
S(D) DL
Remainder
g(D)
S(D) DL
C(D) Re D21 D20 D18 D17 D16
Remainder
D16 D15 D2 1
(D7 D6 D4 D3 D)(D16 D15 D2 1) D9 D8 D7 D5 D4 D
一. 原理
4.4 均衡技术
均衡技术是指各种用来处理码间干扰的算法和实现方法。
m(t)
r(t) cp(t)
t1
t2
t3
码间串扰
如果要消除码间干扰,需要系统传输特性满足无码间串扰条 件,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第四章 抗衰落技术
二. 无码间串扰条件
1. 频域:系统传输特性满足:
一种提升LTE分集接收灵敏度的设计方案

一种提升LTE分集接收灵敏度的设计方案作者:***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20年第07期摘要:基于LTE設备的广泛使用和用户需求的增长,提出了一种提升LTE分集接收灵敏度的方案,通过使用极低噪声系数、较高增益的放大器并采用两级级联的方式,降低了整机的噪声系数,从而提升了接收机的灵敏度。
对接收机的理论分析和测试对比表明,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高指标等特点,可以推广到各种无线接收机产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LTE;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接收灵敏度中图分类号:TN851;TN7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07-0055-03A Design for Increasing the Receiving Sensitivity of LTE DiversityXUE Sunxi(Shenzhen Gongjin Electronics Co.,Ltd.,Shenzhen 518118,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widespread use of LTE devices and the growing needs of users,a scheme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LTE diversity reception. By using an amplifier with extremely low noise coefficient and high gain,and adopting a two-stage cascade,the noise coefficient of the whole machine is reduced,thus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eceiver. The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est of the receiver show that the schem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index,and can be extended to all kinds of wireless receiver products.Keywords:LTE;LNA;noise figure;receiving sensitivity0 引言随着LTE设备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用户对高性能的移动接入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直接影响移动设备接入范围的核心指标,接收灵敏度一般会被制造商作为区别于竞品的关键参数。
分集接收原理

务量小区。二是射频跳频,又称合成器跳频,它
是话音信号使用固定的发射机,在一定跳频序列
的控制下,频率合成器合成不同的频率来进行发
射。
射频跳频比基带跳频有更高的性能改善和抗同
频干扰能力,但它只有当每个小区有4个以上频率
时效果比较明显,且所需用的合成器会引入一定的
3、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cuence spread spectrdm)是直接利用具有 高码率的扩频码系列采用各种调制方式在发端与 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 去进行解码,把扩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的 信息。它是一种数字调制方法,具体说,就是将 信源与一定的PN码(伪噪声码)进行摸二加。 例如说在发射端将"1"用11000100110,而将 "0"用00110010110去代替,这个过程就实现了扩 频,而在接收机处只要把收到的序列是 11000100110就恢复成"1"是00110010110就恢复 成"0",这就是解扩。
RF 输出 869 MHz ~894 IF 带通 第一振荡器 IF 放大 和带通 A/D 转换器
1 相关器 2 相关器 3 相关器
合 并
第二振荡器
搜寻相关器器声码器 话音出维特比译码反交织
控制微处理器
图3-32 移动台接收机方框图
基本原理如下:
移动台RAKE接收部分主要由相关器1~ 3、搜寻相关器 和合并器等组成。
计独立的、携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 二是集中处理, 即接收
机把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包括选择与组合) 以降低衰落的影响。
2.1.1 分集技术的分类
[工学]移动通信第四章抗衰落技术详细
![[工学]移动通信第四章抗衰落技术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549e5f104b73f242326c5f1e.png)
技术: --如何获得独立多径信号 --如何合并获得独立多径信号
本质: --对同一信号在不同空间/频率/极化/时间的过 取样
6
4.1 分集接收
分集的两重含义 一是分散传输,是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 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二是集中处理,接收机将收 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以降低衰落的 影响。
(2,1,4)卷积编码。 卷积码在CDMA/IS-95系统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 在前向和反向信道,系统都使用了约束长 度K=9的编码器。
利用天线阵的波束赋性产生多 个独立的波束并自适应的调整 波束方向来跟踪每一个用户
形成方向图在不同的方向上给 予不同的增益,可以提高接收 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高系统 的容量
可以将频率相近但空间可分离 的信号分离开
15
分集技术
4.1 分集接收
智能天线
提高SINR改善通信质量 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用户数量 提高频谱利用率 扩大通信覆盖区域 降低基站发射功率 自动跟踪用户信号位置定位 减小用户发射功率提高电池寿命
最大信噪比准则等。
21
4.1 分集接收
从分集信号中以什么方式作为输出?
M
S(t) msm (t) m1
选择式合并:选择最好的支路作为输出, 其它支路丢弃。
等增益合并:调整各个支路的相位,使之 同相,然后进行等增益相加。
最大比合并:调整各个支路的相位,使之 同相,然后按照各个支路的信噪比数值进 行加权相加。
如果S=0,则R是一个码字;若S 0,则传输一定有错。
由于 S RHT (C e)HT CHT eHT eHT
可见伴随式仅与错误图样有关,与发送的具体码字 无关;(n , k)线性码对接收码字的译码步骤如下: ① 计算伴随式 ST=HRT ; ② 根据伴随式捡出错误图样e; ③ 计算发送码字的估值 Cˆ R e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

本科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1- 1 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那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能够在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的特点有:①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③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其业务的需求却与日俱增;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各种各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⑤移动通信设备必须能够在移动环境中使用;1- 2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答: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公用汽车电话、第一代通信技术(1G)、第二代通信技术(2G)、第三代通信技术(3G)。
特点分别为,公用汽车电话的特点是应用范围小、频率较低、语音质量较差、自动化程度低。
第一代通信技术(1G)的特点是该系统采用模拟技术及频分多址技术、频谱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抗干扰能力差、保密性差:制式不统一、互不兼容、难与ISDN 兼容、业务种类单一、移动终端复杂、费用较贵。
第二代通信技术(2G),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和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技术(CDMA )等技术、多种制式并存、通信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全球漫游、系统带宽有限、数据业务单一、无法实现高速率业务。
第三代通信技术(3G)的特点是能提供多种多媒体业务、能适应多种环境、能实现全球漫游、有足够的系统容量等;1- 3 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那些?答: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无线寻呼系统3、无绳电话系统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6、分组无线网1- 4 蜂窝通信系统采用了哪些技术?它与无线寻呼、无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是什么?答:蜂窝通信系统采用的技术有:频率再用、小区分裂、越区切换。
它与无线寻呼、无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有:①无线电寻呼系统是单向通信系统,通话双方不能直接利用它对话。
②无绳电话以有线电话网为依托,是有线电话网的无线延伸。
05第五讲:分集接收和香农公式

二、随机噪声的分类
1 单频噪声: 单频噪声: 单频噪声是一种连续波的干扰(如外台信号), ),可 单频噪声是一种连续波的干扰(如外台信号),可 视为一个已调正弦波,但其幅度、 视为一个已调正弦波,但其幅度、频率或相位是事 先不能预知的。 先不能预知的。 主要特点是占有极窄的频带, 主要特点是占有极窄的频带,但在频率轴上的位置 可以实测。 可以实测。 单频噪声并不是在所有通信系统中都存在。 单频噪声并不是在所有通信系统中都存在。
[例3.9-1] 设某接收天线的等效电阻为 例 设某接收天线的等效电阻为400 ,接收机的 通频带为4kHz,环境温度为 通频带为 , ,试求该天线产生的 热噪声电压的有效值。 热噪声电压的有效值。 解:因为 等效噪声带宽 ,绝对温度为 为4kHz,则: , ,
3.9.2散弹噪声 散弹噪声
一、产生原因:真空电子管和半导体器件中电子发射 产生原因: 的不均匀性 二、散弹噪声的特点:服从高斯分布 散弹噪声的特点:
三、电阻中热噪声的两种表示方法: 电阻中热噪声的两种表示方法: (一)、无噪声电导 一、 和功率谱密度为 电源 并联 (二)、无噪声电阻和噪声电压源 二、
的噪声 的串联。 的串联。
四、电阻中热噪声的数字特征 的功率谱密度 1. 关系是: 关系是: 和 的功率谱密度 的
2.噪声电流源及电压源的均方根值 : 噪声电流源及电压源的均方根值 若电路的频率范围B为赫,则噪声电流源实际提供的 若电路的频率范围 为赫, 为赫 噪声功率为 ,而噪声电压源实际提供的噪声功 率为 噪声电流源 噪声电压源 的均方根值: 的均方根值 的均方根值: 的均方根值
• 最大比值合并的性能最好,选择式合并的性能最差。 最大比值合并的性能最好,选择式合并的性能最差。 • 当N较大时, 等增益合并的合并增益接近于最大比值 较大时, 较大时 合并的合并增益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②
③ ,所以多普勒扩展为
2.6若 , ,移动台沿电波传播方向行驶,求接收信号得平均衰落率。
解:
2.7已知移动台速度 , ,求对于信号包络均方值电平 得电平通过率。
解: ,
2.8设基站天线高度为 ,发射频率为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 ,通信距离为 ,利用Okumura-Hata模型分别求出城市、郊区与乡村得路径损耗。(忽略地形校正因子得影响)
微观分集: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短时限瑞利信号,这些信号都就是同一接收基站长经独立得衰落路径接收来自两个或多个不同天线发射得信号。
移动通信中常用得微观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角度分集、极化分集。
4.3工作频段为 模拟移动电话系统TACS得信令采用数字信号方式。其前向控制信道得信息字A与B交替采用重复发送5次,如图所示。每字(40bit)长度5ms。为使字A(或B)获得独立得衰落,移动台得速度最低就是多少?
所谓相位连续就是指不仅在一个元码持续时间连续而且在从元码 转换得时刻 两个元码相位也相等满足关系式 即要求当前元码得初相位 由前一元码得初相位 来决定。
3.8GMSK系统空中接口传输速率为270、83333kbit/s,求发送信号得两个频率差。若载波频率就是 ,这两个频率又等于多少?
解:(1) ,
(2) ;
2.1说明多径衰落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得主要影响。
答:①信息信号分散,信噪比低,传输语音与数据质量不佳;
②可能引入尖锐得噪声,照成传输数据大量出错;
③不同路径传来得信号互相相关,难以直接叠加。增加接收电路单元得复杂度,从而提高系统得建设与运营成本。
2.2若某发射机发射功率为100W,请将其换算成d Bm与dBW。如果发射机得天线增益为单位增益,载波频率为900MHz,求出在自由空间中距离天线100m处得接收功率为多少dB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RAKE接收
(1)什么是RAKE接收: 其基本原理是将无线通信系统中,幅度明显大于噪声背景的多径分量取 出,对其进行延时和相位校正,使之在某一时刻对齐,并按一定的规则 进行合并,变矢量合并为代数求和,有效地利用多径分量,提高多径分 集的效果。
(2) RAKE接收应用原因 在移动通信中信号传播的多径效应。在接收信号时有时延功率谱的扩散。 其中最典型的有两类: 连续型时延功率谱:它一般出现在繁华市区由密集建筑物反射而形成。 离散型时延功率谱:一般非繁华、非密集型建筑群区,时延功率谱是离 散型的。 如何把扩散时延功率给充分利用起来。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空间、频率、极化、场分量、角度及时间等方 面分离的无线信号,都呈现互相独立的衰落特性。
3、分集接收的分类:
三、分集接收基本原理
1、宏分集
目的:减小慢衰落的影响;
应用:蜂窝通信系统,也称为”多基站”分集。
方法:把多个基站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如蜂窝小区的对角上)和 不同方向上,同时和小区的一个移动台进行通信(可选择其中信号最好 的一个基站通信)。只要在各个方向上的信号传播不是同时受到阴影效 应或地形的影响而出现严重的慢衰落(基站天线架设可以防止这种情发 生),这种方法就能保持通信不会中断。
1)在相同分集重数(即M相同)情况下: 最大比值合并方式:改善信噪比最多, 等增益合并方式:次之; 选择式合并方式:较差。
2)在分集重数M较小时: 等增益合并的信噪比改善接近最大比值合并。信噪比改善较好。 选择式合并所得到的信噪比改善量最少,其原因在于合并器输出只利用 了最强一路信号,而其它各支路都没有被利用。
快衰落:由于移动台是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所以,尽管各个反射波都 是从一个天线源辐射出来的,但由于传播路径不同,反射体的性质不同, 使得到达接收点各反射波的幅度和相位都是随机变化的。
因而合成波的幅度和相位也将随移动台的运动产生很大的起伏变化。 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多径衰落或快衰落。 它属于快速的微观变化。
三、分集接收基本原理
2、微分集
目的:减小快衰落的影响;
种类:空间分集; 频率分集; 时间分集; 极化分集; 角度分集; 场分量分集。
2、微分集
(1)空间分集; 依据快衰落的空间独立性,即在任意不同的位置上接收同一个信号,只 要两个位置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d大于0.6λ),则两处所收到的衰落 是不相关且相互独立的。
(3)时间分集;
2、微分集
(4)极化分集; 由于两个不同极化的电磁波具有独立的衰落特性,所以发端和接收
端可以用两个位置很近但为不同极化的天线分别发送和接收信号,以获 得分集效果。
极化分集可以看成空间分集的一种特殊情况,它也要用两副天线, 但仅仅利用了不同极化的电磁波所具有的不相关衰落特性,因而缩短了 天线间的距离。
第四章:抗衰落技术
第一节:分集接收技术 第二节:信道编码技术 第三节:扩频技术
第一节:分集接收
主要内容:
一、抗衰落技术的种类 二、分集接收概念 三、分集接收基本原理 四、隐分集与RAKE接收 五、发射分集
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
一、熟悉分集接收技术目的和分类 二、掌握空间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 三、RAKE接收的基本原理 四、了解发射分集技术
2、微分集
(3)时间分集; 基本思想:
不同时间发送相同信息,时间间隔必须大于信道相干时间; 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码元分散到不同的时间段,时间间隔 大于相干时间,从而使得码字的不同部分经历相互独立的衰落。
通过编码和交织可以实现时间分集。
2、微分集
(3)时间分集;
2、微分集
(3)时间分集;
2、微分集
在极化分集中,射频功率分给两个不同的极化天线,发射功率要损 失3dB。
2、微分集
(4)极化分集;
2、微分集
(4)极化分集; 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 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 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
2、微分集
(4)极化分集;
学习本课的方法:讲、问、议相结合
重点:掌握RAKE接收的基本原理 难点:RAKE接收
一、抗衰落技术的种类
1、衰落的危害:
衰落是影响无线信号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快衰落的深度可达30~40 dB, 利用加大发射功率(1000-10000倍)来克服这种深衰落是不现实的,而且 会造成对其它电台的干扰。
2、衰落的种类:
宏分集是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长时限对数正 态信号,这些信号是经独立的衰落路径接收 来不同基站站址的两个或多个不同天线发射 的信号。
3.分集方式
(2)微分集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时间、频率、空间、极化、角度等分集,主要用 于对抗快衰落。
“微分集”是一种减小快衰落影响的分集技术,在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中都经常使用。
2、分集接收的双重含义:
一是发端分散传输, 使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带同一 信息的衰落信号。 二是收端集中处理,即接收机把收到的多个相互独立的衰落信号进 行合并(包括选择与组合)以降衰落的影响。
3.分集方式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到两类分集方式: “宏分集”和“微分集”。 (1)宏分集 是指移动台同时与地理上相距较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站保持联系, 它可以有效地克服慢衰落。 “宏分集”主要用于蜂窝通信系统中,也称为“多基站”分集。这是一 种减小慢衰落影响的分集技术,其作法是把多个基站设置在不同的地理 位置上和在不同方向上,同时和小区内的一个移动台进行通信(发端分 散传输)。只要在各个方向上的信号传播不是同时受到阴影效应或地形 的影响而出现严重的慢衰落,这种办法就能保持通信不会中断。
2、微分集
(4)极化分集; 单极化天线多采用垂直线极化 双极化天线多采用±45°双线极化
2、微分集
(5)角度分集; 使电波通过几个不同路径,并以不同角度到达接收端,而接收端利
用多个方向尖锐的接收天线能分离出不同方向来的信号分量;由于这些 分量具有互相独立的衰落特性因而可以实现角度分集并获得抗衰落的效 果。
角度分集的作法是使电波通过几个不同路径,并以不同角度到达接 收端,而接收端利用多个方向性尖锐的接收天线能分离出不同方向来的 信号分量;
由于这些分量具有互相独立的衰落特性,因而可以实现角度分集并 获得抗衰落的效果。
角度分集在较高频率时容易实现。
2、微分集
(6)场分量分集。 由电磁场理论可知,电磁场的E场和H场载有相同的消息,而反射机理的
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3)什么是分集接收
所谓分集接收,是指接收端对它收到的多个衰落特性互相独立(携带 同一信息)的信号进行特定的处理,以降低信号电平起伏的办法。
下图,给出了一种利用“选择式”合并法进行分集的示意图。 图中,A与B代表两个同一来源的独立衰落信号。如果在任意时刻,接收 机选用其中幅度大的一个信号,则可得到合成信号C。由于在任一瞬间, 两个非相关的衰落信号同时处于深度衰落的概率是极小的,因此合成信 号C的衰落程度会明显减小。若两个衰落信号同步起伏,那么这种分集方 法就不会有效果。
3、合并
(2)合并的种类:选择式合并 最大比值合并 等增益合并。
3、合并
①选择式合并
选择式合并是检测所有分集支路的信号,以选择其中信噪比最高的那 一支路的信号作为合并器的输出。 在选择式合并器中,加权系数只有一项为1,其余均为0。
图 为二重分集选择式合并的示意图。 两个支路的中频信号分别经过解调,然后作信噪比比较,选择其中有较 高信噪比的支路接到接收机的共用部分。 选择式合并又称开关式相加。这种方式方法简单,实现容易。但多不用 。
(2)隐分集的种类 目前主要的隐分集技术(第四章第三节)交织编码技术、跳频技术、 直接扩频技术等。
2、RAKE接收
RAKE接收机,就是利用多个并行相关器检测多径信号,按照一定的准 则合成路信号供解调用的接收机。
一般的分集技术把多径信号作为干扰来理解,而RAKE接收机采取变 害为利的方法,即利用多径现象来增强信号。
2、微分集
(2)频率分集; 在发射端将要发射的信息以不同的载频发射出去;
载频之间的间隔大于相关带宽,接收端就可以得到衰落特性相互独立的 信号,减少信号的衰落,提高通信质量; 一般的窄带通信系统的带宽是不能满足相关带宽的要求的,因而不能使 用频率分集。可以说,频率分集是扩频通信系统所特有的。
2、微分集
慢衰落:由于电波传播路径上遇到建筑物、树林等障碍物阻挡,在阻 挡物的后面,会形成电波的阴影区。阴影区的信号场强较弱,当移动台 穿过阴影区时,就会造成接收信号场强中值的缓慢变化。通常把这种现 象称为阴影效应。
由于气象条件的改变,电波折射系数随时间平缓变化,使同一地点所 接收到的场强中值也随时间缓慢的变化。
二、分集接收概念
1、分集接收基本概念:
(1)分集接收的目的: 由于传播环境的恶劣,微波信号会产生深度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等,使接 收电平下降到热噪声电平附近,相位亦随时间产生随机变化,从而导致 通信质量下降。采用分集接收技术可减轻衰落的影响,提高通信质量和 可通率。
(2)分集接收定义(指导思想): 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
3、合并
②最大比值合并
最大比值合并是一种最佳合并方式,其方框图如图 所示
3、合并
③等增益合并
就是把各支路信号进行同相后再叠加,加权时各路信号的权重相等。这 样,其性能只比最大比值合并方式差一些,但比选择合并方式性能要好 得多。 等增益合并方式实现比较简单,其性能接近于最大比值合并。
三种合并方式的比较
2、RAKE接收
不同的。因此可以通过接收Ez、Hx、Hy和三个场分量来获得分集的效果。
场分量分集和空间分集的优点是不像极化分集那样要损失3dB的辐射功 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