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

合集下载

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0年1.0版)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定2020年3月发布目次前言﹍﹍﹍﹍﹍﹍﹍﹍﹍﹍﹍﹍﹍﹍﹍﹍﹍﹍﹍﹍﹍﹍﹍﹍﹍﹍﹍﹍﹍﹍1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2 4适用院校专业﹍﹍﹍﹍﹍﹍﹍﹍﹍﹍﹍﹍﹍﹍﹍﹍﹍﹍﹍﹍﹍﹍﹍﹍﹍4 5面向职业岗位(群)﹍﹍﹍﹍﹍﹍﹍﹍﹍﹍﹍﹍﹍﹍﹍﹍﹍﹍﹍﹍﹍﹍5 6职业技能要求﹍﹍﹍﹍﹍﹍﹍﹍﹍﹍﹍﹍﹍﹍﹍﹍﹍﹍﹍﹍﹍﹍﹍﹍﹍5参考文献﹍﹍﹍﹍﹍﹍﹍﹍﹍﹍﹍﹍﹍﹍﹍﹍﹍﹍﹍﹍﹍﹍﹍﹍﹍﹍﹍﹍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通信学会、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通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青华、沈建华、刘松、王苏南、许志良、阴法明、殷侠、林磊、陈佳莹、吴岳涛、彭超、刘忠。

声明:本标准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通信学会,未经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通信学会同意,不得印刷、销售。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评价,相关用人单位的人员聘用、培训与考核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5G3GPP R15协议38系列5G3GPP R15协议23系列5G3GPP R15协议24系列NB-IoT3GPP R13协议36系列NB-IoT3GPP R13协议23系列GB/T51278-2018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技术标准GB/T21195-2007移动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天线技术条件YD/T5224-2015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网工程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国家、行业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和知识点-安全

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和知识点-安全

具备通过安全自查、隐患 跟踪整改等工作,形成安 全工作闭环的能力。 安全自 查发现 问题能 力 安全整 改方案 落实能 力
A-04.1
A-01.3 A-03.7
A-04.2 能够通过对相关数据或日 志的分析开展安全审计工
A-05
日志审计能力
A-05.1
协助安 全审计 能力
A-06
安全应急能力
对突发安全事件进行快速 、有效处置,妥善处理安 全事件
1、防火墙、IDS、IPS、WAF 、网页防篡改、防病毒、流 量检测与清洗等设备及网络 安全管控平台、合规平台、 1、能根据常见故障处理手册、初级安全检查测试 ISMP等平台常见告警处理手 工具,对发现的安全事件或问题进行初步影响判 笔试+上机 册。 读和处理; 2、安全事件处理流程 3、安全事件预处理手册 4、IP地址探测技术、端口 扫描技术等
1、能根据操作手册够熟练使用ISMP平台开展安全 1、ISMP相关操作手册 工作 1、《中国移动远程接入安 全管理办法》; 2、《中国移动第三方人员 安全管理要求》; 3、《中国移动通用网络与 信息安全责任条款》
1、能够掌握第三方人员管理和安全资产管理要 求,规范第三方人员和安全资产的管理
笔试
第1条与A01.3的第3 1、根据漏洞扫描平台、合规平台、ISMP等手段, 1、掌握洞扫描平台、合规 条、A-03.7 笔试+上机 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 平台、ISMP平台等使用方法 的第1条重 复,不需重 复出题 1、基础安全加固操作; 1、具备根据安全整改方案,通过基础安全加固、 2、防火墙、系统自身安全 策略调整等方式落实系统安全整改工作的能力。 配置策略调整。 笔试+上机
1、根据操作指导手册,具备对防火墙、IDS、IPS 、WAF、网页防篡改、流量检测与清洗等安全产品 进行例行健康检查、故障预处理、策略制定调整 等能力

中国移动新员工无线维护优化实操培训(参考版)top小区(1)PPT课件

中国移动新员工无线维护优化实操培训(参考版)top小区(1)PPT课件

分子不同
2071系统掉话率=a/b a=sum(clear_request_by_bsc_on_tch) from p_nbsc_res_avail b=系统应答次数
话音信道掉话率=a/(b+c) a=sum(clear_request_by_bsc_on_tch) from p_nbsc_res_avail b=sum(ms_tch_succ_seiz_assign_cmplt) from p_nbsc_traffic c=sum(msc_i_tch_tch+msc_i_sdcch_tch+bsc_i_tch_tch+bsc_i_sdcch_tch+cell_tch_tch+cell_sdcch_tch) from p_nbsc_ho
优化,侧重小区指标的采集、分析和对比。
7
如何使用话务网管提取掉话率指标
TOP小区评估-语音
1
TOP-语音
第一讲:掉话
2
掉话率基本介绍
什么是掉话?
掉话是指用户通信过程中发生异常释放,掉话率是评价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 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后台信令跟踪、前台信令分析等方法处 理掉话问题,其中分析定点测试数据是解决掉话故障的直观方法。
掉话指标为什么重要?
从用户看:掉话对用户意味着服务突然中断,通话突然中断对用户影响极大。 从网络看:掉话对网络意味着可能存在某种问题或故障,对用户的通话造成 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BSC
Tch_bts_fail Tch_netw_act Tch_act_fail_call Tch_user_act
MSC
MS
BTS
BSC
TR
红色计数器 MSC 为分母

58-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58-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目次前言﹍﹍﹍﹍﹍﹍﹍﹍﹍﹍﹍﹍﹍﹍﹍﹍﹍﹍﹍﹍﹍﹍﹍﹍﹍﹍﹍﹍﹍﹍1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2 4对应院校专业﹍﹍﹍﹍﹍﹍﹍﹍﹍﹍﹍﹍﹍﹍﹍﹍﹍﹍﹍﹍﹍﹍﹍﹍﹍4 5面向工作岗位(群)﹍﹍﹍﹍﹍﹍﹍﹍﹍﹍﹍﹍﹍﹍﹍﹍﹍﹍﹍﹍﹍﹍5 6职业技能要求﹍﹍﹍﹍﹍﹍﹍﹍﹍﹍﹍﹍﹍﹍﹍﹍﹍﹍﹍﹍﹍﹍﹍﹍﹍5参考文献﹍﹍﹍﹍﹍﹍﹍﹍﹍﹍﹍﹍﹍﹍﹍﹍﹍﹍﹍﹍﹍﹍﹍﹍﹍﹍﹍﹍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通信学会、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通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青华、沈建华、刘松、王苏南、许志良、阴法明、林磊、陈佳莹、吴岳涛、彭超、刘忠。

声明:本标准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通信学会,未经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通信学会同意,不得印刷、销售。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评价,相关用人单位的人员聘用、培训与考核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5G3GPP R15协议38系列5G3GPP R15协议23系列5G3GPP R15协议24系列NB-IoT3GPP R13协议36系列NB-IoT3GPP R13协议23系列GB/T51278-2018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技术标准GB/T21195-2007移动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天线技术条件YD/T5224-2015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网工程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国家、行业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网络维护人员专业技能模型和知识点-无线-LTE网优

网络维护人员专业技能模型和知识点-无线-LTE网优

描述 1、起草无线专业技能模型框架; 2、明确无线专业划分为GSM、TD、LTE网优和无线维护四个子专业; 1、知识点更新: 1)LTE L3知识层级必须加入EPC核心网基础知识(A1)和传输PTN+IP(A1),在出题比例上核 心网、传输各占10%;在“L3工程师”页增加对应跨专业知识点内容。 2)LTE L4知识层级必须加入EPC/IMS核心网(A2)和传输PTN(A2)以及互联网应用层A1的基 础知识,在出题比例上核心网、传输、互联网各占10%;在“L4工程师”页增加对应跨专业 知识点内容。 2、出题比例更新: 1)LTE L3的出题比例:LTE(70%)+核心网PS(10%)+传输PTN(10%)+IP(10%) 2)LTE L4的出题比例:LTE(70%)+核心网PS(10%)+传输PTN(10%)+互联网(10%) 3)出题百分比浮动区间为5% 3、其他新增信息 1)知识层级和技能等级的定义 2)A1指本专业(无线)所需其他专业部分基础工作技能,如EPC核心网通用信令知识、传输 网络IP路由知识等; 3)A2指本专业(无线)所需其他专业部分中级工作技能,如EPS核心网性能分析、传输网容 量规划等;
序号 1
版本 V1.0
时பைடு நூலகம் 2014/10/24
参与人员 李志勇(广东移动)、罗春威(广东移动)、胡荣 伟(江苏移动)、吴晶(江苏移动)
2
V2.0
2015/3/18
徐海东(集团)、高飞燕(集团)、阮征(集团) 、艾怀丽(江苏移动)、陈小奎(安徽移动)、黄 亚民(安徽移动)、王志明(北京移动)、田俊刚 (北京移动)、陆南昌(广东移动)、曾伟超(广 东移动)、罗春威(广东移动)、何凌(广东移 动)

动环-网络维护人员专业技能模型和知识点-动环-发电系统-2020版非题库

动环-网络维护人员专业技能模型和知识点-动环-发电系统-2020版非题库

维护)熟悉常见告警含义;2)熟悉电源空调设备的日常操作方法;3)熟悉电源空调设备的日常维护内容;4)熟悉电源空调设备的保养项目与方法进阶创新能力根据策划、推动、落实集团重大项目数量,参与编制集团相关技术指导手册数量系统规划设计故障分析与处理集团、省内案例编写(入库)、授课数量性能数据采集与分析深入掌握各类动环系统的组网规范、指标要求、技术参数(答辩环节)系统优化日常巡检与维护1)熟悉常见告警含义;2)熟悉电源空调设备的日常操作方法;3)熟悉电源空调设备的日常维护内容;4)熟悉电源空调设备的保养项目与方法故障分析与处理1)熟悉故障蓄电池判断与更换;2)熟悉发电机启动系统简单故障处理;3)熟悉空调高低压故障判断与处理;4)熟悉动环监控现场板件及接口故障判断与处理;5)熟悉高低压配电线路保护故障判断与处理性能数据采集与分析1)熟悉常用仪表的用途与使用方法;2)熟悉开关电源模块配置;3)熟悉蓄电池后备时间估算系统优化1)熟悉电源空调设备报废周期;2)了解电源空调设备老化判断标准;3)了解机房环境指标与调整;4)了解供电质量指标与调整;5)熟悉容量预警判断安全生产1)熟悉机房安全用电常识;2)熟悉生产现场火灾隐患的特点和预防措施;3)熟悉触电事故隐患防护方法及触电急救方法技能与知识要求级别L4角色定位技术带头人职责概要规划关键领域的业务/技术方向,指导领域内业务/技术和专业解决项目某一范围的策划;组织重大故障的分析处理;能够独立审核规划工程、设计方案;能够策划、推进阶新增1.基础知识:1、基础知识:1)掌握常见电路、磁路概念、定理;1)掌握电气系统负荷计算;2)掌握交直流电路基础知识及简单计算;2)了解脉冲信号、二进制、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3)掌握常用电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3)掌握半导体元件原理、结构及其应用;4)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主要参数概念与整定;4)掌握制冷原理及三态变化、压强与真空度、蒸发与冷凝、过冷与过热的概念及其应用;5)熟悉负荷分级的概念;5)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远程通信、接口通信的基础知识;6)掌握电能质量的概念;2、专业知识:7)掌握防雷接地基础知识;1) 熟悉发电机的绕组连接方式和发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2.专业知识:2)了解柴油机的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的工作原理1)掌握发电机组分类、组成;3)了解太阳能、风能发电、燃料电池原理、性能和构成2)掌握内燃机基本结构与原理;4)掌握10KV发电机的组网结构、并机原理、以及与低压发动机的区别。

中国移动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

中国移动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

中国移动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中国移动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管理标准流程目录1.目的意义 (2)2.适用范围 (2)3.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 (2)4.对技能模型编制专家的管理要求 (3)4.1专家选拔 (3)4.2专家变更/退出 (3)4.3专家工作要求 (4)4.4专家激励 (4)5.技能模型管理流程与职责分工 (5)5.1技能模型的新建阶段 (5)5.1.1人才需求调研 (5)5.1.2概要设计 (9)5.1.3技能晋级路径设计 (13)5.1.4技能模型开发 (16)5.1.5知识点开发 (19)5.1.6评审发布 (21)5.2技能模型更新阶段 (22)5.2.1需求收集 (23)5.2.2模型优化 (24)5.2.3评审发布 (26)1.目的意义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管理标准流程(以下简称“标准流程”)针对网络维护人员技能评定中各专业技能晋级路径、技能模型和知识点的管理工作,包括明确技能晋级路径、技能模型与知识点新建和更新的两大流程,规范各专业技能晋级路径,技能模型和知识点的编制方法,明确了各流程环节责任人和审核人的技能要求与工作职责,以确保技能模型管理的及时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本流程旨在明确中国移动网络维护人员的技能模型管理工作,制定各专业、各层级、有序、系统、标准的维护人员技能晋级路径、技能模型和知识点。

2.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网络维护人员技能评定工作中涉及的十二大专业的技能晋级路径、技能模型和知识点的编制和管理,即无线、核心网、IP、IT、互联网内容管理、传输、动环、安全、集客家客、监控、集中性能管理和代维专业。

3.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管理工作采用集团公司管理工作组和专业专家组的两级管理方式。

1.集团公司管理工作组由集团网络部相关领导和项目管理员组成,主要负责技能模型管理工作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明确专业和级别设置原则,督促全网技能模型管理工作进展。

2.专业专家组为虚拟机构,分专业设置,由集团网络部技术支援处发文任命,主要成员来源于集团专业处室专家、各省技术专家。

宁波移动WLAN维护岗位技能培训

宁波移动WLAN维护岗位技能培训
14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协议 表示层协议 会话层协议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协议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协议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主机B 主机

主机A 主机
宁波移动网络部动力中心WLAN维护组 维护组 宁波移动网络部动力中心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1
TCP/UDP头
Hell o
传输层 网络层

IP包头 包头 LLC子层 子层 MAC子层 子层 LLC子层 子层 IP包头 包头 IP包头 包头
TCP/UDP头
Hel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ell o Hell o FCS
报文
TCP/UDP头 TCP/UDP头
数据链路层
MAC子层 子层
LLC子层 子层

物理层
比特
2
宁波移动网络部动力中心WLAN维护组 维护组 宁波移动网络部动力中心
授课大纲
一、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二、无线技术体系与理论与组网模式 三、接入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维护 四、AP掉线故障的基本排错思想与处理流程 掉线故障的基本排错思想与处理流程 五、掌握各类流程规范、标准指标以及日常管理工作 掌握各类流程规范、
802.11 标准发布时间 合法频宽 频率范围 非重叠信道 调制技术 物理发送速率 无线覆盖范围 理论上的最大UDP吞吐量 (1500 byte) 理论上的TCP/IP吞吐量 (1500 byte) 兼容性 July 1997 83.5MHz 2.400-2.483GHz 3 FHSS/DSSS 1, 2 N/A 1.7 Mbps 1.6 Mbps N/A 802.11b Sept 1999 83.5MHz 2.400-2.483GHz 3 CCK/ DSSS 1,2,5.5, 11 100M 7.1 Mbps 5.9 Mbps 与11g产品可互通 802.11a Sept 1999 325MHz 5.150-5.350GHz 5.725-5.850GHz 12 OFDM 6, 9, 12, 18, 24, 36, 48, 54 50M 30.9 Mbps 24.4 Mbps 与11b/g不能互通 802.11g June 2003 83.5MHz 2.400-2.483GHz 3 CCK/OFDM 6, 9, 12, 18, 24, 36, 48, 54 <100M 30.9 Mbps 24.4 Mbps 与11b产品可互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管理标准流程目录1.目的意义 (2)2.适用范围 (2)3.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 (2)4.对技能模型编制专家的管理要求 (3)4.1专家选拔 (3)4.2专家变更/退出 (3)4.3专家工作要求 (4)4.4专家激励 (4)5.技能模型管理流程与职责分工 (5)5.1技能模型的新建阶段 (5)5.1.1人才需求调研 (5)5.1.2概要设计 (9)5.1.3技能晋级路径设计 (13)5.1.4技能模型开发 (16)5.1.5知识点开发 (19)5.1.6评审发布 (21)5.2技能模型更新阶段 (22)5.2.1需求收集 (23)5.2.2模型优化 (24)5.2.3评审发布 (26)1.目的意义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管理标准流程(以下简称“标准流程”)针对网络维护人员技能评定中各专业技能晋级路径、技能模型和知识点的管理工作,包括明确技能晋级路径、技能模型与知识点新建和更新的两大流程,规范各专业技能晋级路径,技能模型和知识点的编制方法,明确了各流程环节责任人和审核人的技能要求与工作职责,以确保技能模型管理的及时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本流程旨在明确中国移动网络维护人员的技能模型管理工作,制定各专业、各层级、有序、系统、标准的维护人员技能晋级路径、技能模型和知识点。

2.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网络维护人员技能评定工作中涉及的十二大专业的技能晋级路径、技能模型和知识点的编制和管理,即无线、核心网、IP、IT、互联网内容管理、传输、动环、安全、集客家客、监控、集中性能管理和代维专业。

3.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网络维护人员技能模型管理工作采用集团公司管理工作组和专业专家组的两级管理方式。

1.集团公司管理工作组由集团网络部相关领导和项目管理员组成,主要负责技能模型管理工作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明确专业和级别设置原则,督促全网技能模型管理工作进展。

2.专业专家组为虚拟机构,分专业设置,由集团网络部技术支援处发文任命,主要成员来源于集团专业处室专家、各省技术专家。

专家组主要负责落实本专业技能模型管理的工作部署,牵头组织各专业技能模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开发编订、更新维护、评审发布等工作。

专业专家组设置组长一名,负责会议组织、资源协调、任务分派、进度监督等工作。

4.对技能模型专家组的管理要求4.1 专家选拔技能模型专家由总部从集团网络运维中级专家库中选拔产生,基本要求为本领域专业权威,具备本专业工作成功经验;有意愿参与本工作且能保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各专业技能模型专家组由4~5名专家组成,其成员需长期稳定、专注高效。

4.2 专家变更/退出技能模型专家若因个人或其他原因需要退出本工作的,需正式提出退出申请,经集团公司确认后予以退出。

针对工作参与度低(全年参与次数为零;一次及以上拒绝工作安排;未提前请假缺席),技能模型出现明显差错投诉有效的,或编制程序不符合规范的将取消专家资格,经集团公司确认后予以退出。

专家退出后由集团公司在本专业中重新选拔专家进行替换。

4.3 专家工作要求各专业技能模型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应随着网络和业务的发展需要而及时更新优化。

更新包括对原技能模型中过时、淘汰内容的删除以及在网络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时对原技术模型内容的增补。

技能模型的更新以年度为单位,由专业技能模型专家组组长发起,建议在每年一月初启动,并在三月前完成。

4.4 专家激励为了保证技能模型各项工作的切实执行与圆满完成,依据工作量与成果对技术专家个人及组织予以激励。

1.技术支援工时分配工时申报与确认按照《中国移动技术支援体系工时管理制度》执行。

2.单专业知识层级认定集团将直接授予技能模型专家组成员其所在专业所有子专业最高级别的知识层级证书。

3.优秀专家评选技能模型专家组按年度评选优秀专家,根据专家的工作参与度、工作质量和专业建议贡献度等维度综合评选,给予“年度优秀技能认证专家”荣誉称号。

5.技能模型管理流程与职责分工5.1 技能模型的新建阶段技能模型新建流程包括人才需求调研、概要设计、技能晋级路径设计、技能模型开发、评审发布等六个环节。

5.1.1人才需求调研1、工作目的收集当前及未来业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包括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人才需求的层次、对各类各层人才的职责与技能期望等。

2、工作内容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分专业分类别的面向各层级(包括集团、省公司、市公司、县公司)管理者、技术专家,开展人才需求调研。

3、工作要求不同的调研对象,调研的方式、内容、要求等均有所不同。

具体要求如下:4、工具模板(1)中高层管理者调研提纲(参考)–根据您的理解,公司业务战略、运营模式、专业分工等对人才队伍专业能力的整体要求是什么?(人才发展方向)–根据您的经验,公司业务需要哪些类别的专业人才?–您认为近3-5年,公司应该重点发展哪些专业类别(关键类别、短板类别)的能力?重点需要哪些层级的人才?–对专业人才技能层级划分及各层级定位有什么建议?(2)基层管理者调研提纲(参考)–您所在部门、室的组织结构、职责介绍–您所在部门、室工作人员分布,各类人员规模,主要职责,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类别等情况介绍(注:各类人员以从事某项工作的专职人员为划分原则,如无线专业GSM的维护人员)–您认为组织对各类人员技能要求有什么期望(如对无线专业GSM维护人员的技能期望)–您认为组织对各类人员技能层级期望(如根据无线GSM维护人员的技能层级高低,列出各层级的技能要求)(3)技术专家调研提纲(参考)–各专业下人员的具体分工(以从事某项工作的专职人员为划分原则,如无线专业GSM的维护人员)–各类人员的主要职责与具体工作内容介绍(如无线专业GSM维护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与内容)–各专业下人员的技能层级、技能水平及对应的工作场景介绍(如根据技能高低,无线GSM维护人员可以分几个层级,各层级人员对应的技能要求如何,各层级对应的具体的工作场景)–各专业下人员的知识标准(如无线专业GSM人员各技能层级对应的知识要求)(4)调研问卷(主要面向技术专家)5、职责分工专业专家组组长负责落实本专业技能模型管理的工作部署,组织专家组成员在各自省份开展技能模型的需求调研工作(含需求收集、分析和确认)。

如需要集团公司、跨省份的调研与需求收集,专家组可联系集团工作组进行协调。

6、环节输出材料根据多渠道收集的信息,参考以下几个维度进行信息汇总:1.对某专业人才的整体需求,包括技能等级与定位(信息主要来源于中高层)2.某专业人员的工作分工与职责期望(信息主要来源于中高层、基层管理者)3.对某专业各细分人员的技能期望(信息主要来源于基层管理者、技术专家)4.对某专业各细分人员的技能层级,各层级技能要求及对应的工作场景介绍(信息主要来源于技术专家、基层管理者)5.对某专业人员各层级对应的知识标准要求(主要来源于技术专家)5.1.2概要设计1、工作目的明确各专业下子专业技能模型开发的纲领,指导后续各子专业的技能模型、知识点开发。

2、工作内容基于前期人才需求调研收集的信息,通过专家研讨的形式,确定技能模型开发的纲领/概要,概要内容包括:专业细分,各专业技能等级的划分,各等级的技能定位,各等级的职责期望,各等级的技能要求等。

3、工作要求/方法结合对前期调研信息的解读,参考以下方法完成概要设计。

(1)专业细分的方法专业细分指的是各专业具体的子专业设计,细分的结果反映的是某专业下从事某项工作且有某子专业(如GSM网优、LTE网优)属性的一群人。

专业细分结果影响后续测评的目标人群、技能模型的设计等。

专业细分的方法可参考以下两种方法:•基于工作场景独立性:以是否有专职一批人在从事某项工作为判断依据。

(专业细分首要考虑的方法)•基于知识和技术的差异度大小:工作中知识和技术要求差异度小的,可以归一类,知识和技术差异大的,分开(考虑区域职责分工的不同,有些岗位工作在某本地网是合在一起的,有些是分开的专职人员,则看知识/技术差异度)专业细分的结果示例:(专业细分结果可分多层)(2)技能等级划分方法技能等级划分回答的是某专业人才可以划分几个等级,定几级。

技能等级划分主要是由业务对人才的期望决定,即业务需要什么类型人才,需要几个层级的人才,最高等级代表了该专业的技能发展方向。

技能等级划分的主要原则:充分体现各等级间的清晰差异。

技能等级划分可以参考以下四个步聚工作:第一步:明确专业涉及人群。

即等级划分前,明确该专业包含了哪些对象,如无线专业,在组织工作中,具体指GSM网优/维护、LTE网优/维护、TD网优/维护人员。

第二步:识别主要职责。

梳理、抽离目标人群共通的、核心的、关键的职责。

第三步:澄清等级差异。

明确职责突变性差异,从多维度思考差异的变化,如承担组织的角色、工作场景复杂度/工作难度、影响范围、业务价值等。

(网络技术类专业一般以工作场景复杂度/工作难度为主要维度澄清等级差异,如本专业内单产品维护——本专业内多产品维护——跨专业产品维护;或单厂家——多厂家)第四步:确定技能等级划分。

基于第三步的等级差异,同时结合未来业务人才需求(未来业务人才需求设置最高等级)对某专业技能等级进行划分。

(3)技能等级定位、职责期望、技能期望、对应子专业技能等级定位是对各技能等级的人才职责/技能期望的一个综合描述。

职责期望是业务对各技能等级人才承担职责内容的要求期望,它是基于实际的工作场景,强调有实际的某项工作,并且同一技能等级。

(基于不同的子专业,同一技能等级可有多项职责期望)技能期望是针对每项职责期望下的技能要求,强调的是完成职责期望需具体的关键技术能力。

在具体研讨中,为明确后续各子专业的技能模型开发,需要明确每项技能期望下涉及的子专业及其技术难度。

技能等级定位、职责期望、技能期望输出示例:4、工具模板(1)专业细分模板(2)概要设计模板5、职责分工各专业试点牵头省的专业技能评定负责人负责组织专家(可包括集团专业处室、各省专家)对概要设计进行讨论,在充分研讨的情况下完成概要设计环节的工作输出,在具体概要设计工作中需在与配合省负责人确认的基础上完成概要设计;各专业试点配合省的专业技能评定负责人配合牵头省完成概要设计。

6、环节输出材料通过专家组织研讨,完成工具模板的内容填充。

5.1.3技能晋级路径设计技能晋级路径的定义:技能晋级路径是公司基于业务发展需要,通过规划设计各专业员工技能晋升的方向与路径,支撑业务发展与员工技能发展相适配的一种工具。

它回答的是公司基于业务需要,需要什么类型的人,什么层级的人,员工可以基于这个晋级路径去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并提升自己的能力。

1、工作目的梳理与明确各专业的技能晋级路径,包括横向的各专业技能等级的可选发展项,纵向的各子专业的具体晋级路径等。

2、工作内容结合概要设计的输出,梳理各技能等级各项职责期望/技能期望所涉及的子专业,并将其作为可选发展项(如下图中,技能等级一级中涉及的子专业选项主要有PS、CS、IMS,则PS、CS为可选发展项);梳理各技能等级各可选发展项,寻找有同一子专业属性的可选发展项,并依技能等级的从低到高,勾画出路径(如技能等级一中的单厂家PS L1至技能等级二级中的单厂家PS L2与双厂家PS L1)3、工作要求/方法在结合概要设计输出技能输出晋级路径时,应基于技能晋级路径的四个基本原则进行审视晋级路径设计的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