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杨胜刚)

合集下载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ppt49页).pptx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ppt49页).pptx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一个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具备以下三个 条件:汇率确定的基础要稳定,汇率波动的幅度 不宜过大;国际储备要适度,过多容易引起世界 性的通货膨胀,太少可能出现国际清偿能力的不 足;要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协调国际收支的不平 衡。在国际收支调节方面,国际货币体系要做到 两点:全部调节损失最小;各国公平合理地承担 调节的责任。一般说来,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 系应更多地依赖国际管理下的储备资产,并且最 好不要局限于一国或少数几国的通货。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英镑区”(Steding Area)
英国于1931年组成英镑集团,1939年9月又进 一步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货币集团,即“英 镑区”(Steding Area),它包括英国、英联邦国家以 及与英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它规定各成员国 货币对英镑保持固定比价,可以自由兑换,区内 资金流动不受限制,贸易、信贷等一律用英镑结 算,成员国所得黄金、外汇要卖给英国,集中在“ 黄金美元总库”作为共同储备。这就形成一种英镑 汇兑本位的运行机制。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美元区”(Dollar Area)
美国于1933年放弃金本位后建立了美元集团 ,1939年这个货币集团发展成为“美元区”(Dollar Area),参加的有美国及其属地、加拿大、菲律宾 、利比里亚以及中南美一些国家。它是一个比较 松散的非正式组织,它只规定区内各国货币盯住 美元,贸易和非贸易结算均以美元结算,各国黄 金外汇大部分存放在美国,一般不实行外汇管制 。
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在会 议召开期间,与会44国代表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辩论的核心最后集中在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两个 方案上:是采用“凯恩斯计划”呢,还是采用“怀特 计划”?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PPT精品文档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PPT精品文档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3 50—60年代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
6.3.1 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视角从需求面扩
展到供给面
6.3.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的深化:结构
性通货膨胀理论 6.3.3 开放条件下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 . 4 究
70年代后西方理论界对“滞胀”原因的研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6.2 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理论的发展
(一)货币主义学派对付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主
张:实行浮动汇率制
( 二 ) 斯堪的纳维亚模型的结论:开放小国通货
膨胀来自国外的传递 ( 三 ) 林德伯克:小国通货膨胀既受外部影响也 可输出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7 西方通货紧缩理论研究的进展 6.7.1 20世纪30年代前后西方通货紧缩的历程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5 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6.5.1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观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促进论的理论渊源是凯恩斯 的半通货膨胀理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 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也要求以促进论 作为政策的理论依据。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托宾、海勒、奥 肯等人提出了“增长性赤字财政货币政策”, 旨在促进经济增长。他们认为通货膨胀不论在 经济萧条时期,还是在经济高涨时期都可以成 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奥地利学派的解释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认为,通货 紧缩是一种派生的过程。他们认为,通货紧缩 并不是独立形成的,而是由促成经济萧条的生 产结构失衡所引起的。没有因投资过度而出现

货币银行学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pt 33页)

货币银行学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pt 33页)
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掌握测定通货膨 胀的主要指标,熟悉通货膨胀的常见分类,正 确认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2. 了解西方学者对于通货膨胀经济影响的争 论,重点掌握我国学者的基本共识,能从社会 再生产四个环节分析通货膨胀的影响。 3.掌握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案与对策,全面 具体分析各种方案的适应症状。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控制货币供应量。 即针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货币供应过多,控制货币 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 值以稳定物价。 二、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 个关键。而社会总需求的调控,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 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三、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 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 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四、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诸如限价、减税、指 数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二、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领域影 响
• (一)、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 通货膨胀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导致
生产过程紊乱;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减 少,不利于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通货膨胀对流通的影响
• 通货膨胀打破流通领域原来的平衡,使正 常流通受阻;加剧流通领域的供求矛盾; 使潜在货币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货币购买力,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使流通领域更加混乱。
复习提要
• 关键词:
–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隐蔽型通 货膨胀、菲力普斯曲线
• 思考题:
– 1.为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简述通货膨胀和通货 紧缩的类型。
– 2.为什么说物价水平是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要 标志?

ch6通货膨胀

ch6通货膨胀
其进出口对世界市场 价格不会产生影响, 价格不会产生影响, 是纯粹的价格接受者
金融学 15
第六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落后经济的结构性通货膨胀 ) 发展中国家,由于落后的、 发展中国家,由于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能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业、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业、外贸和政府等部门 存在着制度性的刚性, 存在着制度性的刚性,使物价水平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 上涨。 上涨。 农业部门: 农业部门:
计 期 算 CPI − 基 CPI 期 通 膨 率= 货 胀 基 CPI 期
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 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全国城乡近 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共 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 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 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 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住八大类, 多个基本分类, 个代表品种。 居住八大类,200多个基本分类,约700个代表品种。居民 多个基本分类 个代表品种 消费价格指数是在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 个样本市县近3 消费价格指数是在对全国 个样本市县近 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来的。 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来的。
金融学 2
第六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测量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目前,人们比较广泛接受的一个使用的通货膨胀定义是: 目前,人们比较广泛接受的一个使用的通货膨胀定义是: 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经济现象。 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经济现象。 • 总体价格水平 • 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 明显价格上涨 什么样的物价上涨率称得上“通货膨胀”,这取决 什么样的物价上涨率称得上“通货膨胀” 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这显然是一个主观标准。 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这显然是一个主观标准。

《金融学》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金融学》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是指在考虑通货膨胀成因时,将人们 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 放在重要位置的理论学说。
形成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1、财政赤字


2、信用膨胀
3、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与经济结构不合理 4、国际收支长期顺差或外债规模过大 5、体制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
2. 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税收,减少 政府支出等手段,来限制消费和投资,抑制社 会总需求 。
3. 物价和收入管制政策

物价和收入管制政策是针对成本推进或结构 型或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混合型通货膨胀的行 之有效的方法。

4. 供给管理政策
供给管理政策就是从商品和劳务方面入手增 加社会总供给,增加货币需求量,从而使供求 达到均衡。
6.4.3 通货紧缩的危害
通货紧缩的危害很容易被人忽视,但事实上,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会对经济发展造 成不利影响,通货紧缩一旦形成,又不能及 时处理好,便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1.通货紧缩会使经济增长率下降
通货紧缩会大大抑制个人消费支出和企业的投 资支出 ,从而产生更低的就业增长,最终必 将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

4.通货紧缩会增加银行不良资产
通货紧缩一旦形成 ,企业的实际债务负担加重, 其经营的困难,会最终体现在银行的不良资产上。
6.4.4
通货紧缩的治理
在通货紧缩条件下,一般物价低于合理水平, 因此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目标就是要综合利 用各种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目标就是要综合 利用各种政策措施,促使一般物价上升到合 理水平。其可以彩的政策措施如下:

金融学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金融学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金融学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金融学中重要的概念,对经济运行和个人财务规划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进行解释和分析,并探讨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多,导致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在通货膨胀下,同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

通货膨胀通常由以下因素引起:1.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增加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例如人口增长和消费者信心改善。

2.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生产成本上涨,导致企业提高商品价格,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工工资增加。

3. 货币供应过多: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放松,发行更多的货币流入市场,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个人和经济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降低人们的购买力,尤其是那些只有固定收入的人群,他们的实际财富会因为同样的收入购买力的下降而减少。

其次,通货膨胀会刺激人们购买商品和投资,因为他们希望在商品价格上涨前尽早购买。

这种消费和投资的增加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也会进一步推高物价。

二、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不足,导致商品价格普遍下降的经济现象。

在通货紧缩下,同样的货币购买力增加,人们可以用更少的货币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

通货紧缩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1. 需求不足:消费者信心低迷,购买力下降,导致商品需求不足,进而引起通货紧缩。

2. 投资减少:企业和个人对未来经济前景不乐观,投资减少,导致产出下降,物价走低。

3. 货币供应不足: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收紧,减少货币供应,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

通货紧缩可以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因为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然而,通货紧缩也可能引发通货螺旋,企业利润下滑导致工资削减和失业增加,进一步拉低需求,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通货紧缩还会增加债务负担,因为借款人偿还债务时所用的货币价值较高。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应对措施央行在应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采取不同的措施。

金融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金融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金融学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 引言在金融学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两个关键概念。

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供应增加,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而通货紧缩则是货币供应减少,导致货币价值上升,物价普遍下降。

这两个现象对经济发展和金融政策制定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常见应对措施。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总供应量增加,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病态的经济状态,因为它会导致购买力减弱,储蓄价值减少,投资意愿下降。

通货膨胀通常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需求拉动:当经济处于高增长阶段时,需求上升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此时,人们的购买力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供应,推动了价格上涨。

•供应不足:当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不足时,通货膨胀也可能发生。

这可能是由于生产能力不足、原材料短缺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

•货币供应增加:中央银行通过扩大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如果货币供应增加过快,超过了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增长速度,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

它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激发消费和投资。

然而,过高的通货膨胀也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并对固定收入群体造成压力。

因此,对于通货膨胀的管理和控制非常重要。

3. 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总供应量减少,导致货币价值上升,物价普遍下降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通常发生在经济衰退或者金融危机期间,由于投资下降、需求疲弱和信贷紧缩等原因,货币供应减少。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复杂的。

高水平的通货紧缩可能导致恶性通缩,造成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

然而,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助于降低通胀压力,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复苏。

4. 应对措施针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进行干预和管理。

常见的应对措施包括:•货币政策调整: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改变存贷款准备金率和发行政府公债等方式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以达到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第5章 储蓄理论(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杨胜刚)

第5章 储蓄理论(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杨胜刚)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具体分析,这个恒等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凯恩斯所指储蓄、投资是一个总量概念, 而非个量概念。 第二,凯恩斯的储蓄概念是一个时点概念,不是 一个时期概念。 第三,虽然凯恩斯将储蓄与投资都定义为所得与 消费之差,但他强调二者性质是不相同的,不能相 互替代。 第四,凯恩斯的储蓄投资恒等是指经济处于一种 均衡状态时的情况。 第五,储蓄与投资相等取决于收入水平而不是利 率,这一观点成为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 论不同的主要标志。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二)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 人们拥有的总储蓄就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SB = SM + SK (4)
式中, SB 是总储蓄 , SM 是实物财产的储蓄 ,
SK 是以实际现金余额表示的现金储蓄,
其中Sk是货币增长理论的关键变量。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托宾认为,要促进经济增长,重要的问题
C pt K i, w, u Ypt
其中 Cpt 和 Ypt 分别为持久消费和持久收入, i 为贴 现率, w 为非人力财产在持久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三)暂时收入的零消费倾向
[1] 邓映翎:《西方储蓄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页。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3.6 储蓄与经济增长理论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5.2.3 威克塞尔的储蓄投资理论
威克塞尔是第一个把储蓄与投资直接联系起 来的西方学者,他把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同 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相融合,把储蓄作为借贷 资本的供给,投资作为借贷资本的需求,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储 蓄等于投资为核心的货币均衡分析新方法,开 拓了西方储蓄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紧缩是一种价格下降和货币升值的过程。它是
和通货膨胀相对的。”莱德勒根据价格总水平的
持续下跌来定义通货紧缩,这是西方经济学界主
流的观点。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8.2 关于通货紧缩的心理因素分析 6.8.3 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 6.8.4 波特尔和加利· 西林的实体经济因素论
6.8.5 曼德尔:通货紧缩不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5. 2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是一种疾病
弗里德曼认为在短期内货币可以是非中性的, 这是由于人们对价格的适应性预期存在时滞以及货 币幻觉的存在,货币数量的增加不是直接表现为物 价水平上涨而是通过公众的支出和资产价格上升, 使利率下降,刺激投资与生产扩大,进而使实际产 出和就业增加,但是通货膨胀带来的繁荣是短暂的。 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会引起物价 水平的变化而不是影响实际产出与就业,货币在长 期是中性的。政府如果长期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不 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只会加剧通货膨胀并带 来灾难性的后果。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5.3 理性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中性论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 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总会被人们预期到,用通货膨 胀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 策是无效的。
6.5.4 弗莱堡学派的主要观点
弗莱堡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有害的,所以他们 反对凯恩斯主义者采用通货—膨胀的手段来刺激 经济发展的做法,认为高通货膨胀不可能换来高 经济增长和高水平就业。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三)弗里德曼认为通货紧缩有害但不是难 题
里德曼认为,温和的通货紧缩对经济不完 全是有害的,而恶性通货紧缩对经济肯定是 有害的。
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8 20世纪90年代主要的通货紧缩理论观点 6.8.1 莱德勒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
美国货币主义代表人物莱德勒在《新帕尔格 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通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5.5 哈耶克的分析
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只可能在 一段时间内吸收有限的失业人员,但从较长时 期来看,失业不仅不会避免,而且会更加严重: 通货膨胀是一个连续的、加速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通货膨胀可能会通过破坏货币金融制 度来破坏整个社会经济。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二)奥地利学派的解释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认为,通货 紧缩是一种派生的过程。他们认为,通货紧缩 并不是独立形成的,而是由促成经济萧条的生 产结构失衡所引起的。没有因投资过度而出现
的经济结构失衡,通货紧缩就绝对不会发生。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三)债务通货收缩理论对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
6.8.6 芩克尔:没有理由害怕通货紧缩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4.1 新古典综合派对“滞胀”解释的微观化 6.4.2 新剑桥学派的“滞胀”理论 6.4.3 哈耶克:“滞胀”是滥用需求管理政策的苦 果
6.4.4 货币主义:”滞胀”是政府过度干预的恶果
6.4.5 理性预期学派的解释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4.6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解释 (一)泰勒的交错调整工资论对“滞胀”的解释 (二)效率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引发“滞胀” (三)“局内——局外人模型”对“滞胀”的解释 6.4.7 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供给学派着重从供给的角度来解释“滞胀”的形 成,认为通货膨胀是高税收政策产生的“税收 制动器”抑制生产发展的结果。
6.7.2 关于通货紧缩原因的分析
(一)凯恩斯的分析
西方关于通货紧缩的定义有三种。一是认为,通货紧缩 就是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地下降,这是主流的观点。二是认 为,通货紧缩是货币供给增长率过低不适应货币需求而出
现的一种货币现象。三是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
币表现形式。凯恩斯实际上主张第一种观点。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3 50—60年代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
6.3.1 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视角从需求面扩
展到供给面
6.3.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的深化:结构
性通货膨胀理论 6.3.3 开放条件下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4 究
70年代后西方理论界对“滞胀”原因的研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6.2 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理论的发展
(一)货币主义学派对付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主
张:实行浮动汇率制
( 二 ) 斯堪的纳维亚模型的结论:开放小国通货
膨胀来自国外的传递 ( 三 ) 林德伯克:小国通货膨胀既受外部影响也 可输出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7 西方通货紧缩理论研究的进展 6.7.1 20世纪30年代前后西方通货紧缩的历程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主讲人:杨胜刚 博士 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第6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6.1 20世纪前20年的通货膨胀理论 §6.2 凯恩斯的通货膨胀理论
6.2.1 凯思斯对货币与物价关系认识的转变
6.2.2 凯思斯对货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及 政策主张
2004年10月
凯恩斯对通货紧缩是持否定态度的,凯恩斯
认为,通货紧缩的再分配效应不利于生产者。凯
恩斯还认为通货紧缩会提高实际利率,加重借债 人的负担。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二)奥地利学派对通货紧缩持温和的态度
奥地利学派不像凯恩斯那样对通货紧缩持 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暂时 的温和的通货紧缩有助于恢复货币中性和经济 均衡。
这种理论将通货紧缩与债务联系起来,从过
度负债和债务清算引起货币信用紧缩来分析通
货紧缩的原因。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四)庇古对通货紧缩的认识
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庇古对通货紧缩的原 因也有过分析,但他对通货紧缩问题的探讨, 着眼点不是要从理论上去解释二三十年代通货 紧缩的成因,而是要从理论上去否定资本主义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六)伯纳克对通货紧缩成因的分析
伯纳克在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的基础上,
于 1983 年提出信贷中介成本理论,从信贷中介
成本的角度去解释金融危机和大萧条的关系。
从而对货币主义的通货紧缩理论进行了补充。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7.3 关于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一)凯恩斯的通货紧缩有害论
经济会发生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五)货币主义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
凯思斯对通货紧缩的分析比较重视实体经济
因素的影响而相对轻视货币的作用,这种研究
倾向在 50 年代末受到了货币主义理论的挑战。
弗里德曼主要从货币金融的角度去探讨了通货 紧缩的定义、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2004年10月
2004年10月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5 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6.5.1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观点 新古典综合学派促进论的理论渊源是凯恩斯 的半通货膨胀理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 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也要求以促进论 作为政策的理论依据。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托宾、海勒、奥 肯等人提出了“增长性赤字财政货币政策”, 旨在促进经济增长。他们认为通货膨胀不论在 经济萧条时期,还是在经济高涨时期都可以成 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6.6 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的其他主要观点 6.6.1 关于通货膨胀的不同定义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 30年代,特别是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通货膨胀一般被定义为货币的过度发 行从而使单位货币购买力下跌和物价水平上涨。 第二个阶段是从 20世纪40年代到60 年代中期,西方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不是决定价格水平 的主要因素。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今,现代货币主义学 派在西方经济学界地位上升;经过长期理论探索和实 证分析,货币数量增加与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的直接关 系被理论界部分接受,现代货币数量论东山再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