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消毒剂清洁效果验证1
消毒液消毒效果验证

消毒液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目录一、目的:二、范围:三、试验用品四、验证方法1. 洁净室消毒液消毒效果验证1.1 可接受标准1.2 洁净室清洁消毒1.3 洁净室采样1.4 验证周期1.5 测定结果2. 洁净室人员手部消毒效果验证2.1 可接受标准2.2 手指采样2.3 验证周期2.4 测定结果3. 消毒液浓度验证3.1 验证方法3.2 75%乙醇溶液含量测定3.3 检查标准3.4 检测结果五、验证效果评价及结论六、验证报告批准七、附录:消毒验证培养基准备计划表消毒验证表面附着菌测定记录消毒验证沉降菌测定记录消毒验证浮游菌测定记录消毒验证手部消毒测定记录手消毒液浓度测定记录相关文件:沉降菌监测方法浮游细菌采样器操作规程浮游菌监测方法洁净室空气消毒操作规程洁净工作室清洁和消毒操作规程各类清洁、消毒液配制操作规程人员卫生管理规程食用酒精质量检验操作规程(B)洁净室消毒液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洁净室的清洁和灭菌是清除微生物的主要手段,但必须保障灭菌的有效性、彻底性,因此必须对洁净室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验证。
洁净室消毒效果的验证是以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方法考察洁净室人员的手部、操作间、器具应用相应消毒剂消毒后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剂使用的有效性,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无菌环境保障。
本公司生产用洁净室分别采用空气杀菌和消毒液消毒。
因此本验证方案分别对各种消毒液进行消毒效果验证。
一、目的公司对于洁净室的消毒采用:洁净室操作台、设备表面、器具及净化室墙壁、地面、门窗等消毒,用0.1%新洁尔灭溶液、0.5% 84消毒液擦拭消毒;洁净室人员手部消毒用75%乙醇溶液。
消毒液品种每三个月更换一次消毒液品种。
此次消毒验证主要为针对公司所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有效性的试验,以确保生产环境得以控制。
二、范围1. 洁净室人员手部、操作间(工作台、设备表面、墙壁、地板、门窗)、器具所使用的各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验证。
涉及消毒剂有:0.1%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0.5%84消毒剂。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方案要点

1.概述2.验证范围3.验证目的4.验证参考文件5.验证小组名单6.验证小组职责7.验证内容8.结论与评价9.再验证周期1.概述1.1.本公司的洁净区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拟定用于洁净区表面消毒的有三种消毒剂: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2%甲酚皂溶液。
本次验证方案将选用以上3种消毒剂分别进行验证试验。
1.3.作用对象一样的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避免表面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
在利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利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的不少于5分钟。
1.4.为了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通过实验室考察部分和现场考察部分分别进行验证。
实验室考察部分,定量悬浮试验法适用于浸泡或液封方式的消毒方法;表面实验法适用于擦拭或喷洒方式的消毒方法。
洁净区设施表面材质有不锈钢、镀锌板及玻璃三种,故表面试验法选用不锈钢载片、镀锌板及玻璃载片模拟洁净区设施表面进行验证试验。
现场考察试验部分选择冻干车间的配液间(C级洁净区)、灌装间(A/B级洁净区)、灌装间操作人员手部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取样,测定其微生物数量。
1.5.A/B级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需经0.22pm除菌过滤。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地漏、推车、桌椅等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双手(手套)的消毒等。
3.验证目的通过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的确认,科学制订消毒程序,以保证各洁净级别的操作间及设备外表面、人员手部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能够达到消毒防止污染的效果。
4.验证参考文件《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现代医药工业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与验证技术》。
5.验证小组名单6.验证小组职责7.验证内容7.1.验证前参与实施验证的人员必须已经接受本方案的培训且考核合格。
见附表1。
完整版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完整版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案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案⽬录1.引⾔ (3)1.1概述 (3)1.2 验证⽬的 (3)1.3验证项⽬⼩组成员及职责 (3)略1.引⾔1.1概述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物、但不⼀定能杀死细菌芽抱的⽅法。
通常⽤化学的⽅法来达到消毒的作⽤。
⽤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洁净车间包括操作室和设备及⽣产⽤器具均应进⾏消毒,消毒效果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前必须验证消毒⽅法的适应性和消毒效果。
本公司车间洁净区分为⼗万级、万级、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所使⽤的消毒剂种类及使⽤对象如下图所⽰:1.2验证⽬的确保洁净区按照规定的清洁、消毒程序进⾏清洁消毒后,能够达到防⽌交叉污染的⽬的, 并在消毒有效期内能确保达到⽣产⼯艺所需要的效果。
1.3验证项⽬⼩组成员及职责1.3.1验证⼩组成员1.3.2.1验证委员会职责1.3.2.1.1负责验证⽅案的审批;1.3.2.1.2负责协调验证的各项⼯作,保证本⽅案规定的项⽬能够顺利实施;1.3.2.1.3负责验证数据及⽅法审核;1.3.2.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1.3.2.1.3负责再验证周期的制定;1.3.2.1.6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1.3.2.2⽣产管理部职责1.3.2.2.1 制定验证⽅案;13222 组织协调验证活动,确保验证进度;1.3.2.2.3组织验证⼯作的实施并作好记录,收集、归纳并评估结果。
1.3.2.3质量管理部职责1.3.2.3.1制订验证确认检测项⽬;1.3.2.3.2负责取样、检验并出据检验报告;1.3.2.3.3 确定验证周期。
1.3.2.4物资管理部负责按⽣产要求提供符合标准的消毒剂。
2.相关⽂件2 清洁剂、消毒剂管理规程3 清场管理规程4 消毒剂配制使⽤标准操作规程5 ⽣产⽤⼯具、容器清洁标准操作规程6 清洁⽤具清洁标准操作规程7 洁净区操作室清洁标准操作规程8 ⼈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9 物料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10洁净区环境监控标准操作规程备注检杳⼈复核⼈⽇期⽇期3.1操作⽅法待⽣产结束后按操作室和设备及⽣产⽤的器具清洁规程进⾏清洁、消毒,对操作室和设备及⽣产⽤的器具进⾏清洁、消毒后分别以⽆菌棉签采样,接种后培养 24?48⼩时观察结果,以确定消毒的效果。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1. 概述: 污染药物常见细菌有霉菌、杂菌、致病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来源于制药环境未净化空气, 不洁净门、窗、制药设备、工具及进行工艺操作旳人等, 为减少制药环境中微生物污染, 常采用旳灭菌措施有物理措施和化学措施。
对车间空气进行初、中、高效过滤, 阻留细菌进入车间, 紫外灭菌等均属物理灭菌法。
运用甲醛薰蒸、臭氧来杀灭空气中细菌;以75%乙醇擦拭设备表面;4%来苏儿擦门、窗、墙、地面消毒都属化学灭菌法。
选使用方法定检查措施, 用上述多种消毒剂, 对人员及车间旳空气、门、窗、墙、地面、地漏进行消毒效果旳验证, 优化选择最佳旳清洗消毒剂, 确认消毒剂旳清洁效果。
2.目旳:通过用多种清洗消毒剂对车间人员、空气、门、窗、设备设施进行消毒效果旳验证确认, 优化选择最佳清洗消毒剂。
3. 范围: 本方案合用于清洗消毒剂消毒效果旳验证。
4. 验证内容:4.1消毒剂种类:75%乙醇;0.2%新洁尔灭;0.5%洗必泰、70%乙醇和2%甘油混合液、臭氧;媒酚皂;84消毒液。
4.2消毒对象: 洁净区旳人员、空气、设备、门、窗、墙、地面、地漏、洁具等。
4.3消毒效果试验措施:多种清洁对象按对应旳清洗消毒规程操作后,用预先湿润旳无菌棉签擦抹清洁对象表面任意位置25cm2,将擦拭后旳棉签置入加有适量灭菌生理盐水旳灭菌广口瓶中,振摇15min,取1ml浸出液照微生物程度检查项下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措施进行试验(药典法),计算菌落数。
4.4清洗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原则:空气清洁效果评价原则:在臭氧发生器启动60分钟后:①各洁净区域旳臭氧浓度≥12ppm(原则10~15 ppm)。
②生物指示剂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6583株, 菌液浓度1×107个/ml)挑战性试验检查不得有细菌生长。
臭氧灭菌消毒效果见《臭氧灭菌效果验证方案》。
手清洗消毒剂旳杀菌效果评价原则:菌落数<60CFU/25cm2设备清洗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原则:菌落数≤50CFU/25cm2车间门、窗、墙清洗消毒评价原则:菌落数≤50CFU/25cm24.4.5地面、地漏清洗消毒评价原则:4.4.6洁具清洗消毒评价原则:菌落数≤120CFU/25cm24.5清洗消毒剂杀菌效果旳验证确认:4.5.1洁净区空气消毒:空气清洁效果评价原则见本文。
洁净区消毒剂清洁效果验证1

验证申请表目录1.概述12.验证目的13.验证范围14.人员及分工15.验证的具体内容及可接受标准16.验证周期27.验证的具体操作及取样方法28.检验方法与结果计算59.再验证周期510.验证结果及评价611.验证结论附件洁净区消毒剂清洁效果验证方案1.概述洁净室的清洁和消毒是清除微生物的主要手段,必须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彻底性,因此必须对洁净室的消毒效果进行验证。
洁净室消毒效果的验证是以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方法考察洁净室人员的手部、操作间、设备、器具应用相应的消毒剂消毒后的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剂使用的有效性,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环境保障。
2.验证目的:通过对0.1%、0.2%新洁尔灭和75%医用酒精消毒剂,对人员双手消毒、设备内外表面及容器、生产场地的消毒效果的验证,证明该消毒剂使用效果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3.验证的范围:?微生物室、洁净室人员手、操作间(工作台、设备表面、墙壁、地板)、器具所使用的各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
?4.人员及分工6.验证周期???消毒液更换周期为1个月1次,每月底进行1次采样,一次采样的采样周期为3天,重复1个更换周期,以确定消毒液更换周期的有效性。
7.验证的具体操作及取样方法7.1试验前准备:7.1.1环境在进行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前,微生物室空调系统应经验证合格并正常运行。
微生物室内设施、仪器及室内卫生等均按规定的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洗。
7.1.2人员操作人员均已经过培训,并能够完成取样及检验方法操作,确保取样样品的安全性及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7.1.3仪器所用的仪器及玻璃器皿应经过计量局的校验,确保使用的仪器运作正常且测量数据准确。
7.1.4器具准备:所有与菌检试验有关的器具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min备用。
?7.1.5试剂及培养基:???取试管若干支,每支加入10mL?0.9%氯化钠溶液,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min 备用。
?7.1.6按照《无菌检查法操作规程》中的方法,配置营养琼脂培养基备用。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文件类别及编号:SZH2014-A 版本:A/0第 1 页 共 9 页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1.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适用范围 ................................................... 2 3 责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验证确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验证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验证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制定年份: 2014年 起草人:段练审核人:葛四海 批准人:宋慧建 起草日期:2014.07.01 审核日期:2014.07.03 批准日期:2014.07.03 颁发部门:品质部分发部门:无尘车间生效日期:2014.07.04文件类别及编号:SZH2014-A 版本:A/0第2页共9 页一、目的验证消毒剂消毒效果能否符合我公司洁净区消毒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洁净区环境空气消毒、物料器具消毒及手部消毒效果的验证。
三、责任3.1 QA验证小组负责起草验证方案,负责协调验证活动,并在验证结束后对验证数据进行总结与评价以及书写验证报告,发生偏差时对偏差进行调查。
3.2 验证委员会委员负责审核验证方案;验证委员会副主任(QA负责人)负责批准验证方案及签发验证报告。
3.3 QC验证人员负责所有试验用品的准备与消毒,负责实施验证方案。
四、验证确认4.1文件的检查确认检查并确认以下文件是否现行版本并放置于工作现场:《工艺卫生管理规定》;《化学品管理规程》;《人员手部细菌总数检测操作指引》;《洁净区清洁消毒管理规程》;《洁净区清洁消毒效果检测操作指引》。
洁净区消毒剂清洁效果验证精选版

洁净区消毒剂清洁效果验证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验证申请表目录1.概述12.验证目的13.验证范围14.人员及分工15.验证的具体内容及可接受标准16.验证周期27.验证的具体操作及取样方法28.检验方法与结果计算59.再验证周期510.验证结果及评价611.验证结论附件洁净区消毒剂清洁效果验证方案1.概述洁净室的清洁和消毒是清除微生物的主要手段,必须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彻底性,因此必须对洁净室的消毒效果进行验证。
洁净室消毒效果的验证是以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方法考察洁净室人员的手部、操作间、设备、器具应用相应的消毒剂消毒后的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剂使用的有效性,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环境保障。
2.验证目的:通过对0.1%、0.2%新洁尔灭和75%医用酒精消毒剂,对人员双手消毒、设备内外表面及容器、生产场地的消毒效果的验证,证明该消毒剂使用效果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3.验证的范围:微生物室、洁净室人员手、操作间(工作台、设备表面、墙壁、地板)、器具所使用的各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
4.人员及分工周期为3天,重复1个更换周期,以确定消毒液更换周期的有效性。
7.验证的具体操作及取样方法7.1试验前准备:7.1.1环境在进行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前,微生物室空调系统应经验证合格并正常运行。
微生物室内设施、仪器及室内卫生等均按规定的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洗。
7.1.2人员操作人员均已经过培训,并能够完成取样及检验方法操作,确保取样样品的安全性及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7.1.3仪器所用的仪器及玻璃器皿应经过计量局的校验,确保使用的仪器运作正常且测量数据准确。
7.1.4器具准备:所有与菌检试验有关的器具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min备用。
7.1.5试剂及培养基:取试管若干支,每支加入10mL0.9%氯化钠溶液,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min备用。
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

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文件编号: XXXXXX公司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版本: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文件编号: XXXXXX公司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版本:1、引言1、1概述消毒剂在生产车间经常使用,如物料进入洁净区的外包装消毒,人员进入洁净区时手的消毒,洁净区的设备和容器表面、箱体内外消毒、洁净区墙面、天花板、桌面、台面、地面的常规消毒,洁净室内空间的消毒,工作鞋的消毒等均使用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常公司采用的消毒剂有:新洁尔灭、酒精,为防止产生耐药菌株,消毒剂应定期更换。
车间的消毒方式大致有:对手的消毒;对器物表面的消毒;臭氧消毒。
1、2验证目的对常用的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按常用的消毒方式进行消毒效果的验证,以确定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消毒剂。
1.3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姓名职务所在部门本验证工作中职责管理者代表品管部负责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的批准。
&经理负责消毒剂的配置及受检查人员的组织经理生产部协助验证方案的实施。
负责相关检验任务,确保检验结论正确可靠,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设计及管理组织检验员品管部协调验证工作,并总结验证结果,起草验证报告。
1、4文件检查所需的各类文件: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存放地点洁净区管理规程生产部人员进出洁净区管理制度生产部物料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生产部洁净厂房管理规程生产部洁净区环境监测制度品管部检查人: 复核人: 日期: 年月日2、验证2.1 验证方法文件编号: XXXXXX公司洁净车间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报告版本:2.1.1 消毒剂品名:新洁尔灭、酒精、臭氧2.1.2 使用浓度:采用该消毒剂的常用浓度新洁尔灭0.1% 酒精75%2.1.3 消毒时间液体消毒剂用于洗手消毒,试验时间(分):0,1,2,3液体消毒剂用于擦拭台面、墙面的消毒,试验时间(分):0,2,5,10臭氧空气消毒,试验时间:20min2.1.4 取样与培养臭氧消毒后以平皿按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方法去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申请表
目录
1.概述 1
2.验证目的 1
3.验证围 1
4.人员及分工 1
5.验证的具体容及可接受标准 1
6.验证周期 2
7.验证的具体操作及取样方法 2
8.检验方法与结果计算 5
9.再验证周期 5
10.验证结果及评价 6
11.验证结论
附件
洁净区消毒剂清洁效果验证方案
1.概述洁净室的清洁和消毒是清除微生物的主要手段,必须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彻底性,因此必须对洁净室的消毒效果进行验证。
洁净室消毒效果的验证是以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方法考察洁净室人员的手部、操作间、设备、器具应用相应的消毒剂消毒后的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剂使用的有效性,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环境保障。
2.验证目的:通过对0.1%、0.2%新洁尔灭和75%医用酒精消毒剂,对人员双手消毒、设备外表面及容器、生产场地的消毒效果的验证,证明该消毒剂使用效果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3.验证的围:
微生物室、洁净室人员手、操作间(工作台、设备表面、墙壁、地板)、器具所使用的各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
4.人员及分工
6.验证周期消毒液更换周期为1个月1次,每月底进行1次采样,一次采样的采样周期为3天,重复1个更换周期,以确定消毒液更换周期的有效性。
7.验证的具体操作及取样方法
7.1 试验前准备:
7.1.1 环境
在进行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前,微生物室空调系统应经验证合格并正常运行。
微生物室设施、仪器及室卫生等均按规定的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洗。
7.1.2人员
操作人员均已经过培训,并能够完成取样及检验方法操作,确保取样样品的安全性及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7.1.3仪器
所用的仪器及玻璃器皿应经过计量局的校验,确保使用的仪器运作正常且测量数据准确。
7.1.4器具准备:所有与菌检试验有关的器具置高压蒸汽灭菌器121℃,灭菌30min备用。
7.1.5试剂及培养基:
取试管若干支,每支加入10mL 0.9%氯化钠溶液,置高压蒸汽灭菌器121℃,灭菌30min 备用。
7.1.6按照《无菌检查法操作规程》中的方法,配置营养琼脂培养基备用。
7.2.
7.2.1消毒剂的配制:洁净区操作人员按照《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操作过程》配制75%乙醇、0.2%新洁尔灭、0.1%新洁尔灭。
7.2.2 为保持洁净室的洁净度,洁净室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推车、桌椅等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双手(手套)等应定期清洁并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本公司批准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75%乙醇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0.2%新洁尔灭溶液。
其中0.1%新洁尔灭溶液和75%乙醇用于设备、容器具、工作台、物料外包装擦拭消毒,洁净区手消毒。
0.2%新洁尔灭和75%乙醇溶液为地漏液封等;对于不同的消毒对象,应使用不用的消毒剂,并制订消毒程序。
7.2.3洁净区人员手的消毒及取样
7.2.4洗手:将手伸进感应区,湿润双手。
7.2.5使用足量的液体肥皂按以下流程擦洗手;
掌心对掌心搓擦→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两手
互握互搓指背→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指尖在掌心中搓擦
7.2.6将手冲洗干净,检查手指、指甲、手掌,并对可能遗留污渍重新洗涤;
7.2.7将手烘干后穿上洁净工作服后,进行手消毒。
7.3 取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灭菌棉签一个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在右手指曲面,从指间、甲沟至指根处往返涂抹10次后(往返记为一次,涂抹要均匀),擦拭后用灭菌剪刀剪下签头,投入盛有10mL 0.9%灭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立即上塞。
7.4 取样人员总数:6人,消毒后6人全部取样。
7.5 设备表面、器具、工具等的消毒及取样
7.5.1消毒:用消毒液浸过的抹布擦拭物体表面,擦拭要均匀,全面。
7.5.2 取样:用灭菌棉签1个,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用径为10cm*10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在规格板涂抹10次(往返记为1次,涂抹要均匀),每个取样点使用一个棉签,擦拭后用灭菌剪刀剪下签头,投入盛有10mL 0.9%灭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立即上塞。
7.5.3 取样点:选2个设备,每个设备消毒后,任取三点,工作台和推车各取一台进行消毒取样。
7.6 操作间:任取两个操作间对操作间的(顶部送风口、墙壁、地面)的表面的消毒及取样。
7.6.1 消毒:用消毒液浸过的抹布擦拭物体表面,擦拭要均匀,全面。
7.6.2 取样:用灭菌棉签1个,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用径为10cm*10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在规格板涂抹10次(往返记为1次,涂抹要均匀),每个取样点使用一个棉签,擦拭后用灭菌剪刀剪下签头,投入盛有10mL 0.9%灭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立即上塞。
7.6.3 取样方法
(1) (2)
7.6.4 取样点每种消毒液任选一处消毒,以不重复为原则,每种消毒液消毒过的地方,任取三点检测。
8.检验方法与结果计算
8.1 将每个采样管用超声波洗涤5分钟,混匀,精密量取1.0mL荡洗水接种于Φ90mm培养皿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虎红琼脂培养基中,细菌30~35℃培养72小时,霉菌25~28℃培养120小时。
8.2 每平皿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菌落数。
结果计算公式:
取样点的表面微生物=每个培养皿的细菌数×10/25 cfu/cm2
工人手的微生物=每个培养皿的细菌数×10 cfu/每只手
每批次取三个取样点的平均值即:
各点批次微生物值= 微生物总数/取样点数
8.3验证次数:需进行三次重复验证。
验证结果与记录见附件:
9. 再验证周期:
9.1当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清洁消毒程序发生变更时应进行再验证。
9.2当环境中出现新类型的微生物时,应以该微生物为挑战菌进行再验证。
9.3当有新的消毒剂被使用时应进行验证。
10. 验证结果及评价:
评价人/日期
验证结论
附件:检验结果与记录
供试液的制备:将取样后的棉签放于生理盐水10ml中,用超声波洗涤5分钟,取洗涤水1ml注入平皿中,倒上培养基,凝固后培养。
细菌培养72小时,霉菌培养120小时后进行计数。
消毒剂名称:
消毒剂名称:
消毒剂名称:
消毒剂名称:
消毒剂名称:
消毒剂名称:
验证结果及评价:
通过对本公司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现场取样检测,表面微生物符合要求,环境符合生产。
评价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