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横滨

合集下载

日本横滨21世纪未来港 城市设计

日本横滨21世纪未来港  城市设计

太平洋横滨是世界最大的会议中心,位于 地标大厦几百米处。这会议中心包括圆形的横 滨格兰洲际酒店,酒店与附近的摩天轮成为横 滨最典型的观光地之一。而“横滨皇后广场” 设立了许多专卖店,是民众逛街购物的好去处, 许多大楼像环太平洋大饭店、横滨港未来大厅 以及写字楼,都是让人们感受新生活样式的空 间。
港区以一个21世纪的环保都市为基本方针,区内的 电线、电话线、光纤网路、上下水道和暖气系统全部预 先设置在地底的共同管沟内。全部街道均有种植树木。 整个港区交通发达,由“港未来大通”“国际大通”两 条干道贯穿,再由樱花通、银杏通、铃鹿通等道路构成 区内街廓。此外,国际大通地底为“临港干线道路”, 连接横滨港附近地区,同时设有一条铁路线连接横滨其 他街区、涩谷及东京市中心。
“船舶博物馆”以横滨港和船作为主题,常 设展览,每年还会举办特别的展览会,昔日被称 为“太平洋天鹅”的日本丸号也在这里展示,十 分具有历史意义,而附近有文化设施集中的扫部 山公园和寺院集中的伊势山等。另外,在樱木町 站和京浜特快日之出站中间的野毛饮食店街上, 散布着与港口城市横滨非常相配的老字号爵士乐 咖啡馆等。
去横滨21世纪未来港,我们眼中不能只看到林 立的现代建筑,值得借鉴和思考的,是其没有 把代价昂贵、区位优越的“宝地”用作纯商务 中心区开发,而是在中央地区布置美术广场, 请丹下健三大师设计横滨美术馆,安排象征横 滨历史文化的“日本丸”公园和海洋博物馆, 划出总用地面积的25%作为公园绿化和居民住宅, 以保持和谐的城市综合功能。正如华汇工程建 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肖诚所说,我们并 不需要一个冷冰冰的滨海中心区,要有人的参 与,要让城市建筑和人自然和谐共处,这比建 几个超高层更实在,更有借鉴价值。
1983年,横滨21世纪未来港正式动工,先期是 市政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1989年,横滨美术馆 建成开馆。上世纪90年代是港区的建设高峰,从 1991年到2000年,洲际酒店、地标大厦、横滨银 行总部大厦、国际会议大楼、三菱重工横滨大楼、 横滨港未来21会堂、MediaT ow er摩天轮、国际 船员中心等陆续建成开业,新区建设基本成型。 2000年后,开发速度减弱,直至2004年富士Soft 大楼竣工和M egapix开业。目前整个港区仍在建 造中,从1983年算起前后已经延续26年。

珠海横滨体育馆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

珠海横滨体育馆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

珠海横滨体育馆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近年来,珠海市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横滨体育馆作为珠海市的一项重要体育设施,承载了众多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体育需求,提升横滨体育馆的整体形象,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备受重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上对珠海横滨体育馆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进行全面评估,以及对其进行有价值的探讨。

1. 什么是珠海横滨体育馆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珠海横滨体育馆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是指对横滨体育馆进行装修和改造的整体工程。

这个项目包括了对横滨体育馆进行全面的设计规划,包括室内外装修、设施更新、设备改造等内容。

施工项目则是按照设计方案对横滨体育馆进行实际的装修和改造工作。

这个项目的目的在于提升横滨体育馆的整体形象,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和市民满意度。

2. 珠海横滨体育馆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的重要性横滨体育馆是珠海市的重要体育场馆,承担了众多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横滨体育馆的设施老化,装修也显得有些陈旧。

为了保持横滨体育馆的竞争力,提高市民的体育体验,进行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这个项目,可以提升横滨体育馆的整体形象,增加设施的舒适度和实用性,从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3. 珠海横滨体育馆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的设计要求在进行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时,需要考虑到横滨体育馆的使用需求和市民的体育体验。

设计方案应该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提升横滨体育馆的整体形象。

还需要考虑到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要求,确保装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到横滨体育馆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其成为珠海市的亮丽名片。

4. 珠海横滨体育馆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的施工流程在进行装修设计及施工项目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

首先是方案论证和设计规划阶段,通过对横滨体育馆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装修设计方案。

然后是施工准备和设备采购阶段,在确立设计方案后,对施工所需的人力、材料和设备进行准备和采购。

Queen

Queen

开发事业——港 口未来2事业的象征 1 它是 日建 滨 、 太平洋横滨)网络化、一体化 。 由太平洋横 设计继太平洋横滨 ( 国际会议场、 国际展览场、 横 滨向横滨标志塔看去 , 沿着由海面向陆地缓慢上
饮食店 、停车场 设计监理 : 日建设 计 +三菱地所设计
用地 面 积 :4 0 m 446
滨洲际宾馆 )后设计 的又一个 大规模 复合型项 升的天际线 ,设定 Q e n q a e 横滨的 基 底面积 :3 9 m u e ’sS u r 44O 目。该项目由 3 栋办公楼 、宾馆 、会堂 、商业设 3 A办公楼及宾馆的高度 , 3 使 个街区成为一个整 总建筑面积 :4 6 3 6 9 8 m
施及停车场组成 。
层 6层 层 体 , 出与港 口未来2 地区— 这一临海城市 层 数 :地下 5 、地 上 3 、塔屋 2 创造 1
设计时 , 在各个单体设施设计的同时,还将 相适应的都市景观 。 栋办公楼在6 3 层和 1 层用 7 重点放在联接街区内各种设施及相邻街区的公共 天桥联接,在 联接层设有公用门厅和自助餐 厅,
维普资讯
Q ensS ur ue ’ qa e横滨市 ”
步行者考虑的公共空间 ,用各种形式将相邻的 3 所在地 :神奈川 县横滨市西 区港 未来 2 -3
Q e n q ae 横滨 ,是大规模城市 个街区 ( u e ’sS u r 横滨标志塔、Q e n s Sq ae 横 主要用途 :办公 楼、音乐厅 、宾馆 、商 店 、 u e ’ ur
结构 :S R 、S C、R C
摄影 : I三轮晃久建筑 摄影研究所 . 3小川泰祜 . 4 5 . 泽裕 ..6筱
空间的设计上。 街区设计的特征之一 , 是通过为 成为可以在空中横 向移动的 “ 立体城市” 。

横滨标志塔大厦的抗震原理

横滨标志塔大厦的抗震原理

横滨标志塔大厦的抗震原理1. 介绍横滨标志塔大厦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的可是个“大块头”,那就是横滨标志塔大厦。

这座大厦可不简单,是横滨的一张名片。

想象一下,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号的建筑大明星,站在城市的舞台上,自信满满。

不过,这可不是它唯一的“光彩”。

说到抗震能力,它的表现可是绝对不容小觑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挖掘一下这座大厦背后的秘密,让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在摇晃的地震中稳稳当当的。

2. 大厦的抗震设计2.1 基础设计首先,我们得聊聊大厦的基础设计。

这座大厦的基础可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是随便挖个坑就能搞定的。

它采用了“深基坑”技术,简单说就是在地面下挖个深坑,然后把大楼的柱子扎根到坚硬的地层中。

这就像是在玩积木,每一块都要稳稳地放好,确保不会随便倒塌。

基础就像是大厦的“脚”,脚牢固了,大厦自然也就稳得住。

2.2 结构设计接下来,咱们再说说结构设计。

这座大厦的骨架设计得非常巧妙,采用了“剪力墙”结构。

这就像是给大厦穿了一件防护衣,使得它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像人一样“弯曲”而不是“断裂”。

这些剪力墙就像是撑起伞的骨架,不管外面的风多大,它都能稳稳地撑住。

此外,大厦的结构还设计了“阻尼器”,就像是给大楼装了个减震器,震动的时候能够吸收一部分能量,减少对建筑的影响。

3. 抗震原理的实际应用3.1 大厦的表现好啦,说了这么多设计上的技巧,咱们来看看实际效果如何。

横滨标志塔大厦在地震中的表现堪称完美。

想象一下,它在地震发生时就像是一棵强壮的大树,虽然风吹雨打,但依然扎根深稳。

即使地面在晃动,大厦也能稳如泰山,毫不慌张。

这样的表现,不禁让人对它的设计团队竖起大拇指。

3.2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厦的抗震技术也会不断进步。

谁知道,未来的抗震设计会不会有更加酷炫的科技呢?也许我们会看到更加高效的减震器,或者是更加智能的建筑材料。

不管怎样,这些新技术都会让大厦更加坚固,也让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更加从容不迫。

4. 总结好了,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

横滨港国际候船大楼

横滨港国际候船大楼
总楼地板面积:438,243平方米
该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将地面转换成"一个活跃的表面,一个增 大的设计平面,从那里建筑元素显现出罕见的上下摇动的形 式"。在横滨港国际客运候船大楼中,建筑物自身变成了一个 不同强度的表面并且控制着城市和港口之间,居民和乘客之 间交通的流动。表面成为引导交通线路的"褶状物",同时也 扮演着它的结构角色。地面膨胀成为一个封袋,宣告了它的 运作角色,即使欲动还静的各种状态间的微妙运动成为可能。
International Ferry Terminal Yokohama Japan
横滨港国际候船大楼
设计案名称:Yokohama International Ferry Terminal 横滨港国际候船大楼
设计案位置:Yokohama, Japan 日本 横滨
建筑师:FOA(Foreign Office Architects)事务所 Alejandro ZaeraPolo
从横滨港国际候船大楼这个案例中,我看到了建 筑不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也不一定具有明确的 边界,这种模糊的界限方式及流动的空间形式创造了 许多的意外有趣空间,让人留下深刻映象,往往也是 这个建筑吸引人的地方。
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有机集合。 我们应试图去做到,让新建建筑与原有环境完美的交 融,使其成为原有部分的延伸,不让新建筑显的那么 突兀。
各种戏剧性的空间生成, 及没有明确的边界,让 这个建筑产生独特魅力。
建筑不一定要成为地标, 不一定要有象征意义,建 筑物可以不像建筑物,在 创作的国度里面,没有不 可能这回事!
都市策略
对建筑和城市关系之间的关系的考虑:讲城市抽象成接到的图案, 在城市街道图案的延续中,码头成为城市结构的延伸和城市开放空 间的组成部分。 (FOA的兴趣不在建立某种形式的联想上,而是在本地城市与国际 运输中介与交叠的关系中定位客运码头在城市中的功能和生成条 件。)

01教案第一章01

01教案第一章01
城市设计教案(课时备课)
第1次课,理论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一章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本章4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城市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历史发展中学科内涵的发展和变化
重点
难点
重点:现代城市设计的内涵
难点:历史发展中城市设计学科内涵的发展和变化分配、
4)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1.1.5城市设计的再认识
传统的积淀、纷繁的理论、多样的设计、管理的政策、工程的实践、发展的观念…
板书:将专业名词术语书写板书,英汉对照
本章思考题
现代城市设计与传统城市设计的内涵有哪些差异
主要
参考资料
1)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埃德蒙·N·培根.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修订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4)C·西特.仲德昆译.城市建设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5)K·林奇.方益萍等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7)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课堂组织:
一、自我介绍
二、课程的简要介绍
1.导入:点学生回答对于城市设计的理解
2.现实生活中的城市设计问题
3.本学期课程安排
4.介绍参考书目和学习网站
参考书目:
1)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E·N·培根.黄富厢、朱琪编译.城市设计(修订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2010.04.01
21世纪未来港,横滨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21世纪未来港 地理位置:横滨 工程性质:濒海中心商贸区 业主和开发商:21世纪未来港
公司 主要规划设计者:以大高正人
为首的规划委员会 规划设计时间:1983年至今 建设时间:1984年至今 用地面积:186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3700万平方米 规划人口:190000人的就业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沿海滨地带作为城市公园设计,它和区内的步行绿地共同形成绿带, 把商务区包围在中间。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城市色彩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浙江省温岭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 以中华路为南北向发展主轴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基地——城市分析
土地。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化文化中心 一个21世纪的信息城市 一个有水有树有历史的人文城市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把关内区和横滨站区连成一体,并完善了横滨的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把关内区和横滨站区连成一体,并完善了横滨的城市结构。

横滨演变与国内环境

横滨演变与国内环境

(2),如果你不愿意自己是土地白皮书年表里
还是土地及地价的主要事项,横滨为中心,来自国内外的情况年表里。

※数年,计划和前景问题,开始或高峰时期等。

※法律等,虽说从公布之年。

另外《废除的东西。

※法律等名称、事业等名称及内容是概要,北韩绝不���当时的照片。

另外,所有的内容的东西。

※项目的内容是发生顺序不同。

※“横滨的地价公示地价”是基于法律,在各年1月1日的地内的住宅地、商业地区的平均价格。

地价公示开始在1970年。

此中的黄色框架内,地价高涨发生了大体的时期,表明了自己。

※景气循环,爱是永不止息。

”表明了自己的时间。

具体的时间问题,景气循环的欄外年表里也豁然开朗。

“看看出处及参考资料。

如:順不同)注)名称是时的名字。

Array∙土地政策的基本研究(nira研究书)1990年11月发行(综合研究开发机构)
∙20世纪全记录1991年2月发行(讲谈社)
∙每天物事所室战后50年从1995年3月发行(日本)
∙国际港口城市横滨的城市2002年2月发行(横浜市企划局局长)
∙市政记录2006年版2006年12月发行(横浜市市民活力推进局)
此外,在横滨市网站的刊登。

回到第一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铁道
21世纪未来港交通发达。可以花 30分钟从东京到达这里,乘坐东海 道新干线和地铁15分钟即可到达, 从横滨羽田机场到达中心区不超过 20分钟。
横滨港未来21区
(4)慢性系统规划(步行者空间)
行人网络 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 从樱木町驿前相连向(横滨滋滨国际和平会议场)的「女皇轴」 ,从横滨站方面向与接连港口公园连接的「王轴」,步行者网 络作为骨骼被围系这2个轴,形成了直接交做的「guranmoru轴」 的3个金银丝缎。宽度25m的gurarunoru,作为广大的开敞演出空 间。 自动人行道 从释站舒适访问 移动人行道,行人网络,作为“轴”皇后的樱木町站的一部分, 日本纪念公园是一个行人通道连接点,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明 确了大楼的方向。 樱木叮站前广场,步行广场 加强终端 樱木叮站前广场是21港未来的门户港区,空间宽敞明亮。设有 新闻办公室,公交车,出租车,桥车并且配备了一般的位置。
成功因素及经验教训
横滨港未来21区
绿色环保理念 先进的设施设 备 便利的交通网 络 保留历史遗迹
整个21区的构建都是本着“人文、环保和自然”的理念,包括其整个规划的过 程中园林的面积占到了1/4,而且创造了即安全又舒适的游人步行空间的理念, 给办公者和游客带来了舒适安逸。 从高档写字楼到国际会议中心,都采用了最先进的设备,该规划还特地建 设了具有抗震性能的两个5000吨级的救灾码头,包括在节能,环保制冷等方 面也采用了最为先进的设施设备。 外部不仅拥有较发达的铁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临港的航运系统, 而且有着较发达的内部交通系统,包括高架行人通道、长距离的步行传 送带及游艇等,为21区带来强有力交通支持。 保留历史遗迹是21区的另一大特色,在原址留有的建于1911年的红 砖仓库被精心保留下来改为红砖公园,当年船厂的石砌船坞竣工, 很好的融合了现代的建筑特色。
横滨港未来21区
(5)城市地标与主要公共空间
• 横滨地标塔(YOKOHAMA LANDMARK TOWER) 主建筑物高2 9 6公尺, 楼层数地上70层、地下四层 内有饭店、办公室、燎望室及餐厅 是一栋复合式多功能的摩天轮大楼。
• 女皇广场
(Queen's Square Yokohama) 由四栋建筑物所构成的复合式多 功能大型建物群 女皇购物中心((Queen Mall)贯穿其 中 是MM21最大的购物中心。
横滨港未来21区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通系统规划
干线道路
城市的主要干线公路,贯穿中央地区的「Minatomirai大道」,通过Minatomirai街灯连接到首都高速神奈 川1号横(侧)新干线。同时作为一个主要干线道路的「国际大道」,连接山内地区和新港地区,作为接连 港口干线的道路配置地上普通交通与地下港湾的关联交通,这样可以使市中心的交通更加通畅。与国际 大道Minatomirai大道连接的道路和各街区的服务道路也整备,人行道种了林荫树。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横滨港未来21区
小组成员:潘鑫玥 谢青婷
CONTECT
1.背景与构想 2.规划概况
3.城市设计标准概况
4.工程概况 5.成功因素及经验教训
背景与构想
横滨港未来21区
(1)背景
横滨在1895年成为一个开放贸易口岸后, 城市围绕着它的港口发展,它的人口和城市规 模不断扩大。在20世纪末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浪 潮中,横滨通过一系列城市改造工程积极推动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它的 “21世纪未来港”。 它是横滨向国际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尽管 日本国内区位 横滨成为日本的第二大城市已有多年,由于临 近东京,历史上长期处在服务于东京的地位, 未能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而拓展作为一个中心 城市的功能,很多在横滨成长的企业也将总部 迁往东京。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使横滨长期在商 务和文化上依赖于东京。为了改变这个面貌, 推动横滨成为一个独立和自我完善的全球化的 大都市,横滨市政府1981年启动了“横滨21世 纪计划”。这个计划包含了六个超大型项目, 而21世纪未来港则是其中的核心。
横滨港未来21区
(2)新港地区规划
▲绿化总面积约一十八公顷四十一公项(43%),以确保边境线彼此之间的绿色长廊连接,建立了山下公园到 中 心区的水域和生态的网络。 ▲促进城市发展以及保存和利用的历史资产,如搬迁的摩天轮,正在努力创造一个城市的兴奋和充满乐趣 ▲全新的港式码头 ▲国际大道,包括道路网络维护,水上运输,获得确保道路系统的多样性。 ▲促进生态系统和水净化恢复。
工程概况
横滨港未来21区
•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21世纪未来港 地理位置:横滨 工程性质:滨海中心商贸区 业主和开发商:21世纪未来港公司 主要规划设计者:以大高正人为首的规划委员会 规划设计时间:1953年至今 用地面积;18G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 规划人口:190000人的就业人口和10000人的居住人口 建设内容:商务办公楼、大型购物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城市设计标准概况
横滨港未来21区
• 城市设计标准概况
21世纪未来港被认为是日本第一个成功贯彻了规划的天际线的城市设计 项目,与一般规划制定各个地块限高的做法不同的是在这里规划师着重控制 一个总体的景象,并指定作为地标的塔楼的位置。海景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因 素考虑,总体上,建筑物越靠近海面,高度就越低,同时,当一条街道通向 海面时,越靠近海面,两旁的建筑物的沿街面退界就越多。这样,当人们驱 车向海滨行驶,眼前就形成一个连续展开的景象,人们在城市中随处都可以 感觉到海和海港的存在。为了保证单体建筑不至于过分突出而破坏景观,2 世纪未来港对建筑物的颜色和质感做了充分的考虑城镇发展委员会建立了一 个关于颜色的标准,室外广告必须遵行一定的规定,做到既能活跃气氛,又 保持城市景观的整体性。
经验教训:
MM21的规划时间之长,先进技术采用之多,如此超前的环保、抗灾设计以及大面积的填海造地,使得该地区转 让地价和使用期的物业管理费用直线攀升,加上经济危机影响,使得工期的进展和效益的回收没有达到预期的设 想。
Thank you !
城市区位
横滨港未来21区
(2)构想
米那托米拉依21(Minato Mirai21)的日 语涵义是“21世纪的新港口城市”。 它的构想最早诞生于1965年,由当时 的横滨市长提出的,为的是重新开发 西面沿海的一片属于三菱重工的码头 用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码头功能 的完全退化,实施这个计划的时机逐 渐成熟,所有与之相关的用地都被整 合入1992年的用地计划中。1984年横滨 21世纪未来港公司正式成立,建筑师 大高正人被任命为项目的总规划师, 一个城镇委员会也于1988年相应成立, 负责协调和管理城市。
规划概况
横滨港未来21区
(1)中央地区概况
建筑物,场地大小,高度,Pedesutorian网络及其标准,如建筑立面的显示,相应的高度信息化社 会,城市灾害预防和周围的城市环境的注意和城市管理规则都被重新限制和定义。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一个全世界的国际文化中心 一个21世纪的信息城市 一个有水有树有历史的人文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