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纤维化影像诊断
腹膜后纤维化的MRI表现_附4例报告_

经验交流腹膜后纤维化的MRI 表现(附4例报告)付 旷13,卜丽红1,王景林1,周 力2(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磁共振室,2.泌尿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后纤维化的MRI 表现。
方法 本组经手术证实3例,穿刺活检1例。
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2.5岁。
4例均作MRI 平扫,3例作CT 检查,2例作MRI 增强扫描。
结果 腹膜后纤维化早期,MRI 呈稍长T 1稍长T 2信号,中度强化;腹膜后纤维化晚期,MRI 呈稍长T 1稍短T 2信号,延迟期轻度强化。
结论 MRI 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中图分类号]R81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905(2004)03-0294-02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PF )是一种少见病,其主要病变在腹膜后,常压迫腹主动脉、髂动脉、下腔静脉、输尿管等结构,产生相应症状。
该病原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药物、肿瘤、感染、外[1,2]。
本文对4例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资料和MRI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45~60岁,平均52.5岁。
4例中3例经手术证实,1例经穿刺活检证实;2例有下腹部及腰部疼痛,3例有肾积水。
病史2~11个月。
1.2 检查方法4例均作MRI 平扫,其中2例作MRI 增强扫描,3例作CT 扫描。
1例作超声检查。
MRI 检查使用德国SIE ME NS harm ony 1.0T 超导成像仪。
使用体部相控阵线圈,屏气T 2WI haste 序列:TR =1000ms ,TE =60ms ;屏气T 1WI flash 序列:TR =108.4ms ,TE =4.8ms 。
层厚8mm ,层间距0.8mm 。
2 结果211 病变部位1例腹膜后纤维化位于腹主动脉前方,3例腹膜后纤维化位于腹主动脉前方及两侧方。
腹膜后纤维化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思考

腹膜后纤维化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思考发表时间:2013-09-23T17:30:55.060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郜丽陈磊李欣苗书全李忠照崔艳[导读] 腹膜后纤维化(RPF)是腹膜后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如鞘状包绕输尿管及周围的血管淋巴管。
郜丽陈磊李欣苗书全李忠照崔艳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西平 463900 摘要:目的评价影像学在腹膜后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
方法对46 例病人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及复查随访。
结果46例病人中,31 例CT 表现有特征性,部分早期病人影像无阳性发现。
结论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关键词:上腹部;CT;MRI;纤维化;腹膜后;;腹膜后纤维化(RPF)是腹膜后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如鞘状包绕输尿管及周围的血管淋巴管、压迫肠管,当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上尿路梗阻,严重时出现肾功能衰竭,对肠管的压迫会引起肠梗阻,少数患者还伴有下肢水肿。
发病率:本病少见,大约 20 万人中1 例。
发病年龄:50 岁左右,年龄为20-60 岁。
早期无明显症状,直至出现空腔脏器压迫梗阻时才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可有疼痛、肾盂积水、尿路刺激征、少尿或无尿、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氮质血症等。
1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 年以来经临床手术证实的46 例腹膜后纤维化病人的CT 片,29 例为女性,17 例为男性,年龄26-55 岁。
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证实。
CT 扫描采用GE 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扫描机,患者均进行薄层扫,层厚2mm;扫描范围从膈顶到盆腔。
2 结果46 例中,31 例病人见明显阳性表现,影像检查见软组织肿块、相应梗阻表现等;15 病人影像表现不明显,仅表现为大血管周围略毛糙,随访有进展。
3 讨论及影像学分析本病的病因大约2/3 的RPF 病例是非特异性的,即没有特殊的原因。
部分病例病因可以追朔到机制,对各种恶性病变的后腹膜粘连反应,或其他发生在腹膜后的促进因素或条件,如感染或出血,也可能本病与免疫缺陷、药物副作用、恶性肿瘤、石棉接触史有关。
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诊断

腹膜后纤维化CT

腹膜后纤维化图像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患者腹部CT 增强扫描, 腹膜后可见异常软组织结构包绕双肾门, 双 侧肾盂、肾盏及上段输尿管明显扩张
鉴别诊断
RPF应与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瘤等腹膜后恶性病变鉴别。首先, 从 发生部位来看, RPF通常主要位于腰4椎体水平以下的腹膜后大血 管周围, 向上超过肾门水平者较少, 且病变多沿着血管走行分布; 而 淋巴瘤及转移瘤病变范围更广泛, 常见于腹膜腔内及腹膜后自胰周 水平即出现肿大淋巴结, 且淋巴结转移一般遵循淋巴引流途径。其 次, 从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影响来看, RPF常常包绕腹主动脉、下腔 静脉和输尿管生长, 使输尿管向前移位并多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 积水, 无椎体骨质破坏改变, 而后二者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输 尿管主要是推移作用, 多枚淋巴结肿大时可显示为将大血管夹 在中间呈“三明治”征, 较少出现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其他 恶性或转移性病变常可见相邻椎体骨质结构的侵蚀破坏, 故鉴 别不难。
CT早读片 ID 42647565
刘昌义 2016.06.01.
简单病史
患者男性,51岁,患者半个月前因腰部不适 于当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行泌尿系B超发现腹 膜后可见多发低回声团块,双肾积水,进一步 行腹部CT检查提示腹膜后可见不规则软组织肿 块影,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
辅助检查: 白细胞19.26(3.5~9.5) 中性粒细胞79.3%(50~75%) 血沉26(0~15) IgG4 2010 (80-1400) 肿瘤坏死因子35.2(<8.1)
小结
RPF 是影像学表现多样的一种少见疾病。 CT及其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很好显示腹膜后纤维化病
变的各种表现, 是目前诊断该病及其病变进展的重 要手段, 当腹膜后或盆壁出现弥漫性浸润性或不规 则软组织肿块样病变, 并合并有肾盂、输尿管扩张 积水时应考虑到RPF诊断。
CT、磁共振成像及PET-CT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CT、磁共振成像及 PET-CT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对CT、磁共振成像及PET/CT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将2012年01月~2020年01月我院检查的11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CT、磁共振成像及PET/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究CT、磁共振成像及PET/CT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结果:11例患者均进行了CT 扫描,其中7例为弥漫型,4例为肿块型,CT平扫示腹膜后可见不均匀或均匀的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早中期增强呈轻中度强化,晚期无强化。
在T1WI磁共振成像呈稍低信号,在T2WI磁共振成像信号强度不同。
PET/CT 18F- FDG摄取不均匀。
结论:通过病变部位在CT、磁共振成像及PET/CT 上的不同表现,结合患者临床相关检查,能够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基础条件。
关键词:CT;磁共振成像;PET/CT;腹膜后纤维化;诊断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PET/CT for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Methods: Eleven patients with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examin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20 were taken as observation objects.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PET/CT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ET/CT for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esults: All 11 patients underwent CT scans, of which 7 were diffuse and 4 were masses. CT plain scan showed uneven or uniform soft tissue shadows in the retroperitoneum. After enhanced scans, there would be different degrees of enhancement. The mid-term enhancement showed mild to moderate enhancement, but no enhancement in the latestag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n T1WI showed a slightly lower signal, and the signal intensity on T2W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was different. The uptake of PET/CT 18F-FDG is uneven. Conclusion: Th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lesions on CT, MRI and PET/CT, combinedwith the relevant clinical examinations of patients,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and provid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diseases.Keywords: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ET/CT;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diagnostic value腹膜后纤维化是由腹膜后脂肪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伴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包绕压迫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输尿管、双侧髂动脉及腹膜后其他脏器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比较罕见。
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诊断

作者单位:314000浙江,嘉兴第一医院放射科(朱翔);310016浙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朱翔、章士正、赵峰)作者简介:朱翔(1977-),男,浙江嘉善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腹部影像诊断工作。
通信作者:章士正,E-mail:zhs hzh@ #腹部影像学#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诊断朱翔,章士正,赵峰=摘要>目的:评价影像诊断腹膜后纤维化(RPF)的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9例RP F的IV P、CT、M RI表现。
5例行IV P检查;9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处理;2例行M RI平扫及增强扫描。
结果:影像学表现腹膜后不规则形软组织病变,包绕腹膜后大血管,多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
结论:IV P、CT、M RI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CT和M RI能很好显示RPF病变的各种表现,有利于分期及疗效监测。
综合分析各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RP F的诊断。
=关键词>腹膜后纤维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中图分类号>R814.41;R814.42;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313(2010)06-0669-04Value of imaging diagnosis of the retroperitoneal f ibrosis ZH U Xiang,ZH A N G Sh-i zheng,ZH AO Feng.Depar tment o f Ra-dio log y,Jiax ing F irst H ospital,Zhejiang314000,P.R.China=Abstract>Objective:T o ev aluate the value of imaging modalit ies in the diag no sis of the r et roperitoneal fibr osis.Methods:Imag ing fing ding s o n intr av eno us urog ra phy(IVU),co mputed to mog raphy(CT),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 ing (M RI)of r etro per ito neal fibro sis in9cases confir med by clinica-l patho lo gical diag no sis w ere analyzed retro spectiv ely.CT including plain and contr ast-enhanced scans as w ell as3D r ef ormat ions w as perfo rmed in all cases.IV U was per for med for5 cases and M RI for2cases.Results:T he irr eg ular masses encased the g reat vessels in the r etro per itoneal space.M ost cases wer e associt ated w ith hydro nephro sis and dilatat ion o f the ur eters.Conclusion:W or k-up w ith imag ing modalit ies of IV U, CT,and M R I plays an impor tant role in the detection and char acterizatio n of r etro per ito neal fibro sis.CT and M R can also help stag e the disease and monito r the therapeut ic prehensive analysis o f v ario us imag ing examinations is helpful to diag no se the ret roperitoneal fibr osis.=Key words>Retr operitoneal fibrosis;T omog raphy,X-r ay computed;M agnetic resonance imag ing;Imag e pro cess-ing,com puter-assisted腹膜后纤维化(retro peritoneal fibro sis,RPF)是一种临床罕见病[1],是以腹膜后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伴纤维组织增生为特点,常包绕腹主动脉、髂动脉、输尿管等。
腹膜后纤维化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病史:患者,男,58岁,因腹痛、腹胀、排尿困难、肾积水入院治疗。
影像科检查:如图1-6所示图1 轴位动脉期1图2 轴位动脉期2图3 静脉期1图4 静脉期2图5 延迟期1图6 延迟期2基础解剖影像:图7 CT门脉期胰腺水平图8 CT门脉期胰腺水平腹膜后彩色示意图图9 CT门脉期肾脏水平图10 CT门脉期肾脏水平腹膜后彩色示意图图11 CT门脉期肾门水平图12 CT门脉期肾门水平腹膜后彩色示意图图13 CT门脉期结肠水平图14 CT门脉期结肠水平腹膜后彩色示意图图7-14所示分别为正常成人腹部增强门脉期胰腺水平、肾脏水平、结肠水平轴位图像及腹膜后彩色示意图(节选自《CT与MRI断层解剖学袖珍图谱-心胸腹盆》),CT图像中因口服对比剂,胃肠道内可见高密度对比剂影,彩色示意图中黄色区域为腹膜后区域,包括胰腺、双肾等组织器官。
图7-8所示为胰腺水平,清楚显示肝脏(绿色箭头)、门静脉主干(蓝色箭头)、胰腺(棕色箭头)、脾脏(黄色箭头)。
图9-12所示肾脏水平,清楚显示双肾(白色箭头)。
图13-14所示升降结肠水平,右侧为升结肠、左侧为降结肠(黑色箭头)。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1-6所示腹部轴位:腹膜后肠系膜根部包绕腹主动脉可见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黄色箭头),12.5cmX3.2x16.3cm,边界欠清,密度欠均匀。
增强可见病变轻度尚均匀延迟强化,包绕双肾动静脉及左肾输尿管,血管走行僵直,管壁略窄,左侧肾盂肾盏及上段输尿管扩张(蓝色箭头)。
腹主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可见龛影形成(考虑主动脉粥样硬化、穿透性溃疡)。
影像诊断:腹膜后占位病变,考虑腹膜后纤维化,不除外其他恶性病变。
分析:知识点-腹膜后器官1、定义:腹膜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脏器表面的一侧薄而光滑的浆膜,呈半透明状。
分为壁腹膜及脏腹膜。
具有分泌、吸收、保护、支持、修复功能。
2、腹腔与腹膜腔:腹膜腔由壁腹膜和脏腹膜相互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表现

. i . _ i …” …l}{ 『 . l
a i n u  ̄ m . J l k P n l g 1 1 r ll ae rs s r g . t 1 x ln 4 ・ i )1 1 i a m j l T 1 T T m… n h ^ 1da f1 1 i l- g T
i f r r F g e . 4 1 a i l I 州 … I  ̄ l l ne i o i ur : xa ¨ l la i, i,3l n k
【 考文献1 参 I 壤一 , 谜 之 L " I 母 l q M } Il 泮: II 托 ‘ t;F t l :
省 轻 、 绡 动 脉 垃 … 血 镗 0 ! 问 州 乐 . 利于 甜 { ! 戴 坷骨 , - 对 穗 擘 钙 比 m 性 , , . M l t v 消 晰 鼎 小 划 ili l : E t li + i , T 1 【r 缺 止 : 『需 陈 1 :A 一 叫 甘 上 不 静 l 蜴 使 f V映 皂 j l , j  ̄ J
法特代 I A『 渗断勒 ) 1 S { 『 l 永
” _ ”1/ 5
.I ¨:
l j l
, lu . 1 l :4 u 。 .4 —
刨 . 脉 寄 壹 和锄 符 一 l 衄 』 宣 瓤 * i ..  ̄l 水 曲 0 9。脱 5 I 宜 怍 如 一 常 观排l 种 。. 动 I 懈 }  ̄
. 9 I1 q) : i  ̄+ 章 l 盎 刮 . 螺 1 | Z t L l l 警 ¨ l I 话造 移 、 E 玎・ 哽 rJ 迎 上 内 柚慷 的睁 l I l 1被 q 《 2’ 2 】 I 0 1l 。I一 3
先. 像先 . 圈 近 『 动 隙 日 稍 : 【 5 = c 撑 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50Y
non-Hodgkin’s lymphoma
F/64Y
最早并最易受压的器官为输尿管 , 常表现为单侧或 双侧输尿管受压梗阻。
RPF 的诊断通常较晚,这可导致一些晚期并发症; 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是输尿管梗阻继发急性或慢性肾 衰。
CT表现
平扫:腹膜后近似于肌肉密度的不规则软组织病变 , 包绕腹膜后血管及输尿管。输尿管受累可引起输尿 管梗阻狭窄。
增强扫描 :早期(活动期)病灶明显均匀强化;
metastatic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urinary bladder
小结
CT /MR能确定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对周围组织脏
器是否有压迫侵犯。增强可了解病灶的血供 , 有利
于RPF分期。
当腹膜后软组织病变包绕大血管 ,
合并肾盂
及输尿管扩张积水时,应考虑到本病。
病理
早期(活动期)为不成熟纤维化 , 表现为疏松的胶
原纤维网 , 内含有丰富的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和
增生的毛细血管, 病灶内组织液较多。
晚期(静止期)为成熟的纤维性病变 , 表现为胶原
纤维发生玻璃样变性, 细胞成分减少。
临床表现
好发于50-60 岁, 男女比例大约2:1。
临床症状:腹膜后及盆腔包块、腰背部疼痛、下肢 水肿、疲乏、体重减轻等。
腹膜后纤维化影像诊断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腹膜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常包绕腹 膜后血管、输尿管等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
约2/ 3 的病例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 。
继发性RPF 约占1/ 3, 可继发于恶性肿瘤、炎症、外伤、手 术、放射线治疗及某些药物如麦角新碱的使用等。
晚期( 静止期) 无强化。
CTU 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输尿管受压变形 , 伴有近端
肾盂输尿管积水。
MRI表现
腹膜后的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影,包绕腹膜后血管
及 输 尿 管 。 T1WI 为 低 信 号 ( 近 似 肌 肉 信 号 ) ; T2WI 活动期呈高信号,晚期为低信号。
增强扫描在炎症早ຫໍສະໝຸດ 病灶明显均匀强化,晚期无强化。
MRU适用肾功能丧失的患者。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鉴别诊断
IRF 和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在影像上无本质区别 , 对周围脏 器均表现为包裹,继发恶性肿瘤者可侵及破坏周围组织,进 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