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统计

合集下载

与生产相关的各项指标-劳动生产率等

与生产相关的各项指标-劳动生产率等

与生产相关的各项指标结合TPS推进,为有效熟知掌握生产指标和员工技能,现要求各生产车间按批次、月、季度、年核定如下各项指标,生产安全部汇总。

1、劳动生产率=产量/人数〃年,按年统计。

各生产车间。

汇总:杨饶2、单位产品投入工时(SOP后)=计算期内产品投入总工时/总产量,工艺部SOP后,产成品投入工时,按批次统计,月报。

工艺,各车间。

汇总:杨饶3、生产线平衡率(IE关键指标)=生产线各工序时间总和/人数*节拍*100%,按车型批次为统计单位,月报。

各车间。

汇总:杨饶4、生产线可动率=评价期内生产线能够正常运转的时间/评价期内生产线应运转的时间*100%,以月度为单位。

各车间,生产部。

汇总:顾莎欧5、产值在制品占用率=在制品资金/同期产值,月报。

各车间。

汇总:杨饶6、产值综合能源=能源/同期产值,月报。

各车间。

汇总:杜邱7、产值工具辅材消耗=工具辅材/同期产值,月报。

各车间。

汇总:杜邱8、作业标准化率=标准作业工位数/全部生产工位*100%,工艺核定,月报。

工艺,各车间,物流。

汇总:张建军9、直行率=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一次性产品合格率,按批次统计,月报。

质保,各车间。

汇总:杨饶10、定置率=定置物品数/总物品数,按工艺定制管理要求,月报。

工艺、各车间、生产部。

汇总:张建军11、员工改善参与率(二级经理以下)=参与改善人数/总人数,月报。

工艺、各车间。

汇总:龚雪12、操作员工多技能率=具备两个岗位(含)技能人数/总员工数。

自身岗位以外岗位技能习熟度在90%以上(相当于正常节拍1.3倍),按季度统计。

各车间,综合部。

车间采取内部评价。

汇总:符文强13、现场4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月度统计分析。

各车间。

汇总:张建军各车间将结果按要求上报各主管对口人员,并由生产安全部杨饶统汇。

生产安全部2014年4月16日。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企业总体劳动效率的重要指标,指示
企业运营状况的综合指数。

企业的劳动效率反映出企业的效益是否提高,可以帮助企业改善效率,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
率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全部产值/(全部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其
他费用)
其中,全部产值指的是在统计期内,全体工作人员为企业创造增
加的价值总和,它包括企业减税前所有利润、收入减去成本等;全部
工资总额是指统计期内企业给员工发放的各类薪金和津贴的累计金额;社会保险费是指企业缴纳的各类社会保险费用;其他费用指企业出资
支付的其他费用(不包括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的总和。

计算完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后,可以通过比较其他同类企业的
劳动生产率,来衡量企业的效率水平,从而给予相应的改进方案,促
使企业进一步提升劳动效率,实现企业效益的提高。

此外,企业还可
以结合
自身实际,开展优化结构,提高管理质量,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的高效发展。

因此,计算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运
营状况,把握企业劳动效率,从而提升企业效益,促进企业高效发展。

与生产相关的各项指标劳动生产率等

与生产相关的各项指标劳动生产率等

与生产相关的各项指标结合TPS推进,为有效熟知掌握生产指标和员工技能,现要求各生产车间按批次、月、季度、年核定如下各项指标,生产安全部汇总。

1、劳动生产率=产量/人数·年,按年统计。

各生产车间。

汇总:杨饶例:零件车间90人,2013年生产客车823辆,则劳动生产率=823/90=9.14,即2013年零件车间每人生产9.14辆车。

当然将统计单位换成月也可以得出月度劳动生产率。

2、单位产品投入工时(SOP后)=计算期内产品投入总工时/总产量,工艺部SOP后,产成品投入工时,按批次统计,月报。

工艺,各车间。

汇总:杨饶例如:形成标准作业的量产车型6101共计100辆,零件车间90人用15天(作业时间)时间下料完成,则单位产品投入工时=90*15/100=13.5天,即每辆车在零件车间加工需要13.5天,每天工作6.5小时(工艺确定的作业时间,是基本作业时间+辅助作业时间,不含生理时间和不可控停顿时间),则单位产品投入工时=13.5*6.5=87.75h(如果不是90人参与可按实际人数折合,在作业时间确认的情况下,人数越少单位产品投入工时越少)。

3、生产线平衡率(IE关键指标)=生产线各工序时间总和/人数*节拍*100%,按车型批次为统计单位,月报。

各车间。

汇总:杨饶工序作业时间是指剔除辅助时间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例:根据测时资料,已知完成某施工过程需要工人消耗基本工作时间100min,辅助工作时间的比例为15%,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的比例为5%,不可避免中断时间的比例为1.5%,休息时间的比例为10%,则完成该施工过程的工人工作的工序作业时间为(D)min。

A.134B.141C.115D.118100min/(1-15%)=118 min又:一项工作的基本工作时间(纯加工时间)是4h,辅助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比率是12%,规范时间比率为7%,则该工作的定额时间是多少小时。

利用工时规范,可以计算劳动定额的时间定额,计算公式为: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定额时间=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作业时间=4/(1—12%)=4.545(h) ,定额时间=4.545/(1—7%) =4.887(h).规范时间是工艺给出的余量。

人力资源统计学第五章企业劳动生产率及劳动效益统计

人力资源统计学第五章企业劳动生产率及劳动效益统计
1. 分子与分母在时间范围上要具有一致性. 2. 分子和分母在空间范围上也要具有一致性,即都发生于同 一企业内部. 3. 分子和分母在计算口径和范围上也必须一致,均由同一主 体发生.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势必影响整个统计结果的可 信度。 产品产量的多种表现形式:实物量指标、价值指标、生产工 作量指标 劳动消耗量的形式:企业全部从业人员、企业全部职工、企 业生产工人
工业净产值 劳动生产率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净产值 * * 活劳动消耗量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
4 按工业销售产值计算 工业销售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本企 业的工业产品,以现行价格计算,反映生产效益. 5 按新产品产值计算 以实际价格计算,分母为:研发生产新产品活劳动消耗量 6 按出口交货产值计算 以外汇价格结算,说明企业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三) 生产工作量劳动生产率
150

125
178.5
指数(%)
2 生产工人时间利用情况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分析 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综合反映生产工人纯劳动时间的劳动效率、 劳动组织的合理程度以及制度工作工日的利用情况。 月劳动生产率水平=小时劳动生产率水平(a)*实际工作日长度(b) 实际工作月长度 (c)
q1 a1b1c1 a1b1c1 a0b1c1 a0b0c1 * * q0 a0b0c0 a0b1c1 a0b0c1 a0b0c0
第二节、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计算
一 不同的产量指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
(一) 产品实物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产品实物总量 活劳动消耗量
涉及半成品和外购零部件,则需将其折算。
工业产品,由于规格和含量不同,处理上有两种方法: 1 不分型号,直接汇总产量,即混合产量

铁路运输单位劳动生产率统计规则铁统计

铁路运输单位劳动生产率统计规则铁统计

铁路运输单位劳动生产率统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1年10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铁路运输站段劳动生产率 ........................................................................................第十二条直属车站、车务段、客运段劳动生产率.................................................第十三条机务段劳动生产率..........................................................................................第十四条供电段劳动生产率..........................................................................................第十五条车辆段劳动生产率..........................................................................................第十六条工务(桥工)段劳动生产率........................................................................第十七条工务机械段(含客专基础设施维修基地)劳动生产率......................第十八条电务段、通信段劳动生产率........................................................................第十九条快运分公司劳动生产率.................................................................................第二十条特货分公司劳动生产率................................................................................. 第三章铁路局换算劳动生产率............................................................................................. 第四章附则............................................................................................................................. 附表1 铁路运输站段劳动生产率统计表 (74)附表2 直属车站、车务段、客运段换算工作量台帐 (76)附表3 机务段换算工作量台帐 (78)附表4 供电段换算工作量台帐 (79)附表5 车辆段换算工作量台帐 (86)附表6 工务(桥工)段换算工作量台帐 (93)附表7 工务机械段换算工作量台帐 (97)附表8 电务段、通信段换算工作量台帐 (99)附表9 快运分公司换算工作量台帐 (115)附表10 特货分公司换算工作量台帐 (116)附表11 铁路局换算劳动生产率统计表 (11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铁路劳动经济信息管理,全面反映铁路运输劳动生产率水平,保证劳动统计资料的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铁路行业统计管理规定》,结合铁路实际,制定本规则。

企业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统计分析

企业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统计分析


劳 动 时间利用统 计分 析
( ) 动 时 间利 用 统计 分 析 的意 义 一 劳
充分利 用劳动 时间,可 以保证在原有 的单 位时 间 内,尽可 能 的生 产最 多 的产 品 ,更 好 的提 高生 产效
率 。 这 就 需 要 企 业 管 理 人 员 , 充 分 合 理 地 分 配 和 使 用

此 ,劳 动 时 间统 计 分 析 的主 要 任 务 之 一 , 就 是 要 通 过 工 时 利 用 率 及 工 作 负 荷 率 的 计 算 , 正 确 的 衡 量 工 作 效 率 ,为企 业 定额 定员 的 正确性 提 供保 证 。 2 .为企 业 产 品成 本 核算 提 供 依 据 。企业 核 算 产 品 成 本 的重 要 依 据 之 ~ 就 是 劳 动 时 间 统 计 资 料 。任 何 企 业 的产 品成 本 中 , 都 需 要 根 据 工 时 统 计 资 料 ,对 人 工
探索或者借鉴 更为先 进的劳动管理方式 ,为工 作效率
奠 定 基 础 , 这 也 就 是 劳 动 时 间 利 用 统 计 分 析 的 主 要
意义。 ( )劳动 时 间 利用 统 计 分 析 的任 务 二
1 为合 理安排 作业计 划和 定 岗定员提 供依据 。 . 从 企 业 管 理 的 角 度 分 析 ,我 们 知 道 劳动 时 间 的 利 用 程 度 是 企 业 定 员 定 额 的 制 定 的主 要 依 据 。通 常 来 说 , 劳 动 时 间 与 定额 、 定 员 成 正 比 ,也 就 是 说 劳 动 时 间 利 用 程 度 越 高 , 相 应 的 定 额 水 平 和 定 员 水平 也 就 越 高 。 因
利用劳动时 间,提高劳动 时间的利用 效率,实现 在原

[经济学]第五章ppt劳动生产率统计

[经济学]第五章ppt劳动生产率统计

从以上关系式可看出:月(季,年)劳动生产率 不仅受时劳动生产率,非全日停工、缺勤、非生产时 间的影响,而且还受全日的停工,缺勤,非生产时间 的影响。也就是说它同时受时劳动生产率、工作日的 使用情况,工作月的使用情况的影响。
2.全员劳动生产率
它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数量与报告期全部职工平 均人数相比的结果。其计算公式是:
报告期产品数量 全员劳动生产率 = 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它反映某企业报告期平均每一人员生产的产品的 数量,它是企业的总投入与总产出相对比的结果。
全员劳动生产率从理论上说它是不符合劳动生产率 的计算原则的,因为企业的全部职工中,有的不从 事企业的生产。但是,在实践中,考核企业的劳动 生产率时,还是以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原因是: (1)生产劳动的概念扩大了 (2)从投入产出看,社会对企业的投入是全部投入, 不仅仅是生产工人的投入,劳动成果也应全部投 入的结果。 (3)以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主,可以控制企业合理定 员。 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受工人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低的影响;二 是受生产工人占全部人员比重大小的影响。
人力资源统计
第五章 劳动生率统计
第五章
劳动生率统计
讲授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劳动生产率统计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统计 劳动生产率统计分析 劳动效益统计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一、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事生产劳 动的效率,它是劳动者的生产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 耗量之间的比率。反映了劳动者的单位劳动消耗量 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
400 = 2400元/人 500
或 全员劳动生产率 = 3000×
(二)按不同的时间尺度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4.3其他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PPT

4.3其他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PPT
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动绝对量=报告期全员劳 动生产率-基期全员劳动生产率
(二)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动态分析
其计算公式为 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
报告期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 基期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
其计算公式为
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绝对量=报告期建筑安装工 人劳动生产率-基期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
二 商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
(一)商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主要指标 (二)商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分析因
(一)商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主要指标
1.实物劳动生产率 其计算公式为
经营商品品种较单一的商业企业, 主要是指流通企业,如专门经营 煤炭、化肥、农药、食盐等商品 的企业,一般用实物量指标来计 算劳动生产率。
研究商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一般是 计算商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数和增加值, 即将两个不同时期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进行 对比,以说明其变动程度和变动方向。
三 交通运输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
(一)主要运输部门劳动生产率指标 (二)交通运输企业劳动生产率动态分析
(一)主要运输部门劳动生产率指标 1.铁路运输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 2.公路运输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 3.航空运输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企业公路货物周 人均货物周 转总量
其计算公式为
机车乘务人员人 均行走公里数=
机车行走公 里数
/机车人员平
均人数
1.铁路运输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
(1)按周转量计算 的劳动生产率
(2)按行走公里数 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3)按价值计算的 劳动生产率
其计算公式为
铁路货物运输总 平均每人实现的 收入
运输收入= 企业平均人数
2.公路运输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劳动生产率统计
1、 练习册P30-P39
2、 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方法P126
3、 劳动生产率对总产量的影响,对总产值的影响分析P142(因素分析)
4、 劳动生产率的三种指数形式(这是平均指标的三种指数形式,此外本书还有单位产
品人工成本,平均工资的三种指数形式)P138 5、 P152劳动生产率回归分析
6、 P133-P136按不同范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企业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人员结构对全员劳动生产率有什么影响?
7、 狭义和广义的劳动效益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P126,P115
8、 狭义劳动效益指标与劳动生产率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提高劳动
生产率是提高劳动效益的基础P158
9、 习题:练习册P36-1,2,3,4,5,6 二、本章难点 1、 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方法P126 2、 因素分析法和劳动生产率对总产量的影响,对总产值的影响分析(P142并参见P297
-299)
1〕 什么是因素分析法?(P297) 2〕 因素分析法可分为: 连乘因素分析法
总和因素分析法 差额因素分析法
例1:P147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产量和劳动量的影响 关系式:产品产量=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数量 Q= q ×T
例2:P142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因素分析 关系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在全部职工中的比重 Q =q ×T 3〕 如何描述“变动”?指数、总指数、指数体系
指数:一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关系的相对数就是指数。

相对数――讲的就是“变动”即:基期
报告期
总指数: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描述。

总指数包括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1
01
Q Q q q
基期产值报告期产值产值指数==
基期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指数=
例如:某一股票价格的变动0
1p p K =
所有股票价格的变动,就是股票综合指数,此时要借
用于交易量q ,∑∑⨯⨯=
11q
p q p k 我们看到这里的∑∑⨯⨯=
11q
p q p k 实际上不仅包含了价格的变
动,而且还包含了交易量的变动,所以这是一个总指数,又叫综合指数。

但是,如果我们想搞清除到底价格p 变动对k 带来了什么变化,而交易量q 变动,又对k 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这时就要固定其中一个因素,而专门讨论另一个因素。

例如,先讨论P 的变动,可将q 固定在报告期(统计中将被固定的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讨论价格的变化,则∑∑⨯⨯=
1
11q
p q
p k ,这一指数就是物价指数。

价格为质量指标,统计学规定,质量指标
指数,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现讨论交易量q 的变化,将p 固定在基期,则∑∑⨯⨯=
10q
p q p k ,这一指数就是物量指数,
讨论的是交易量的变动。

交易量为数量指标,统计学规定,数量指标指数,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指数体系:由于用价格表示的总成交量等于各股票价格和交易量的积,即Q =p ×q ,所以,就相对数而言,由于价格变动和交易量变动对总交易价值的变动的影响是:
∑∑⨯⨯=
1
1q
p q p k ∑∑⨯⨯1
11q p q p =×∑∑
⨯⨯0
01
0q p q p
综合指数=物价指数×物量指数
这就是连乘因素分析法的数学表达式。

从绝对数来看,由于价格变动和交易量变动对总交易 价值的变动的影响是:
这就是总和因素分析的数学表达式。

而价格变动和交易量变动各自对总交易价值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价格变动的影响:
∑∑-1
01
1q p q p
交易量变动的影响:
∑∑-0
01
0q
p q p
这就是差额分析的数学表达式 4〕 因素分析法例题: 例题1:P147 例题2:P142 例题3:P37-3
3、 平均数的三种指数形式:劳动生产率
单位产品人工成本 平均工资
∑∑∑∑∑∑-+-=-)
()(001010110
01
1q p q p q p q p q
p q p
可见,平均数指数不仅包含了x 的变动,而且包含了f 的变动。

我们先讨论x 的变动对
平均数指数的影响:
1
1
011
1∑∑∑∑f
f x f f
x
注意,这里是“x ――X ”。

再讨论f 的变动对平均数指数的影响:
011
0∑∑∑∑f
f x f f
x
指数体系(相对数):
∑∑∑∑0
0111f
f x f f
x =
1
1
011
1∑∑∑∑f
f x f f
x ×
011
0∑∑∑∑f
f x f f
x (连乘关系)
平均数可变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绝对数:
1
11∑∑f
f x -
∑∑0
0f
f x
=(

∑∑1
1
1f
f x ∑∑1
10f
f x )+(
∑∑1
1
0f
f x -
∑∑0
0f
f x )(总和关系)
差关系:(

∑∑1
1
1f
f x ∑∑1
1
0f
f x )
(∑∑1
1
0f
f x -
∑∑0
0f
f x )
例题:
∑∑∑∑∑∑0
01110
1
f
f x f f
x X X
f xf X =
平均数指数:=平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