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中薄荷油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合集下载

薄荷油的提取分离鉴定PPT课件

薄荷油的提取分离鉴定PPT课件
㈠冷冻处理 将挥发油置于0℃以下使析出结晶,如无结晶析出
可将温度降至-20℃,继续放置。取出结晶再经重结晶 可得纯品。
13
三、薄荷油成分的分离
薄荷油 -10℃放置12小时
析出粗脑 (第一批) 加热熔融
油 -20℃冷冻24小时
析出粗脑 (第二批)
0℃冷冻
较纯薄荷油
14
三、薄荷油成分的分离
㈡分馏法 利用成分沸点不同,气化先后次序不同进行分离的。
1.油脂吸收法 油脂类一般具有吸收挥发油的性质。 分冷吸收法、温浸吸收法。方法如下图所示。
8
二、薄荷油的提取
金属网
新鲜花瓣 (药材)
玻璃板 50*100cm
木制框架 5-10cm高
油脂吸收法图示
猪油3份 牛油2份 混合物
涂在玻璃两面
9
二、薄荷油的提取
花瓣 (原料)
浸泡Βιβλιοθήκη 容器 油脂芳香成分溶于油脂中
㈠水蒸气蒸馏法
薄荷油的沸点(B.P)一般在200~250℃之间
这么高的温度,为什么能蒸馏出来呢?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即:
P=PA+PB
P—总蒸气压;PA—A物分压;PB—B物分压
当 P =大气压时则沸腾
6
二、薄荷油的提取
总混合液体沸点 < 混合物中沸点最低物质
例: 沸点
混合后沸点℃
水 100 760mmHg 69.25 226mmHg
50-60℃
低温加热
温浸吸收法
10
二、薄荷油的提取 2.溶剂萃取法
原理:利用 乙醇对植物 蜡等脂溶性 杂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下 降而降低的 特性
加热乙醇
溶冷解却浸,。膏得, 净薄荷油。

薄荷挥发油提取工艺

薄荷挥发油提取工艺

薄荷挥发油提取工艺薄荷挥发油是由薄荷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有机物质,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和工业应用价值。

薄荷挥发油能够镇静舒缓神经、缓解胃肠道不适,同时还具有清凉、解毒等功效。

因此,薄荷挥发油在药品和口腔护理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薄荷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步骤。

1. 薄荷体积提取法薄荷体积提取法是利用表观扩散的原理,将薄荷植物破碎后浸泡于水或石油醚中,将薄荷挥发油分离出来。

(1)材料准备选用新鲜的薄荷植物,除去枝叶,只留下茎和叶。

将茎、叶按重量比为1:2放入研钵中,用搅拌器或搅拌桶研磨成大约5毫米左右的碎末备用。

(2)提取过程将研磨好的薄荷碎末放到提取器中,加入1~2倍体积的水或石油醚。

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

通常提取时间为1~2小时,提取温度不宜过高。

(3)分离挥发油将提取过程中的溶液静置,薄荷挥发油会自然地浮在顶部。

将上层液体转移至干燥的容器中。

水溶性成分则一起被提取出来,因此需要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进一步去除水分并纯化挥发油。

2. 蒸馏提取法蒸馏提取法是将薄荷植物加入水中,用蒸汽抽提出薄荷挥发油,再通过冷却和分离等过程来得到纯净的挥发油。

加入足量的水,让其与薄荷植物混合。

然后接上蒸汽源进行蒸馏。

保持蒸馏器中水的温度在50~90℃之间,薄荷挥发油会被蒸汽带出,冷凝器中会得到无色液体。

得到的薄荷挥发油含有水份和杂质,需要通过进一步萃取和蒸馏等步骤,去除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挥发油。

3. 超声波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作用,使薄荷挥发油从植物细胞中释放出来,再通过分离等步骤获得挥发油。

(2)超声波萃取加入足量的溶剂,如水、醇类或石油醚,使植物物质全部浸润在液体中。

将容器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进行超声波萃取。

萃取浓度和时间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萃取2~3小时。

将萃取物过滤、离心、干燥,得到含挥发油固体。

对于在醇类溶剂中萃取得到的挥发油,可通过旋转蒸发、升华等方法去除溶剂,得到纯净的挥发油。

【优秀文档】三种方法加工中药材薄荷

【优秀文档】三种方法加工中药材薄荷

三种方法加工中药材薄荷
薄荷的加工方法是比较多的,而且不同的加工方法,制作出来的成品,具有不一样的功效。

薄荷的功效是非常神奇的,有着非常好的消炎抗菌的作用。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三种方法加工中药材薄荷是怎样的吧!
三种方法加工中药材薄荷
1、薄荷全草
鲜薄荷收割回后,立即曝晒,至7~8成干时,扎成小把,继续晒干,注意切勿雨淋或夜露,防止变质发霉。

2、薄荷油
农村产区可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

蒸馏设备由蒸馏器、冷凝管、油水分离器3个主要部件组成。

植株割下后,先把下部自然脱叶部分(无叶茎秆)铡掉,随后摊放于田间晒至半干以上再行蒸馏,这样既可减少蒸馏次数,节省燃料和人工,又可使出油速度快,缩短蒸馏时间。

产区多采用直接火常压水上蒸馏。

其操作程序是
蒸馏前应先检查和清洗蒸馏设备的各个部分,然后空蒸(锅中只加水不加原料)1小时左右以去掉残存的气味。

锅内加水至距蒸垫20厘米左右处。

将已晒干的原料均匀投入锅中,中间松紧适度,周围适当压紧些,顶部呈圆头形。

盖上锅盖,往连接处的水封槽内加满水,往冷凝桶内加满水,放置好盛满水的油水分离器。

烧旺火(也可用蒸汽)使锅内水尽快沸腾,待冷凝器大部分出油口有油水混合液流出时,控制热源保持平稳(一般1立方米蒸馏锅每分钟流量为1000毫升以上),流出液温度为36~40℃。

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

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

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一、实验目的1.掌握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工艺和包合物形成的验证方法。

2.熟悉β-环糊精的性质及包合物的其他制备方法。

3.了解β-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含义薄荷(Metha haplocalyx Brig)是一种广泛用于医药和烹调的草药。

薄荷油是一种从新鲜的薄荷茎叶中用水蒸汽蒸馏出来挥发油后,再经过冷冻和除去部分薄荷脑之后所得到的油。

薄荷叶中含有大约%~%的挥发油,其最主要的组分是薄荷脑。

中国药典规定薄荷油应符合下列标准:含酯量,按醋酸薄荷酯计算,不得少于%(w/w)和不得大于%(w/w);总醇量,按薄荷脑计算,不得少于50%。

薄荷油是一种祛风药、芳香剂和调味料。

用于皮肤黏膜能产生清凉的感觉,可以减轻不适和疼痛。

薄荷油通常在西方国家用于治疗各种消化不适,可以缓解消化道痉挛。

薄荷油可以制成各种剂型,例如肠衣制剂、口含片、芳香水剂、软膏和微囊。

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固体应该有适当地保护措施以免由于受热和长期储存遭受损失。

环糊精包合物技术可以用于固化挥发性物质。

环糊精(cyclodextrin,CYD)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包合材料,是淀粉经酶解得到的一种产物。

这些分子中有6~13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筒状结构的低聚糖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一定大小的空穴,有环筒内疏水、环筒外亲水的特性。

环糊精包合物是指借助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静电引力、氢键、偶极子间引力等),药物分子包含或嵌入环糊精的筒状结构内形成的超微粒分散物。

形成的包合物服用后在体内经渗透、扩散、竞争性置换等作用释放出药物分子而发挥药效。

β-环糊精由于其分子的空间结构和便宜的价格在药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包合物中的难溶性疏水分子的溶解度可以提高。

薄荷素油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薄荷素油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有限公司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薄荷素油1.2 汉语拼音:Bohesu You2 代码:3 供应商:见合格供应商名单4 取样文件编号:5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6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7 质量标准:的斑点。

喷以茴香醛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颜色取本品与同体积的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乙醇中不溶物取本品1ml,加70%乙醇3.5ml,溶液应澄清。

酸值应不大于1.5(通则0713)同法定标准指纹图谱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改性聚乙二醇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25mm,膜厚度为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4分钟,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130℃,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00℃;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进样,分流比100:1。

理论板数按薄荷脑峰计算应不低50000。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桉油精对照品、(一)-薄荷酮对照品、薄荷脑对照品,精密称定,分别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参照物溶液2μl和供试品溶液0.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记录色谱图,即得,供试品指纹图谱中应分别呈现与参照物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供试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不得低于0.90。

积分参数斜率灵敏度为1,峰宽为0.1,最小峰面积为20,最小峰高为10。

同法定标准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改性聚乙二醇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25mm,膜厚度为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4分钟,以每分钟2℃的速率升温至100℃,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1分钟;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进样,分流比5:1。

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

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

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实验十四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一、实验目的1.掌握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工艺和包合物形成的验证方法。

2.熟悉β-环糊精的性质及包合物的其他制备方法。

3.了解β-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含义薄荷(Metha haplocalyx Brig)是一种广泛用于医药和烹调的草药。

薄荷油是一种从新鲜的薄荷茎叶中用水蒸汽蒸馏出来挥发油后,再经过冷冻和除去部分薄荷脑之后所得到的油。

薄荷叶中含有大约0.1%~1.0%的挥发油,其最主要的组分是薄荷脑。

中国药典规定薄荷油应符合下列标准:含酯量,按醋酸薄荷酯计算,不得少于2.0%(w/w)和不得大于6.5%(w/w);总醇量,按薄荷脑计算,不得少于50%。

薄荷油是一种祛风药、芳香剂和调味料。

用于皮肤黏膜能产生清凉的感觉,可以减轻不适和疼痛。

薄荷油通常在西方国家用于治疗各种消化不适,可以缓解消化道痉挛。

薄荷油可以制成各种剂型,例如肠衣制剂、口含片、芳香水剂、软膏和微囊。

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固体应该有适当地保护措施以免由于受热和长期储存遭受损失。

环糊精包合物技术可以用于固化挥发性物质。

环糊精(cyclodextrin,CYD)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包合材料,是淀粉经酶解得到的一种产物。

这些分子中有6~13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筒状结构的低聚糖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一定大小的空穴,有环筒内疏水、环筒外亲水的特性。

环糊精包合物是指借助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静电引力、氢键、偶极子间引力等),药物分子包含或嵌入环糊精的筒状结构内形成的超微粒分散物。

形成的包合物服用后在体内经渗透、扩散、竞争性置换等作用释放出药物分子而发挥药效。

β-环糊精由于其分子的空间结构和便宜的价格在药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包合物中的难溶性疏水分子的溶解度可以提高。

薄荷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薄荷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薄荷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薄荷挥发油的得率和薄荷醇得率的影响。

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冷浸法和超临界CO2法提取薄荷油,通过气相色谱测定薄荷醇含量。

结果超临界CO2法提取薄荷油得率和薄荷醇得率分别为2.43%和1.77%,冷浸法分别为1.27%和1.02%,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为1.15%和0.90%结论薄荷油的3种提取方法中以超临界CO2法最优。

关键词:薄荷挥发油薄荷醇提取方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volatile oil and menthe Haplocalyx Bxiq. By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 Methods The volatileoil was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 cold-soaked ,ultrasound ,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 and the content of menthol was detectedby GC . Results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volatile oil and menthol for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were 2.43% and 1.77% ,forcold-scaked extraction were 1.27% and 1.20% , for steam distillationextraction were 1.15% and 0.90% .Condusion SFE-CO2 is the optimalmethod to extract volatile oil from Mentha haplocalyx bxiq . Keywords: Mentha haplocalyx Bxiq ;V olatile oil ; Menthd ; Extraction menthod 薄荷始载于《唐新修本草》本品原名薄荷,薄荷为其音讹,故名。

薄荷油药典标准

薄荷油药典标准

薄荷油是从薄荷植物的叶子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性精油,常用于药物、食品、口腔护理产品和香料等领域。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制定了各自的薄荷油药典标准。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薄荷油的主要指标和标准:
1. 主要成分:薄荷油的主要活性成分通常是薄荷醇(menthol)和薄荷酮(menthone)。

药典通常规定了这些成分的含量范围。

2. 外观和颜色:薄荷油的外观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颜色的深浅也可能是标准之一。

3. 气味:薄荷油应具有清新的薄荷气味,而非异味或污染。

4. 相对密度:薄荷油的相对密度是指其密度与水相比的比值。

5. 旋光度:由于薄荷油中的光学异构体,旋光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测量了薄荷油对光的旋转程度。

6. 酸度和碱度:薄荷油的酸度和碱度可能是关键的理化指标之一,反映了其酸碱性质。

7. 溶解度:薄荷油的溶解度可能受温度、溶剂等因素的影响,标准通常规定了测试的条件。

8. 微生物限度:薄荷油的微生物限度包括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以确保其在使用中不会引起细菌感染。

9. 残留溶剂:如果在提取薄荷油的过程中使用了有机溶剂,药典标准可能会规定残留溶剂的最大限量。

10.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薄荷油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需要符合国际和国家相关法规的限制。

以上仅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薄荷油药典标准中的主要指标,具体的标准可能因国家、药典版本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薄荷油时,建议参考当地或国际药典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荷中薄荷油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班级:制药工程姓名:朱愿学号:36
摘要:薄荷油是重要的中药原料,近几年人们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综述薄荷油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比较几种提取薄荷油的方法,并选出最优的方案。

利用GC-MS鉴定薄荷油同分异构成分,并展望发展前景。

关键词:薄荷;薄荷油;提取方法;GC-MS;同分异构
1 引言
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名水薄荷、苏薄荷、鱼香草、人丹草、升阳草、夜息花等。

全株具有浓烈的清凉香味,其地上部分干燥后可以入药,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1]。

薄荷用途很广,可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香料、烟草工业等。

作为中药,其味辛性凉,可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荨麻疹、风疹等[2]。

薄荷油是薄荷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薄荷新鲜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中含1.3%~2%。

薄荷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含量62%~87%,还含左旋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胡椒酮、胡椒烯酮、二氢香芹酮、乙酸薄荷酯、乙酸癸酯、乙酸松油酯、反式乙酸香芹酯、苯甲酸甲酯、d一蒎烯、8一蒎烯、p一侧柏烯、柠檬烯、右旋月桂烯、顺式一罗勒烯、反式一罗勒烯、莰烯、1,2一薄荷烯、反式一石竹烯、p一波旁烯、2一已醇、3一戊醇、3一辛醇、d一松油醇、芳樟醇、桉叶素、对伞花烃、香芹酚[3]。

薄荷中还含有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以及其他成分等[4]。

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清凉止痒、抗早孕、抗着床、利胆、抑制回肠平滑肌、促透、祛痰、抗真菌、抗病毒等,在医药方面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所以对薄荷油的研究是必要和重要的。

2 方法与结果
提取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称取粉碎好的薄荷200g;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水1000ml,按《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D挥发油测定法提取挥发油。

提取6h,收集薄荷油。

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纸过滤。

冷浸法提取称取薄荷粉末20g,用600ml石油醚温浸泡3次,每次用200ml溶剂,浸泡时间为3h/次,合并提取液,将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去石油醚,以下同项处理。

超临界CO2法提取薄荷粉末,装入萃取釜。

在萃取压力为9MPa,萃取温度为50C,CO2流量为25L/h的条件下,萃取,收集薄荷油,以下同项处理。

薄荷油出油率
薄荷油出油率比较按上述方法分别提取薄荷油,并计算出油率。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的得率为%,冷浸法提取薄荷油的得率为%,超临界CO2法提取薄荷油的得率为%。

薄荷醇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薄荷醇对照品于1ml容量瓶中,对醋酸乙酯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ml的对照品溶液。

样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按上述方法提取得到的薄荷油适量,置于5ml容量瓶中,加醋酸乙酯至刻度,摇匀,即得样品溶液。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B -WAX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m *,),柱温80℃恒温2min,程序升温6℃/min至170℃;气化室温度240℃;载气为高纯N2%);检测温度240℃(FID);分流比20:1[5]。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为精密吸取项下对照品溶液1,2,3,4,5,6u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u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1E+06X+73107,r=。

结果表明在~范围内,对照品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稳定性实验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薄荷油样品溶液,分别于0,2,4,6,10,12h进行测定,每次进样2ul,结果表明薄荷醇峰面积的RSD为%,因此可以在12h内进行测定。

精密度实验选取水蒸气提取所得薄荷油样品,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重复进样6次,2ul/次。

结果表明薄荷醇色谱峰为RSD为%。

重复性实验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所得薄荷油样品,平行取6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薄荷醇平均含量为%,RSD为%,说明样品测定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已知薄荷醇含量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薄荷油样品5份,分别加入项下薄荷醇对照品适量进行测定,并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RSD为%。

样品含量测定按上述色谱条件,对项下的样品溶液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三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薄荷油中薄荷醇含量高低顺序依次是冷浸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法。

薄荷醇得率的大小顺序为超临界CO2法〉冷浸法〉水蒸气蒸馏法
结果讨论:
表1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薄荷油中薄荷醇含量的比较%
提取方法出油率薄荷醇含量薄荷醇得率
水蒸气蒸馏法
冷浸法
超临界CO2法
冷浸法提取薄荷油操作简单,但提取时间长,溶剂用量大,提取效率不高,相对于水蒸气蒸馏法冷浸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和薄荷醇含量比较高。

在薄荷油的现实生产,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生产,因为冷浸法使用了有机溶剂,容易造成溶剂残留。

水蒸气蒸馏法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或难溶于水,但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质中,使该有机物质在低于100℃下,随着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

其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安全,不污染环境,成本低,避免了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对油质造成影响特点,是有效提取中药挥发油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存在原料易受热易焦化,或使成分发生变化,所得到挥发油芳香气味也可变味,往往降低作为香料的局限性,降低其使用价值。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由于经济适用,因此在生产中应用较广。

三种提取方法中,超临界CO2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最高。

这是由于超临界CO2提取过程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操作温度低,因此搌烯类成分不易损失,热不稳定成分及易氧化的组分也不受到破坏,同时部分高沸点的成分也被提取出来。

不仅如此,超临界CO2法可以有效的防止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

在萃取物中保持着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性,易热解的物质在远低于其沸点温度下萃取出来,它也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因此萃取物绝不残留的溶剂物质,从而防止了提取过程中对人体有害物的存在和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100%的纯天然性。

超临界CO2法提取的薄荷油出油率得率高,而且具有操作温度低,无毒害,效率高。


作简单等优点,能够保证有效成分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同时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薄荷油的提取方法中,超临界CO2法是最理想的方法[6]。

说道超临界CO2提取法,它是目前化学研究方面较新的提取技术,应用十分广阔,不仅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热敏性生物制品药物的精制,及脂质类混合物的分离,在食品工业中,啤酒花的提取,天然及合成香料的精制,化学工业中混合物的分离等。

我个人观点是薄荷由于质地柔软疏松,药材在加工、干燥、贮存的过程易散失;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现代化过程的推进,以及人们对其身健康的重视,要求我们不断的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确保中药的疗效,因此我们中药的提取中首先要抓好原料药的质量,合理的进行贮存、干燥和浸泡,不断改进实验设备,完善挥发油的提取方法,采用实验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具备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

3 鉴定检测
从引言部分我们已经知道薄荷油中有很多成分,有些是同分异构体,所以许多研究人员对其主要成分做了检测鉴定。

以便我们更好的将对薄荷油的研究应用到医学中,为人类造福。

对于薄荷油成分的鉴定一般用GC-MS,用注射器取制好的薄荷油样品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GC-MS分析,1min后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溶剂延迟6min。

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室温度240℃,色质接口管道温度210℃。

柱前压,分流进样分压比3:1。

载气He。

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停留1min,然后以10℃/min速率升至250℃,停20min。

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收集电流200μA,源温220℃,源真空,分析器真空1μPa,质量扫描范围33-500amu,分辨率1000。

可以发现薄荷油中有几组薄荷醇和薄荷酮的同分异构体,制药的学生应该都知道,同分异构化合物由于结构的差异可以导致化学性能的极大差异,尤其是在药性方面。

4 结论: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期对于薄荷油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提取方法以及鉴定测试等内容,阅览综述的过程我发现目前我国薄荷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作用、挥发油和非挥发性成分提取、繁殖培育、栽培管理的研究。

薄荷的研究偏向于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而对于其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甚少,在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则偏向于薄荷油的提取,然而在提取工艺中,用
超声波法和微波法提取芳香油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虽然薄荷的发展前景很好,但是针对其有效利用成分研究不平衡,应该进一步增加其他成分的研究,使得薄荷能够被充分利用,提高其附加值,促进经济作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魁,谭勇,龚昌禄,等.天然香料植物——薄荷[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05-106.
[2]陆燕.薄荷的药用价值及作用[J].首都医药,2007(8):44.
[3]梁呈元,李维林,张涵庆,等.薄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3):9~12.
[4]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 828.
[5]王成港,王春龙,刘衡,等.气相色谱法测定薄荷油中薄荷油的含量[J].中草药,2004,35(11):1 252~1 253.
[6]徐平如; 杨忠林; 邵友元;化工技术与开发[J] , 2011(2):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