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一、李白的艺术特点
1.奔放豪放: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激情澎湃的意境,表现出他浪漫
而不受拘束的个性。
2.自然写景:他善于描绘山水之美,以独特的笔触展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字里行间仿佛能闻到花香和听到鸟鸣。
3.借物抒怀:通过对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以及历史人物等事物的描写,李白
能够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4.想象与夸张:他不拘泥于现实,常常运用夸张手法和幻想元素来创作,使
诗歌充满了畅怀与幻想。
二、李白诗歌的主题分析
1.壮志豪情:李白将个人理想和宏伟抱负融入了他的诗歌中。
比如《将进酒》
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期许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2.爱国思想:李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登金陵
凤凰台》中寄托了他对唐朝繁荣昌盛的希冀。
3.人生哲理:通过对人生、世事和命运的思考,李白在他的诗中探索了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
如《静夜思》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展现了他对时间流逝和
人生短暂性质的感悟。
4.抒怀与自嘲:李白常常以幽默、轻松的口吻和自嘲式的写作风格,表达个
人心境和情绪。
比如《月下独酌》中自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凸显出豪放不羁的个性。
综上所述,李白诗歌具有奔放豪放、自然写景、借物抒怀、想象与夸张等艺术特点,并涵盖了壮志豪情、爱国思想、人生哲理和抒怀与自嘲等多个主题。
李白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他个人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这些特点和主题使得李白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独具风格的伟大诗人之一。
李白诗歌艺术的风格特点与创作思想

李白诗歌艺术的风格特点与创作思想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明快豁达,抒情淋漓,情感热烈,风格独具。
本文将从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和创作思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一、艳丽豪放的词藻李白的词藻丰富多彩,不拘泥于常规,善于用活泼、生动、直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的诗歌中常出现风、月、山水等自然景色,如《将进酒》中“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将相如赋中的“脉脉”转化成了诗歌中的情绪,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夜泊牛渚怀古》描述了雄浑的自然风光,其中“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豪迈的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情感奔放,尤其是对人生、自然、爱情等方面的表达,常常显得豪迈而不拘束。
如《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将作者的壮志豪情尽收其中,表达了对自由与追求的坚定支持。
《将进酒》中“众美仍想像,美人如此多。
何时得至诗人,万象为我开。
”则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三、主体意识的凸显李白的诗歌常常突出作者自我感受和阐述,明确表达对个体、自由、人性等主题的思考。
《将进酒》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明显表现了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感受。
在《将进酒》中,他以个人自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的独立精神和反叛精神。
四、超然自逸的情感风格李白的诗歌常常具有超然自逸的情感风格,用以传达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想。
比如《庐山谣》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山胜景空悠然。
”表达了作者的超然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李白诗歌的创作思想一、自然主义思想李白崇尚自然,崇尚自然之美,表现了自然主义思想。
他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崇尚人的本性和自然的恩赐,追求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用诗歌表达了“万象为我开”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了个体的独立,张扬自由、无拘束的人格。
李白诗歌艺术成就

其次表现在物象的选择上: 其次表现在物象的选择上
他最爱写晶莹透彻、光辉美好之物,如明月、 他最爱写晶莹透彻、光辉美好之物,如明月、 白日、金樽、玉杯、碧草、白露等, 白日、金樽、玉杯、碧草、白露等,给人清纯圣 洁之感。 洁之感。
5、跳跃性的结构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如其《宣州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如其《 白也诗无敌 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突如其来,飘然而去, 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突如其来,飘然而去,中 间时空变幻迅速。极好地宣泄自己激越的感情。 间时空变幻迅速。极好地宣泄自己激越的感情。 此外, 行路难》 将进酒》 梁甫吟》 此外,如《行路难》、《将进酒》、《梁甫吟》、 梁园吟》 《梁园吟》。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采石江边一堆土 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明李贽《焚书 李白诗题辞 李白诗题辞》 明李贽《焚书·李白诗题辞》:
“生之处亦荣,死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 生之处亦荣,死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 生之处亦荣 囚之处亦荣;不流不囚不游不到之处,读其书, 囚之处亦荣;不流不囚不游不到之处,读其书, 见其人,亦荣!亦荣!” 见其人,亦荣!亦荣!
李白奇特想象往往和现实紧密相连, 李白奇特想象往往和现实紧密相连,其对幻 想世界的追求正是对现实世界不满的一种曲折反 如其《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风》十九。 映,如其《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十九。
2、大胆生动的夸张 、
不论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 不论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李白都多用夸 张手法。李白的夸张又善于和新颖的比喻、 张手法。李白的夸张又善于和新颖的比喻、奇特 的想象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 的想象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
浅谈李白的诗文风格

浅谈李白的诗文风格喻雯2013167124本文从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创作风格、艺术成就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浅述:一、李白的生平。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也来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身世、行踪和家庭,异说纷纭,他的思想性格更是非常独特,旷世少有。
李白的思想性格。
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
二、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体现。
其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三、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最为鲜明的一位,体现在他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其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
众所周知,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
研究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而在古诗教学中要使学生对离现实语言较远的诗文产生兴趣,对优美的诗句领悟内涵,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思想品格,从而领会其创作风格,领悟诗的意境和蕴含的美好思想。
基于此,我阅读了李白的诗集和一些相关资料,对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际遇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我觉得,李白的一生由两条主线所贯穿:一是他的仕途生涯,二是道教对他的影响。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
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
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
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
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
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
天宝元年,李白奉召入京,这时候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但不久后,就被权贵们所诋毁,仕途再受打击,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
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号称“诗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被誉为“宋诗元老”而享誉中外。
李白的诗歌充满新颖的思想,意境宏大,巧妙的艺术手法,展示出他勇于追求大道而行,无所畏惧的情怀。
李白的诗歌具有内涵深刻的思想信息,赋有灵动的韵调,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抒情的心理变化,充满文采和艺术感染力。
比如,在《望庐山瀑布》中,李白用具象化的手法,给读者描绘了山势奇峰严巍,悬崖绝壁令人惊骇,瀑布湍急纵横,令人神往的壮观景象;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尊崇的情感。
对比的艺术手法是李白诗歌的一大显著特点,其中不仅反映出他对人生美好憧憬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他对生命和文人心灵之美的终生追求,比如,在《自京赴奉先县咏史诗序》中,李白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对比,表达了他心灵从欢乐到悲叹,从轩然大波到微小涟漪的情绪变化。
李白的诗歌不仅充满了意境宏大、浪漫唯美的艺术情趣,还展示着心灵的深邃和诗人的伟大理想,其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的诗人。
他的诗歌不仅是艺术的传承,也是改革和发展的歌咏,为人们提供了理性指引,他所创作的优秀作品被世人津津乐道,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金科玉律。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5篇)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5篇)第一篇: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作为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从形象塑造,体裁选择到手法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特征。
一、风格即人,李白成功地在风格中塑造了一个“慷慨自负,不拘常调”、瑰奇宏廓、拔俗无类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大鹏展翅九万里是他的凌云壮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他的激情宣泄。
鲜明生动的塑造了一个豪放不羁、倜傥不群的艺术形象。
不仅如此,他笔下的客观外物,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自然山水,也都带有他鲜明的个性色彩。
这是李白诗歌的卓越成就。
二、凭借想象的翅膀,驰骋古今,翱翔八荒,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运用想象的彩笔,描绘神话,点化事物、渲染意境,是李白诗歌鲜明的艺术特色。
1、善于把神奇瑰丽的想象与江河奔泻、火山迸发似的感情宣泄结合起来。
他的有名的作品《蜀道难》,这首诗先借神话传说叙述蜀道的高险,歌颂了劳动人民开凿混沌、劈山架路的悲壮业绩:然后用细和回车,鸟兽愁度星宿可揽等神话想象,强调蜀道的高峻奇险等。
全诗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穿插于首中尾,形成一唱三叹的韵味。
2、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是其二。
以月为例,李白任真率直,嗜月如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从此李白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月出峨眉照苍月,与人万里长相随。
”,故乡之月与他万里相随。
他与月对话,“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样的想象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毫无做作之态。
3、想象与比兴象征和拟人夸张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其三。
想象与比兴相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远别离中的“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将人君失权,奸臣篡夺的情景及后果表达的可怕而明确。
李白还把神奇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结合起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这样的夸张如放大镜把诗人要强调的借助想象加以放大,是艺术美得以凸显三、以感情的抒发为线索,诗歌的结构跳跃跌宕,纵横开阖是李白诗歌的又一显著特征。
艺术欣赏:李白的诗歌艺术分析

艺术欣赏:李白的诗歌艺术分析1. 简介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狂放、旷达奔放为特色,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
本文将对李白的诗歌艺术进行详细分析。
2. 李白的创作背景与生平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李白的成长背景、重要经历以及创作典故。
通过了解李白从小就表现出的才华与志向,和他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后来诞生于文学舞台并且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3. 李白诗歌风格概述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李白诗歌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他善于使用夸张形象、开阔奔放的语言以及写意豪放而不拘泥于形式等等。
同时还会应用比喻、联想等修辞手法,让诗歌更具魅力。
4. 李白的主题与情感表达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挖掘李白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分析他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人生哲理、爱国情怀、对自然的赞美等等,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李白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以及他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思考。
5. 李白诗歌独特之处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探讨李白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之处。
例如,他善于运用音韵的优美和变化,给读者带来艺术上的愉悦;又或者是他引用古代典故,并进行创新性发挥,为作品增添深度。
6. 李白对后世文学影响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回顾李白对后世文学产生的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他对于后世诗人们创作风格、题材选择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结语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李白作为一位杰出诗人所具备的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
他的诗歌带给人们无尽的艺术享受,并对后世文学产生积极影响。
在欣赏李白的诗歌作品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丰富多彩、奇特独特的创作才华。
注:以上为文章目录大纲,根据主题填充相关内容可以达到2500字以上,并使用Markdown进行格式化。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大全五篇]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78f1a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0.png)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大全五篇]第一篇: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思想内容: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浅析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姓名赵乾坤教育层次专科学号 ************* 省级电大河北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分校沧州电大指导教师杨辉教学点任丘分校论文完成日期二O一四年五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浅析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贺知章称赞他的诗“惊天地,泣鬼神”,李白被贺知章誉为“谪仙”,杜甫赞美李白的诗作“白也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李白的诗歌取得了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成就,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下面本人试着从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来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让你看到了儿时天真烂漫的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让你看到了寄情山水的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让你看到了注重友情的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你看到了思念故土的李白……对于李白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作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李白为后世留下了近千首诗歌,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了自己建功立业、奋发向上的雄心和怀才不遇、备受压抑的苦闷,抒发了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反映了他对统治阶级的失望与不满。
李白胸怀远大,志向不凡,关心国事,关心民众。
他渴望建功立业,从年轻时起就立志要报效国家。
国家的强大,极大地鼓舞了他向往功名事业的雄心壮志;政治的危机,更激发了他拯物济世的热忱。
他一生不忘实现自己的理想,始终对自己的才干和前途抱有信心,多次寻求政治出路,即使在受挫之后,仍然准备“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在《行路难》(其一)中,他将受到排挤后仍执著于理想的心情刻画得十分生动: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谣寄卢侍御虚舟》)的李白,对祖国的山川美景有特殊的感情,长江、黄河、峨眉、庐山、天姥、天门,所到、未到的名山大川无一不被他摄入笔端。
感情深厚,个性鲜明,气势飞动,气象峥嵘。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五)吟咏友情。
李白有情有意,坦诚率真。
他一生广交朋友,他的朋友中既有我们熟悉的汪伦,也有农民、船夫、矿工,当然也有贺知章、高适、孟浩然等文人墨客、社会名流,被誉为“诗仙”的他与被誉为“诗圣”的杜甫的交往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
如他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另外还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孟浩然》、《赠汪伦》等,都是歌颂友谊的传世之作。
二、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诗歌内容十分丰富,风格也多种多样,但浪漫主义是其最突出的特色和最典型的艺术风格。
李白自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
杜甫称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都道出了这一特点。
这一特点体现在李白各个时期的各类作品中,即使在受到挫折进,其感情色彩也是悲愤中仍有昂扬;即使是写愁苦、失意,也绝少颓唐阴暗的调子。
所以,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首先表现在其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不但一生有理想、有雄心、有执著的追求精神,而且他极善于通过富于主观色彩的抒情加以表现。
不管在什么处境中,他始终感情炽热,如得意时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是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遭受打击时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追求逍遥进就表示“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雷公砰訇震天鼓。
”他是一个有狂热感情的人,追求精神陶醉,故“狂”是他人生的象征,形成他独有的浪漫、狂放和倨傲达观的性格。
他企望得到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逍遥的人生境界,故其又经常陷于飘飘欲仙的奇异幻想之中。
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使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而亲切。
与此相适应,他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李白运用了一系列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一)丰富、奇特、瑰丽的想象。
李白写诗,多非写实,而靠驰骋想象。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对天姥山的描写: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而其另有一些想象则又明丽悠扬,自然新颖,如其几首写月亮的诗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把酒问月》)(二)生动、大胆的夸张。
夸张是李白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在其诗中随处可见,其写景诗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如: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横江词》)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赠段七娘》)李白的夸张还善于与比喻或奇特的想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如“白发三千丈,”(《秋浦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有时又善于通过强烈的甚至是荒谬的对比来完成,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三)神话和传说的运用。
李白在诗中经常插入一些神话和传说,来增加作品的神秘和浪漫色彩,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蜀道难》中的蚕丛、鱼凫建蜀国,五丁力士开通蜀道等。
(四)拟人化的手法,李白常常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和客观事物融合在一起,如其《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通过对敬亭山的人格化,使作者与自然更加契合,深沉的感情也得以更好地抒发。
(五)清新自然是李白诗歌的又一重要艺术特色。
李白在艺术上每每标举“清新”、“天真”、“天然”等,如:垂衣贵清真。
(《古风》一)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
(《王右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诗的清新自然,首先表现在感情的“天真”上。
他“光明洞彻,句句动人”(《上安州裴长史》),毫无掩饰吞吐之语与矫揉造作之情。
即使写爱情,也多是北朝乐府式的真率: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二首》其二)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三五七言》)其次,李白最爱写晶莹透彻、清澄光辉的东西,如明月、白日、白露、玉杯等。
如: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清新自然还表现在善于向乐府民歌的学习上。
李白善于吸取乐府诗淳朴的格调,清新的表现手法,尤善于学习即景比兴。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
清新自然更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
即使雄奇夸张语,也都一洗铅华,至于那些清新自然的诗,就更“以自然为宗”了。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四首之一)信口而成,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均可视为清新自然之极致。
(六)各体皆工是李白诗艺术成就的另一表现。
李白的诗几乎用遍了古典诗歌所有传统体裁,从四言的《诗经》体,到屈赋的“骚体”,到汉魏六朝盛行的乐府体、五七言古体、歌行体,再到初唐以来流行的绝句体、律体,李白都有不少佳作,其中以乐府体、七言歌行体和绝句体成就最高。
李白的乐府诗有近一百五十首,约占全部作品的六分之一,虽用旧题,却多新意。
七言歌行风格多样,可以说只有到了李白手下,七言歌行才得到全面发展,蔚为大国。
相比之下,他对律诗似不够疑难经意,这和他奔放不羁的性格、壮浪恣肆的诗风及力主复古的文学主张有关。
但他也有诸如《夜泊牛渚怀古》、《登金陵凤凰台》之类的佳作,使他的诗体无一处空白。
三、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李白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就征服了朝野上下,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地位。
其对后世的影响则更为巨大,这主要表现在其人格魅力和诗歌艺术成就两方面。
李白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文人。
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他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种与山水自然冥合的潇洒风神,曾吸引过无数士人。
李白在诗歌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他将屈原开创的浪漫主义风格推向高峰,成为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是唐代诗歌革新的一员主将。
他继承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白诗歌那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旬,清新明快的语言,以及豪放飘逸的风格,在当时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但受到同时代的贺知章、杜甫等诗人的盛赞,而且在当时社会各界都享有盛誉。
李白的诗对后代影响更深远,中晚唐的韩愈、孟郊、李贺、杜牧,无不深受其影响,并对其推崇备至,如韩愈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宋代的苏舜钦、王令、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都深受李白诗的影响,从而使浪漫、豪放、俊爽的诗风不断地得到发扬。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抒发个人的种种感受,歌颂祖国的壮美河山等等。
正如一位诗歌史专家所说: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没有一个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像李白那样广阔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