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合集下载

我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王宁赵宇峰来源:《行政与法》2019年第04期摘; ; ; 要:我国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方面仍存在着思想认识滞后、预防教育内容不科学、模式单一、预防教育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应认真分析存在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提高对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认识,创新预防教育方式,丰富预防教育内容,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明确预防教育各参与主体的责任,让青少年切实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观念,积极主动防范毒品、抵制毒品,实现健康成长。

关; 键; 词:毒品;青少年;毒品犯罪;毒品预防教育中图分类号:D917.6;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7-8207(2019)04-0123-07收稿日期:2019-01-10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国家兴旺发达、民族兴衰荣辱至关重要。

关于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我国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2017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各级禁毒部门联合教育、宣传、共青团等有关部门深入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普及毒品预防教育知识,增强青少年的防范意识,提高青少年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推动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点线面全面开展。

一、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价值分析如何把预防毒品、拒绝毒品、抵制毒品等预防教育内容向青少年表达得更生动形象,让青少年在印象深刻的基础之上主动展开思考,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的直接目的。

其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治理青少年涉毒问题的根本之策在毒品预防教育领域,我国一直坚持“上医治未病”的理念。

[1]预防,就是以“治未病”为直接目的。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毒品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管制措施,但却未能真正扭转局面,即便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医学界也没有开发出彻底根除毒瘾的药物或技术。

面对严峻的青少年涉毒问题,大力开展预防教育活动成为必须,以期最大可能减少青少年吸毒人数。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河南省鹤壁市某校初二(上)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联考)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河南省鹤壁市某校初二(上)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联考)

2021-2022年河南省鹤壁市某校初二(上)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联考)一、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输入中国鸦片一览表(单位:箱)材料二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如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材料三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上道光帝折材料四国家禁毒办发布的《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近三年,全国新增吸毒人员逐年下降,但是18岁到25岁这个年龄段的新增吸毒人员却在逐年上升。

在缉毒民警看来,除了好奇心作怪等自身因素外,“同伴效应”“朋友圈”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缺位成为毒品蔓延的主要诱因。

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上述问题给中国造成的最主要的危害是哪两方面?(3)材料三是谁的上书?他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你是怎样评价这件事的?(4)面对材料四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激励人们与时俱进。

【西方制度促觉醒】材料一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思想文化促创新】材料二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开始,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

可称曰“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摘自《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五四精神显力量】材料三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开展五四运动99周年纪念活动,对于引导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破冰行动》优秀观后感范文:禁毒防毒系民心,警民合作保平安

《破冰行动》优秀观后感范文:禁毒防毒系民心,警民合作保平安

《破冰行动》优秀观后感范文:禁毒防毒系民心,警民合作保平安毒成瘾身败名裂,弃毒重生受人敬。

吸毒成瘾人员一律强制戒毒,复吸的一律劳动教养。

禁毒防毒系民心,警民合作保平安。

下面是5068儿童网橙子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破冰行动》观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篇一:它不是下一个“人民的名义”,而是这一个“破冰行动”毒品,现代文明的肿瘤。

冰毒,精神麻醉品的破坏之王。

制贩毒品的村庄,是经济开放中国的畸变地带,也是执法者难以触碰的禁区。

冒失的李飞和宋阳,《破冰行动》的开场便和被他们抓捕的制毒嫌疑人林胜文一起,被困在雨中的东山市塔寨村,面对着持械乡民的围堵。

雨中的伞下,林耀东不露声色,柔中带刚。

他是优秀的商人,出色的乡村治理者,也是冷血的毒枭。

他周围聚集着大批林氏族人,时刻准备听从他的号令。

宗族这个古老的遗存,既可以是社会变动中守护必要秩序的支点,又能够成为罪孽有效的屏障。

宗法控制的世界,看上去温情脉脉。

塔寨在林耀东治下,富庶平安,赏罚分明。

水伯那样吸毒坏了规矩的村民,哪怕是学校老师,也一样逐出村庄。

但人情村规背后,是掌控权力者的冷酷残忍。

自以为家族护体的林胜文,嚣张中泄露了警队有人与毒贩勾结的秘密,在迅速被保释之后,又闪电般地被上吊自尽。

宗族的影响在这片土地几乎无处不在。

刑警蔡军站立在李飞、宋阳和林胜文愤怒的哥哥林胜武之间,境地两难。

身为林氏的女婿,他阻挡着族人的冲动,又要承受同行的猜疑。

“东山没好人。

”李飞被设局中计之后这句话,道出了《破冰行动》编织的一张铺天盖地的悬疑之网,把所有人都笼罩其中。

公安局领导,刑警队、缉毒队干警,其举止言谈,常常都让人觉得有可疑之点。

除了李飞和牺牲的宋阳,谁都可能是内鬼。

开端的戏码里面,缉毒队长蔡永强最像腐败分子,随后的剧情中,刑警队长陈光荣和副局长马云波才渐渐浮出水面。

起伏反转之间,整部剧渲染的氛围和效果抓住了人心。

从内地到香港、澳门,还有日本、法国,剧中的人物可谓纵横四海。

中国禁毒报告

中国禁毒报告

中国禁毒报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中国禁毒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禁毒是涉及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重大问题,对于全社会而言都极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禁毒工作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每年都会发布一份《中国禁毒报告》。

本文将对该报告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中国禁毒报告》简介《中国禁毒报告》是由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发布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调查报告,其内容主要包括全国各地的禁毒形势、各种毒品的制造、交易和使用情况、禁毒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禁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等。

该报告的发布旨在从多个角度全面反映中国禁毒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社会公众对禁毒工作的认识和意识。

二、《中国禁毒报告》分析1、毒品问题依然严峻《中国禁毒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毒品问题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合成毒品和新型毒品的滥用呈现高发态势。

2019年,全国共查处吸食、注射毒品犯罪人数19.7万人,同比增长17.2%。

尤其是新型毒品的制造和交易成本极低,可通过互联网传销和快递等方式进行迅速交易,对于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禁毒报告》还指出,中国逐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禁毒政策法规体系,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毒品问题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并不断加强公安、边防、海关、检察等方面的禁毒力量,取得了一定的禁毒成效。

但同时,禁毒工作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强和完善政策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力度。

3、禁毒科普宣传亟待加强禁毒科普宣传至关重要,但《中国禁毒报告》指出,当前社会对毒品的认知普遍较低,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如“咖啡因是一种可以减肥的药物”、“毒品不会对身体功能造成影响”等等。

因此,加强禁毒科普宣传十分紧迫,需要借助各种宣传渠道,如网络、电视、广播等,广泛传播禁毒知识,提高公众的禁毒意识和素质。

三、结论总之,《中国禁毒报告》为我们了解禁毒工作的实际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毒品问题依然严峻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探索建立长效化的禁毒机制,进一步改进禁毒政策和法规体系,加强辖区内禁毒设施的建设,完善社会禁毒宣传体系,发挥警方等相关部门的禁毒力量,以期将全国禁毒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高中政治时事新闻材料整理

高中政治时事新闻材料整理

高中政治时事新闻材料(一)3月24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国反贫困经验的总结及交流推广、中国未来扶贫战略研究、扶贫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

盖茨表示,中国是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最大贡献者,1990—2010年期间,中国绝对贫困人口减少数占世界同期数量的75.7%,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当前,北方冬小麦已大面积返青起身,江淮地区开始拔节,冬油菜处于盛花期,正是小麦、油菜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供给侧春耕春播由南向北渐次展开。

2017年夏粮面积稳定在4.1亿亩,同时高蛋白大豆增加400多万亩。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3月23日在北京宣布其理事会已批准13个新意向成员的加入。

至此,亚投行成员总数扩至70个,这是亚投行首次接受新的意向成员。

博鳌亚洲论坛“媒体领袖圆桌会议”3月23日在海南博鳌召开,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的20余位媒体领袖汇聚一堂,围绕“亚洲媒体合作新未来”的主议题,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媒体合作。

高中政治时事新闻材料(二)2016年我国禁毒工作成效显著,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公布的《2017中国禁毒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禁毒执法部门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4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6.8万名,缴获海洛因、冰毒和氯胺酮等各类毒品82.1吨;共破获制毒物品犯罪案件449起,缴获制毒物品1584.6吨。

云南省高院近日正式推出旅游巡回法庭地图。

目前,云南全省共挂牌设立143个旅游案件巡回审判机构,其中旅游巡回法庭70个、旅游案件巡回审判点73个,实现了全省旅游案件巡回审判全覆盖、旅游巡回法庭重点景区全覆盖。

2017年起至2019年,广西将全面实施健康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

根据发展目标,到2019年,广西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4%左右;到2020年,广西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约4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6%左右。

《破冰行动》观后感-《破冰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

《破冰行动》观后感-《破冰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

《破冰行动》观后感-《破冰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破冰行动》取材于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其创作目的之一便是对真实大案进行还原。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破冰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破冰行动》观后感【1】《破冰行动》还原真实大案高能上演警局狼人杀近期的剧集市场,又是一片风起云涌,古装、悬疑、推理题材层出不穷,不断吸引观众的眼球。

即将与观众见面的《破冰行动》,则是一部整装待发的种子选手,该剧将镜头对准鲜见的缉毒题材,用丰满细腻的笔触、极具心理化的描写、以及偏写实的风格,真实还原了当年轰动一时的中国特大缉毒案件——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的侦破过程。

《破冰行动》以缉毒警的经历和遭遇为突破口,不光案情错综复杂,全剧的信息量极大,采用逆向思维的表现手法,透过一桩疑点重重的案件、一位命运多舛的主人公、以及背后隐藏的多股势力来展开故事,并将出场人物与线索编织成一张纷繁复杂的网,每个人既是案件的参与者,又成为解开谜底的关键人物,都在为找出幕后的黑手而开启无声的对决。

全剧一开场,磅礴大雨的深夜,缉毒警深入到嫌疑人的所在地,历尽波折将其人赃并获抓捕归案。

随后画风一转,在审讯的过程中,嫌疑人恍如预言家一般口出狂言,且相继灵验,令人防不胜防。

紧接着嫌疑人离奇死亡,不光打乱了警方的部署,也为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整部剧的设计和构思相当巧妙,不光情节环环相扣、抓人眼球,剧情与人物之间更是充满了奇妙的未知,全新打造的排列组合令整部剧质感十足,警局狼人杀频频上演也将剧情不断推向高潮。

尽管笔者只看了前三集,但很明显能感受到导演和编剧的用心良苦,以及在编排和设计上的与众不同。

除了常见的警匪对决外,开创性的采用缉毒警的独特视角来统领全剧,主人公李飞身上并没有主角光环,办案时不光要冲锋在前,还要时刻提防隐藏在四面八方的敌人,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事先设定好的圈套。

李飞也凭借现场遗留的蛛丝马迹,单枪匹马、不遗余力追寻幕后隐藏的黑手,在试图查明真相的同时,为自己也为同伴洗清不白之冤。

网络涉毒案件特点及防控对策

网络涉毒案件特点及防控对策

大数据警务与网络安:Big-ikta |{〇><;<1Policing and Network S网络涉毒案件特点及防控对策周军(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网络涉毒行为具有隐蔽性、流动性强等特点,给公安机关对网络涉毒案件的侦查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也给社会的预防教育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为防控互联网涉毒行为,应全面了解网络涉毒案件的特点,深入分 析侦查难点及产生原因,为应对复杂的案件形式打下坚实基础。

从预防和控制两方面着手,加强网络监管净 化网络环境;构建宣传教育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教据库的作用;完善侦查手段,加强跨领域协作,从途径上、 根源上多重防控,斩断毒品在网络蔓延的可能3 关键词:网络涉毒;案件特点;防控对策Features of Online Drug-related Case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Zhou Jun(Henan Police College, Zhengzhou 450046, China )Abstract : The online drug-related acts which are featured by concealed, mobile and other properties have broughtgreat challenges to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investigation of such cases and caused great pressure on the preventionand education work of society.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nline drug—related acts, 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drug—related cases, m ak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in investigation and the cause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aling with complex cases. I t i s imperative to s t art from the aspect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strengthening the network supervision and purifying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build a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platform for giving f u l 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database, improve investigative methods, strengthen cross-field cooperation, make continuous amendment and improvement, adopt multipl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terms of pathways and the source for elimin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drugs' spreading through the Internet.Keywords : online drug-related cases; features of the c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中图分类号:D 66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8752 ( 2021) 〇2_01〇4-〇8]DO I : 10.13310/j .cnki .g z j y .2021.02.014互联网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升级了涉毒 活动的手段,网络与毒品犯罪的迅速融合,导致 网络涉毒案件的激增,毒品的社会危害性也大大 增强,使公安机关压力倍增。

中国毒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毒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毒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毒品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危害,具有高度的毁灭性和危险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安全问题之一。

近年来,中国的毒品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使得全社会都为之担忧。

本文将从中国毒品问题的现状、成因、危害和解决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现状据中国公安部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毒品滥用问题一直在不断加剧。

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毒品案件540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60万余人,缴获毒品总量达到640吨。

2018年5月,公安部发布了最新的毒品滥用形势报告,显示今年该部门已破获毒品案件6万余起,缴获毒品近20吨。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毒品问题虽然得到了部分控制,但仍旧存在许多挑战。

成因中国毒品问题的成因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失地农民、家庭不和、就业压力等,其中尤以失业和难以就业的年轻人为多。

失地农民因地居所被占用或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偿,造成无法安置工作和生活;家庭不和或离婚不仅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还会带来经济上的困难;而就业压力则是典型的社会问题,因为一些年轻人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难以承受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压力,也难以找到可以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认同团体群体。

另一方面,中国毒品问题的发展也与心理因素有关。

一些年轻人在压力之下寻求短暂的快乐和舒缓,因此选择吸食毒品来暂时忘却烦恼和焦虑。

危害毒品的危害不仅局限于个人身体和心理健康,还会对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从个人层面来看,毒品易造成身体健康受损、产生各种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吸毒会引发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自闭症等。

从社会层面来看,毒品滥用问题不仅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莫大的威胁。

吸毒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比如离婚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会因此产生身心健康难以控制的严重问题,导致社会负担和人口结构风险的增加;毒品面临的监管和治理压力也会占用公共资源,降低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发布全国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4万起)
6月25日,国家禁毒办发布《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禁毒部门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4万起,打掉制贩毒团伙5534个,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6.9万名,缴获各类毒品89.2吨;查获有吸毒行为人员87万人次,其中登记新发现吸毒人员34万人;依法强制隔离戒毒32.1万人,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26万人次,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员167.9万名。

通过一年努力,国内毒品形势稳中可控,没有形成重大涉毒社会问题,有效遏制了毒品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合成毒品变异加快,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5.3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同比增长1.9%,增幅较上年下降5个百
分点。

在毒品滥用的类型方面,合成毒品滥用仍居首位。

在全国现有255.3万名吸毒人员中,滥用合成毒品人员153.8万名,占60.2%,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97万名,占38%,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滥用大麻、可
卡因等毒品人员4.6万名,占1.8%。

记者还了解到,2017年合成毒品变异加快,新类型毒品不断出现。

“一些不法
分子通过改变包装形态,生产销售‘咔哇潮饮’‘彩虹烟’‘咖啡包’‘小树枝’等新类型毒品,花样不断翻新,具有极强的伪装性、迷惑性和时尚性,以青少年在娱乐场所滥用为主。

”国家禁毒办相关负责人说。

制毒犯罪势头得到遏制,但情况更趋复杂
报告显示,中国毒品来源于境外输入和国内制造。

其中,境外毒品来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金三角”毒品渗透加剧,合成毒品入境增多;“金新月”毒品产量大幅增长,海洛因走私入境增多;南美可卡因大宗过境中转增势迅猛。

从国内来说,制毒犯罪势头得到遏制,但情况更趋复杂。

报告显示,2017年,
全国破获制造毒品案件597起,缴获毒品23.3吨,同比分别上升1%和18.8%;捣毁制毒窝点317个,同比下降27.6%。

在强力打压下,制毒活动不断从广东、福建等重点地区向其他地区特别是管控薄弱地区转移。

“制毒物品流入制毒渠道势头得到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

”国家禁毒办相关负责人还介绍,2017年全国破获制毒物品犯罪案件388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2384吨,同比分别上升39.6%和50.5%,制毒物品流入制毒渠道猖獗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断炊效应”明显。

但是,一些地方出现专门为制毒活动提供化学品和设备的职业犯罪团伙,形成代理采购、按需打包、套餐供应的销售模式,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越来越多地利用非列管化学品非法生产制毒物品。

贩毒手段更智能,互联网成贩毒人员交易平台
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共破获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10.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万名,缴获毒品49.9吨。

其中,“海陆空”仍为贩毒主要渠道,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物流快递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利用陆海空邮渠道走私贩运毒品,贩毒手段的科技化、智能化明显升级。

“互联网成为贩毒人员勾连交易的平台。

”国家禁毒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订购、销售毒品和制毒物品,物色、诱骗、招募“马仔”运毒,“入伙”需要熟人介绍,通信联络使用隐语、暗语,交易采用微信、支付宝、Q币、比特币等在线支付方式,交易两头不见人,贩毒活动在互联网上更加隐蔽。

报告还显示,贩毒分子利用寄递物流渠道,通过假名、藏匿、夹带等手段走私贩运毒品。

2017年,全国共破获寄递物流渠道毒品犯罪案件149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89名,缴获毒品12.1吨,同比上升1.8倍,其中物流渠道缴毒10吨,同比上升近5倍。

国际快递已成为跨国贩毒集团向中国走私大麻、恰特草等毒品和中国毒品走私出境的“双向渠道”。

国家禁毒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国禁毒部门将着力构建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全环节管控吸毒人员、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全要素监管制毒物品、全方位监测毒情态势、全球化禁毒国际合作的“六全”中国毒品治理体系,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